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第一课时

时间:2024.4.5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教学目的:

把握文章脉络线索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 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品味作者沉静抒情的语言,感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由此去解读 文章的内涵。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抓住文中作者对地坛景致的三次描写,从而让学生感悟史铁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提升对生命珍爱。

一、导入新课: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你猝不提防,叫天,天不灵;喊地,地不应。如何应对?《史记》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厄运后发愤著书,提升了生命的质量。

命途多舛的苏轼三贬不毛之地,还在儋州释然地吟诵“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名句,这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

罗斯福坐着轮椅完成了世界格局的大逆转,南非前总统,人权斗士曼德拉在癌症面前依然满脸笑容,让病魔滚蛋。

正是因为他们爱生活,才超越了不幸和苦难,从而敬重生命。

今天,我们再来聆听一位身残心不残作家用十五年的时间参悟的生命价值——《我与地坛》。(板书)

二、 作家、作品及生活经历

史铁生,19xx年生于北京市,初中毕业后赶上十年浩劫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xx年又患“尿毒症”停薪留职回家。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礼拜日》,《务虚笔记》。散文集《学习对话》,《病隙碎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三、 感知内容,体悟情感

地坛是史铁生隐秘的精神家园,史铁生也在沧桑的古园里汲取了生活与奋斗的力量。请大家跟随录音聆听古园中作者的心声。

1)思考一个问题:作者几次写到了地坛的景致?(3、5、7自然段中) 集体读第7段中景物描写,这三处地坛景致有什么特征?

2)能否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出地坛景致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并注意这些语段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第5段中“园子荒芜

但并不衰败”。(荒芜/生机)板书

教师总结:

地坛古园历经了四百多年的变化,“门壁上的朱红淡褪了,玉砌雕栏散落了,”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这一切变化与作者二十一岁“青春韶华,不幸瘫痪”多么相似呀!所以,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地坛的荒芜让残疾自伤的史铁生找到了精神的家园,也成了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板书)

但我们又从古园的荒芜中读出了“柏树愈见苍幽,蚂蚁捋着触须劲疾而行,古园中雨燕的高歌”,它仍以强烈的生命力依然宁静地存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彰显出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也正是地坛这种难以言传的沉寂与涌动、古老与新鲜、博大与渺小的双重境界给予作者心灵强烈的震动,从而激励作者一次又一次划着轮椅走进地坛。

【与生讨论】

大家能否结合自身或听到的故事谈谈你对“生命苦难”的看法。

1)美国总统林肯21岁时经商失败,22岁参选州议员失败,24岁经商有失败,26岁丧妻,他伤心得几乎崩溃。到 49岁时,他先后经历了10次竞选失败,但他并不气馁,到52岁时,终于当选美国总统。(战胜苦难)

2)世界著名的走钢丝人卡尔.华伦达曾说:“走钢丝才是我真正的人生,其他的都只是等待。”他每次都是以这种态度来走钢索的,每次都非常成功。但是19xx年,他在波多黎各表演时,从75英尺高的钢索上掉下来死了,令人不可思议。后来也是走钢丝的华伦达太太说出了原因。在表演的前3个月,华伦达开始怀疑自己“这次可能掉下去”。他把精力用在避免掉下来上,而不是用在走钢索上。(躲避苦难)

3)桑兰,著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但,这是在19xx年7月21日。那是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只是一次赛前训练,17岁的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她的伤势异常严重:第5-7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百分之七十五错位,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觉。但从她醒来之后,就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从她重新面对公众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远浮现着灿烂的微笑。但她正站起来,现在她是清华大学附中的学生,新的人生画卷正在展开。(笑对苦难)

4)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有一片纯沙漠地带。所谓的纯沙漠,就是年降雨量不足一百毫米,又没有水灌溉的地方。然而,就在这无雨无水,干旱,盐碱,人称“死亡之海”的沙漠里,却有着一种古老树种----胡杨树。无论是站着的胡杨还是身躯弯曲或者扑倒在地的胡杨,在它的脚下,均不见有一棵小草在生长。干裂得张着大口的地面上,弧形的裂纹,一环套一环,直接苍天。胡杨树,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面对不幸,面对坎坷,它们竭尽全力抗争,显示出生命超乎异常的伟大。(抗争苦难)

为什么要去地坛呢?

是呀,古园中的那些顽强不息的景致给作者以强烈的感受,残疾受伤的心灵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和宁静。

3)静下来后,作者思考了三个问题,哪三个呢?

该不该死? 为什么要生? 应该怎样活着?

关于这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想明白了没有?感悟

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人在出生的时候就注定要死亡。正如作者所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必然降临的节日”,所以,作者对死有了一个高度的提升,对生命有了基本的认识,摆脱生与死的纠缠,进而从残疾自伤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正如一位哲人说过:不知死,焉知生?敬重死就是对“生”的热爱,敬重死的人永远都是人生竞技场上的胜利者,所以史铁生十五年的事实证明了他的抉择的正确性,努力读书,苦练写作,以自己原由的初中文化底子而成为了一名作家。

我曾经搜集了一些文字,是关于对病魔的认识,再让大家体会体会他豁达、善思,智者的情思。(课外拓展1、2)

4)生与死的问题有了释然后,接下来,对下肢瘫痪的史铁生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就

是怎样活下去。古园里的生命又给了他启示,是什么?

学生活动:读第七段。

尽管十五年间这座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但蜜蜂的摇头晃脑,蚂蚁的展须疾行,祭坛石门中落日那寂静的光辉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还有那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那雨燕的高歌把天地叫喊得苍凉,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让作者感受到了时间永恒的伟力,宇宙的浩瀚,从而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衬托出个人遭际的无常和偶然。所以,正是古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激励史铁生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力量源泉。(拓展)

四、全文作总结:对于生死问题的正确抉择,使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司马迁的一

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如果有爱、有信心、有希望,就能够与不幸、与病痛乃至于残疾“和平共处”。法国思想家薇拉在一本书里说过:敬重病痛,敬重挫折,敬重敌人,这样的人是有福的。史铁生在《病隙随笔》中这样写道:“对困境先要对它说‘是’,接纳它,然后试试跟它周旋,输了也是赢。身体可能出现问题,但心灵却不能残缺。” 敬重病痛的人永远都是人生竞技场上的胜利者,贝多芬也如此,请听一曲《命运交响曲》来领悟生命的可贵来结束我们这一节课。

五、播放曲子??或朗读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825年)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既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体会母亲的痛苦和无尽的关爱,激发学生理解母爱,感激母爱。 2、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母亲是航行中的一道港湾,在你颠簸受伤时,头枕她的臂膀,舔舔伤口,补充精力,再次高高扬帆。是呀,母亲是世界上最芳香、最伟大、最温暖的同义词。因为能承受的,母亲都承受了;该付出的,母亲都付出了。史铁生瘫痪了,这是不幸的。而他的母亲承受的、付出的更多,这份爱更芬芳,更温馨??

二、感受母爱

思考:

1)从原文中,我们知道母亲经历了哪些苦难?

2)作者是什么时候体会到母亲的关爱的?

3)母爱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一种深沉而不张扬的爱。一种含悲而不外露的爱。一种坚忍而伟大的爱。

4)感受母爱后,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沉痛而伤感之后的思念)

5)给你何种启示?(早懂得母爱,感激母亲)

6)母爱给了他生活怎样的启示?

母亲在苦难的折磨中走完了她人生的历程,在苦难中默默地承受着命运的重压,正是母亲的这种“活法”,解答了他怎样生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使他在逆境中更加坚强。

二、探讨课文结构

如何理解地坛、我、母亲三者的关系?

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致激励了作者勇敢面对不幸,以积极的人

生态度活下

来的勇气,而母亲在苦难中默默地承受着命运的重压,又教会了作者

怎样生活,)

怎样面对苦难。(明暗两线)

【课外拓展】

(一)

有一次,一个记者问作家史铁生说:“你对你的病是什么态度?”

没有想到,在轮椅上呆了二十多年、每隔几天都要去医院做透析的史铁生这样回答道:是敬重。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是“敬重”而不是“恐惧”和“厌恶”呢?面对困惑不解的记者,史铁生解释说:“这绝不是说我多喜欢它,但是你说什么呢?讨论它吗?恨它吗?求求它滚蛋?一点用也没有,除了自讨没趣,就是自寻烦恼。但你要是敬重它,把它看作一个强大的对手,是命运对你的锤炼,就像是个九段高手点名要跟你下一盘棋,这虽然有点无可奈何的味道,但你却能从中获益,你很可能就从中增添了智慧,比如说逼着你把生命中的意义都看得明白。一边是自寻烦恼,一边是增添智慧,选择什么不是明摆着吗?”

(二)

《病隙随笔》中写道:“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至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好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不过,但凡游历总是有报酬: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知道不咳嗽的日子多么安详。坐在轮椅时,我老想,不能自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等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有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评价:史铁生是一位感悟者。就是在体会生命的可贵中徜徉着,我想,这位坚如磐石又像花朵一样温柔的史铁生,用轮椅奔跑,靠智慧生活的强者,心中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博大。

从不同层面诠释 “生命苦难”的意义

1)美国总统林肯21岁时经商失败,22岁参选州议员失败,24岁经商有失败,26岁丧妻,他伤心得几乎崩溃。到 49岁时,他先后经历了10次竞选失败,但他并不气馁,到52岁时,终于当选美国总统。

2)桑兰,著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但,这是在19xx年7月21日。那是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只是一次赛前训练,17岁的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她的伤势异常严重:第5-7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百分之七十五错位,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觉。但从她醒来之后,就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从她重新面对公众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远浮现着灿烂的微笑。但她正站起来,现在她是清华大学附中的学生,新的人生画卷正在展开。

3)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有一片纯沙漠地带。所谓的纯沙漠,就是年降雨量不足一百毫米,又没有水灌溉的地方。然而,就在这无雨无水,干旱,盐碱,人称“死亡之海”的沙漠里,却有着一种古老树种----胡杨树。无论是站着的胡杨还是身躯弯曲或者扑倒在地的胡杨,在它的脚下,均不见有一棵小草在生长。干裂得张着大口的地面上,弧形的裂纹,一环套一环,直接苍天。胡杨树,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面对不幸,面对坎坷,它们竭尽全力抗争,显示出生命超乎异常的伟大。

4)美国加州的一位模特在19xx年出了车祸,摔断了被她视为最大本钱的两条腿,她并没有绝望,而是充满信心地来关心周围的事情。当她以轮椅代步时,她发现自己使用的轮椅很不方便,就找了两位从事工程技术的朋友改良其功能,将它变为很好用的轮椅,并推销给残疾者使用,不到两年,她的公司已经成为加州业绩最好的公司之一。

5)世界著名的走钢丝人卡尔.华伦达曾说:“走钢丝才是我真正的人生,其他的都只是等待。”他每次都是以这种态度来走钢索的,每次都非常成功。但是19xx年,他在波多黎各表演时,从75英尺高的钢索上掉下来死了,令人不可思议。后来也是走钢丝的华伦达太太说出了原因。在表演的前3个月,华伦达开始怀疑自己“这次可能掉下去”。他把精力用在避免掉下来上,而不是用在走钢索上。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825年)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既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第二篇:《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

更多相关推荐:
我与地坛导学案

我与地坛导学案我与地坛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2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教学重点理解地毯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

我与地坛学案

我与地坛学案学习目标理解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教学重点理解地毯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我与地坛导学案二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导学案制作人仲桂娟审核刘锁银日期20xx年11月我与地坛导学案二班级姓名小组代号评价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在自习或自主时间通过阅读课本同学们用25分钟把预习案探究案的所有知识完成剩余时...

我与地坛史铁生

史铁生19xx年1月4日20xx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xx年出生于北京19xx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xx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xx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感受亲情的珍贵3学会珍惜健康珍惜亲情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语句的理解2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赵军平)

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探究作品的精髓把握情景相融心物相契的结合点即我与地坛的关系把这些亮点连接起来参照文中议论抒情语句做出综合透视作者的心灵历程和人生感...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1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传达给读者的体验是什么为什么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人怎样活的问题需要一生努力解决充满生机的古园给作者带来了新生命使作者重又扬起了生活的船帆2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说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

《我与地坛》的人生感悟

龙源期刊网cn我与地坛的人生感悟作者刘谦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xx年第07期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一篇万言散文作家试图通过这篇自传体散文回顾自己过往的生活尤其是自己残疾以后的心路历程即对人生的感悟每一个认真...

读《我与地坛》感悟

读我与地坛的感悟我与地坛是带有自传自省自述意味的散文史铁生以真实的身份投入作品用文字坦诚地表现自己在地坛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作者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有限的必然把...

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我与地坛一课位于必修三第一单元中是当代青年小说家史铁生创作的一篇散文他试图通过这篇文字去回顾自己过往的生活尤其是自己残疾以后的心路历程它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根据课程标...

我与地坛名句(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