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战略选择论文

时间:2023.8.6

  [摘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和经济发展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于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科学地选择金融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路径,对于我国有效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金融;经济结构调整

  [作者简介]陆岷峰,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博士后,江苏银行连云港分行行长,党委书记;张玉洁,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南京210046)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之一,有效发挥金融在引导、配置资源中的“助推器”功能,可以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和经济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因此,对于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关键期的我国来说,大力发挥金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金融所发挥的作用

  (一)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优化,然而我国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生产,同时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入明显不足。尽管近些年三大产业间差距不断缩小,但是结构依然不尽合理。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论文选题意义可以通过金融引导产业间的资金流向和资源配置,改变产业间的投资配比,进而缩小三次产业间的差距,使其平衡发展。

  (二)金融支持科学技术进步

  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资源的消耗,尽管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单位产品产值的资源耗费也位居世界前列。经济增长成本高于世界先进水平25%以上,中国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1]。可见,我国长期坚持的依靠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粗放式特点显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金融可有利地支持科技创新和进步,可以通过金融引导社会投资由低效益、高消耗产业转向科技产业和技术研发领域,从而促使科技能力不断增强。

  (三)金融支持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以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代价的,片面注重经济增长(即粗放式经济增长),既不能保证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不能实现效益好质量高的经济发展(即集约式经济增长)。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注意的问题。金融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可大力发挥金融在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方面的资源配置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有利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方向上来。

  (四)金融支持需求结构调整

  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对GDP增长的贡献还是拉动水平,毕业论文怎么写投资需求都居首位,消费需求在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依然有所降低,出口需求则极不稳定,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消费是经济发展最根本、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如果最终消费的增长不能回到正常水平,就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金融支持需求结构调整,重点支持消费需求上升,可以利用金融工具在财富分配与管理、资本市场和消费信贷管理上的监督引导,以及信贷政策的支持,引导更多投资投向消费领域,增强投资对消费的带动能力,拉动经济增长[2]。

  (五)金融支持区域均衡发展

  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均衡是自然、历史、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经济社会来说,保持一定程度的不均衡有利于激发竞争活力和资源配置优化,但过度差距会造成过度竞争和混乱的经济社会秩序,从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长效发展。因此,平衡区域间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重要的战略任务和目标。金融支持区域发展均衡,可以通过发挥金融机构、金融政策、金融工具对区域间资金流向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平衡地区间的投资方向,缩小地区间差距。

  (六)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状况愈演愈烈,农村发展水平与城市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也愈拉愈大。

  与区域间发展失衡相同的是,城乡间差距的日益增大同样也会造成过度竞争和混乱的经济社会秩序,从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政策、工具,加大支农惠农力度,调整农业信贷投向结构,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提升农村发展水平。

  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战略

  经济与金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一方面,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其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且受这些环境和条件的直接影响,并产生相应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反作用于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市场经济的纽带,也是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还会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金融战略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优化信贷结构逐步促进产业结构

  优化金融具有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的功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直接体现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发展导向。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发挥金融的资金导向、资源配置作用,具体地说就是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产业间更加协调。第一,抑制对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工业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工业的信贷投放,如对其提高信贷准入条件、减少信贷优惠政策、提高信贷利率等,从而限制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工业的发展。第二,加大对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对农业和第三产业降低信贷门槛、提供各种合理的信贷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信贷措施,加大对农业和第三产业的资金支持,在保证农业基础地位不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业、社区服务业、旅游休闲业、信息咨询业、科研与技术服务业等),提高产业附加值,从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二)发展科技金融逐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科技创新和进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且一定程度上还能助推经济发展方式向更高级别转变。这就意味着,通过金融促进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可以进一步增强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形成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经济氛围。金融在支持科技进步方面的措施可以概括为科技导向型金融战略:其一,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信贷支持,即金融机构通过降低信贷利率、提供信贷优惠政策、贷款担保等措施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支持,将社会资金更多地导向高科技行业领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技术含量,变粗放发展方式为集约化模式。其二,提高对高新技术行业的金融服务水平,即金融机构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具体情况,推出相适应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支持这类企业的发展,以鼓励更多的企业投入到高新技术行业中。其三,鼓励“三高”特点的重工业加大技术改造,即金融机构通过信贷导向政策和高水平金融服务,鼓励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论文的结构 降低耗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三)开展绿色金融逐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金融,即金融机构在投融资决策中,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融合进自身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措施,绿色金融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性作用。第一,金融机构突出发展“绿色信贷”、“环保信贷”、“低碳信贷”,优先支持环保产业、循环经济、新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节能减排等绿色产业,通过信贷资金支持、资本市场融资等金融措施,将社会资金导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上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金融机构利用信贷政策和资本市场的资金导向作用,减少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资金支持,从而抑制这类产业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第三,可以将绿色金融理念融入到金融机构从战略到操作的所有层面(如大力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和绿色金融产品),师范生毕业论文怎样写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的绿色金融衍生产品以及绿色金融制度,从而尽快完成由传统金融向绿色金融的过渡[4]。

  (四)发展消费金融逐步促进需求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并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金融支持需求结构调整应采取消费导向型金融发展战略,增强消费需求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第一,拓宽消费信贷领域,即金融机构可以在降低广大城乡居民消费信贷门槛和信贷利率的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快开发并推出新型金融消费产品和业务,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消费。第二,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在资本市场和消费信贷管理上的监督指引作用,不断改善消费信贷结构,增加广大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扩大内需,从而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第三,发挥金融机构在支持就业和再就业方面的作用,即通过推出专门支持就业和再就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相关资金信贷支持,形成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增长点,从而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和消费能力。第四,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支持作用,引导投资资金逐步转向信息产业、服务业以及消费转化效应较大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以增强投资对消费的引导和带动能力,实现通过投资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五)开展分层金融逐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经济发展必然存在的普遍现象,同时一定程度的不均衡有利于激发竞争的活力和资源配置的优化,这就意味着,金融支持区域均衡发展,并不是绝对的均衡,而是不断缩小区域间差距,实现相互间的相对均衡。具体地,可以结合我国区域间的金融发展水平,将我国31个省区市金融发展状况分为三个层级(如表1所示),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具有针对性的金融发展战略,从而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第一层级省市已处于金融自由化阶段,金融体系十分发达,周边地区金融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可以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国际、国内、区域金融中心;第二层级省市同处于金融约束阶段,但彼此间金融发展水平差异依然很大,因此,这一层级的各区域应根据自身的经济、金融实力,形成与周边地区互惠、互补的定位,这样既可以防止彼此恶性竞争,又与周边地区形成互补合作;第三层级地区尚处于金融抑制阶段,金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限,因此应选择在政府主导下加快金融体系的建设,借力区位优势,主动与周边金融较发达的地区形成互补结构[5]。

  (六)发展县域金融逐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县域金融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上我国城乡间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产生了明显的阻碍,因此,金融要想发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县域金融、农村金融来实现。第一,建立多层次的县域金融机构体系。县域金融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和大量农村中小企业,因此,最贴近市场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应是这一体系中的重点和基础,并辅之以大型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用于提供持续性的金融支持。第二,建立双层保障的监管机制。金融监管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预防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环节,因此应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建立监管机制,以加强对县域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第三,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发展一个地区的金融,除了需要金融机构体系和监管机制,各种相应的配套措施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农村信用评价体系以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农村保险制度和信贷担保机制以转移和分担风险。第四,利用信贷政策、金融惠农政策,保证信贷资金更多地向县域经济和“三农”领域集聚,从而保障支农重点领域需求。第五,根据农村金融发展需求,不断研发适合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

  经济与金融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相互促进关系,其中金融在经济中发挥着核心的推动作用,可以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和经济发展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这就意味着,当前要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发挥金融手段的“助推器”作用是关键。当然,金融仅仅是调节和转变经济发展杠杆之一,还需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物价等经济手段,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第二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论文


  摘 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工业经济效益。上述变化不是暂时的、个别的,而是长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应对这些变化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使工业发展转移到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上。在我国工业发展条件和环境变化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区域布局、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

  键词: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区域布局,资金供给,人民币汇率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的发展条件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工业经济效益。

  首先是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导致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使我国工业发展依靠进口的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占石油消费量的40%以上,铁矿进口量已占国内需求量的50%;进口的铝土矿占国内需求的比例为33%,进口的铜矿占国内需求的50%。另一方面,我国工业构成中的重化工业显着提高。1998年以来,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持续高速增长,平均长速度比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高出4个百分点。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由1998年的55:45变为2006年的69:31。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的比重上升,加剧了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工业生产成本上升。

  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显着加快。从总体上讲,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现阶段仍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等于我国可以长期保持低工资水平不变。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民从事农业的收益逐步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工业部门劳动力的供给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是个必然趋势。

  三是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超出了当前的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生产能力闲置率超出了合理界限。2002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并逐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导致部分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从工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看,生产能力相对的过剩,有利于促进竞争,淘汰落后。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必须是适度的,在利用率低于70%的情况下,将导致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产品库存增加。

  四是企业的资金供给条件和人民币汇率不断变化。银行贷款利率的多次上调,加大了企业资金成本;人民币汇率升值,使我国的贸易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对下降。

  五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在逐步提高。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运行的。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要兼顾外部经济性的要求。利润最大化是有条件的,即在追求出资人利益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高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以减轻环境污染,都会增加工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六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并成为位居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加。特别是通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措施,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

  上述变化不是暂时的、个别的,而是长期的和全方位的。它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我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应对这些变化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式增长,使工业发展转移到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效益的基础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我国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工业增加值增长了18.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9%,居民消费品零售物价上涨了4.5%。这种高增长如果持续下去,有可能转向经济过热,加剧通货膨胀。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继续实行从紧控制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经济增长目标的合理选择是,GDP的增长率保持在8-9%,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比GDP的增长率高4-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控制在20%左右。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果,同时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新起点。我国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表现在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低,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严重污染环境的资源密集型中小企业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最近,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竞争实力强的大企业集中。到2006年底,国有经营性资产价值达13万亿元,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冶金、电力、交通、通信、军事工业等基础性行业和骨干企业。这种集中

  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人认为提高基础产业进入门槛,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国有大企业集中抑制了民营资本进入基础性产业,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法律上和政策上看,并不存在阻碍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基础产业的障碍,但是民营资本的进入,必须适应资本密集型产业有机构成高、资本投入强度大、技术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相对复杂的要求。

  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布局合理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土辽阔国家的普遍现象。由于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机制、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国家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和经济活动向靠近海岸线的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优先考虑不同地区出资者、生产者创造社会财富所做出的贡献,使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地区保持增长的动力,它有利于为中央财政创造更多的税源,以增强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其次,鼓励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充足的劳动力的供应,也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与其经济活动规模相适应,平衡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第三,鼓励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能力有序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第四,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进行调节,使各个地区的城乡居民都能够均等地享受到与现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基本的公共服务。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科技研发与经济发展两张皮、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普遍存在着“只造句,不写文章”的现象。院所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经过工业性中试,其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其经济可行性还需要市场的验证。要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的途径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需求牵引,是指技术创新要有明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跟踪或发表科学论文;工程依托是指技术创新有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载体,例如我国的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等。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创新问题,如总体设计问题,材料问题,制造与安装工艺问题,电子信息控制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仅使工程项目本身获得成功,而且使各个相关的技术得到突破并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以企业为主体,是指企业或其他用户提出技术创新的需求,由企业组织实施,并负责资金的筹措等生产要素的组织。科研院所和大学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分工的基础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应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和对社会化分工的协调能力。

  由于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继续引进先进技术仍然是缩小差距的有效途径。例如我国的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装备、数控机床、汽车生产装备制造、机车车辆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引进技术实现的。与此同时、要改变以往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弊端,在政策上鼓励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其再创新。

  产业结构不合理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社会化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在加工组装型工业领域,要推进专业化分工,通过发展产业集群的方式,龙头核心企业以研发,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品集成为主导,众多专业化的小企业为龙头企业配套。同时积极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是从工业企业分离出来的专门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企业。生产外包是产业组织结构变化的一个新趋势。外包逐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外包是指企业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设计活动,分别转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大多是技术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由于专业化的分工,它有利减少企业不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更多相关推荐:
金融毕业论文设计(对高校资产使用进行绩效评价可行性研究)

对高校资产使用进行绩效评价可行性研究摘要:本文从高校资产使用和绩效评价的内涵出发,深入研究对高校资产使用进行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得出绩效评价工具对高校管理资产使用具有很重要作用的结论。关键词:绩效评价;高…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风险范防与控制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签名):***20xx年11月20日目录目录:............................…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成人教育学生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问题分析题论文的主要内容: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所有商业银行都要不断地大量发生贷款业务,这就难免发生一定数量的不能按期收回或收不回的贷款。我国商业银行的问题是不良…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信贷风险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障碍。国家也采取了施工办法来化解信贷风险,但本文…

金融专业论文范本

山东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山东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封闭基金折价问题研究指导教师学号姓名财政金融辅修专届山东经济学院教务处制年月山东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山东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简介: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经验教训,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注意信贷过度集中的问题,推进并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鼓…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第二学位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研究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第二学位专业…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目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绪论2第2章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化发展的可行性221监管部门的鼓励222自身实力的壮大223科技的进步3第3章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动因331可产生规模经济332增强对风险的抵抗能力433增...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姓名学业指导教师二年月毕业论文承诺书提示根据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写作的规定如发现论文有抄袭网上下载请人代写等情况毕业论文一律不及格同时取消学士学位申请资格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可申请重写一次并...

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时间:20xx-09-1801:16来源:未知】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题目来源及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现代的金融市场也就没有现代的金融经济,现代金融市场是现代…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经济学0701班指导教师:职称:20xx年x月x日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背景:我国的商业银…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题目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学院学号班级姓名一课题任务与目的本论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信用风险计量的现状2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点实证分析4我国...

金融毕业论文(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