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名言解析

时间:2024.4.13

1、“水是一切的始基”(古希腊 泰勒斯)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磁石有灵魂,因为它有灵魂” (古希腊泰勒斯)——“物活论”思想

3、“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此话是对辨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一切都变化,无物常住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5、“道是永恒地存在着,万物都根据这个道而产生”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规律具有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6、“飞矢不动”(古希腊 芝诺)——否认运动的连续性。

7、“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古希腊 芝诺)——企图否定运动的可能性

8、“所谓学习的人只不过是在回想,而学习不过是回忆罢了”(柏拉图)——否认了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从感觉经验抽象概括出来的,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思想。

9、“有些人具有统治的能力而适于统治人,而农夫和手艺人是用于被统治的” (柏拉图)——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唯心史观

10、“要命令自然都必须服从自然”(英国培根)——要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

11、“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 (英国培根)——知识是客观实际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重要原理。

12、“运动是连续地离开一个位置,又获得另一个位置”(英国霍布斯)——把运动归结为简单的机械运动。

13、“在人的本性中,我们发现社会发生争执的三个主要原因。第一是竞争,第二是猜疑,

第三是荣誉。竞争使人求利,猜疑使人求安,荣誉使人求名”(英国霍布斯)——把竞争、猜疑、荣誉看做是社会冲突的基础,抹杀了三者后面的社会物质原因和经济原因,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

14、“所谓实体,我们只能看作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需要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法国笛卡尔)——物质与精神是并列存在的,属二元论思想。

15、“全宇宙中并没有真正静止的点”(笛卡尔)——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恩格斯说这是“辩证法的卓越代表”

16、“物体不能限制思想,思想也不能限制物体”(荷兰 斯宾诺莎)——心物平行论观点,属二元论思想。

17、“因为形状不外是规定,规定即是否定,所以形状。。。。。不外是否定”(斯宾诺莎)——对某一事物的规定,即指出此物不是别物,例如确定一个图形是长方形,就等于否定了它是圆形,三角形等其他形状。是正确的辨证的否定观思想。

18、“炎热国家的人民,就象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象青年人一样勇敢”(法国 孟德斯鸠)——地理条件决定论

19、“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国家的治乱是由少数人决定的,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20、“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庄子)——夸大了彼此的相对性,否定彼与此在相对中有绝对,抹杀了事物的差别,导致相对主义的错误。

21、“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否定运动的相对静止和

间断性。

22、“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有时一尺显得短有时一寸显得长,事物总有欠缺不全之处,人的智慧也有不明事理之时。屈原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含有辩证法的思想。

23、“白马非马”(战国 公孙龙)——白马和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谷白马不是马,此观点看到了个别和一般的差别,但夸大了一般和个别的差别性,否认一般和个别的统一,抹杀了白马和马的共性,容易导致诡辩论。

24、“制天命而用之”(战国 荀子)——“天命”指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人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掌握它,利用它为人类服务。

25、“形具而神生” (荀子)——形体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是唯物主义思想。

26、“闻之不若见之,闻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闻之见之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基础,“知之”是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荀子特别强调“行之”认为“行”高于“知”,“知”的目的在于实行它,荀子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7、“循明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韩非子)——要遵循事物的概念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原则来判断是非,用比较和参照的方法来辨别言辞是否正确,是唯物主义认识论。

28、“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典型的形而上学言论,目的在于论证封建统治的永恒性和合理性。

2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彗能)——彻底否认心外物质世界的存在,无限夸大了心的作用,是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30、“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

—— 此话是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实践性的最好说明

31、“太极,理也;阴阳,气也;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主宰也”(朱熹)

——唯心主义运动观

3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揭示出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

33、“人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此处的自然界指人所确立的自然规律,是唯心主义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的能动作用,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34、“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亚里士多德(关于系统观念的正确论述)

35、“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事物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列宁

(普遍性与特殊性不能相互代替,尤其不能用普遍性代替特殊性,因为特殊事物的性质比普遍性丰富的多)

36.理解是一种视界融合——(德国伽达默尔)。每个理解者在理解任何对象之前,头脑中就已经存在某种“视界”,他总是用这种特定角度、特定范围的“视界”来理解事物。而对象的原创作者在创作时有存在“视界”。此命题把人类的理解活动从对以对象为中心转到以主体为中心,揭示了认识的复杂性。

37.“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西周伯阳父

(用两种不同的性质的阳和阴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事生灭。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阴阳失去了平衡,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8.“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西周史伯(“和”是对立面的统一;“同”是简单重复。不同的事物相互结合才能产生万物,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3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

(认为不参加社会实践,不接触客观对象,就能获得认识,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思想)

40.“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事物在量上的微小变化经过不断的积累就最终能够引起质变,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41.“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认为通过挖掘内心世界就最终获得知识,属于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论的错误)

42.“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庄子(认为有限之中包含着无限,揭示了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宇宙在微观上的无限性,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43.“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董仲舒

(认为帝王的兴亡都是由某种神秘的征兆来决定显示,因而是唯心主义决定论)

44.“一个概念或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有可经验性。”(该命题属于西方实证主义观点,把概念或命题有意义的标准归结为最终能够被感觉到,感觉不到的就没有意义,就不存在,因而最终导致唯感觉论,并滑向唯心主义。)

45.“存在三个世界,世界一是物理状态的世界,包括自然界的物质,一切生物以至人脑;世界二指意识状态的世界,即精神世界;世界三是指客观知识的世界,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世界,包括语言、科学、艺术和道德等。”(该命题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最终是一种二元论,因为世界2和世界3都属于意识,而世界1则属于物质。)

1.南柯一梦(槐安之梦、一枕南柯、一枕槐安)——物质决定意识

唐朝淳于棼是读书人。但不得志。有一次,他喝醉酒,倒在庭院的槐树下睡着了。他梦见,槐安国请他去做南柯郡的太守,国王还把公主嫁给了他。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的子女也都很显赫。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国王不再信任他,并免了他的官职。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于是他决定回到自己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堆成的宫殿城池。他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就是这个蚂蚁洞。槐树的树枝,就是南柯郡。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解析:

故事表现了物质和意识或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淳于棼梦中所见,正是他希望改变现实生活中不得志这种客观“存在”的再现。槐安国的“原型”也就是大树下的蚂蚁窝,说明意识的本质从其内容看,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能从客观世界找到“原型”。

此故事充分说明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智慧结晶: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2.庖丁解牛——掌握规律,得心应手

战国时期,庖丁被请到文惠君的府上,为其宰杀一头肉牛。只见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极其熟练自如。他在将屠刀刺入牛身时,那种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庖丁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一致。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觉看呆了,他禁不住高声赞叹道:“啊呀,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有这么高超呢?”

庖丁见问,回答说:“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我在刚开始学宰牛时,因为不了解牛的身体构造,眼前所见无非就是一头头庞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 年的宰牛经历以后,我对牛的构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时,出现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头整牛,而是许多可以拆卸下来的零部件了!现在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我可以娴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构造,将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利用这些空隙便不会使屠刀受到丝毫损伤。我既然连骨肉相连的部件都不会去硬碰,更何况大的盘结骨呢?尽管如此,每当我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难以下手,这时就要特别警惕,瞪大眼睛,动作放慢,用力要轻,等到找到了关键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将牛剖开,使其像泥土一样摊在地上。宰牛完毕,我提着刀站立起来,环顾四周,不免感到志得意满,浑身畅快。然后我就将刀擦拭干净,置于刀鞘之中,以备下次再用。”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创造或改变规律,但人并不是毫无作为的。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使客观规律为自己的实践活动服务。庖丁的解牛技术之所以高超,在于他掌握了牛的构造规律,做事情自然十分熟练和得心应手。

智慧结晶: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克罗齐

3.唇亡齿寒——联系的普遍性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许多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

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故事出自《左传》。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解析: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者。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在了解个别事物时,要注意把握同它有关的周围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分析事物时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不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虞国国君只看到了美玉和宝马,没有看到虢国一旦灭亡,可能会殃及自己的国家,结果是贪小便宜,国灭身亡。

智慧结晶:

这些物体处在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运动。——恩格斯

4.列宁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9xx年十月革命胜利时,俄国已饱受3年帝国主义战争之苦,整个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在革命胜利后的第2天,苏维埃政权颁布《和平法令》。但是,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根本不理睬苏俄的和平建议,苏维埃俄国被迫单独与德国及其盟国开始和平谈判。

19xx年, 双方代表在德国军队占领的布列斯特进行谈判,并签订了一个为期10天的临时停战协定。19xx年开始和谈的第2阶段。德方于2月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苏俄立即缔结和约,放弃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纳尔瓦、普斯科夫和得文斯克一带领土。苏俄政府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拒签和约,并以苏俄人民委员会的名义通知德方,苏俄单方面结束战争状态、复员军队,德军遂以此为借口,于2月中旬向苏俄发动全线进攻,占领苏俄大片领土。为了保住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坚决主张立即按德国条件签约;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集团”则要求停止和谈,进行反对德国的“革命战争”;托洛茨基提出不战不和的方案。中央委员会最后终于认同了列宁的主张,通过了按德国条件签约的不平等决议。

19xx年3月,苏俄政府代表团在布列斯特与德国签订和约。规定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属德军占领;俄军应完全复员;苏俄要向德国支付赔款等。

《布列斯特和约》对苏维埃俄国是一个“不幸的和约”,但为俄国摆脱战争,赢得了必要的喘息机会,因此,这种妥协在当时情况下是必要的,是有利于革命的妥协。是“交出了次要利益而保存了根本的利益”的妥协。

19xx年11月,当苏维埃俄国国内政局稳定之时,军队实力增强之际,苏维埃政府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

解析: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及其变化为转移,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反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坚持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列宁的做法就是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

5.田忌赛马——排列顺序的变化引起质变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 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

这时,田忌抬头一看, 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 “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 “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 孙膑摇摇头说: “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 田忌毫无信心地说: “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 “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 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 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 “那就开始吧!”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 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 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 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 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

解析:

质量互变的规律是多方面的,量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引起质变的角度看,量变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事物数量增减变化引起,一是事物构成成分的排列顺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引起。孙膑的建议正是排列顺序引起质变的具体运用。马还是三匹马,但改变了出场顺序,就完全扭转了局面。

此案例说明,要促使事物象好的方面发生质的转化时,除了要注意量的积累,还应把握事物空间“排列顺序”的变化。扬长避短,合理安排,就有可能获得预想的成果。

6.“无中生有”的瑞士——矛盾的转化

瑞士是当今世界的富翁,在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国家中,瑞士以人均收入4.4万美元而排名第一。瑞士国土7%是山地,自然资源贫乏,地下没有什么可开采利用的东西。用瑞士人自己的话说,历史上的瑞士是个穷得丁当作响的国家。难谋生计的瑞士人,只能去邻国当雇佣军,靠给别人打仗来赚钱糊口。这是一条多么悲壮、艰难的谋生之路!至今为梵蒂冈站岗的礼兵还是瑞士人,虽然只是一种象征,但依稀可以看到历史的陈迹。现代的瑞士,走了一条“无中生有”的路。当今支撑瑞士的产业都与一个“无”字有关,瑞士的富靠的是“无”。

一靠无烟工业,即旅游业。这是瑞士一大产业,每年20%的GDP来自旅游。靠着原来被认为的“穷山恶水”,做山水文章,吸引各国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二靠无形资产,即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瑞士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只有700多万人口的国家,却培养出了像沃尔夫冈·波里这样的一大批世界级的顶尖科学家和科技成果,创造了一批享誉世界的名牌产品。

三靠无本买卖,即金融服务业。瑞士是世界的金融中心,金融业发达世界闻名。小小苏黎世,证券交易额高峰时占到整个西欧成交额的70%。跨越全球的金融服务,让大把大把的钞票装进了瑞士人的口袋。

无烟工业,无形资产,无本买卖,加在一起成了“无中生有”,这“有”不是“小有”而是“大有”。看来,这“无”和“有”也是辩证的。瑞士人把从“无”到“有”的法则,演绎得淋漓尽致。“无”在“有”的面前,常常会激发出“有”的欲望;而“有”在“无”的面前,则会产生“富有”的惰性,常使人变得漫不经心。世界上,常有因为“无”而奋起,使“无”变为“有”者,然而也有因为“有”而不思进取,由“有”变为“无”者。其实“有”和“无”并没有不可跨越的距离,要紧的是应当懂得没有永远的“有”,也不会有永远的“无”。还是两千年前的老子说得好,天下万物,“无”生于“有”,“有”生于“无”。

7.短缺与过剩的辩证法

前些年,我国电力曾一度出现过短暂过剩。一些地方为了卖电,曾破天荒做起了广告,号召市民多用电,甚至鼓励上马高耗能产业。一些媒体也着力渲染,美国的人均年用电量是我们的多少多少倍,因此我们要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加快生活的电气化速度。包括做饭,用电炉都比用气先进合理等。而我们每个人从小就灌输的口号“随手关灯、节约用电”等,一时间都没了声音。

和西方核电不同,在我国电力作为最重要的二次能源,80%多是由一次性能源的煤炭转化而来。浪费电就是浪费宝贵的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多,人均资源相对匮乏,而能源更是紧张。为了卖电,怎么能号召甚至鼓励大家多用电呢?毕竟,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而不是相反。

果不其然,没几年光景,新的情况出现了,各地先后由卖电难到电力供应紧张再到出现电荒。当然,并不是说今天的电荒完全祸起于当初的鼓励多用电政策。之所以重提旧事,就是希望通过此事引起有关方面重视一个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决策更要有长远眼光。比如目前,由于电力紧张,各地又掀起建设电站新高潮,上千亿资金往电站上投。如果我们总是这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过不了几年,恐怕又会回到吆喝着卖电的局面。此种发展思路不改,不仅摆脱不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且会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糟蹋掉。

其实,稍有些常识就会明白,对于企业,降低消耗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对于个人,节水节电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对于社会,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因此,对于一时的能源过剩或紧张,即使调整也应该认真分析原因,在供需两个方面来调整,而绝对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多了就让大家多用,少了就多建。记得印度圣雄甘地曾说过:地球是慷慨的,它可以养活我们全人

类,但绝对无法满足我们的贪欲。电多了就不再提倡节电,牛奶多了就倒入大海,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人类特别是对子孙,贻害无穷。相反,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任何时候,提倡全民的节俭意识,建立节约型社会才是正路。即便真过剩,我们多为子孙省下一些资源又有什么不好呢?

8.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本来是一个英勇善战,但文化水平很低的军人。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但吕蒙接受孙权的建议,勤于学习读书。后来,当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踉他谈起战略问题来,吕蒙对答如流,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 “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计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 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来的吕蒙可谓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

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解析: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不发展不变化的事物的堆积。所谓过程,是说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之中,不存在静止不变的事物。人的知识能力,经过主体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发生巨大改变的。用僵化的观点看人看事物是不正确的。

智慧结晶:

事物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

9.塞翁失马——矛盾双方向对立面的转化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而已。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一天,他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掉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

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解析: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导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它有两种情形: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福和祸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就会相互转化。

智慧结晶: 哀乐不同而不远,吉凶相反而相袭——、王勃(唐)

10.世外桃源——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析: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把握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意义在于:矛盾观点是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观点,因此,坚持矛盾的普遍存在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根据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我们应当学会用矛盾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任何试图不承认和回避矛盾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是注定行不通的。没有矛盾的“世外桃源”是根本不存在的。

智慧结晶:

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列宁

11.燕太子丹赠手——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荆轲往见太子丹,于是尊荆轲为上卿,居上舍,太子丹日至其门,供奉太牢,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太子丹与荆轲临池而观,轲拾瓦投龟,太子丹令人捧金瓦而进,荆轲用尽,复进。太子丹与荆轲共乘千里马,荆轲说:“闻千里马肝味美。”太子丹即杀马献马肝。太子丹与荆轲置酒华阳台,酒酣,太子丹进美人能琴者,荆轲说:“好手琴者!”太子丹即以美人献荆轲,荆轲说:“但爱其手耳。”太子丹即断其手,盛以玉盘奉之。

解析:

系统是由事物内部互相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但又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没有部分,不会有整体;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但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其功能大于各个部分机械相加之和,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 部分离不开整体观念,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荆轲喜欢的是一双生在美人身上的能弹琴的“好手”,但一旦从美人身上斩断,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只能是“名义上的手”了。

智慧结晶:

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仍然可以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是手了。——黑格尔

12.飞矢不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古希腊的哲学家芝诺有一个所谓的“飞矢不动”的理论。他认为“飞行的箭是静止不动的”。其道理是:箭在飞行的某一时刻,必定是处在某一个位置上,它不能同时占有两个位置;因此,箭在这一个时刻应当是静止的。可是,箭在这一个时刻静止在这个位置上,另一个时刻静止在别的位置上,于是整个过程皆由这样一系列的静止来构成,而静止的总和是不能构成运动的、静止的总和当然还是静止!所以说飞行的箭是不动的。

解析:

芝诺的错误在于:(1)他不懂得运动是间断性和不间断性的矛盾统一。(2)他不知道运动着的物体既在这个点上,同时又不在这个点上而不断向前进。(3)“飞矢不动”的结论是形而上学的看法。(4)他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5)他不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的原理。

13.九方皋相马——内容与形式

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个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解析:

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

伯乐之子的相马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及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认识的发展过程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14. 法国飞行员抓住了飞行的子弹——静止的相对性

第一次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寻常事件。这个飞行员在 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员以为这是一只什么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发现他抓到的是……一颗子弹!

然而在法国飞行员的这个奇遇里,却没有什么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这是因为,一颗子弹并不是始终用800~900米每秒的初速度飞行的。由于空气的阻力,这个速度逐渐减低下来,而在它的路程终点(跌落前)的速度却只有40米每秒。这个度是普通飞机也可以达到的。因此,很可能碰到这种情形:飞机跟子弹的方向和速度相同。么,这颗子弹对于飞行员来说,它就相当于静止不动的,或者只是略略有些移动。那么,把抓住自然没有丝毫困难了——特别是当飞行员戴着手套的时候,因为穿过空气的子弹跟空气擦会产生近100摄氏度的高温。

解析:

静止不是绝对不动,而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所谓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不是绝对不运动。它表现为两种基本情形:第一,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如果以地球为观察点,则地球上的山脉、房屋都是静止不动的。第二,指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处在量变阶段。如生命有机体在死亡之前,就是相对静止状态的保存。

法国飞行员之所以抓住了飞行的子弹,原因在于运动的飞行员和运动的子弹之间实际上是相对静止的状态。

智慧结晶:

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马克思

15.“七桥问题”与拓扑学——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

濒临波罗的海,有一座城市,叫做哥尼斯堡(俄罗斯境内)。 布勒格尔河的两条支流在这里汇合,然后横贯全城,流入大海。河心有一个小岛。河水把城市分成了4块,于是人们建造了7座各具特色的桥,把哥尼斯堡连成一体。一天又一天,7座桥上走过了无数的行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脚下的桥梁触发了人们的灵感,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居民中传开了: 谁能够一次走遍所有的7座桥,而且每座桥都只通过一次?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可是,谁也没有找到一条这样的路线。"七桥问题"难住了哥尼斯堡的所有居民。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传开后,引起了大数学家欧拉的兴趣。欧拉没有去过哥尼斯堡,这一次,他也没有去亲自测试可能的路线。他知道,如果沿着所有可能的路线都走一次的话,一共要走5040次。就算是一天走一次,也需要13年多的时间,实际上.欧拉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解决了七桥问题。剖析一下欧拉的解法是饶有趣味的。

第一步,欧拉把七桥问题抽象成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他想:两岸的陆地与河中的小岛,都是桥梁的连接点,它们的大小。形状均与问题本身无关。因此,不妨把它们看作是4个点。 7座桥是7条必须经过的路线,它们的长短、曲直,也与问题本身无关。因此,不妨任意画7条线来表示它们。就这样,欧拉将七桥问题抽象成了一个"一笔画"问题。怎样不重复地通过7座桥,变成了怎样不重复地画出一个几何图形的问题。

原先,人们是要求找出一条不重复的路线,欧拉想,成千上万的人都失败了,这样的路线也许根本不存在的。如果根本不存在,硬要去寻找它岂不是白费力气!于是,欧拉接下来着手判断:这种不重复的路线究竟存在不存在?由于这么改变了一下提问的角度,欧拉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最后,欧拉认真考察了一笔画图形的结构特征。

欧拉发现,凡是能用一笔画成的图形,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每当你用笔画一条线进入中间的一个点时,你还必须画一条线离开这个点。否则,整个图形就不可能用一笔画出。也就是说,单独考察图中的任何一个点(除起点和终点外),它都应该与偶数条线相连;如果起点与终点重合,那么,连这个点也应该与偶数条线相连。

在七桥问题的几何图中,A、B、C三点分别与3条线相连,D点与5条线相连。连线都是奇数条。因此,欧拉断定:一笔画出这个图形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不重复地通过7座桥的路线是根本不存在的! 七桥问题是一个几何问题,然而,它却是一个以前的几何学里没有研究过的几何问题。在以前的几何学里,不论怎样移动图形,它的大小和形状都是不变的;而欧拉在解决七桥问题时,把陆地变成了点,桥梁变成了线,而且线段的长短曲直,交点的准确方位。面积、体积等概念,都变得没有意义了。不妨把七桥画成别的什么类似的形状,照样可以得出与欧拉一样的结论。

很清楚,图中什么都可以变,唯独点线之间的相关位置,或相互连结的情况不能变。欧拉认为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属于一门新的几何学分支,他称之为"位置几何学"。但人们把它通俗地叫做"橡皮几何学"。后来,这门数学分支被正式命名为"拓扑学"。

欧拉对七桥问题的研究,是拓扑学研究的先声。在欧拉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拓扑学定理。但这些知识都很零碎,直到19世纪的最后几年里,法国数学家庞加莱开始系底地研究拓扑学,才奠定了这门数学分支的基础。 现在,拓扑学已成为20世纪最丰富多彩的一门数学分支。

分析:

这个案例说明,许多重要的科学理论来源于生活,这些理论又反过来指导我们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据此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和过程,指导实践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反映和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认识的两个基本规定。欧拉的研究充分表明了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更多相关推荐:
名人名言赏析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巴斯德3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莫扎特4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卢梭5世上有很多好东西是带不走的6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阿巴...

精彩哲理名言名句赏析

精彩哲理名言名句赏析名句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出处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释义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评价一幅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

考研马哲经典名言全解析1

一名言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解析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

名言名句赏析大全

名言名句赏析大全一哲理诗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

教育名言警句赏析

教育名言警句赏析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记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的站在黑暗当中呢泰戈尔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佚名愚昧将使你达不到任何成果并在失望和忧郁之中自暴自弃达芬奇尽管有许多人著书法法其目的据说完全...

名人名言赏析

1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德歌德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明朝顾炎武3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中国梁启超4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中国邹...

考研政治:马哲中的名人名言分析

考研政治马哲中的名人名言分析为了帮助大家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勤思考研辅导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搜集整理考研的复习资料及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马原中的哲学部分是最另考生头疼的一个科目特别是考试考查...

教育名言解析档

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伟大的人平易近教诲家陶行知师长教师所写的一副对联也是他一生伟大人格的光辉写照这里的心是一片赤诚的红心是忘我奉献的爱心这里的草是指个人的私利这句话箴告咱们中小学教师要爱满天下对教诲事...

生活与哲学教材名言解析

生活与哲学教材名言解析1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哲理分析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

十八条经典教育哲理名言及解析

十八条经典教育哲理名言及解析华图教育阅读提示本文为十八条经典教育哲理名言及解析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写的一副对联也是他一生伟大人格的光辉写照这里的心是一片赤诚的红心是无私奉献...

哲学名言解析

哲学名言解析1水是一切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2磁石有灵魂因为它有灵魂古希腊泰勒斯物活论思想3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哲学名言解析

20xx考研政治经典讲义哲学名言解析1水是一切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2磁石有灵魂因为它有灵魂古希腊泰勒斯物活论思想3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

名言解析(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