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型青年农民

时间:2024.3.10

第二届“无锡最美新型青年农民”评选5日揭晓,10位获奖者与市民面对面交流。记者发现,其中一位名叫杨舒春的,北大高材生,辞了外交官,选择了他热爱的“生态农业梦”。

谈起自己的理想,杨舒春显得坚定执着。杨舒春今年35岁,19xx年以无锡市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在他大三那年,被外交部选中到西班牙留学。20xx年,他被外交部录取,当上令很多人羡慕的外交官。

然而很快,杨舒春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公务员,辞职后选择在西班牙留学生活了8年多。20xx年,他回到国内,创办了无锡市德仓农业科技合作社。

他的选择让很多人难以理解,最大的阻碍来自父母,“父亲认为我从小生活在城里,又拿惯了笔杆子,十指不沾阳春水,开农庄肯定要赔钱。”但杨舒春却信心满满,“不管在哪个时期,任何人都要吃饭,关键是如何实现自我发展。”

在位于锡山区鹅湖镇群联村的德仓农庄,记者看到了杨舒春的一站式家庭农场。在80亩的土地上,种植了20多种农产品,有大米、青菜、秋葵、豆苗……农场还饲养了黑毛猪、鸡、鹅和鱼,普通家庭餐桌上的食材在这里大多能买到。而且,农场不设大棚,不种植反季节蔬菜,坚持不用农药。

“我们跟扬大农学院合作,在种养殖上都采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杨舒春告诉记者,该技术就是在养殖生产中制造发酵剂和生物营养剂,作为养分供应给农作物。不管蔬菜地还是养猪、养鱼都用这种肥料,前者洒在土里,后者则拌在饲料里,不但抗病性好,还没有任何污染。整个农场还是一个循环养殖系统,水稻去壳后成糠喂猪,猪粪用于肥土,部分蔬菜喂鸡,非常生态环保。

“在农庄,我什么活都干,拔过草、喂过鸡、挑过猪粪,这些活之前从来没接触过。”杨舒春说,“其实,到现在我父母还是觉得我很不值,甚至不好意思告诉亲友,一个北大毕业生竟然回家种地。”

如今,农场雇佣了20多个当地农民,杨舒春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营销上。“我们采取会员制销售,目前有会员近300名,很多人看中的正是绿色无公害的品牌。”他说,现在农庄的生意越来越好了,预计今年销售额有300万元,能基本达到收支平衡。

随着名气越来越响,软银集团、无锡国联等一些投资企业主动联络杨舒春,期望把他的“生态农业梦”在更广阔的田野上复制。“对于未来,我更大的梦想,就是让更多的人都能吃到放心的食品。”


第二篇:青年农民


关于青年农民工城市生活的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对象为家乡在南宁的农村青年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南宁本地打工。为了解本地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现状,采用问卷,交谈的方式对这些青年农民工就在城市生活的基本状况,及对城市生活的感想做主要的调查。本次受调查人共5人,有效调查5份。现把调查分析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内容及存在问题

1.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受教育程度偏低

在受调查的5人中有三人是初中文化程度,2人是高中文化程度。其中在校学习的共同点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偏低,愿意放弃学习外出打工减轻家庭负担。但在外打工期间也意识到文化程度的重要性,最明显的体现在底薪,文化程度高低与底薪高低成明显正相关。

2.农民工家庭务工收入增加。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外出打工的青年农民工每月收入基本上都能达到1200左右,能明显缓解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对象中有两人每月的工资需要寄给家里上学的兄弟姐妹,其他的都能自由支配收入。收入虽然足够个人的花费,他们认为其家庭经济状况在打工地居于中下等以下,反映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大。

3.受调查的青年农民工的工作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与服务业

青年农民工与父辈不同,他们接触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发达的媒介,更注重个人的感受,大多工作在工作强度相对小的工作行业,但是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自身没有技术,大多选择入门门槛低,工作强度相对小的制造与服务行业。

4.受调查的青年农民工均存在工作时间过长,加班多的情况

关于劳动时间安排的问题,大多都表示劳动时间过长,受调查中4人表示周末不能正常休息。随着法制的完善,他们都表示,由于节假日加班工资高,老板一般不在节假日加班,以减少劳动成本

5.受调查农民工均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都没有在用人单位获得养老保险

自国家出台新型农村毕业论文合作医疗后,受调查者都在家乡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受调查者中有两人在用人单位获得工伤保险及失业保险,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受调查者都没有在单位获得养老保险。

6.青年农民工的休闲娱乐较为单调,没有与个人发展有关的文化生活方式

受调查者中未婚的青年农民工都以上网为主要的娱乐方式,女性则在发放工资后在所工作的城市逛街购物,而已婚的农民工则将家庭生活的消费、孩子的教育支出为主。未婚的青年农民工月底一般没有工资结余,已婚的农民工每月则能存下800左右的收入。他们均没有对个人发展有具体的规划,没有深入教育的意愿,平时也没有到城市中的图书馆等场所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

7.大部分农民工愿意市民化,但他们融入城市仍存在很大的障碍和困难

受调查的农民工都愿意成为城市中的一员,希望能够落户到城市,但是调查显示:尽管有56%的农民工希望定居城市,但只有25%的人愿意在完全放弃土地的前提下在城市安家。据深圳打工的一位受访者描述:在深圳很多东西都消费不起,去超市只能买特价商品,每一分钱的花销都十分谨慎。

8.青年农民工大多存在心理问题,需要社会服务的心理呵护

他们都羡慕城市人过着时尚、青春的生活,而自己的生活却清苦,单调枯燥。由此产生的心理不平衡时常让他们感到痛苦不堪。他们感到他们不被城市人尊重,自己徘徊在城市的边缘,无法融入城市。被调查者中均感到:城里人看不起自己。

关于青年农民工城市生活的调查报告

9.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难

据一位已婚的被调查者讲述:自己非常希望能将孩子接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但是经过多番询问发现因为没有在当地的户口难以在当地的公办小学就读,而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环境又十分令人忧虑,很多学校环境条件不好,师资力量也不够。所以最终也只能放弃这个想法。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各地公办小学就读的比例:北京63%、上海49%、广州34%。城市教育仍然对农民工设了很高的门槛。

10.青年农民工一方面希望落户城市,另一方面却有着更现实的思考

这些青年农民工开始打工的时候怀着梦想,力图干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对城市生活十分向往,但高昂的生活成本,复杂的户籍制度使很多人扎根城市只是梦,对他们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在年轻是时候能攒够钱或者学到一门手艺,将来回到老家做个小生意。

二、分析总结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当前,青年农民工已成为一个与国家发展大局密切相关的、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青年农民工问题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他们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农村和农业的特征减少,城市的特征明显增加毕业论文,青年农民工的特点极为鲜明且富于变化,青年农民工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直至性格及特点最终成型的阶段,他们现今的变化趋势直接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主流农民工的属性、特征和境遇状况。

通过调查分析,对青年农民工可从以下四个基本视角出发,这也是青年农民工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本质特征。

1.新生性

青年农民工都是80年代后出生,他们朝气蓬勃,年富力强,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强,具有青春期的典型特征。他们心智发展不够成熟稳重,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和完善,具有很大的人格可塑性;最外界具有强烈的尝试欲,看重体验并从中得到心理满足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极具青年人特有的挑战与冒险特质。

2.时代性

青年农民工发展性需求提高,他们处在改革开放的新生代,再无“物质匮乏、精神贫瘠”的感觉,物质生活逐渐丰富,需求层次也水涨船高地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需求;互联网,电视机向农村孩子全面展现了外面的世界,城市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们要进入城市接受新思维、新事物。怀揣着宏大、美好的梦想。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从农民工到工人乃至更高层次的人生命运转变,他们不愿再回农村去。

3.农民性

农村户籍,家在农村,使青年农民工本质上不可避免的保留农民特质,保留有农村的生活习惯、农村人的世界观、农民的典型品质。本质上他们拥有农村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的品质,有忍受挫折、感受艰辛的耐心和毅力。相比较于城市工人,他们在城市中仍然从事最苦最累、工作条件最差、收入最低、缺乏体面及尊严的工作。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在农村娇生惯养,很少从事甚至不会农活,但这不足以抹煞他们的农民性,对农活起码也是耳濡目染,脱离不了关系。他们至少相对吃苦比较少,但是和城市同龄人相比,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是十分明显的。

4.工人性

青年农民工从谋生手段上看其实就是工人,具有工人性,工人视劳动关系、工作环境为最重要的事情,对自己的待遇最为敏感。工人尤其关心其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是否成正比,时刻衡量付出与报酬的关系,这也是他们作为工人的本性。青年农民工同样具备这个特征。

青年农民工中,80%的农民工希望获得与城里人相同的利益,但是高昂的生活成本,复杂的户籍问题及其社会保障的缺失为农民工的城市梦制造了重重阻碍,他们创造着城市的繁华却无法融入这座城市;他们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却发现自己不过是身处城市边缘的匆匆过客;他们创造了城市的繁华却只能在城市的角落苦苦挣扎,他们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却遭遇了更多无形的约束,他们充满着梦想却往往被生活遗忘。

参考文献:21世纪初广西农村外出务工青年调查报告—玉贵福 2006

对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刘可为 2006

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刘俊彦 2007

青年农民

化,但依然存在职业选择欠规划、社会保障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工资拖欠等困难和问题。

一、青年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1.青年农民工就业年龄显露出行业倾向性。青年农民工逐渐偏好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行业,导致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青年农民工平均年龄偏小,数量呈上升趋势,在建筑业中平均年龄偏大,数量呈下降趋势。调查显示:制造业青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1.5岁,服务业平均年龄为26.2岁,建筑业平均年龄为39.5岁。

2.初次外出务工基本上为初高中刚毕业年龄。被调查的10名青年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平均年龄17.7岁,基本上初高中一毕业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

3.业余生活趋同于城市同龄人。被调查青年农民工在农村初中(高中)一毕业就到城市打工,基本不会农活,业余生活与城市同龄职工相似,主要是上网、看电视、逛街、唱歌、打球等。

4.收支基本平衡。调查的10名青年农民工月平均收入1280.8元,月平均固定支出830元,除1人收不抵支外,其余均有盈余。

二、青年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1.职业选择欠规划,发展思路不清晰。青年农民工年龄大多20岁出头,其思维、心智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确定具体职业发展目标的能力不足,制定实施职业规划的能力更低,导致就业单位频繁变换,既浪费人力、物力,又不利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用工的稳定。

2.面临婚恋和精神情感的心理问题。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中未婚者占50%,其对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需求更强,更渴望在外出打工的同时,爱情能够有所收获,思想可以交流,困扰能够倾诉。但由于上班时间长、接触面较窄、工资收入低、就业行业男女比例失调等原因使青年农民工在交友上面临缺时间、缺对象、缺经费的困境。

3.青年农民工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调查显示:月平均收入最低为650元,最高为2300元,青年农民工月平均收入在500-700元的占20%,700-1000元的占40%,1000-1500元的占10%,2000-2500元的占30%。厨师、焊工、搓澡工、木工等工种的工资相对较高,纺织工人、服务业工资较低。

4.劳动强度普遍偏大。平均每月休息时间为2天,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8.5小时,每天最长工作时间为11小时。建筑工人、餐厅和洗浴中心服务员工作时间较长。

5.社会保障水平低。目前青年农民工实际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与他们企盼在务工地城市稳定就业和生活的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调查显示:2人办理了养老保险,1人办理了意外伤害险。多数青年农民工得到的仅仅是“裸体工资”,享受不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

6.建筑行业工资拖欠情况依然存在。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虽有所改善,但还未彻底根治。调查中,1名建筑工人工资不能按月结清,只能按月支取部分工资。

7.子女上学隐性支出较大。青年农民工基于切身体验,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都非常高,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让子女能够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而选择在务工地就业和定居。但

受户籍限制,子女在城市中入学就需要缴纳3000-5000元的隐性支出。

8.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相对传统农民工,青年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而住房问题已成为难题。已婚青年农民工大多无力独立购房,选择租房或与父母住在一起,而大多数未婚青年农民工则住集体宿舍。

9.专业技能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影响稳定就业。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的背景下,只有初高中文化程度、专业技能不强的餐厅服务员、洗浴中心服务员、超市服务员很难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

三、青年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改善情况

1.调查的10名青年农民工中,对现有工作条件和环境满意的占30%,一般的占60%,不满意的占10%。

2.工资收入较20xx年有所提高。调查显示:除1人刚参加工作外,有4人比去年工资有所提高,最多的月工资增加了300元,其余5人工资水平和20xx年持平。

3.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建筑工人反映施工现场增强了安全防护措施,夏季发放防暑用品等。

4.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有所提高。调查显示,被调查的青年农民工中全部接受过不同程度的职业技能培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0%,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0%,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0%。相对传统农民工,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已有较大提高。

5.打工理念积极变化。“适应社会、体验生活、实现梦想”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青年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动机。更多的青年农民工需求层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把进城务工看做谋求发展的途径,就业选择不仅看重工资,更看中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望、发展机会等,而且也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

6.维权意识日益增强。青年农民工比传统农民工有更强的平等意识和维权意识,更加注重权力的实现,对获得平等的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教育和发展权、政治参与权、话语表达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权等方面,都比父辈有更高的期待。

甘肃青年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

2010-10-21 20:32

内容摘要:

由于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在我国建筑业、采掘业、餐饮、保安、宾馆、市场、加工制造以及环卫等服务业中,农民工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他们的收入与生活状况不仅仅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必要措施,也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农民工是我国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是城市的创建者,他们是流血流汗最多的人。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到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我国建筑业、采掘业、餐饮、保安、宾馆、市场、加工制造以及环卫等服务业中,他们已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过,农民工收入偏低,工资还常常被拖欠;他们从事着许多又脏、又危险的工作,却往往没有任何社会保障;他们为

城市发展贡献了力量,但生活居住、子女上学却不能和城市职工一样享受城市的便利,甚至常常遭受白眼。

目前在我国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据预测未来5年还将有至少1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农民工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理应得到公平的待遇。这不仅仅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必要措施,也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关键字:农民工 合法权益 社会保障

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的城乡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以及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农村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家乡,到了城市来开始了新的打工生活。他们来到城市或是为了增加一条收入来源,希望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或是不愿意再过农村几千年留下的传统的农耕生活;还有的是来到城市边打工边追寻发展的机会,总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进城市,尤其是富有冒险精神的年轻的一代。而农民工他们进城的行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缩小农村与城市生活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打工生活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他们是城市的创建者,他们是流血流汗最多的人,但他们也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社会弱势群体。适逢共青团甘肃省团代会召开之际,为了解甘肃青年农民工的各种状况,我们做了此次调查。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为了了解甘肃省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打工的工作、生活和心理状况,我们“三农”问题研究社“兴农之光”兰州调查小组于7月24日至8月6日在学院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甘肃青年农民工问题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涉及建筑、餐饮、保安、宾馆、市场、搬运、装修、煤矿等八大行业。我们采用集中与分散的方式共下发问卷10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882份,有效率为88.2%。失效问卷原因分析:一是填写者文化水品有限对某些问题理解不够,留有多处空白造成信息不完全;二是填写者报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其填写的选项答案前后矛盾。造成问卷失真。

问卷设计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本人和家庭情况;第二部分为外出打工情况;第三部分为打工需求以及相关问题处理;第四部分是社会观念。在调查之前,我们通过查相关书籍和上网的方式对中y对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惠农政策以及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专门的学习和记忆。问卷调查结束以后我们将问卷信息一一录入电脑。通过excel将数据进行了汇总与分类整理。在我们的调查过过程中我们也有不少的收获。

首先,这次调查锻炼了我们。第一他锻炼了我们吃苦的能力。在调查的近半个月里,几乎每天都是炎炎烈日。为了调查队员们都要坐很长时间车,走很多时间路。不少队员脚上都磨出了泡。第二他锻炼了我们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了与他人交流时的技巧。刚开始时每个人心里都有顾虑,总是感觉张不了口,后来渐渐的“老练”了,能够以拉家常的方式问问题与交流,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其次,这次调查给我以深深的震动,它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底层一些人的无奈,挣扎与拼搏奋斗。

我们收回男性问卷641份,占有效问卷的72.7%,女性问卷241份,占有效问卷的27.3。男性问卷主要集中与建筑工地、保安、搬运、装修、煤矿等重体力行业或技术性行业。而女性问卷则主要集中于餐饮、宾馆、市场等一些商业和服务行业。

1 性别 性别 男 女 总计 人数 641 241 882 比例% 72.7% 27.3% 100% 2 年龄 年龄 20岁以下 20-30 30-35 35岁以上 总计 人数 242 352 263 25 882 比例% 27.4 39.9 29.8 3.9 100 3 籍贯 地区 本省 外省 总计 人数 735 147 882 比例% 83.3 16.7 100 4 文化程度 文化水平 不识字或识字少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中专以上 总计 人数 40 106 474 163 48 51 882 比例% 4.5 12 53.7 18.5 5.4 5.9 100 由统计结果显示,农民工年龄主要集中于20-35岁,占总人数的69.7%。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学生农民工和未成年农民工。整个文化程度是集中于初中文化程度的正态分布。大多数进城务工者都是初中文化程度,另外,小学和高中文化程度也较多,而识字少、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则较少。这也反映了农村教育的落后。我们对不识字或识字少的农民工采用了问答式的调查方式。

7 家里拥有的耕地数量 数量 0 1亩以下 1-5亩 6-10亩 10-15亩 15亩以上 总计 人数 35 105 302 280 84 76 882 比例% 3.9 11.9 34.2 31.7 9.5 8.6 100 由统计数据看,3.9的人家里无地,11.9的人家里耕地在一亩以下,他们多住在城市郊区,有的是自由劳动者,有的已成为小商贩。而65.9%的农民工家里有1-10亩地。他们一般农闲时候出来打工,农忙时再回家帮忙,特别是在秋收的时候。而10亩到15亩及以上者大多是旱地,广种薄收。

8.家里人口、劳动力、学生及外出打工人员统计及分析

人口数 人口数 1-2 3-4 5-6 6以上 总计 数量 28 411 333 110 882 比例% 3.2 46.6 37.7 12.5 100 劳动力 数量 0 1 2 3 4 4人以上 总计 人数 3 114 415 207 98 45 882 比例% 0.3 13 47 23.5 11.1 5.1 100 学生数 人数 129 410 272 58 13 0 882 比例% 14.6 46.5 30.8 6.6 1.5 0 100 外出打工数 人数 0 531 250 67 27 7 882 比例% 0 60.3 28.3 7.6 3 0.8 100 家里人口多为3-6口,占总数的84。3%,而劳动力工人最多,其次3人、1人。家有学生410人占46。5%,工人30。8%。学生上学费用是家里的一笔较大的开支。而供孩子上学及以后的发展则是他们出来打工的一个重要目的。外出打工60。3%为1人,28。7%为2人。他们有父子俩一起出来打工的,夫妻俩一起出来打工的,也有兄弟或姐妹俩一起出来打工的。

9.家庭主要农业收入 数目 1000元以下 1000-3000 3000-5000 5000以上 总计 人数 262 313 196 111 882 比例% 29.7 35.5 22.2 12.6 100 地数量、质量及种植的经济作物的多少。我们在调查过程中遇到很多农民工,他们家里的地都是靠天吃饭的旱地,而今年的大旱造成大部分家庭农业收入特别少。有的甚至未收到种子(例如定西渭源县。还有临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光靠地里的收入远远不能维持家里的一切开支,所以他们选择来城市寻找一个挣钱的机会。农业收入在1000以下多是地少或主要种植粮食作物,3000元以上都种着较多的经济作物.(洋芋及药材等)。

10.家里收入主要来源 项目 打工收入 农业收入 打工、农业收入 非农产业收入 总计 人数 299 163 361 59 882 比例% 33.9 18.5 40.9 6.7 100 由统计结果看,打工及农业收入都为

家里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4.外出务工经过的渠道统计及分析 项目 亲戚、朋友、同乡介绍 外来用人单位招工 本地政府组织 自发外出 其他方式 总计 人数 422 89 23 339 9 882 比例% 47.8 10.1 2.6 38.4 1 100 47.8%的人是经人介绍外出打工,38。4%的人自发外出打工,经政府组织只占

2.6%。这说明政府对农民工进城创造就业机会和疏导分流方面还存在欠缺。

近年来,政府把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跟农民就业通盘考虑,城乡统筹,优劣互补,在做好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的同时,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加强进城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然而,目前进城人员的工作仍然主要集中在建筑工人、餐饮服务、保安或是修鞋收旧货之类的职业。政府是制定了一些政策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往外输送了一批批的劳动力,然而面对唾手可得的工作,许多的人却因为年龄还有其他方面一些原因而受到了限制。

5.外出打工主要原因由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多一条收入来源349次,家乡经济落后,不想过农村生活216次,耕地少,在家无事可做的206次。出来到城里见世面长见识130次。自己有一技之长113次,城里发展机会86次,综合分析主要是因为家乡经济落后家庭收入较少,负担较重,而城里相对有更多挣钱的机会与地方。出来打工可多一条生财之道。

7.外出务工月收入统计及分析 项目 500元以下 500-1000 1000-1500 1500-2000 2000元以上 总计 人数 215 403 186 51 27 882 比例% 24.4 45.7 21 5.8 3.1 100 由统计结果可知,农民工工资普遍偏低,工资集中在500元以下主要集中于餐饮业,特别是小餐馆服务员,他们一年回家的钱在1000元以下甚至不寄钱回家,工资主要用于自己消费。500-1000元出现在大部分行业,它反映了农民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而工资在100以上则主要分布于建筑、煤矿等一些特别辛苦而又一定危险性的行业,或是分散的商业。总之,农民工的收入多是只能维持家庭最基本的生活,根本谈不上发展。 项目 没寄钱 1000元以下 1000- 2000 2000- 3000 3000- 4000 4000- 5000 5000- 6000 6000以上 总计 人次 15 173 140 199 100 99 70 86 882 比例 1.7 19.6 15.9 22.6 11.3 11.2 7.9 9.8 100 8.一年寄回家的钱的数量。

它取决于自己的工资水平,消费水平及家庭负担的大小,一般年轻打工者较少寄钱回家。他们将工资主要用于在自己的日常消费与娱乐上,而较长者他们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和顶梁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他们省吃俭用,平时花钱用于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将挣的大部分血汗钱带回家里供家庭使用。

14.住所解决。 途径 用工单位提供 自己租房 与他人和租 无固定住所 其他途径 总计 人数 434 266 63 42 37 882 比例% 53.7 30.2 7.1 4.8 4.2 100 由统计结果可知,进城打工者住所因所干行业而不同。建筑行业一般都是用工单位就近给农民工提供集体宿舍,另外宾馆保安煤矿等行业一般也都是用工单位提供住所,其他的餐饮行业则不明显,有的是自己租房或与他人合租,也有老板提供住所的,4。8%的人无固定住所,他们多是正在寻找工作的和经常变动工作的农民工。

1、是否能够在打工过程中学到技术。 选项 能 不能 不好说 总计 人数 591 112 179 882 比例% 67 12.7 20.3 100 67%的进城务工人员认为自己学到一些技术,12。7%的人则

认为不能。它主要住自己所干的行业以及曾经干过的职业决定。一些纯体力劳动行业从业人员则普遍认为都可以在打工过程中学到技术。

2.与劳动单位签定合同状况。 选项 签了 没签 不清楚 人数 368 430 84 比例% 41.7 48.8 9.5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得知, 只有不到一半和用人单位签了合同,没有签合同的那部分人则是有各种原因的,可分为几类。一类是用人单位根本没组织签合同,多是口头协议。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分散的较短时间的工作中。二是用工单位没有直接和每一个农民工签订合同而是只与包工头签了合同。包工头和普通农民工之间是口头协议。还有将近10%的人没有想过合同这个事,可见很多人对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还是比较淡薄的,这给他们以后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时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埋下了隐患。 它反映了农民工的XX意识尚不是很好。这就决定了农民工合法利益一旦受到侵害时,处于劣势地位。

对合同的认识 选项 对对方有利 对自己有利 差不多 不好说 合计 人数 73 126 106 63 368 比例% 19.8 34.2 28.8 17.2 100 签了合同的那部分人中认为签合同对自己有利的占了34.2%,所占比例较高,占17.2%的人签合同时根本不知道合同有什么用,这部分人的合同签了和没有签差别不大,因为当他们的合法利益收到侵害的时候他们没有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意识,这不仅和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有关,还和文化水平有关。

总体来看,用工合同体现出来形式化的特点甚至出现了类似霸王条款的合同。在我们谈话似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虽然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签约率相对较高,——有50%的人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但他们理解是用工合同制是一个形式,大多是由用工单位制定,然后直接发放给农民工签字,而他们只有被动接受的份。——由于社会上巨大的就业压力,农民工们虽然知道这样的合同是不合理的,但是只能被动接受。不签就直接导致失去一次打工机会。另外,也有用工单位违反合同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

参加培训情况 选项 参加了 没有参加 合计 人数 429 453 882 比例% 48.6 51.4 100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外出务工人员中没有参加培训的数量略多于参加培训的 人数,在参加了培训的这部分人当中,绝大多数人认为培训还是可以的,认为自己通过培训学到了一些知识和技术,而那些没有参加培训的人当中,他们中的大部分没有参加的原因是因为没有举办过,同时有部分人是对培训不感兴趣。

6 单位食宿情况统计及分析 项目 还行 很好 一般 不好 总计 人数 264 122 378 118 882 比例% 29.9 13.8 42.9 13.4 100 3对目前打工生活的满意状况 项目 很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很不满意 总计 人数 35 258 380 173 36 882 比例% 4 29.2 43.1 19.6 4.1 100 由统计可知,72.8%的人认为他们的食宿一般或还行,认为很好或不好的各占13.5%左右,这说明进城务工人员对食宿的要求不高,大部分还是可以接受现在的食宿条件。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才知道他们的压力都比较大,很多务工人员家里多是旱地,只能出来打工来维持家里的一切开支,有的还要供孩子上学,只能趁现在自己还年轻有力时多挣些钱为将来的生活做点积蓄,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工资高一点,能按时足额发放,再苦再累他们都无所谓,我们感觉很差的生活条件他们倒是感觉较为满意。

8。对劳动法的了解情况 项目 清楚 知道一些 听说过,但不了解 不知道 总计 人数 85 245 404 148 882 比例% 9.6 27.8 45.8 16.8 100 综合劳动合同的签订状况、遇到不平等的事情的解决情况以及对劳动法的了解情况可知农民工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偏低,知识的有限,对

劳动法就知之甚少,在用工时签合同率不高,遇到不平等的事难以有效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劳动中处于劣势地位。

7.进城打工的变化

农民工在进城打工后多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出现的频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增长了见识334人,思想观念更加开放311人,生活方式发生变化235人,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术194人,有了新的追求155人。这说明农民工在进城务工后和在农村时相比确实有了多方面的 变化,城市的繁华和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快速生活节奏使他们增长了见识,大大开阔了眼界,思想观念变得更加开放,也让他们有了新的追求。

8。如果有定居城市的机会是否愿意定居城市 选项 愿意 不愿意 不好说 总计 人数 476 162 224 882 比例% 55.2 18.8 26 100 由统计结果可知,有超过一半的人愿意定居城市,他们经历了农村的闭塞和落后,又看到了城市的开放和发展,对城市生活充满了向往。18.8的人不愿意定居城市。他们的理由首先是城市生活的费用太高了,以他们目前的收入,很难有足够的积蓄。在老了以后,生活保障就是一个大问题。其次,城市的房价太高了,以他们现在的收入,根本不可能在城市里买到一处房子,所以在城市里定居很难。另外,他们是靠青春吃饭的,在年老以后,就失去了收入的来源,生活就失去了保障。农民工大多是想现在努力在城市里打工,日后有了一定的积蓄,回家乡做一点小生意,以此来维持生活。26%的人则还没形成确定的答案。

在前面所述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一是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劳动技能缺乏,这就导致了农民工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由于53.7%的农民工是初中文化水平,18.5%的农民工是高中文化水平,另外,还有16.5%的农民工是小学文化水平或不识字水品。较低的文化素质和较低档的劳动技术,使农民工不能从事更高层次的职业,只能从事最简单的而且是脏苦累的职业,而这些职业往往收入非常低,不利于农民工生活的改善。二是农村户籍使农民工缺少生存的保障。我国二元制的户籍制,使农民工不能享受城镇职工所拥有的许多权利,如社会保障金,住房公积金等。农民工在城市多是从事一些不稳定而且风险较大的工作,没有社会保险使农民工的生存产生了相当大的风险;没有住房公积金,其留在城市所必需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制约。另外,由于没有城市户籍,其择业也只能在一个相当小的范围内,而且其它证件,如暂住证等也同样制约了农民工的择业,也影响了农民工的正常生活。同时,户籍制度也制约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由于没有城市户籍,其子女到城市公立学校上学就必须缴纳高额的费用,所以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其子女在农民工子弟学校或是家乡上学。三为城市社会缺乏对农民工的认同导致农民工对城市没有归属感。

以上这些可以由下表的统计结果表现出来。 项目 已经基本融入城市生活 不能适应所在城市生活 在城市中处于边缘位置 处于被冷落的人群 依然是农民 总计 人数 243 118 227 74 246 882 比例% 27.6 13.4 25.7 8.4 27.9 100 由统计结果可知,社会地位呈W型分布。只有27.6%的人已经融入城市生活,72.4%的人则不适应城市生活或认为自己还是个农民,城市生活和他们之间有隔阂。城市生活与他们无关。他们处在了城市生活的底层。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城市社会却没有将其认同为市民,反而歧视农民工,所以农民工对城市社会并没有归属感,他们认为自己在城市中或处于边缘地位或依然是农民。他们不愿意主动去融入城市社会,其交往群体仍然是农民工。4.城市各组织没有积极

吸收农民加入,使农民工不能融入城市政治文化生活。城市中的工会,社区管理组织等,对农民工加入的限制较多,使农民工没有机会参加到城市的管理当中,从而也就不能融入到城市的政治文化生活当中。

16.创业打算 项目 有,经常这样想,正在计划当中 有这样的想法,但没有行动 偶尔有这样的想法 没有这样的打算 总计 人数 385 272 129 96 882 比例% 43.7 30.8 14.6 10.9 100 由统计结果可知,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创业的意向就不相同。只有10.9%的人没有创业打算。80.9%的人有创业的想法。其中有的人已在计划之中,这说明大部分青年农民工对当前的整体情况不太满意,他们有了危机感,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改变打工生活现状的愿望,他们想通过自己创业来获得较多的经济收入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意见及建议:

1 用人单位招农民工必须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

针对农民工权益保障、劳动安全等突出问题,就要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不得滥用试用期侵犯农民工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

针对劳动安全问题,则要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规程及标准,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企业必须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要强化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卫生的主体责任,要向新招用的农民工告知劳动安全、职业危害事项,发放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可能产生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强农民工职业安全、劳动保护教育,增强农民工自我保护能力。从事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的农民工要经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另外切实保护女工和未成年工权益,严格禁止使用童工。对介绍和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要从严惩处。

2 抓紧从根本上解决拖扣农民工工资问题

政府应尽快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

政府和社会要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人,做到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劳动保障部门要重点监控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情况。切实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问题。所有建设单位都要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项,建设资金不落实的,有关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不得批准开工报告。对重点监控的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对恶意拖欠、情节严重的,可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资质,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并对有关人员依法予以制裁。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切实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各地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和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相关岗位劳动定额的行业参考标准。用人单位不得以实行计件工资为由拒绝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不得利用提高劳动定额变相降低工资水平。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工休息休假

的规定,延长工时和休息日、法定假日工作的,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3、政府应真切地把农民工当作政府的服务对象

政府应真切地把农民工当作政府的服务对象,这就要求政府切实对农民工公平对待。

公平对待,首先就要要杜绝歧视。一些歧视性的规定、不合理的限制,应当及早彻底取消。

其次它意味着一视同仁。农民在城市务工,也应当和城市的职工一样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当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免费的职业介绍,当城市职工的子女走进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民工不应当只是羡慕地观望。地方政府,特别是输入地政府要转变观念,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

第三公平对待,是政府通过有效的制度来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状况、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比如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这时候,政府应当结合农民工流动性强等特点,为他们“量身订做”合适的制度。

4 让农民工也能和城镇职工一样享有公共就业服务

统筹城乡就业规划与宏观政策,让农民工也能和城镇职工一样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统筹城乡就业管理与服务,让农民工也能和城镇职工一样享有公共就业服务。目前农民工就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等。

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当前可以从统筹城乡就业入手——通过统筹城乡就业,解决农民工就业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也以此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和稳定转移。

通过统筹城乡就业来改善农民工就业状况,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统筹城乡就业的主体是政府,但政府不能包办城乡就业,不光是去给找不到工作的农民介绍岗位,而是要调整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

此外还要解决供求连接问题。这方面关键是要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减少劳动力市场信息供求错位,强化工资杠杆机制的作用,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畅通无阻。这项工作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需要各部门、各方面协同合作,共同推进。

鞍子山乡关于青年农民

和帮青致富工作调查报告

按照市关工委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我乡对青年农民和帮青致富工作的调查做了认真的贯彻落实,在全乡12个村、225个屯对青年农民和帮青致富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见青年农民和20xx年以来帮青致富情况调查表) 二、20xx年以来帮青致富工作具体做法

20xx年以来,我乡以“富民为根本目的,全力促进农民增收。

(一)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的发展方向,深入实施“两调四兴”工程。一是调优种植养殖业结构。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坚持以“兴菜工程”为突破口,以发展“订单农业”为手段,以发展经济作物为补充,坚持市场导向、农民自愿和效益优先的原则,引导农民进行切合实际的调整,努力构筑“33211”种养业格局。具体是发展3万亩玉米、3万亩绿色水稻、2万亩绿色蔬菜、1万亩优质大豆、1万亩花生。二是调优农业内部结构。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的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兴菜”、“兴菌”、“兴禽”、“兴果”工程,强力推进保护地

发展,共建保护地1万亩,标准小区24个,食用菌种植量400万帘,生猪存栏70万头,肉鸡出栏450万只,蛋鸡存栏20万只,全力抓好果品发展,栽板栗400亩,2.5万株,发展新品种苹果100亩,新栽蓝莓100亩。

(二)抓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紧紧围绕农产品标准化建设,逐步建立农产品安全与监测体系,不断完善监测手段,引导农民走优质高效化农产品发展道路。一是抓好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抓好玉米、绿色大米、优质大米、优质花生、绿色蔬菜、食用菌、优质板栗、优质生猪,优质肉鸡和蛋鸡十大生产基地建设。二是抓好标准化农产品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加强检验监测力度。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实现绿色,优质标准化。三是抓好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发展。在做好省级“冬一”、“冰峪”、“双翅”、“金泥”等品牌的同时,围绕十大产业基地,努力培育,开发新的品牌,切实增加农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三)抓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政策引导,科技示范,典型带动,科技培训等形式,利用乡农业技术学校、乡职校、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乡畜牧协会、乡科协和村“一站一员一栏”以及科

普视频站、图书室等阵地,结合开展科技“三下乡”和“科普大集”等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型青年农民,以村农业技术员为骨干,全力提高为农民致富服务水平。

(四)组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形成一条龙服务。几年来,我乡已经注册的各类专业合作社20多个,吸纳社员5,000多户,合作社按照“统一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的模式指导帮助进行大棚种植,把过去一个个“小舢板”组建成了一艘大的“航母”,在提升了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全乡80%以上的农户进入了种植与养殖业产业链条。不断壮大的专业合作社,成为我乡农民增收的助推器。如“大连董铧炉西红柿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48户、经营着250个西红柿大棚,每年销售西红柿都达4000多吨,创产值5000多万元,使农户的收入不断攀升。大连黄海绿珠果菜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吸纳社员300多户,组织棚农生产蔬菜,使得300多农户每年生产的6000多吨蔬菜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在专业合作主的带动下,改变了这里昔日农产品“多了卖不出,少了没人来的历史”。

(五)抓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一是以加快小

城镇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和转移提供广阔空间。同时,加快生态移民步伐,推动山区农民向沿海转移,向小城镇聚集,逐步实现农民到工人,到商人的身份转变。二是坚持以发展高效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为着眼点,不断拓宽农民就业领域和范围,逐步实现农业内部的产业分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三是坚持以发展走南闯北的劳务经济和内托外联的创汇经济为重点,促进农民转变观念,积极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务工经营。四是坚持以农村和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引导和组织农民卸季不歇人,主动就地就近找行业,寻出路打季节工。全乡每年要输出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5万人左右,实现劳务收入近3亿元,占人均收入的60%,使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关心下一代和做好帮青致富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有了好的强农惠农政策,还需要有基层干事业的先进党支部,让强农惠农政策实实在在的成为广大青年农民的致富经,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向富裕道路迈进。我乡的山海丰村近年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村党总支在规模、交通、供电、场地选择等方面都做

出了明确的规定和优惠政策,帮助养殖种植户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每年协调信用社贷款在100万元左右,还帮助农户解决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等问题,并经常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给水产、畜禽养殖户和果菜种植户集中培训授课、现场技术指导,保证农民增收。现在全村的设施农业发展到200多亩,建成蔬菜大棚60多个,一个棚每年都达到4—6万元的可观收入,98%以上的家庭有副业,村社会固定生产总值7000万元,人均收入13800元,可见“农民怎样富,关键在支部”。 不断树立青年农民致富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也是帮青致富工作的有效途径,现在仍有部分青年农民思想不解放,想富不会富,想富不敢富。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关工委在每个村屯都要总结青年农民致富典型,用典型引路,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致富。山海丰村妇女林春红已建起二个蔬菜大棚,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她在自己走上科技致富路的同时,还帮助乡里乡亲牵线搭桥建大棚,并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她经常抽时间到致富无门的群众家,讲解大棚西红柿种植的好处,技术及自己从中得到的经验,还主动把钱借给困难户建大棚,帮技术、帮销路。在她的带领和帮助下,全村有50多名妇女干起了果菜大棚,一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高房村现有青年农民1100余人,

而且大部分都是妇女,几年来,村关工委一直立足本村实际,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引导帮助青年农民改变种植结构,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在种植业、养殖业总结出先进典型8人,这些人年收入都在4—10万元左右,为全村的青年农民带了好头。现在全村有10%的青年农民从事菌菜业,有35%的青年农民从事畜牧养殖业,还有部分人从事果树生产,勤劳致富的典型不断涌现。

不断扩大“五老”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的积极性和特长,让他们发挥余热,老有所为,为青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勤劳致富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各级关工委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乡的老典型、离休干部董仁禄同志,历时70多年集报刊三万多份,书籍二万多册,自己出资创办了《东方书苑》,开辟阅览室,为青少年无偿借阅书报刊,多年来已达万人次以上,还自己拿钱为大棚菜农订阅《辽宁农民报》,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青年农民的科技致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位老同志现因病在家休养,但是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一直做为?五老”志愿者的榜样,在全乡永远宣传。有作为的“五老”志愿者是不断出现

的,但是平日里我们缺少总结树立,“五老”志愿者应该组织好,但更应该利用好,要根据其工作特点,让

他们展示各自的才能,真正为我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添砖加瓦。

三、青年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建议

1、部分青年农民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在,致富的主体意识不强,小富即安,怕担风险,不敢投入,对国家和集体十分依赖。如“在与村民座谈发展种养业时,大家首先考虑的不是在市场上能够获得多少经济效益,而是考虑风险太大,宁可种地也不搞种养殖。

2、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都滞留在有限的耕地上,难以形成规模经营,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成为农民收入提高的巨大障碍。另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飞涨,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使农民相同经费的收入大幅下降。

3、青年农民致富技能缺乏,接受培训少,致富无方。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中男劳力居多,在城里承担着脏、苦、险等工作,但他们在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面对低收入、高消费的巨大压力。

4、部分青年农民干事业怕苦怕累,缺乏勤劳致富的精神,就靠种地打零工维持温饱生活。还有身患残疾和遭到天灾人祸的青年农民生活困难很大。

建议:

1、上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个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在农民致富中起着组织引导的作用,对党支部工作的考核,应该把农民的富裕程度做为主要的考核指标。

2、进一步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的基础工程,农民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再好农民不接受也达不到目的。

3、要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设施小区种养和农户分种养相结合,帮助农民做好土地文章、生产适应市场销售对路的农产品,乡、村要发展农民自己的经营与流通组织,解决农产品难卖,农产品价格低等问题。

4、现在农民种地机械化,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用工量大大减少,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加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现代化、科学化素质,让青年农民都有勤劳致富的本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应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

鞍子山乡关工委

20xx年5月17日

发布日期:2011-05-17 责编: 来源:

全总调查报告指青年农民工六大问题亟待破解

20xx年02月21日08:5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全总 农民工养老保险 农民工外出 农民工就业 农民工工资 农民工利益 新生代 民工慌 民工荒 闹饥荒

-整体收入偏低 -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 -工作稳定性差

-社会保障水平偏低 -职业安全隐患较多 -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

春节刚过,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许多年后开工的企业开始陆续“闹饥荒”,外来农民工成为各地企业争抢的对象。然而,在“民工荒”的大背景下,“民工慌”的现象更加不容忽视。

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全总”)今天发布的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正在面临“整体收入偏低、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工作稳定性差、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等问题,阻碍着他们外出发展的步伐。

他们谋求发展动机强烈

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目前全国约1亿人。报告显示他们呈现5个特点:

——多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外出谋求发展动机强烈。七成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前往东部就业,高于农民工整体水平。42.3%的人外出务工是为了“寻找发展机会”,出来见世面的比重为6%;而传统农民工中55.1%的人是为了“赚钱养家”。

——绝大多数从业于外商投资企业,在国企就业比重近期有所攀升。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聚集度最高,为58.2%。从发展趋势来看,20xx年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较20xx年有所增强,分别上升17.9和3.4个百分点。

——多聚集在第二、三产业就业。调查显示,81.7%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第二产业,近两成在第三产业就业。从行业分布来看,73.9%的新生代农民工集聚在制造业。

——过半未婚,生活经历简单。处于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59.9%尚未结婚,务工前他们的生活经历更简单,74.1%外出务工前“在学校读书”。

——受教育时间较长,专业技能较欠缺。新生代农民工中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比传统农民工高18.2个百分点。拥有中专(中技、职高)、大专(或高职)、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过去农民工的1.6倍、2倍与2.3倍。

六大问题亟待破解

全总的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6个亟待破解的问题。

首要问题就是整体收入偏低。据调查,他们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同时也比传统农民工低167.27元。

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84.5%,低于城镇职工4.1个百分点。合同签订质量较差,执行情况差。68.2%的合同对于月工资数额没有具体约定。与

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后,16.8%的未持有正式的合同文本,这为他们与用人单位一旦发生争议时认定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埋下隐患。

工作稳定性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更换工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且每年变换工作0.26次,是传统农民工的2.9倍。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主动与用人单位结束合同的行为。换工作时,88.2%的主动提出结束合同。37.6%的主动辞职是因为工作“没什么发展前途”。同时,他们更换工作的意愿更强烈,19.2%的人表示近期有换工作的打算。职业发展空间小,无法满足实现自我发展的愿望,导致他们工作满意度较低。

社会保障水平偏低。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为67.7%、77.4%、55.9%、70.3%和30.7%,分别比城镇职工低23.7、14.6、29.1、9.1和30.8个百分点。总体看,他们的社会保险接续情况较差,对于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知情度不高。

职业安全隐患较多。调查显示,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人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人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其保护条件堪忧,职业病检查、安全培训落实较差。

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新生代农民工更渴望和企业能够密切相融。96.1%的人表示他们关心企业发展,但认为企业“不怎么关心”或“完全不关心”他们的达16.9%。认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关系不融洽的最主要原因是“管理者不关心职工疾苦”,他们更渴望得到来自企业管理者的关怀和关注。

此外,职业培训不理想、加入工会比例较低等因素,也成为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不利因素。

多措并举缓解“民工慌”

“民工荒”里反思“民工慌”,只有民工不“慌”了,企业才能不“心慌”,“民工荒”现象才能缓解。

“薪酬问题,是农民工关注的主要问题。”参与本次调研的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吕国泉建议,首先要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增长、共决和保障机制,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劳动监察力度。

全总调研建议,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集中的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区域谈底线、行业谈标准、企业谈增长”的薪酬工作格局。在行业集中度较高、小企业密集的地区,积极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努力提高协商覆盖范围,使之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形式。

全总还建议,“推动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落实,扩大农民工参保面。重点加强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农民工的参保工作,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实现社保关系顺利转移和接续。多渠道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保障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后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权益。”

此外,本次调研还提出,鼓励各地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结合“十二五”规划,力争全国每年至少解决400万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加大维权力度,增强工会组织对他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刘声)

更多相关推荐:
最美农行人

个人总结我叫20xx年来到农行参加工作到今年已经将近3个年头回顾这3年来我学会了很多业务掌握了很多知识综合素质能力都有一定程度提高我从13年初参与了单位的网点软转按照软转方案我担任理财经理一职按照转推介的思路负...

最美铁路人观后感

最美京铁人观后感今天在单位领导的指导下我们观看了最美京铁人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当最美京铁人五个大字出现在屏幕上令我相当自豪作为京铁的一员在看了最美京铁人宣传片后我感受颇深这些人都是在一些普普通通的岗位上但是他...

“最美京铁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最美京铁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学习体会近期车间组织观看了最美京铁人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光盘并在观看后组织讨论学习通过观看学习对我的感触很大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是多么的荣幸与自豪在这些事迹中的主人公都是最为普通的...

永葆水利人的风采

永葆水利人的风采多念鱼水情常怀感恩心我叫杜创是车排子水管所的水文技术员在基层工作已有七个多月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使我从陌生到熟悉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从孤独寂寞到同志情深我越来越感受到水利人的坚韧与付出越来越感受到...

水利先进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来自于基层是长江科学院的一名普通党员作为发言中的一员我深深知道在我背后有一大批优秀的共 产 党员在各自的工作中比我做的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此我谨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感受请批评指正加强党的...

做一名合格水利人

做一名合格的水利人时间过得很快自去年八月份进水利系统以来转眼已近一年了回顾这一年多的工作经历发现自己学到了很多从初出校门的迷茫到走上岗位的沉稳从同事间的友好相处到工作上的团结协作从工作追求上的容易放弃到百折不挠...

范文 最美的风景

最美的风景提到风景自然会联想到有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美誉的桂林如诗如画的九塞沟风景虽美可是有谁曾注意过自己身边那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风景呢其实这世间本是没有风景的看的人多了那山水便成了风景每天上学都必然要经过学校前门...

最美的人

最美的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能够代表惠东县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站在这里演讲我非常激动我演讲的题目是最美的人小时候总感觉最美的人外貌美身材好中学以后读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就让我慢慢感受到解放军战士才...

最美移动人

服务传温情做最美移动人20xx年年初我有幸成为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本溪县移动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在穿上这身蓝色制服的一刹那我深感自豪的同时也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因为营业前台是公司对外服务的窗口移动公司营业厅服务的...

感动校园最美榜样人物材料

获奖学生个人简介13级计算机升学班刘瑶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每一段艰难曲折的时光都是对青春的历练我叫刘瑶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从小我就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虽然生活有些拮据但爸妈...

述职报告(某农行)

在分行党委的精确领导下在全行干部职工的全力配合下本人主持分行工作以来能面对不断改变的新形势新情况能够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心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积极拓展市场优化客户结构增强资金实力提升...

20xx农行柜员述职报告

20xx农行柜员述职报告农行柜员述职报告忙忙碌碌的一年过去了回顾一年来所做的工作令人欣慰在领导的带领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从一个对金融事业一无所知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能够独立胜任临柜业务和自助设备业务的农行合格员工感谢...

最美农行人(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