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ic卡在驾驶员培训中的应用经济论文

时间:2023.8.6

  一、金融IC卡在驾驶员培训行业的应用创新

  中银通金融IC卡在驾驶员培训行业的创新应用,不仅是国内金融IC卡与驾驶员培训行业信息化管理应用的首次结合,也是国内金融标准电子现金产品在跨行业应用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该项目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肯定,获得了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和学员的广泛好评,是对金融IC卡在细分行业领域贴近民生、做深做精的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

  1.驾驶员培训行业发展现状据全国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驾驶员培训学校教练车辆超过60万辆,学员人数超过700万人,培训费用超过500亿元。其中上海市驾驶员培训学校超过200家,教练车辆达1.5万辆,学员人数达54.2万人,培训费用超过35亿元。全国驾驶员培训学校的传统管理模式为“先付费、后学车”,上海市驾驶员培训学校传统管理模式为“先付费、后学车、指纹考勤计时”。2012年以来,政府主管部门为了加强对驾驶员培训行业的有效监管,提升驾驶员培训学校的服务和培训质量,积极推行计时培训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计时培训能够保障学员的培训时间,学员培训合格率高于传统模式,培训费用相对较低。目前,上海市已有5家驾驶员培训学校采用新型计时培训模式,学校可以对所有学员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5家学校的试点表明,计时培训管理模式在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能力、学员培训质量、驾校培训基地的场地利用率和驾校盈利能力等方面成绩显着。该模式也得到了交通部的肯定,将成为今后全国驾驶员培训行业的发展趋势。

  2.计时培训模式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上海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和公安局车辆管理所的要求,2014~2015年底,上海市所有大中型传统驾驶员培训学校将全面实行“一人一车、分段计时、先学后付、柜面支付”的培训模式。“柜面支付”模式需要驾驶员培训学校在柜面上增加收银和复核人员,手工处理学员学时缴费记录及受理学费缴付(其中现金支付占比近40%),导致学员排队等候时间较长。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业务处理效率,中银通在驾驶员培训学校主管部门、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中国银联、收单银行、银联商务等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以金融IC卡产品为载体,将车上支付理念引入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将“柜面支付”变为“车上支付”,实现了学员培训100%电子现金支付,改善了学员的支付体验,有效解决了学员柜面排队支付的烦恼,减少了现金收付的人力成本,进一步提升了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信息自动化管理效率。

  3.计时培训车上支付项目的实现方式在中银通的牵头协调下,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车上支付项目整合了中银通发卡系统平台、银联商务增值服务平台和上海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计时管理系统,并接入中国银联交易网络,实现了交易支付与资金清算等功能。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车上支付项目涉及驾驶员培训学校政府主管部门、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中银通、中国银联、收单银行,银联商务,参与各方的角色分配如下。(1)相关政府主管部门:为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提供相关政策扶持,并基于上海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计时管理系统提供车上支付应用的功能对接。(2)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负责车上支付相关业务流程的制定和业务实施,以及学员银通IC卡的发放;提供与车上支付项目配套的优惠学费政策。(3)中银通:作为项目的主办方和协调方,负责协调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和其主管部门推进车上支付项目的实施,协调参与各方的系统对接;向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发放银通IC卡;负责教练车非接POS设备的采购、布放、维护以及相关培训;为学员提供银行借记卡向银通IC卡的转账圈存充值和现金圈存充值等服务。(4)中国银联:提供金融IC卡的交易转接、资金清算等联网应用;随着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项目支付方式的多元化,提供手机近场支付、手机APP远程支付和手机空中圈存等产品的服务支持。(5)收单银行:提供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车上支付交易资金的结算、对账、差错处理等收单服务;针对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学员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信用卡办理和购买车辆、车辆牌照大额分期等综合金融服务。(6)银联商务:负责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内学员模拟学车练习、学员接送班车、小卖部、食堂等场所的非接受理环境建设,提供“全民付”便民支付终端设备的布放、调试和维护;基于“全民付”便民支付终端设备加载银通IC卡圈存充值功能,提供银行借记卡向银通IC卡的自助圈存充值服务;提供增值业务平台上的即时查询学时费用、快捷支付、自动销账等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增值服务应用。

  4.计时培训车上支付项目的实施效果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车上支付项目的实施成功地帮助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主管部门提升了驾校计时和收费等关键环节的监管效率;为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在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简化资金收付流程、解决学员柜面排队支付问题、降低人员管理成本等方面提供了有效支持;帮助收单银行将40%的现金交易转换为金融IC卡交易,有效提升了收单收益和收单商户质量;项目还培育了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学员使用电子现金快捷支付的用卡习惯,为学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金融IC卡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上海市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内银通IC卡发卡工作已全面展开,持卡学员的覆盖率达到100%。截至2014年3月底,在上海荣安(宝山)驾校、上海荣安(朱泾)驾校、上海通略(安亭)驾校、上海翔茂驾校和上海金山驾校布放POS设备350台,自助圈存“全民付”便民支付终端15台,累计实现发卡1.5万张、圈存充值598万元、车上支付478.4万元。预计到2015年底,上海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数量将达到40家,累计布放POS设备将达2800台、布放自助圈存“全民付”终端120台、发卡20万张、圈存充值14亿元、车上支付11亿元。中银通在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车上支付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地满足了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学员的支付需求以及产业链各方的诉求,成功地构建了可快速复制推广的商业模式。可以预见,成熟的产品与配套服务体系将带动该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随着综合金融服务的整合与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模式的出现,基于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车上支付的生态圈将愈发完善,目前已初步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与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金融IC卡在驾驶员培训

  行业应用创新的启示中银通通过驾驶员计时培训学校车上支付的创新项目,不仅丰富了金融IC卡的行业应用,而且有效提升了金融IC卡的活卡率。特别是随着2014年金融IC卡全面迁移进入倒计时,金融IC卡驾驶员培训行业应用的成功拓展给产业各方加速推动金融IC卡应用与创新带来启示。一是要适应国家政策形势和产业发展趋势,紧紧围绕服务民生、方便大众、便利支付的理念,发挥金融IC卡的社会资源整合作用。重点抓住与民生服务相关的细分行业应用领域,积极推广金融IC卡跨行业应用,注重提升金融IC卡的实际功效,使得金融IC卡更加贴近群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在多个公共服务领域提出了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的要求,而金融IC卡作为智能化载体,又具有较强的运算和风险抵御能力,既能满足社会大众日趋多样化的支付需求,又能实现身份标识、信息管理等社会服务功能,具备有效衔接多行业、多部门以及跨渠道的能力,产业各方应保持高度的市场灵敏度,抓住大力推广金融IC卡的有利时机,通过不断创新支付方式、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全社会的便利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二是要加强产业链各方的资源整合与全面合作,进一步改善金融IC卡交易受理与圈存服务环境。重点针对现有银行卡收单市场盲点区域与行业领域,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形成示范效应,以跨行业协作和小额便民支付应用推动金融IC卡的可持续发展。金融IC卡发展成功与否,受理环境至关重要,优越的用卡环境有利于提高社会大众的用卡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发挥现有受理机构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受理商圈建设,优化受理终端界面程序,加强商户和收银员的培训,不断拓展公共服务行业和小额便民支付领域非接触受理渠道,积极推动跨行圈存受理,逐步实现自助终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渠道全面支持金融IC卡业务。产业链各方应加强全面合作,共同从客户服务、应用研发、技术实现、商业模式、市场营销等方面采取措施,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范围,为金融IC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

  综上所述,金融IC卡业务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但要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满足社会大众的便民支付服务需求,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可。这离不开产业各方的通力合作,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产业各方应共同推动跨行业的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入,共同推动人民银行金融支付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搭建基于金融IC卡的跨行业应用平台,不断完善受理环境与服务体系,以实现金融IC卡的一卡多用与一卡通用。


第二篇:互联网技术在金融教学中的应用解析论文


  慕课,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意为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是一种在线教育、学习形式,其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免费的。慕课具有与线下课堂教学相似的课程作业、随堂测验和期末考试等考核评估体系,在顺利通过考试后,学习者还可以获得所学课程的学分甚至高校颁发的课程合格证书。

  相比于传统的金融课堂教学模式,慕课具有开放程度高、规模大、可重复、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使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并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或需求对学习内容进行温故知新,从而避免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满堂灌,克服了传统板书教学的内容受限和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采用大量的图片、视频、多媒体动画等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同时,区别于传统的在线教育模式,慕课采用面对面交谈的方式进行拍摄,为学习者营造了一种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弥补了传统在线课程录制的距离感,通过提供交流平台和在线评价系统,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互动和讨论,能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促进学习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全新尝试,慕课为金融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有助于提高金融教学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但这是否意味着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学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成为未来主流的金融教学模式?是否所有的金融课程都适合采用慕课的网路平台进行教学?慕课将对金融教学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应当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对于提高高等院校的金融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提升高校金融专业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慕课”对高校教学影响的文献综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的金融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科技与金融日益结合的背景下,金融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不断技术化、工程化和实证化,日益呈现“自然科学化”的特征,这对金融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为高校金融教学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为实现金融教学现代化、科学化、实用化,进而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提供了广阔的途径。慕课作为互联网技术在金融教学应用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吸引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许多学者基于慕课的特点分析了慕课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对高校发展的积极作用。邓宏钟等(2013)认为慕课之所以会对现代高等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与其大规模、在线、开放的特点密不可分。Johnson(2013)和Li Yuan & Stephen(2013)认为慕课的兴起激发了我们探索全新教育方式的灵感,通过提供一个交互的、动态的开放性平台,学习者能够更容易获取和共享信息和数据,有助于促进新观点的产生。邢鸿飞(2013)指出慕课能突显专业前沿思想、课程更新快,有利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学习计划,慕课通过将原本毫无联系的学习者聚集在一起,有助于促进思考和沟通的方式更加开放。张志宏(2013)认为慕课可以使学生借助不同的学习媒介,主动制定自己的学习安排,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巧。杜杨(2013)指出慕课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将冲击以“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精巧的课程设计将使照本宣科和满堂灌无立足之地,学生在教学评价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同时,慕课将使高校的人才交流与竞争更加频繁激烈,并倒逼大学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李斐,黄明东(2014)分析了慕课对高校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扩大了传统教学内容的疆界、提高了教学和管理的效率、促进了教学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了学习和生活的融合、有助于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等。王继群,张军(2015)认为慕课相对于传统教学有许多优势,表现在慕课具有丰富的国际教育资源、庞大的教学规模、更高的教学效果、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灵活的评价方式。

  尽管慕课为高校教学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慕课推广之后,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高校的教育使命、教学目标,以及教师的定位应当如何转变。一旦慕课实现常态化,现有的差异化、多元化的高校体系很可能出现两极分化:少数有钱人可以接受真正的大学教育,而大部分普通人只能以观看视频的形式接受廉价的职业培训。同时,由于难以保证这样大规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教育质量,许多高校担心自身的声望与品牌价值将会受损(Kolowich,2013)。此外,学者们分析了慕课本身显露出的现实问题。Stephen Haggard(2013)指出慕课的成功包装胜过内容,慕课对于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的学习者存在约束,并且将扰乱高校教育活动的正常管理。Delbanco(2013)认为慕课会制造一些明星教授,而使不太有名的教授变为高级助教的陪衬角色,进而面临低工资、低福利甚至下岗的威胁。邓宏钟等(2013)认为慕课低门槛的特点,造成高的注册率伴随着低完成率和通过率,并且慕课还具有诚信问题难以控制,课程质量难以保证,评估机制和标准难以确定等问题。李华等(2013)指出碎片化慕课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课程的学术严谨性不足,由于缺乏面对面的师生交流和有深度的课堂讨论,学生难以在思维碰撞中掌握知识的真谛。同时,对于缺乏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而言,慕课的课程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郭英剑(2014)认为慕课面临五大现实困境:注册者众多而认真完成者极少;慕课课程的任课教师压力巨大;慕课必须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学生对于慕课的接受效果不理想;慕课的最大难点在于评价和测试。此外,朱骏锋,徐仁红(2015)分析了我国的慕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的慕课平台多而杂、课程完成率不高、慕课制作质量不高,这些都阻碍了慕课在我国的发展。

  综上所述,慕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优势,但同时也对高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我们应当理性地判断并积极应对,让慕课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实践。从现有研究来看,已有关于慕课对高校教学影响的文献大多是一概而论,并没有专门针对慕课在金融教学中应用情况进行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校金融教学和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金融教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金融人才,都是极其重要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接下来将重点分析慕课在高校金融教学中的适用性,进而总结出使慕课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在高校金融教学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方式。

  二、以“慕课”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对金融教学的积极影响

  1.慕课有助于扩充并更新教育资料

  慕课打破了教育资源的地域约束,使全球教育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教学视频通过慕课实现互通有无,例如武汉大学的学生可以通过其选修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的课程,互联网的这种特性不仅能帮助老师按照国际标准来优化自己的教学计划,而且通过多种课堂能够加深学生对同一门课程的理解程度。

  此外,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掌握最新金融动态,且可在最短时间内检索到所需要的资料,从而保持教育资料的先进性。就《国际金融学》这门学科而言,随着金融形势的改变,国际金融学科面临着一些重大的变化,例如金融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与调节等等,相对于日新月异的金融形势,我国的金融教材的更新速度有些滞后,与我国金融行业的情形不相符,而将慕课融入到金融教学中,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更新金融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使得我们可以搜集最新的金融资料,密切关注金融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留金融教学和金融教材的时效性。

  2.慕课使教育动态化、具体化

  研究表明当人的眼耳口鼻脑并用时,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将慕课引入到金融课堂教学中可以打破原先“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因为慕课可以将抽象的原理或现象以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模拟出来,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个感觉器官,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其学习效果。

  此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群体早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最大用户群。将课堂知识与慕课相融合,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上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且可选择外校相关专家的视频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彻底掌握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点。

  3.慕课有助于促进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

  金融学是一个计算机、数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学科,对金融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强大的计算机背景和数学逻辑思维,而在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由于学分的限制,相比于经济学理论等金融专业课程而言,计算机、数学等课程的学习深度就显得颇为不足,且在工科和理科的学习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动手操作,可这是传统金融教学所不能给予的。然而学生可以通过慕课这种互联网渠道选择自己需要或是感兴趣的课程进行系统地学习,从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此外,慕课减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学生可获得的信息不仅仅来源于对课堂上老师已经加工和筛选过的内容,也可主动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并将自己的困惑和疑问通过论坛、讨论组等交流平台传递出去,学生不仅与本校师生还可与外校师生相互探究和交流多样性的话题,通过与多样化的人群相互切磋,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进而使得学习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慕课对金融教学的负面影响

  将慕课融入到金融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将会推进金融学科建设向前迈进一大步,但不可否认,慕课是把双刃剑,其对金融教学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依赖互联网技术,本末倒置

  倘若老师在金融教学中过度使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平台,用大屏幕演示替代板书设计,这会阻碍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反而会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倘若学生过分依赖互联网技术,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直接通过网络寻求答案,而不是独立思考和分析,这将会遏制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互联网信息的整合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人群的知识层次差异大,导致网络上的信息过于杂乱、分散,由于网络学习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所以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有效学习信息的难度就会增加,同时信息的准确性会降低,这将会减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论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以“慕课”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在为金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制造新的“增长点”的同时,也相伴产生了潜在的“负外部性”。因此应当将传统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技术适度地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教学通过老师为学生梳理学科要领和知识脉络,但由于课时受限、单独的“讲—听”模式等因素,学生从课堂教学中获取的知识宽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而互联网技术使得课程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合理规划学习实践,帮助学生在其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度探究。所以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金融教学与人才培养中将会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科的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但是传统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程度应遵循“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因校而异”的原则。首先,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依赖于互联网技术,例如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等理论型或者交流型课程,更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板书,以便学生从老师的板书中体会思维逻辑;其次,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适合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由于每个老师的成长背景不同,例如出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师已经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将课堂演绎得引人入胜,且他们的成长中基本上很少涉及互联网,倘若强制要求他们运用互联网技术反而会影响其教学效果;最后,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适合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由于每个学校的制度设置不同,例如部分学校认可网络课程的学分,而有的学校对此并不认可,所以倘若学校想借助互联网技术推进学科发展,就需要合理规划并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更多相关推荐:
金融毕业论文设计(对高校资产使用进行绩效评价可行性研究)

对高校资产使用进行绩效评价可行性研究摘要:本文从高校资产使用和绩效评价的内涵出发,深入研究对高校资产使用进行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得出绩效评价工具对高校管理资产使用具有很重要作用的结论。关键词:绩效评价;高…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房贷业务的风险范防与控制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签名):***20xx年11月20日目录目录:............................…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成人教育学生毕业论文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问题分析题论文的主要内容:贷款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所有商业银行都要不断地大量发生贷款业务,这就难免发生一定数量的不能按期收回或收不回的贷款。我国商业银行的问题是不良…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信贷风险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障碍。国家也采取了施工办法来化解信贷风险,但本文…

金融专业论文范本

山东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山东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封闭基金折价问题研究指导教师学号姓名财政金融辅修专届山东经济学院教务处制年月山东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山东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简介:内容提要: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应对危机,总结事件过程,反思经验教训,西部金融产业发展应注意信贷过度集中的问题,推进并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鼓…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第二学位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表外业务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研究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第二学位专业…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目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绪论2第2章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化发展的可行性221监管部门的鼓励222自身实力的壮大223科技的进步3第3章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动因331可产生规模经济332增强对风险的抵抗能力433增...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姓名学业指导教师二年月毕业论文承诺书提示根据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写作的规定如发现论文有抄袭网上下载请人代写等情况毕业论文一律不及格同时取消学士学位申请资格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可申请重写一次并...

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时间:20xx-09-1801:16来源:未知】金融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题目来源及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现代的金融市场也就没有现代的金融经济,现代金融市场是现代…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经济学0701班指导教师:职称:20xx年x月x日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背景:我国的商业银…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金融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题目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学院学号班级姓名一课题任务与目的本论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我国信用风险计量的现状2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3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特点实证分析4我国...

金融毕业论文(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