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

发表于:2023.1.31来自:www.fanwen118.com字数:2316

衣服的起源,其根本原因是出于实用。在寒带和温带地区,人类曾以兽皮裹身以防御寒冷,保护身体。在热带,人类为了防御烈日的照射、风雨的袭击,也采取一些措施尽力保护自己的身体。通常是披盖树叶、树皮,在身上绘些花纹等。在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里,已经出土骨针。在四川资阳黄鳝溪出土有骨锥。这些工具说明当时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群已经掌握了缝纫技术。可以推断,大约在旧石器中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摆脱了赤身露体的状态,过着食肉衣皮的生活了。

到了新石器时代,骨针、骨锥大量使用,纺轮也很流行,在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原始织机的零件。当时的衣料基本上分两大类:一种是植物类,有草叶、树叶、树皮以及植物加工品,一种是动物类,有兽皮、毛、鸟羽等。衣服的式样,也有一些花样,简陋的一般是一件完整的兽皮,复杂一些的是把兽皮中央穿一个洞,或者在兽皮一端切成一个凹口,称为头衣或斗篷。

在传说中,衣服的制作与农业的发明属于同一时代。《商君书·画策》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吕氏春秋·爱类》也说:

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

这就是中国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起源。

到黄帝时代,开始有了麻布衣服,《淮南子·论训》说:“伯余之初作衣也,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不少印有布纹的陶片或陶钵,经专家鉴定属于麻布,每厘米经纬约10根左右,稀疏程度确如网罗。吴县草鞋山遗址也有葛布出土。这些都说明当时除穿兽皮以外,已经大量穿戴葛麻衣服并有了冠冕。黄帝时代还出现了更高档次的丝织衣服。《通鉴外纪》说:“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祭为先蚕。”这是说黄帝时代已经饲养家蚕,并缫丝织布做衣服。在中原地区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家蚕茧和陶塑的家蚕蛹,在江南相当仰韶晚期的良渚文化中,发现了丝带和丝织品的绢。

衣服成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黄帝时代在衣饰上的重要改造是发明了“衣”和“裳”。据《释名·释衣服》载:“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这种服制对后世影响很大《尚书大传·略说》:“黄帝始??垂衣裳。”《世本》说:“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宋衷注:伯余、胡曹皆黄帝臣。《云笈七签》卷一《轩辕本纪》说:“(黄帝时),有臣胡曹造衣,臣伯余造裳。”

不管是黄帝还是他的大臣作衣裳,都告诉我们,黄帝时代已有上衣下裳的服装。上衣下裳这种衣服制作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成为我们的先民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礼记·王制》上说:“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西方曰戎,被发衣皮;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这是以衣服的有无作为区别夷夏即野蛮与文明的重要标准,所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左传·定公十年》孔疏)。

黄帝时代衣裳还服务于一定的等级观念。《易·系辞下》说:“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孔颖达疏:“取诸乾坤者,衣裳辨贵贱,乾坤上下殊体,故云取诸乾坤也。”

《物原》称:“伏羲作裘,轩辕臣胡曹作衣,伯余为裳,因染彩以表贵贱,舜始制衮及黻深衣,禹作襦裤。”《路史·疏仡纪·黄帝》篇说黄帝“法乾坤以正衣裳”。黄帝将衣服的发明和使用与天尊地卑的取象联系起来,因而黄帝使服饰服务于社会政治,他改变了原有的服饰观念。所谓别尊卑,表贵贱,标志不同人的社会地位。

黄帝还是冠冕2的发明者,《尚书大传·略说》说:“黄帝始制冠冕。”冠冕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可见黄帝在用衣服区别尊卑时,不但局限在衣服本身,而且还包括了冠冕以及其他装饰品。黄帝发明服饰还往往象征性地表达其他一些观念,如《世本》说:“黄帝作冕。垂旒,目不邪视也;充纩chōng kuàng,耳不听谗言也

衣裳连属制,古称深衣3,始创于周代。《礼记·深衣》注称:“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深衣同当代的连衣裙结构类似,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绣缘边。深衣这一形制,影响于后世服饰,汉代命妇以它为礼服,古代的袍衫也都采用这种衣裳连属的形式。(paper)1

原始时代的服装形式,虽有个别考古资料的发现,但由于材料太少,还不能对该时期的服饰作详细的说明。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服饰的情况。周初制礼作乐,对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冠服制度作了详细规定,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装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深衣和冕服始于周代,这两种服制,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aper 2

春秋战国时期在服装方面最重要的变化,是深衣的广泛流行和胡服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促进了汉族宽衣博带、长裙长袍服装的改革。赵武灵王为了军队的战斗力,冲破阻力,下令全国穿游牧民族的短衣长裤,学习骑射,终于使赵国强盛起来。胡服进入华夏始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史记·赵世家)。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为了对抗游牧民族的骑马军推行胡服骑射。胡服与当时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齐膝,裤子紧窄,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因为胡服轻便实用,所以很快从军队传至民间,被广泛采用。后来又有汉灵帝喜着胡服。《后汉书·五行志一》:“ 灵帝 好胡服、胡帐、胡牀、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族皆竞为之。”




第二篇:初步服饰 100字

初步创意服饰

精简版

温雅别致弄娑衣,曼妙轻盈现秀颜。

惬意悠然采罗服,黯然体静韵扰人。

初走,步入你的世界!

完整版

初进你的心,质感表露于身,丝丝柔滑,温雅别致的娑衣,透着内心深处最原始的素颜,曼妙轻盈的缩影,柔情卓态、仪静体闲、幽韵撩人,如诗、似画,宛如青霞,赋予你秀靥,惬意悠然的模样,古韵依(衣)存,初走,不是行走,而是步入你的世界!

作者——花幕

更多类似范文
┣ 各类标语大全 7700字
┣ 标语大全 11100字
┣ XX服装企业文化理念 5600字
┣ 标语 10200字
┣ 更多服饰标语

更多相关推荐:
企业文化、销售口号标语1700字

企业文化标语沟通激励口号1用正视来表达尊重用微笑来表达友善用点头来表示肯定2会说话的人必也懂得听话笨拙的沟通者总是喋喋不休3记住第一次的印象服饰仪容态度已决定你未来的命运有气质注重仪容整齐的人易让人产生好感4管...

学校标语大全10700字

学校标语大全文明礼貌宣传标语教室图书馆文明类1在和谐中寻求发展2静以修身学以育德3quot静quot字高悬知识乐园4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体验别样浪漫的人生5quot净静竞quot提高成绩修身养性6悄悄地你走了正如...

校园文化标语大全7900字

校园文化标语大全1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3自信成功自强成才自律成长4事在人为路在脚下5知行一致行胜于言6求实创新与时俱进7全面发展提高素质8自强不息厚德载物9树百年报国志做世纪栋梁才10...

专栏推荐
大家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