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哲学观论文

时间:2023.8.6

  马克思的哲学观论文【1】

  摘要:哲学观是对哲学整体性的透视,是反思性的。

  哲学观的研究在每一个哲学体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立命之本,是树木之源,是哲学研究具体问题的根基,是一个时代哲学研究日益成熟的标志。

  马克思哲学观是马克思哲学的整体性观念体系,它系统的回答了时代问题和前沿问题。

  马克思所理解的哲学,即哲学观问题,不是哲学的一个问题,而是全部哲学中的根本问题,是决定如何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的根本问题。

  马克思哲学观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扬弃并发展起来的,是对时代问题的回答,是一切批判性问题研究的前提。

  要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就应该始终站在现实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关键词:哲学观;形成过程;新起点;超越

  一、 哲学与哲学观问题

  什么是哲学,这是哲学观的首要问题。

  哲学是不是等同于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否是同一个概念,这些都是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的问题。

  哲学观就是关于“对哲学本身的理解”,它是任何一种哲学理论、一种哲学学说、一种哲学体系、一种哲学派别、一种哲学形态本身所具有的。

  任何一个哲学家在提出自己的哲学学说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时,都会形成自己的哲学观。

  哲学观它不是哲学学说中的一个概念,它是哲学体系中的基石,是哲学理论中的“核心9观念”、“中心灵魂”,它构成此学说与彼学说的的原则性区别。

  如果说哲学观是任何一种哲学理论和哲学学说内在所固有的“哲学观念”,那么“哲学观问题”则那“哲学观”作为“问题”来研究。

  也就是把“哲学观”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

  关于这种哲学研究我们可以称之为“这学学”研究,这就好比我们的“物理学研究”“生物学研究”一样,也是一种“元哲学”研究,或者是本元最初研究。

  所以“哲学观”研究和“哲学观问题”研究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二、 马克思哲学观的形成过程

  (一) 西方哲学思想史上哲学观的形成过程

  早期哲学家思考自然,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亚里士多德明确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元”,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最先存在的东西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决定性作用,这种关于宇宙本原的感念后来发展为形而上学的最高原则。

  什么是本原这一问题始终贯彻于整个希腊哲学始终。

  在探讨本原的过程中,他们又提出了一与多、静与动、变化与永恒问题。

  希腊哲学发展到后期,逐渐开始关注人生问题,朝伦理化问题发展。

  到了经院哲学时期,12世纪的经院这学者围绕共相性质问题展开了长期激烈的争论。

  在围绕共相问题展开讨论中,形成了唯名论和实在论两大派别。

  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解放,哲学家们思想前所未有的活跃,许多哲学家们发现了人的崇高价值,这一时期已不再是之前对上帝不加任何选择的顶礼膜拜。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对哲学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代哲学继承了古代和世纪哲学的思辨精神,但同时也变现了前人没有的实践精神。

  通过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把哲学推向一个新的制高点。

  经过欧洲思想启蒙运动,理性开始作为工具,以全人类利益的名义,对自然、社会、人的心灵和道德生活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控制。

  19世纪中期的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以绝对理念为核心,包含了以往所有哲学体系,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最全面的哲学体系。

  (二) 马克思哲学观的转变

  1841年,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强调自我意识是世界发展的决定力量,虽然这时的马克思还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他不同于黑格尔把思维与存在绝对的等同起来,也不同与青年黑格尔派把自我意识绝对化,从而停留在思想思辨的领域,忽视现实世界的迫切问题。

  马克思注重黑格尔的辩证法,但他反对黑格尔用辩证法调和宗教与哲学的关系,最终继续为普鲁士政府服务。

  随着反封建运动的日益壮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越来越要求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敢在实际的现实世界中太过猛烈的反抗普鲁士政府,因此转向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批。

  起初,他和布鲁诺·鲍威尔写过一些批判宗教的作品,但是他越来越感觉到仅仅在哲学领域里批判普鲁士国家是远远不够的,政治上的权利才是参与国家管理最重要的途径。

  1842年,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提出“治疗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第一次公开地站在反对反动势力的立场,直接参与政治斗争。

  马克思接触到费尔巴哈思想后,他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但同时他也看到了费尔巴哈思想中的缺陷。

  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是人本主义者,但是他只从生物的特性去研究人,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这样必然会造成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唯心主义。

  《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以“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致思取向反对思辨哲学的倾向。

  他写到“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自然,哲学首先是通过人脑和世界联系,然后才用双脚站在地上。

  “这表示自我意识使人的主体性真正确立起来,也是实践得以可能的前提。

  这一时期,马克思还阅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著作,这对他以后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马克思仍然囿于黑格尔的思想,但是他已认识到国家的组织并不是合理的,这促使他开始注重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第一次遇到了要对物质利益发表见解,这时他已经开始认识到阶级利益的存在,认识到无产阶级在市民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的讨论促使马克思去研究经济问题。

  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完成了对黑格尔的批判和对以前哲学主张的清算,彻底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哲学基本拟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

  (三)、马克思的哲学观   马克思的哲学观,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哲学”,而这种“真正的哲学”,就是体现或实现马克思哲学观的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是时代迫切的问题,是时代的精华。

  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哲学从一开始就强调人的重要性,人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各个活动的基础,哲学的终极命题就是关注人和所处时代的问题。

  1842 年《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意识到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从而反对思辨哲学。

  他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哲学、哲学家们不应该脱离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应把哲学放在现实生活中研究。

  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所关注的只是市民社会中每个个体的人的权利。

  因此,马克思认为,这种唯物主义,“至多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马克思则倡导人类解放,“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 马克思后来称之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这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不同于以往的旧唯物主义,他更多强调的是现实的个人,以及现实世界中的种种关系。

  “哲学的研究就是要从‘人间上升到天堂’,而不是‘从天堂下降到人间’,从而达到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是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为基础, 努力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用《共产党宣言》中的说法,就是要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

  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马克思一生哲学研究的核心主题。

  三、 马克思哲学观对传统哲学观的超越

  (一)、全部马克思哲学史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哲学总是汲取最先进、最富有活力、嘴能体现时代精神的营养餐。

  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二)、以往的哲学只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哲学更多的在于教会人们方法,教会人们如何改造世界。

  这是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持。

  传统的形而上学关注的重心是外在的“头上的”宇宙天空和抽象超验的概念王国,马克思则把哲学的视野拉回到内在的“脚下”世界,世俗世界和具体的经验的感性实践。

  马克思已无意于精神王国里的概念游戏,而是更倾心于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人等等的关系问题,更注重研究如何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更倾心于人类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样的现实问题。

  (三)、马克思开辟了新的哲学道路。

  旧哲学是思想史内部的演绎变化。

  从古希腊哲学到经验哲学再到近代哲学,无一不是就思想而研究思想,新的哲学只不过是在前一代哲学基础上思想内部的变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它都未能跳出思想史上的桎梏。

  而马克思对于哲学的研究完全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天窗,与以往旧哲学的研究已不可同日而语了,马克思从新的突进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马克思关注无产阶级大众的贫困境遇,关注社会问题,为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奋斗。

  马克思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自然而然与以往哲学只解释世界不同。

  马克思的哲学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哲学是时代的精华,是解决人类社会中最迫切问题的基础。

  最终准确地预言了资产阶级必将灭亡,无产阶级必将胜利。

  对于马克思哲学观的研究在我们当今世界仍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观以及它的发展历程,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课题和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1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C]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1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 孙正聿

  [5]《马克思的新哲学观》—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刘国章

  [6]《 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主题》叶汝贤王晓升

  [7]德意志意识形态[M ] 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2】

  摘要:哲学就是最好的学院精神食粮。

  但是,有的人认为,哲学即使学好了也没有用,哲学理论学的太多,实际动手能力一塌糊涂,典型的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这些想法过于急功近利。

  哲学缺少功利性,它的崇高之处在正于它的超功利性。

  面对哲学的危机,我们不得不反思哲学本身,反思这个世界。

  这就涉及到哲学的基本理论,即哲学观问题。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是不一样的,必须予以区分。

  为了真正地理解马克思,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追本溯源,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对象,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哲学 哲学观

  首先给哲学观下一个定义,从字面来说,哲学观就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

  它不是哲学理论中的“一个观念”,而是构成这种理论的“核心观念”、“根本观念”、“灵魂观念”,它决定该种理论的生命力,构成该种哲学理论与其他的理论的原则区别。

  与其说它是托马斯・库恩的较为复杂意义上的“研究范式”,毋宁说它是伊姆雷・拉卡托斯的较为单纯意义上的“理论硬核” 。

  [1]这个硬核包括哲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对象、特征和功能等。

  马克思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是不一样的,必须予以区分。

  为了真正地理解马克思,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追本溯源。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对象,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批判哲学,改造世界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它不仅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而且对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最后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进行自我批判。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从深入人心的真理变成了束缚人的教条。

  哲学的目的是要解放人的思想,这种行为与哲学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有人断言,只有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不是科学的。

  我想,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权威,实质上则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威严。

  这样做将会使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停滞不前。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是开放的理论系统,必须在批判中萌发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区别》中,引用原子的偏斜运动,阐述了倾斜运动对直线运动的脱离,表达了一种自由意识。

  追求一种定在中的自由。

  在自由民主的社会,哲学批判的功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挥。

  在专制社会中,人们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的控制,哲学的批判功能就被遮蔽了、弱化了。


第二篇:哲学论文马克思哲学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哲学论文应该怎么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哲学论文马克思哲学,仅供参考。

  马克思哲学视域的文化自觉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

  (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

  1.文化自觉概念的内涵

  在逻辑学上所谓外延就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上面本文已经对“文化自觉”的内涵作了界定,因此“文化自觉”概念的外延应与其内涵相一致包括一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实践活动。

  费老先生用一句话将“文化自觉”的内涵归纳为 16 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16 字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然后去尊重传统文化,继而自觉的去传承传统文化。

  第二,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明确其发展方向。

  第三,推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以上就是“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

  2.文化自觉概念的本质属性

  费老先生的16 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文化自觉”概念内涵最精准的概括。

  文化自觉中“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美感。

  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文化,看到自己的优点。

  “美人之美”是在欣赏自己文化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美美与共”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最后相互融合,和平共处,达到“天下大同”的终极目标。

  可以看出“文化自觉”是充分认知本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且与外来文化交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丰富本国文化的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是“文化自觉”的小目标,不管对本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是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实现“天下大同”这一伟大理想,这一理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相契合的。

  2.文化自觉概念的发展

  中国近代较完整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开始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

  甲午战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得社会矛盾加深,同时也唤起了民族觉醒。

  亲身经历这次事件的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役始也。”

  民族觉醒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甲午海战这次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觉醒,让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审视国内和世界形势,导致了“公车上书”的出现,这是文化自觉的起点。

  “公车上书”是知识分子们对祖国前途理性思考之后采取的重要举措,这些知识分子正是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之下,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人生观和世界观,开眼看世界,使得他们成长为文化自觉的主力。

  从甲午海战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走在时代前列,主张“变法”,向西方学习。

  他们一方面从文化上论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平等精神,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意义。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实际行动自觉承担时代使命。

  其中梁启超的“新民”说则大力宣扬自由主义的民主自觉。

  孙中山则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弊端提出批评。

  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思考,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活动阵地,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知识分子结成新文化阵营,主动承担起唤醒国民意识的使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改造国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国人尤其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促进了人的解放。

  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国民意识得到极大的解放和觉醒,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二、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1.文化的基本特征

  要想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必须对文化的本质属性有深入的了解,要想了解文化的本质属性必须要先知道文化的基本特征,首先要讨论的是文化三个基本特性:第一,超自然性和超个体性。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概念。

  从文化的内涵中就可以看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与人类世界相关联的,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的产物,具有属人性和社会性,它不属于自然界的范畴,所以文化具有超自然性。

  同时文化是人化的产物,它不是单个人的实践活动的成果,而是整个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成果,文化是相当于人这个类来说的,不是相对于其中的单个人而言。

  文化以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品质附加在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中,一代代被继承和发展。

  每一个个体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学习和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习得这种习惯,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所以文化具有超个体的特征。

  第二,文化具有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具有各自特色的不同文化,因此很显然文化具有民族性。

  同时,在存在阶级对抗的阶级社会里,文化不可避免的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是僵化、静止的存在状态,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而必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相契合,不同时代拥有属于自己时代特色的特定的文化,因此文化具有时代性,文化的时代性则意味着文化依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可促使民族文化推陈出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滞僵化。

  2.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

  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是由文化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从宏观上来说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主要有满足需要的功能、认知的功能、规范的功能和凝聚的功能。

  第一,满足需要的作用。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将文化创造出来,文化的作用也就是直接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正是由于社会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文化的创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境的。

  第二,认知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本质能力的固化,展示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达到的水平。

  通过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人类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人类文化知识宝库越来越丰富,使得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逐步提高。

  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借助文化,人们日益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并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人们采取正确的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第三,规范的功用。

  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系统化。

  它提供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使社会得以在一定秩序中存在和发展,因此文化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第四,凝聚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域中的人们,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沉积下来就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种民族文化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激励着民族内部成员奋勇前进,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三、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方法.................................25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25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 25

  2.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联系.................... 27

  3.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源泉和中介........ 28

  (二)从文化现象的发展变化中观察文化现象....29

  1.把握文化现象的发展规律..................................... 29

  2.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29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指导................31

  1.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 31

  2.以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方法论原则........................ 32

  三、培养文化自觉的哲学方法

  (一)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力求全面性

  1.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必须把握其基本方面

  文化,是一个外延非常宽泛的词,涉及的领域和层次十分丰富复杂,有关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

  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文化”最早来源于《周易》中的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通过礼乐文明教育和感化民众,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与“武功”相对的概念,据汉代刘向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可见,“文化”又是与“武功”相辅相成的统治方法和手段。

  西方的“文化”一词则来源于拉丁文 cultura,本意是指对农作物的耕作和栽培以及居住、联系,后来引申扩大为所有有意识的培养、教育、发展及其产物。

  文化自 19 世纪以来就受到许多哲学家的关注,西方出现了许多文化哲学的学说,如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的文化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特和韦伯的价值的文化哲学,尼采的强力意志的文化哲学,胡塞尔的本质的文化哲学,舍勒的情感的文化哲学,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的文化哲学等等。

  这些不同的文化哲学流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的产生、实质、结构和功能等等作了有意义的探索,深化了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的认识,但是这些文化哲学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夸大人的主观精神、夸大历史偶然性、夸大文化相对主义的局限性,低估或者否认人类实践活动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实践活动是文化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人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不仅没有文化,连人的生存都不可能。

  结语

  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提高本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决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做出的,为发展我国先进文化创造了有力的政策条件,它势必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必须发扬传统文化,深度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外必须处理好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无论是发展本国传统文化,还是借鉴、吸收外来文化,都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觉,只有在对文化充分的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老先生首先提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范畴,这一概念对于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方法和路径。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因此,如何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的作用。

更多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总结 毕业致词 精选8篇

范文一:毕业论文的写作锻炼了我收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着手准备论题到实地调查再到整个论文的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么顺利完成的。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陶玉凤副教授,在…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要求详细说明一、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1、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专业教学计…

毕业论文期中总结报告

期中总结报告人往往在消费时间的时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而总是等到回忆或总结时才发觉到了时间的脚步。既然如此,人就该经常性的反省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的工作,以便更有效的把握时间的效用。下面我就毕业设计对这半个学期…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20xx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法律系毕业论文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年级:20xx级专业:法律事务学生姓名:于航学号:20xx03020xx3指导教师:赫荣平[摘要]公民政治权利的确立、发展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公民政治…

毕业论文总结

总结语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较多的时间是用来查阅资料,因为还是第一次做电子课程设计,图书馆的资料很有限,所以一般通过网上查阅,在此查阅期间,我学会了怎样使用超星阅读器和PDF阅读器。在调试过程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市场形势变幻莫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中各项工作的复杂和综合程度不断提高,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新…

最新版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

毕业论文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课件(设计)课题:餐饮管理系统(C#编写)姓名:王少雄学号:2085080219专业:软件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学院指导老师:万为清(老师)目录第一部分:系统分析···············…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1年x月x日至1年x月x日第一周这一周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为下周论文开题报告的完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论文题目为“旧城改造中的土地政策适应性分析”。围绕这一主题,充分利用…

毕业论文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所学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进入到了写论文、答辩的阶段。那时对于刚刚接触本科论文的我,对于论文还是很陌生的。经过了这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从对论文一无所这,到现在已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从选题到找资料…

毕业论文的结尾

毕业论文的结尾,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括全文,加深题意。这一部分要对绪论中提出的、本论中分析或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从而引出或强调得出的结论;或对论题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或对有关论题…

毕业论文(5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