历史人物刘备故事

时间:2023.10.13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你看过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呢?以下是关于历史人物刘备故事,欢迎阅读!

历史人物刘备故事

  历史人物刘备故事【1】

  东征

  建安二十五年十一月,曹丕“受禅”称帝,代汉建魏。

  曹丕此事做得仓促,宣传工作很不到位。

  金城太守苏则在任上听到的消息居然是汉献帝驾崩了,为此还发了一回国丧。

  后来知道不是驾崩,而是“禅位”,苏则悔恨不已。

  有一次,曹丕恨恨地说:“我受禅即位,天下却有人为此哭泣!”此话影射临淄侯曹植,但苏则在边上以为说的是自己,“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

  若不是御前高级顾问傅巽掐住了他,性格刚毅的苏则篓子就捅大了。

  与此同时,刘备在益州也听到了汉献帝被害的消息,也“发丧制服”,并给苦命的汉献帝议定了谥号:“孝愍皇帝”。

  次年四月,刘备绍继刘氏皇统,即位称帝。

  改元章武。

  为还活着的汉献帝发丧一事,往往被看作刘备虚伪的铁证。

  刘备虚伪不假,但发丧之事尚有别说:曹丕称帝过于猴急,连自己下属的一些太守级别的地方大员都没有弄明白事情的真相,远在西蜀的刘备受到流言的误导也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通常说来,从皇帝即位所处的时间点上大致可以推断这个新王朝的最终命运。

  在创业的上坡路阶段即位的皇帝往往是最后的胜利者,如光武帝刘秀,又如明太祖朱元璋;而在创业的下坡路阶段即位的皇帝,其即位的目的往往不过是为了在失败之前尝一尝皇位的感觉罢了,无非是“过把瘾就死”,公孙述存着这种心思,吴三桂也是如此。

  但是也有例外。

  刘备是在关羽覆败、孟达叛变之后即位称帝的,按说应该和吴三桂归为同类,但他的年号却是“章武”。

  “章武”者,彰显武力的意思。

  单从这个年号的选择上,就应该知道诸葛亮、赵云等人阻止不了刘备出三峡东伐的决心。

  七月份,刘备力排众议,亲征江东。

  其实这一行动出于三方面的考虑:

  一、蜀汉集团的统治秩序主要由荆楚士人支撑,世称“昭烈入川,荆楚人贵”,荆州士人在蜀汉集团内部占据着七成以上的权力比重。

  关羽覆败,荆州易主,这对于荆楚士人而言,打击是很大的。

  荆州未失之前,这些人在蜀汉集团内部的身份属于“土著”。

  他们在心理上拥有主人翁的优势;荆州失陷之后,他们和那些来自雍、凉、三辅的客居士大夫们如法正等人一样,成了寄寓士人,客居心理陡然超越了地主之感。

  蜀汉政权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从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变成了寄居的螺壳,而自己就是那些没有了归属感的软体动物。

  东征的目的之一在于照顾这些陡然丧失了归属感的荆楚士大夫们的心情,这一点从刘备东征的随员籍贯中就可以看出来,智囊马良、先锋冯习、张南都是荆州人氏。

  二、孙权敢于袭击荆州,斩杀关羽,其实是有依仗的。

  这种依仗力量主要来自两点:

  1 荆州对于江东集团生死攸关,江东集团必须拿下荆州,获得一条完整的长江防线,才能把命运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是自我求生的力量。

  2 孙权看透了刘备集团的致命弱点。

  “刘”这个国姓固然曾经给名微势弱的刘备带来了许多好处,但是福祸相依,这个国姓也成了刘备最大的弱点。

  许多年来,刘备一直都打着“拥汉反曹”的旗号活跃在政坛上,拥汉反曹成了他最重要的一面旗帜、一颗商标。

  刘备必须意识到:从他打出这面旗帜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决定了他不会再有退路,他必须把反曹进行到底。

  孙权深知这一点:蜀汉集团必须反曹,这一点毫无商量的余地。

  所以在当下的三角关系中,蜀汉集团与江东集团之间的外交政策必然会表现出相当大的软弱性。

  不是他孙权急于和刘备结盟,而是刘备从一开始就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和自己结盟。

  基于这种判断,孙权最初寄希望于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荆州之争,他派了诸葛瑾去谈判,但没有结果·同样是基于这种判断,孙权决定对刘备动武。

  动武之后,孙权似乎也料定了三角关系中已经和最强者曹魏集团终生为敌的最弱的蜀汉集团,是没有勇气和自己开战的。

  虽则如此。

  孙权对于袭杀关羽的后果也并非没有做最坏的打算。

  他将“都城”(江东集团此时尚未建固)自建业迁至鄂县。

  将其改名武昌,亲自坐镇于此,正是为了以防万一。

  陆逊也以被任命为镇西将军,镇守进出三峡的重要据点夷陵,荆州西线防务也已大幅度加强-更有甚者,孙权在袭破关羽之后,对外还表露出一种乘胜追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心思,他任命自己的手下爱将周泰遥领汉中太守就是明证,而这也更加刺激了刘备东征的决心。

  直到刘备引军东向的那一刻,孙权仍然对自己的这种判断抱有极大的信心,他“遣书请和”。

  《三国演义》里说孙权愿意退还荆州之地。

  但史书对此没有记载,纯属虚构。

  孙权“请和”的用意大概如此:在他的判断中,刘备东征之举纯粹是为了面子问题(刘备与关羽之间的微妙关系降臣麋芳等人大概会向孙权讲述--他们被安插在荆州正是刘备制约关羽的手段之一--所以孙权大约也知道,刘备此举其志不在为关羽报仇),只要自己给个台阶,刘备大概会顺溜下滑,吞下这个哑巴亏。

  但刘备没有顺竿下溜,而是“盏怒不许”。

  对于自己的七寸,刘备知道得要比孙权更深刻。

  同样,刘备也极为清楚,从袭击荆州到此刻的送书求和,孙权一直是掐着自己“必须反曹、不能绝吴”这一七寸在行事。

  被人如此玩弄于股掌之间,是一种比被人直接击败更让人难以忍受的耻辱。

  这种耻辱对于刘备则更甚:因为他是一个寄居在别人屋檐底下忍气吞声多年的人,在功成业就之后再受到这种耻辱,自然在心理上更加难以忍受。

  这也就无怪乎刘备会极端愤怒地拒绝“讲和”了。

  三、魏国内部曾经讨论过刘备是否会东征这个问题,许多人认为不会,认为“蜀,小国耳,名将唯羽。

  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唯独刘晔说:“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

  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魏书·刘晔传》)三足之中,蜀汉最弱,刘备此举,实则有耀武自强之嫌。

  这当中还牵涉到刘备的性格。

  刘备虽然能屈能伸,但报复心很强,他不是那种打落牙齿往肚里吞的主儿。

  孙权袭取荆州,又抓住了自己的七寸,刘备自然是要报复的。

  “章武”年号的选择其实正是刘备对外发布的“威武自强”的信号。

  历史人物刘备故事【2】

  煮酒论英雄

  曹操为试探刘备,在喝酒席间问刘备现今世上何人能称得上英雄。

  刘备连说几人曹操都嗤之以鼻,最后曹操说:天下能称得上英雄的,只有你我二人了!(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惊,以为被曹操看出了自己想要做大事的心思,筷子吓得掉到地上。

  曹操问其为何如此惊恐,刘备说是因为外面打雷,被吓到了。

  曹操大笑说难道大丈夫也畏惧打雷?刘备回答说孔圣人都怕,更何况是我。

  三让徐州

  曹操以报父仇为名,派兵攻打徐州,陶谦向孔融、田楷求救,刘备应孔融之请,带领关羽、张飞、赵云和数千人马奔赴徐州。

  刘备与曹军对阵,获得了几次胜利,陶谦先后三次主动提出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前两次就拒绝了。

  第三次陶谦病重,临终之时再次请刘备领徐州牧,刘备依然拒绝,而后徐州军民极力表示拥戴刘备执掌州权,关羽、张飞也再三相劝。

  至此,刘备才同意接受徐州大权,担任徐州牧。

  白帝城托孤

  关羽兵败被俘,不降,被杀。

  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当时诸葛亮为了防备魏军乘虚偷袭成都,所以没有随刘备出征而是留守成都。

  但是刘备被吴火烧联营,大败后兵败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诸葛亮前来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

  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把他废黜了,你自己当皇帝吧。”诸葛亮一听立刻跪下说:我一定会全心全意辅佐刘禅的,绝不敢有一点自己当皇帝的意思。

  一定会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历史人物刘备故事【3】

  夷陵之战

  虽则此役政治气息浓厚,但我们却很难判断刘备东征的具体军事目的,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刘备出于政治目的发动这场战役之后,在军事上究竟希望取得一个怎样的结果。

  这一点,恐怕刘备自己心里也没有谱。

  从刘备前期调兵遣将、部署兵力的种种迹象来看,他似乎并无与江东军队决一死战的决心。

  他先让马良等人进入武陵郡,联络那里的蛮夷部落,让他们从南面骚扰江东军,自己却“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并不出击。

  他一开始还曾让小舅子吴班率领数千人在峡口开阔地带扎下大营,试图诱敌深入。

  计谋被陆逊识破后,两军前后相持了七八个月,刘备也没有任何主动挑衅之类的动作。

  作为进攻方的蜀军反而极端致力于固守要害,与出征前气势汹汹相比,这些极度反常的举动自然令人怀疑刘备此役的真实动机。

  夷陵扼守三峡,是进出荆、益的重要关隘,但刘备却始终没有集中优势兵力将其夺取,而是将大军缩在谷中。

  夹江立营的防御性阵势更进一步表明此役之初他就已经丧失了斗志。

  因为峡口窄小,大军出谷扎营于开阔地带在一定程度上等于背水一战,溃败之后退路艰难,风险很大。

  大军驻扎在谷中,固然不易取得大的战果,但因谷口狭小易于防守,敌军也无机可乘,安全系数较高。

  陆逊给孙权的奏疏中对刘备此时的心理有精准的判断:“我考察刘备前后率军作战,多败少成,以此推论,他并不值得畏惧。

  臣最初担忧蜀军水陆俱进,如今他们反而弃船就步,处处结营。

  我观察刘备如此布置,其实已经意气沮丧,必然没有其他变数。

  至尊只管高枕无忧。”

  刘备弃船就步,也是这种丧失斗志,志在防御的消极态度的产物。

  因为蜀军顺流而下固然具备极大的优势,但同样的,万一惨败,逆流而上,退路艰难。

  再如黄权曾经极力建议刘备“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愿为先锋试探敌情。

  但刘备不从,而让黄权另率偏军屯于江北防范魏军。

  其中也可看出刘备无意于大规模作战的心态。

  这是一场极其古怪的战役。

  刘备既气势汹汹一意孤行地发动了这场战役,战争开始之后却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处处以防御为先。

  事实证明了刘备东征的目的不在军事层面,而在上述的三个政治层面:1 安慰荆州士大夫们的情绪,2 打破孙权对于自己七寸的把握。

  3 对外显请愿武自强。

  兵犹火也,玩兵如同玩火,容易自焚。

  刘备此次借军事行动达到政治目的的企图没有获得成功。


第二篇:历史人物三国刘备故事


  刘备在四川建立了蜀汉政权。当时四川的交通比较落后,山路居多。刘备和丞相诸葛亮在开辟四川邮驿事业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你还听过三国时期哪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呢?以下是关于历史人物三国刘备故事,欢迎阅读!

历史人物三国刘备故事

  历史人物三国刘备故事【1】

  永安托孤

  刘备到达永安之后不久,江州(今重庆)都督赵云即率援兵到达,巴西太守阎芝也募集了五千人前来救援。

  刘备又将犍为太守、辅汉将军李严召来护驾,军势稍稍振作。

  此时荆州再次风云变幻,曹、孙两家在荆州均布有重兵,刘备不敢就此返回成都,于是在永安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没能再回去。

  章武二年十二月,刘备的身体状况大幅度恶化。

  对这位一生四处流浪,年过六旬的老人而言,身体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极其危险,而夷陵之战的惨败则是给他的一道催命符。

  刘备身体状况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蜀汉集团内部的动荡不安。

  同月,汉嘉太守黄元即举兵反叛,虽很快就被镇压,但在蜀汉集团内部已经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章武三年二月,接到刘备的召唤,诸葛亮匆匆自成都赶往永安宫。

  三月,刘备病重,正式托孤于诸葛亮:“君才十倍曾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感激涕零,拜于床下:“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又回头对侍立床头的次子鲁王刘永嘱咐道:“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年幼稚嫩、童蒙未开的刘永(是年不到十岁)被如此庄重肃穆的气氛震慑得有些惶恐,他懵懵懂懂地点点头,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实际上,除了内心的惊慌失措,刘永什么也没有体会到—一甚至包括对父亲即将去世时应有的悲哀之情。

  对留守成都的太子刘禅,刘备另外留下一道遗诏:“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蜀书·诸葛亮传》)但裴松之从陈寿编纂的(《诸葛亮集》中摘录出来的刘备遗诏中则没有这句话:

  “朕这个病最开始的时候只不过是下痢拉稀而已。

  后来又杂入了其他病症。

  才导致无法治愈。

  人年过五十不算夭折。

  我如今已经六十有余。

  此刻去世自己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唯独不放心你们兄弟几个。

  射援前一次到永安来,对我说丞相感叹你的智慧气量有很大的进步。

  已经超过了期望值。

  果真如此。

  我也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勉之。

  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有贤能和德行能够使人信服,你父亲德行微薄,不足以成为你的榜样。

  可以读读《汉书》、《礼记》,闲暇的时候看看诸子百家以及《六韬》、《商君书》之类的典籍,益人益智。

  听说丞相解说《申》《韩》《管子》《六韬》的系列作品已经写完,没有送来,路上遗失了。

  你可以自己再向丞相请教。”

  记忆中。

  这是刘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同时还是最后一次,流露出他作为一个家庭角色应有的亲情。

  对于身后蜀汉集团权力分配上的安排,刘备也颇有创意。

  他在托孤大臣丞相诸葛亮之外另设了一位次席托孤大臣李严,李严的职责安排更有意思:“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李严既然统领内外军事,诸葛亮的权力自然也就被限制在了政事范围之内,蜀汉集团军政开始分家。

  四月,一代枭雄刘备病故,享年63岁。

  历史人物三国刘备故事【2】

  遗诏迷雾

  刘备这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托孤之语和他当日“三顾茅庐”的神话一样,被作为他和诸葛亮之间千年一遇的君臣典范的强有力证据而被历代史家赞叹不已,同时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东晋人孙盛应该是第一个对这份遗诏表现出不以为然的人,他说:“如果托孤之人忠贤,则不需要用这样的言语来笼络他的心;如果所托之人是个奸佞,那么就更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来为他的篡逆提供条件。”

  从史书记载原文的字面意义上理解,这句托孤之语确实存在着孙盛所说的这个问题。

  如此一来,则只能归结为刘备临终之际思虑不周了。

  但易中天先生也说过:第一,这样的事情史无前例;第二,在那个“家天下”思想氛围浓厚的时代,刘备恐怕不能够如此慷慨无私,为了蜀国的前途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打下来的天下拱手送人。

  刘备本意似乎不应该如此。

  但是,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或者这句话本身并非刘备的原话呢?毕竟这句话当时没有写进任何文本之中,而只是出乎刘备之口,入乎诸葛亮之耳,许多年后才被陈寿记录在《三国志》中。

  也就是说,刘备这句话是没有文件存底的。

  即使是史书中记载的刘备留给刘禅的遗诏中的那句“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裴松之注引的《诸葛亮集》中留存的遗诏原文中也没有这一句。

  裴松之作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所引史料往往相当完整,极少断章取义。

  他从《诸葛亮集》中摘引的刘备遗诏不可能有所剪裁,但其中却没有陈寿所记载的“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一句,岂不可疑?

  那么,会不会是诸葛亮捏造了这么一句话呢?这自然也不可能。

  因为当日刘备临终,李严、廖立等人都随侍在侧,诸葛亮没有机会捏造这样的临终遗言;再者,如果诸葛亮捏造了这样的遗言,那么其目的肯定在于遗言中这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才是他捏造遗言的目的所在。

  但事实是诸葛亮辅佐刘禅13年,并未擅行废立之事。

  所以,我们只能考虑另外一种可能:一句赞扬经过多次转寄流传之后都极有可能会变成一句损人之语,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何况政治生活中往往充斥着谎言和杜撰。

  刘备当日应当确实说了一句这样的遗言,但和我们今天从史书中读到的这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应当有所差距,也就是说,被陈寿记载在《三国志》里,今天被我们读到的这句临终遗言可能并非原版,而是一个修正版,或是有意识被修正,或是对原意无意识的游移。

  也就是说,歧义也许产生于事后的流传,而非当日刘备之口。

  刘备既已深谋远虑让诸葛亮、李严军政分家,互相牵制,就不可能在托孤之语上如此轻忽。

  那么,刘备的遗言,真意究竟何在?

  历史人物三国刘备故事【3】

  三种解释

  对于刘备这句遗言,传统观念存在着两种解释,主要是从刘备的用心出发。

  一种解释以陈寿为代表,肯定遗言原文的字面意思,认为刘备确实是真心实意地托孤于诸葛亮,这几句话也是发自肺腑,毕竟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何况如果刘禅确实昏庸,蜀国与其等着被自己的宿敌曹魏或者孙吴消灭,倒不如将江山给了自己的战友诸葛亮。

  另一种解释以王夫之为代表,同样肯定原文的字面意思,但认为刘备其实是在对诸葛亮玩弄权术。

  他一方面对儿子说你们要像侍奉父亲一样对待丞相,如此一来,“父亲”诸葛亮总不好意思篡夺“儿子”、“孙子”们的江山吧;另一方面他干脆直接把话挑明,并带点鼓励性质地“勉励”诸葛亮“篡位”,刘备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和诸葛亮如此“推心置腹”,诸葛亮日后反倒不好做出篡位之事来,因为一旦篡位,舆论将对他很不利。

  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提出来第三种观点。

  易先生引用了四川大学方北辰教授的研究结论,方教授认为,所谓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取”字可以被解释为“选取”、“选择”,意思是:如果刘禅贤能,您就尽心辅佐他;如果他很昏庸,您也可以自行另外择立新君。

  因为刘备有三个儿子,可以选择。

  姑且不论“取”是不是可以解释成“选取”、“选择”,这个新观点本身还是有迹可寻的。

  刘备有三个儿子:长子刘禅,是年17岁;次子鲁王刘永,这年还不到10岁,具体年龄则不可考;三子梁王刘理。

  选谁作为继承人,对刘备而言自然是一个大问题。

  虽然刘禅年龄最长,早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已被册立为汉中王太子,二十六年又被立为皇太子,似乎已是储嗣的不二人选,但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刘备在临终之际,仍然存在着犹豫。

  鲁王刘永从成都来到永安,一直陪侍在刘备身边,就是一个信号。

  许多年后,刘禅听信宦官黄皓的构陷,疏远打击刘永,使其“至不得朝见者十余年”,即是对这一信号的反证。

  刘备自己在遗诏里说:“射君(射援)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惰,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从这句话中可以读出来两条信息:

  其一,刘备对刘禅这个继承人的“智量”很不放心,否则不会有“审能如此,吾复何忧”的感叹;其二,诸葛亮对刘禅“智量”的肯定无疑在刘备最后据以做出决定以刘禅为后嗣的诸因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虽然如此,但毫不讳言地说,“君可自取”和“君可另择”之间存在的差距还是太大了,不太容易融合。

  如果“取”可以被解释为“择”。

  那么原文中的“自”也必须理解为“自行”而不是“自己”。

  如果刘备真是此意,相信他会说“君可另择”,而不可能说这句模棱两可的“君可自取”。

  再者,假使刘备的意思是让诸葛亮效仿汉代的霍光,“君可另择”,赋予他自行废立之权,那么在后世流传过程中也不可能演变成差异如此之大的“君可白取。”

  一是这种演变不可能由诸葛亮捏造,因为日后他的行为没有表现出这样的动机;二是字面意思差距如此之大,也不可能是原意无意识的游移。

更多相关推荐:
讲故事活动总结

讲故事活动总结为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突出明德项目“语文阅读能力提升”课题研究,提高小学各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根据学校计划安排,我们小学语文组于20xx年x月x日下午在…

我身边的廉洁故事

身边的“清风民警”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有人觉得:廉洁,是高不可攀的星辰,遥不可及。有人觉得:廉洁,是不可或缺的空气,如果缺少了它,人类就生活不下去。但很多人都不明白,到底怎么样才能算是廉…

班主任故事

我与“40朵小花”共成长尧舜小学20xx级2班孟凡德尧舜小学办学特色为致雅教育,致雅之路离不开教师与学生,而影响学生最关键的是班主任。“塑造内外兼修的儒雅教师,培育博学多才的文雅学生”是致雅教育的核心内容。雅的…

一年级数学 趣味故事小练习(十)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故事(十)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故事:森林里的客人有一天,森林里面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它们长相很特别,动物们都很奇怪,要求他们一一介绍自己。第一个走出来一个瘦子,它说:“我是1,像支铅笔细又长…

卡卡的成长故事

卡卡的成长故事20xx年在上赛季的欧冠联赛中,卡卡帮助米兰获得冠军,卡卡拿下了一个球员所能获得的几乎所有个人奖项,创造了历史上一个球员在同一年包揽个人奖项的最高纪录。在冠军杯小组赛中,对安德莱赫特两回合的比赛,…

“告状”背后的故事——浅析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反思

“告状”背后的故事——浅析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价值与教育反思【摘要】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园每天都会频繁出现的一种行为,也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4-5岁幼儿一般会因为寻求帮助、检举他人和表现自己而向教师发起…

德育故事 爱的力量

德育故事爱的力量单位:嵋阳初中电话:——走进学生的心张梅姣住址:临猗嵋阳邮编:04410513934874991身份证号:14xxxxxxxxxxxx爱,能似一股清泉,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爱,能似一把凉扇…

手指的故事

手指的故事(小学生合作能力心里辅导课程教案)『适合小学20xx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2、通过各种合作性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学理念概述: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和时…

我们身边的文明故事

我们身边的文明故事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的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在我看来文明有时候只是一个字,如果你请求他人帮助你时,或许多一个“请”字,也会使…

大丰堆小学故事讲起来比赛总结

大丰堆小学“红领巾故事讲起来”比赛总结结合“天津市首届红领巾文化节”相关要求,提高我校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营造良好的“书香校园”氛围,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我校于20xx年x月x日下午在我校三楼音…

收费员安全文化故事

讲好安全故事远离安全事故作为身处于高危行业岗位上的您,此时此刻,可否会想起因违章已经魂归天国的他;可否会想起因违章已经失去双手或一条腿的他如今持有残疾证是怎样艰难生活的……;你可否还记得某工地上那血肉模糊、肢残…

编故事范文

小鸡的故事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鸡看到头顶上金黄的太阳懒懒地说今天的阳光真好我要好好地享受享受阳光浴小鸡躺在草地上正享受着暖暖的阳光突然听到小猪的声音小鸡别晒太阳了快来帮我盖房子吧小鸡说不干不干盖房子又脏又费力气...

故事(5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