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补偿机制

时间:2023.7.7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1】

  摘 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方针相适应,有利于中国未来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森林生态效益环境状况逐渐恶化的今天,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建立生态公益林体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森林; 生态效益 ;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公益林体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体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严重。

  所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方针相适应,有利于中国未来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森林生态效益环境状况逐渐恶化的今天,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上的一个重大调整,也是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意义

  所谓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指国家为保护森林,充分发挥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生态效益而建立的,通过国家投资、向森林生态效益受益人收取生态效益补偿费用等途径设立的森林生态效益保持资金,它是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森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法律制度

  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改制定了《森林法》,首次提出了构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体制的初步设想。

  认为目前应由国家担任资金拨付主体,凭借细化的林业部门预算这一载体,引入民营机制。

  该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2001年,国家林业局会同中央财政选择了11个省区的685个县和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森林生态效益保持基金的试点单位。

  这是我国探索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良好开端。

  二、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必要性

  1、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开垦了许多荒地,加上森林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致使野生动物资源锐减,生存环境严重恶化,水土流失严重。

  2、生态公益林它不是以生产木材和林副产品为主要目的,而是以空气净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农田牧场保护、护岸固堤、护路、护渠、美化环境,以及以国防、科研服务为主要目的。

  其本身的价值很难直接用经济效益指标来衡量。

  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是以活立木群落的整体形式发挥作用的,活立木本身是其生态效益的载体。

  3、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盈。

  我国广大的生态公益林区大多是贫困地区,贫穷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生态公益林区居民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面临着生存危机。

  通过国家运用财政补偿的手段扶持为贫困地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标志着我国长期无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历史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一个有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新阶段。

  4、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弥补我国生态公益林资金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径。

  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森林生态建设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首先,造林初期投入受到限制。

  其次,是森林管护费用投入错位,导致造林多,成活少,成林更少。

  再次,是对经营生态公益林的集体和个人投入的补偿迟迟未到位,严重影响了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积极性。

  三、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可行性

  1、我国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解决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者与生态效益受益者之间、林业部门与地方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

  2、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要达到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根据森林的不同功能,实施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总体推进的发展战略。

  分类经营是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核心。

  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对改善人民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对促进我国环境资源的改善,生态环境水平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也促进了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的实施,为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也起了积极作用。

  4、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保障林业经济持续增长。

  即从森林保护的现实出发,又对国有林实行了优惠扶持,保证林业的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四、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

  建立有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管理制度。

  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明确的管护合同,明确管护责任和义务。

  2、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专款专用。

  《森林法》规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应专款专用,不得挪用,不准截留”,在管理上要制度化、规范化,资金全部用于国家重点生态的保护、培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

  总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对改善人民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对促进我国环境资源的改善,生态环境水平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此外,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为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为实现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林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不仅仅是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资金来源,实质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承认,是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问题。

  巩固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任重道远。

  我国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2】

  摘 要: 作者主要通过对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研究,并针对中国林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估机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当前我国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估机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为建立完善我国林业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生态效益 补偿机制 森林资源

  前言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之本,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在国民经济诸多的产业或部门中,林业可能是唯一的具有公益性事业的基础产业双重性质,并且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特殊产业。

  可见森林不仅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比经济效益大。

  其中,就对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优化而言,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比其森林产品的直接经济效益要大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特别是近代林业的发展,更加促进了森林效益的多元化和林产品的多样化,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

  森林生态效益服务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公共产品,具有极大的正的外部性,任何个人和企业都可以自由享受而无需为之付费,提供者却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而缺乏保护的经济激励。

  这种环境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不仅使我国森林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困难,而且威胁着地区间和不同人群间的和谐发展。

  为此,我国林业部门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领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如大规模实施的以六大生态工程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并初步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然而,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主体、对象,以及补偿标准等相关政策规定并不明确,甚至出现了政策缺位。

  生态补偿机制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的内部化,让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好生态产品这一特殊公共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激励公共产品的足额提供;通过制度变迁解决好生态投资者的合理回报,激励人们从事生态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值的一种经济制度。

  目前主要的生态补偿方式有:政策补偿、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技术补偿、教育补偿等,其中我国目前主要有四种贯彻生态补偿的形式。

  一、建立我国林业生态效益评估机制的目的和意义

  1.为合理利用、保护和发展林业及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林业资产的核算包括其有形资产的核算(林木和林副产品的核算)和无形资产的核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核算),包括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

  通过核算来反映一定时期的林业的状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2.为加强林业管理,促进林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核算体系中,只有林业的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等实物量的统计而没有其价值量的统计和核算,也缺乏相应的核算指标体系,当然无法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无法量化其生产成果及补偿价值。

  从而对林业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造成了障碍,建立这套评估体制,加强了对林业的控制和管理,实现了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量化,为对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补偿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促进林业逐步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

  3.将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核算纳入到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当中。

  林业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林业的核算是一个独立的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以往的核算中大多只是体现了对林业的经济效益的核算,而少于对于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核算。

  现在我国绿色GDP的核算越来越加强了对于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核算,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林业在我们国民经济活动的地位和作用,为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核算纳入到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当中创造条件。

  二、目前林业生态效益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

  1.林业核算的无形资产核算和有形资产核算的不可分性。

  林业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林业产品,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林业又是影响生态环境的关键性因素,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和旅游、观光、休憩场所,为人类提供了生态产品和精神产品。

  林业是其无形产品和有形产品的统一体,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能脱离林业的实物形态而独立存在,两者密不可分,所以对于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核算要建立在对其实物核算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就是对于林业的有形产品的核算和无形产品的核算要统一在同一核算对象。

  2.目前对于林业的核算主要是对其经济效益的核算,较少对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货币量化核算。

  我们通过对林业实物产品和无形产品进行货币量化核算,一方面起到了同度量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对林业的价值进行汇总综合。

  这样各个时期的不同指标就有了可比性,为经济分析预测提供了依据。

  3.现今对林业的核算主要注重统计核算而轻视会计核算。

  林业的核算不仅包括统计核算还包括会计核算,他们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功能,缺一不可。

  因此在进行林业核算的时候,不仅要重视统计核算,还要重视进行会计核算,并建立相应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体系。

  4.重视对于林业自身的核算轻视对非林业主体的核算。

  现在对于林业资源的核算大多集中在林业自身的范围,而没有将非林业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价值补偿的核算体现出来,也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核算体系。

  5.对于非市场价值评估的手段和方法的研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核算就是对林业提供的生态产品和精神产品的量化,由于林业的生态产品和精神产品属于无形资源产品,对其量化存在较大的难度。

  尤其是林业的精神产品的宗教、文化、艺术效益,存在很大的人为主观因素,更是难以精确量化。

  6.我国目前建立的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核算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

  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核算指标体系是多层次、多系统的统计指标群体或体系。

  设置这样一个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现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要考虑到林业经济活动的内在要求,又涉及统计科学本身发展的趋势和国民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等诸多因素。

  我国本身统计技术和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不可避免我国所设立的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核算指标体系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三、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建设机制的建议

  健全森林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加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的监督;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立法,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实施提供保障;增强公共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力度,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完善补偿方式:完善补偿方式,除了加大资金补偿投入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多种补偿方式进行组合,加大教育、智力补偿,运用灵活多变的补偿形式或组合形式能有效适应于多样化的补偿主体、对象和补偿环境,同时能极大地刺激补偿的供给和需求,使补偿的供给和需求在高水平、高效率的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康文星,田大伦.湖南省森林公益效能经济评价[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12):1-4.

  [2]王亚娟.关中周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及建设对策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

  [3]李文华,李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6.9:677-688.

  [4]曹小玉,刘悦翠,郝红科.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想[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2):23-26.

  [5]张晓姗,巫启新,刘延惠.贵州长防林体系生态经济效益剂量与评价[J].贵州林业科技,2001.11,(4):36-40.


第二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摘要】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存的森林覆盖面积正以逐年增大的速度减少,而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全面展开,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主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越来越被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来讲,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结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践,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作了些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见解。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问题;策略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加剧了对自然物种资源的威胁,加大了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因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焦点问题。

  林业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突出,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发展,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然而,现在推行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观测,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总结

  1.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回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先后实施了十大林业生态工程,即“三北”,长江中上游沿海、平原、太行山、防沙治沙、淮河太湖、珠江、辽河、黄河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出现了新的形势,步入了“体系建设”的新阶段。

  全民的环境意识正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得到提高,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之路。

  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1生态工程规划问题

  工程规划问题首先表现在缺乏前瞻性,存在短期行为。

  搞生态工程只是赶时髦,为取得短期利益、应付检查搞假设计,或者边规划边设计的现象。

  其次,受经济利益驱动,各地明显存在盲目增加经济林面积的倾向,政府没有根据经济林的最优适生区和供需平衡对其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因而出现了果品销售难和群众忍痛砍掉果树的现象。

  再有,各级规划只有工程总体目标,没有分解为各个环节,未确定各个环节的技术指标,没有将规划落实到地块上,不能进行质量和进度的有效监督,为不同规划的地域重叠和统计造林面积的数字失真提供了可能性,造成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植数造零”现象。

  2.2林业生态工程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是林业生态工程较严重的问题。

  一些地区由于短期内退耕面积过大、退耕速度过快,良种生产供应不足,导致一些品种混杂、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劣质种苗被栽种,相应的技术服务不到位,进而使得补植任务过大,既加大造林成本,又使造林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的现象。

  许多地区让群众上山盲目种植,由于缺乏造林技术,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就是工程建设质量问题。

  它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不能使林木发挥出其效益,所以,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

  2.3林业生态工程投入问题

  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

  搞任何一种社会公益性的事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资助。

  尤其是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缺少资金,工程建设便会陷入困境。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比较广,在治理水土流失、防沙固沙、动植物资源保护和保护农田牧场等方面都承担着繁重的任务。

  因此,各地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应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有效的范围内,筹集资金,并把这有限的资金应用在关键问题上,实施专项资金制度,专款专用。

  2.4林业生态工程监管问题

  过去的造林工程实际上往往是由林业设计部门制定工程建设规划,由林业行政部门组织工程,然后由工程的实施或设计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缺乏独立的林业生态工程监理队伍和切实的监理制度。

  有些地区有相应的监管机构但管理水平低下。

  一些地区沿用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着政策、技术标准、管理措施多变的弊端。

  有些地区现有的管理人员多为林业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缺乏既精通林业专业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

  最严重的就是一些地区虚报林业生态工程成果。

  3.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建议

  3.1科学规划,做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部署

  与其他工程相比,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长期性、高投入性、生产管理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工程建设的动态性,同时还具有相当的风险性。

  在实施任何一项林业生态工程前,都必须制订好治理模式,做好规划工作。

  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工作首先要遵循区域性原则,也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规划,最终获得合理的布局。

  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要综合治理、统一规划。

  生产上的统一是指农、林、牧、副等行业并举,形成多元产业结构;在措施上要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综合起来,进行配套使用;在具体的环境治理工作中,也要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

  各地都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好不同的管理规划措施。

  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期持续下去,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2提高造林质量

  要提高造林质量,就要坚持选好树,选对树,选择适当树种,适当种树,不同树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不同的土壤类型及气候特点,所选择的树种也是不同的。

  还要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区域性治理要采取不同的造林、营林措施。

  林地造好后还要对重点的自然灾害分子,尽享有效的防治。

  例如加强对病虫害检测检疫工作的力度,主要通过营林措施的改善来解决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问题,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稳定性,增强林分的抗病虫害能力。

  3.3加强森林经营和管理保护

  要规范造林技术,完善造林机制,提高造林质量,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

  造林后的管护工作要及时跟上,建立健全管护机构,组建管护队伍,购置管护设备,建立管护制度,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

  要按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在工程实施中,要严格按照把质量意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机制、政策机制等。

  有许多事例都说明,由于管理职能的失误,没有维护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果,使已得到的成果失之交臂,从而使已改善的生态环境又退化了。

  所以,加强管理职能、维护生态工程建设的成果,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长期发展战略所必需的。

  4.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工作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制定可操作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培育和引进优良树种,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的工程建设管理,并且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为主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体系并对资金实行强化管理。

  在监管方面,推行项目法人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推行合同管理制。

  【参考文献】

  [1]董治,周梅英,侯丽君.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因子与发展策略.防护林科技,2000.06.

  [2]王洪军,黄石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与问题.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1.

  [3]李大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建议.绿色科技,2011.12.

更多相关推荐:
中共内蒙古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

中共内蒙古党校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毕业论文是我校研究生教学计划规定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联系实际,进行较为全面和科学的研究考核,提高学员独立工作能力…

20xx年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PASS捷径

20xx年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PASS捷径1.选题选题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开始就从选题开始。由于都是在职的学生,写论文的题目,内容,应该跟自己的工作或者是你比较熟悉的业务有关。千万不要人家写什么,或者网上搜索哪些容…

陕西中医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的暂行规定

陕西中医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的暂行规定为了全面贯彻我院“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战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大力提高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建立和完善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存在的共性问题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存在的共性问题1、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阐述不清楚,让人听不出研究的价值所在。2、汇报提纲完全按论文章节构成,没有进行合理规划。汇报提纲(内容)之间,无承前启后及过渡性语言。3、对内容不熟悉,PP…

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暂行)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生毕业论文规范(暂行)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成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新观点、理论或见解,是研究生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xx级在职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参考题目一、写作要求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所学的理论,…

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姓名:张玲学号:导师:黄亚平专业:汉语言文字学院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1121511022硕士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总结报告张玲2112151102220xx级汉语言文字学本学期,黄亚平老师…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基本格式

(A4纸页面)题目(位于封面;黑体小二号)提要:╳╳╳╳╳╳╳(仿宋四号)关键词:╳╳╳;╳╳╳;╳╳╳(仿宋四号)目录(列至文章的二级标题,标明页码;仿宋四号)一、╳╳╳╳╳╳……………………………………………

东北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步骤

附件:东北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的步骤和要求一、研究生本人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确认研究生应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对本人是否符合学位论文答辩的申请条件进行确认。符合条件且导师审核通过者,可按照“网上填写、确认、…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要求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

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要怎么写

I什么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简单地说就是在参考一系列的参考文献后,对文献进行相关的整理融合,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融会贯通,进而分析评价,形成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与一般性的研究论文存在明显的差别…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开题报告的内容: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

研究生毕业论文(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