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时间:2024.3.19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儒家思想的演变:

春秋:创立; 战国:蔚然成大宗; 秦朝:遭打击;

汉朝(汉武帝)正统地位; 魏晋-隋唐:三教合一,面临挑战 宋明:改造后理学成为官方思想; 明清:批判中发展。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①经济上: 井田制瓦解 ②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③阶级关系上: 士阶层崛起 ④学术上:私人讲学出现, “学在民间” 2、主要流派

①、道家:老子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哲学:主张世界的本原是“道”,世界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庄子主张世界万物都相对、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自由。

②、法家: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③、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④、儒家:孔子主张仁(核心)、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主张仁义施政、君舟民水、性本恶。

3、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和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㈠、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1、形成背景 ①、汉武帝初期社会危机加剧: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三大问题) ②、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③、汉武帝举贤良对策,选拔人才。 2、代表作品:《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3、思想主张: A.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为加强君权,提出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C.为巩固统治秩序,提出 “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4、历史意义:他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汉武帝加以实行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 2、措施: ①思想: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②政治:起用儒学家参政 ③教育:以儒家五经为教科书〔诗书礼易和春秋〕,兴办太学和郡县学 3、影响: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宋明理学

㈠、产生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地位;汉唐以来三教合一趋势的推动;

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需要新的统治思想。

㈡、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程朱理学: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核心思想);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朱熹特别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明天理的途径是“格物致知”。

2、陆王心学: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核心思想);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认识论)。

3、二者异同

①、同:都继承了孔孟思想、主张理是宇宙万物本原、以纲常伦理维护君主专制、重视主观意志的作用。 ②、异:

a、对天理的定义不同:程朱认为是外在的理〔客观唯心主义〕,陆王认为是内在的心〔主观唯心主义〕。 b、认识理的方法不同:程朱主张格物致知,陆王主张知行合一〔通过反省内心得到天理〕。 ㈢、理学影响

1、消极影响:用纲常伦理约束人们,维护君主专制,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2、积极影响:注重气节品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产生背景: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阶级上: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 思想上:程朱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学东渐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影响

? ①、离经叛道的异端李贽:挑战孔子和儒学的正统地位; ? 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 评价: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是反封建的先驱。 ? ②、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工商皆本。 ? 影响: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③、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思想,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区别对待亡国与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 ④、王夫之的唯物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唯物论),物质是可知的(认识论);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法)。 ? 影响: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 历史影响: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强大而顽固的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

更多相关推荐:
传统文化总结

传统文化学习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

****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

传统文化工作总结

扎兰屯幼儿师范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总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方村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学校自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抓好这项工作。本学期,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诵读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使经典诵读课程化,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修生养性提高自身素质格物致知发展社会经济而我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知识因为传承让我们...

传统文化总结

西宁市杨家庄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工作总结中华民族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财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也是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面对如此丰富深厚的民族瑰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充分发掘它…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我们缺失了了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里,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五千年总结下来的文化,个人的金钱欲望和享受的生活状态占据我们现代人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会

参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座的心德体会——东风三小杨文武体会一:现在的小学生乃至家长,绝大部分的人,心里只看考试分数的多少,全不知道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是何物。就是皮毛地知道一些,也不去关心,不理会…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总结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总结穆文婷本学期,我们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

20xx秋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习水县东皇镇第二小学20xx秋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让学生们从小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深远的意义现在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活动总结

昌乐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活动总结为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促进少先队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我校积极响应上级精神关于在寒假春节期间动员少先队员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寒假春节期间在全体队员中...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总结

六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总结本学期我们六年级进行了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

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