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题集锦

时间:2024.3.31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②郑之鄙人学为盖鄙:

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① 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 ② 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译:

7、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

答: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20xx年吉林省文言文与阅读(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孟子》是____________家的经典之一。(1分)

10.第一段“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的意思是什么?(1分)答: _

11.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鸣? (4分)答: (4分) 20xx年盐城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14分)

[甲]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①[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也。蜂

②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蟹处

③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

《齐东野语》)注:①血指:伤指 ②刳(kū)取:割取 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 ④殒:死亡

10、解释句子的加点词(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 (4)悉可俯拾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文: 1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译文:

12、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

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________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答:

11.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答:

20xx年辽宁辽阳市(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8~11题。(10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②(乙)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

③④⑤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

⑥⑦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注释】①舍:住屋。②市:市场。③贾人:商人。④炫卖:边喊边卖。⑤学宫:学校。⑥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⑦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8.解释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A.( ) ( )B.( ) ( )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 (2)此可以处吾子矣。译文: 10.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成才的史实和乙文“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什么?(2分)

答:

11.“孟母三迁”成就了孟子,使他“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也说明了孟母具有忧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名句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2


第二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中考复习 苏教版


《孟子两章》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作者是战国时的思想家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重点词解释

1、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七里之郭 4、环(围)而攻之而不胜。

5、是(这是)天时不如地 6、域(限制)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震慑) 8、得道(施行仁义)者多助

9、亲戚:骨肉兄弟。10、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

11、兵革非不坚(坚硬)利(锐利)也。12、寡助之至:极点。13、委(放弃)而去(离开)之 14、兵(兵器)革(甲衣) 15、池:护城河

16、固:巩固。17、拂:违背。例句:行拂乱其所为 通“弼”,辅弼。例句:法家拂士 18亲戚:古义: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或他的成员。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理解背诵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寡助之至”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多助之至”之势。(用《孟子》三章)中两句话填写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 人和 ,从中可反映出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7、根据文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的内容,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这样的事例。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因素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三者中,作者认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9、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重点词句及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任:责任,担子。苦,劳,饿,空乏,均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

……痛苦”“使……劳累”“使……受到贫困之苦” 拂:违背,逆,不顺。乱:干扰,错乱。 句义: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衡:同“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征验 。 喻:明白,了解。

句义: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入:在里面,指国内。出:在外面,指国外。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读bi,辅佐。 恒:常。

句义: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重点词:生:生存发展。

句义: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二、问题及解答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3、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4、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5、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原句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6、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 原句是: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9、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10、例举能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艰难困苦,玉汝玉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11、请写一句意思相近的名言表述孟子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的道理。 。 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

一、文学常识

孟子: 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实词积累 (1)发:起,指被任用。(2j畎亩:田间,田地。(3)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

(4)筑:捣土用的杵。(5)士:狱官。(6)市:市井之间。(7)任:责任,使命。(8)苦:使他受苦。

(9)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0)拂乱:拂,违背;乱,扰乱;拂乱,使做事不顺。(11)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12)动:使惊动。(13)忍:使坚韧。

(14)曾:同“增”,增加。(15)恒:常。(16)过:犯过失。(17)衡:通“横”,梗塞,不顺。(18)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19)征:征验,表现。(20)色:脸色。(21)喻:了解。(22)入:在里面,指国内。(23)法家:守法度的大臣。(24)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25)出:指国外。(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三、相关成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内忧外患

四、相关对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生无情轻如鸿毛,死有义重于泰山。 孔仲尼厄而演《春秋》,生于忧患; 李后主囚乃赋离愁,死于安乐五。 五、用原文答题 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得出的结论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历: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 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 人恒过,然后能改。 8.专立一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六、问答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优惠,死于安乐。 .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是? 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4.盂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 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5.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这些人虽都出身贫贱,但他们都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有为,成功人士必经一番磨难。

6.六个例子基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年代顺序。(按严格的时间顺序,百里奚应该排在孙叔敖的前面。)

7.“发”和“举”意思相近,为何六个例子不用同一字? “发”是“起,指被任用”;“举”是“被举用,被选拔”之意。但舜为帝王,其余人为臣子,故而有细微差别。

8.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

例证/事例论证/摆事实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指哪些人? 上述六个人及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10.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心理、身体、生活境遇。(生活、思想、行为) 使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段的论证方法是:

道理论证:讲道理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接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1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为下段做铺垫。 13.“人恒过…-.国恒亡j”段内部层次是: 第一层:“人恒过……而后喻”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 第二层: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无内忧外患,国家灭亡)。 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14.第三段内容和第二段的论述有什么联系? 第三段进一步论述磨难如何使人“动心忍性”。 15.有人做事怕失败,因怕犯错误而畏缩不前。请用本文观点评价一下这种做法。 失败是成功的基石,只有经历失败才能不断积累经验。 16.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说说经历磨难困苦对一个人有什么益处? 增长经验,磨砺性情,使人充满生活的激情。 17.有人试验,将青蛙直接置人温度较高的水中,蛙能跳出水中逃生;若将它置于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蛙最终会被与前次试验相同温度的水烫死。这个现象说明了文中的什么道理?

死于安乐。 18.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养尊处优,耽于安乐?我们还应有哪些忧患意识?

不能。

结合“现代生活竞争日益激烈,个人价值能否实现,民族大业的

完成,人类美好的理想等”谈自己的看法。 《鱼、我所欲也》复习

一、文学常识

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此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

《孟子》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实词积累

(1)欲:想要。.(2)于:比。 (3)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指“苟且偷生”。(4)恶:厌恶。

(5)患:祸患,灾难。(6)辟:通“避”躲避。(7)如使:假如,假使。(8)为:做。(9)丧:丢掉,遗失。(10)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11)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12)呼尔:吆喝着。(13)与:给予。(14)蹴:用脚踢。(15)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16)万钟: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17)加:好处。(18)辩:通“辨”,辨别。(19)奉:侍奉。(20)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21)与:通“欤”语气词,吗。(22)乡:通“向”,从前。(23)已:停止,放弃。(24)本心:天性,天良。(25)何加:有什么益处。

三、相关成语 舍生取义 嗟来之食 四、相关对联 1.贫贱不移颜回有丈夫之志,威武不屈天祥存英雄之举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依口味取舍;生同大义非能共存,据良心抉择。

五、原文填空 1.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生,亦我所欲电,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2.以“鱼”与“熊掌”比喻引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为什么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所欲有甚于生者。 4.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征论点,得出结论的句子是: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强调“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7.作者赞颂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义重于生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8结尾“此之谓失其本心”照应开头哪句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六、问答题 1.此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它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是什么? 、 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舍生取义。 3、什么是“义”呢?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羞耻,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义的行动。

4.孟子是怎样提出和论证他的主张的?

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5.为什么用比喻形式说理,而不直接提出来? 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6.第一段分几层论述?分别从哪个角度论述? 三层: . 第一层:“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用生与死进行对比论证为什么要“舍生取义”。(指出人间有比生更宝贵的东西,就是义,也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就是不义。)

第三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贤者能勿丧耳。”激励众人,此心人皆有之。

7.文中至今流传的一个成语是? 舍生取义。 8.作者说“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意图何在? 激励众人崇尚道义。 9.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删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10.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是什么? 义:不义。 11.为什么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为什么有的灾祸不能躲避? 因为苟且偷生的事往往违背道义,如果背弃信义去做,就会为人所唾弃。 因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 12.“贤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什么? 能否固守道义。贤者能坚持操守,勿丧失。 13.“一箪食……乞人不屑也”。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举例论证。 14.“一箪食……乞人不屑也”。化用成语故事是: 嗟来之食。 ·

15.用这一生动的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什么?

“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如果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即使是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史重于生。

1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作用是从反面论证“万钟”亦不该接受。与“一箪食,一豆羹”段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印证了“舍生取义”。

17.孟子在文中表扬了哪些人?斥责了哪些人?

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见利忘义的人。 18加何看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义”字是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19.对孟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的评价。

他认为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善心,在文中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但是这种解释没有强调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20.从古到今,无数的事例验证“舍生取义”的人可以流芳百世,见利忘义的人遗臭万年。请举例一一加以验证。

舍生取义之人如,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李大钊等。 见利患义的人如,吕师孟叔侄、秦桧、洪承畴等。 21.联系全文的大意,用“生”与“义”开头,拟写一副对联(不少于五字)。

略。 22.你过去一定也做出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 最大、印象最深?你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或教训。 (思考人生选择的意义及应当遵循的原则,树立起义重于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

更多相关推荐:
中考文言文必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重点字句子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字义发于畎亩举筑士市译文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总结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总结一疏通文意先解释括号前的字再翻译句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言文复习笔记整理李景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作者姓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代表宣扬仁政王道2孟子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传为他与弟子所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逐句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逐句翻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舜从田间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

初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默写题

初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默写题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曾益其所不能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情况学习课文内容思考1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学习目标主备人张莉时间1214课时2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二学习过程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弓劲弩信臣精卒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却不想在万千文人的惨叫声中宫女嫔妃的歌舞声中王公大臣的奉承声中天下百姓的怨恨声中土崩瓦解秦国一个不可一世灭了六国一个自诩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泱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同点这两章都是短小的议论文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观点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2人和3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

《生于忧患_死于安乐》知识整合

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能够准确而流畅的朗读课文2疏通文句识记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实词虚词等文言基础知识3理解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认识逆境对于磨炼意志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疏通文句识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题二实词积累1发起指被任用2畎亩田间田地3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4筑捣土用的杵5士狱官6市市井之间7任责任使命8苦使受苦9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0拂乱拂违背乱扰乱拂乱使做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名句(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