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时间:2024.4.8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10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

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记叙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地点_______和此行的_____目的______。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答案: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而逐渐远去)。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

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答案:不同。颔联是以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写景,而颈联是以静态的角度来写的。“天镜”指的是月亮,“海楼”指的是云彩。

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答案: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

“万里”与首联中的“远”字相照应。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答案: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答案: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

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答案: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这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字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彩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出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怜”故乡水的原是诗人,却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巧妙的构思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真所谓言有尽而情无穷。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且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和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6.(08年乌鲁木齐)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州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飞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以下是06年盐城中考题)

7.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答案:“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8.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惜别之情。

9.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_怜__”。

10.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1.诗中点明“送别”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答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诗想像大胆、奇特,被人誉为“神来之笔”,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美妙的画面。

答案: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视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面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


第二篇: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 。

答案:怜

2、具体分析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案:衬托手法,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

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 答案: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

答案:两岸的山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诗人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6、选出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D)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它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图画,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则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描绘了 "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与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以上是20xx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题)

(以下是20xx年四川中考题)

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答: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这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字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彩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出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怜”故乡水的原是诗人,却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巧妙的构思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真所谓言有尽而情无穷。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且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和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6.(08年乌鲁木齐)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州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飞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收束全诗,余音袅袅。

(以下是06年盐城中考题)

7.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8.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以下为07年潜江、仙桃中考题)

9.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____”。

10.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11.诗中点明“送别”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1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诗想像大胆、奇特,被人誉为“神来之笔”,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美妙的画面。

答案:

1.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2. 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

3.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4.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5.D(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

6.C

7.“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8.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惜别之情。

9.怜

10.A

1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俯视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飞下来一面镜子,明亮耀眼;仰视天空,云气簇拥而来,就像海面上结成了一座座楼阁,新奇美妙。

游山西村

1. 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以上是08年广州中考题)

(以下是08年连云港中考题)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以下是08年徐州中考题)

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以下是08年河南中考题)

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

答案:

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 示例一:“这句诗表现作者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示例二:诗句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诗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希望。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3.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4. 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5.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6.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在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7. 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8. ①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更多相关推荐:
渡荆门送别

一导入新课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学生齐背这首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二教学过程1作者简...

渡荆门送别 赏析

渡荆门送别赏析1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画面长江两岸的地势逐渐由山脉过渡到一望无际的广阔原野山峦逐渐从视野中消失从荆门往远处望去江水奔腾直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2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画...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答案怜2具体分析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

100套20xx中考语文卷试题汇编:名句积累

中考网100套中考语文卷汇编之名句积累安徽省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句6君子好逑诗经关雎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M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八上默写名句试卷及答案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清溪中学八年级默写名句试卷班别姓名座号分数每空1分共100分一名句填空1望岳杜甫荡胸生曾云一览众山小2春望杜甫恨别鸟惊心白头搔更短3石壕吏杜甫请从吏夜归夜久语声绝4归园田居其三陶渊...

诗词中的千古名句

1金陵酒肆留别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5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7长风破浪会有时...

初中名句

回乡偶书中把几十年的生活变迁包含在一句中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木兰诗中运用夸张手法写行军之神速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描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朔...

8上诗句默写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归田园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2归田园居中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愿望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3归园田居中透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

初中诗歌名句集锦

诗歌名句集锦第一册课内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

千古名句

千古名句李白的千古名句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酒肆留别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5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6安能摧眉折腰...

名句

1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了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表现作者人生感慨的句子是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透露出诗人对早春春草初出之景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3无题有一句用来表现人们甘于奉献的句子是4相见欢中抒发了离愁的句子是...

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

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赏析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二十五岁他开...

渡荆门送别名句(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