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回归

时间:2024.3.19

浅谈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回归

【摘要】目前中职生传统道德素养低下,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淡漠、社会公德差,没有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民族脊梁、缺乏爱国主义、缺少民族正义,非主流思想大行其道等。究其原因,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职语文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功能,这给中职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性,本篇在分析了中职生道德素养的现状以及成因、论述了中职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索了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经典美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背诵积累国学经典、编制校本教材等方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继而通过挖掘地方人文素材、家校联系等方式,对教学进行拓展和延伸。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道德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和精神风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虽形成于过去,但与现实并不相悖。恰恰相反,它为中国文化更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丰厚的底蕴和源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极为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它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能、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青少年的思想素质的提高,所以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中,应认真加于弘扬。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但是,现阶段的中职生道德素养不容乐观。

一、中职生道德素养现状及成因分析

笔者任教20多年,一直在教育第一线,中职生的素质之差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先列举两个最近发生的案例。

案例1.20xx年11月某日,星期三,一任课老师来告诉我我班一女生极其没有礼貌。任课老师朝该女生微笑问好,该女生面无表情,擦肩而过。我遂找该女生谈话,她回答的原话是这样的:“我为什么要朝他笑?他朝我笑关我什么事?我朝他笑一笑,他能给我什么好处?”。

案例2.我班有两位女生,一直浓妆艳抹。我找她们谈话,告诉她们化妆的危害性,早熟的危害性,过早成人化的危害性等等。她们的回答是“老师,你OUT了,现在的社会,女人是靠脸蛋吃饭的”。

这种现象比比皆是,现在是愈演愈烈,而且改变她们的观念非常困难。综合这20来年的教育经验,笔者总结了导致中职学生道德素养低下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际关系淡漠,社会公德差。

对于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看到别人有困难,不愿意主动提供帮助;看到班级里面白天全部灯光大亮、地面上垃圾满地,不会主动关灯主动打扫。究其原因,大部分的中职生在

义务教育阶段可能因为成绩等原因,得到的只是责备与嘲讽,心理防卫导致对教师情感冷漠,并辐射到对集体冷漠、对知识冷漠、对学习冷漠,必然导致其厌学、畏学、文化基础薄弱。这种冷漠心理在进入中职学习后,便成为人际交流、知识技能学习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拒绝接收知识信息的灌输,对各类课堂活动冷眼旁观,无动于衷。

(二)没有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有一部分学生,看上去很沉静,也看书也会客气和你交流。但是她们会做出让你大跌眼镜的事情。比如说为争男朋友大打出手,在班级女生中挑拨是非。究其原因,是因为她们没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没有道德底线。这类学生会看书,但是看的书绝大多数局限于言情、武侠、漫画等休闲消遣类书籍,于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并无实质上的助益。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具有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尊老爱幼、爱国主义、自尊自爱、重诚守义、嫉恶如仇等),学生通过阅读并汲取,不仅会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还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因为缺少引导,学生无法辨别文学作品的优劣,导致道德素养难以提升。

(三)没有民族脊梁,缺乏爱国主义,缺少民族正义,非主流思想大行其道。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大学甚至更高学历的进修,爱国主义教育都无一例外有着一席之地。但学生的表现并不理想。我们学校周一早上有在教室站立听国歌的仪式,我们班的学生经常是坐在座位上不起来,态度极其不端正。包括操场升国旗,“端正”的相对多些,但能开口唱国歌的却是寥寥无几。对于国家大事基本不关心,有的学生从来不看新闻联播,也不看其他新闻报道,学校每晚开放的半小时新闻观看形同虚设,而对于国家近年来发生几次重大灾难事件,竟有近半数不知其始末。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似乎变成了一种海市蜃楼般的存在。

二、中职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南怀瑾先生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宗教的根本文化都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新课标》也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传统文化往往被比喻为我们的根,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内涵、外延都十分丰富,在学生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价值方向的今天,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有责任有义务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份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并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传统文化与学生道德素养形成的必然联系

现行这套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用书《语文》共有四册,高一为基础模块,上册有经典诗词12首,下册有经典散文4篇。高二是拓展模块提高版,共有8篇诗歌散文,其中两篇是选修,下册也同样。经史子集的作者都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

和诗人,他们不仅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学修养。阅读经典不仅可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其中的格言警语和历史故事更有启发心智的功效。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接受能力最强,记忆力最好和可塑性最高的时期。古圣先贤根据幼儿到青少年的成长规律,科学地总结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德育理念,从幼儿开始直到成人冠(笄),通过读诵经典这一简单易行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培育出有和悦的性情,端正的心性,高远的志向和仁厚的德行的年轻一代。

(二)传统文化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形成的必然联系

中职生在20岁前后就将陆陆续续迈入社会,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接受能力最强,记忆力最好和可塑性最高的时期。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对于人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职业生涯的成功除了取决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制约。而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美德,对青少年具有良好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有利于提高自身工作或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自身事业的顺利发展,还有利于带动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社会社会经济稳定、有序、健康地发展。

三、课堂传统文化挖掘、发扬的实践

(一)挖掘经典现代美文中的传统美德,宣扬并实践

中职语文基本模块一至四单元为现代文,以人文主题为组元,力求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对同学们的情感、道德、态度、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打下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学生在阅读欣赏现代文时,如果引导得当,会有兴趣完成布置的任务。比如在上老舍的《我的母亲》这一课的时候,引导学生挖掘老舍的母亲的优秀品质有哪些?学生列举:爱清洁、守秩序、勤劳勇敢肯吃苦、爱子女等等,并用文中事例一一说明。课文上完后,我们随堂讨论“我爱我的母亲”,并设置如下的问题:1.先说明自己是怎么样对待父母的(实情)2.这一个月来的变化(言语、行为、态度)3.你的变化引起了家庭气氛变化(反思、思考)4.这种变化让我领悟到了......(感受)。经过这次活动,很多学生和母亲的关系有了良好的改善,能欣赏母亲的优点,感恩于母亲的付出了。在上谈歌的《绝品》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浏览一遍课文,然后合上书本,告诉老师,在文中涉及到的四个人物中最喜欢哪一位?为什么喜欢?学生由衷地回答,喜欢常先生的豪爽重情,喜欢刘三爷的真诚重义,也有人喜欢王商人,喜欢他的“饿死不卖收藏”,可见,学生们还是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的。这篇文章花了三节课,随着情节的发展来体会并分析人物性格,学生神态凝重,坐姿端正,被文中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在上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的时候,运用对比的方式,即法国有繁华酥骨的大街,有静谧侵肌的空气,有幽深奇诡的山谷,而作者的家乡却是浮粪四溢的农村,拥挤不堪的集市,阴沉连日的天空,如果是你,选择哪里生活?相对现在的出国热,希望学生不要盲目向往国外,要热爱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国家。学生讨论后总结: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有我们的的血、泪、汗水。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意味着我们创造物质与精神的财富。这次

的课后作业是以“思乡”为话题,写一篇周记,写出对家乡的理解与思念,作为一个中国人,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最起码的爱国情操。在上海子的诗歌《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一度困惑,该怎么向学生去解释海子的卧轨自杀?该诗歌的重点是要理解海子心中的幸福但他又拒绝幸福的原因,用了一节课把这篇诗歌上完了。但是又不放心,海子的自杀会不会引起学生对生命的轻率的态度?为此收集了一些花季少男少女的自杀事件,在第二节课,大家一起讨论海子之死。先让学生每人写一句话,慎重地回答什么是他们眼中的幸福?然后讨论死亡的意义,引导学生要尊重一切生命。所以该基础模块中的每篇现代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大家名作,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挖掘出作品更深层次的人文精神,用于引导渗透学生,这也是语文课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

(二)背诵课文中的国学经典,体会并感悟

现在很多学生反感背诵国学经典,认为自己反正无法理解,所以背了也是白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甚至是强制性的背诵在培养学生阅读文化典籍兴趣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许多是浸润着作者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些丰富的情感是人类所共有的,也就是孟子讲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学生在他们目前有限的人生经历中不会全部理解的。因此,只有背诵大量的篇目才会为他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精髓、精华打下坚实的基础。有读过私塾的老学者说过,刚开始背诵的时候,是一点都不懂,但若干年后,一旦豁然贯通了,不懂的也就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这个“立体的懂”非常有意思。比如说“修”字,在古文中经常出现,按照我们现在的学法,就是将“修”的含义归类并对照。可是有时候碰到这个“修”字,总会感觉有点微妙的不同。但是如果能够熟读背诵,把有“修”的句子都记住了,把这些句子的上下文也记住了,那么因上下文关系而发生词义变化的地方,自然就能理解了,这就是一种“立体的懂”,是融汇于血液中的懂。

(三)由课堂向外延伸的传统文化教育

1.开设多种普及传统文化的选修课

中学选修课与大学选修课有所不同,高中阶段,语文选修课要体现人文性、时代性、丰富性和选文的经典性以及很强的文学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对于选修课的开设,应该从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识开始讲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教材的选编上体现经典性、人文性、时代性和丰富性的特点,最终形成一套完整体系,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比如“诸子百家”知识介绍,《诗经》、《庄子》、《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这其中一些在我们课堂上接触过,学生不会太陌生。学生在选修课中只要对这些传统文化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鉴赏能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就会形成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受益终生。最近夜自修的时候还会给他们播放百家论坛上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这对程度比较浅的同学来说,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2.家校联合完成语文课后作业,进行传统教育

我们学校很早就使用“校讯通”,这是一个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的载体。比如上老

舍《我的母亲》这一课时,布置的作业要经历一个月才能完成,期间把对学生在家庭的表现要求用校讯通的方式发给家长们,第一周要求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的变化,第二周要求家长们体会孩子们尊老爱幼的变化,第三周要求家长们和孩子互动,体会家庭的温暖,并告诉家长们可以直接在校讯通短信后回复,老师可以收到,一个班级有42人,收到了28条回复短信,这让老师很欣慰。传统文化中核心的“仁义礼智信”、“孝”等观念的落实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通过举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自体会什么是“礼”,什么是“孝”。这样,会比单纯的说教更为有效,能激发学生心中的善,更能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从而更好的传播和传承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

3.组织参观富有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

比如带他们去参观石门缘缘堂,乡土情深更容易激起学生们的爱国情怀。《缘缘堂》开头一句“我的故乡石门湾,运河打弯的地方,又是春秋时代越国造石门的地方,故名石门湾......”几乎让学生们目瞪口呆,这是生他们养他们的家乡,但是他们居然到了现在才知道石门这个名称是这么来的。在他们的要求下,带他们去看了文章中提到的地方,比如“姚家坟”“元帅庙”,又带他们去观赏了新东高桥上的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学生初步领略到了家乡那种朴素自然之美,虽然无法领悟到先生那种隽永疏朗的散文意境,但是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传统情怀却流淌于每个学生的心田。

每年的四月份,我们学校会带学生去参观乌镇。这也是一个接触并体会传统文化的好契机。乌镇虽历经两千多年沧桑,却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格局。那一座座记载着岁月沧桑的古旧木屋临水而建,依桥而立,仿佛诉说着千百年来曲折的经历,更折射出一种古老不朽的文化。那些或深或浅的历史,依旧古朴的延续到今天。学生们在长长的石板路上轻咛浅笑,触摸着那斑驳的粉墙,凝望着那精美的木雕,不时地感叹着古人那精致绝伦的手艺,也流连忘返于那世外桃源般的风景,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跃然于脸上。

也带学生们去参观博物馆,新的博物馆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里面的藏品很丰富。有的同学喜欢青瓷,有的同学喜欢古玉,有的迷上了良渚文化,有的在用手机查阅罗家角遗址,有的会观察自己的家乡以前叫什么名字....有一天正赶上是青瓷宝藏展览,学生们在博物馆里听着解说员的讲解,不禁对我国的悠久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几位同学制作了关于青瓷鉴别的图文并茂的手写报,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并学习,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了升华。

面对不可乐观的中职生现状,我们一定要改变一直以来以分数为最高追求的语文教学模式,改变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重复教参、重复操练,不讲超越,不讲真善美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教材内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让学生们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我们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己任,灵活处理授课方式,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我们应以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为重,搞好语文教学。在教学

时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循循善诱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正能量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职高《语文》(职业模块上、下册)

[2] 端木赐香《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长征出版社,2005 ISBN7-80204-116-3

[3] 潘蓓《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xx年4月第二期

[4]《中职语文课程标准》


第二篇:传统节日策划报道与传统文化的回归


特定日策划报道之

传统节日策划报道与传统文化的回归

【概述】

节日、假日、纪念日等一些特定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特定日的报道也是新闻媒体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衡量一个媒体报道策划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节日的策划报道是新闻媒体特定日策划报道的重点之一,如何使传统节日的策划报道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如何处理传统节日策划报道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如何在新闻媒体的策划报道中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文化意义等,都是新闻媒体在传统节日的策划报道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化 传播 报道策划 特定日

特定日策划报道,指的是新闻媒体对于一些特殊日子所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策划报道,它与平常时间的具体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有所不同。这种特殊的策划报道包括各种纪念日报道、节假日报道和其他一些特殊日期的报道。如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报道、元旦节报道、春节报道、中秋节报道等。传统节日的策划报道属于特定日策划报道的一部分,它指的是新闻媒体在传统节日期间,选定某一方面作为主题,开展的关于传统节日的特殊的策划报道。如春节报道、中秋节报道、清明节报道、端午节报道等。

传播学者拉斯维尔曾经说过,“大众传媒具有社会遗产传承的功能”。中秋节,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团圆、和谐、吉祥、平安和亲情,给人以甜美至纯的心灵感受。而作为传统中秋节的必备食品,月饼,也由普通的糕点演变成了一种带有文化价值含义的食品。因此,在当代社会中弘扬传统文化,宣传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含义,不仅是大众传媒的义务,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传统节日策划报道的研究背景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一轮圆月照耀大地,象征着圆满和团圆,这一天,也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按照流传下来的说法,每到中秋之日,家人必须团聚,就连出嫁的女子也一定要赶回家中,而且等到皓月当空,一家人紧紧地围坐窗前的桌旁,饮茶酒,品月饼;望圆月,诉亲情,其乐融融,其意切切。中秋佳节是每家每户团圆的节日,它的文化内涵就集中在团圆和亲情这二个字上。

但是,在当今的中国,随着商业化浪潮的推进,传统节日在中国也逐渐被异化,商业的气息已经不可阻挡地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商家们为了追求利益,仅仅将传统节日的外在形式简单的剥离出来,充当创造利润的商品,而传统节日、食品、习俗背后所真正蕴含的文化的、历史的亲情,却被渐渐淡化,甚至被渐渐遗忘。虽然,中秋节已经作为法定节日开始放假,但是从官方来说,这只是肯定了中秋节的法定地位,然而因文化的断裂、疏远、异化,导致的当今中国人过中秋节乃至过一切传统节日的时候,皆因其文化内涵的缺乏而变得空洞、茫然与混乱。在这样的所谓的法定节日中,除了吃月饼似乎还带有某种中秋节的符号和意味外,就再也经不起任何的推敲与追问,剩下的只有吃喝与狂欢。

现在的中秋节,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秋节,更不是文化的节日,而是物化的社会中一个穿着传统节日的外衣去追求利润的“消费的节日”“狂欢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中,文化的传承已经不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娱乐与消费却成为公众追求的对象。

在这种异化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更应该冷静地思考,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文化?是什么骗取了我们的信仰?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我们, 应该摒弃错误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思想观念,让传统文化价值回归到我们的心中,让真正的中秋“文化节日”回归到我们的生活里。作为新时代最有效的传播手段,并且以传承社会遗产为责任的大众传播媒介,应该在商业化的环境中保持独立的本色,履行其责任和义务,宣传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社会上营造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设置传承传统节日文化价值的议程,使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好的在社会上传播。

本文将以“传统节日的策划报道与传统文化的回归”为研究课题,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为研究案例,以《新京报》和《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的新闻报道策划为比较研究对象,采用量化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报纸关于传统节日策划报道所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并且探讨关于传统节日策划报道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报道策略。

(二)“中秋节”策划报道的案例分析

本文关于中秋节策划报道的比较分析,采用量化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选取了《新京报》和《北京晚报》两份报纸;对这两份报纸都分别选取了5天的报道进行研究,这5天是这两份报纸关于中秋节报道最多的5天,《新京报》为9月21日、22日、23日、24日、25日,《北京晚报》为9月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其中,9月22日为中秋节。

本文关于这两份报纸的研究对象是以报纸对中秋节的相关报道为对象,每一条新闻为分析单位,主要分析变量为报道数量和报道内容,并得出分析结论。研究的内容界定为报道中(包括标题和正文)出现“中秋节”字样和内容明显为中秋节报道服务的各种报道,中秋节报纸上刊登的促销广告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一、《新京报》案例分析

1、选择《新京报》的理由及《新京报》的办报宗旨

(1)、选择《新京报》的理由:《新京报》是光明日报主管、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于20xx年11月11日正式创刊,是中国首家获正式批准的跨地区联合办报试点,也是中国首家股份制结构的时政类报纸。

(2)、《新京报》的办报宗旨:《新京报》以独立的立场和客观的报道为基本准则,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追求言论的稳健性和建设性。《新京报》是目前北京地区版数最多、信息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密集覆盖北京市场,并得到主流人群的喜爱。

2、《新京报》关于中秋节策划报道的内容统计及内容分析和量化分析

(1)、内容统计

本次研究中,《新京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共有5天,44次报道,一共有4个版面的专题和9月23日的一个15个版面的“节日生活特辑”,其他的报道为另外一些版面的分散的关于中秋节的报道。

《新京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在9月21日的报道共有12次,其报道的内容大致为:中秋节交通------大堵车;鸟巢新增20余景点;西站“两节”加开6趟临客;京城月饼价格被指明降暗涨;送月饼加剧京城拥堵;在押人员看守所内家团圆;玉米换月饼 员工发福利;晒中秋福利 叹比去年好;天晴晴 月明明;手机上“赏月看星空”;中秋之旅------漫画;掌握“解忧法”避开假日综合症。

9月22的报道共有16次,其报道内容大致为:中秋节:流动时代的情感枢纽;北京今年秋天迟到12天;“两节”预计客运量超2.2亿人次;市属公园游船延长营业一小时;龙潭灯会“点亮”中秋;消协:打折商品警惕虚假标价;公交57路增开区间车;“96777”过节可报修;水下美人鱼 送上洋月饼;六成被调查者打算“睡觉过中秋”------中秋专题;今起3天 高速拥堵可能超极限;挤在归途;齐手包月饼;“兔儿爷”成中秋礼;赏月之夜 月朗

星稀;中外戏剧“闹”中秋。

9月23日的报道共有6次,其内容大致为:(温家宝总理)送纽约华人千盒月饼;中秋之交通------中秋节专题;中秋之活动-----中秋节专题;京城楼市预售量 中秋超中上旬3倍;中秋晚会如同赛歌会;节日生活特辑------中秋节专题。

9月24日的报道共有5次,其内容大致为:月饼销量涨 过度包装降;83万游客 七成来自外地;中秋小长假 郊区游最热;中秋假日秀汉服;中秋节《精武风云》拨头筹。

9月25日的报道共有5次,其内容大致为:中秋之盘点------中秋节专题;北京中秋促销堪比十一黄金周;传统家电中秋热销;中秋节不该是月饼节;月饼“低碳”有多难?

(2)、《新京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的量化分析: 下表是我们对《新京报》关于中秋节报道的量化统计:

传统节日策划报道与传统文化的回归

注:关于中秋节的专版报道因其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算是一次报道。 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新京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共有5天,报道次数共44次,其中消费信息类报道共22篇,服务信息类共16篇,文化宣传类共5篇,评论1篇。其中以消费信息类报道为主,评论最少。

从统计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

第一、报道数量多,规模较大,可以形成报道的规模效应;

第二、报道的覆盖面比较广,几乎涉及到了节假日报道的所有方面;

第三、信息类报道较多,观点类报道较少,不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也使报道的说服力大打折扣。这一点体现在文化宣传类报道和评论报道只有6篇,不足整个报道数量的14%。

第四、消费信息类报道过多,共22篇,占到报道总数的5成,尤其是其“节日生活特辑”,虽然只算一次,但其共占用16个版面。这说明《新京报》的报道量分配不均,报道不平衡。

(3)、《新京报》关于传统节日文化宣传类报道内容的分析

《新京报》关于此类信息的宣传报道共有6篇,在这5天的报道中均有,下面是关于这6篇传统节日文化宣传类报道的逐一分析:

第一篇为9月21日A26版的报道:其题目为“在押人员看守所内家团圆”,另附有一篇新闻评论:恩爱夫妻见面会上难分离。其宣传的是中秋节的团圆价值观念,同时也体现了国家“以民为本”的思想价值理念。

第二篇为9月22日02版的一篇评论:其题目为“中秋节:‘流动时代’的情感枢纽”。此篇评论写的是中秋节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流动人口思念家乡、回家团圆的情感纽带,因此,也是宣传传统的中秋文化的报道。

第三篇为9月22日07版的中秋节专题:该版以“公众如何过今年中秋节”的调查结果为主要内容进行报道,报道方向分别有“六成被调查者打算‘睡觉’过中秋”“那个时代 家家团圆”“团聚概念需变化”三篇文章,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专题不是真正的宣传中秋文化的报道。

第四篇是9月23日A03版的报道:(温家宝总理)送纽约华人千盒月饼。写的是温总理在美国联合国大会期间,在中秋节这一天去看望在美华人的事情,因此这也是对传统中秋节团圆、游子思乡等传统中秋节价值观念的报道。

第五篇是9月24日A14版的一副图片报道:中秋假日秀汉服 ,图片反映的是爱好汉服文化的年轻人在南京白鹭洲公园的玩月桥边,向游人展示中国古代传统服饰,介绍传统礼仪、习俗和文化的情况。

第六篇是9月25日B03版的一篇报道:其题目是“中秋节不该是‘饼节’”,借农民工在城市里过中秋节仅仅是吃月饼的简单故事,来反映一个社会问题------农民工也应该有自己的中秋节。

3、量化分析和内容分析的结论

通过对《新京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的量化分析和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新京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重点关注的领域并不是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是重点关注现代社会的消费和娱乐报道,这与现代商品社会中淡化和异化传统节日的倾向相吻合,这说明,《新京报》在此次中秋节的策划报道中并没有注意到传统中秋节文化传承的问题。

第二、从版面的数量上来看,《新京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宣传中秋文化价值的版面加起来不足3个版面,但是对娱乐消费类信息的报道,却远远超过3个版面,仅仅“节日生活特刊”就占据了15个版面,这还不算报纸上刊登的中秋节的其他消费类报道和广告。

第三、从报道的内容上来看,《新京报》的报道以商品消费类报道和旅游娱乐报道为主,并且渲染节日期间消费的火爆场面,有严重的拜物主义倾向,淡化甚至异化了传统节日的价值观念,有违媒体传承社会遗产的责任。

第四、从报道的效果预期上来看,《新京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可能在社会上应在一种以消费和娱乐为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气氛,不利于传统中秋节价值观念的传播。

第五、另外,图片报道可以增加报纸报道的形象性和易读性,但是《新京报》在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中,图片报道所占的比例比较低。

最后,从媒体具有传承社会遗产的社会责任来看,《新京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并不是一次成功的策划报道,它没能抓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宣传较少,也没能再社会上营造一种传统的“文化节日” 的环境氛围,而是有可能在社会上营造一种“消费节日”“娱乐节日”的氛围。

尽管《新京报》这次中秋节的策划报道中,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不足,但是,报纸关于这次中秋节的策划报道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说:

第一,在关于中秋节报道的数量上,《新京报》的报道还是比较多的,这可以形成一种报道的强势,也可以在社会上营造出某种氛围。

第二,《新京报》在中秋节策划报道中,使用了多种报道形式,有专题、有漫画、有特辑和其他形式;同时,关于中秋节的报道的版面安排错落有致、报道的覆盖面也比较宽。 相对于《新京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中的不足,《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是值得借鉴的。

二、《北京晚报》案例分析

1、选择《北京晚报》的理由和《北京晚报》的办报宗旨

(1)、选择《北京晚报》的理由:《北京晚报》是北京市最早主办的市级报纸之一,于19xx年3月15日正式创刊,19xx年由毛泽东主席亲笔提写报头。《北京晚报》历史悠久,发行量大,是北京市信誉度最高、公信力最强的报纸之一,深得老百姓喜爱,《北京晚报》是一份面向广大市民的高度密集覆盖北京市场的强势主流纸质媒体。最重要的是,《北京晚报》是中秋节报道策划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份报纸。

(2)《北京晚报》的办报宗旨: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以反映生活、服务生活、指导生活为办报宗旨,荣服务性、新闻性于一体。关注百姓的关注、关注中国的关注,关注世界的关注是《北京晚报》的编辑思想。“今天的新闻今天看”是《北京晚报》的新闻观念。

2、《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策划报道的内容统计及内容分析和量化分析 (1)、内容统计 《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的报道一共5天49次,其中,中秋节特刊两期,共10个版面;五色土副刊是跟进中秋节的报道,一共两期四个版面。《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的数量,从9月20日到9月24日报道量呈抛物线状,9月22日中秋节当天的报道量达到顶峰。下面是对于《北京晚报》中秋节策划报道的统计:

9月20日的报道共有10次,其内容大致为: “卢沟晓月”美景中秋重现;要么在买月饼,要么在买月饼的路上;北京金店中秋不敢促销;“老字号”中秋晚餐;北京周边游价格小涨;百万奇石启动丰台金秋旅游月;中秋大型古典家具拍卖会即将开拍;节假日加班费从哪里出?;双节北京增开35对临客 ;不要让送礼经济淹没了中秋文化节假日加班费从哪里出?。

9月21日的报道共有8次,其内容大致为:节日旅游;节日银行;新世界顺义店中秋迎客; 网友“扒”中秋礼品排行;“月饼”混战吃出一肚子气;中秋就是个“托儿” 送礼;节日交通;月到中秋分外明。

9月22日的报道共有17次,其内容大致为: 中秋游乐;中秋美食;中秋月饼;中秋置业;中秋租车;中秋的别样口福;中秋赏月;中秋天气;中秋提醒;中秋保障;中秋交通;中秋食品安全;中秋疑问;都市漫画 中秋节;中秋特刊“月满京城” ;五色土副刊“写给亲人的中秋祝福” ;中秋三愿之:一愿月饼一年比一年小。

9月23日的报道共有10次,其内容大致为: 公园今将迎客50万;追月人熬通宵等“晓月”;大西山今秋排出精品旅游线;中秋老字号提前占座;持券领月饼上演最后疯狂;团圆夜解趣题度佳节;“中秋画语传情”活动落幕;中秋节特刊“他乡明月”;五色土副刊“写给亲人的中秋祝福”; 中秋三愿之:二愿酒价一年比一年高。

9月24日的报道共有4次,其内容大致为: 中秋北京入境人员增加四成;明后不限行,拥堵将加剧;赏圆月,解趣题度佳节;中秋三愿之:三愿月亮一年比一年明。

(2)、《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的量化分析: 下表是我们对《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报道的量化统计:

传统节日策划报道与传统文化的回归

注:关于中秋节的特刊,因其是一个整体,统计中算是一篇

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的报道一共有49篇,分布分别为20日十篇,21日八篇,22日十七篇,23日十篇,24日四篇。在22日和23日的报道中,有关于中秋节的特刊和配合的副刊一共14个版面,报道数量也是相当的大。

从统计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

第一、从总体上来看,报道的数量和规模比较大,形成了报道强势。

第二、从报道的覆盖面来看,报道几乎上涉及了节假日报道的所有方面。

第三、仅从报道的数量统计上来说,以商品消费为主。但是从报道内容所占的总体比例上来说,文化宣传类报道占有优势。《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的特刊和副刊均是宣传中秋文化,营造中秋文化节日的报道,其共占14个版面;另有五篇评论中的4篇和其他报道中的1篇为宣传中秋文化的报道。因此,《北京晚报》在中秋节的策划报道中,宣传传统中秋文化价值理念的报道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的。

(3)、《北京晚报》关于传统节日文化宣传类报道内容的分析

《北京晚报》在中秋节的策划报道中,关于传统节日文化宣传类的报道的内容是比较多的,本文只选取报纸在中秋文化宣传方面最具有特色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些内容包括三方面:特刊分析、副刊分析和评论分析。

《北京晚报》中秋节特刊分析:

《北京晚报》中秋节报道策划的节日特刊有两天,分别为9月22日和9月23日,这两天的特刊都占用了五个版面,共十个版面,这两天的特刊内容均是中秋文化宣传类报道。两期特刊的总标题分别为“月满京城”和“他乡明月”。下面是对特刊内容的具体分析:

9月22日的特刊报道内容为“月满京城”

第一篇:中秋散文:月满京城------总领本期中秋节特刊

第二篇:时时花弄影:

双手捧出“圆月”来------通过专访报道中秋月饼的传统手工制作方法 兔儿爷庙里上“山”------通过专访报道北京中秋形象大使“兔儿爷”

第三篇:处处月含情:

天天伴月为“嫦娥”------通过专访报道嫦娥卫星工作人员“嫦娥”的故事 镜中逐月映清辉------通过专访介绍摄影人李培华赏月的故事

桂花香薰颐和园------通过专访介绍颐和园盆景大师周国梁与中秋的故事

第四篇:满把婵娟意:

婆媳:隔街看新景------通过专访讲述婆媳的团圆故事

爷儿俩:常回家看看------通过专访讲述爷儿俩团圆的故事

第五篇:都付一家中:

中秋:向大家靠拢------通过专访讲述家人团圆的故事

老家儿:又见老街坊------通过专访讲述团圆的故事

大家庭:过节不跨区------通过专访讲述团圆的故事

对本期中秋节特刊的分析:

9月22日的特刊报道共占用了五个连续的版面,其最大的特色就是用一首诗: 月满京城

时时花弄影,处处月含情。满把婵娟意,都付一家中。

将中秋的文化含义“团圆”以特殊的方式表达出来,报道形式极富有艺术性,而且报道内容通俗易懂,都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故事,这种报道比较有可读性和说服力,而且阅读的时候

给读者一种亲近的感觉,因此,这种报道的报道效果也比较好,其观点和关注内容也容易被读者接受。同时这也反映了《北京晚报》“反映生活、服务生活、指导生活”的办报宗旨。 这一天的特刊报道共有十一篇文章,共占用了五个版面,报道内容丰富,报道形式新颖,传统文化价值含义得到了很好的宣传。本次特刊雅俗共赏,版面色彩统一协调,最重要的是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含义很好的宣传给了受众。

9月23日的特刊报道内容“他乡明月”:

第一篇:中秋散文:他乡明月------总领本期特刊内容。后六篇均是通过人物专访的形式分别介绍了游子的中秋故事,这六篇文章分别为:

第二篇:北京海外青年突击队------非洲

第三篇:黄梅邨------海峡对岸

第四篇:张权------援建什邡人员

第五篇:武宏韬-----援建新疆人员

第六篇:李一------海外留学生(加拿大)

第七篇:王西雅------海外游子(美国)

这一天的报道延续了9月22日的内容,也是采用人物专访的方法,分别介绍了海外游子或者是异地游子的中秋故事,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的包含了游子们对祖国、对家的深深思念。这一期的特刊通过专访人物的语言,将中秋文化内涵表达出来。因此,这一天的报道也把中秋节的文化价值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起到了很好的传统文化宣传效果。

《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副刊”和评论:

除了用中秋节特刊来宣传和传承中秋节的文化价值外,《北京晚报》还利用“五色土副刊”和评论来营造中秋节的文化氛围,宣扬中秋文化内涵:

“五色土副刊”:

《北京晚报》9月22日和23日的副刊均以“写给亲人的中秋祝福”为主题,以16篇信件为载体,充分表达了中秋节对故乡和亲人的浓郁的思念之情,他们通过信件“让圆圆的月亮捎去对亲人的一声声真挚的祝福”。《北京晚报》通过这种新颖的形式来宣传和传承中秋节亲情文化,配合特刊的报道,具有强化受众中秋文化的作用。

中秋节评论:

《北京晚报》的中秋节评论,第一篇是“不要让送礼经济淹没了中秋文化”,第二篇是“节假日加班费从哪里出”,第三、四、五篇以连载的形式,抒发了“中秋节三个愿望”,除第“节假日加班费从哪里出”这篇评论外,其他都是针对中秋节过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评论,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愿望,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同时,也以现代中秋节中出现的问题为评论对象,呼唤中秋节传统价值观念的回归,很好的配合了报纸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

3、量化分析和内容分析的结论

《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策划报道,本次策划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与其他报纸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尤其体现在《北京晚报》的特刊和副刊上。关于《北京晚报》此次报道策划的优势,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报道的数量足够多,在报道效果上形成了一种规模效应,能够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强势,营造一种中秋节氛围。

第二、报道的形式多样化,有单条新闻,有特刊,有漫画等多种形式。

第三、报道覆盖面足够宽,有商品销售,有旅游,有天气,有交通,还有文化宣传等方方面面。

第四、版面的安排集中和分散相结合,错落有致,有整版的集中报道,有几个整版的连续集中报道,还有其他版面的分散报道等。

第五、报道载体多种多样,有文字报道、有图片报道、有漫画,还有趣味解题等形式,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传播的效果。

第六、报道的题材多种多样,有新闻报道,有评论,有专题报道,还有特写等形式,报道的详略得当,文章的可读性比较强。

第七、各种形式报道的配合比较好,各个版面有分散的新闻,还有中秋节的特刊报道,更有副刊的跟进渲染等。

第八、尤其值得一赞的是,《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的特刊报道富有特色,充满了浓厚的传统节日气息和人文气息,将中秋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能够在社会上唤起民众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价值理念的重视和重新回归。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的报道策划还是有一些不足的方面,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仅从报道的数量和分布上来看,报道的商业氛围有点儿浓,因此,要注意商品消费娱乐报道所占的比例,引导社会向着正确的消费观迈进,避免形成一种拜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

第二、报道中的图片报道较少,缺乏视觉印象,致使报道的形象性不足,因此,要在以后的报道中增加图片报道,以增加报纸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三、《新京报》和《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策划报道的比较:

从我们对《新京报》和《北京晚报》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份报纸关于中秋节的报道有着不同的重点关注领域,因此,它们的这些策划报道也会在社会上引起不同的社会效果。本文比较了一下两份报纸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

第一、从报道的数量上来看,两份报纸对于消费娱乐类的报道数量都比较多,但是从报道的重点内容所占比重上来看,《新京报》在传统假日文化价值的宣传方面和“文化节日”的氛围营造方面不及《北京晚报》,因此,其宣传时的文化效果要落后于《北京晚报》。

第二、从报道的形式、报道的文体等方面,两份报纸都是采用了多种样式和多种报道文体,这显示出了报纸在报道策划方面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第三、两份报纸都存在的不足是图片报道较少,在报道中的视觉印象不佳,因此,在以后的报道策划中,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总的来说,在媒体传承社会文化遗产的责任上,《北京晚报》本次的策划报道要优于《新京报》,因此,在以后的传统节日报道策划上,大众媒体要更多的承担社会责任,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正确的消费和娱乐观念,并且引导公众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的价值理念,是我国的传统优秀观念得到更好的宣传。

(三)传统节日策划报道应当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通过对《新京报》和《北京晚报》关于中秋节的策划报道的分析,我们大致上可以看出现代媒介关于中秋节策划报道中都重视那些方面,忽视了那些方面,这对我们以后的传统节日的策划报道,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以后的报道策划中,大众媒体应该关注到社会上出现的问题,比如在传统节日的传承和保护中所出现的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足、对传统节日的精神含义的理解出现偏差、过于重视消费和娱乐报道的倾向等,通过策划报道的形式,去引导公众的思想观念,在社会上形成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使传统文化真正意义回归到社会中去。

对于媒体在传统节日的策划报道中所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京报》和《北京晚报》的分析,总结了以下五个解决的策略:

第一、策划报道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宣传和传承。

传统节日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

下去,这也是大众传播媒体的社会责任之所在。因此,在节假日的报道策划中,报纸在传统节日的报道策划方面,应当把这种文化传承的报道责任放在首要位置,而不应该随波逐流,淡化甚至异化这方面的报道,更不应该以拜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报道为重点。

第二、策划报道中要合理安排传统节日报道中假日消费和娱乐类的报道。

传统节日中假日消费、假日娱乐等,不是不应该报道,而是要适量的报道,弱化娱乐消费报道,不能够喧宾夺主,特意强调消费和娱乐,以致于强化社会的拜物主义的错误观念。因此,报道中的商业化和娱乐化氛围不要太浓。

第三、策划报道中应该加强传统节日策划报道中的服务类报道。

报纸有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因此,在节假日的报道策划中,应适当的增加服务类报道的数量,比如说公众关心的传统食品安全问题、交通出行问题、天气问题、节假日公共服务部门的值班问题等,使报纸真正的服务于大众。

第四、策划报道中应该善于抓住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强化舆论的引导能力,并注重引导社会舆论的方法,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媒体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在传统假日的策划报道中,应当加强舆论引导,设置传统节日议程,营造一种全社会都在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其具体方法可以是增加传统节日的报道量,形成报道强势,因为报道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加读者对某一报道目的的接触频率,可以在读者心中形成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在报纸的报道中,还要讲求报道的质量,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读者的传统节日观念。

第五、要合理安排报道内容,特刊、副刊、图片、评论、漫画等相互配合,相互照应,同时,要增加图片的报道和评论。

对于传统节日的策划报道,版面的安排要合理,特刊的策划要形式新颖,富有特色,图片、评论、副刊要配合传统节假日的报道,输出文化价值观念,传承传统文化。同时,文字图片的报道要有说服力,雅俗共赏;评论的写作要有深度,要能够正确宣传节日的文化价值观念,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正确的消费和娱乐观念,使传统文化回归到社会公众当中,为公众服务,为社会服务,是传统节日真正的成为“全民的节日”和“文化的节日”。

随着传统节日的法定化,不管媒体以前是如何报道的,也不管我们大家以前如何理解的,至少它提醒了我们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传统节日中,我们除了吃喝玩乐以外,绝对不能淡忘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民俗和文化价值观念,它们需要我们一起发扬和传承。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端午节,如果我们不去保护和传承,难道还要别的国家去发扬光大吗?

因此,大众媒体在传统节日的报道策划中,不要使传统节日变成一个商业节日,变成一个消费节日,变成一个娱乐节日,而是要让它变成一个文化的节日。因此,媒体一定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报道策划,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节日的文化氛围,节日的文化传统,让传统文化重新回归社会,回归到人们心中。

更多相关推荐: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总结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总结穆文婷本学期,我们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分析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兴起社会主义文化高潮提升国家软实力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也说明我党越…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学会感悟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国学经典,接触了国学经典,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为今后普及经典,传承国学打下了基础。2、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

1、《笠翁对韵》(节选一)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教…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结合途径探究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结合途径探究作者:谢丽姜鲁宁覃彬王智来源:《科教导刊》20xx年第33期摘要文章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意义入手,详细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综合素…

如何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

如何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这些年来我们很多的学校升格,专科学校升成学院,学院升成大学,所以很多大学随着规模扩大的过程中,系就消失了,都变成了学院,据说我们大学里面有的校长在总结大学改革发展的显著成绩的时候,我们学校…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传统文化》作文范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过年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

传统文化作文300字

传统文化作文300字篇一gt传统文化作文300字要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数不胜数如剪纸对联古诗传统节目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了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节它就会出来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红纸剪一...

传承传统文化 守护精神家园

传承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商业化包装越来越流行一些地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淡薄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少数地方对非遗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存在商业化人工化和城镇化倾向以旅游开发为名义的保护...

小学三年级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小学三年级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春节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

中国的传统文化 小学生作文集锦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

传统文化(38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