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师生冲突现象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时间:2024.3.19

由师生冲突现象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迁西县第二中学 潘成雪

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做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做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由此可见,师生关系的和谐对于教学行为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教育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的人际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保证教育效果与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从师生冲突事件谈起。

近些年来,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新的学生观在广大教师中已逐渐演变为自觉的实践行为。“蹲下来与学生说话”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我校为了进一步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通过组织学习,开展“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以尊重的态度待老师”,“师爱生、生敬师”等活动,以“老师,我想对你说”;“同学,老师告诉你”书信形式,通过师生对话,拓宽师生交流渠道,加深了师生间的了解。从我校乃至全社会看,师生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但从整个社会看,师生关系也表现出了淡漠化现象,甚至发生冲突事件,就拿本学期开学以来说,我校也发生了两次师突事件,致使课堂一片混乱。诸如此类的冲突事件我想在各校可能都发生过,虽然不是普遍现象和主流,但也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师生关系的思考。

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

(一)社会的原因。

有关部门曾调查:目前压力最大的10种职业,第一是学生,其次就是教师,学生从入学到大学毕业,每天都有来自学校、家庭的压力,同时还要起早贪黑拼命学习,应付一次一次的考试。老师也有来自社会的压力,其中更多的是来自学校、家长的压力。为了能让学生早日成才,老师想方设法地管好学生,学生则想方设法地逃避——师生间做着相反的运动,距离越拉越远。这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二)传统的原因。

师道尊严在中国根深蒂固,新的师生观还不能彻底被广大教师接受。很多老师认为老师就是老师,不可能与学生平等,即使嘴上说平等,但心里也未真正接受,所以在交往中,往往会形成教师居高临下,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常常表现为:我说你必须听!不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要,结果是束缚和压抑了学生的发展,也易使学生的独立性转化为逆反等问题行为。

(三)时代的原因。

时代的变化给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外延都注入了新的内容,以前,教师是社会成员中文化水平最高的群体之一。而现在社会其他人群的文化层次迅速提高,相比,教师文化学历层次提高缓慢。学生思想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化,他们有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并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老师。他们对不合其标准的老师无形中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进而“不敬”。

(四)教师的原因

首先是价值取向的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市场观念的影响,过去在教师思想中占主流地位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一些老师中出现了个人中心主义至上,奉献精神滑坡等现象。面对不断增多的社会机会,有的教师开始以新的社会目标观察自己的职业,并以新的价值参照系统衡量与自己相关的利益分配,从而改变了教书育人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教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使师生间感情生疏,关系平淡。

其次是教师观念滞后。比如教师控制着议事日程,局限于讲述他所熟悉的要领和问题等;同时,好为人“师”,时常表现为自己总是正确的,而且体现为借助自己职业的权威优势,维护教师自由而限制学生自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再次是教育方法不当,把对学生的讽刺挖苦和处罚、体罚当作教育手段,而受到讽刺和体罚的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或心理负担增大,这种消极情绪或感受与日俱增,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释放出来,结果导致师生关系要么恶化,要么松驰。

最后是师能退化,一方面教师由于工作繁重等因素,社会生活信息严重不足。据调查,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流行时尚、畅销书等方面教师明显落后于学生,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改革的相对滞后,教师危机感还不十分强烈,主动学习深化自我的积极性不高,日益显现出理论功底不厚、文化底蕴欠缺、技能提升不快现象。教师没有一汪清泉,

怎能给思想活跃、善于接受信息、个性十足的学生一碗水?学生又如何能佩服教师?又会如何和老师和谐相处呢?

(五)家庭的原因。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增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大多以表扬为主,挫折教育较少,因此,多数学生养尊处优,很少受到委屈或遇到挫折,造成性格执拗、感情脆弱、承受力低、合作意识差。学校教育的这种不同步和不协调,进而就会导致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关注不够、觉得老师不好。

(六)学生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提前,各年龄段学生无一例外的表现为独立性增强,当面对远比家庭教育规范和严格得多的学校教育时,学生往往一时又习惯不了,再现出多种多样的冲突,所以哭鼻子有之,与老师顶着干的有之,出走的有之。他们往往认为教师拿他们没办法,学校规章制度、班级纪律约束不了他们。

三、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陌生是产生距离或隔阂的主要因素,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教师树立在学生中的亲和力,要和学生达成一种默契。

(二)教师要树立可以信任的权威。教师是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学生们是休憩在树下的小草,无论是闪电雷霆,还是急风暴雨,要让学生相信,憩息在这里是最安全的,教师就像殷殷切切的父母,学生是教师羽翼下的子女,无论是喜悦还是委屈,要让学生相信,教师是

一个知心朋友,学生是教师无话不谈的朋友,无论是开心还是忧郁,要让学生相信,对教师毫无保留的倾诉是得到慰藉和满足的有效途径。

(三)教师对学生要一律平等。

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都要平等对待、尤其是“差生”更要多关怀,引导他们充满信心,从点滴做起,努力奋斗照样前途无限。

(四)拓展师生交流沟通的渠道。

1、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是建立良好的师生有关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老师要备教材、备教法、更应该备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感受、个性差异,课堂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把“改善和提高师生课堂交往的能力”的问题纳入教学研究中去。

2、让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

老师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的教学能力之外的其它能力特长,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师生交流沟通的环境不仅仅局限于教室里课堂上,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全方位、多角度走近学生,学生喜欢做游戏,教师也能友情参与;学生喜欢打球,教师也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学生喜欢在网上聊天,教师也能与他们说心里话??,课外交流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兴趣,共同参与,给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双方由此产生的好感还会迁移到教学、德育工作中去,学生比以前更乐意亲近老师、更“服”老师了。

3、定期在班级开展民意调查,让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反映班主任、任课老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这时候,他们没有顾虑敢于陈述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这对教师开展工作是非常宝贵的。

(五)改进师生交往的方法。

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的精心营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动者,教师应从自身出发,培植师生之间“四力”。

1、爱学生,增强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

师爱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纽带。教育的全部技巧就在于一个“爱”字。只有用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才能让他们乐于接受教诲,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大多是教师疏远学生的结果。少数教师给学生威严的印象,板着面孔,师生之间的距离犹如一道鸿沟。爱学生,就是要走近学生,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成长,一起品尝生活学习中的酸甜苦辣,与学生同玩同乐,打成一片,师生之间的这样一种“零距离”能让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生活上的朋友、学业上的导师。

2、提高素养,塑造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老师的人格魅力决定在老师的知、行、品、貌等个人素养上。深厚渊博的知识,较高的认识水平、智慧,对学生的一片爱心,标准的普通话,优美的书法字体等都能给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加分,让学生打心底佩服和敬重教师,产生亲近教师的渴望。

3、适当幽默,培植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幽默型的教师易让学生喜欢,幽默能化紧张为轻松,化僵

持为活跃,适当幽默,能融化师生之间的坚冰。但是,幽默应该力戒讽刺、挖苦、取笑学生,不伤学生自尊心,不有辱学生的人格。

4、动用激情,加深教师对学生的感召力。激情是人心理品质中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老师应该经常用富有激情的故事来感召学生,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来儒染和熏陶学生,用内心话来教导和感化学生,让学生体味到教师的人情味,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教师确实是一个对学生负责的好老师。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教育资源;让每一位学生和老师每天都能快乐地生活在和谐的校园里,应是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


第二篇: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绪论:

本文从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为出发点,运用正反两方面对照的方法,谈及其必要性、可能性和应避免的问题,来阐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本论:

一、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呼唤

〈二〉、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

1、师生关系的现状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健康、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三〉、现实条件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可能性

1、教师能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

2、学校有较宽松的教学环境

3、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

二、小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尝试

〈三〉、教师自我调整

〈四〉、正面肯定学生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完善个性和个人魅力,对学生作到真情关爱

三、小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避免的主要问题

〈一〉、避免不正确的学生观导致不恰当的教育行为

〈二〉、避免口号式关爱学生,而忽视良知教育

〈三〉、避免法律意识不强,从而加剧师生间的对立

1

〈四〉、避免学校中普遍存在的“轻重之分”

〈五〉、避免家校隔离,促使家校融洽

结论:

本文通过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要充分发挥现有教师自身方面的优势,搞好基础教育建设

二、大力培养专业教师人才,造就一带技术骨干教师队伍

三、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教育事业,促进教育事业现代化

四、分析教育方面的优劣势,找准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五、加强师德修养,对学生真情关爱,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2

谈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李云

内容摘要: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发挥现有教师自身方面的优势,造就一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分析教育方面的优劣势,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并加强师德修养,对学生做到真情关爱。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 科学发展观 新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繁荣,中国已经逐步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正与时俱进得伴随着中国经济拔地而起、飞速发展,这不仅是一个广大的时代课题,也是今后成功的需要,那么这种大好形势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和谐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融洽的,在师生情感关系中是真挚的。其核心是师生之间心理相容,心灵悦纳。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其内涵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民主与平等。这是和谐师生关系确定的前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则。凸显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反思与挑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其核心是要求人们把师生看成完整人格上的“人”,而不是“物”,强调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直言不讳,进行真正的对话,交流和沟通,把师生关系看成挚友关系,从而达到相互理解的境界。

〈二〉、对话与理解。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追求。对话不仅仅是指两者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而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 3

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沟通是一门艺术,师生沟通体现师生之间相互的欣赏与尊重;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达到共同督促,共同培养学生的目的。

〈三〉、合作与互动。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动力。在合作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再专制,学生不再盲从,师生却将成为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得主人。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指在交往的过程中而形成的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关系。互动的师生关系是传统的“教师优势文化”师生关系的一种突破,从而确定了学生在和谐师生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现师生关系的合作互动性,既体现师生对教育实践活动价值的尊重,又体现了时代发展对新兴师生关系中学生主体的渴求。

〈四〉、情感与交融。这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基础。师生关系更多地是一种情感关系,只有师生情感交融,才谈得上真正的心灵沟通和真正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师生情感交融,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关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能使学生产生被重视感和安全感,并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是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

和谐师生关系其外延表现在为学生提供和谐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改革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呼唤。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总要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和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 4

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为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什么说新课程在呼唤着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新课程以发挥人的潜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己任,不单纯的传授知识。这是和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人的潜能需教师、学生共同去发现。潜能的发挥要教师引导,也要学生配合。所以,整个教育过程都要有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而不是照本宣科、强塞硬灌就可以完成的。由此,师和生都不能忽略其作用。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方能完成???的任务。

第二、新课程要求教师面对主体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发展的机会,并依据个性特点可能实现自我价值。己任面向全体学生,就要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不健全,这自然难以做到。可见,新课程不能离开和谐师生关系。否则,教育的目标任务都不能完成,新课程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由教学中的主教转向“平等中的??”,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过程的主题,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既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

〈二〉、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其对实施新课程、培养有创新意识人才的影响。

1、师生关系的现状。在传统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吧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甚至师生违背心理,不愿交往和沟通。学生见到老师不是心存畏惧,走路绕道走,说话不敢正视。这样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的人格的养成,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

5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加强课堂的教学组织,激活教学氛围,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式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通过课前准备来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学生有话敢说,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主见解。在分析、判断、讨论、辩解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允许学生怀疑教材,反驳师说,对学生的奇思异想及时反馈和鼓励,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不妨与学生角色环卫,自己走下讲台当学生,而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健康、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更有信心、更有学习兴趣,进步慢的学生会鼓起勇气,不甘落后,用于直追,形成了一个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当人和谐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能构建的,它是教师艰劳动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倾注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挖掘学生身上的向师性因素可以强化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也能融洽师生关系,为师生合作打下基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现实条件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可能性。

目前,广大的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以来,家长的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此,这就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可能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能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

因为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只有真心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清理相济的目的。教师能够放下“师道尊严” 6

的架子,心胸豁达、炙热认真、一视同仁,给孩子以信心开启学生潜能之门。

2、学校有较宽松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片面强调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爱好,从而导致了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唱反调,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现实条件下,学生想学、学生要学,学生也可以上讲台给老师讲课,宽松了教学环境,使师生关系得到了和谐发展。

3、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

近年来,不少的地方都制定了反校园体罚的法律,体罚学生的教师必须承担严厉的法律责任,在法律效力的震慑下,校园体罚学生现象大大减少,这就说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相应出台各种各样的《教师法》、《教师师德修养》、《教师的各项规章制度》,都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小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加强师德修养,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奉公守法、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学生。忠于职守、尽心尽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政治思想方面,应该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坚定地信仰、崇高的生活目标,在个人品格方面,应该具有无私、善良、宽厚、惜时守信、胸怀磊落等美德;在治学精神方面,应该具有刻苦勤奋、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文明习惯方面,应该谈吐文雅、庄重幽默、衣着整洁、举止得体。陶知行主张“以人教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得则,教职员躬亲共守。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实事求是,面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家庭走访,与家长沟通、交流,使情感共融师生之中。

〈二〉、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尝试

未来的教育发展,要扩大教育的规模和内容,新的教学实验用具将不断出现,电脑也已普及校园,科学的命题法和教学评估将使教学活动进入更好的循环;未来教育的发展, 7

又要重视转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吧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进入现实社会,迎接明天社会的挑战开辟道路。

面对21世纪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师的合格标准必将日趋提高。一名合格教师,只有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居高临下,驾驭自如,向学生输出制式的精华,也只有具有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了解、掌握新课程的最新发展动态,才能肩负起造就一代高素质跨世纪的人才的重任。

〈三〉、教师要自我调整,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方面,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生活上给予关系爱护,学习上给予指导帮助,主动接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使学生敢喝老师接触到,愿和老师接近,再加上老师的热情帮助,使师生的感情变得真挚融洽。另一方面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能起到沟通信息、增进相互理解、也能和谐关系、影响学生的态度,又能鼓动人心,激发正确的行为,同时还能沟通心灵,改变学生心理,最后它还能启迪认知,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而这些作用都能使学生更好地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改变自身的缺点,发扬优点,更好地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此时学生会由对老师的良好印象发展到对老师所教学科有好感,从而发展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能够引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从这些例子出发,那么就可以提高学生接受相关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加深对所学东西的理解。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学生一旦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这条途径能起到示范作用,当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会产生兴趣,从而也就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的用心知道,学生的努力钻研,和谐之风自认形成。

〈四〉、正面肯定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成绩考核时一项正常的工作,对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考核,可以使学生正确了解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水平。明确今后努力地方向,但是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有的学生就是因为考试考的不好,才导致他们对所学课程失去了信心,也提不上 8

兴趣。由于高考的原因,使得学校、家长以及学生本人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不管学生的实际能力,这就偏离了教育的目的,也不能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自己掌握学生的实际能力,对优点进行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鼓励他们正确面对分数,并且指出他们存在问题,之后促使他们进行改正。朋友式的老师能帮助形成和谐整体。

〈五〉、完善个性和个人魅力,对学生做到真情关爱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大方、幽默、风趣、真诚宽容的良好品质,自觉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素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和教育艺术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真理的象征、智慧的化身、人格的楷模。教师要真情付出,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四、小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避免的主要问题

〈一〉、避免不正确的学生观导致不恰当的教育行为

学生观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潜能、素质目标及评价标准等问题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学生观是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础。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不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当表现恰恰说明了教师在学生观的问题上出现了偏差,否定了学生是一个有生命、有尊严、有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需要的活生生的人。

〈二〉、避免口号式关爱学生,而忽视良知教育

热爱学生是是教师的天职,学生把老师对学生的爱看成是教师素质的首要因素。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教育良知,没有爱教育就不会成功。有人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口号,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但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缺乏这样的爱,这样的服务意识,就不能真心实意去爱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

9

〈三〉、避免法律意识不强,教育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而不自知的现象

有些些教师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屡屡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既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也加剧了师生间的对立。从教育第一线的实践看,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还时有发生。

〈四〉、避免长期以来学校中普遍存在着“重分数,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成才,轻成人”的弊端,导致师生只关注知识的灌输而忽略略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学生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而漠视集体,使师生相互间的精神交往为无情的分数取代,染上功利色彩。

〈五〉、避免家校隔离,促使家校融洽

应该营造家校合作气氛,真实实意地请家长交流谈心。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促使教师、家长、学生多方面了解情况,避免老师对学生“了解不多”或“很少了解”,避免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老师抱有讽刺、挖苦行为,增进三方感情,有利于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道俊 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赞可夫 和教师谈话[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高耀丽 浅谈“我——你”新型师生关系[j]. 江西教育科研,2001

4.徐家良 小学语文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10

更多相关推荐:
师生关系名言

陶行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

师生关系的名言

关于师生关系的名人名言如果教育学希望从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人乌申斯基一个教育者应当力求了解人了解他实际上是什么样他的一切弱点和优点他的一切日常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精神上的要求乌申斯...

和谐师生关系,创造爱的氛围

和谐师生关系营造爱的氛围摘要古人曾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名言它深刻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传道中的重要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和谐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完...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这样课堂上是师生平时是朋友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更新观念关爱学生赏识学生为人师表才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师生平等讲究民主师生...

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因素及措施

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因素及措施大兴高中杨春娣内容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教育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进行的如火如荼各种问题矛盾相继暴露乃至敏感尖锐冲突师生关系也是其中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当被提上日程而且一触即发在网络...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之我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相处的氛围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师生间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师生间只有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才能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才会产生良...

浅谈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其作用古古汉语abc

浅谈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其作用一师生关系的现状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学生的功课负担过重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学生的个性与爱好被残酷扼杀从而导致有些学生个性叛逆厌学逃学破罐子破摔的情况另一方面升...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交融着师生的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而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阳高三中高景春朱利芳作为五育德智体美劳之一的体育理应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工作因为我们培养的首先是健康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培养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的...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从事教学的时间仅仅三周在此仅谈一下的对师生关系的浅见抛砖引玉引发各位老师对师生关系这一话题的讨论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标准应该是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发展保证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因而教育要取得成功必然要使教育主体之外的各因素和谐统一于教育...

第三节 师生关系

教育学教案第七章教师与学生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高尔基在人的个性形成中教师乃是自然界的助手夸美纽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夸美纽斯教师的工作不怎么感天动地但也许每个细节都惊天动地许淑...

师生关系的名言(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