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维论文

时间:2024.4.13

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贞元镇南可小学 张娟维

随着高效课堂的深入展开,学生课前预习质量的好坏已成为提高课堂效率名副其实的基础和关键。怎样才能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扎实有效,让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呢?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粗浅看法。

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必须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当然,空洞的理论是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的,他们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感知才会认可你的想法。于是,我通过仔细调查,寻找课前主动预习、成绩又突出的同学,让他们做榜样。让这些同学谈心得,谈体会,从而激发其他同学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容易带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课前预习之中。

其次,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和督促,是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习惯的关键一环。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兴趣容易产生,但持续时间比较短。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随着体验次数的增多,新鲜感会逐渐降低,如果教师不采取措施强化学生的兴趣,使这种兴趣转变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课前预习失去兴趣,甚至厌烦。因此,在每节课上,我总是适当设置一些环节,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课前预习做的较好的同学给予及

时的表扬和鼓励,让这些同学体验到预习的成就感,在班内形成“我预习,我快乐,我受益”的良好风气。

第三,及时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上的指导。经问卷调查和观察,我发现不少学生课前预习只是流于形式,纯属应付,不少同学认为把本节内容看一遍就是预习。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消极的。课前预习不仅仅是看一遍,更重要的是总结本节教材的主要问题、重点、难点,阅读之后把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理解可以简单的在书中做批注等等。总之,在安排课前预习任务时,要具体明确,使学生明白,怎样做,做什么,这样学生预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当然,一开始,我们会觉得比较麻烦,但是一旦学生养成习惯,我的麻烦也就结束,此时,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也就养成。

俗话说“好习惯是一辈子享受不尽的财富,坏习惯是一生还不尽的债务”。我想,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在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上,我们所有教师投入再多的劳动,付出再多的精力,也是值得的。


第二篇:张福艳论文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黑龙江省商务学校 张福艳

摘要: 通过不同知名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的不同解释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了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及商务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了商务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产生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商务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上能够献出一点微薄之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 软实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各国间的经济及文化的交流成为了一种必然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中,个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之间,无不存在着文化差异甚至文化沟壑。而这种差异势必会影响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及发展。尤其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必须且刻不容缓的。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①是一种交际行为,可以是人际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个人与公众(群体)间的交流。Brian Spitzberg 认为个体的交际能力体现于个体在特定场合中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Kim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出更为具体的界定: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体内部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②:卡里﹒多德认为:“当文化的变异和差异影响到人际交往的结果时,跨文化交际就产生了。”古迪康斯特指出:“跨文化交际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即来自不同文化的社会群体间的交际。”

我们把跨文化交际定义为③:不同文化群体以及不同的文化成员互相交换信息、相互沟通、共同建构意义和身份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发生在不同文化相遇的交际场合中。参与交往的人们具有相同的文化身份,介入跨文化交际的人们来自不同的文化,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差别莫过于文化背景和母语。因为,只有文化和交际结合的时候,跨文化交际才能产生。而这种差异导致了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从而使这种交际无法顺利进行。尤其是对于语言学习者,如果不能处理好这种差异就无法达到交流的真正的目的。

商务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产生的问题:

商务英语学习是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强化相关的从事商务工作的能力.但是使这些学习者困惑的不是相关的专业知识,而是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很强,包括较多的词汇量、熟悉很多语法规则、识记一系列的固定句型短语等。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张不开嘴,甚至语无伦次,根本无法完成正常的商务工作,达不到语言学习的目的。这些商务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英语交际时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 母语对英语语用信息的理解、生成和习得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语用负迁移④是指:学习者将母语中关于某个言语行为的语用知识,搬到目标语中来表达同样的言语行为,但这种从母语迁移到目标语的语用知识,不同于目标语中已经存在的理解和表达该语言行为的语用知识。例如,中国人相互打招呼喜欢用“吃了吗?”这只不过是一句普通的礼貌性的打招呼,而英美文化的人会认为你是在邀请他一起就餐。语用负迁移增大了我们掌握英语的困扰,会干扰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是跨文化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

二、 长期以来养成的语言习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这种语言习惯

就是在进行汉英、英汉互译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英语的表达方式,而是按照汉语的语言习惯从头往后进行翻译,结果适得其反。因为英语的语序和汉语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遇到较为复杂的句子的时候。在翻译时尚且如此,那么在进行真正的语言交际的时候根本无法正常进行商务会谈、谈判等,达不到语言交流的真正目的。

三、 文化背景差异对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中外背景文化存在很大差异,

如果不能够正确处理两者的不同,在交际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误会或疑惑,从而使交流无法顺利进行.比如说美国,美国人强调直接的评价和详细的解读,强调表达的内容而不是表达方式,不能够很好的区分不同的表达风格和方式.美国人的风格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强调自己的体会、意见、看法和要求,因此他们的沟通和表达往往比较直率、决断,甚至让人觉得咄咄逼人,很让人容易理解为霸权主义⑤。而中国文化一般强调的不是内容,而是形式;强调的是言外之意。中国人的沟通风格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强调集体,因此中国人的表达往往是间接、委婉而又礼貌的。中国人在沟通中是比较谦虚的,使用了较多的自我批评,但这种谦虚和自我批评在对外沟通中有一定的负面作用。那么在沟通时就可能处于被动,无法维护自己的正常权益。所以商务英语学习者在这方面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四、 由于习语表达形式的不同而在跨文化交际时也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在英语中,除语

法和词汇之外,习语和修辞法也是构成英语的要素。追根溯源,英语是结构语言,也是分析性语言。英、汉习语都是受文化制约的,由于它们的来源不相同,它们无不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文化面貌、习惯和特征。由于人们进行交际的依据是习语,而不是规则,因此,对习语的理解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 He is as timid as a hare.英语民族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而老鼠不是。而在汉民族文化中,鼠是胆小的象征,兔却是敏捷、迅速的象征。例如:汉语中的习语爱屋及乌,表达的意思是因为爱这座房子而连带的爱这座房檐下的乌鸦。乌鸦在中国人眼里是不受欢迎的。引申义是因为爱这个人而连带的爱和这个人相关的人或事。而译成英语却是:Love me, love my dog。由此可见中外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五、 由于自信心不足而导致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自由、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

点。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偏向于语法、词汇、应试等方面内容,而忽略了语言的交际性,在交际时特别注重留意是否会产生语法错误而使思维不连贯,发音、口语表达等交际性技能缺失而导致语言交流不能正常进行。二是由于中国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没有使英语学习者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树立强烈的自信心,在进行交际时无法勇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怕出现错误被笑话。三是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一个出生在讲英语的国家的中国孩子,不用刻意培养就能自然而然的说出一口准确而流利的英语。而我们中国的语言学习者只是注重从书本上去学习,书本的东西太过教条、灵活性差。作为商务英语的学习者是要通过英语与外国客户做生意的,是需要非常强的应变能力的,所以这种死板的学习方式不可能培养出高端的商务人才,无论他的汉语表达能力有多强。

如何解决商务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产生的问题:

既然意识到了商务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的不利因素,为了达到培养合格的商务 英语人才,从而达到和世界接轨,发展本国经济,加强中国软实力的真正目的,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 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消除母语负

迁移带来的不利影响。用母语思维在学习者的思维里已经根深蒂固了,想要改变必须经常地有外力加以干涉,那么这个角色应该由专业教师来充当.教师本身是生活在本族语环境中的,他同样也经历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扰,所以知道怎样去克服母语对于英语学习带来的干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用以下几个方式去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

迁移对于英语学习的干扰: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对所涉及的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对西方文化逐渐的加深了解。另一方面要给学生介绍有关西方文化、历史、习俗等方面的书籍,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全面了解外国人的习惯、兴趣、风俗等方面内容,使学生不会在跨文化交际时犯下严重的错误而使自己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二)、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全英小说或小文章,使学生能够逐渐适应用英语去思维而不是禁锢在汉语思维的影响里。而且会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三)、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英汉、汉英进行对照,使学生能够时刻注意两种语言在表达和语序上的不同,这样使学生能够加强英文表达的流畅和准确。

二、 可以利用观看原声电影来加强学生的英文语言的整体效果。许多英语学习者只是停

留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应试上,而忽略了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达,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英语交流。观看原声电影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语音、语感,另一方面可以使英语表达可以脱口而出,而且可以积累很多地道的口语句型及表达方法。但不能只停留在观看电影上,如果不采取有效而且多样的手段,许多学生也只是走马观花、看看热闹,而对跨文化交际时的英语表达毫无益处,必须有辅助和考核的手段的约束。有以下方法可以尝试:(一)、学生可以根据所观看的电影改编短剧进行表演,这样既巩固了观看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同时指出不足及错误以便在以后不犯类似错误。(二)、学生在观看电影后可以自己组织语言写观后感,这样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及表达能力。内容可以是整个电影的点评或是对其中具有代表性角色的评价及感想。(三)、观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选择趣味性强的动画片,因为很多动画片配音的发音更清晰、更标准。

三、 必须配备大量的外教课。外教对于英语学习者是必不可少而且起着非常关键的作

用,外教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基本素质、外国地道的文化风俗、日常英语对话等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外教的发音大多很地道、纯正,对学生的语音面貌会有很大的影矛盾。三、很多英语学习者由于不自信而不敢开口讲英语,如果能够有机会和外教进行日常交流那么势必会提升学习者讲英语的勇气,而不会由于怕犯错误而不敢张嘴。但许多学校因为外教的经济投入很多所以外教课开设量不是很大,这样势必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当然了外教的选用也很重要,有的外教根本不懂教学,只是一些留学生,这样的外教对英语学习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所以最好选用懂教学的外教。

四、 定期进行商务英语模拟谈判的训练及模拟表演。商务英语学习者最终目的是要从事

商务方面的工作,那么商务谈判是最基本的工作项目之一,所以有必要在进行学习时对此项内容进行学习及培养。除了开设必要的商务英语课程外,还应相应的开设中文的商务英语谈判、实务等课程,使学生对商业事务进一步加强了解,以辅助相关的商务英语的学习。所以在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有必要定期进行商务英语模拟谈判的训练及模拟表演,除了可以强化学生讲英语的水平,同时可以检验商务英语学习的成果,更加进一步的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 到相应的外国企业及公司去进行实习锻炼。实践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大

多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学校里,学的都是书本知识,无法验证其成效的优劣,因此商务英语学习者必须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在实践中指导自己的缺失后才会才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和提高。而且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学生必须提前学会去适应社会的各种环境,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弯路。跨文化交际是在实践中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才能使学习者的能力加以强化,因此学校必须定期的组织学生到实际场所进行实习。

培养商务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体现国家及人民实力的重要表现所在,一个国家的强弱关键体现在她的子民走出去的能力有多强。提高全国人民的软文化素质势在必行,而

提高商务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不容忽视且需要各方面全力配合使之尽快提升的大事.需要不仅在理论上给予研究,更重要的使这些理论能够尽快地付诸实施,到实践中去检验,发扬其精华、弥补其不足,使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 G. M. Chen ﹠ W. J. Starosta,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oston Allyn ﹠ Bacon, 1998.

② C. Dodd,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5th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xx.

③ L. Chen, “Interaction involvement and partners of topic talk: A comparison of inter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dyad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9, 1995.

④ 崔义平.语用负迁移视角的语用失误[J〕.山东外语教学,20xx:68.

⑤ 庄恩平.东西方思维差异与口译[J].上海科技翻译,1998


第三篇:学术论文范例


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之关系

来源:http://anylw.com

摘要:同权论认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同属于宪法上的基本权利.而制度保障说则将大学自治视为对学术自由的保护,制度保障说准确界定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对我国大学法治的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同权论;制度保障论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两个关系密切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一项对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分析认为,如果被法律或公共观点支持,学术自由可以在大学自治缺失的情况下存在。但是又有情况显示有些外部干预会或明或暗地侵蚀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有助于维护学术自由的精神和保护这种自由免于外部的攻击。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都是建立在“传播和创造高深学问”这一大学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的,但二者之间具有何种内在关系却一直存在争论,二者同权论和制度保障论就是两种有代表性的看法。本文试图在分析上述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澄清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渊源“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传统之一”闭,大学争取自治是从建校时开始的,在中世纪产生之初,大学就产生了自治的诉求。大学具有国际性,其成员来自世界,主张普遍教学的自由,它的领域是基督教世界,而且冲破了城市的范围。大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与教会、王室甚至是普通市民进行斗争的过程,斗争的手段是罢课和迁校,斗争的结果是大学有了自己的特权。

而学术自由概念的产生则要晚的多,作为大学探索真理的原则学术自由首先被德国大学接受,其思想奠基者是洪堡、施莱尔·马赫和费希特等人,认为大学必须将研究提升到与知识传授同等重要的地位,而要开展学术研究就需要确立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这一思想逐渐形成经典大学的基本理念并被欧美大学普遍认同。学术自由在最初仅仅限于学校内部,是学校自身的行为,却无法防止来自外部力量的侵害,因此需要国家法律的认可和保障。到了20世纪初期,则上升为宪法基本权利,许多国家的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开始明确保障学术自由。因此,从历史上看,大学自治的理念和制度先于学术自由而产生。

二、二者同权论二者同权论把学术自由视为大学的基本权利.大学是学术自由的组织体,大学自治是一种团体性的学术自由,是学术自由的合理延伸和当然结果。确实,随着学术自由权内涵的发展,权利主体已经实现了从学者向普通公民、从个体向组织转化的过程,许多国家将学术自由的主体扩展到了包括大学在内的机构,把学术自由视为大学的基本权利自在情理之中。同时,这种观点立足于自由主义的精神,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种自然法上的正当性,使学校在国家一社会的二元结构中能够形成一种对峙而又互动的良性格局f3],更易于直接明确的论证大学自治的合法性依据。不过,把大学自治权直接等同于宪法学术自由权,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掩盖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之间的内在关系。大学自治以实现学术自由为旨归,具有手段性价值。与学术自由权的实现之间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并非等同关系。相反,如果一所大学自治的主体是学校的行政系统,反而可能会带来对学术自由的伤害。事实上,学术自由并不必然产生于大学自治,大学自治也不必然以学术自由为最终目的。大学自治不包含学者个人的学术自由等权力诉求的意义,而是指大学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为避免外界干扰而提出的属于大学整体需要的自我决策、自我管理的权力诉求。大学自治有可能损害学者个体的学术自由。正像有学者所指出的,知识分子进入学院化的大学校园后,大学里烦琐的规定成为最麻烦的学术障碍,??大大限制了学者们的独立人格和学术自由。问因此,当大学自治行为损害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自由时,应该受到限制,大学自治作为手段并不是无

限的。大学自治要受到国家合法性的监督,使得大学自治在保护学术自由、学习自由以及大学成员其他宪法性权利前提下展开。

其次。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二者的内容并非完全等同。一般认为,学术自由的内容包括学术思想自由、学术研究自由以及研究成果的传授、交流与发表自由等三个方面。而大学自治则是指大学必须由自己的机关独自负责并且不受国家之指示以完成事务之意,亦即大学之管理、运营系委诸于大学内部之自主性决定。嘲大学自治内容上则要丰富的多,从实体和程序角度来看,大学自治分为实质性自治和程序性自治;从自治权的分立和运行来看,又可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监督权;从具体内容来看,大学的自治权包括人事的自治、学生选择的自治、教育课程决定的自治、研究计划决定的自治、财源分配的自治等。

再次,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二者的主体不完全相同。学术自由权的主体一般适用于全体国民,但大学自治的主体却有很大差异。德国大学自治权的主体主要是教授,形成了教授治校的大学自治模式;而美国则形成了董事会领导下的大学自治模式。我国教育法规定办学自主权的主体是大学。而高等教育法中主体是大学和校长,而没有作为大学重要构成人员的教师和学生,特别忽视了学生的权利,但在大陆法系许多地区,学生一直处于大学构成主体的地位。可见,在学校这一集体之内,仍然存在着自治权主体的差别,而这一差别可能使之对学术自由的保障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三、制度保障论制度性保障理论最初由德国威玛宪法时期学者施密特将其体系化,意指在宪法规范之下,某些具有特定范畴、任务及目的的制度应为国家宪法所承认,受到宪法的特别保护,立法者不能通过立法而将其废弃。制度性保障的功能在于避免某些先存性法律制度免受立法者废弃,这是一种消极的制度性保障。制度性保障理论的内涵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制度性保障的目的在于保障特定的法律制度,而非保障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制度性保障是以一定法律制度的存在为前提的,其所保障的乃是一管理与评价种被形构、组织乃至被界分的具体法律制度。制度有别于自由权利本身,制度对于个人自由的保护与强化则具有补充的功能,因此制度性保障的结果可形成对某些自由权利的连接性、补充性的保障。其二,制度性保障的客体是既存的法律制度,是现行宪法制定之前即已存在的法律制度。这些制度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制度文明建设的结晶,运行多年,且有组织、结构上的表征,并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法律保障,其核心部分必须予以尊重。其三,制度性保障的前提是相关法律制度必须有宪法连接点。传统的法律制度只有被宪法纳入时才能获得制度性保障。“经由宪法法律的规范,特定制度可以获得特殊的保护。此种规范的目的在于使立法者无法以单纯法律的方式废除此等制度。”网其四,制度性保障的内容是立法者不能对已经纳入宪法范畴的法律制度的典型特征加以侵害。立法者在对某一法律制度进行改革时。必须尊重现存法律制度的核心价值,如需废弃该法律制度,则必须启动修宪程序。

当然,宪法对该类制度的保障并非保障这些制度的现状,而是保障这些制度的本质内容,国家可根据立法对这些制度的周边部分进行界定和变更,但不可侵害其核心部分。

依据制度性保障理论,大学自治在作为传统制度受到宪法保护的同时,又成为宪法基本权利,从而得到宪法的双重保护:在消极层面,防御立法者创设法律侵害大学依据学术本质需要而应享有的自治制度的核心部分;在积极层面,则可以要求立法者积极创设法律对大学自治进行确认,并通过具体的制度去实现和保护大学自治。基于学术自由的制度性保障理论。德国传统的大学自治制度与作为基本权利的学术自由建立了紧密的连结。按照积极性制度保障理论,一方面要求立法机关创设的法律不得侵害大学依学术本质需要而应享有的自治权利,另一方面则要求立法机关积极创设法律对大学自治进行确认,并通过具体的制度去实现和保护大学自治。

还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制度性保障,大学自治不仅是对大学构成人员学术自由的保

护,而且是对大学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学术自由的保障。学术自由为基本权之一,其权利主体除从事学术研究之个人外。还包括大学本身。倘使只有从事研究个人享有学术自由基本权,而大学并不拥有此项权利,则国家对于大学干预,例如限制大学图书馆收藏图书种类。仅能当其直接影响个人研究活动时,个人才可以主张学术自由的保护,而大学本身并不能直接、立即地援用基本权防御功能,不啻为国家提供一个间接、但是极为有效干预学术研究自由的途径,显然悖离宪法保障学术自由精神。而且由于现代学术研究工作旱已非研究者凭借自己毅力和天分所能完成。而往往必须透过研究机构各种设备与人力的支持始得进行,大学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学术研究工作得以开展实现的必要场域,国家除了应消极地不干预研究者个人学术研究活动外,更应创设制度以协助保障学术自由之实现。而大学自治,正是为达成此一目标所不可或缺的制度性保障功能。

四、对我国大学法治建设的启示意义制度保障说在德国的大学自治的法理理论中目前处于通说的地位,也得到了联邦宪法法院的认可,对大陆法系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宪法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日本,二战前,大学自治制度被视为一种惯行,在战后则被视为与学术自由的宪法规定具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而受宪法的保障。而我国的台湾地区在相关的法律文件中更是明确认定了制度保障说,如在380号解释理由书中明确指出,“讲学自由之规定,以保障学术自由为目的。学术自由之保障。应自大学组织及其它建制方面,加以确保,亦即为制度性之保障。

为保障大学之学术自由,应承认大学自治之制度,对于研究、教学及学习等活动,担保其不受不当之干涉,使大学享有组织经营之自治权能,个人享有学术自由。”同在大法官林永谋、杨慧英的协同意见书中也指出,“大学自治既系源自学术自由之本质,则‘宪法’第十一条关于讲学自由之规定,在实际f司题上。当系指大学讲学之自由,故就此意义言,大学自治可谓系对于学术自由之制度性保障,从而其侵害大学自治者,即为侵害‘宪法’第十一条讲学之自由;且此一制度性保障并不变更大学教师基本人权保障之意义 要属当然。‘大学法’

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大学应受学术自由之保障,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自治权。’即系上开宪法对讲学自由即学术自由以及由此衍生之大学自治所为保障之积极的法律性宣示。”嘲当然,对制度保障说也有不同声音。在日本,制度性保障受到严厉批判之处在于,制度性保障过分强调制度的核心内涵,反而对于不是核心内涵的制度会倾向于让法律任意更改,弱化了所想要保障的制度或基本权,另外制度性保障的概念过于模糊,有人为操作的空间。在我国台湾,有学者指出大法官引入制度性保障并没有充分的理论基础,而是面对现实的结果,因为在台湾公立大学并没有独立法人地位,无法从法人基本权利保护的角度来维护大学的学术自由,只好改用制度性保障这种说理方式。制度保障说并非是对等同论的修正和发展,事实上二者之间并没有内在的联系。制度保障说是德国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应急的功利目的,不过,制度保障说相比于等同论正确界定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之间的手段和目的关系,对于学术自由的保护具有重要价值,这也是制度保障说虽遭非议但却没有被代替的主要原因。

我国虽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学术自由权,但在建构具体的权利保护制度方面却存在很多不足,使得学术自由权有沦为纸面权利的危险。特别是对大学学术自由的保护方面,没有建立一种制度性保障措施来实现学术自由,甚至没有提到大学自治,只在高等教育法中规定了办学自主权,自主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高等教育事业性质认识的一种延续,是政府在有限的范围内让渡给高等院校的一部分教育行政管理权,甚至只是国家默认的一种恩赐。所以,在人们的意识中,它是下放的而非大学应有的权利。更为致命的是,这种自主权并不是出于对学术自由的保障,而是为了维护学校秩序的管理权,正是办学自主权与学术自由的这种疏离,使得自主权反而可能伤害学术自由权。比如在邹柳娟诉教育部一案中,法院认为华中科

技大学未评聘邹柳娟为教授属该校行使自主权的行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因此,在我国大学法治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借鉴制度保障说,将办学自主权视为教师和学生学术自由的保障手段,并以此为基础来配置学校权力,并将学术自由的实现作为判断办学自主权的正当性的依据。

关于我国高校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探讨

来源:anylw.com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高校为了,增强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阐述了该类评价标准的现状,并对其今后改革的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术论文;评价标准

科研是各类教育形态必须开展的重要活动.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内涵,既体现科研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反映高等学校的教学力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激励广大教职工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促进学校科技事业的发展,国内各高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学校教职员工发表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以此对其进行奖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造成发表论文的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认识甚至是误区,如何把评价标准做到公平、公正,对于学校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现状

目前,我国学术评价体系仍是采用量化(等级化)考评制度,主要看所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发表刊物的等级,却忽视了对论文本身质量的评价.这种制度既是自动认可学术垃圾和学术腐败的制度,也是自动缓慢降低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和鉴别力的制度,必然会导致许多科研工作者为了达到评职称、完成科研任务等目的,而尽量多做达到最低要求水平的研究和多发表达到学术刊物最低要求水平的论文.例如在评价标准中突出“SCI论文”,目的是鼓励中国学者到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加强与外围同行的交流,其初衷不可谓不好,但是一旦把发表SCI论文的数量做为获得学位、评职称、评院士、申请科研基金、评价学校学术成绩等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因为发表一篇SCI论文而获得数千、上万元的物质鼓励,这种过于简单化的评价方法使得国内一大部分高校盲目追求论文的数量,许多中国科研人员挖空心思地增加自己的SCI论文数,或一稿多发,或专门找一些被SCI收录、但是发表门槛很低的期刊投稿.甚至有些科研人员为了增加论文数量,把一篇本来可以发在高级别期刊的论文拆分为多篇,发在低档次的期刊上,这些行为必然会导致“垃圾”论文众多,水平普遍低下,其结果将影响我国在国际学术界上的声誉和地位,使我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形象受损,在以王绶官等35位院士联合署名发表的文章“正确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一文中也明确提出“对研究论文或著作的评价有质和量两方面的问题,总体说来,首先应考虑的是质,其次才是量”。

国内对论文评价还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论文评价就是期刊评价,只要发表在高水平

期刊上的论文质量就高;相反,在低级刊物中的论文就一无是处,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想法,不能简单地把论文评价等同于期刊评价,虽然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指标评选出的学术质量高的期刊对发表的论文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对论文本身的评价。

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研究是保证论文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措施,但是论文评价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评价工作不可能是精确无误差的,关键问题是要寻求一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有权威性的评价途径,一个可量化又不僵化的评价准则,在这方面还有很多课题等待着人们去研究和尝试.因而建立一种合理的科研论文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2.有关学术论文评价标准改革的一些想法

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长期与外界交流,人们已经对学术论文转向理性看待,不再一味地追求数量,而更看重质量,因而现有的论文评价标准亟待改革,以更好地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

(1)学术期刊

期刊是学术论文的载体,根据地域可将学术期刊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种,国内期刊又存在核心与非核心之分,所谓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刊载某学科文献密度大,文摘率、引文率及利用率相对较高,代表该学科现有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期刊.学科性、集中性和代表性是它的三大特点,因而目前很多高校比较看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但其管理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刊物一旦被评为核心刊物后,便不思进取,到处打着核心刊物的招牌,扩大其影响力,而不是思考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刊物的质量,甚至出现大量的“人情稿”,导致其办刊水平急剧下降,最终沦落为“垃圾刊物”。由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ln.dex,SCI)收录的期刊同样也存在着良莠不齐、质量差别很大的问题。

虽然期刊评价可以建立期刊品牌,使其具有评价论文学术水平的部分作用,但是,由于各学科发展程度不同、各学科期刊的学术市场的完备性不一,因此对有些学科和有些期刊来说,完全依靠品牌期刊来评价论文的质量仍有不足.我们只能将期刊作为评价论文水平的一个指标,而不能简单地把期刊水平等同于论文水平。

(2)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Joum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该刊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即年的被引次数除以该刊在此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是国际上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高校也将其作为论文评价的硬性指标,以鼓励科研工作者能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显得略于刻板,因为针对不同学科,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必然存在差异,有些学科如:生命科学类期刊影响因子都比较高,而数学、制造工程类,IF>1.0的期刊已经算是该学科的顶级刊物了,如果只根据影响冈子的高低来作为评价指标,必然造成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因此改变以往不分学科单纯以影响因子大小评价科技论文的模式,制定一种科学的评价标准刻不容缓。 美国的期刊引证报告(JCR)按照不同学科将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5 000余种期刊分类、统计,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在某种学科内何种期刊的影响力最大,在学科范围内进行影响因子高低的比较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这也为我们制定新的论文评价方案提供了思路.能否根据JCR的排名,来确定不同学科高影响区的期刊?在实施论文评价的措施过程中,我们暂且规定影响因子排在学科前10%的期刊为高影响区期刊,而其他的则为一般

期刊即低影响区期刊,例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共有261种刊物被JCR收录,排在前26位的期刊则是高影响区期刊,评价指标力度的差别也应当有所体现,拉大差距,鼓励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期刊的排名每年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制定的高影响区期刊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更新,另外,各个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学科分布特点,以排在学科前10%的期刊为基数来规定符合自身特点的高影响区期刊,从而制定出更灵活、更切合实际的评价标准,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平、合理。

(3)引用次数

一篇高水平的学术文章如果“不幸”发表在影响力较低的期刊上(这种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就该否定这篇论文的质量吗?断定一篇学术论文是否高水平,不能只根据发表刊物的等级给予判断,制定论文评价标准的宗旨是鼓励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奖励论文质量而不是奖励学术刊名。这一点一定要把握好,不能本末倒置!高水平的文章即使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上,只要质量高,其被同行引用的次数依然会很高,所以评判一篇论文水平的高低不能光从刊登在何种刊物上来判断,还应当注重其被引用的次数,当然在针对某篇论文的引用次数上,要考虑自引和他引的问题,自引就是自己引用自己的文章,而他引则是别人引用,国内有不少学者为提高自身文章的引用率,大量的引用自己曾经发表的论文,但被别人引用的次数确很少,造成其论文水平较高的假象,这一点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有必要采取措施来解决此类问题,以避免在根据评价标准制定的奖励政策中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可初步设想:在限定的时段内当他引次数大与或等于自引次数时,能够获得根据引文次数设置的全额奖金;而当他引次数小于自引次数时,可以设立一个系数,该系数暂定为他引次数/自引次数,例如:一篇文章如果他引次数为0,自引次数即使在高,系数仍然为0,即该文作者获取不到根据引文次数设置的奖金.当然,具体的操作方案各个高校可以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使其更趋于合理化.通过论文的引用次数,希望能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成就的体系。在20xx年就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的新方法——指数,即高引用次数指数(high citations index),指一个人至多有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次,例如,某教授的指数是40,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40次的论文总共有40篇,但该指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并没有考虑到自引和他引的因素,可对指数的定义稍加改变,即指一个人至多有篇论文分别被他引了至少次,希望以此避免出现通过大量自引来提高个人指数的不良现象发生,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成就。

借鉴国外引文索引的统计方法,我国也逐步建立起科学引文指标体系,如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Database,中国自然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入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被誉为“中国的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开发的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则收录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期刊,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杏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这两种科学引文指标体系的建立将使国内期刊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同时也为评价国内论文的学术水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标。

这里提出两个概念: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前者是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ESI)根据论文在相应学科领域和年代中的被引频次排在前1%以内的论文,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高校的科研影响力,后者是某学科领域发表在最近两年问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内被引次数排在0.1%以内的论文,是衡量科研创新力的指标,热门论文的产生必然说明此论文是适应学科和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这是一所高校富有朝气的源动力.对于这两类论文,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在相关的评价标准中应当有所体

现,这样才能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从事尖端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结 语

评价是一种高层次的学术规范,它对学术系统的运行起着关键性的控制和指挥的作用,论文评价是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普遍关心的课题,在此过程中能否做到公正客观是整个评价工作是否有价值的最基本的要素,它关系到广大专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学术的健康发展,如果在这方面不能使人信服,那么就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发挥评价的作用,甚至还有相当大的负面作用。

我们既然要制定学术论文评价标准,就应当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公平、公正的宗旨,使其科学化、合理化,达到激励科研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强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提高学校学术地位的真正目的,任何评价都是相对的,本文的出发点就是希望能为广大科技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改进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思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集思广益,为我国的科技管理工作做出微薄的贡献。

更多相关推荐:
学术论文范例

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之关系来源httpanylwcom摘要同权论认为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同属于宪法上的基本权利而制度保障说则将大学自治视为对学术自由的保护制度保障说准确界定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对我国大学法治...

优秀毕业论文范文

HUNANUNIVERSITY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新闻整体真实操作论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班级学院名称指导老师刘四20xx221024新闻学20xx级6班新闻与传播学院柳四四学院院长肖海梅20xx年6月5日湖南大学毕...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对报关行外勤工作的认识姓名江金晶学号0564414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年级班级05级报关4班指导教师职称江明光副教授系部管理系年六月1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论文摘要范文 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和范文

论文摘要范文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和范文论文摘要在论文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是开启全篇论述概述论文内容的关键因此代写毕业论文或论文发表应尤其重视论文摘要的规范书写格式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

论文范文

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西瓜连作的危害学生姓名王五考籍号910907310288年级专业20xx级现代园艺指导老师及职称石云云教授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提交日期20xx年3月湖南农业大学函授...

论文范文

本科生学年论文设计09级论文设计题目浅析酒店实习生管理作者赵浦超分院专业旅游管理班级旅管091指导教师职称胡建英字数5591成果完成时间20xx9191浅析酒店实习生管理旅游管理专业摘要文章论述了实习生在酒店的...

毕业论文标准格式及范文

标准论文格式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

综述论文范文

改性壳聚糖富集研究综述农科论文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xx4724142改性壳聚糖富集研究综述摘要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天然高分子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展涉及的内容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综合概述了壳聚糖的结...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图书分类号密级毕业论文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指导教师08财务管理1班陶禹竹管理学院财务管理李佰阳20xx年12月1日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学院专业班级完成时间北京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观方面探析题目类型理论研究题目来源生产实际题网址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从20xx年3月1日至...

成都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优秀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下面的字体:方正黑简体三号题目企业内部控制的诊断及对策研究以成都市G房地产企业为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会计学学生姓名学号年级20##级指导教师职称教授20##年5月30日《论文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

论文格式范文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本论文作者刘小磊学校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年级08学号08021320指导教师李丽职称中级答辩日期20xx年6月20日申请学位学士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本论文刘小磊20xx年5月...

论文(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