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居观后感

时间:2024.4.21

一代楷模的青砖琉璃

青瓦灰墙的小四合院、枝繁叶茂的丁香花、古朴简单的屋内摆放似乎就已经将一个对中国人的民族自强发挥极大引导作用的伟大楷模的起居环境做了一个完美的概括,如此的简单,如此的不加修饰,这的确就是伟大的文化领袖鲁迅先生起居的地方。

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敬仰,我们小组一行五人来到位于北京市阜成门的鲁迅故居,一进门我们便满心期待的开始我们的参观。据介绍,鲁迅于19xx年x月至19xx年x月在此居住,也是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最后一处住所,这是他当时花了八百块的答应买下并亲自进行改建的一所小四合院。院子里长着两株鲁迅先生亲手栽的丁香花,枝繁叶茂,蓊郁葱茏,枣树旁的北屋有三间正房,北屋中间是鲁迅一家人的客厅和起居室。东侧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的住室,西侧是鲁迅名义上的妻子朱安的卧室,屋里陈设都很简朴。北屋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其正屋北面接出的一间小屋子便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屋子北面是两扇大玻璃窗,窗下横放着一张简陋的小木板床,东墙下放着一张老式的三屉桌,坐在桌前,可以从窗口眺望后面园子里的景物。桌上高脚煤油灯、毛笔、砚台、文具……一如其旧,令观者不仅遥想当年它们的主人在灯下奋笔疾书的情景。谁能想到,就是在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狭小而简陋的斗室里,短短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鲁迅创作发表了230多篇散文诗、小说和杂文。著名的《华盖集》、《华盖集续篇》,以及《野草》、《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大部分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可以说,鲁迅在这里的两年多时间,是他在北京的xx年中工作最紧张、创作最旺盛的阶段。北屋前面东西两侧,分别有两间小房子,东边的是女工的卧室,西边的是厨房,现在分别作为陈列室和管理室。南房是鲁迅的会客室兼藏书室,东墙上的一幅鲁迅炭画像引人注目。这是鲁迅的同乡画家陶元庆的作品,深为鲁迅喜爱。南房里间是小客房,主要是为接待来访的朋友而准备的。在这里,鲁迅接待了很多慕名而来的青年。当谈到夜深时,鲁迅经常拿着煤油灯,送他们到大门外,看他们远去了才回来。当年许广平在受到学校迫害时,也曾来此居住过。

随后我们一行来到了位于院内的鲁迅博物馆,里面展示着鲁迅生前所留下的所有,从我们都熟悉的“三味书屋”到他病逝前三天的作品草纸,在这里所展示的一切好像让我们亲历了鲁迅先生所走过的匆匆岁月,看到三位书屋似乎将我们带到了那个为了不再迟到而在桌上狠狠刻下“早”字的童真男孩面前,看见百草堂似乎让我们见证着一个男孩富有童趣的成长史,而看见摆放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桌椅,又让我们好像看到鲁迅先生正在为了民族兴亡而日夜奋笔疾书的的佝偻模样。一个个鲁迅亲自设计的书刊封面字体,一张张改了又改的作品草纸,一本本厚实而内容丰富的书籍,这里面无不包含着一个伟大思想家所有的报复与理想,辛酸与汗水,正如毛泽东笔下所写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代伟人躺在病床上,双眼合并,悄无声息,内心的遗憾与酸楚立刻涌上心头,这让我想到了毛泽东的那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的死不仅仅他自己精神重于泰山,而且相信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内心是更加的沉重,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此刻,在我眼前浮现了鲁迅的那句话:“什么事路?即使从没有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他就是以这样的不到灵魂与精神信念,弃医从文,从精神上解救中国人。他在愤恨的写下“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套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条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 的怯懦,懒惰,而又巧滑。一天

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有觉得日见其光荣”的同时,也在警醒所有的中国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行。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或下棋的人们,就先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他所有的语言中无不彰显着对国人怯懦特性的愤慨,和对国人觉醒自救的希望,他用他的语言呼唤世人,他用他的语言改变世人,而所有都是为了将处于民族存亡危机关头的国人挽救回来。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鲁迅是可敬的,因为他做的所有都为了整个民族的发展延续;鲁迅是简朴的,在他的起居用具中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奢侈;鲁迅是伟大的,他将他的一生献给了国家,在他面前,家庭、职业都是为了民族存亡而做出的选择。


第二篇:参观鲁迅故居有感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

鲁迅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灵魂,我敬爱鲁迅先生,喜欢他犀利的文字和不屈的脊梁。有人曾评价: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先生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我们党校实践小组决定五一假期到位于阜成门内的鲁迅故居兼博物馆参观,来追寻先生的痕迹,以陶冶情操,令五一假期更有意义。一行人下了公交车,信步前走,拐弯处不远,正对着一个古式风格的大门,这便是鲁迅先生故居。虽然离喧嚣的马路不足200米,但这里的清幽冷寂却与外面的热闹相隔天壤,入门正对着的是鲁迅先生的石塑雕像,安放在片绿茵草坪之上,左右的花树繁华满枝,春风吹过,飘散的花瓣撒满一地,满院清香。进入陈列厅一层,整个大厅清幽素雅,正中放置着放大的石制手稿,边缘翘起,像是刚从书桌上落下来着地的瞬间的书集。四面淡青色石壁上或凸或凹刻嵌着鲁迅先生的作品集名和篇名,夹以木制的刻板,显得幽雅而又庄重。右手上楼梯是二层展厅,正对墙面上是一幅素描荒原图,四周墙面柜台上陈列的先生的图像图片图片、手迹、书稿、微缩模型和先生的语录展示了鲁迅先生一生的行踪和创作轨迹。

出了展厅,便到了先生的西三条故居,又称“老虎尾巴”,不算大的四合院正中种着鲁迅先生手植的白丁香,正值盛放,香气袭人。后院有两颗枣树和一丛黄刺梅。隔着玻璃,看到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但却在这极简单的屋里,鲁迅先生用匕首一样的笔杆子创作了《华盖集》等二百多篇伟大作品。

观其居,思其人,鲁迅先生生逢国势剧变时期,饱尝世态炎凉,目睹国家丧权辱国之状,身经离乱,路途多变,面对明枪和暗箭不屈不挠,英勇反击,在坚守中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在敌人所加的伤痛围困中辗转,在无路可走之时坚持战斗,用血踏出一条路来,这是怎样的勇气。弃医从文,先生是深刻之人,无往而不深刻,对人对事对景,都能直透内心,挖出深意,于事态、文学、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的解析无不鞭辟入里。先生以医学、文艺来疗治人们从肉体到精神的病苦,向自我剖析,不放过世间任何的丑陋和黑暗,对国家、民族始终保有忧切之心。我想起了先生的诗《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我想,处在五四时期的青年鲁迅是幸福的吧,在风雨如磐的时代,先生能够不囿于书屋,投入到社会汹涌的洪流,著书论作,为民族的命运呐喊,唤醒整个民族,用匕首般的笔刺向敌人的喉咙,置个人于度外。如先生的《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现在的多元化生活让人们有很大的空间去思索和斟酌,也许这世界的纷繁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我们还是要在许多种价值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为之付出心血,坚守自己的心灵园地,并时时加以修剪,除去芜杂。让自己心灵的花园繁花似锦,飘香悠远。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在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深刻的解剖和分析自我,也许会沮丧,失去前行的勇气,也许会豪情壮志,去寻求别样的人生。我们应该学会在生活的压力和美好之间,找到坐标,体现自己的价值。

更多相关推荐: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10月6日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位于北京阜城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的北京鲁迅博物馆通过这次参观我和妈妈都对鲁迅博物馆有了更多更新的感受北京鲁迅博物馆19xx年落成开放的它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人物传记性博...

观鲁迅故居后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在家庭遭受一系列变故饱受人间冷暖的鲁迅认识到社会的腐败从而自强不息成了一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是去绍兴以前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来到浙江绍兴一...

观鲁迅故居有感

观鲁迅故居本周末我们参观了鲁迅故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故居是一个宁静的普普通通的四合院院子空间不大但很精致东南西北四面的屋子紧凑的立在那儿院子的中间是鲁迅先生亲手栽种的丁香树虽然已过多年但依然挺拔茂盛四周的...

观鲁迅故里有感

鲁迅先生的故居静静的坐落在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内鲁迅故居是一个宁静的四合院虽是冬天但是阳光射到这里并不显清冷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院子空间不大但很精致东南西北四面的屋子紧凑的立在那儿院子的中间是鲁迅先生亲手栽种...

观校史陈列室和鲁迅故居有感

观校史陈列室和鲁迅故居有感5月25日中午我们党课小组的同学有幸参观了我们二工大的校史陈列室我们两两排队整齐地走进陈列室一进去就看到了墙上好多好多的题词照片以及其他形式的东西展厅的设计淡雅大气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那...

鲁迅文集观后感

我一向对于鲁迅及鲁迅的文学作品抱着好感无论是不经世事成长阶段的中学还是渐渐成熟的大学阶段因为在我看来在鲁迅那个年代写作是难得的坚持写作事业更是难得的特殊的时代造就特殊的时代英雄而鲁迅就是这样的英雄借此次机会再次...

瞿秋白故居观后感

瞿秋白故居观后感瞿秋白纪念馆原系城西瞿氏宗饲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赓甫于清光绪年间任湖北布政使时捐款建成面积1025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大院各有四进瞿秋白家因贫困所迫19xx年19xx年在祠堂东院居住矍秋白189919x...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

参观鲁迅故居有感鲁迅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灵魂,我敬爱鲁迅先生,喜欢他犀利的文字和不屈的脊梁。有人曾评价: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

鲁迅《野草》读后感

鲁迅野草读后感这些看似短小而确短小深涵的文章让我来不及变化表情一百多页的墨洒开我心中点点疑团对生活以及对曾以往在我身边或未来抑或鲁迅年代的种种变迁心灵的变迁生活的万变鲁迅要讲的很深而总是用梦来诠释哪怕梦也是有些...

鲁迅全集读后感

1读野草有感有谁不珍爱自己的青春星月蝶杜鹃虚无的名利红颜的静女然而对于一代文豪鲁迅先生而言这一切却又是多么地quot悲凉缥缈quot人的生命如蜉蝣般短暂芦苇般脆弱与浩大的世界比人只是一粒微小的尘埃而已人世的辛酸...

鲁迅读后感

中国的脊梁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句话是我初中时对鲁迅最大认知其实不然这只是国人所必须掌握的文学常识在深读鲁迅之后才知道原来在这之下隐藏了一个民族魂或者说是一个民族精神上...

走进鲁迅读后感

鲁迅名人传记读后感六3李颖鲁迅20年代初中国的文学之魂在我想象中他应该穿着中山装一脸愤世嫉俗这才符合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直到今天翻开这本鲁迅我才看到了鲁迅的另一面真正走进了他的心灵了解了他艰苦朴素...

鲁迅故居观后感(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