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劳动力资源与就业人口的现状

时间:2023.11.3

  上海劳动力资源与就业人口的现状【1】

  摘要:六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10月底,上海市常住人口达到2301.91万人。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总量,在给城市管理提出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如何在当前的人口背景与形势下,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力资源,是上海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劳动力 就业人口 可持续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劳动力资源与就业人口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无疑将对上海的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考察上海市劳动力变动的历史状况与态势,能够为制定更为合理的人口政策提供依据。

  一、 劳动力资源的历史状况比较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国人口中并不是所有年龄的人口都在可利用的范围内,因此将人口根据年龄划分为劳动适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就显得十分必要。

  所谓劳动适龄人口是国家限定的劳动年龄界限内的人口,不同国家对劳动年龄有着不同的规定。

  本文的劳动适龄人口指的是男性15~59岁,女性15~54岁的人口。

  从表1-1可以看出,四次普查中上海市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快速增加,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除四普期间有所下降之外,此后一直增加。

  1990年~2010年的二十年间,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增加近一倍,且年均增长率也由四普期间的不到1%,增加到六普期间的4.39%。

  可以看出,进入到21世纪以来的头十年,上海市劳动力资源总量进一步丰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五普以来的上海市劳动力资源结构有老龄化的趋势,其中30~49岁的壮年劳动力在劳动适龄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从性别结构上来看,十年来上海市劳动力适龄人口中男性人口仍然占主导地位,但在青壮年以及部分资深劳动力年龄组别中,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均有小幅下降。

  因此,如何促进劳动适龄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优化,是今后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就业人口的区域分布状况

  与“五普”数据相比,上海市全社会就业人口总量从2000年的811.5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252.33万人,增长幅度高达54.32%。

  近郊区和远郊区县的就业人口增长比例远远高于中心城区。

  在全市各区县中,只有崇明县的就业人口总量略有下降,减少的比例为1.89%,其余各区县的就业人口总量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在全市就业人口明显增长的大环境下,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仍然呈减少趋势。

  与五普相比,六普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总量下降幅度达到60.74%,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则大幅增长,从2000年的345.29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82.67万人,增幅高达97.71%,从而整体呈现出明显的“三二一”产业发展模式。

  从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县三产就业人口数量的变化上来看,中心城区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与五普相比均明显下降,而近、远郊区县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数量同样有明显下降,但第二产业均增幅明显,尤其远郊区县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增加幅度高达110.78%。

  在中心城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全线减少的大环境下,卢湾区和黄浦区的减少幅度最大,而松江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则显著增加,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比例同样为全市最高,为276.07%,闵行区其次,为208.04%。

  可以看出,近、远郊区县在最近十年来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上海市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三二一”发展战略取得初步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市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总量明显减少的情况下,中心城区中的徐汇和虹口两区的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却不减反增,尤其徐汇区的增长比例高达66.67%,虹口区则有小幅增长,增长比例为3.45%。

  三、总结与启示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进入1990年代以来大城市人口都仍呈增长趋势。

  尽管目前上海已是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和全国最大经济中心,且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也取得显著成绩,各项发展指标几居全国之冠,但发展中国家的背景和基础使上海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比较仍有很大差距。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发达城市”上海还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城市”。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城市”,上海要缩小与发达国家之“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要参与国际竞争、应对全球化挑战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就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

  发展离不开劳动力,发展必然带来人口的集聚。

  所以伴随上海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上海的人口规模也必定进一步增长。

  因此,良好的人口条件,足够的人口规模,是上海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周海旺. 中国城市未来发展与劳动年龄人口的供求预测——以上海为例[J]. 上海城市管理,2011,01:31-34.

  [2]黄苏萍,彭希哲,朱咏.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才集聚竞争力效果评估——以上海为例[J]. 人口与经济,2011,03:57-63.

  [3]袁志刚,封进,张红. 城市劳动力供求与外来劳动力就业政策研究——上海的例证及启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202-212.

  我国未来劳动力人口和就业吸纳人口的测算【2】

  摘要:本文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数据,基于阻滞增长模型对我国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人口数量进行测算,结合劳动力参与率测算出我国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劳动力供给量分别为100166.2、106728.7和113640.2万人。

  结果表明:假如我国的GDP保持年均9%的增长率,则在今后的十多年内,我国的失业人口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劳动力 人口 劳动力参与率 就业

  21世纪的前二十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也是我国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

  而这一阶段我国国情当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严重的就业问题。

  因此, 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状况进行全面、深入和系统的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从而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劳动力的自然供给一方面取决于人口及其构成,即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取决于劳动者的就业意愿,即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人口的总称,是反映劳动力供给情况的重要指标,目前国际上一般指16 岁以上的全部人口。

  它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通常,人口规模数量越大,则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和劳动供给总量也越大。

  劳动力参与率指16岁以上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的比重,它是反映劳动力供给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表1为劳动力参与率和劳动力供给情况表。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国内很多学者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我国的就业人口吸纳量问题进行过研究。

  俞章盛(2001)应用国际通行的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对“十五”时期上海市劳动就业容量与结构进行了预测。

  郝红军等(2001)通过对我国1985-1999年GDP与就业量两变量的相关分析,采用最小平方法建立了就业量的线性预测模型。

  欧祥超(2003)通过利用人口预测模型以及生产函数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十五”时期的新增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量进行预测,并对这一时期可能的失业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张婷(2004)根据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我国相应年份的就业量进行了预测。

  钱振伟(2006)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就业增量,分析就业、再就业目标的缺口,并提出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增长的对策建议。

  苏变萍等(2006)提出了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理论、协整理论用于控制与预测的改进BP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就业的控制和预测中。

  笔者结合劳动力参与率测算出我国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劳动力供给量,进而做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劳动力人口的预测

  (一)指数增长模型(马尔萨斯人口模型)

  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Malthus,1766-1834)根据百余年的人口统计资料,于1798 年提出了著名的人口模型,是基于指数增长的模型。

  这个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人口的增长率是常数,即随着时间的增加,人口按指数规律无限增长。

  1.假设:人口增长率r是常数(或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量与当时的人口成正比)。

  2.建立模型:记时刻t=0时人口数为x0,时刻t的人口为x(t),由于量大,x(t)可视为连续、可微函数。

  t到t+△t时间内人口的增量为:

  4.模型的参数估计:要用模型的结果(2)来预测人口,必须对其中的参数r进行估计,这可以用表2的数据通过拟合得到。

  通过表2中1950-2005年的数据拟合得:x0=57930.54,r=0.016。

  5.模型检验:将x0=57930.54,r=0.016 代入公式(2),求出用指数增长模型预测的1950-2005年的人口数,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1950-2005年间的预测人口数与实际人口数吻合较好,最大误差在10%左右。

  但该模型的预测结果将以指数规律无限增长,而事实上,随着人口的增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限制作用越来越显著。

  如果当人口较少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以看作常数的话,那么当人口增加到一定数量以后,这个增长率就要随着人口增加而减少。

  所以应该对指数增长模型关于人口净增长率是常数的假设进行修改。

  (二)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人口增长预测也可以通过微分方程来解决。

  对该微分方程求解后得到的人口增长模型为:,这一曲线被称为罗吉斯蒂(Logistic)曲线,x(t)为第t年的人口规模;xm为人口极限规模;r为人口增长率。

  罗吉斯蒂曲线的含义为:在人口发展的早期,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虽快,但人数增加不多,以后人口增长速度不断放慢,每单位时间增加的人数也逐渐减少,最后人口规模接近最高值xm。

  1.假设:人口增长率r为人口x(t)的函数r(x)(减函数),假定r(t)=r-sx且r,s>0(线性函数),r叫作固有增长率。

  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下容纳的最大人口容量xm。

  2.建立模型:当x=xm时,增长率应为0,即r(xm)=0,于是,代入r(x)=r-sx得:

  根据方程(4)作出~x曲线图(见图1),由图1可看出人口增长率随人口数的变化规律。

  根据公式(5)作出x~t曲线图(见图2),由图2可看出人口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4.模型的参数估计:通过对1950-2005年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出xm=1169313,r=0.016。

  5.模型检验:将r=0.016,xm=1169313代入公式(5),求出用指数增长模型预测的1950-2005年的人口数,见表3第3、4列。

  也可将方程(4)离散化,得:

  用公式(6)测算1950-2005年的人口数,结果如表3的第5、6列所示。

  6.模型的应用:用公式(6)作测算得:

  x(2010)=133199.7,x(2015)=142876.5,x(2020)=153153.9

  也可用公式(5)进行测算,结合劳动力参与率可以求出我国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劳动力供给量分别为100166.2、106728.7和113640.2万人。

  我国可以吸纳的劳动力的测算

  本文将通过对GDP与就业人口之间关系的分析,来对我国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可以吸纳的劳动力人口进行测算,表4为我国的GDP增长率与就业人口增长率情况表。

  以就业人口数量为因变量,GDP的自然对数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的结果如表5所示。

  回归方程为:就业人口数量=10759.510*

  lnGDP-49210.226,方程的确定系数为R2=0.984,说明方程的拟合优度很好;而且F=3166.6(sig.=0.000),说明就业人口的数量与GDP的对数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假定我国的GDP保持年均9%的增长率,那么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我国可以吸纳的就业人口数量分别为:85761.5、90397.6和95033.8万人,剩余劳动力分别为:14404.7、16331.1和18606.4万人,这说明在今后的十多年内,我国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而且失业人口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处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将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政府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确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较为安全地渡过失业压力所形成的险关。

  在这一时期,制造业将肩负起我国就业的重担,并支撑服务业发展来全面解决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金玉秋.2001-2020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预测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5(24)

  2.俞章盛,黄晨熹.“十五”时期上海市劳动就业容量与结构预测[J].人口学刊,2001(1)

  3.郝红军,梁静溪,张雪飞.我国就业量线性预测模型的建立[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1,6(2)

  4.欧祥超,张大超.“十五”时期中国劳动就业前景分析[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6)

  5.张婷,戴乐.投入产出法的就业量预测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

  6.钱振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增长预测及其对策研究[J].云南财贸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7.苏变萍,王婧,王一平.改进BP神经网络及其在陕西就业预测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9)

  8.杨丽霞,杨桂山,苑韶峰.数学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3)

  9.王延臣.人口预报与LOGISTIC模型的改进[J].统计与决策,2006(22)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论文


  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论文【1】

  摘 要 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是一个国家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劳动力,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随着农村劳务人员持续输出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广大农村即将面临“无人愿种、无人会种、无人种好”庄稼的尴尬局面。

  为此,我们以绵阳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农村农民现状调查,结合相关历史资料进行了深入剖析,基本理清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探讨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无人务农”的措施与策略。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资源 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据调查研究,绵阳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具有不同的特征:

  第一,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总量逐渐减少。

  201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44.56万人,比1965年增加了101.86万人,却比1995年减少了57.94万人;城市劳动力95.56万人,比1965年增加76.24%。

  说明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逐渐减少,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城市劳动力资源逐渐增加。

  从1995年开始,农村劳动力资源逐渐下降,平均每年减少0.97%。

  究其原因是受60、70年代生育高峰和80年代实行低生育率政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影响,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使得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始逐渐下降。

  第二,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农业劳动力缺乏。

  由于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都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

  2013年,全市农业劳动力125.20万人,二、三产业劳动力149.30万人,分别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45.61%和54.39%,分别占全市劳动力资源总数的36.81%和43.89%。

  第三,从男性化和年轻化向女性化、老龄化转变,结构性失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随之加快,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涌向城市,留下大量女性和中老年人从事农业,就业的性别和年龄结构失衡。

  在受调查的农村劳动力中,41岁~60岁的中年劳动力是重要组成部分,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05%。

  其次是31岁~40岁和16岁~3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分别占22.5%、19.91%。

  中老年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中占到57.45%,占农业劳动力的65.66%。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农村劳动力结构正在朝老龄化转变。

  二、农村劳动力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目前农村地区在大量劳务输出的同时,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相对弱化,存在相对剩余和绝对短缺的矛盾现象。

  因而要正确处理以下五大问题来解决这样的矛盾,避免可能出现的农村劳动力盲目转移和“无地可种、无人愿种、无人会种、无人种好”的局面。

  (一)如何合理转移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问题

  科学合理转移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是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和相对剩余与绝对短缺的矛盾的决定因素。

  而在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同时如何保证农业有人愿种、有人会种,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既要解决好转移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农业劳动力的问题。

  因此,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和以往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经验中,以最大限度盘活农村劳动力资源为目的,强化落实各方面的政策,我们应该:一是由政府负总责,运筹帷幄,统一规划,统一投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提出有效的措施和科学制定农村劳动力资源长期开发规划和持久政策,探索农村劳动力资源持续、深入开发和管理的新方式、新途径而建立的长效激励机制。

  二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优先择业。

  三是沿着“扩大两种需求加强一个产业”的思路,利用当地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服务业,做到农业生产经营和挣钱两不误,以解决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多转移带来的遗留问题,也解决农业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二)如何科学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问题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非常严重,导致劳动力转移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不均衡,所以如何合理转移和就近、就地转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以统筹城乡为导向,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为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提供可供选择的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城乡统筹发展能够强化县域经济实力,推动县区经济产业的提档升级,带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的提高。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以政策制度为保障,安全转移农村劳动力。

  当前要从用人标准、子女教育、养老保障、失业救济、计生管理、综合治理、权益维护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从制度上、行为上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相应的保障,使在外务人员能享受与本地人员同等的社会待遇,让农村劳动力安全转移、安心转移。

  (3)加强工作技能培训,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

  有必要在农村建立适应农民需求的专业服务体系和网络,根据不同层次农民的具体需求,就地着重进行公益性文化和技能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能够顺利适应未来转移后的生活和工作要求,提高转移效率和效益。

  (三)如何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

  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环境差,很多人不愿意留在农村,农村大量土地荒芜,农业生产受到严重阻碍。

  因此,保障农业生产是前提,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目标,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关注农业生产,保护农村劳动力利益。

  农村劳动力最关心的是农产品收益,只要产品收益好了,自然就留在农村的人就多了,产品收益差了,没人种地,农业也就垮了。

  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到异乡挨饥受饿?所以重要的是保证农产品销售和收益良好。

  (2)关心农村民生,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在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就必须要关心农村劳动力所处的生活条件和品质。

  一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政府部门宏观决策应该继续多渠道减轻农村负担,继续关心农村劳动力的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活品质提升问题。

  二是继续关注农村养老、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为广大农村劳动力建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解决其后顾之忧。

  三是继续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保证农村劳动力的子女上学问题。

  四是优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农民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动摇。

  (四)如何保证农村有人愿种的问题

  根据对农村六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100%的学生不愿意将来务农。

  那么,未来农村面临着无人愿种的局面。

  农业生产顺利实施,必须保证有人愿种,特别是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务农种地。

  以后,谁来种庄稼?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我们认为:一是在思想释惑、生活解难等方面要给予大量人文关怀外,要通过政策调整,让年轻人愿意到基层去,愿意到农村去。

  二是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鼓励引导外出青壮年农民工回乡创业,回归农田,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来建设家乡。

  三是金融机构对到农村创业的年轻人,要在贷款方面给予优惠、便捷的服务,加大免担保信用贷款力度,有效控制信用贷款的风险。

  四是各级政府要大力营造到农村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要诠释基层工作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在社会各大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尊农敬农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2】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更多相关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范本

中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企业员工忠诚度的提升学生姓名XXXXX指导老师XXXXXX学院XXXXXXXXXX专业班级XXXXXXX完成时间XX年XX月XX日目录摘要1一概述2一引言2二员工忠诚度的含义2二...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通过)格式完整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20xx级人力资源管理20xx50503520原玉妮摘要民营企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需加强企业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整套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参考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及其表现1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界定彼得德鲁克PeterDruker19xx年在管理的实践中指出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相比较惟一的区别就是它是人并且是经理们必须考...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及毕业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及毕业论文范文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选题参考1、招聘面试的方案设计与研究2、关于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问题的对策研究3、人力资源与经济布局的相互制约分析4、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匹配问…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两篇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两篇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两篇篇一摘要薪酬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已成为各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竞争能力有巨大影响我国加入WTO后人才市场的开放使得企业必须进行有效的薪酬管理来满足员...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写作要求

关于本科生论文编写格式的要求一论文形式结构封面1论文形式封面2前置部分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结构主体部分注学位论文一律打印成文一前置部分封面和封底在自学考试网页下方的相关文件下载中可以下载题目应在25字以内能简...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作者X院系X专业工商管理年级X学号X指导教师X答辩日期成绩内容提要竞争是如今社会的显著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进一步完善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MBA毕业论文经典范文

河北经贸大学课程论文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humanresourcesmanagementinstateownedenterprises作...

论文范文--浅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毕业论文浅议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姓名准考证号020xx0259789专业名称企业管理完成日期20xx1001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已进入一个质的跨越阶段根据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要实现更大规模的跃进企业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实习报告范文

XXX大学实习报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08人力三班学生姓名:张三学号:0920756实习起止时间:3月12至4月x日实习单位:广西方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x月x日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简介1、实…

本科生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范文)附件三:人力资源管理-鲁雪晴-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武汉科技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年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