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

时间:2023.4.14

辛弃疾词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

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自古以来“苏辛”

并称,苏轼和辛弃疾分别代表着北宋和南宋的豪放风格。

二、明确目标:

1.了解作者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三、检查预习: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上音。

⑴遥岑远目 ⑵玉簪螺髻 ⑶鲈鱼堪脍 ⑷揾英雄泪

2、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

⑴遥岑远目 ⑵断鸿声里

⑶倩何人唤取 ⑷揾英雄泪

四、相关资料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

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

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

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

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

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

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

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

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

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

存》。

2、关于《水龙吟》

辛弃疾南渡归宋后,南宋政府对他大材小用、不予重视。但抱着一颗热切的爱国之心的

辛弃疾还是不顾自己职位的低微,针对着南宋政府中主和派的不抵抗论,写成了《美芹十论》

奏章,上奏皇帝。在这篇奏章中,辛弃疾分析了宋金形势,和战前途、民心向背,指出金统

治者外强中干的情况,而且有隙可乘。他不仅痛斥了主和派的投降主义谬论,而且还详细论

述了南宋应采取的自强之策和收复中原的具体部署。他怀着满腔热切的希望上奏朝廷,结果

奉行投降主义路线的南宋政府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宋史本传》)为理由而不予理睬。辛

弃疾回顾自己渡江南来以后,曾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把自己心中想说的忠心爱国的肺腑之言

都陈奏给皇帝了。可是南宋统治集团好比是一个患了恐敌病的病人,任凭你怎样想用议论去

鼓舞他们,把他们拔出于消沉畏缩的气氛之中,都是徒劳无功。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心中

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是可想而知的。这一切,就是他登建康赏心亭并写下这首传诵

千古的《水龙吟》词的背景。

五、自主探究

学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诵读原词,把握大意。

上片:上片写景,兼及抒情。秋水逐波东流,苍山凝翠耸立,夕阳斜照,孤鸿哀鸣,此

情此景勾起江南游子多少忧愁?抚遍佩刀,却只有无人知解的叹息。

下片:下片借用典故抒发抱负。词人渴望起兵北伐收复失地,无奈朝廷主和,难展抱负,

只能空洒英雄泪,空悲岁月稀。

2、诵读思考:词的上片情景交融,景中有情。作者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来陪衬自己的游子

之思?用了哪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

明确:作者描写了江南秋景中的典型景物:随天而去的江水,连绵不断的山峦,夕阳中

的楼头,夕阳中的断鸿。作者用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一系列自然景物,来陪衬他

的游子之思,巧妙地做到了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用了两个动作

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一是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一是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吴

钩”,本是杀敌利器,如今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栏干拍遍”,道出作者胸中抑郁苦闷之

气,唯借拍打栏干发泄之,耐人寻味。这两个形体语言要表明的是:作者手握宝剑却没有用

武之地;空有力气却没有地方使用,他只好用敲打栏杆来发泄自己的怒气。

3、词的下片运用了哪几个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明确:词的下片运用了三个历史典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引用了一

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

官回乡。现在又是深秋了,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却不能象张翰那样飘然归去。自己的家乡

还在金人手里,想回也回去不了!“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郞才气。”用典。三国时许

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汜把这件事告诉刘

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碰上我,我将睡

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楼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郞,指刘备,

这里指有远大志向的人。这几句是对南宋朝廷那些贪图禄位、求田问舍的庸碌之辈的讽刺。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流年,即年华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

“树犹如此”也是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

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意即自己正

当年青有为之时,却空有安邦定国之计,经天纬地之才,无处施展。时光流转,年华浪掷,

北伐无期,中原难复,怎不让人痛心疾首。这三句,是全词核心。

4、词作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

明确:词的上片主要通过写景寄寓作者的登临意,融情入景。下片主要借用典故抒情。

5、有感情的背诵全词。

六、同步训练。

1、辛弃疾,字_______,号__________,历城人,宋代伟大爱国词人。以其为代表的_____

派和以李清照为代表的________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

2、把下列名句填写完整。

(1)遥岑远目,_________ ,___________。

(2)可惜流年,_________ ,___________。

(3)倩何人唤取,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南乡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明确目标:

1.了解作者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三、检查预习: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上音。

⑴舞榭歌台 ⑵封狼居胥

2、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

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⑵寻常巷陌

⑶元嘉草草 ⑷可堪回首

四、相关资料

1、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韩侂胄正准备北伐。赋闲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

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

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

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

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艰难,深感很难有所作为。在一片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当然

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这种

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

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见杨慎《词品》)。

2、关于《永遇乐》

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在当时北伐声中,当然能唤起他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

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感到忧心忡忡。这种老成谋国,深思熟虑的情怀矛盾交

织复杂的心理状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被

后人推为压卷之作(见杨慎《词品》)。这当然首先决定于作品深厚的思想内容,但同时也因

为它代表辛词在语言艺术上特殊的成就,典故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通过一连串典故的暗示

和启发作用,丰富了作品的形象,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五、自主探究

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诵读全词,把握大意。

上片:词的上片是缅怀两位古代英雄。

下片:先是对南朝元嘉年间一段历史的评议,后借典故抒壮志男酬之情。2、诵读思考:上、

下片运用了哪些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词的上片一是写孙权,作者感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侵蚀之后,镇江的高山大江依然如故,而

曾在这里建都的吴国君主孙权,却已无处寻得了。当年亭台殿阁之间的流风余韵也都已被岁

月洗涤净尽。二是写刘裕,传说当年刘裕就曾居住在京口的普通街巷之中。东晋时,刘裕就

是从这里起兵去平定桓玄之乱,又率军北伐,战胜鲜卑等军事力量,扫平中原,建立于南朝

刘宋王朝。作者对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仰慕,对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的赞扬,其

情感是那么炽热、强烈,这正说明了作者人到老年仍旧壮心不已的精神、气概。

下片先是对南朝元嘉年间一段历史的评议,后借典故抒壮志男酬之情。宋文帝好大喜功,在

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贸然出兵北伐,结果是仓皇败阵,落得个无功而返。作者写这段历史是以

古喻今,是针对韩侂胄的以北伐邀功而发的,他主张要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紧接着,

作者的笔锋开始转向了自己,他登高远望时,竟引出了对43年前一段经历的回忆:在他21

岁时,曾经穿越过那战火纷飞的扬州古道,奔驰南下。长江北岸在历史上乃是被北魏太武帝

占领后建造行宫的地方,后来就成了太武帝的祠庙。那里也记录着北宋末年统治者纷纷南逃

的耻辱与仇恨。可是,如今佛狸祠前却是祭神赛社,烟火不断!在这里,作者又是以古讽今,

批评人们居然舍弃了被金人占领的国土,忘记了国恨家仇。他很羡慕战国时赵国的老将廉颇,

廉颇因被人陷害而逃奔魏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赵王想起老将廉颇,曾派人前去探视,看

他能否再带兵出征。而自己呢?虽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切望为国效力,但到如今却连个前

来问讯的人都没有,所以说自己的运气还不如廉颇。这个结句是作者在叹息,在呼喊,这是

极富个性的、英雄气十足的叹息和呼喊!是全词苍劲、悲壮的最高音!

3、有感情的背诵全词。

六、同步训练。

1、下列句子都有倒装现象,请把它们调整成正常的语序。

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⑵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2、把下列名句填写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毕竟东流去。(《菩萨蛮》)

(2)__________________,那人却在,______________。(《青玉案》)

(3)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丑奴儿》)

(4)___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5)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来!(《南乡子》)


第二篇: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

江 哲

一、背诵与识记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鬓。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二、阅读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

④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⑤珊处。

[注释]①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夜。②玉壶:明月。③鱼龙:泛指戏法等类杂耍。④蛾儿雪柳黄金缕:古代妇女元宵节时戴在头上的饰物,这里指盛妆的妇女。⑤阑珊:零落。 ②③

1、辛词以豪放悲壮风格为主,此词风格当属 类。词的上片运用了 和

的手法描写了 ,下片从 、 、 的角度写 。

2、请你概述一下抒情主人公所苦苦追寻的“意中人”的形象,它反映了词人什么样的追求?

(不超过40个字)

3、后世词人王国维曾借用本词中的哪几句词(可在原词中直接划线表示)来比喻研究学问

终有所成的一种奇妙境界。王国维还借用了另外两位词人的词句来形容做大学问,成大事者

所经历的另外两种境界,请分别写出有关词句。① ② 参考答案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1、婉约 比喻和夸张 元宵灯会的盛况 视觉、听觉、嗅觉 人

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超凡脱俗的奇女子(答案可不拘一格);反映了词人在人生道

路上的高尚追求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②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语言简明练习

1.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地方有的可以删去,请把可以删去的词语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

上。

孔雀鸟,头上长着①有美丽的羽冠,雄的尾巴的②羽毛很长,展开时像张开的③扇子。常见

的④有绿孔雀和白孔雀,他们⑤成群居住在热带森林中或河岸边,吃谷类的果实等食品⑥。

饲养孔雀可以用来⑦供玩赏,羽毛可以用来⑧做装饰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修改下面一段文字,使之简洁、没有语病。

在翠色横空的永宁山中有清西陵,在位于河北易县的这块风水宝地上有14座诸如清朝雍正、

嘉庆、道光、光绪皇帝的陵寝和后妃、公主、阿哥的陵寝,殿宇式的陵寝里共埋葬这些人

76位。登高远望,座座殿宇宛如碧绿山林中的仙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处有些地方表达不简明,去掉哪一组最合适?

我们学校今年全校①有90%的学生自己②自行订阅了各种报刊③和各种杂志④,这是一种

十分可喜的现象,实在是令人欣慰的事情⑤。但是,由于目前社会上⑥的出版物良莠不齐,

不少学生缺乏鉴别力,因此,学校的⑦老师应对学生加强指导。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⑦ D.①②③⑤⑥

4.在下面的一段话里删去四个多余的词语,只删不改,不得损害原意,将删掉的词语写在

下面的横线上。(4分)

在刘晓庆偷税案事发之后,一位税务官员说:“目前,明星与一般普通百姓的收入悬殊很大,

明星中的多数人是依法纳税的,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有的已经依法给予法律制裁,

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那种坑害国家的思想任其泛滥。”

答:应删掉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无车日”为内容,拟写两条广告用语。(4分)

背景:“无车日”最早在西方汽车发达国家出现。20xx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 20xx年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是由建设部发起的,9月16日至22日在全国108个城市开展。活动主办方称,9月22日为“无车日”。

参考答案

1.①③⑤⑥⑦⑧

2.清西陵位于河北易县翠色横空的永宁山中,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共有14座殿宇式的陵寝,埋葬着清朝雍正、嘉庆、道光、光绪皇帝和后妃、公主、阿哥,共76人。登高远望,座座殿宇宛如碧海中的仙岛。

3.C

4.应删掉的词语“一般”、“很大”、“法律”、“任其”

5.例:让蓝天更蓝,让大地更绿,无车日来了.净化环境,节约能源,无车日走近有车一族

四、 默写

1、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 。

2、落日楼头,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 ,登临意。···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

3、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

4、元嘉草草,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 ?

五、写作(作文审题训练)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实,这座塑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以“雕塑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体裁不限。

【审题提示】

什么是雕塑?大艺术家罗丹说:删去一切多余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留下过“冗繁削尽留清瘦”的千古名句。如何雕塑自我呢?正像雕塑“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凸显一座完美的雕像一样,善于审视、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然后无情地删去,你才能重塑一个完美的自我。

行文上,一方面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暴露自身的不足有感而发,缘事说理,揭示大胆改过、勇于解剖自己对于雕塑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童话、寓言的文体,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口吻,对“雕塑自我”的内容进行“全新包装”,使思想性、趣味性较好地融为一体。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鱼靠着能胀缩的鳔,储气浮沉。但鲨鱼无鳔,它需要拼命游才能不葬身大海。那是它的悲,也是它的幸。结果,它成为海上霸王。当我在水族馆里看着鲨鱼永不疲倦地游来游去时,隔着玻璃,有种敬畏。鲨鱼无鳔却成为海上霸王,这“无鳔”现象引发我们什么感想呢?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这是一种新的话题作文形式——引话题作文。引话题作文没有明确地给出话题,具有探索性和研究性的特点,写这样的话题作文,我们应善于联想类比,才能打开思路。譬如在上海、广州等地的一些下海的闯荡者,他们无钱无房无户口使他们无“鳔”,他们四处游荡,不惧深浅,生命力旺盛、最终他们成为太鲨大鲸大鳗,这无不启迪我们应自强不息才能变劣势为优势。

更多相关推荐:
辛弃疾的诗句填空

小学语文练习作业六年级语文题姓名评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辛弃疾经典词句

辛弃疾经典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浣溪沙青山遮...

历年高考名句——辛弃疾

历年高考名句辛弃疾20xx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名句默写山东卷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安徽卷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4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落...

辛弃疾名句

辛弃疾名句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

试分析辛弃疾词中有人的特色

辛弃疾词的题材范围较广其中词中有人的特色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类一婉约词代表青玉案描写的是城市人民于元夕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观灯的情景从内容看大约是作者在南宋都城临安任职期间所作清末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

浅析辛弃疾诗词的爱国主义思想

浅析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思想摘要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是两宋现存词最多的作家由于辛弃疾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时代所以他常常为分裂的祖国而忧虑为受煎熬的人民而悲愤词中多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由南宋收...

浅论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

目录摘要2Abstract2一浅论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3一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在辛词中具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3二坚持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辛弃疾词思想的主导倾向4三表现在他的整顿乾坤的急切愿望与关河破...

浅谈辛弃疾的爱国词的苦闷

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浅谈辛弃疾的爱国词的苦闷北辰区自考生果俊华内容提要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在国家危亡的时刻渴望报效祖国恢复中原的统一然而南宋统治阶级文恬武嬉偏安一隅的残酷现实与词人坚定的理想形成强烈的...

辛弃疾爱国词的内容和风格特征

铁马金戈平生梦爱国豪气心底词辛弃疾爱国词的内容和风格特征在南宋初年面临金人进犯中原沦陷国家危急的形势下辛弃疾坚决主张北伐恢复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和饱满的斗争精神倾注于词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爱国词他的爱国词不是用笔墨来...

论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思想

论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思想辛弃疾的词相比于其他文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词不是用笔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能清晰的看到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置身于笔墨中无时无刻给人带来的凛然正气和磅礴气势他用毕其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名句背诵积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名句背诵积累1论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

古诗词名句

古诗词名句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2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诗经国风卫风木瓜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辛弃疾诗词名句(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