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2

时间:2024.4.5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问题: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答:

(1)研讨型论文

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

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2)经验型论文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

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3)述评型论文

述评型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与评析性论文。它是在归纳总结别人在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评析,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论文。包括读后感、对新理论新观点的阐述。

撰写这类论文,在选择评述对象时,要考虑它的影响作用以及作者的兴趣和能力;要加深对评述对象的理解,提高对评述对象的认识,并以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为准绳。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先综述情况(或观点、或做法),在一一评析之后,再从整体、主流、本质上作总评价,或述评结合、一述一评。总之,都应具体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新构想。

(4)报告型论文

报告型论文是指描述或阐述教育实践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论文。主要有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实验研究报告。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调查报告不是情况的罗列、材料的拼凑,而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其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或描述与对象相结合的综合性报告。

调查报告的表述设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题目、导言、主体、讨论或建议、结论、列出参考资料

(二)教育经验总结报告

经验总结是一种古老的教育研究方法。今天,经验总结仍然是教育科研,特别是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一种主要形式。例如学校行政领导总结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学校教师总结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经验。他们通过对自己从事的经验活动进行回顾、反省、分析、思考,认识和发现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日后或他人类似的工作提供借鉴。教育经验总结是通过人的理性思考,把所“经历”过的、所“体验”到的东西加工成反映一定原则、规律的精神产品。经过这一番加工,使经验产生质的飞跃。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基本内容如下:

1 、开头。2 、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实施过程和主要效果。3、对于做法与效果的理论分析。4、对于今后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完 善经验的设想或建议

(三)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严格的实验研究要设置干预变量,即自变量,以影响因变量。但由于学校研究者缺乏有关真实实验研究的常识与技术;学校教育改革研究一般又是在非常自然化的环境下进行,各种变量的控制十分困难;再加上学校教育改革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革本校的教育、教学状况,提高办学效益,而不是寻求普遍性的理论原则。尽管一些打着“教育实验”旗号的这种研究引起学者们对“什么是教育实验”的争论,但他们确确实实地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推动着教育改革的前进。从许多发表的报告或论文看,它们表现出如下特点:

( 1 )对研究背景、对象、变量、假设的交代。

( 2 )说明实验效果的数据资料。如果缺乏充分具体的数据,可以以许多事实来说明效果。

( 3 )对教育措施、步骤、方法的交代。在实验报告中,对教育措施、步骤、方法的交代往往是以非常简洁的语言把它们作为自变量进行交代。也可以以较主要的篇幅详细地介绍过程、方法。

( 4 )研究结论与理论的思考。

(5)学位论文

目前在职攻读学位的老师越来越多,也开始关注学位论文这一文体。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分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

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我们可以从下列附件中了解其基本特点。

(6)叙事研究论文

“叙事研究”是近年来,随着“质的研究”方法的兴起而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属于质的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叙事就是讲故事,即对前后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进行描述。最简单的叙事就是告诉某人发生了某事,而更有意义的是将一个个简单的故事围绕某个主题,按照时间或逻辑的顺序串联起来的复杂的叙事。叙事研究是指任何使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叙事材料可以通过口述史、故事、年鉴和编年史、照片和纪念品、研究访谈、日记、自传和传记、书信、谈话、现场笔记、文献记录分析来收集。

观点、思想、理论是抽象的,而故事却是明白晓畅的,叙事的价值在于可以将抽象、深刻的道理通过活生生的故事自然地展现出来。叙事研究运用于教育研究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理念或思想,这不仅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能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

[1]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在教育领域内,叙事研究主要应用于对课

堂教学、学校生活、教师发展、学生特点等方面的研究。

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并且是实际发生的事件,具有真实性和情节性,但绝不是记流水帐,而是记述有意义、有情节、有思考的相对完整的故事。在国外的有些研究者看来,叙事所追求的旨趣决定了叙事文本的呈现不需要固定的样式,叙事文本可以拥有各自的风格,可以用文学、诗歌、科学等各种不同的样式撰写。但在实践中,叙事研究仍然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本文所介绍的格式是从易于把握的角度,提供一种较为常见、较为规范的形式,以给刚涉足叙事研究的广大教师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参照。对于叙事研究的评价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标准,主要是从文本的感染性、真实性、充分性及合理性方面进行考察[2]。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们常常将“教育叙事”(请参见“教育叙事”一节)也称之为“叙事研究”,为便于区分,可以将其理解为广义的“叙事研究”①。本文所指的“叙事研究”是取其狭义,特指以“叙事”为研究手段和结果呈现方式的一种学术性研究,它以专业的研究者为叙述主体,以中小学教育有关人员,包括教师、学生、校长、学校管理人员及家长等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围绕着教育事件展开。在叙述方式上,不仅仅限于讲述一个有声有色的故事,而是通过叙述者的裁剪安排和评论分析,尽量使所叙述的教育现象呈现出某种“结构”或理论框架,保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互动”。这种研究也被称之为“叙事的人类学研究”。

结构:叙事研究论文从结构上看有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及脚注等部分组成。叙事研究论文的标题形式比较活泼多样,可以是单标题的形式,如“关于××的叙事研究”,“××的故事”,也可以是由主标题和副标题构成的双标题,主标题用形象化的语言呈现研究的主旨,副标题则对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作出说明,如“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校长的笔记”、“帝国权力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

作为一篇规范的毕业论文,正文部分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用于期刊发表的文章,第一部分的理论背景可以简述或省略,第四部分通常也可省略):

一、绪论(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理论背景):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如果是毕业论文还必须对前人的研究及相关的理论作出综述。

二、研究方法:由于叙事研究是一种较新的研究方法,很多人对此方法不太熟悉,因此需要研究者稍加详细地交待研究方法的使用;另外由于包括叙事研究在内的质的研究在信效度上并没有一个可以客观衡量的标准,那么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陈述就成为衡量其信效度的重要依据之一。这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一)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对象是根据什么原则选择的,这样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否符合研究目的。(二)进入现场及研究的实施过程。第一次进入现场及和研究对象接触的情形,和研究对象的关系的建立及发展状况,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收集方式,收集过程(这些内容也可以用表格的方式清晰简明地展示出来);资料的整理过程;资料的分析方法。

三、研究的结果:作为叙事研究,研究的结果也就是故事的呈现,既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的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也可以是将小故事串连起来的一个较长的故事。故事是由解说者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解说者就是讲故事的人,通常就是研究者。在故事的解说中,解说者有时“在场”,有时“隐身”,在场的叙事更多地表现为解说者(研究者)夹叙夹议,解说者不仅对故事的过程进行描述,而且还就其中包含的价值观、情感、心境以及涉及的伦理等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展示出解说者的立场和理论视角;隐身的叙事则把所听到的、所看到的故事视作“社会真相”,力求客观地再现故事本身,尽可能不夹杂解说者本人的判断,以使读者能凭借自己的“前见”对故事做出每个人独特的判断。[3]还有一种“隐身”的解说是解说者使用被研究者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就大多数教育叙事论文的写作而言,解说者“在场”的方式更为常见也更能被接受,这意味着在叙事探究中,“研究者的在场”必须被承认、被理解并被写进最后的研究陈述中。在叙事研究中,如果研究者没有真实的在场体验就去构思研究文本的揭示图式,这种研究会被认为是缺乏效度的。[4]而解说者“隐身”的故事,在故事结束之后往往会有专门章节对故事进行分析、思考、评论。叙事研究一般是针对个案的深入探究,因此大多数叙事研究不会提出明确的可推广的结论,仅止于研究者对研究的一些个人性的思考。当然有些研究也会在最后提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四、对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反思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在毕业论文中对研究方法的反思一是为了说明本研究考虑到了信效度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信效度,另一方面是真诚地指出在信效度方面可能存在的缺陷,为读者批判性地阅读提供线索。有时候还会指出本研究的缺陷,例如对有些问题还可以进一步挖掘,还可以从其它途径收集资料;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印证某个观点等等,并进而提出对后续研究的一些良好的建议。


第二篇: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1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问题: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答:

(1)研讨型论文

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

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2)经验型论文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

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3)述评型论文

述评型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与评析性论文。它是在归纳总结别人在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评析,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论文。包括读后感、对新理论新观点的阐述。

撰写这类论文,在选择评述对象时,要考虑它的影响作用以及作者的兴趣和能力;要加深对评述对象的理解,提高对评述对象的认识,并以教育方针、政策、

法规以及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为准绳。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先综述情况(或观点、或做法),在一一评析之后,再从整体、主流、本质上作总评价,或述评结合、一述一评。总之,都应具体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新构想。

(4)报告型论文

报告型论文是指描述或阐述教育实践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论文。主要有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实验研究报告。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调查报告不是情况的罗列、材料的拼凑,而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其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或描述与对象相结合的综合性报告。

调查报告的表述设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题目、导言、主体、讨论或建议、结论、列出参考资料

(二)教育经验总结报告

经验总结是一种古老的教育研究方法。今天,经验总结仍然是教育科研,特别是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一种主要形式。例如学校行政领导总结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学校教师总结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经验。他们通过对自己从事的经验活动进行回顾、反省、分析、思考,认识和发现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日后或他人类似的工作提供借鉴。教育经验总结是通过人的理性思考,把所“经历”过的、所“体验”到的东西加工成反映一定原则、规律的精神产品。经过这一番加工,使经验产生质的飞跃。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基本内容如下:

1 、开头。2 、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实施过程和主要效果。3、对于做法与效果的理论分析。4、对于今后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完 善经验的设想或建议

(三)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严格的实验研究要设置干预变量,即自变量,以影响因变量。但由于学校研究者缺乏有关真实实验研究的常识与技术;学校教育改革研究一般又是在非常自

然化的环境下进行,各种变量的控制十分困难;再加上学校教育改革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革本校的教育、教学状况,提高办学效益,而不是寻求普遍性的理论原则。尽管一些打着“教育实验”旗号的这种研究引起学者们对“什么是教育实验”的争论,但他们确确实实地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推动着教育改革的前进。从许多发表的报告或论文看,它们表现出如下特点:

( 1 )对研究背景、对象、变量、假设的交代。

( 2 )说明实验效果的数据资料。如果缺乏充分具体的数据,可以以许多事实来说明效果。

( 3 )对教育措施、步骤、方法的交代。在实验报告中,对教育措施、步骤、方法的交代往往是以非常简洁的语言把它们作为自变量进行交代。也可以以较主要的篇幅详细地介绍过程、方法。

( 4 )研究结论与理论的思考。

(5)学位论文

目前在职攻读学位的老师越来越多,也开始关注学位论文这一文体。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分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我们可以从下列附件中了解其基本特点。

(6)叙事研究论文

“叙事研究”是近年来,随着“质的研究”方法的兴起而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属于质的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叙事就是讲故事,即对前后连续发生的系列性事件进行描述。最简单的叙事就是告诉某人发生了某事,而更有意义的是将一个个简单的故事围绕某个主题,按照时间或逻辑的顺序串联起来的复杂的叙事。叙事研究是指任何使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叙事材料可以通过口述史、故事、年鉴和编年史、照片和纪念品、研究访谈、日记、自传和传记、书信、谈话、现场笔记、文献记录分析来收集。

观点、思想、理论是抽象的,而故事却是明白晓畅的,叙事的价值在于可以将抽象、深刻的道理通过活生生的故事自然地展现出来。叙事研究运用于教育研究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理念或思想,这不仅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能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在教育领域内,叙事研究主要应用于对课堂教学、学校生活、教师发展、学生特点等方面的研究。

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并且是实际发生的事件,具有真实性和情节性,但绝不是记流水帐,而是记述有意义、有情节、有思考的相对完整的故事。在国外的有些研究者看来,叙事所追求的旨趣决定了叙事文本的呈现不需要固定的样式,叙事文本可以拥有各自的风格,可以用文学、诗歌、科学等各种不同的样式撰写。但在实践中,叙事研究仍然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本文所介绍的格式是从易于把握的角度,提供一种较为常见、较为规范的形式,以给刚涉足叙事研究的广大教师和研究者提供一个参照。对于叙事研究的评价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标准,主要是从文本的感染性、真实性、充分性及合理性方面进行考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们常常将“教育叙事”(请参见“教育叙事”一节)也称之为“叙事研究”,为便于区分,可以将其理解为广义的“叙事研究”。本文所指的“叙事研究”是取其狭义,特指以“叙事”为研究手段和结果呈现方式的一种学术性研究,它以专业的研究者为叙述主体,以中小学教育有关人员,包括教师、学生、校长、学校管理人员及家长等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围绕着教育事件展开。在叙述方式上,不仅仅限于讲述一个有声有色的故事,而是通过叙述者的裁剪安排和评论分析,尽量使所叙述的教育现象呈现出某种“结构”或理论框架,保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互动”。这种研究也被称之为“叙事的人类学研究”。

结构:叙事研究论文从结构上看有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及脚注等部分组成。叙事研究论文的标题形式比较活泼多样,可以是单标题的形式,如“关于××的叙事研究”,“××的故事”,也可以是由主标题和副标题构成的双标题,主标题用形象化的语言呈现研究的主旨,副标题则对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作出说明,如“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校长的笔记”、“帝国权力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

作为一篇规范的毕业论文,正文部分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用于期刊发表的文章,第一部分的理论背景可以简述或省略,第四部分通常也可省略):

一、绪论(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理论背景):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如果是毕业论文还必须对前人的研究及相关的理论作出综述。

二、研究方法:由于叙事研究是一种较新的研究方法,很多人对此方法不太熟悉,因此需要研究者稍加详细地交待研究方法的使用;另外由于包括叙事研究在内的质的研究在信效度上并没有一个可以客观衡量的标准,那么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陈述就成为衡量其信效度的重要依据之一。这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一)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对象是根据什么原则选择的,这样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否符合研究目的。(二)进入现场及研究的实施过程。第一次进入现场及和研究对象接触的情形,和研究对象的关系的建立及发展状况,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三)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收集方式,收集过程(这些内容也可以用表格的方式清晰简明地展示出来);资料的整理过程;资料的分析方法。

三、研究的结果:作为叙事研究,研究的结果也就是故事的呈现,既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的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也可以是将小故事串连起来的一个较长的故事。故事是由解说者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解说者就是讲故事的人,通常就是研究者。在故事的解说中,解说者有时“在场”,有时“隐身”,在场的叙事更多地表现为解说者(研究者)夹叙夹议,解说者不仅对故事的过程进行描述,而且还就其中包含的价值观、情感、心境以及涉及的伦理等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展示出解说者的立场和理论视角;隐身的叙事则把所听到的、所看到的故事视作“社会真相”,力求客观地再现故事本身,尽可能不夹杂解说者本人的判断,以使读者能凭借自己的“前见”对故事做出每个人独特的判断。还有一种“隐身”的解说是解说者使用被研究者的口吻用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就大多数教育叙事论文的写作而言,解说者“在场”的方式更为常见也更能被接受,这意味着在叙事探究中,“研究者的在场”必须被承认、被理解并被写进最后的研究陈述中。在叙事研究中,如果研究者没有真实的在场体验就去构思研究文本的揭示图式,这种研究会被认为是缺乏效度的。而解说者“隐身”的故事,在故事结束之后往往会有专门章节对故事进行分析、思考、评论。叙事研究一般是针对个案的深入探究,因此大多数叙事研究

不会提出明确的可推广的结论,仅止于研究者对研究的一些个人性的思考。当然有些研究也会在最后提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第三篇:教学案例与反思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案例及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

把20.256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我不知道保留是什么意思?

生:我知道“保留“就是留下来的意思。

生:那么“保留两位小数 ”又是什么意思?

师:(待学生真明白了)老师考一考你们。“保留一位小数是什么意思呢?

生1:保留一位小数就是把小数部分要留下来一位。

师:保留整数呢?

生2:就是把这个数小数点左边的数留下来。

师:看来同学们真明白了。下面请同学们尝试例1,并让三个学生分别上黑板板书如下,再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想的。

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学生的互相提问及讲解,收到了一想不到的效果。其成功原因在于:我们应该了解学生的现在知识水平与学习的新知识之间有多大的差距,或者说学生有多大的坎,能不能迈过去,或者说学生跳一跳能不能摘到果子,去体会成功的快乐。如果学生现有知识与学生所学知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教师要给学生思维的台阶。通过这个台阶的铺垫,让学生由不能主动探索,让学生由不会做到会做,使学生自主学习得以实现。

2、《小数除以整数》教学片段及反思

课开始,用谈话的方式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深入三峡工程,学习了小数乘法,今天我们要继续了解三峡工程,看看还有哪些收获。

这样从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探究新知部分:

教师: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

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长城号”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

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9.84÷3=

谈话: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做一做。

师:将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展示:

(1)估算:9÷3=3,9.84米比9米多,水位平均每天上升3米多。

(2)变成整数计算,9.84米=984厘米,984÷3=328(厘米)=3.28(米)

(3)竖式算法。

(对学生合理的算法给予肯定。)

这样教师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体现数学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

师:下面我们来重点研究一下笔算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要在个位3的右面点上小数点,也就是商里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除到被除数的十分位仍有余数2,应该怎么办?

学生共同把这道除法竖式做完。

这样突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长城号”通过每级船闸的平均时间是多少?你能自己解决吗?

比较:这个题和前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如果不够商1时该怎么办?

概括: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这样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个位上就不够商1,学生一边理解,一边消化,有利于对小数除法的掌握。

??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自主学习新知识。并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计算方法,至于熟练计算,仍需进一步练习。

根据实际情况 解决数学问题(五年级数学案例片断)

[案例描述]

1、出示例题: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的香油,需要准备几个这样的瓶? 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2..5÷0.4,然后我要求学生把求出的结果写出来,我巡视了一下,有大部分同学这样写: 2..5÷0.4=6.25(个)有几个同学这样写:2..5÷0.4=6.25没写单位名称。还有几位同学草稿本上已算出6.25,却没把结果写在作业本上。于是我分别点同学展示自己的结果,第一个同学展示 2..5÷0.4=6.25(个)后,“那需要准备几个瓶子呢?”我问。这个学生很快回答道: “是6个,因为根据四舍五入6.25的近似数是6。”“不对,瓶子怎么能有小数呢”下面很快很多同学提出了异议。于是我点了其中的一位同学发言,这位同学说道:“我觉得在这里用6.25(个)不合适,应该是这样表示2..5÷0.4=6(个)?0.1(千克)就是需要6个瓶子,还有0.1千克不能装。”很快下面又有几名同学举手了,我于是又点了一名同学回答,这位学生说:“第二位同学只说对了一半,我认为他的算式的表示方法我同意,但是题目中问是是需要几个这样的瓶子,最后的0.1千克也需要一个瓶子。”“你们同意谁的说法呢?”下面是学生的评价:

生1:第一位同学求得的商是正确的,但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需要几个瓶子。我认为第三位同学说得很有道理。

生2:第二个同学他没想到剩下的0.1千克也要装一个瓶,我同意第三位同学的说法。

生3:我的想法与第三位同学一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求商的近似数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求结果。

2、课上到这儿,课堂上正因为有了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与评价,他们已轻松地弄明白了在求商的近似数时。不能机械地用“四舍五入”方法去求。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

3、“像这种取值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给它取个名字叫‘进一法’那你们是否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进一法’?”同学们现在是兴趣高涨,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说了这一段话。很快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我分别点了几位同学发言:

生1:在我们租船时,如果一条船限载4人,而我们有6个人,这个时候就得租2条船,这就是进一法。

生2:在装货物时,如果一辆车限装3吨货,现在有4吨货,就必须用2辆车来装这批货。

生3:同学们去看电影,如果一排只能坐15人,现在有20人,就必须坐2排。

4、多么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也分别点同学给他们举的这些例子做了评价,一致认可这些都是“进一法”的例子。这时见还有几名同学举着手,于是我又点了一位男生回答。他这样说:“学校给同学们做校服,做一套校服需要1米布,现在有145厘米布,可以做两套校服。”听了他的回答,教室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大部分同学们都用疑惑的眼睛看着我,正确的结果往往是在不断地冲突中产生的。于是我很快问了一句:“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与你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很快就有几个小组举手了,我分别点了两个小组的同学回答。

小组一:我们认为只有145厘米布不够做2套衣服,只能做一套。

小组二:我们小组的也认为只能做1套衣服,因为做2套需要2米布,而现在只有1米45厘米的布,所

以不够做2套。

有了这两小组同学的汇报,刚才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很快也弄明白了只能做1套衣服。

5、“对于这种情况,你们觉得我们应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甩尾法”“抹尾法”“去尾法”?同学们一下子取出了好几个名字,最后一致同意用“去尾法”并一下子举了几个生活中用到去尾法的例子。

6、一节课很快在学生们的积极讨论中结束了,同学们是意犹未尽。回想起来,如果按照我所准备的,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把自己的思想强制性灌输给他们,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案例反思:

1、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知识不仅仅是教会的,而更应该由学生自己学会的。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树立“以学主动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本案例让我想到了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教师只能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

2、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案例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围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该“进一法”和“去尾法”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人的根本属性在于他的社会性。学生要从小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本节课我在设计教学时,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每一位学生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创设生活化数学课堂 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用字母表示数”的

教学片断与反思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巧设妙引 生于问题

(出示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

学生接着说下来,声音渐渐淡化,师生对口令。

20只青蛙——( ) 30只青蛙——( )

80只青蛙——( ) ??

师:同学们,咱们这样说下去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谁有本领,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用一句话来表示(这首儿歌)?

生1: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

生2:有多少只青蛙就有多少张嘴。

生3:n只青蛙n张嘴。

师肯定并追问:为什么青蛙的只数用字母n来表示,而嘴巴的张数也用同一字母n来表示呢?

生:因为青蛙的只数与嘴巴的张数是一样的,相等的,所以用一样的字母表示。

师:也就是说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板书)

师:那这里的n可以表示哪些数?

生1:所有的数。

生2:所有的自然数。

师:看来,字母的作用可真大,不仅可以表示某个确定的数,还能表示许多数不完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字母的魅力。(板书揭题)

[反思] 新课导入,选取了具有儿童化的歌谣与数的儿歌的素材,折射出教者的数学文化,体现了数学生活化,从“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来开始研究,从简单中挖掘深刻与丰富,教师的退出(咱们这样说下去说得实吗?谁有本领,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同一句话来表示)成就了学生的创造,“逼”学生自己想出用了母来概括,让学生初步体会字母具有的概括性。真切地感受到字母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个确定的数,它还可以表示一些数、一类数。

5、转化的应用

——《用方程解答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教学片断及反思

背景与导读

《用方程解答两个未知数的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稍复杂的方程》的例3。通过例1、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根据条件找出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只含一个未知数的问题。要学会用方程解答两个未知数的问题,重点是要弄清如何设未知数。因此,引导学生如何把两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未知数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我们通过启发提问、引导思考、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的魅力,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此外,还让学生体会了使计算结果同时满足题目中所有的条件的科学的检验方法。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

课件出示:100克

师:一个鸡蛋有多重?

生:50克。

课件出示:

苹果 桔子 150克

师:你能说出一个苹果和一个桔子各有多重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苹果和桔子都是未知量。

紧接着课件出示: 苹果 桔子 桔子

师:现在知道它们各自的重量吗?

生:苹果100克,桔子50克。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因为一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桔子的重量,那么3个桔子等于150克,所以一个桔子就等于50克,苹果就是100克。

[反思]

这一环节的设计,由只含一个未知数的方程作铺垫;接着让学生只根据苹果和桔子重量的和这一个条件求各自重量,创设问题情境,引起认知冲突;再告诉学生一个苹果等于两个桔子重量这一必不可少的条件,排除了思维疑虑,让学生豁然开朗。学生初步感悟到: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要把两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未知数。同时,也初步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更多相关推荐:
教学案例与反思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案例及教学反思教学片段把20256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我不知道保留是什么意思生我知道保留就是留下来的意思生那么保留两位小数又是什...

教案及反思

北师大图画书五级AFriendMakingMachineLesson1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此次新英语课程标准修订中的一大亮点即英语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点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第十八周第十八周第十八周第十八周第十八周第十八周第十八周第十八周第十八周第十八周20xx年6月7日

囚蚁教案及反思

11囚蚁教案蔡甸二小曾娟娟学习目标1234学会8个生字理解饲养等词语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可贵的道理第一课时一导入1中国的汉...

悦纳自己教案及反思

新区庵东实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悦纳自己我就是我教师姚儿萍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0日课题悦纳自己我就是我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2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教...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一节数一数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内容附图。

小班语言活动《小猪变干净了》教案及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小猪变干净了教案及反思一活动目标1学习故事对话炼口语表达能力2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3理解故事内容体验表演故事的乐趣二活动准备教学PPT小猪小白兔小白鹅布偶三活动指导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表演...

8.1电能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0一二学年上学期红旗中学课堂教学设计12345

《肯德基》游戏教案及反思

角色游戏肯德基游戏总目标1有一定的角色意识遵守游戏规则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2明确肯德基里工作人员的分工职责能逼真地模仿所扮演的角色较有创造性地表现各角色的行为与活动3游戏中能和同伴积极交往有了一定的和同伴...

美术教学反思及教学案例 上传

美术教学案例增城区小楼镇长岭麦韵芳小学吴国辉在我任教美术课期间学习了很多美术教学成功案例观摩过许多优秀美术老师精彩授课同时我也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总结的教学理念搬到课...

20xx年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

20xx20xx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下册数学科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

教案及反思(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