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诗词赏析

时间:2024.3.31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背景】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无限的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注释】 ①国:指京城长安。 ②城: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②感时:感叹时事。 ③花溅泪:看见花就泪水飞溅。 ④鸟惊心: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 ⑤烽火:这里指战争。 ⑥抵:值。 ⑦短:短少。 ⑧浑:简直。 ⑨簪:古代男子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用一根簪别住。 ⑩搔:用手指轻抓。 浑欲:浑,简直。欲,要。 不胜:受不住、不能。 【译文】: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主旨(情感)】:

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赏析】: 首联写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以后已经变得破烂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此情此景令人触目惊心。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出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诗人移情于物。此联有两种解释:一种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诗人看到花鸟,又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评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年都萦绕于心,他怎能不见花落泪、闻鸟惊心呢?另一种是以“花”“鸟”为主体,使用拟人手法,说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这自然也是移情于物的结果。两种解释的实质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情感。此联反衬手法的运用极为高明,十分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忧伤沉重的心情。 “感时”承上,“恨别”启下。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的是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自己的肖像。诗人这一年43岁,但头发已经白了,而且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未老先衰的原因,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中考例题: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到______。(2分)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分)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了在哪里? 5.(07年沈阳)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6.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9.对“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答案:

1.望(1分)山河草木花鸟(1分,每空0.5分)

2.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1分,意同即可)

3.忧国思家

4.示例:①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时”、“惜别”之悲。

②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5.D

6.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也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

7.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这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的急迫心情,使人产生共鸣。

8.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第二篇:【诗词赏析】曹豳《春暮》诗解读


曹豳《春暮》诗解读

春暮

[宋]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茵冉冉遍天涯(1)。

林莺啼到无声处(2),青草池塘独听蛙(3)。

【注释】

(1)绿茵:绿草如茵。茵:有的版本写作“阴”,但是和“冉冉遍天涯”相呼应的应该是“茵”(草地),而不是树阴。冉冉:慢慢地。天涯:天边。

(2)无声处:指黄莺不再叫,表示春光已老。

(3)池塘原作“池边”,据《宋诗纪事》改。独听蛙:只听见青蛙叫声。

【译文】

门外落花满地,已经无人过问,

田野草色青青,渐渐铺向天际。

林间黄莺婉转的啼声已经停息,

长满青草的池塘边只听到蛙声。

【赏析】

曹豳(1170—1249)是南宋后期的诗人,他应该和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1187—1269)有较为密切的交往。曹豳著有《曹东圳集》,刘克庄为其作序,并高度评价了曹豳的诗歌,说:“诗,直公余事尔!他人为之有欲呕出心肝者,有断数髭而成五字者。公古风调鬯流丽,得元、白之意,律体精切帖妥,拍姚、贾之肩,非若小家数然。”并作诗云:“曹侯书满腹,非以剑防身。马上檄犹速,橐中诗不贫。虏情工变诈,时论主和亲。旗鼓何时建,方知国有人。”曹豳去世后,刘克庄为撰神道碑(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四)。这些都能看到两人的交情并非一般。曹豳的这首《春暮》诗收进刘克庄所编《千家诗》(即《后村千家诗》),恐怕也有二人交情的因素。

这首诗应该是写于曹豳闲居乡里的时候,其内容就如诗题所说描写暮春景象,但是诗人借此寓含的是人事感伤。暮春是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即将开始的特定时节,承前启后是这个时节的特点。诗人正是抓住暮春时节的这个特点来写的。

“门外无人问落花”中的“落花”是暮春时候的典型特征,许多人为为落花伤感,如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欧阳修《丰乐亭游春》:“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辛弃疾《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这些诗词也表现很多人对落花的关注和惋惜。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来关心过问落花了,因为夏天就要来临。“绿茵冉冉遍天涯”便是描写夏天即将来临的欣欣向荣的景象,绿草如茵,逐渐蔓延开去,一直伸到天涯。这景象又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当然和欧阳修《丰乐亭游春》“长郊草色绿无涯”更为相似。“茵”,有的版本作“阴”,其实是有问题的,“绿阴”指“树阴”,这不符合“冉冉遍天涯”的特点。白居易和欧阳修指的也都是“草”,而不可能是树阴逐渐蔓延开去的。落花无人过问,绿茵令人向往。弃旧而迎新,这便是诗人感伤暮春的另一情结,它比一般的惜春更增添了一番伦理的色彩。

前两句说的是植物在暮春时节的变化,这种变化诉诸视觉,那么“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便是诉诸听觉的动物声音的变化。“黄莺”同样是春天的宠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已奠定了黄莺成为春天主角的地位。之后无数诗人讴歌过它,如我们熟知的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讴歌黄莺就是讴歌春天。其实暮春时节黄莺并没有停止歌唱,“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也是写这一时节的景象。但是作者把它忽略了,为的是诗人要找一个新兴季节的代表,于是蛙声便代替了黄莺。作为永嘉四灵之一的赵师秀有《约客》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曹豳生活的时代和永嘉四灵相同,这句诗应该和赵师秀的诗句有关联。但是在诗歌中的作用却是不同的,曹豳说的是这时候听不到黄莺声了,只听到蛙声。这是把黄莺声和蛙声进行了比较,当然以婉转动听的黄莺是当然赢家。蛙声,在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之前,是没有什么赞扬声的。这种比较自然也是一种失落。

诗人在这首诗中扣住“春暮”时节的特征,来抒发惜春的情绪。前两句写植物变化,后两句写动物变化,两两相对,写出从春天向夏天的过渡。和其他诗人的惜春诗不同的是,他用心在春夏之交的背景上,“落花、林莺”表示的是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而“绿阴、蛙声”则是夏天即将到来的景象。通过物候的细微变化,来传递诗人敏锐的感受,这种方式类似于谢灵运在《登池上楼》诗中所写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如果说,这首诗通过春夏之交的景色变化来表示喜新弃旧之人情心态,从而透露出自己的无奈,这是讲得通的。这时候夏天的景色出现,人们不再为“落花”叹息,这时间,“蛙声”替代了婉转的黄莺。诗人无疑为春天已去而感到伤感。

春去夏至,这是自然现象,诗人对这个现象的感受和领悟是和他自己的仕途风波有关的。曹豳为官以直谏而著称。嘉熙初,召为左司谏。他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俱负直声,时号“嘉熙四谏”。嘉熙三年(1239),知福州,以礼部侍郎召,为台臣所沮,淳祐元年(1241)六月,诏授工部侍郎,但为御史郑寀劾罢,从此闲居乡里。他在《辞职至括苍岭》诗中,以韩愈贬官潮州自比,写道:“老去那能作谏臣,圣恩宽大许抽身。今朝岭上冲风雪,犹胜蓝关策马人。”其《凤凰山》诗云:“凤去寥寥今几年,至今人唤凤凰山。只愁有凤无人识,却指凡禽误世间”,其中也能读到他的牢骚,而运用比兴的手法来倾诉自己的满腹牢骚和一腔怨愤也是他常用的手法。这首《春暮》诗也是如此,有人认为“这首诗所蕴含的,是一种春天花事消歇后的感慨,在孤寂中,一种因时序更替引起的淡淡哀愁。这是此诗最值得一读的地方”,更有人认为,这首诗“道出的不仅仅是时序更替,而是人生的沉浮与生命的轮回。”这种说法是有见地的。

(朱福生)

【作者小传】

曹豳(1170—1249),字西士,号东甽,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安吉州教授,调重庆府司法参军,改知建昌。绍定六年(1233),擢秘书丞 ,兼仓部郎官。端平元年(1234),除浙西提举常平,移浙东提点刑狱。嘉熙初,召为左司谏。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俱负直声,时号“嘉熙四谏”。嘉熙三年(1239),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以礼部侍郎召,为台臣所沮,遂守宝章阁待制致仕。淳祐九年卒,年八十,卒谥文恭。刘克庄为撰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四),《宋史》附《曹叔远传》。著有《曹东甽集》,刘克庄为其作序,已佚。《全宋诗》录其诗8首,《全宋词》辑其词2首。

更多相关推荐:
八上诗词名句赏析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名句赏析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赏析这是说大自然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

诗词赏析训练题《春望》

诗词赏析训练题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的强烈思念答案抵万金妻子儿女2你怎样理解感时...

春望.赏析

八赏析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的强烈思念答案抵万金妻子儿女2你怎样理解quot感时...

《春望》赏析

忧国思亲满腔愁情春望赏析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

春望赏析及中考题汇编

春望中考备考专题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中国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曾任检校...

春望赏析精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为什么在诗人看来这一封薄薄的家书要比黄金万两还要重要呢相聚的难家书传递的难得到亲人平安消息的难这一切都是连日来的战火造成的诗人思念自己的亲人盼望着和亲人团聚已经到...

春 望 古诗赏析

春望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

春望诗词赏析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背景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

《春望》赏析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诗题春望会让我们浮想联翩春天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活力希望的眼前自然地出现了春天的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姹紫嫣红心中不...

杜甫《春望》赏析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天宝十四载十一月遭遇安史之乱时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念亲的感情感人至深这是杜甫安史...

古诗词名句赏析(修改版)

古诗词名句赏析七上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日与春作为新生...

古诗名句赏析

1钱塘湖春行作者朝代首联点明观景处所写西湖远景颔联描写西湖早春景象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出了春天来临的气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早莺春燕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颈联描写西湖的花草美景乱花勾画出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浅草...

春望名句赏析(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