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格言

时间:2024.5.8

传统文化格言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

3、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4、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 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5、学道不是要求别人,而是为了完善自己。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同道者为朋,同义者为友。

8、人有感恩心,生活才美满。

9、人有道德,生活才健康幸福。

10、话说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

11、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12,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13、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1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15、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16、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17、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白励。

18、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19、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20、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己。

21、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22、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23、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24、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25、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训致。

2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一一《苟子〃荣辱》

27、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一一林逋((省心录》

2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辱商隐《咏史》

2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3 0、慎权方自重,慎独当自省;慎思且自励,慎行必自强。

31、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2、身轻失天下,自重方存身。

33、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一一张衡

34、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 一一明〃洪应明《菜根谭》

35、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一一明〃王守仁《传习录》

36、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一一弘一大师

37、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一一清〃杜文澜《古谣谚》

3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一一孔子《论语》

39、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 一一明〃薛碹《读书录〃体验》 4 0、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一一司马光

41、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 一一清〃石成金《传家宝》

42、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一一孔子

4 3、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一一曾国藩

44、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一一曾国藩

45、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一一明〃洪应明《菜根潭》

46、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一一孔子《论语》

47、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一一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48、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

49、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5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5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52、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法言〃君子》

5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

5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一一孟子

5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5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57、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

5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5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6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一一《易经〃系辞传》

6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一一《易经〃象传》

62、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一一《易经〃系辞传》

6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 一一《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6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格言小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张岱年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他认为, 《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 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立足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而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能在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势能,定向地释放与发挥,理智保持与直接欲望的距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空间,引导人们超越自我,溶入整体,成就事业。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为任何一个民族所未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格言是占了很大的一部分的,格言是思想的浓缩,理念的精华,感悟的深邃,经验的聚集。说到底,格言也是思维的高度抽象概括的结晶。哲学就是对物质总体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的看法,是世界上纷繁复杂各种知识学问的高度浓缩的“格言”式的学问。格言的知识价值很高,下面我来阐述格言与修身齐家治国的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历史名言,原本就不是写给普通百姓去看的,因为那个时代的普通百姓根本就不可能认字,也没有晋升为社会管理层的文官制度。它是写给士大夫(贵族)甚至是君主的,激励人生、成就人生的追求境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就是所谓的自身、家庭、治国、平定天下,彼此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如果失去某一个,国家就会像一个人失去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残缺不完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自于《礼记·大学》中的"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句古语的背景是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那时候的社会不要说和今日社会,就是和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二千多年的社会,都是截然不同的社会。周朝封诸侯八百,每一个诸侯都是一个国;每个国都有相对独立的行政、财政、司法和军事权,但是绝对不是现代意义的主权国家。诸侯国又分封为若干个贵族家族,每一个贵族家族就是一个家,相当于一个庄园;这样的家和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家是天壤之别的概念,今日社会之家庭那时候只能够称为户,今日社会之普通公民在那个时代也只能够称为奴隶或者隶农。

梁启超曾经说过,“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

而外足以经世。你看梁先生给这四个字多高的评价啊,“内圣外王”是中国学术的全体啊!内,自我的修养;外,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领导力。我们讲过佛家“体”和“用”的道理,“体”是一个事物内在的本质,是它自己跟自己的关系,“用”是一个事物外在的用途,是它跟别人的关系。近代学者熊十力根据《大学》以“修身”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为“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功夫,接着他说:“君子尊其身,而内外交修,格、致、正、城内修之目也。齐、治、平,外修之目也。国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齐、治、平皆修身之事。” “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修身,就是说,无论你取得多大的功业,当了多大的官,赚了多少钱,这些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修身”!“修齐治平”是有逻辑顺序的,修身之后齐家,齐家之后治国,治国之后平天下,这是由内而外的,没有修身就没有办法齐家治国平天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我对格言有了重新的认识,原先只是觉得格言就是几句很简单的话,枯燥无味,但是在老师的耐心的教导之下,逐渐开始领略格言内在的意义,认识到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在略微的领会格言的内涵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更加的赞叹。格言,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体现,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既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又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体会到这一点之后,我会继续的学习的格言的内在含义,用格言来勉励我自己,树立学习目标,选择人生奋斗的方向, 激励我前进,让格言改变我的观念甚至一生。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好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中国传统文化名言警句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

经典传统文化名句

经典传统文化名句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人类的所作所为应该遵循和效法自然规律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融为一体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

传统文化名言

学习教育1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西汉刘向意思是君子为学首先要学好然后记在心中更重要的是要把学来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有所作为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西汉刘向说苑建本3学如...

一上传统文化《治家格言》

3治家格言教案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教学...

传统文化治家格言

备课卡

传统文化讲论坛讲堂名言名句

平乡论坛名言名句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2,伏羲教育立德树人,返璞归真化育英才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4孝亲尊师成圣成贤。5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6孝悌忠信礼…

传统文化-治家格言节选一

仲村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学科备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

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中和中庸修身克己发表时间20xx1221来源新华日报阴阳五行天人统一中和中庸修身克己是支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个思想支柱修身齐家克己治国第四个重要思想就是修身克己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中国...

传统文化

笠翁对韵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教学...

现代公共关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公共关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摘要现代公共关系学发祥于西方作为西方现代新潮理论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传入我国而且以最快的速度由南到北发展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一度兴起公关热公关进入中国大陆之初曾被扭曲误解为庸俗的应酬劝酒...

传统文化格言(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