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释迦牟尼 的一些故事

时间:2024.3.10

佛祖释迦牟尼 的一些故事 1.佛祖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 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 、 、 、 、 , 、 “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西元前 565 年,卒于西元前 486 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 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 29 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 生活,出家修行,35 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 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 80 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2.梦象受孕 2500 多年前,古印度境内诸国林立。其东北部恒河边有个迦毗罗卫国,国王叫净饭, 王后一日,摩耶夫人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她顿时觉 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身如日月光照。醒来后她就去见净饭王,告诉他梦中之事。 净饭王立即召集大臣们询问王后之梦是何预兆, 一名婆罗门占卜者回答说: “此梦甚佳! 王后已怀孕,必生王子,这王子是个千古圣人,定能光显释迦族”净饭王听后,不胜欢喜。 摩耶夫人自梦白象受孕后,百病不染,身体十分健康[ 《杂宝藏经·卷第二》《大庄严 、 论经·卷第十四》载,释迦牟尼前生曾为六牙白象] 3.七步莲花 摩耶王后怀孕已满 10 月,一日率众宫女漫游兰毗尼花园。那时正是四月初旬,风和日 丽,生机畅达。花园里芳草萋萋,百花争妍,行树耸翠,莲蕖送香,充满吉祥喜庆的气氛。 游历花园一周后,摩耶王后在一棵无忧树的绿荫下休息。她见这无忧枝叶茂盛,柔软低 垂,树上花果鲜丽,芬芳可爱,便举手攀摘花果,于是,王子就生了下来。 佛经上说,王子刚生下来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他身上发出光明,目光注射四 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一时间,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仙乐和奏, 诸天神人齐声赞颂。地上也自然涌出二泉,一冷一暖香冽清净。 净饭王得子后,喜悦非常,替他取名悉达多,就是说他出时即有许多奇异祥端的意思。4.姨母抚育 释迦牟尼诞生刚七天,他母亲摩耶王后就因病去世了。净饭王悲从中来,悼痛不已,回 顾年轻的王子,更是怆恻。于是他把摩耶王后的妹妹摩诃波阇波提接进宫中,托付她抚育王 子 摩诃波阇波提贤淑仁慈,视王子悉达多为已出,十分钟爱。净饭王又令三十二名宫女协 助抚育,

八女洗浴,八女喂乳,八女带领玩耍。后来摩诃波阇波提与净饭王结婚,抚养王子 更为尽心。 童年时代的悉达多王子,聪明伶俐。无出其右。他得到了姨母的小心将护,寒暖得时, 饮食有节, 身体异常健康, 发育也非常迅速,就如同尼拘陀树, 得种肥沃之土, 正与日俱长。5.出游感苦 青年时期的悉达多王子,性喜清静。他对于宫庭中的声色喧嚣生活,甚感厌烦,常思出 门游赏大自然景物。 一日,他乘坐七宝轮车,从东门出游,看见一老人,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 有如蚁行。悉达多王子顿时有感于人生老苦,心生忧郁。 又一日,他从南门出游,见一病人,面色痿黄,形容枯槁,气喘呻吟,痛苦万壮,悉达 多王子怜悯病人,心自忧怖。 又一日从西门出游,见一死者,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秽难闻,一家老小,号哭送之。 悉达多王子又有感于心,惶恐苦闷。 又一日,悉达多王子出北门游玩,看见一出家之人,圆顶缁袍,相貌不俗,精神朗澈, 威仪有度,那出家人告诉他修行解脱之道,王子听后,决计弃绝富贵享乐,刻意修行,以求 解脱“老”“病”“死”苦。 、 、6.夜别妻儿 悉达多王子请求父母允许出家修行, 净饭王和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涕泣不许。 他又向父母 请还应四愿:一不老,二不病,三不死,四不别。说若能满四愿,便不出家。净饭王一听, 知其意仍要出家,重增忧戚。 无奈之下,净饭王苦心孤诣,令人建造春夏秋三时都百花盛开的宫殿,增设诸般妙乐歌 舞,以悦王子耳目。又令人警戒守护,不许稍离,想使王子去掉出家之念。 释迦牟尼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二月八日的半夜,月色明朗。他悄悄起身,凝望 着熟睡的妻子耶输陀罗和儿子罗睺罗,默默地向他们告别,然后便出了房间。他看见宫女们 和守卫之人都呼呼熟睡,犹如木石,又生感慨。7.夜渡凡尘 悉达多王子别了妻儿,唤起马夫车匿备马。车匿高声泣谏,想惊醒宫中之人,不料却都 鼾睡不醒,他只得替王子备好马。 王子跨上白马, 取道北门逾墙而出, 车匿了紧随其后。佛经上说,马初举步,大地震动, 四大天王捧承马足,梵天帝释执幡引路。 王子出城之际,发下誓愿: “我若不了生死,终不还宫:我若不成佛道,终不还见父王; 我若不尽恩爱之情,终不还见姨母妻儿。 ” 于是,悉达多王子与马夫画匿,一骑一步,乘着茫茫夜色,横渡清溪。到天明的时候, 已达百里之外,走到了阿拔弥河边的深林,就是古跋伽仙人修苦行的地方。8.削发更衣 悉达多王子见这里山林郁茂,寂静无哗,心中欢喜,便命车匿牵马回宫。

车匿不肯,涕 泣相劝道: “王子生长宫里,安享尊荣,今到山林,伴随荆棘虫兽,怎经得住这诸多苦患险 难呢?”王子回答说: “你不必多言,须知我在宫中,虽能免有形的荆棘虫兽,却不能免无 形的荆棘虫兽。我现在正欲解除老病死苦,而得永久真实的安乐。 ” 说罢, 悉达多王子心中思忖:若不剃除须发乃非出家,即拔金刀,手自削发,且发誓言: “我今剃除须发,愿与一切众生断除烦恼习障。 ”这时来了一个猎人,身着袈裟,王子就以 身上的华丽服饰相换,完全成了僧人形象。 马夫车匿见此情形,知不能挽回,只好牵马拜辞,寻路回宫。9.面壁静心 释迦牟尼出家后,曾多方寻访明师,以求大道。他见众多修行之人,或以草为衣,或不 食自饿,或翘一足,或卧尘土荆棘之中,或拜日月,或事奉水火,心中大不以为然,知其皆 为外道。 后来,释迦牟尼从师隐居山洞的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学习禅定。前者教他“追随 沉思默想步骤” ,就能得到“空寂王国” ;后者对他宣讲“既非心理作用也非非心理作用的状 态” 。 于是释迦牟尼独处一山洞之中, 盘膝趺坐, 面壁静心, 以求觉悟。 春去秋来,终无所得。 他明白了这不可能得到启迪,于是改变主意,决定去体验禁欲苦行,以求解脱。 10.六年苦行 释迦牟尼来到尼连禅河边伽阇山苦行林中,独自在树下结跏趺坐。他身无覆盖,不避风 雨,目不瞬动,心不恐怖,摒除一切,全体放下。或限制呼吸,头脑发怵,如针刺骨,或牙 舌顶颚,强压内心,汗如泉涌。据说,由于他净心守戒,不卧不起,乃至一只大雕在他头上 结巢哺雏,粪污其身也听之由之。 释迦牟尼独修苦行转眼已六年之久, 他由最初每日一麻一麦, 渐渐至七日食一麻一麦以 至于不饮不食起来。终于,他身体变得极度消瘦,有若枯木,手摩胸腹,能触背脊。 有一日,他忽然觉悟到:过度享受固然不易达到解脱大道,但是一味苦行,也是没有办 法进趋大彻大悟的法门于是他决定重新进食,再参玄道。 11.牧女献糜 尼连河边有两名牧牛女子,一名难陀,一名波罗,常赶牛在苦行林边放青。素日里看见 释迦牟尼如此虔修,心中甚是感动敬佩。这时见释迦牟尼已愿受愿,忙选择肥壮的母牛,入 河洗浴干净,挤取乳汁,蒸成乳糜,盛了满碗,捧到他面前,礼拜奉献。 释迦牟尼接受了供养,发愿说: “今食饮食,得充气力,以保留智慧年寿,为度众生。 ” 遂即服食。 自此,释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献乳糜。一月之后,体力强健,已回复了昔日的壮实, 他又去尼连河中沐浴洗衣,更觉得遍体清凉,光彩焕发

。 12.树下静悟 释迦牟尼放弃苦行活后,来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郁的毕波罗树(又 译菩提树,即无花果树)下坐了下来,他发下誓愿: “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 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 他重新调整修行的方法,端身正意在菩提树下结跏趺坐,静思默想。他的思维追忆着过 去的经历, 用大智慧观照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 经过长时间的思索, 进入一种 “明白” “醒 或 悟”状态,达到“既不知道满意又不知道失望”的情况,似乎错误消失,智慧涌现,黑暗过 去,光明到来。 佛经上说,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升座之后即圆成菩提道果祥光照耀天地 [菩提道果是大 乘佛教的出世圣果,凡一面自度以求成佛,一面普度众生脱离苦海的就称为菩萨。 ] 13.魔女炫媚 释迦牟尼即将成佛,祥光上冲死亡与欲念之魔的魔宫。魔王波旬想阻挠他圆成佛果,便 命令三个魔女前去蛊惑他。 三魔女一名特得悉耶(爱欲) ,一名罗蒂(乐欲) ,一名罗伽(贪欲) 。她们盛装严饰, 罗谷临风,兰麝馥郁,凌波微步来到释迦牟尼身前,殷勤献媚,桃面嫣然,但释迦牟尼深心 寂定,视而不见,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三个魔女不肯死心,竭尽种种妖娆之态,淫媟之状,释迦牟尼训诫她们道: “你们形体 虽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满贮,粪秽,不自知耻,还敢来诳惑人吗?”又使法力, 使魔女得见自身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丑状鄙秽,魔女看后,意念一 转,羞耻惭愧,匍匐而遁。14.众魔败阵 魔王波旬见魔女无功,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召集所属全部魔将魔兵毒虫怪兽,带上 毒雷毒箭,如蜂如蚁杀向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端坐金刚宝座之上,毫不恐惧惊动。魔王的毒雷毒箭,射到近处皆纷纷散落。 他告诉魔王道: “我所以得成菩萨道是因为从三僧祗无央数劫以来,积集了无量福德智慧, 圆满了六度万行。你来攻我,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破灭吗?” 魔王不听劝告,一味蛮横,率众向前。释迦牟尼身放净光,魔众尽皆跌扑。天帝又请菩 萨相助,菩萨使法,洪水滔滔汹涌而出,恶魔怪兽尽淹其中,狼狈败退。 [佛教认为,世界 自成至坏叫一劫] 15.大悟成佛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 畅。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 事情,洞见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 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

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 厄,一时休息,天鼓齐鸣,发出妙响,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 花、七宝莲花等。 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传教收徒,传授人所证悟的宇宙真谛。16.鹿苑传教 释迦牟尼成佛后,即从事说示传教。他知道曾追随伺候过他的五名侍从,其时正在贝拿 勒斯鹿野苑中力修苦行,正待化度,便前往鹿野苑。 在鹿野苑中,释迦牟尼向憍陈如等五人说法道:欲求大道应防止两个极端,一为享乐纵 欲的生活,这是堕落,一为禁欲的苦行生活,这是痛苦。避开这两个极端,行于中道,能导 致智慧觉悟,即可修“八正道” ,脱出生死的苦海。五人听后,顶礼拜服。他又向五人说了 生灭四谛之法,憍陈如等五人便皈依了释迦牟尼,同时被度为比丘,成为最早的信徒。 他们遵循释迦牟尼倡导的正道修行,不久就修成阿罗汉果。 [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出世 圣果,已了脱生死,不再来三界受生,故亦无灭。 ] 17.佛陀收徒 此后,释迦牟尼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广收弟子,建立僧团,奠定 了原始佛教的教义。 几年之间, 释迦牟尼先后度化了波罗奈斯国的王子耶舍, 专修事火外道并甚有名声的摩 诃迦叶等多人。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及其子阿阇世也先后皈依了佛陀,在舍卫 城,拘萨罗国王也皈依了佛陀。释迦牟尼弟子甚多,相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即 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等十大弟子。 众弟子乞受戒法后,皆独行用心,勇猛精进,正心诚信,不会放逸。并常云游四方,慈 悲教化,普渡众生。18.佛陀说法 释迦牟尼组建僧团后,常端坐千叶莲花上,向僧众弟子讲经说法。 他所说之法,有佛教的“三皈五戒” ,所谓三皈,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 僧为佛门三宝,所谓五戒,即戒杀生,戒偷盗,戒淫邪,戒妄言,戒饮酒食肉。 释迦牟尼宣讲之法,主要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其大略意思是说,世间存 , , 在的一切,都是种种痛苦的现象,即所谓“苦海无边” ,造成痛苦的原因是爱欲和贪欲,要 想脱离痛苦,必须根除欲望,遵循佛门的正确途径,证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 另外,释迦牟尼还主张种姓平等,他说: “不应问生处,宜问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 贱一贤达。[释迦牟尼的思想,主要见于《阿含经》 ” ]19.佛陀省父 释迦牟尼成道后不久,曾在摩揭陀国王舍城东面的灵鹫山结茅小住,其时摩诃迦叶、舍 利弗、 目犍连三人正跟随身边, 听他说法。 这时, 他听说

父亲净饭王已有病在身,渴念情殷。 自思:如今佛道已成,回国省父不会再惹尘障,遂带摩诃迦叶等三人回迦毗罗卫国。 净饭王一听得悉达多王子已成佛归来,不觉大喜,便扶病偕同王后率领群臣出城迎接。 亲族百姓,也都焚香献花相迎。 释迦牟尼返回故国后, 广宣佛法, 许多亲族和百姓, 也争相求度。 迦毗罗卫国佛教大行, 得道者如林。 三个月后,净饭王病逝。释迦牟尼为他举行了火葬之礼,超度他升天,并收拾遗骨,造 塔供养,丧事完毕,仍率弟子离开故国。20.重见妻儿 释迦牟尼回迦毗罗卫国后, 他的妻子耶输陀罗携其子罗睺罗也前往恭迎。 其时罗睺罗年 方七岁,聪明智慧。 国中跪迎佛祖者即罗睺罗、 耶输陀罗。 另两人为释迦牟尼的堂弟阿难及王宫理发师优波 离。 释迦牟尼向他们宣讲佛法,后来也先后度了他们出家。罗睺罗、阿难、优婆离皆修成阿 罗汉果,一起成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佛陀灭度后,阿难由于听法多,记忆力强,遂诵出佛陀 所讲的人生宇宙的实相真理,优婆离亦诵出佛陀为弟子们制定的行持法规,记录下来后,就 是佛氏三藏书中的经藏和律藏。 耶输陀罗后来与释迦牟尼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一起皈依佛门后,成为最早的比丘尼(尼 僧) 。 21.采花献佛 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静坐,头上光环,巍巍无量,如日月之 光,辉映四方。 村中有一贫穷少女, 为大家作佣人, 她善良贤淑,敬信三宝。当时遥见佛祖,心怀喜悦, 苦于无力,不克供养,即去荒野,采集香花鲜果,供献佛陀。 释迦牟尼知道她的心意,面露微笑,发大慈悲心,对她说法,并道: “一切众生,皆当 随时随处出至诚心,广植善因。勿以贫贱为忧,勿轻视小的施舍,以为无福。 少女闻法后,心解佛慧,矢志随佛以离尘世诸浊苦,勤苦修身以求解脱。释迦牟尼度她 出家,号为妙花。 22.佛化无恼 舍卫国有一人,名叫无恼,身材魁悟,力超壮士,勇猛好斗,从师一婆罗门,有一天, 师父唆使他清晨执利刀出门,到中午时,若能杀够一百人,把百只指头穿成指鬘(环状装饰 物) ,饰之就能升天成神。 无恼被惑,若醉若狂,逢人便杀,如狮捕兔,剑到指脱,国内之人,奔走藏匿,不敢外 出,释迦牟尼知道后,急忙赶去解难。 这时已近中午无恼捡点手指,已得九十九枚,遍寻人不得,恐错过时间,心中焦躁,恰 逢无恼母亲,已做好午饭,怪子不归,出门来寻。无恼心智模糊,欲杀其母,以凑指数。 释迦牟尼赶到,遮到前面。无恼舍母追佛祖,谁知力竭追赶不上。佛祖教化他道: “汝 从邪师,伤生害命,造无

边罪,岂能妄想成道?”无恼蓦然醒悟,掷刀道傍,五体投地,愧 悔不已。后亦随佛出家,永离邪网。 23.佛度猎人 摩揭陀国王舍城外山峦起伏,林木茂盛,极多飞禽走兽。于是许多人操弓持弩,大肆猎 杀禽兽。 释迦牟尼心中,众生平等,人类畜生,本无差别。某日见一猎人,射猎飞雁,群雁惊飞, 一雁中矢,哀鸣堕地佛祖心中慈悲,化作俗人,抱护伤雁劝告猎人道: ”大雁生长川泽湖泊 之间,与人无争,有什么罪恶,要受到你诛戮呢?要知道,人若杀生害命以自济活,乃是罪 孽深重的业障,若不自拔,报应将如影随形,就在目前。 “ 猎人听了佛祖之言, 感悟悔过, 忙取药给雁治伤包扎, 并放之于山林, 佛祖又点化他道: ” 慈悲为本不伤众生,博爱济众福常随身。 “猎人即皈依了佛陀,愿受佛门五戒,以脱苦厄。 24.驯服醉象 释迦牟尼还有一堂弟,叫提婆达多,也随众出家,他骄傲狠戾,妒忌佛陀,想争夺僧团 领导权,分裂佛教,他诱惑摩揭陀国王子阿阇世杀害了崇奉释迦牟尼的父王频婆沙罗,后来 又欲加害佛陀,但三次暗害,都不成功。 他们又假意请佛陀入城,暗中在道旁埋伏一头醉象,欲趁机杀踏,释迦牟尼带领五百弟 子,往城里而来。 百姓恐佛被醉象伤害,站在城头,请佛陀不要过去, 醉象却昴头甩动长鼻, 直奔佛陀, 释迦牟尼毫不畏惧, 迎了上去, 伸开五指似雄狮怒吼,醉象伏地受法,从此驯服, 不敢害人。 后来,阿阇世王觉悟,归佛忏悔。提婆达多党徒离散,众叛孤家寡人,无处容身,气愤 而死。 25.收比丘尼 释迦牟尼返家省父后,他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和妻子耶输陀罗都先后皈依了他。同时, 有更多的妇女也信奉了佛教, 其中有许多希望能加入佛教僧团, 释迦牟尼也准许了她们的请 求。 他说: “我今分众为四众,在家二众,出家二众。凡是信奉佛教,愿意披剃出家的,男 的名为比丘,女的名为比丘尼。这是出家的二众。凡是信奉佛教,不愿出家的,男的名优婆 塞,女的名为优婆夷,这是在家的二众。 ” 本图即为释迦牟尼收女性弟子的情况,傍侧僧人为阿难。 早期的女性佛教徒都乐善好施,忠诚于佛法,并能传教布道。她们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 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26.不蓄金银 “五戒”再加上不观听歌舞,不着华鬘,不坐高广大床,过午不食,不蓄金银财宝,即 为佛教的沙弥“十戒” 。 释迦牟尼强调人生皆苦,贪爱皆是苦因,钱财是人所贪爱之物,变化无常,终将消失。 欲解脱人生痛苦,就应舍去贪爱之物,消除贪欲之贪,这才可能达到没有痛苦的涅槃境界。 图中倒卧地上之人

,穿金戴银,广积财宝,贪得无厌,但是财宝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 贪欲只会使他更为痛苦而无片刻的心理安宁。 因此, 只有虔信佛祖, 崇敬三宝, 才能登上 “佛 筏” ,从无知,贪欲而痛苦不堪的此岸渡过生命的长河,到达智慧的彼岸。27.象猴得渡 释迦牟尼一日坐在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静思, 一只猕猴手捧蜜果, 一头大象鼻卷竹筒甘 泉悄悄跪伏于前,佛祖睁慧眼询问其故。 猕猴答道: ”我原居住山麓林中,有亲眷数百,每日攀树摘果自在生活。但王子游猎射 杀我辈,伙伴尽皆丧身,我幸攀树枝过溪而免,今剩一身,求佛祖救度。 大象也说:我所居处附近有一恶人,对我象群十分凶狠,陷井捕捉,刀箭杀伤,我为避 灾祸逃匿于此,幸遇佛祖,祈求庇护。 释迦牟尼听后,对象猴说道: “伤生害命是佛门第一大戒,滥施强暴的人终将受惩,你 们欲要解脱苦厄,须精修磨炼。 ”说罢遂与象猴同饮甘泉,分食蜜果。象猴大喜,叩拜佛祖, 投入尼连禅河,溺水而死,待转世为人,再出家修行,以求解脱。 今河畔林中,佛度象猴处,仍有遗迹可寻。28.普渡众生 ①佛陀带领摩诃迦叶等三位弟子到古印度迦尸弥罗国传教。 ②有一青年名毗阇先, 心地 善良,当时久旱无雨,他就到旷野撒谷物喂鸟,以此向天祈雨。③毗阇先父母年迈多病,他 尽心奉养,非常孝顺。④毗阇先乐于助人,学校的老教师脚部受伤,他热心治疗。⑤毗阇先 妻子贤惠,幼子乖巧,家庭和睦幸福。⑥他好学不倦,略有积蓄,就请妻子购回书籍学习, 求取真知。⑦毗阇先勤学仁厚,常于夜半起来为饲养的牲畜加添饲料。⑧持之以恒不失善行 的毗阇先为佛陀赏识,就吩咐摩诃迦叶前往渡化他。 毗阇先悉听了迦叶尊者种种教诲,明白了许多真谛,遂皈依了佛陀,后来成为著名的在 家弟子。 29.佛渡众生(二) ①古印度摩揭陀国某村有一少女名叫优那陀耶,她父母双亡。②她摆设一个小摊,出售 水果蔬菜等杂货,由于买卖公平,生意还不错。③后来她与同村青年结为夫妇,婚后感情融 洽。 ④不久她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家庭更增添了乐趣。 ⑤可惜好景不长, 丈夫因病去世后, 幼子亦即患病身亡。 她抱着死去的孩子来到正在菩提树下坐禅的佛陀前祈求超度。 ⑥佛陀对 她讲道:娑婆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苦” ,人生皆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苦, 别离苦。生活在尘世上,就是生活在“苦”中。⑦优那陀耶回村后,迫于生计,便求助邻里, 时逢瘟疫流行,病死之人甚多,人人自顾不及,无力相助.⑧她深感丧夫失子以及人世生活 之苦,忆及佛陀的

教诲,决心脱离苦海。后来,她精心修行,终成正果。30.普渡众生(三) ①中印度摩罗拘陀国有位妇女名叫波摩,她与丈夫虽非富有,但感情甚笃。②每逢丈夫 在田间忙碌时,波摩忙完家务,总要到田里去帮助他,他们还有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③有 一天,丈夫去地里后,波摩在海边的树下给小儿子喂乳,大儿子在海滩上嬉戏,心里充满幸 福。④但人世间的幸福不会长久,波摩喂完幼儿把他放在树下时,灾难已开始降临了.⑤正 在田地收割庄稼的丈夫,被窜出的毒蛇咬了一口,很快就毒发身亡...⑥一只凶猛的兀鹫,忽 然从天而降,叼起树下的幼儿,刹那便无影无踪.⑦大海掀起了汹涌的浪涛,卷走了正在海 滩的大儿子.⑧短短的一天之内,波摩便失去了丈夫和两个娇儿。她悲痛欲绝,望着正在焚 烧丈夫遗体的火焰,深感世间之苦,家破人亡的波摩皈依了佛陀,虔诚地祈求解脱。在佛陀 的点化下,她潜心修行,勇猛精进,后来成为有名的佛门女弟子。 31.佛说前生 佛陀有一次向弟子们这样说“以前有一国王叫勒那跋弥,他秉性善良,体察民情,得到 百姓爱戴,由于无子,他虔诚祈天帝。不久,王后就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人称善事太子, 太子少时十分聪慧,熟读经书,深明其义理。 他常端坐菩提树下静思,或听僧众诵经讲道,看见过他的人,都说他相貌堂堂,酷似天 帝。 一日,他途经郊外,见农夫犁田,便下车试之,随即看见了这样一件事--耕地之时, 地中的许多虫蚁被驱出;一只蛤蟆趁机饱餐虫蚁;尔后一条蛇又吞食了蛤蟆;接着一只大雕 飞来啄食了那条蛇。 太子看后,感慨不已,心忧不乐。他一面随国师遍访名山,求学寻道,一面劝告父母多 做善事,更加体恤民间疾苦。后来,当善事太子到了绀琉璃山时,众多天女手持珠宝,奉献 于他。 佛陀最后说道: 那时的善事太子, 就是现在的我啊! 勒那跋弥国王就是现在的净饭王, 那时的王后就是我母亲摩诃波耶。 32.双林灭度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 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 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 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中间绿草如茵,上下野花如锦,香气四溢,清幽宜人。 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面,右肋着席,叠足安卧,中夜之时,他对 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释迦牟尼双林灭度后, 他的出家弟子和世俗弟子们无不泫然流涕, 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 来,瞻仰佛的遗容,缅怀佛的功德。七日后,由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了葬礼,在拘尸那伽城 天冠寺举火焚化,薪尽火灭,摩诃迦叶取出舍利(高僧遗体焚烧

更多相关推荐:
释迦牟尼的名言

释迦牟尼的名言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自省和成...

把释迦牟尼最经典的4句话送给你

把释迦牟尼最经典的4句话送给你1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这意味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2无论发生什...

释迦牟尼说的一句话

我一直相信释迦牟尼说的一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昨天是一道风景看见了模糊了时间是一个过...

释迦牟尼4句话

释迦牟尼最灵性的4句话20xx0817说话小技巧1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这意味着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

请问释迦牟尼和如来佛是一个人吗

请问释迦牟尼和如来佛是一个人吗他们到底有什么联系佛祖指的是谁如来佛与释迦牟尼佛之错位认识由于当下有很多人对如来佛与释迦牟尼佛有着错位的认识有感于此仅以个人对此之了解做一简要述说以其让不明者得以明白其中之差别大部...

释迦牟尼最灵性的4句话

释迦牟尼最灵性的4句话一无论你遇到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二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三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四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

很喜欢释迦牟尼的这句话

很喜欢释迦牟尼的这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

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

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有关的成语1半路出家2大彻大悟当头棒喝3混世魔王4群魔乱舞5妖魔鬼怪6顶礼膜拜7善男信女8沿门托钵9无事不登三宝殿四大皆空10不看僧面看佛面11五蕴皆空12邪魔外道13聚沙成塔14救人一命胜造...

释迦牟尼是如何成佛的

释迦牟尼佛是如何修炼成佛的20xx年06月20日星期日1236有很多人阿弥陀经念得滚瓜烂熟假如有人问他释迦牟尼佛修什么法门成佛的恐怕也不一定知道究竟释迦牟尼如何成佛弥陀经要解说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佛说阿弥陀经...

不戒和尚十问 释迦牟尼

不戒和尚十问释迦牟尼一问尔是红尘父母造为何要人父母抛不向人间立太平却说极乐死人报二问生老病死苦煎熬众生有情乐更高有情有义福寿到四大皆空怎么好三问六道转轮冤冤报冤冤相报何时了地狱不空先成佛有何脸面自夸高四问狼要吃...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法会祈请文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法会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印度佛陀在降生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于兜率天说法号白幢天子后因诸佛以天乐等各种庄严劝请佛陀如燃灯佛所授记贤劫千佛之第四尊佛释迦佛你降生世间说法度众示现成佛时机已到请您以过去...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简介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简介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第一为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第二阿难陀称多闻第一第三舍利弗称智慧第一第四是须菩提称解空第一第五是富楼那称说法第一第六是大目犍连称神通第一第七是...

释迦牟尼 名言(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