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课题第三阶段总结

时间:2024.3.23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

第三阶段报告

为提高本校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我在校领导的帮助下进行了课题《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现已接近尾声,并在本月即将结题。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我认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对近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较差,对物理的认识较少,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学生对物理的认识仍然不足,难以有较高的学习兴趣,甚至厌学。为改变这一现状,尝试使用探究式方法教学,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物理。

二、课题解读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从国际科学教育的改革趋势看,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探究者”。 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为兴趣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的方法确定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学生由过去主要听从教师讲授,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开始学习的方式变为学生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当学生面临各种让他们困惑的问题的时候,他就要作出各种猜测,要想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查阅文献资料、检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资料,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澄清事实、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探究性学习必须满足学生在短时期内学到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科的结构,所以这个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都要被简化,比如,提出问题这个环节,在大部分的教学活动中,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或由教材提出问题。在获取事实这个环节,常常是由教师和教材来确定研究方法、步骤、所用材料等,这样就省去了学生设计实验的环节。探究性学习中也要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如果不亲自参与探究,学生就无法理解科学探究的艰难,无法体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科学家怎样通过一次一次的尝试来解决问题。参与探究可以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

三、实施方法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根据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不同的课型,及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也不同,而科学探究要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渴望,使学生体验探究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1、概念课中的探究

概念课教学以往的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机械地背诵定义,但对概念理解十分肤浅,处理问题盲目,运用时因而经常出错,症结在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不透,缺乏探索与实践的认知,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是必要的。如“杠杆”的教学中,学生觉得简单,但很难表述清楚、完整、准确。那么教师应创设情景,撬石头的棒,跷跷板,压水井的柄等,让学生观察、研究、探索这些材料的共同点及共性知识,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探究,每组都归纳出杠杆的定义,在集中讨论分组的成果同时,采用实验加以验证,比如有的同学用圆珠笔撬书本的实验来验证,有的同学用打开的小刀当铡刀切纸片等来验证杠杆是一个硬棒,能绕着固定点转动,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最后讨论归纳出杠杆的定义,并指出杠杆的要素,使学生有良好的认识方法,学到的知识印象更深刻,重视个性发展,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实验课教学中探究

初中学生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注重探究,探究是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究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认知驱力。实验课中,应先提示学生如何作好实验计划的制定和安排,自由设计实验,选择好必要的器材,注意科学的实验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不同的方案进行评估、交流、取长补短,比如“研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的结论,先让学生独立地假设、猜想,让学生充分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等方法进行猜想。有的同学提出“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这一猜想,学生们有一致的共鸣,于是抓住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探究方案,此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通过讨论确定运用控制变量法,在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密度不同,研究所受的浮力是否相同,简略步骤: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铁块和铝块在空气中的重力,然后使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两次示数求出浮力,然后进行比较。通过以上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阿基米德原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对于一些探索的实验,学生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所揭示的物理事实感到惊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心理,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去寻求答案。新颖有趣的问题,特别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耐人寻味的问题,又是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基础。即使对于一些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表达出来后,也更为生动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老师树立一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思想,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就能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和终身学习意识,使其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和科学探究者。

3、习题课教学中的探究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解题技巧,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辨析的探究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如:“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品可以用来做物理小实验,现有玻璃杯、铅笔、白纸、玻璃和水,从中选用器材可以作哪些实验?要求:至少设计二个实验,并简要写出实验方法,

步骤及原理。”学生根据上述要求进行一系列实验的设计和训练,设计出许多种实验方案,每个方案都闪烁着创造思维的火花,充分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主,以发展学生为本”,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知识,多思少算的思考能力这一中考命题导向。

4、活动课教学中的探究

重视知识的应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个性,能力的具体体现。开展活动课中的探究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取得最佳效果的必要环节。而物理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水平提供或指导挖掘生活中的探究课题,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在讨论与社会发展、生活生产、科学技术、自然等领域相联系的课题中考虑,如“温室效应”“热岛效应”“人体与物理”“交通与物理”“厨房与物理”“杂技中的物理”等等。根据课外阅读、网上查询、收集资料、观察记录、解决问题,增长知识,获得成功。实践是一个学习、研究、创造的过程,学以致用,这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关注生活,走进社会,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让学生对自己探究的课题产生兴趣,有成就感,学会探究、学会创造,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四、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实验活动的目的:

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不是重在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掌握了多少科学知识,而是重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会提问题,会着手对问题去进行探究,会进行证据的收集,归纳和分析。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获取科学知识和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科技人员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打破科学研究的神秘感,认识到原来我们也能进行科学研究

2、实验活动小组的组织:

把学生组织起来组成研究小组时,如在课堂上进行的,一般按教室里学生就座的座位为准组织小组,这样可以减少因组织小组而对课堂教学的干扰,使课堂教学能有序地进行,也便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如是在综合活动课或课外活动中,可以问题或兴趣为为核心,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组成 2 — 4人的小组,人数一般不宜太多,多了往往会造成一部分人无所事事,甚至反而干扰活动的进行。(如对问题感兴趣的同学较多,可以组织几个小组同时探究。)有时教师也可以对小组进行适当的调整,对那些思维不活跃,还没有“问题”的学生插入其他小组中去,带动这些学生共同投入探究活动中去。也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选择探究的课题。总之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尽可能让班级里的学生人人都成为探究活动小组的成员。

3、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

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教师引导的好坏是活动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做到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的给以培育不要因学生问题太简单而不给予支持,也不要因学生 的问题太简单、太浅显而不给与支持。同样对那好高骛远或因知识和能力的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给以适当的疏导,使学生不因问题过难或过复杂而失去探究活动中的乐趣。其次不要忘记教师在活动中不是活动的主体,从思维的形成,探究方案的落实,实验活动进程及最后结论的形成都主要应有学生来完成。教师在这儿是起着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的的作用。但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又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和关心学生活动的情况,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信心动摇的时候给予支持、促进,有时教师也可以成为学生中平等的一员,共同研讨,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把实验进行到底。

4、重在鼓励:

活动能否持续开展下去,保持学生的兴趣是成败的关键。学生的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的本身,二是来源于外界的评价。对任何一个活动,只要能开展起来,总能从中找到成功的有用的地方,抓住这些优点给予表扬和鼓励是重要的手段。对那些有创意的思维和活动则可以以班级或学校的名义,给以适当的奖励,使那些先知先觉者向更高的层次跃进,也给后进者树立了

榜样,促进他们比学赶超。

五、活动开展后获得的效果

1、活动开展以来,保持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许多同学在活动中始终有一种兴奋感、满足感,激发了学生质疑和探究的兴趣。许多学生学习物理的劲头提高了,喜爱物理学科的人数更多了。

2、某些所谓的“差生”也在实验活动中崭露头角,使得其他同学刮目相看。问问题的人多了,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中常常可以看到为了某一个物理问题许多人为它争论的面红耳赤,学生间的交流多了,相互合作多了,关系更融洽了,更自信更富于挑战了。原来很难开展的小制作,小论文的活动现在日益增多,逐渐丰富起来了。

3、探究性活动开展以来,特别是那些活动积极份子的观察能力,思辩能力,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4、活动开展以来,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局限于课本,不局限于初中物理知识,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使得教师去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要去改变自己教学和辅导的手段及方法,来适应新的情况。

探究式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它对于我来讲就是我终生的研究课题,虽然我现在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还比较粗浅,做法还不成熟,但我会努力去思考,积极的在课堂中尝试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希望在新教改中能利用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


第二篇:探究式教学课题第二阶段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

第二阶段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的全面提高,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的支持帮助下,我申报的课题已经开始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我认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对近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较差,对物理的认识较少,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学生对物理的认识仍然不足,难以有较高的学习兴趣,甚至厌学。为改变这一现状,尝试使用探究式方法教学,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物理。

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不仅不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又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科学探究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探究式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合作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协作完成,凭借学生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学习,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使学习内容有更强的内在联系、更容易理解,同时实现学生认知策略的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选择了课题《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

1、通过研究,促进了我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及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用这些新的教学理念,更新自己的头脑,大胆的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从本质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通过研究,寻找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在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3、通过研究,初步探明学生学习的现状及实施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条件,并积累相关的资料,总结起来,形成素材整理成册。

4、通过研究,初步探明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教学质量。

5、通过研究,初步建立探究式学习能力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方法,从而正确地评价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

二、课题解读

为了有效地在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必须弄清探究式学习的内涵、探究式学习条件和策略,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式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我认真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解读,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心理学、课堂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尝试教育理论等有关文章,了解了探究式学习的涵义、特征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探究式教学的策略,为科学地开展研究提供了理论保障。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是教师启发诱导,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1、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来展开教学过程。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亲身的体验与实践,以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2、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学生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运用多种感官,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在做中学,使得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探究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感知、操作和语言等外部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交融、统一,使认知活动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用学习主体的实践活动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3、过程性

探究性学习追求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接受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探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探究性学习非常注重学习过程中潜在的教育因素,它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的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尽可能地像科学家那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体验发现知识、再创知识的创新过程。

4、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很灵活的,没有像知识目标那样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水平。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开放的,在探究结果的要求上是开放的。探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在统一规定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胆创新、实现自我超越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大胆地怀疑,提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不同的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探究式教学的模式与策略

1、探究性学习的模式

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模式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动手做”学习模式和情境探索学习模式。

(1)“动手做”学习模式

“动手做”是一种实施科学教育的模式,其特点是,教师通过设置适当的活动和任务开展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在亲自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2)情境探索学习模式

情境探索学习模式的核心思想有两点:(1)为不同类型学习者设置适合于他们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特定情境,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地选择适当的辅导内容和辅导方式;(2)通过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学习者不仅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将各种不同的情境和相应的探索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情境探索学习。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地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指导者”。

2、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1)力求展示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

结合相关教育内容,强调知识发生的过程,及时剖析科学探究的规范过程,挖掘其中的探究要素, 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

(2)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全体参与探究过程

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探究以问题为导向,问题的提出源于仔细的观察,学生可以是课外随意的观察,也可以是对教师提供的背景材料的观察。探究的主过程要明确体现科学方法这一主线。

(3)精心构思,把思维品质的提升作为重中之重

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品质极为重要。引导探究过程时,应针对探究的每一过程,对思维品质的不同层面进行针对性培养。要狠抓“发现问题”环节,突出思维的敏锐性。探究从问题开始。发现问题的能力与个人知识积淀有关,更取决于思维的敏锐性。为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除创设引入探究时的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利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和反复实验查证,或利用课文中涉及的内容,不失时机地补充一些课外知识(经常是科学史中的实例) ,使学生受到思维敏锐性的培养。

3、实践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实验活动的目的:

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不是重在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掌握了多少科学知识,而是重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会提问题,会着手对问题去进行探究,会进行证据的收集,归纳和分析。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获取科学知识和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科技人员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打破科学研究的神秘感,认识到原来我们也能进行科学研究

(2)实验活动小组的组织:

把学生组织起来组成研究小组时,如在课堂上进行的,一般按教室里学生就座的座位为准组织小组,这样可以减少因组织小组而对课堂教学的干扰,使课堂教学能有序地进行,也便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如是在综合活动课或课外活动中,可以问题或兴趣为为核心,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组成 2 — 4人的小组,人数一般不宜太多,多了往往会造成一部分人无所事事,甚至反而干扰活动的进行。(如对问题感兴趣的同学较多,可以组织几个小组同时探究。)有时教师也可以对小组进行适当的调整,对那些思维不活跃,还没有“问题”的学生插入其他小组中去,带动这些学生共同投入探究活动中去。也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选择探究的课题。总之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尽可能让班级里的学生人人都成为探究活动小组的成员。

(3)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

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教师引导的好坏是活动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做到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的给以培育不要因学生问题太简单而不给予支持,也不要因学生 的问题太简单、太浅显而不给与支持。同样对那好高骛远或因知识和能力的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给以适当的疏导,使学生不因问题过难或过复杂而失去探究活动中的乐趣。其次不要忘记教师在活动中不是活动的主体,从思维的形成,探究方案的落实,实验活动进程及最后结论的形成都主要应有学生来完成。教师在这儿是起着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的的作用。但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又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和关心学生活动的情况,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信心动摇的时候给予支持、促进,有时教师也可以成为学生中平等的一员,共同研讨,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把实验进行到底。

(4)重在鼓励:

活动能否持续开展下去,保持学生的兴趣是成败的关键。学生的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的本身,二是来源于外界的评价。对任何一个活动,只要能开展起来,总能从中找到成功的有用的地方,抓住这些优点给予表扬和鼓励是重要的手段。对那些有创意的思维和活动则可以以班级或学校的名义,给以适当的奖励,使那些先知先觉者向更高的层次跃进,也给后进者树立了榜样,促进他们比学赶超。

四、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与对策

1、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

(1)由于刚刚参加工作,我对课题研究缺少足够的经验,不能很好的真正的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研究工作还停留在底层的层面上。担心让学生过多的进行探究学习会影响教学效率,故有时欠主动的去实验。

(2)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时空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许多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陈旧,仅满足于传统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不善于积极思维,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影响了自主学习的效率。

五、下阶段研究内容及主要措施

1、研究内容:

(1)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和材料编写;

(2)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3)课堂教学中使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4)学习方法的指导;

(5)对课堂探究式教学及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进行评价

2、主要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使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积极寻找问题并努力改进模式,学习课题有关的著作、文章,努力提高研究的效率。

(2)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虚心向其他申请课题的成员学习,并相互观摩各自组织的研究活动,相互学习、听课,协商课题进展情况。研究教材、学生和学习方法,探索用何种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更有效。

(3)取其精华,提高研究质量。在实施课题之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内容和措施,有步骤按计划的研究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第三篇: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

我校自承担市级《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的实验任务以来,经过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校在这这个学期中按照课题实验方案,对照实验计划,已经较好的完成第三阶段实施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下面对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课题研究的一些工作进行回顾。

一、我们的策略

1、认识的推进与实践的创新

深入解读教材,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其次,细节上应学会推敲。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言。只有“深入浅出”,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才有了源头活水。

切实把握学生解读教材固然重要,但解读学生同样也不容忽视。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有效的课前准备必须完成的前提。把握学生主要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认知风格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解。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提出以“教学反思”“师生对话”等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加强集体备课,将集体备课纳入校本培训计划各实践中,通过“先个人备课到集体备课到上课、听课到评课到反思”模式来推动集体备课。学校制订奖励制度调动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

3、推进课堂结构改变,转变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索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迫切的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的难点在于改变课堂结构,我们尝试用一种模式化的课堂结构来规范这样的行为。

二、取得的成效

自课题实施以来,我校课题组多成员大胆进行课题研究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1、形成了初步的经验,培植了一批优质课,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水平教学和研究能力的学校群体和教师队伍。

22、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所提升。通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活动的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自我转变,推进其教学方式的革新,使课堂教学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33、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积累、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在参加各级各类的活动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44、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我校每学年共对各实验班教学质量进行规模不同的抽样检测,我们及时将每次教学质量抽样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明显看到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55、形成了质量较高的课题研究过程性文本资料。

三、需要说明和存在的问题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

11、缺乏专家引领,当前需要技术层面的指导。基层学校请到专家亲临指导的机会相对很少,希望专家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把脉、诊断,解决研究中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62、缺乏交流、沟通互动的机会。我们更多是在自己的学校内部搞课题研究,非常缺乏走出去的机会,从管理人员到研究教师更多是局限于自己的课题研究,视野不够开阔,这成为了我们课题研究的制约因素。

更多相关推荐: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我校自承担市级《有效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的实验任务以来,经过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校在这这个学期中按照课题实验方案,对照实验计划,已经较好的完成第三阶段实施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总结

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总结3一年多以来本课题组全体成员继续积极投入转变教学观念研究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课堂教学改革之中突破了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优化教学艺术关注课堂高效的语文课题...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总结

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总结3一年多以来本课题组全体成员继续积极投入转变教学观念研究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课堂教学改革之中突破了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优化教学艺术关注课堂高效的语文课题...

课题研究第三阶段研究总结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现阶段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科学艺术使用现代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更完善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需努力的方向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

音乐课题第三阶段总结

《利用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执笔:李香玲20xx年x月x日《利用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心》课题研究第三阶段总结一转眼,我们的课题研究已告一段落。在第三阶段的收…

课题第三阶段总结

《村小低中段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第三阶段研究工作总结《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

课题阶段小结一、二、三

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渗透绿色环保教育的策略研究实施计划杨静第一阶段实施计划本课题实施的第一阶段属于准备阶段时间是20xx820xx2主要工作是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理念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做好课题的研究准...

小学英语课题第三阶段实施计划及总结

小学英语课题第三阶段实施计划——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研究乾安县第一小学英语课题组一、研究的目的从强化英语口语训练入手,分析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几种因素,探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基本策略,充分发…

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

鲁古完小民族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鲁古完小课题组民族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是经师宗县教育局教科所审核批准由高良中心学校组织开展的县级教研课题鲁古完小...

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工作小结

高中文言虚词学习对策研究第二阶段工作小结课题研究第二阶段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关键是成果形成提炼价值的黄金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课题组在充分调研实际研究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在充分论证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在充分学习实施课...

英语组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英语组小课题阶段性总结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屠丹一小课题的提出120xx年9月份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世禾校区建立学校提出要抓住办学规模扩大的契机结合世禾校区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有艺校特色的低段口语教学在课堂内外为学生学...

英语组小课题阶段性总结

英语组小课题阶段性总结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屠丹一小课题的提出120xx年9月份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世禾校区建立学校提出要抓住办学规模扩大的契机结合世禾校区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有艺校特色的低段口语教学在课堂内外为学生学...

课题第三阶段总结(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