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的几点差异及其文化渊源论文

时间:2023.10.25

  英汉语言的几点差异及其文化渊源论文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征世界,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从事汉英对比研究必须从两种语言差异入手,追溯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渊源。

  鉴于这一认识,本文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式和语用三个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汉英两种文化源远流长,语言丰富多样,其间存在很多文化差异。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要相互理解,尊重差异,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

  关键词:语言差异; 对比分析 ;文化溯源; 跨文化交际

  一、词汇的差异

  英语的冠词和汉语的量词、助词为各自语言所独有,通常无直接对应。

  英语中无汉语中的助词,但可通过动词的时态和体式、句式陈述与疑问等与汉语的助词功能相对应;汉语中也没有英语中的关系词和反身代词,但可通过词组、短句和相应的词汇运用来替代;英语中谓语动词的使用要受一定限制,汉语中动词的使用灵活,受限小,因而导致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多用名词的现象;英语中的连词和介词的使用频率比汉语中更高;英汉语言都有许多相同的构词手段,但重叠法汉语常用,如千千万万、家家户户、干干净净等,英语少用;英语的典型特征是词缀丰富,汉语的典型特征是形态变化少;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实称;英语多变化,力戒重复,常常用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法避免重复。

  汉语用词不怕重复,常常运用实称、还原、复说的表达方法。

  如:He hated failure,he had conquered it all his life,risen above it , despised it in others� 他讨厌失败,他一生曾战胜失败,超越失败,并且藐视别人的失败。

  随着语言的发展,社会文化因素不断渗透到语词选择和定型的各个环节,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 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社会心理差异、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

  因此,在语言的表述上同一涵义词语的选择往往不同或同一词语出现不同的意义等。

  比如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是对春的讴歌,其中的“西风”,在汉文化中却是指“春风”,这与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关。

  可见,有时在英语和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等语而造成词汇空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句式的差异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在所难免。

  汉语句子由于动词没有形态变化,受到限制少,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dynamic)。

  汉语的动词注重动态描写,不仅可以作谓语,还可以自由地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成分。

  由于使用起来相当方便,汉语的特点是倾向于多用动词,尤其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常常借助动词,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逐步交代,层层推进。

  英语句子主语一般不可缺少,谓语动词是句子的中心,两者强调协调一致。

  因此,英语句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严密规范;汉语的话题突显结构指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信息单位话题和评说的语言。

  赵元任在1968年指出:“在汉语里,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施事与动作的关系,不如说是话题―说明的关系,施事与动作可以看作是话题和说明的特例。……因此,在汉语里用含义更为广泛的话题说明也许要适合得多。”由于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常常将话题,即说话人想要说明的对象,放在句子的开头,而将说明部分置于话题之后,对其进行说明或解释。

  如:运动项目我最喜欢排球。

  另外,英语句子中主语一般应出现(只在祈使句、人物对话或个人简历中有时可以省略);汉语句子的主语经常省略,因此汉语有大量的无主句。

  例如:Liber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life� 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其它差异还有:英语句头短尾长,汉语句头大尾小;英语多长句、从句,汉语多短句、分句;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英语多省略,汉语多补充等。

  三、语用涵义的差异

  话语可划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

  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

  确定语用涵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和分析、归纳和演绎的统一应用。

  因此,研究不同自然语言表达式在具体语境中的语用涵义是十分必要的。

  语用涵义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文化的渊源不同,词语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往往就会出现差异。

  有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理解某些特定的词语时,总是根据头脑中固有的参考系统,虽然使用同一词语,心理联想到的词语含义却不尽一致。

  另外,汉语中的“松、竹、梅”能使汉族人联想到“岁寒三友”,具有“斗霜傲雪”,“高风亮节”的伴随意义。

  但英语中的对等词语pine,bamboo,plum却不能使讲英语的人引起类似的联想。

  还有我们熟悉的“江南”二字,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鱼米之乡,以及漂亮的女子。

  而英语的“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只能给人一种地理位置的感觉;综上分析,在对外交往中,必要时需采用释义等方法将类似词语的语用涵义在英语中再现出来,以避免出现交际障碍。

  四、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文化氛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英汉两种文化源远流长,语言丰富多样,其间存在很多文化差异,而且能够有意识地注意英汉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中防止语言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廖国强、蒋华等�英汉汉英互译―理论、技巧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 赵元任�Language and Symbolic System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68�

  [3] 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二篇:从思维方式的差异看英汉语言文化学习论文


  从思维方式的差异看英汉语言文化学习论文

  摘要: 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

  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为:汉民族思维形象化、具体化,英美民族思维抽象化、概括化;汉民族偏重本体、辩证逻辑,英民族偏重客体、形式逻辑。

  关键词: 英汉文化 思维方式 差异

  1.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概述

  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意识活动。

  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

  语言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

  语言实际上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有无限纵深的基础之上的结构体,语言受思维的支配,它是处在交际中的人的思维的载体。

  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表征。

  每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具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想,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东方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中国人求同、求稳,重和谐,英美人求异、求变,重竞争等。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每一种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必须深入研究与语言和文化均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

  2.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

  2.1英民族偏重抽象思维,汉民族偏重形象思维。

  英民族重抽象思维,擅长运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大量使用涵义概念,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给人一种虚、泛、曲、隐的感觉。

  如:英语中有许多加虚化功能的后缀转化为抽象名词。

  如:fruitfulness,realization,friendship,children,freedom,truth,refusal。

  而汉民族则习惯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这种表达给人一种明、直、显、形的感觉,并由此导致英语抽象名词多、而汉语具体名词多的特点。

  在用词上表现为,汉语除单纯词外的合成词可以运用词素的互相融合(“教”和“师”组合成“教师”)、连接附加成分(“美”加“化”构成“美化”)、以及重叠(“爸爸”“姐姐”)等方式构词。

  汉语的词形变化比较少,缺乏像英语那样的丰富的词缀虚化手段,从而导致汉语用词倾向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如:画饼充饥(feed on illusions)。

  又如:他这一阵子心头如同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就是安静不下来。

  (His mind was in turmoil these days and he was quite unable to think straight.)以上这些句子均体现了汉民族偏重形象思维、英民族偏重抽象思维的特征。

  2.2英民族重直线思维,汉民族重曲线思维。

  英民族重直线思维、汉民族重曲线思维的差异反映在篇章结构上,表现为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主要呈直线型。

  也就是说,英语段落通常直截了当地把要点放在句首说出来,以一个主题句(topic sentence)开头,然后再按照一条直线展开,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句子之间使用连接词衔接,直线型语篇结构显得直观,体现了解析式思维。

  因此,英语中有and,but,or,if,when,where,whereupon,except,while,considering等大量连接词语。

  而汉民族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环境,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行文以语义为中心,只要语义相关,篇章就自然流动。

  句子之间没有那么多连词,而是靠思维的连贯、语义的自然衔接、前后贯通、上下呼应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体现了整体式思维。

  因此就形成了先因后果,客观叙述在前、主观评论在后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表现在句子结构上为头大尾小,句子的扩展呈现逆线性延伸。

  2.3汉民族偏重本体,英民族偏重客体。

  “事在人为”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

  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认为人的动作、行为和事情必然是由人所做,事物本身不可能完成这些动作、行为和事情。

  中国人在观察、描述所发生的事情时以人为中心观察、描述。

  在表达时往往从人本身出发,要说出事情的实施者。

  由于汉语是以人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中心,所以汉语习惯用人或生物的词作主语。

  另外,中国人在描述或记录动作或事件的发生、演变过程时,观察或叙述的视点常落在动作的发出者身上,并以动作的发出者作为句子的主语,句子的语态呈隐含式,形成受事的施事化。

  因此,汉语中多用主动语态的表达方式。

  而西方人一直以自然为了解、研究的对象,所以他们的文化以物为本、以自然为本,形成了以事物本身为观察、分析、研究中心的客体思维模式。

  以物为中心的思维,造成了英语中的句子常用非生物名词作主语,而不用人称作主语来叙述。

  习惯于客体思维的西方人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身上,并以此作主语,从而使被动语态在英语中广泛使用。

  本、客体思维模式对汉、英语的影响从下列例句中可以窥见一斑。

  Pressure of work has somewhat delayed my answer.(由于工作繁重,(我)答复稍迟了些);His entire life was devoted to learning.(他一生致力于学问)。

  以上英语句子都以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而译成汉语时都以有生命的人作主语。

  2.4英民族偏重形式逻辑,汉民族偏重辩证逻辑。

  英民族非常重视形式逻辑,但也不排除辩证逻辑,但相比之下,汉民族更注重辩证逻辑,而不太重视形式逻辑。

  这一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语无论是选词造句,还是组织篇章都表现出其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合,运用各种有形的衔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其表现形式受逻辑形式的严格支配,句子组织严谨,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目了然,强调语言的精确性。

  而汉语重意合,强调语言简洁,在造句、谋篇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特点,造句连篇时,其间的联接少用或不用形式词,重在意念的发展。

  汉语的意合特征还表现在句子的主、谓、宾没有形式标志,在词的形式、顺序上均无固定要求。

  如:阿Q没有家,(他)住在本社的土古祠里;(他)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人家叫他)割麦,(他)便割麦,(人家叫他)撑船便撑船。

  (《阿Q正传》)不难看出,汉语句子有大量省略的部分,但它并不影响表意,反而体现了句子的精炼、简洁、生动活泼。

  因此,汉语造句注重的不是空间构架的严谨,而是线性的流动、转折,追求流动的韵律、节奏,不滞于形,而是以意统形,削尽冗繁,辞约义丰。

  英国人重形式论证,重分析,崇尚个体思维,语言重形合,不求全面、周到,但求结构上的严谨,非人称主语用得多,被动句用得多;主语一般不能省略;连词、介词用得多。

  汉民族重悟性、重整体抽象、重语言。

  反映在语言上则重意合,无主句及主语省略句多;主动语用得多,连词用得少。

  文章求全面,不怕重复,词句讲求平衡与对称。

  杨振宁教授说:“中国的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而英国文化是向准确而具体的方向走。”他又说:“中文的表达方式不够准确这一点,假如在写法律是一个缺点的话,写诗都是一个优点。”由于汉人讲“天人合一”,主体意识很强,所以在语言中使用大量的无主句和主语省略句,如:It’s hard to say.(很难说);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学到老)。

  另外,中国人强调主观,因此汉语句子多以人为主语;英国人强调客观,因而英语句子常以物或抽象观念为主语。

  这也反映了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

  如:An idea suddenly struck him.(他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His case is really serious,as he is suffering from high fever and continuous convulsion.(病人又发高烧,又抽搐不已,的确很危险)。

  3.结语

  综上所述,汉民族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重大差异。

  汉民族的思维倾向于领悟式形象的整体综合性思维,英语民族则偏重形式逻辑、抽象的个体分析性思维。

  当然,此处的差异只是就整体而言,并非意味着英汉两种思维方式处在互为相反的两极,差异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既然语言体现思维方式已为人们所共识,那么学习一门语言而不知其思维特点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

  在学习英语时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利于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培养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40-46.

  [3]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2).

  [5]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叶邵宁,邓英华.翻译中的思维转换[J].上海科技翻译,2003,(3).

更多相关推荐: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中国文化中的语言文学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各种表达符号语言也可以说是用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等方面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国家地区民族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征曾几何时我们中华民族是个地广人稀民族繁...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学生姓名所在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一曲启蒙主义者的生命悲歌魏连殳形象及其文化价值探析课题研究意义通过对孤独者中主人公魏连殳形象及其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范文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浅析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环境描写姓名****教育层次本科学号***分校保定电大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学点**电大指导教师日期(以上各项目请学员按照样式自己填写)学生毕业设计(…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人偶戏是海南省临高县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它以其历史悠久和社会基础广泛,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彩,以及它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临高的历史的地位和现实的影响上,广为群众喜爱,使得临高成为中国人偶戏艺术…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孔子人生的形象摘要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儒家文化为何一直能获得这么多中国人的芳心当然与儒家的文化在不同的时期焕发出不同的生命力有关其中也不与孔子的诗意的人生形象息息相关关...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语言的特质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附件四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一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毕业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学生应当将毕业论文制作成WORD电子文档要求提供电子稿二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目录...

12春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写作辅导

主要内容一什么是毕业论文二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三论文写作一般过程四选题及如何选题五收集及运用资料六如何写开题报告七论文写作八格式要求九论文评定标准十答辩注意事项一什么是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有一定...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青岛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外文秘方向)姓名:王明建指导教师:王海燕20xx年x月x日1、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在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侧重于对罗贯中籍贯,《三国演义》…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友情诗赏析》写作意图:友情诗,是建构在离别、怀念、追悼情境下的抒情言志之作。唐代,达到国家规模的空前统一,从贞观到开元,“遍观百家”、“好语…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