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宏观调控论文

时间:2023.3.12

  摘 要: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信息资源建设在逐渐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出现了新局面。虽然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初见成效,但是建设中的障碍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技术层面解决,还要依赖有效的宏观调控作出保障。本文论述在经济和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如何实行宏观调控。

  关键词:信息资源;建设;宏观调控

  正文: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事业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知道,这是由于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成熟,这种大环境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上升空间;再者,当代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网络环境不仅为信息资源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持,还让信息资源的获取迎来了新的方式。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不同的信息机构顺应时代的变化增大了建设力度,且这个庞大的体系在不断地完善。信息资源的建设在整体化方面有了一定成效。虽然资源建设卓有成效,但是不可忽视在这可喜的成果背后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由于“市场调节”具有优势和盲目性并存的这种两面性,所以,在市场环境下,市场竞争的过度会出现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些弊端,如缺乏安全性,缺乏全局性,信息管理紊乱等现象,这些均造成不合理的信息资源配置。比如我们知道的外文期刊的订购,原版的外文期刊价格比较昂贵,这让许多图书馆无力承受,他们购买这方面书刊的条件有限,不得不减少采购量,导致馆藏量减少。而只有一些大型的高校图书馆等地方有可能加大这方面投入,建立较丰富全面的信息资源。显然,一来外文期刊的大量涌现是这种差距的根源,二来这种差距缺乏一种整体的协调。

  其次,网络条件下如何协调信息资源的建设也是一大问题。我国东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信息资源建设的水平差别很大。这些年网络信息资源不断发展,这种时代潮流也伴随出现了明显的东西部不平衡的现象,近年来网络资源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同步表现为东部地区网络资源的分布远比西部地区丰富,且这种差距在不断拉大。相关资料表明,东西部的脚步快慢不协调已经成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明显问题。

  面对上述这些问题,尽管图书馆行业做了大量工作,也只能解决其中的一些矛盾,并不能做到大局的完善。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宏观的全面的协调,需要借助一定的具有强制和权威的体制来操作运行。只有通过多边的管理体制来协调并优化这一现有结构,才能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的有序化和合理化。因此,必须对信息资源的建设加强下列几个方面的宏观调控:

  1 对信息资源管理体制进行宏观调控

  从宏观角度来出发,对信息资源实行统一管理需要有关部门的组织落实。我国的信息资源是共享的国家资源,共享要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上,且要借助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整体的优化,要通过各种政策的改革等措施来实现共享的目标。如:通过基础信息资源建设来支助信息管理行业的发展;通过完善信息市场的方法来促进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通过统一的管理来协调该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系。

  2 对信息资源布局进行宏观调控

  对信息资源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就必须构建合理布局,优化资源建设。我国信息分布广泛,各地科技发展水平不均衡,对信息产业的投入也具有偏颇。政府和相关机构有必要作为一个积极的引导者,利用法律环境作基础保障,贯彻分区域规划的原则,合理布局信息资源。让资源环境既集中又分散,建立有主线领导的各分线相互协调的完整大布局。

  3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自动化、网络化的宏观调控

  必须对信息资源管理在标准化方面进行与管理体制和分布方面互补的宏观调控,标准化需要信息资源的建设有大标准统一管理,在这个统一的基础上对某地区某系统进行综合整治,比如使用统一的书目标准、编目规则和相同的分类表,编制联合目录。实行大环境下的统一采购,并实行联机编目、互借、检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系统,在数据处理和交换、通讯接口、软硬件配置和兼容等一系列问题上制订出严格的规范和流程,对此作出统一的规定。同时,为了最终实现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信息机构大联网,我们要对现有计算机管理的硬件系统进行评估,向全国推荐适用于我国不同系统不同单位使用且可供不同的用户选用的机型,不断扩大网络范围。

  总之,国家及地方有关领导部门应该尽快制订出宏观调控的政策、法规,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宏观调控应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使我国的信息资源建设更加完善,且在各地各系统的积极主动配合中,让完善的信息资源更优秀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种不规范、不标准等不平衡现象逐步克服,让我国信息资源建设出现崭新面目。

  参考文献:

  [1]张学福;论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04)

  [2]王翠萍;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资源配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03)

  [3]陈界,冯泽伦,郝俊勤;试论新世纪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矛盾[J];图书馆;2005(05)


第二篇: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公共管理论文


  摘要:文章论述了馆际间协作共建信息资源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积极因素,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指各级各类图书馆根据用户对社会信息的需求,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通信、电子、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高度理想化地对各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综合协作开发和利用的活动。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在信息时代满足读者需求、体现图书馆“让大众公平自由地获取知识信息”这一理念的必由之路。正因为如此,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成为近年来图书馆界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热点。

  1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1.1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资源剧增与馆藏能力不足这一矛盾决定的据统计,我国近年来出版图书11万种,期刊近8000种,报纸2149种,视盘500多种。面对文献量的剧增,由于人、财、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每一个图书馆来说其收藏能力相对低下,根本不可能尽收尽藏,各图书馆孤立地为各类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显得力不从心。况且各图书馆各自为政,本馆用户对现有馆藏的利用率不高,而迫切需要此类信息资源的其他用户,只能望而兴叹。再就是用户普遍需求的同类信息资源,各图书馆竞相购置,以满足本馆用户的需要,造成目前这种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高价位重复购置的局面。因此,图书馆之间的协调合作、资源共享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1.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决定的网络环境下,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精品化、高效化、个性化等特点。用户除了需要本学科、本领域方面的精品信息外,还需要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与质量有关的综合性信息。既需要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也需要多媒体电子文献、声像型文献,同时还需要未纳入出版系统的大量的“灰色”信息。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本地区、本单位,而是扩大到国内乃至世界各地的信息源。用户的这种多样化、精品化、高效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显然不是一个图书馆所能够满足的,多个信息单位协作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信息服务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2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积极因素

  2.1信息互联网建设为图书馆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在文献信息资源网络方面,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己联接300多所大学,由万方公司组织各种科技信息机构联合组建的中国信息博览/互联网(Chininfor)已于1997年8月开始运行。国防科技情报业务信息网络工程(DSTIN)和文化部组建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net)也正处于建设之中。

  我国自1994年加入Internet以来,其发展速度极其迅速,上网用户逐年成倍增加,现己达800余万,由此可见,我国的文献数字化进程和信息传输网络化进程正逐步加快。随着Cernet、Clinet等信息网络逐步建成,图书馆全面实现网络化的时日已为时不远。

  同时,由于Internet的普及与发展,国内外的图书馆将通过信息网络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巨大的囊括全球网上信息的图书馆“全球馆”(GlobalLibrary),届时,文献信息服务的时空障碍将消除,全人类的知识资源将真正实现共知共享。

  2.2部分国家或地区图书馆相继联盟,推进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美国是图书馆联盟产生较早(1948年)和较发达的国家。其图书馆联盟可分为两类:一是地区性的图书馆联盟,通常以州为单位,主要是某一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之间相互合作建立统一的系统,包括OPAC、馆际互借系统,联合编目、联合采购、共有保存书库等活动;另一类是跨地区的图书馆联盟,是由同一或相似图书馆组成的协作网。

  我国图书馆联盟主要有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简称CALIS)和各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等。目前,CALIS联合各高校建立了联合目录数据库、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重点上资源导航数据库。该系统以这些资源为支撑,开展了目录查询、信息查询、馆际查询、文献传递、网络导航等网络化、数字化文献服务,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化建设。在CALIS的带动下各地区遵照CALIS建设的目标、方针、指导原则和各项具体要求,着手规划本地区CALIS的建设,建立了相应的协作组织,以推进地区文献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提高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文献保障水平。

  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途径与方法信息互联网的建设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但文献资源共享的真正实现还须在共享的方法与途径上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应着眼如下方面的工作。

  3.1实行文献分工采购和收藏,联合编目,实现书目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同一区域的图书馆应建立文献分工采购和收藏的协调机制,设立一个联机采购子系统,将各馆的采购数据实时上传到中央采购数据库,供其他图书馆查询,互通文献采购信息,有效使用各自的采购经费,避免重复采购和收藏。已有的联合编目中心,应不断完善业务规范,以优先、优惠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政策吸收更多的成员馆,推进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文献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书目资源的共建共享。具体到各地区图书馆可以考虑与本省出版社共建网上书店,由出版社向图书馆提供其出版的新书,图书馆以最快的速度编目加工,向全国网络用户及图书情报单位推荐并出售这些新书,而且随书赠送有关的编目数据。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出版社图书的销路,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得到既新又全的图书,推动地区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建设,为书目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保障。

  3.2共建、联引数据库资源,推进全国文献资源数字化进程应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建设指导机构,研制技术规范和标准,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文献数字化工作,集中各图书馆的力量,合作开发一、二次文献数据库、专题数据库,避免重复建库导致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对普遍需要的数据库,可采取集团购买形式,比各家单独购买有较大的优惠。

  3.3相互开放网上资源,完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在传统馆际互借服务的基础上,拓展网络环境下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降低收费标准,实现互利互惠。尽快制定《全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公约》,用公约来规范各馆之间的馆际互借行为。各馆要相互开放各自的网上资源,设立资源共享网页,开通网上付费业务,每天24小时提供用户查询本中心所拥有的各种文献信息,并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手段和优先、优惠的服务政策,实现网上资源共享,使读者不论身处何地、不论其所在地的图书馆是否与收藏馆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都可以通过网络向收藏馆提出传送文献的请求;收藏馆在确认本馆确实有此文献之后,立即给该读者发送E-mail,告知所需费用及付费方式,在读者通过网络支付费用后,收藏馆即可将文献以读者要求的方式传送给读者。

  3.4建立全国和区域性的信息咨询协作网,开展联合咨询工作网络参与单位可通过互联网、电话、传真、邮件等多种形式进行联合信息咨询工作,同时实现参考咨询人才资源的共享。如广东省数字图书馆在网上设立了“图书馆专家联合咨询与导航”栏目,每天接到并解答来自全国甚至国外读者的咨询课题,最多1千多例,少也有4百多例。为了向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数字化参考服务,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等单位的资深馆员以及网上知识渊博、热心参与的读者,共同组成图书馆专家联合导航站,为社会提供网上参考咨询和文献远程传递服务。对读者提出的问题,努力做到有问必答,实行13小时在线回复咨询,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3.5建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法律保障体系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个需要多行业

  参与和协作的系统工作,为了协调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和职责,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以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今后出台的我国《图书馆法》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必需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社会地位、经费保障、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总体布局等做出明确规定;必需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版权保护、文献复制、传递、编目、检索、互借等,要制定统一运作的标准规范;必需高起点、创造性地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解决途径及办法。保证广大用户能够充分利用公共信息,以能够承受的价格及时、平等、公平地分享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益处。

  3.6开展广泛的业务交流与培训,提高图书情报人员专业水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差距不在于馆的规模大小而在于服务的水平与档次,信息服务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些变化要求图书馆重视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目前,各级协作网要以培训班、研讨会、交换馆员、学习考察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电子文献的分编;信息资源的加工、整理技术、网络技术;因特网上信息的发现、组织、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业务交流与培训,取长补短,交流经验,提高整体业务素质。各馆的技术力量不应大多集中于系统管理、设备维护等部门,而应该舍得花力气培训或引进高技术人才从事数字化服务,使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真正产生效益,使资源共建共享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张怀涛,索传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

  2.李家清.我国文献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1)

  3.http://www5.nlc.gov.cn/

  4.张云瑾.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文献资源建设,2000(3)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