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重点题

时间:2024.3.31

《古代诗歌四首》重点题

一 主旨:

1 《观沧海》的主旨是 本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抒发了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2 《次北固山下》的主旨是 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思乡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3 《钱塘湖春行》的主旨是 诗歌通过对西湖早吹明媚春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妙处,除成功地描绘了西湖的早春风光外,还在于这盎然的春意中,融合着诗人欢悦的感受。

4 《天净沙 秋思》的主旨是:通过对眼前悲凉、孤寂、冷清、毫无生气的秋景的描写,表现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极度的乡愁,孤独,寂寞之情。

二 描绘画面

1描绘“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

答:

海水宽阔浩荡,山岛高耸直立。树木郁郁青青,百草丰盈茂盛。秋风吹来,树木簌簌作响,大海涌起波涛万顷。运行不息的太阳与月亮,好像出于沧海之中

2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起所表现的画面

答: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江面似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春风和顺,波平浪静,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桅杆上高高垂悬。

3 描绘“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起所表现的画面

答:

残夜还未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4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起所表现的画面

答:

莺是春的歌手,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燕是春的使者,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5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起所表现的画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6描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起所表现的画面

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 ,落叶纷飞;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

三 诗句赏析 (⑴诗句翻译 ⑵ 艺术手法 ⑶关键词 ⑷内容分析⑸感情、哲理、效果)

1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

答:⑴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

⑵虚写、对偶,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⑶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也最能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2 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答:⑴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江面似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春风和顺,波平浪静,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桅杆上高高垂悬。

⑵ 意境宁静优美,“平”“阔”“正”“悬”四个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两岸阔”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入旧年”一语作铺垫。这里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的神韵。

⑶ 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思乡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3 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答:(1)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2)在全诗中起转起、承接作用。

(3)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 “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

(4)在描写景物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表达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4 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答:⑴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⑵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⑶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5 赏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答:⑴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⑵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

⑶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表现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无限热爱之情。

6 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⑵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运用景物烘托,使主观感情和客观环境高度统一。⑶表现了游子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四 炼词炼句赏析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哪个词用得好,并分析一下用词的妙处

“生”字和“入”字用得好,“生”字和“入”字使“海日”和 “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表现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生活哲理和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

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哪个词用得好,并分析一下用词的妙处

“争”字和“啄”字用得好。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按原文填空。

①《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钱塘湖春行》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______ __ ;____ ____ 。

③《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____ ____ 。

④《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 ____ ,____ 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 )( ) jié( )石 澹澹( ) 萧瑟( )( ) 没马蹄( ) 白沙堤( )

3.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二、阅读理解:

(一)

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

次北固山下(次: ) 客路青山外(客路: )

乡书何处达(乡书: ) 海日生残夜(残夜: )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5分)

3.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5分)

(二)

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的曲牌名是________,曲名是________。(5分)

2.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________词,写了三种景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前三句用了________个________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________、________。(5分)

4.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________。(5分) (三)

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 给诗中加点字注音。 禅院( ) 万籁( ) 钟磬( )

2. 横线上填写原句

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末句中“但余钟磬音”的“但”字意思为“只”。

B、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描绘的是清晨山林禅寺的景色。

C、 所写的景物如古寺、山林、曲径、深潭、钟磬等共同构成一幅幽静的图画。

D、 “潭影空人心”一句的意思是说,潭水深深,让人心中的杂念都消除了,心中澄静无比。

*4. 有人认为,最后一句话所写的钟磬之音未免破坏了这幽静、宁谧的氛围。你的看法和他相同吗?为什么?你能否从古诗词中找出与末句写法相似的诗句?请写出来。

答:


第二篇: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歌四首》 NO:710305-1 班级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总目标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准确地默写。

4.理解诗的主要内容,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精髓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 重点、难点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学习《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 诗。如本课的《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 诗、 叫近体诗。如本课的《 》和《 》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 言律诗、 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 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建安12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统一了北国,凯旋归来时登上碣石山,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当时曹操大军,铠甲未卸,征尘未洗,正可以挥师南下,征讨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 、 的壮丽景象,表现了 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作者 ,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 ”这一联闻名。 3、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 海 (ji?) 石 (sǒngzhì) (cháo) 平 归(yàn) 水何(dàn) (xiāo)(s?)

4、文学常识填空。 《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____。

二、合作、探究、展示:

(一)整体感知

1、《观沧海》写景句子从“ ”到“ ”共十句,其中,前六句写的是 景,后四句写的是 景。这首诗借 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

的 融合在一起,诗人以 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 和 的表现。诗中洋溢着激情。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次北固山下》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

“次”的意思是: 。次北固山下,就是 的意思。在冬尽春来的时候,诗人沿江东行途中泊舟在北固山下。在长江的孤舟上,太阳初升,诗人面对江南的青山绿水,感受时光流驶,心中不禁涌起 的思想感情。全诗融写景、抒情于一体,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二)研读课文

1、研读《观沧海》,品评探究,领会诗的意境美。

(1)“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2)“ ”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4)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研读《次北固山下》,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美。 1、中的千古名句是: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意思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什么美景?

三、当堂检测

1、按要求写出《次北固山下》相应的诗句: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2、《观沧海》中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的句子是:

四、课堂小结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诗人即景抒情,细致的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上相关练习。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2009-11-24 13:32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

3、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教学难点: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预习提示 作者简介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

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 诗歌格律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重点字词 沧海(cāng)碣石(ji?)竦峙(sǒngzhì)浅草(qiǎn)潮平(cháo)yàn 归雁()沙堤(dī)啄(zhuó)春泥 萧瑟(s?)枯藤(t?ng)澹澹(dàn) 一、导读《观沧海》 (一)题解:简介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 (二)熟悉诗歌。教正读音。重点强调“碣”“澹”“茂”的字形。 (三)理解字词。 沧: 临: 碣石: 何: 澹澹: 竦峙: 萧瑟: 行: 若: 星汉: 灿烂: 幸: 至: 以: 咏: (四)整体把握,疏通文意。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讨论回答)

主旨:

(五)欣赏诗歌。(讨论回答)

1、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2、题目为观沧海,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哪些是动的,哪些是静

的?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4、诗中交代观海地点的诗句是?

小结: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 、导读《次北固山下》

(一)题解:1、简介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2、讲授古代诗歌常识。 (二)熟悉诗歌。 (三)理解字词。

次: 客路: 行舟: 潮平: 风正: 悬: 残夜: 乡书: 达: (四)整体把握,疏通文意。(讨论回答) 1、归纳诗歌主要内容和主旨。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主旨:

总结: 首联两句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是近景。“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颈联是这首诗中的佳句:夜还没尽,就看到一轮红日从东边江面上徐徐升起,带来了温暖的气息;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尾联由感受写到思乡。虽然有美好的江南景色可观赏,却无法抑制涌动的思乡之情。诗人离家日久,见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中对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虽然末句写了旅途中的乡思,却没有一点凄凉之情。 (五)欣赏诗歌 1、《次北固山下》中的千古名句是: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意思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什么美景?

三、主题归纳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是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

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诗人即景抒情,细致的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四、写作特色

《观沧海》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意境开阔,气势雄浑。3、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 《次北固山下》1、寓情于景。景中含理。2、对仗工整,语言凝练。 五、布置作业:

1、默写与背诵《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2、熟读背诵《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不懂的字词自己查出来。

13 夏感

—— 梁衡

1.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夏天的特点,理清文章思路。 2. 能力目标:能够赏析文中精彩的句子。

3.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夏的赞美,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二、学习重点

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三、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法 比较阅读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情境导入:

在诗人、作家的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他们笔下的夏是“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像快干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 ;或者是“日常睡起无情思”(杨万里),“手卷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夏感。 可是当代作家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高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今天我们就学习当代散文中难得一见的精品——《夏感》 二、自主学习

1、 作者简介 梁衡:

2、 字词解读

⑴生字注音

贮满( ) 澹澹( ) 芊芊( ) 磅礴( ) 黛色( ) 匍匐( )

⑵词语解释 ① 芊芊: ② 主宰: ③ 春华秋实: ④ 闲情逸致: ⑤ 迸发:

⑥ 承前启后: 三、合作探究

1、初读课文,梳理结构 2、朗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哪些段落是写夏天的热烈的?

①第二段中哪一个词语紧扣住了第一段中的“热烈”一词?

②通过写春天与夏天的景物(比较),突出夏天的特点的句子是什么?

③在作者看来,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的?

④怎样理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句话的?

⑵哪些语句是写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⑶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4)在描写夏景的文段中,我们发现了大量优美的句子,选出你喜欢的句子说明理由。(提示:找出比喻句、拟人句)

四、拓展延伸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不同之处:

五、学习小结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

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更多相关推荐: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朱剑敏基本设计以诗字入手让学生明白诗言志切入到观沧海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这首诗言的是曹操的什么志然后再朗读诗歌从读准字音到把握情感渐次进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了解诗中体现的曹操情感包括统一天...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反思篇一古代诗歌四首gt教学反思11月11日至13日这三天都在上古代诗歌四首基本设计以诗字入手让学生明白诗言志切入到观沧海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这首诗言的是曹操的什么志然后再朗读诗歌从读准字音到把握...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文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残花风沙烈马轻烟枯木残霞薄雾彩蝶黄花残阳似血魂伤人在天涯讲完了这首元代的散曲小令我不禁就这样吟诵起来是的这首曾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小令...

《古诗四首》 教学反思

古诗四首教学反思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是语文古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为了让学生爱学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的环节1通过优美的语言配乐朗诵启发想象多种朗读演演评评等手段让学生在听听读读说说演演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2教...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3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4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5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意境和...

15古代诗歌四首

了解诗词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朗...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导学案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刘炳旭李福云审核人刘杰备课时间20xx830使用时间20xx9编号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熟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2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体会...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钱塘湖春行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孤山寺北贾亭西绿杨阴里白沙堤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断肠人在天涯A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写的都是实景...

古代诗歌四首

鸡川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三体案班级学生授课教师1鸡川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三体案班级学生授课教师2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内容附图。

15.古代诗歌四首2

年月日第周星期节次总节次年月日第周星期节次总节次年月日第周星期节次总节次年月日第周星期节次总节次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1

20xx20xx年度课题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反思(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