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xx学年高职复习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发表于:2023.1.23来自:www.fanwen118.com字数:9426

湖州市2013学年高职复习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题卷共七大题。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第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 ) A.犯难 难民 难友 难兄难弟 .... B.和蔼 和解 和谐 曲高和寡 .... C.行当 行伍 行距 行家里手 .... D.解送 解聘 解数 解囊相助 ....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招聘人才不像买蔬菜,挨个捏捏拣拣,只管找个大鲜亮的拿,正所谓“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这种道理用人单位自然明了。

B.巴金先生对许多重大问题都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只不过他很少采取金刚怒目的方式,而是绵里藏针,微言大义。

C.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就在“富二代”、“官二代”风靡网络,引发无数热议的同时,演艺圈里的“拼爹”游戏也风声水起。

D.在一个雕琢精美的教堂对面,一个穿黑衣的女子坐在一条小凳子上唱歌,歌声宛如天籁。天渐渐暗下来,歌者的永叹调并没有停止,反而唱得更卖力了。 3、下列句中加点俗语不可被括号里的成语替换的一项是( ▲ )

A.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他今天在单位算错了帐已经,挨了上司一顿训斥;回家路上,竟然.......闯了红灯,差点闯了大祸,被警察狠狠教育了一番;回到家,也就直开心不起来。(祸不单行)

B.柳传志指出,民营企业要长远大战,就一定要“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他表示,制定........良好的战略发展,做好战略部署,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得陇望蜀) C.霜降的低温能杀死不少土壤里的病虫害,明年的病虫害就会少一些。农谚有云:“高山雪,平地霜”,“三场霜抵过一场雪”,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根据天气预报,明天........

气温还会维持在较低的温度,所以明天西湖以西可能依然会有霜降。(雪上加霜)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步人后尘)

4. 下列四条汽车广告语,其中内容对品牌名称指向最明确的一项是 ( ▲ )

A. 未来,为我而来 B. 突破科技、启迪未来 C. 领导时代,驾驭未来

D. 驾驭现代,成就未来 5.下列宣传语宣传对象不属于垃圾桶的一项是( ▲ )

A.朋友,知道饥饿的我在等你吗 B.你不要的正是我需要的 C.吐气如兰,缘于心香如蕙。 D.举手投足间,别忘了喂我!

6.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不属于感情色彩褒贬相反的一组是( ▲ )

A. ①宝贝,你爸爸参加游击队打击敌人,我的宝贝?? ②你这么大个的人竟做出这么小气的事,真是个宝贝。 B. ①小兵张嘎真鬼,想出了火攻敌人碉堡的妙招。 ②这个人真鬼,什么事都不愿意吃丁点儿亏。

C. ①《小儿垂钓》中最能表现孩子天真、机灵的诗是“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②菲律宾欲挟他国之力在南海搅局的想法岂不天真?打这样一张牌而不通过协商解决争议,简直太不靠谱。

D. ①我气冲冲地走到账房去,用着顽强的态度和咆哮的声音,同老板吵闹起来。” ②有一次,一个学生犯了欺侮同学的过失,颇顽强,那教师问他,他也不认错,也顽强,不辩解,只不开口

7. 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

①一张一米宽的木床挨着炉子,两头的床脚是两摞石头。 ②一只铁皮炉子安在房子当间,铁皮烟囱穿过房顶伸到屋外。

③床板上铺着一块鲜艳的垫子,垫子上摆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白色方枕头。 ④进了门是这户人家的厨房兼起居室。

⑤走过一块块草地,跨过一条条小溪,我们来到扎西家的白房子跟前。 A.⑤④②③① B.④①②③⑤ C.⑤④②①③ D.⑤④①②③

共5页,第1页

8.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A.首联表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失望,并透露出对客居京华的懊悔。

B.颔联是传诵名句,小楼听雨,深巷卖花,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江南一带小镇的早春景色,诗境优美,韵味隽永。

C .“客京华”“听春雨”“晴窗”“清明”等字样都紧扣了诗题“临安春雨初霁”。 D.“作草”即当做春草“,这句是说作者闲来无事拿着一张小纸当作春草一样来把玩。 二、社科文阅读(1)(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事实上,美国的很多金融机构至今仍然有惜贷的行为。一边是几乎没有成本的资金,另一边是很难找到合适投资机会的美国经济,最后美联储创造的货币干脆通过全球金融市场流向了那些高回报的国家。

一种观点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没有在美国国内刺激经济,反而造成了别处的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

是不是说面对热钱流入,所有的国家都只能坐看泡沫形成,物价飞涨?

不完全是。大多数国家都可以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比如说对冲操作和加息,来应对这样的流入,控制国内的通胀。但做到这些的一个前提是,这个国家得有相对灵活的汇率。中国因为缺乏灵活的汇率,就使得收紧货币政策变得非常困难。一个汇率灵活的国家,如果加息,那么通常伴随的是汇率显著升值。由于汇率已经显著升值,继续上升的空间就有限,甚至在未来有贬值的可能,因此热钱流入的动机就会下降。

但中国不同,一旦加息,加大的利差加上原来就有的升值预期,使得热钱会更有动力流入。从而使问题更加严重。

那么,中国的通胀应不应该怪美国人多印了钞票?答案是“也不完全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美国的货币政策当然让我们的政策选择变得更复杂。

(选自20xx年2月《嘹望东方周刊》,有删改) 9.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20xx年的中国信贷总量达到惊人l能7.9万亿,因此许多人认为,中国发生通货

膨胀是由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

B.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也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两次货币数量宽松,等于向经济中

多注入了l万多亿美元的货币。

C.由于美元是一个全球性的储备货币,因此美联储的任何行为都有着全球性的影响,

它的货币数量宽松政策必然导致全世界的通货膨胀。

D.美联储多印发的美元,并没有真正流入美国的实体经济,而主要流入了全球新兴市

场国家。

10.根据文意,下面对“美国没发生通胀”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害怕通涨美联储才采用货币宽松政策,印票子是美国目前防止经济走向恶性循

环的办法之一。

B.美国不景气的经济和高失业率,使得美国的需求严重不足。

C.美联储印发的大量美元,由于美国经济投资价值低,而流向了其他国家。

D.美国经济本身就存在通货紧缩危险.即使用降息和宽松货币应对.其效果仍不明显。 11.按作者观点,中国控制通胀需要采取的措施不妥当的一项是( ▲ )

印票子的美国为什么没发生通胀

一段时间来,比较中美的物价成了一件很流行的事情。美国物价水平之“低”和中国的生活成本上升之快是这些比较背后的原因。

不少人把中国发生的情况归于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继20xx年中国的信贷增长创下9.6万亿的天量后,2010的信贷增长虽有所回落,降到约7.9万亿,但这一数字仍然高于年初制定的7.5万亿的目标。在不少人眼中,中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几乎就是教科书式货币超发。

美国也在进行所谓的数量宽松二。之所以说二,是因为之前还有一。数量宽松就是美联储通过购买债券的方式印钞票。美联储在危机前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大约是7000—8000亿美元,这基本上就是美联储直接发行的美元货币。但在危机中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一下膨胀到了2万多亿美元,这多出的1万多亿美元,也就是美联储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量。最近宣布的数量宽松二,美联储又表示要向经济中注入不多于6000亿美元的货币。 但问题是,美联储这样发行货币,为什么美国没有发生通货膨胀?

对这个问题的简单回答是:不是美国印票子却没有通胀,而是美国因为害怕通缩才开始印票子的。美国不景气的经济和高失业率,让美国的需求严重不足。东西卖不动,价格自然要降,因此就会形成通货紧缩。通缩会导致经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所以美联储才不得不出手,阻止通缩的发生。美联储先是降息,但很快利息就降到了零附近,不能再降了,于是才采用了数量宽松,也就是印票子这一招。 然而,整件事情并不止于此。

美国没有发生通胀的另一层原因是,美联储印的美元并没有真正流入美国的实体经济。

共5页,第2页

A. 货币政策应适度,不能过于宽松 B. 有相对灵活的汇率政策 C. 有效遏制热钱流入 D. 加息

三、社科文阅读((2)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国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生前这一发问,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从哲学上说,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个体心智的不断优化与发展。但是,由于知识总量的增加,知识不断分化,教育也不断分工,人类知识的传承实际上要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来承担。因此,分科就成为近代教育的重要特征,这是人类的进步。但问题是,现实的中国高等教育,由于多种原因过分强调了知识的分化和教育的分科,而忽视了教育的整体性,导致了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在我看来,这种分离是引发“钱学森之问”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人才的成长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人的严密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则培养人的情感、想象力、人文关怀和主体意识等。爱因斯坦说过:理智对于方法和工具有敏锐的眼光,但对于目的和价值却是盲目的。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指出,感情的培养是做大学问最重要一部分。钱学森认为,科学上的创新仅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的培育就要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看,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将文、理、工、农、医分家,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被阻隔。结果是理工科学生欠缺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而人文社会学科学生较少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双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结构的偏差和失衡。

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分离必然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科学精神是一种勇于追求和捍卫真理的精神,包括求实、创新、怀疑、宽容等,关注的是事实和真理;人文精神是一种关心人、尊重人的精神,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的是意义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一致的,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称而致远。科学不是个人的游戏,而是肩负人类未来发展的神圣活动。科学史一再表明,正是这种神圣的历史责任感,造福人类的使命感,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两弹一星”的缔造者们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训练的同

时,一方面要自觉地在科学教育中贯注人文精神,增强对人类和民族国家价值取向的认同;另一方面要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中内化科学精神,培育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人的精神世界才能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我们也才能培育出真正的杰出人才。

当然,杰出人才的培养不单纯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问题,而是一个与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投入、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条件等都密切相关的复杂社会问题,绝不是学校一个部门就可以解决的,全社会都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12.下列对于“钱学森之问”形成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中国高等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分化和教育的分科,导致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

B.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使得现行教育培养出来的科学家都不能自觉地把个人

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自然也不会取得大成就。 C.我国高等教育将文、理、工、农、医分家,阻隔了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致使学生

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结构的偏差和失衡。

D.我国教育工作者往往存在着科学教育中忽视贯注人文精神,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中淡化培育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等问题。

13.下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

A.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最根本、最核心的区别在于近代教育注重学科的分类,而

古代教育不存在分科现象。

B.我国的高等教育,因为受制于政治,普遍存在着忽视教育整体性的弊端,导致自然

科学知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之间存在鸿沟。

C.作者认为,合格的人才既要有严密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要有

丰富的情感、想象力、人文关怀和主体意识。

D.科学精神关注的是事实和真理,而人文精神关注的是意义和价值,两者之间往往

不能兼容,致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分离。

14.给本文拟一个标题。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15——17题每小题3分,18题6分,共15分)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

噱①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

共5页,第3页

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

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遭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注:①欢咍嗢噱:欢快大笑

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期月而诣莫生 期:希望 .B.争延之使奏其技 延:邀请 .C.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目:看待 .D.援古证今 援:引用 .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之”字与“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中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久之,过江 .

B. 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

C.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D. 无不身亲见之 .

17.下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 )

A.文章一开始,把柳敬亭放在宋明以来演史小说盛行不衰的广阔背景上,认为柳敬亭填补了一段空白,突出了柳敬亭在古代说书艺术史上的地位。

B.柳敬亭在莫后光的指导下,说书技艺经过三重境界的提升,达到了精妙的程度,就先后到了扬州、杭州、金陵等地,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

C.柳敬亭参与军中机密大事后,他所写的文檄援古证今、引经据典,意思与宁南完全契合。朝中官员对他十分尊敬,称他为柳将军,他也心安理得。

D.此文取材精当,详略得宜,文末的“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是对柳敬亭说书

艺术的高度赞誉,也是文章的点晴之笔,倾注了作者对忠臣义士无限仰慕的思想感情。 18.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3分

②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3分)

五、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跟着炊烟回家

马国福

①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 ②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

③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

④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宽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 ⑤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

共5页,第4页

⑥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

⑦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 ⑧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

⑨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 19.文章第②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20.文章第③段父亲为什么要对“我”说那番话?(4分)

21.文中两次出现“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有何作用?(4分) 22.文章的标题是“跟着炊烟回家”,请结合全文说说其中的意蕴。(4分) 六、语言运用 (17分)

23. 在公共场所常见一些繁体字,请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4分) ①書報 ②購買 ③醫藥 ④專業

24.下图是近250年以来世界能源消耗状况图,你读了之后,获得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请用一句精练的话表述出来。(不超过20个字,3分)

湖州市20xx学年高职复习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湖州市20xx学年高职复习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湖州市20xx学年高职复习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年)

一句话: ▲ 。 25.以下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用简要语言表述下面标志的画面内容及含义。(4分)

答: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歼20” 战斗机的特性。(不超过25个字,4分)

20xx年1月11日,中国新型隐形战斗机“歼20”震撼亮相。这标志着我国隐形战斗机的研制工作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歼20”是成都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中国第五代(有些国家称“第四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属于一款双发重型战斗机,具备隐形战斗机的特性。因为流传照片中飞机为深色,故该机被网友昵称为“黑丝带”(黑四代谐音),还有网友亲切地把它叫做“四公主”。

相比世界其它五代机,“歼2 0”机身较长,鸭式布局比常规布局有更光滑的纵向面积分布,可以得到较低的超音速阻力,只要发动机性能跟上,可以获得超音速巡航能力。同时,采用了更超前的气动设计,即便发动机性能较差,也可以获得与美国“F-22”战机基本相当的超机动性能。

它还具有短距起降能力,起飞应该在500公尺以内,降落也应该在700百公尺以内,这也是它引起广大网友关注的原因。

有关人士称,“歼20”是相当成熟、有创造力的设计,彻底结束了中国战斗机工业的仿制时代。

“歼20”具有 ▲ 等特性。 27. 根据提供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同另一句(2分)

①玉不琢不成器, ▲ _。 ②往者不可谏, ▲ 。 七、作文(60分) 七、作文(60分) 28.按要求作文

怀着对远方的一份憧憬,近者离开家乡,远者走出自己的心灵,去攀高山而识其壮美,去涉大海感其广阔??这是每个人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

请以“远方”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共5页,第5页



更多类似范文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0xx 600字
┣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小学学业评价试题一年级语文(附图)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0xx 600字
┣ 一年级小学生期末评语四 1300字
┣ 更多一年级语文试卷评语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教学测试卷评分参考建议6700字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教学测试卷评分参考建议一我会读还会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4答案略评分每字1分计4分二我会认还会把序号填在音节词下面的里20答案略评分每词2分计20分三我会认还会连9答案略评分每组1分...

一年级学生期末评语2900字

一年级学生期末评语陈淑敏孩子你辛苦了我知道你一直很努力地去干每一件事虽然还没有一位同学为你喝彩过但老师一直在关注你课堂是乏味的但你却总是挺直腰板从足每个40分钟这真是让老师感动所以我要说你是个坚强的孩子如果能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500字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20xx1认真答卷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得3分一每个05分计4分答案声母gch韵母einong整体认读音节zhiyuyi二每个1分计8分答案bichncichun青坐...

专栏推荐
大家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