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论文

时间:2024.4.20

摘要

从敬语的文化背景开始阐述,探讨敬语使用的原因,详细介绍了日语敬语的分类以及使用原则,最后列举了几个关于日语敬语的误用例子。

关键词: 敬语 分类 原则 误用

敬语的使用在日语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已然融入日本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老人小孩、男性女性、各行各业,从日常的基本对话到电话用语、庄严的场合用语基本上都涉及到敬语的使用。因此,学好敬语十分重要。

日本人为什么要使用敬语呢?就好像在中国有尊老爱幼的美好传统道德一样,敬语的使用显示了一个人高尚的品行、社交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地反应了这个人的知识水平。另外,敬语的使用也给日本带来一个和平的时代,和谐的社会环境。

日本人的敬语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前期,经历从奈良时代到古代后期平安时代,中世前期镰仓时代,中世后期室町时代,近世江户时代,近代明治大正昭和二十年以前,现代昭和二十年以后这七个时期。主要因为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从古至今流传着一种从上到下的等级观念,为了维护这种等级,为了突出对听者或者对话题中的对象的尊敬,通常都会使用敬语。但在二战后因为日本社会民主化,日本敬语开始根据说话者间的亲密程度划分。日趋完整的日语敬语体系十分复杂,对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敬语的使用不尽相同。 要正确使用敬语,首先要清楚日语敬语的分类。传统中的敬语根据语法理论分为尊敬语、自谦语和郑重语。后来日本政府推出新分类法,把日语敬语分为尊敬语、谦让语I、谦让语II、丁宁语和美化语五大类,以方便学生正确掌握敬语的用法。

一、尊敬语是对对方或者第三者方面的行为、事物、状态等的叙述。包括以下五种形式:

1、敬语助动词----れる、られる

动词未然形(五段动词)+れる

动词未然形(其他动词)+られる

另外要注意サ变动词的敬语态是:サ变动词词干+される

2、敬语句形,敬语句形是用固定的句形表示的敬他语。

① お+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になる

ご(御)+さ变动词词干+になる

②お+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です

ご(御)+さ变动词词干+です

③お+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くださる

ご(御)+さ变动词词干+くださる

④お+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ください

ご(御)+さ变动词词干+ください

3、用补助动词なさる构成敬他语。

(お)+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なさる

(ご)+さ变动词词干+なさる

而其否定形是なさいません

4、敬语动词,除了上述的一般动词经过变化表示敬语外,有一些动词有专门的敬语动词。如いらっしゃる、召し上がる、おっしゃる等。

5、表示尊敬的接头词和结尾词

a 用接头词お和ご(御)接在与对方有关的名词前面,以此表示尊敬。

b 用结尾词さま、さん、どの,接在与对方有关的名词后面,以此表示尊敬。

二、谦让语I是从自己方面向关于对方方面或者第三者方面的行为事物等的人物叙述。 如:伺う、申し上げる、お目にかかる、差し上げる、お届けする、ご案内する。

三、谦让语II也可说成郑重语,是对话或文章中的对方,郑重的叙述自己方面的行为、事物等。如:参る、申す、いたす、おる。

四、郑重语是对讲话中或文章中的对方谨慎认真地叙述。

1,郑重语助动词です、ます、であります、でございます。

2,郑重语动词ございます、おります。

3,郑重语补助动词~てまいります、~ております。

4,接头词お、ご。

5,其他表示郑重的词语。如よろしい、本年。

五、美化语是美化事物的叙述。如:お酒、お料理。

敬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原则。总的来说,作为个人,遇到比自己年长的人、比自己职位高的人要使用敬语,这是日语中的上下关系;对生人、外人使用敬语,对亲近的人、自己人不使用敬语,这时日语中的亲属关系;还有一种内外关系,如作为公司内部的人,在公司里也一样要对职位较自己高的人,或者理应尊敬的人使用敬语。但对于公司外的人称呼公司内部成员时不适用敬语。家庭同理。

1、 基于权势关系的敬语

比如对皇太子的称呼要用さま,而被称为“先生”的只有政治家、律师、医生和教师,这和这些职业拥有的较高社会地位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根据自己所属集团中的地位和相互间的上下关系,来决定使用怎么样的敬语。

2、 内外,亲疏关系

敬语其实从本源来讲是属于一种敬畏的表现,所以对于不熟悉的人也要使用敬语

3、 基于利益关系的敬语

在有求于对方或者期待对方给予某种恩惠或关照时,心理上会处于劣势,反映到语言行为中就变成了敬语的使用。反之,如果人处于被求者或者施受者的立场是,他使用敬语的医师就会比前者大为减少。

4、 基于公私场面的敬语

在许多场合,是否使用敬语已经不仅仅是处于尊卑意识或者单纯的尊敬他人,二十由于公共场面的礼节、礼貌或者表现自己的教养与修养,就和在家穿便服,出席郑重场合会穿西装甚至礼服是一样的道理。

另外,敬语使用很多时候还会受到心理因素等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在了解敬语使用的场合以及用法之后,还要特别注意容易误用的几类典型例子。

1、 敬语过剩。敬语滥用,双重或多重敬语的重复使用,这不仅导致句子累赘,语气啰嗦,而且这种用法是不成立的。也有对物品过分使用敬语的现象,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要用お、ご作接头词表示尊敬的。

2、 尊敬语与谦让语混淆使用。在使用尊敬语和谦让语时特别要注意说话者和对方的身份,自谦语可以用于说话人自己的动作,但不能用于听话人的动作。特别是在服务行业,这类错误经常发生。

3、 使用敬语的不平衡。使用敬语的时候要注意句子先后平衡,不能在句子开头使用了,后句却没有加上敬语成分。

关于敬语使用的高频错误大致是以上几点,在使用日语敬语时,不妨特别留意。

结束语:日语敬语的学习是学习日语,学习日语语言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好日语敬语的使用对我们日后的工作、留学以及日常生活都有很大好处。 因此虽然其体系庞大,用法错综复杂,但只要有系统地学习,也是可以正确地把握的。

参考文献:

从敬语使用看日本人的语言行为特点 普书贞

日语郑重语的使用方法总结

浅谈日语敬语的分类与使用

日语语法之何时该用敬语

日语中常见的敬语误用分析

燕园日语 朱莎 21CN教育网 铁曼


第二篇:日语论文


文化是一种符号系统,它既有传播性,又具有稳定性。文化的传播性决定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必然交流,从而使文化系统获得新的动力。而文化的稳定性又必然对外来文化进行自在的选择处理,以保持本土文化的特性。在诸多国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本是典型的一例。日本的岛国地形以及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文化所特有的对外来文化的极强的吸收性,而海洋的这种相对隔绝性也是日本文化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孕育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也是世界范围内罕见的兼容性文化。

文化是民族性格的反映。并不厚重的文化底蕴使日本民族早已养成了向外学习的习惯,成为一个勇于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民族。今天的日本文化是传统的日本文化和外来文化在不断接触、交织、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许多学者对日本文化曾经作过这样的概括:日本古代文化为“唐化”(中国化)、近代文化为“欧化”(西洋化)、现代文化为“美化”(美国化)。

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一、日本"三道"

---茶道

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茶道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花道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其次花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采用园艺、美术、雕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

---书道

书道,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毛笔抄录经,中国的书法也随之在日本展开。圣德太子抄录的「法华经义疏」,就是受中国六朝时代书法风格影响的代表作。日本天台宗始祖最澄和尚从中国返国时,带回了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并将之推广。

二、日本的宗教文化

---儒学的日本化

分为嫁接儒学时期,儒学的内化与变形,武士道与儒学时期。

儒教与佛教,关于儒学首传至东瀛者,一般认为是应神天皇时赴日的王仁,王仁将论语和千字经带回日本。江户时代,日本儒学者为了使儒学摆脱对佛教的依附,才致力于儒佛之辨,批判佛教的出世主义。尤应注意的是,日本的儒学者,除了极少数的例外(如室鸠巢、佐藤直方、三宅尚斋、赖山阳、太宰春台等),大都对日本神道采取共存和融合姿态,主张神儒一致和神儒合一。林罗山的"理当心地神道",认为"本朝神道是王道,王道是儒道,固无差等"。还认为"神道即理"。他试图以朱子学的"理"的思想为日本固有神道奠定合理主义基础,属于以中国儒学的理性主义改造与取代日本神道的神秘主义的类型。

儒学的日本化,既是日本文明特异性格的产物,又是日本文明特异性格的表现。通过对日本儒学的特色的考察,我们便可窥知日本文明重直观,轻抽象,重感情,轻理智,多元共存等特质。中国的儒教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最重要的美德,并且相信仁是人类本质的美德。

---佛教的日本化

分为大乘佛教的日本化禅宗的日本化

中国禅宗佛教由于融合了儒和道的某些思想因素更富有政治宗教色彩,禅宗宣扬“心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主张只有一心向佛,人人皆可“顿悟”成佛。因此,禅宗传入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派别。中国佛教传入日本以后,经过长期发展,到镰仓时期脱离了大陆佛教的特色,佛教日本化,成为日本人精神生活的基调,对日本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佛教传人日本以前,日本人的信仰是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神道教,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儒学和佛教传入日本后,吸收了儒学的论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渐形成一种多神信仰的宗教体系,号称有八百万神和一千五百万神。特别崇拜作为皇祖神的天照大神,宣传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据“神敕”实行世袭统治;日本人的祖先是天照大神属下的诸神,即为“天生民族”,故称日本为“神国”。祭祀场所称“神社”或“神宫”,地位最高的神社如伊势神宫。神社和寺院一样占有大量土地享有免税特权的大封建主。

三、日本的饮食文化

---日本传统料理的种类

一、本膳料理(ほんぜんりょうり) 於15世紀室町時代,由足利義滿將軍所定型化的料理,為一種宮廷貴族料理

二、精進料理(しょうじんりょうり) 起源於佛教以及禪宗的文化,屬於素食料理.

三、懐石料理(かいせきりょうり) 於16世紀安土、桃山時代,配合茶道所發展出來的料理.

四、会席料理(かいせきりょうり) 於17世紀江戶時代,武士之間聚會所發展出來的宴席料理.

五、御節料理(おせちりょうり) 為慶祝新年,於正月初一所食用的年節料理.

六、郷土料理(きょうどりょうり)

---传统日本料理的主要菜色

米料理(こめりょうり) 酢飯(すめし) 丼物(どんぶりもの) 汁物(しるもの) 刺身(さしみ) 漬物(つけもの) 麺類(めんるい) 焼き物(やきもの) 煮物(にもの) 鍋料理(なべりょうり) 揚げ物(あげもの) 蒸し物(むしもの) お浸し(おひたし)

---日本风味的外來料理

咖哩飯(カレーライス) 蛋包飯(オムライス)

可樂餅(コロッケ) 番茄醬ˋ美乃茲 拌義大利麵(ナポリタン) 燉煮牛肉飯(ハヤシライス) 拉麵(ラーメン) 炸雞塊(鳥の唐揚げ) 焼肉(やきにく)

四、日本的企业文化

----支持日本企业文化的有三大民族心理

1、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基于传统的生存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日本民族特别渴望成为强者、成功者(而这里的强者、能者往往是指包括自己在内的成功的团体、民族),崇拜强者、能者,而鄙视弱者和无能者。

2、务实心理。亦基于传统生存的危机意识,日本人特别地务实。他们不喜欢幻梦式的、形而上的思考,而倾向于事实、现象、经验、实证的思维方式,形成“即物主义”性格。

3、“忠”、“和”心理。“忠”:现代的日本人已把传统的效忠天皇、效忠国家这一民族价值观具体转化成对关系个人生存的企业的效忠。

---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

1、日本民族的团队精神

在不利于民族生存、发展的外部自然环境中,每个人都得面对大海和贫乏的自然资源去获得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唯一的出路就是把个人融入团体,正如出海捕渔,不是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要凭借团体的智慧和力量来赢得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他们团结、协作、同甘共苦、休戚与共,因此正是不利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民族固有的团队精神,而且培养了甘愿为团队、民族、国家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奉献和勇于牺牲,就形成了从古至今的日本民族精神。日本人那种为了团队、民族、国家宁可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其凝聚力和推动力是不容低估的!

2、日本民族的创新精神。

基于生存危机的忧患意识,日本民族形成了特别善于学习和借鉴其它民族的成功经验。公元7世纪,日本曾全力模仿和学习中国唐代文化。日本人的学习和借鉴总是与本民族的实际结合起来,为我所用。体现在企业上则是特别推行反求工程、创新工程,即把各国同一产品的优点、缺点列出来,然后集优于一身。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创新求求生存。

五、日本的温泉文化

泡温泉最讲究的莫过于日本,至于日本温泉的历史,好像随便例举一个都可以追溯到好几百年前。草津温泉发现于11xx年;有马温泉虽没有正确的发现年代,但根据《日本书纪》的记载,它是关西地区最古老的温泉:至于下吕温泉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日本的温泉离不开传说。温泉的起源大抵是有受伤的动物因为洗了温泉而伤愈,当地人见状而发现源泉。故事的主角虽然可能从仙鹤变成猴子或者野鹿,但故事的内容大致是相同的。除了受伤的动物疗伤的传说以外,日本的温泉也会和神明或者僧侣有关。比如:草津温泉是行基和尚发现

的;北海道的定山溪温泉是由美泉定山的修行和尚所发现等。

除了传说外,日本的温泉也是文人雅士最爱的地方。因为这些名人的足迹,让各地的温泉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气质。有马温泉与丰臣秀吉的关系颇深,丰臣秀吉曾几次到访这里,并建造了专用的浴场——汤殿馆。

这个樱花国度,有着不凡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文化魅力!


第三篇:语文论文的文体特点


语文论文的文体特点

语文教学论文,是以语文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论文。

就语体学的分类而言,语文教学论文属于科学研究论文的范畴。但是教学论文与一般的科研论文、学术论文又有所不同。学术论文可以是纯理论、纯学术的研究;而教学论文除了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理论性之外,还应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因为“教学”本身是一个实践活动。比如,就汉语语音问题来说,用音位学理论来分析现代汉语语音成分,分析单元音a及韵母ia,ai,ian中的a有什么不同,zhi和zi中的元音的发音特点如何,这样的语文论文属学术论文;而分析汉语拼音怎样教,有介音(韵头)的音节是三拼法好还是两拼法好,两拼法中是“声韵”相拼(如j+ian)好还是“声介合母/后随成分”相拼 (如ji+an)好等等,这样的语文论文属语文教学论文。又如,研究句式是语法学方面的语文论文,研究句子在中小学怎样教则是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不能只是理论分析,而应该有具有充分说服力的实践性材料来加以证明,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应该对人们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 语文论文与语文教学论文的区别

这就是说,教学论文与一般学术论文的不同,是它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是针对教学实践来写的论文。教学论文虽然来自教学实践,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但教学论文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总结。语文教学论文与教学总结属于两个不同的文体范围。前者属科学研究论文范畴,后者属工作报告范畴。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学总结是对某个教学阶段、某个教学范围中教学工作情况的总结,它的内容主要是对教学实践的一种说明。教学论文则是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文体,它除了具有实践的说明之外,还应该有理论的分析和一些学术性的探讨.当然,教学论文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因此,它与教学总结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好的教学总结经过加工和提炼就可以成为一篇教学论文。但从文体上说,二者毕竟有区别。教学总结中当然也可以有一些理性的分析和理论的探讨,但这不是必需的;教学论文则必须具有理论的探讨,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升华为理论,必须以规律的总结和提炼为目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学实践作法的表述上。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认为写语文教学论文首先要把握住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既注重实践性,又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既要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总结实践经验(包括自己的,或别人的;正面的,或反面的),又要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的理论(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语言学理论等等)加以分析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归纳出带规律性的东西;而这些规律又要能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具有可操作性。

不注意这一点,就难以写好语文教学论文,要么只阐述某种观点,不提出有现实针对性的实践依据,泛泛而论,不解决实际问题;要么只说自己怎么做怎么教,不分析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教,其中有什么值得认真研究的地方,这就和一般的教学工作总结没有什么不同。

语文论文的研究视野

写语文论文,可以写也就是说可以研究的东西很多,研究的题目也可大可小。大到研究语文教学的原则理论,小到研究一篇课文甚至一句话、一个字词的读法教法。研究题目的大小,本身并不决定文章的优劣,大题目不见得好,小题目也不见得不好,关键在于自己的研究是否有针对性,分析是否深入,总结出的规律是否有指导意义。 从目前语文教学研究情况看,语文论文中针对教材和教法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的情况比较多,比如某一篇课文如何教,某一类课文如何教,识字课如何教,拼音课如何教,作文课如何教,看图学文课如何教……等等。有一些“传统课文”(中小学都有)人们研究了几十年,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教法。这一类的问题我们当然还可以再研究.因为教法本身是一门富有活力的艺术,而不是死板的模式。一个高水平的教师教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针对不同的学生,他的教法绝对不会是一样的。因此同样的教材在不同的具体环境中可以有不同的教法。我们可以针对人们还没有注意到的具体环境、具体情况再进行研究,提出不同于别人的见解。

不过,如果我们研究的眼光只盯住教材中某一课、某一类课文、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这样就局限了自己的研究范围,不容易找到有突破性、创新性价值的研究题目,写出的语文论文就往往会缺乏新意,难得有独到的见解。因此,我们应该把视野再扩大一些,从传统研究中着重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拓展开去,寻找新的研究范围、研究题目的语文论文。比如说,我们 写语文教学论文的思路可以向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个是课程方面的语文论文,即对课程设置、课程性质目的、课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人们在基础教育即小学、中学阶段都要学语文课。解放前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叫“语文”。语文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课,为什么要学语文、教语文,怎样教、怎样学才算达到这门课的目的,这些问题虽然专家们已经谈论甚至争论得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教语文的人都了然于胸.吕叔湘先生说:“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语文教师每天教的“语文”究竟是什么?这门课究竟应该让学生学些什么,学会什么?这样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很多有识之士都指出过,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的语文课教学是不成功的。吕叔湘曾说:“讲到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首先我们肯定它有问题……教学时间很多,效果并不理想……”吕先生这话是xx年前讲的,现在的情况也未必有多大好转。只要看看目前社会公民的总体文化水平、语文水平的低下(商店、报刊、电视,到处写错字,读错字,到处是不通的句子,学校中很多老师说不了普通话,板书极糟……),就可以知道学校语文教学从总体来说是低效益的,甚至是失败的。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三大弊病,其中之一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而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一点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是愈演愈烈.从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的成败问题,自然也不仅仅是语文教学本身的问题,它还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和限制。不过,就语文教学自身而言,如何正确认识这门课的性质和功能,从而自觉自主地(而不是仅仅为完成上面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去上好这门课程,这里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拿叶圣陶先生的观点来说,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因为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县.语文课和语文老师要做的事情,

就是指导和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这个工具.有的学生从小学读到中学毕业,发电报不会拟电报稿,十个字八个字可以说清楚的用了二三十个字还说不清楚,这就是没掌握好这个人生日用的工具.从教的这一面检查,就是语文课或语文老师还没有尽到职责。语文课既然是“帮助”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如何“帮助”就大有文章可做。时代不同(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同以前就不同)、地域不同(比如大城市和小地方不同,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总体素质,经济文化环境等不同),教师“帮助”的方法就可以大有不同。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个问题上比专家教授更有发言权,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东西来,充实甚至改写我们目前的语文课程教学法理论。

当然,涉及课程性质目的等方面的问题,是比较大的问题,把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作为研究题目甚至语文教学论文的题目,往往不容易做好。不可能人人都来做这样的大题目。但是,如果我们善于把自己研究的小题目与这些大问题联系起来,虽然是微观的研究,但却包含宏观的思考,这样的研究,就可能站得高一些,分析问题说得透一些。

另一个是教语方面的语文论文,即对教师教育教学用语的研究。教语是教师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工具。一方面,它自身有它的规律值得研究;另一方面,它作为讲授教材、体现教法的主要工具和载体,与教材教法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师范院校都开设有各科教学法课。除了讲授一些教学理论、课程性质等问题之外,着重研究的是教材及相关的教法。所以,有的干脆叫“教材教法”课。这门课本应是最具有针对性、最实用、最有可操作性的课,可惜它的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从师范院校毕业出来教书的老师,没有几个承认是从这门课学会教法的。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过去这门课往往脱离实际。

这些年来,人们日益注重到对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教学语言的研究。实践证明,离开了对教学语言的研究,教学法的研究是难以深入的。现在国家教委已正式下达文件,把教师口语作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必修课列入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在语文教学研究中,过去对教材研究较多,对教法的研究要薄弱一些,而对“教语”,过去的研究很少涉及。在今后的语文教学研究中,必然会形成“教材.教法.教语”这样的新格局。其中“教语”的研究基本上是刚开垦的生荒地,语文教师大可以把自己的眼光投向这片土地,搞出一些研究成果来。

教学语言的研究范围是宽广的。比如:教学语言作为一种语体,它有什么特征?它与一般口语有什么不同?教师口语中课堂语言和课下语言有什么不同?中学阶段或小学阶段教师口语分别有什么共性特征?对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使用的教师口语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与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和心理因素等有什么关系?课堂教学中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交谈语等有什么特点?等等.结合地区特点,我们还可以研究对落后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教学时使用教师口语的具体情况,在双语教学情况下教师口语的使用情况,以及在落后地区如何提高教师自身口语水平等问题。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方面的时候,就会发现在很多问题上都大有文章可做,我们的研究就可以不步人后尘,不人云亦云,甚至可以发前人所未发,开拓新领域,发现新问题,总结新规律,提供新经验。

更多相关推荐:
语文论文的文体特点

语文论文的文体特点语文教学论文,是以语文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论文。就语体学的分类而言,语文教学论文属于科学研究论文的范畴。但是教学论文与一般的科研论文、学术论文又有所不同。学术论文可以是纯理论、纯学术的研究;…

语文论文的选题及写作技巧

语文论文的选题及写作技巧一、语文论文的文体特点语文教学论文,是以语文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论文。就语体学的分类而言,语文教学论文属于科学研究论文的范畴。但是教学论文与一般的科研论文、学术论文又有所不同。学术论文…

语文论文的选题及写作技巧

语文论文的选题及写作技巧一、语文论文的文体特点语文教学论文,是以语文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论文。就语体学的分类而言,语文教学论文属于科学研究论文的范畴。但是教学论文与一般的科研论文、学术论文又有所不同。学术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

高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改革--------------------------------------------------------------------------------发表日期:20…

高中语文论文: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七看”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七看”一、看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①先*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

农村小学语文论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农村小学语文论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摘要]当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评价理念仍然落后、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法单调、评价主体单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展。本文从…

语文论文刘彩红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睢阳区高辛镇杜娄小学刘彩红【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法指出: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在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课改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彭以琴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如何营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越是“不喜欢”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来呢?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总是有人认为学不学对考试成绩影响无所谓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初中的…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在作文考试中有些学生的作文卷面脏乱字迹潦草这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成绩同样一篇作文用不同的字迹去誊写得出的作文分数也是截然不同的书写美观卷面整洁的作文会赢得23分的卷面分而潦草...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应该教成“人课”

语文课应该教成“人课”一19xx年x月x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揭开了我国新时期语文教改的序幕。xx年来,仅中学语文教师,投身这一教改实践的就不下数十万,虽然取…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作文九字真言

作文九字真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是饱经沧桑的杜甫在晚年回顾他诗歌创作时说的话,很形象的道出创作的重要与艰难,发人深省。然而一切好的创作都要有扎实的根基,各位中小学同学们不仅处在打基础的重要阶断,更要面临…

语文论文(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