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物古迹的宣传标语

时间:2024.3.31

威信文管所文物保护单位宣传标语

经过20xx年1月对我县各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巡查,发现我县人民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各文物点缺乏有效的文物保护管理措施。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项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项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项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一共是十四项41处。特拟定对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宣传标语张贴,以便做好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宣传工作。标语如下:

1、尊重历史,造福子孙。

2、“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3、文物是国家的财产,杜绝侵占或破坏。

4、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

5、文物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6、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传承。

7、破坏古迹,就是破坏你的未来。

8、留下历史,保护古迹。

9、古迹属于你,属于我,是我们的共同财富。

10、"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12、保护文物,利在千秋。

13、保护文物,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14、文物保护,尊重历史,造福今天,开创未来。


第二篇:出土文物的保护


第三章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第一节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一 考古发掘前地下文物与埋藏环境形成的平衡体系二 地下文物出土时的环境突变三 考古现场文物采集时的稳定性处理与环境控制四 文物采集的一般方法五 文物采集后的运输第二节 出土文物的清理与修复一 出土文物表面的清理方法二 出土文物的修复与补缺第三节 文物的保存一 文物保存环境的调节与控制二 常见文物的保存11xxxxxxxxxxxx12126第三章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与保存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无论是地下的埋藏环境,还是出土时的地上环境,文物所面临的损害都十分复杂。如果我们对考古现场出土的文物进行了有效地保护,那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出土文物本身带有的各项信息。因此,在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其主要任务就是:在文物出土的过程中,在保留出土文物资料完整性和不影响后续保护处理及考古研究的两大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环境对出土文物的影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出土文物进行稳定性处理,使得发掘出土的文物在出土现场,得到妥善的保护。由此可见,将文物的物质实体、人文信息及历史遗迹完整保存下来,就是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的主要目的。  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是整个文物保护处理工作的第一步,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以后的文物保护工作。与实验室内文物保护条件相比,考古现场的工作条件比较简陋,加上必须与田野发掘配合进行,因此,目前很难对出土文物进行十全周全的保护。也就是说,考古发掘现场的保护工作是属于抢救性、临时性的工作,它要为今后进一步地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阶段我们通常采取的工作步骤是:科学地采集、安全地运输和妥善的保存。第一节 考古发掘中文物的采集  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在考古记录完成后,对出土文物进行采集是必然的。但是,在文物出土到文物被采集,中间是有一定时间过程的。在此期间,文物面临着从地下埋藏到发掘出土的环境突变给它带来的危害。要了解文物出土时面临的危害,就必须了解被发掘文物在地下与埋藏环境形成的平衡体系,以及文物出土时与大气环境建立的新平衡体系。一 考古发掘前地下文物与埋藏环境形成的平衡体系  按照文物组成材料理化性能的不同,我们通常将文物划分为无机质类文物、有机质类文物和复合类文物。无机质类文物一般有:金属类的金、银、铜、铁、锡、铅器,石质类的石雕、石刻、玉器,陶瓷类的陶器、瓷器、玻璃等。有机

质类文物一般有:竹木漆器、纺织品、纸张、皮革、骨角器等。复合类文物有壁画、泥塑、彩绘陶器等等。  文物在被埋藏之前,通常已经与当时的大气环境有过一定时间的接触,形成一定的表面状态。不同质地的文物,其在埋藏之前的情况各不相同。例如无机制类文物中的金属类文物:如果是长期使用的工具或兵器,就会形成打磨光滑的表面;如果是经常使用的炊具,就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比较致密的氧化膜。而有机质类文物情况就比较复杂:长期使用的,通常都会已经老化腐朽;作为陪葬的,多数还是崭新的。无论它们在埋藏前的状况有何不同,在埋藏之后,它们都要与埋藏环境建立新的地下环境平衡体系。  不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与地质条件的不同,文物的埋藏环境也各不相同。即便是在相同地区,文物不同的埋藏方式,其埋藏环境也不相同。另外,在土壤埋藏环境中,土壤的腐蚀能力与土壤的通气性(含氧量)、含水量、温度、电阻率、可溶性盐类种类与数量、 PH 值、有机质与微生物的存在等因素有关。因此,埋藏环境对文物的腐蚀十分复杂。文物与埋藏环境建立的平衡体系,必须根据埋藏环境土壤、水质、微生物等多项分析来确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中推论该地层出土文物的腐蚀类型与腐蚀程度。  在土壤环境中对文物影响比较大的因素通常有:通气性(含氧量)、含水量、 PH 值,它们决定了土壤中其它影响因素对文物的腐蚀作用,也决定了文物在地下埋藏过程中的寿命。  文物在地下埋葬的初期,与周围土壤环境进行部分或全面的接触,开始了一系列的腐蚀反应。比如有化学类的氧化反应、电化学反应、酸碱反应、水解反应,还有生物类的破坏与侵蚀等等。因地下相对湿度和温度等微观环境变化比较缓慢,含氧量也会逐渐耗尽,另外,大多数文物本身也会形成一层致密的腐蚀层,阻止反应的继续。因此,在一段时间之后,文物与地下埋藏环境的相互作用就会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形成一个地下文物埋藏环境的平衡体系。  例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长沙国丞相 利苍的 夫人 辛追尸体及其墓葬出土的纺织品,保存得非常完好,其主要原因就是深埋、长期密闭、缺氧封存。文物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图 S3.1 是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再如,西北干燥地区,由于气候的干燥,地下文物处于少水或无水的埋藏环境,其埋藏的有机质文物会在埋藏初期迅速脱水,地下文物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干燥环境中,其各项腐蚀反应很难进行。因此,在新疆、甘肃一带经常

出土完好的古代丝绸、竹简木牍、干尸。如 图 S3.2 所示,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出土的男尸,可以看出他们在上述埋藏条件下,保存的完好程度。(资料来源: 天山网 2003 年1 月16 日 , 摄影:北京娱乐信报记者王健)  与此相反,也有一些地区很难形成地下埋藏环境的平衡体系。主要原因是:其土壤的通气能力一直存在,不能做到断绝氧气;土壤含水量也会随着地下水活动或大气降水而相应地变化,文物随着含水率变化而反复进行着膨胀与收缩的变化;地下微生物与昆虫的活动也在不断进行着,文物一直经受着它们的侵蚀。在这样的埋藏条件下,多数埋藏文物会被深度腐蚀,甚至被完全腐蚀殆尽。例如在中原地区的墓葬中,很少出土比较完整的有机质类文物,如丝绸、竹木漆器、尸体,有时连尸骨也被腐蚀光了。这些都与平衡体系的不能建立有直接关系。  由此可见,平衡体系对于地下埋藏文物非常重要。但是,在考古发掘过程中,随着文物埋藏环境一层层地被剥离,这种多年建立的平衡体系将被无情的打破。文物将面临新的保存环境,面临新的环境腐蚀,我们称之为环境突变。二 地下文物出土时的环境突变  文物在出土前后是必然要经过一次文物存在环境的改变。这种改变的大小与其地下环境与地上环境的差别大小有直接关系。  文物在地下环境中,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被腐蚀与抗腐蚀,逐渐与地下埋藏环境建立了一种平衡体系。地下埋藏环境基本上是一个大的缓冲体系,其明显的特征就是温、湿度变化缓慢。地下环境中,在没有地震或其它地质变化的前提下,文物整体的物理性能是比较稳定的,没有明显的张力变化与体积变化。  地下文物的化学性能就没有物理性能那么稳定了。地下水与其中所含有的可溶性盐类,在地下文物的内部不断地渗透、溶解、蒸发、结晶,这样对多孔结构的文物影响比较大,比如,陶质类文物就会出现酥粉现象,有时还会形成陶器表面沉积膜。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地下埋藏的有机质类文物也一直在进行着老化反应。在老化中,有机化合物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会慢慢地失去,纤维素的分子链也会逐渐地断链、水解,蛋白质分子出现降解等等。比如纺织品文物的腐烂、粉化。不仅如此,地下埋藏的金属文物也会被慢慢地矿化,失去原有的金属性能,如青铜器、铁器因为矿化而变得整体脆弱、易断。  虽然如此,千百年之后,文物在地下形成的平衡体系,使其在地下埋藏环境中的腐蚀速度变得越来越慢,有的甚至可以被认为已经停止了腐蚀。其外观通常没有多少改变,

在出土时的初期,仍然能够看到当年埋入地下时的风采。  但是,在文物出土的同时,迎接它的地上环境与地下埋藏环境却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文物面临的是含氧量丰富的空气。原来文物与地下环境形成的氧化还原平衡体系被打破了,文物开始迅速地进行氧化反应,这一点对于有机质类文物尤其明显。  其次,是地上环境中温、湿度的大幅度、频繁的变化。相对于地下埋藏环境,每天的日出日落,冷暖交替,与地下环境相比,一天犹如一年的变化。  通常空气中的文物含水率明显低于地下埋藏时的文物含水率,所以,出土文物所含有的水分,会在短时间内大量蒸发流失。并且,这种流失在文物的不同部位是不均衡的,从而导致文物体积的湿胀、干缩各部位不均衡。因此,地下出土文物经常会出现快速干裂、变形。  再有,光线的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地下环境没有光线的影响,不存在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影响。文物出土后,直接面临阳光的光分解、光氧化作用,导致出土文物的各项化学变化加速。例如有机质类文物和带有彩绘的文物,经常会发生质地材料颜色加深、表面彩绘变色、退色现象。  最后,面临的是地上环境中各种生物类的危害。空气中飘浮有大量微生物的孢子、植物的种子、昆虫的虫卵,有的可能是在地下埋藏环境中本身带有的。在地上环境的条件许可下,它们会在出土文物表面很快地滋生,给文物带来很大地伤害。  总之,文物在地下经过千百年的埋藏,化学性质虽然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但它们与埋藏环境已经建立了某种平衡,还能较好的保持其原有状态。但是一经发掘出土,这种平衡状态迅速被打破,各项因素的变化给出土文物的承受能力带来巨大的考验,如果这个变化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文物将受到明显损害,所以在考古发掘现场进行及时的稳定性处理与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三 考古现场文物采集时的稳定性处理与环境控制  文物在发掘出土到被采集期间,面临着环境突变给它带来的危害。为了减少出土文物在此期间的损害,我们急需对其进行稳定性处理与考古现场环境的控制。  (一)文物出土时常见的病变与稳定性处理措施  在考古发掘中,有时会出现某些文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很剧烈的变化,甚至毁灭性损坏,这种现象越来越受到考古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已成为文物保护研究的重点课题。按照考古发掘出土时文物的抵抗环境变化的能力,我们将文物分为普通文物与脆弱文物。脆弱文物就是出土时常常出现病变、急需稳定性处理的文物。  常

出现病变的文物,主要集中在有机质类文物。由于其自身的脆弱特性,决定了有机质文物极易受到腐蚀侵害。目前常见的主要有:木质纤维类文物如棺椁木、木质器具、木牍、竹简;纺织纤维类文物如丝、麻、棉、毛织品;纸质类文物如文书、字画;其它还有漆器、皮革、尸体、骨质文物以及象牙制品等等。在无机质类文物中,也有少数文物容易在出土时受到损害,如彩绘陶器、铁器等等。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埋藏之后,由于各种文物组成材料的自身性状,它们已发生了一定的腐蚀变化,加上出土时的环境突变,必然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变。  有机质文物有一个共同的病变,就是微生物对其的腐蚀。在埋葬过程中,有机质文物被水解、降解导致结构酥松,并且富含大量微生物营养源,因此,出土时微生物生长十分容易,极易发生微生物侵蚀。这种病变大大降低了有机质文物的力学性能与耐腐蚀能力,也为日后的文物清理、修复与保护带来很大麻烦。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由于发掘地点的环境气候条件与发掘季节、持续时间的限制,除了对考古工地土遗址的表面要做防微生物生长的防疫处理外,考古现场出土的有机质文物在采集提取之前,也要及时做好微生物防疫处理,通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定时喷洒含有一定杀菌灭生作用的消毒剂。  有机质文物中的竹、木、漆器的病变:这三类文物均已木材为主体, 木材由植物细胞构成,有孔隙,它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组成。纤维内含较多的亲水基因,易导致木材的膨胀、收缩;而且半纤维素的化学稳定也小。此外,木材的本身结构有各向异性,不同的木质方向其吸水率、脱水率也不同。 由于常期受地下水及其它有害物质的侵蚀,其组成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等都有一定的破坏。在地下环境中,大多数地区的木质文物基本上处在一个比较恒定的环境中,由于自身的吸水性,其含水率一般比较高。在发掘过程中,由于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气体、光线等)有了突变,两个环境差异导致的失水太快会给它们带来变形、起翘、皱褶、开裂等病变。如出土的饱水竹简,在空气中放置一小时后,便会出现收缩、起翘现象。还有饱水漆器出土后, 如不及时采取保湿措施, 会很快 脱水皱缩、变形。这就需要我们在考古发掘现场注意控制木质文物水分的散失速度。通常根据发掘进展和采集先后步骤,可以采取定时喷洒含有杀菌功能和脱水定形作用试剂的水溶液,来补充文物的水分含量;也可以针对出土的木质文物制作特殊的小环境,控制湿度,防光、防虫、防霉,减少文物出土时

环境的差异,稳定木质文物的物理化学性能。  西北干燥地区的竹木漆器的现场清理、揭取与潮湿环境下有所不同,这种环境下保存下来的漆木竹器强度要比在潮湿环境中出土的同种材质好。揭取可以用托板法直接托取。  纺织品通常由植物纤维(棉织品和麻织品)或动物纤维(丝绸和毛制品)组成,植物纤维中的纤维素易发生水解,动物纤维中的蛋白质易发生酶解和降解。由于在埋藏环境中,通常是贫氧状态,而发掘时空气迅速包围,氧化反应急速加快,自由基类的炭化反应随着出现,有机纤维炭化在所难免。除此之外,长期地下高湿、厌氧的环境会给纺织品带来水解、降解作用,出土时纺织品普遍已经糟朽,不堪提取,这为文物采集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考古发掘现场,如果出现纺织品文物出土时,应及时想办法整体转移到室内,在避光、低温的环境中进行揭取。避光是因为纺织品中的丝纤维对紫外线很敏感,会发生光氧化降解,使之断裂。织物上的染料也会加速氧化褪色。低温则是为防止织物出土后发生霉变。出土时漂浮在水中的织物,一般可用纱网托捞起取,放室内避光缓慢干燥。如果是在棺材内有纺织品,且棺内有积水,应先将水放掉,否则棺内织物在搬动过程中,会因水的晃动而发生位移。  纺织品揭取要掌握好揭取时的干湿程度。如果在饱水状态下,纺织品几乎没有机械强度,织物如烂泥状。另一方面,如果纺织品含水率过低,也不适于揭取,在湿度过低的情况下,纤维细胞壁很脆,机械强度很差,纤维无弹性,不耐折、压。这时揭取,也会造成织物断裂,甚至成粉末状。因此在揭取出土织物时一定要掌握好干湿度,将织物用卷曲的方法,按顺序由上而下进行揭取。穿在尸体身上的衣服,由外向内一层层的用卷曲的方式进行揭取,展开。用卷曲的方法是为了使织物受力均匀。 对粘附于棺椁上的薄质织物,可用湿强度好的纸张,均匀刷上浆糊,贴于织物。略干后,揭取下来。再用揭裱字画的方法去纸后,装裱保存。  在地下环境干燥的新疆地区,这个问题就少多了。西北干燥地区古代纺织品是干燥埋藏,干燥出土。这些长期埋藏在干燥条件下的织物,一般都保存比较完好,也易于起取。例如在新疆沙漠地带民丰的尼雅、楼兰,吐鲁番阿斯塔那等地所发现的汉唐丝绸,这些遗物的质地、颜色保存大都比较好,纤维还具有相当好的强度,颜色也鲜艳。不过,在起取过程中应该注意过于脆弱的纺织品不可以卷叠,防止纤维断裂,起取后放入干燥剂以保持其原有的干燥环境,注意避光保存。  

考古现场出土的纸质文物的保护问题是十分棘手的,纸质文物的保护比其它有机材料的保护要求更高。在考古发掘现场的纸张,由于在地下埋藏时间长,本身已经降解、破坏严重,加之地下土壤中微生物的孢子附着,出土后伴随环境的改变,纸张失水、长霉,失水后的纸张最终只会灰飞烟灭,不复存在,侥幸保留下来的也是面目全非,无法辨认。因此在考古发掘现场对纸张进行第一时间的抢救保护是十分关键的。  在潮湿地区,考古发掘现场的纸质文物的揭取保护,与纺织品的现场揭取、保护方法类似,关键问题在于现场出土文物的保湿。纸质文物的工作要求更加细致小心。对于难以在现场直接清理的可以进行整体揭取,保湿运回实验室,进行微型发掘整理。  对于干燥地区出土的纸质文物,由于其出土时含水量已极低,纸张仅保留形状,在揭取过程中,应该保留其原形不变,放入备好的容器中,容器加盖,内放干燥剂,保持纸质文物存放环境与出土环境相似。  考古发掘中,皮革类文物比较少见。出土有皮甲胄和皮囊,还有一些物品的附件和装饰。 皮革的结构是由胶原纤维束在三度空间纵横交错编织而成,是一种特殊的立体网状结构,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皮革主要组成是胶原蛋白质, 含有 19 种氨基酸, 也含有一定数量类脂化合物,其化学成分包含蜡类、磷脂类、固醇类及脂肪酸类。 皮革是一种 多肽结构的 网状组织蛋白质纤维 ,其 本身的化学性质和结构,制革的工艺和技术等决定了皮革的保存状态。只有在一个稳定的地下埋藏环境中,皮革才能保持到现在。在埋藏中,皮革其物理化学性能已发生极大的衰变,一旦出土,就会迅速地硬化、皱裂、变形,此外如果是在湿润环境下出土,皮革还容易产生霉变,应当尽快起取并密封、避光保存,或用甘油、液蜡等适合材料将它们封护起来。  考古中发掘出来的古尸并不多。到目前为止,保存下来的古尸主要有鲜尸、干尸、尸腊、鞣尸。 1972 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是我国迄今出土的最完好的尸体,类似一具鲜尸,这是考古史上罕见的,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干尸又称 ( 木乃伊 ) ,是处于干燥的环境中,脱失体内水分,或用防腐剂人工制成的。 例如, 图 S3.3 所看到的新疆铁板河古墓出土的一具保存良好女性尸体,面目清秀自如,神态安详,鼻梁高窄,眼睛深凹,口微微张开,胸部、四肢肌肉丰满,毛发、皮肤、指甲都保存完好,甚至长长的眼睫毛都清晰可见。深褐色的头发蓬松地披在肩上,皮肤呈古铜色,身体强壮。根据人类学研究和骨骼系统 X

线摄片分析,此古尸是新疆古代的少数民族,年龄在 40-45 岁之间身长 152 厘米 ,体重 10.7 千克 。(资料来源为 2004-05-31 新华网 )  尸腊是在空气稀薄,环境润湿,水土含钙、镁量多等条件下,尸体本身由于多脂肪而形成表面似腊的尸体。鞣尸是由于在周围酸性水土中,尸体骨质脱钙软化而形成的皮革状尸体。由于人体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均是细菌生长的丰富营养物质,当人死亡后,寄生的各种细菌便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迅速繁殖。尸体腐烂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菌在尸体上生长繁殖的过程。在地下特殊的埋藏条件下,使得考古发掘能够出土以上几种尸体。而出土时的周边环境肯定与其埋藏环境大为不同,因此出土时环境的变化,势必会给尸体带来巨大的损害。如干尸的吸湿霉变、鲜尸的再度腐烂、尸蜡的氧化与干裂、鞣尸的硬化霉变。由于尸体的难得可贵,考古现场必需要有预备方案和临时处理的措施准备。如对于干尸木乃伊,可经过消毒后置于干燥处密封保存。而对于鲜尸、腊尸或鞣尸,则需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放入含有防腐剂溶液的容器中临时保存。  考古发掘中,骨质文物及象牙的损坏,除了常见到的有破裂、糟朽、粉化等现象,还有骨质矿化造成各部位膨胀系数差异而形成的崩坏。 骨和象牙都是由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复合组成。其中无机物质大都是磷酸钙和一些碳酸盐及氟化物。磷酸钙是构成骨和象牙的主要成分,这种物质使它们具有很好的抗裂、抗压、抗折等机械性能。构成骨和象牙的有机物质是骨蛋白和油脂类物质,它们约占总重量的百分之三十。骨和象牙都是各向异性的,当遇热和受潮时,容易发生翘曲。骨蛋白及填充于骨内的油脂类物质,很容易受到氧化和水解,同时也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蚀和破坏。  地下的酸、碱类物质不仅使骨蛋白和油脂变质,而且还会破坏骨的无机成份,使骨质完全酥化。由于骨组织具有特征的细胞隙,孔隙多,而且易被污染,所以出土时经常发黄或变黑。在地下长期埋藏,受到盐和水的侵蚀,骨的无机物质大部受到破坏,变得非常脆弱。若骨中的有机物质逐渐被矿物盐类,特别是二氧化硅 (SiO 2 ) 和碳酸钙 (CaCO 3 ) 所代替时,骨质变矿化,天长地久,骨质便形成化石。在考古发掘中,常常会遇见到表面看来似乎是很完整的骨头,但拿不起来,甚至触之即碎。这就是因为骨的结构已经被破坏,骨中的有机物质消失,甚至有的无机物成份也已破坏。 图 S3.4 是象牙及野猪獠牙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干裂、酥粉状况。当遇到这种情况, 一般可采取连周围的土一起提取的

方法,也可采用加固取回,再清理修复。 对于在考古中发掘出极脆弱骨质文物,为避免搬动过程中发生意外,应立即进行现场加固。若骨质尚干燥时,可用 5 %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溶液涂刷或喷雾,进行渗透加固。若骨质比较潮湿,可用浓度尽量稀的聚醋酸乙稀酯乳液或丙烯酸酯乳液渗透加固。  在考古现场出土的象牙失水后会粉化成为一堆粉末,我们应该像处理饱水状态下的其他有机材料一样,发现后及时揭取,并用带有保湿措施的箱子尽快将象牙制品运回实验室存放,运输过程中注意防震。对于象牙容器,由于属于一种空腔的器皿,所以保存状况会更差,出土时大都已被压成碎片,或一层层剥裂,因此对于它们的采集就需要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  在无机质类文物中,也有一些容易在出土时出现病变的文物。  彩绘陶器 出土时,其 表面的颜料 非常容易与附着土粘在一起剥落或在干燥过程中粉化掉色。陶器表面的颜料多为无机矿物颜料,它们通过调以适当的动、植物胶(如鱼胶、骨胶、桃胶等),绘在烧好的陶体上。在出土前,彩绘陶器一方面随着陶体膨胀收缩而变化,另一方面颜料中的胶结材料也在随着时间慢慢老化,失去作用。失胶的颜料在地下可溶性盐类的活动下,慢慢开始粉化。因此,很多彩绘陶器在出土时,随着陶器含水率的快速降低,容易出现掉色现象。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在考古现场进行湿度保持控制,并在彩绘清理过程中对彩绘层进行一定的加固处理。还有一些器物表面在出土时包裹了大量的粘土,这些粘土在器物表面形成了比较结实的“被壳”,随着考古发掘,其表面开始干燥,“被壳”也会随之出现龟裂、剥离,并且带下整片的彩绘,所以要保持湿度,在无水酒精具有的松动土壤的作用下,用竹签小心剥离彩绘层上面的泥土。 图 S3.5 是咸阳汉阳陵考古发掘出土彩绘裸俑的现场照片,由于采取了现场发掘与保护处理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这批裸俑在入土时的情况。得出:裸俑当年都是穿有甲胄或布制衣裳的,本来也双臂俱全。但因为手臂是木制的,早已和衣裳一样炭化了。  古代铁器一出土就面临着快速生锈腐朽的问题,尤其是在地下已经生锈的铁器,一般糟朽严重。因而在考古发掘现场对铁器进行必要的保护十分迫切。  铁器是铁与碳的合金,铁器的组成差别,含碳量多少、熔融温度高低、冷却速度快慢、锻打次数多寡、以及器壁薄厚等各个方面因素,导致了铁器不同的化学、物理性质;而且古代的铁器无论生铁、熟铁,其结构都带有微孔和腐蚀通道,这些

是铁器腐蚀的内在因素。  铁器的腐蚀主要是铁和氧气、氯化物、水、硫化物之间发生的反应。腐蚀层中的渗碳体残余说明腐蚀除学化腐蚀外,还有电化学腐蚀。当器物埋于地下时,还有细菌腐蚀,诸种腐蚀同时发生于铁器,因而地下的铁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当铁器出土的外界条件适宜,如含有水分、氧气、灰尘等,都会使铁器在出土后继续腐蚀。因此,铁器出土后的第一保护步骤就是强制性干燥处理。  通常在发掘现场,铁器文物在出土后不能迅速离开现场。铁器一方面与土壤接触,另一方面与空气接触,在这种条件下,铁器的腐蚀速度会加快,因此,在发掘现场铁器应该及时提取,并迅速进行干燥处理,防入密封带有干燥剂的容器中。  在漫长的地下埋藏中,文物均有一定的腐蚀,有些甚至会腐蚀殆尽。因而,在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得以幸存下来的文物就显得珍贵和难得。这一点要求我们尽最大的可能将它们科学地采集、正确地提取,使之能够留存下去。  (二)环境控制的重要性与常用措施  文物通过考古发掘过程,经历了从地下到地上的环境突变,并且在这个突变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目前,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文物原有的地下埋藏环境,只能并且一定能够做到的是:控制发掘现场的环境,减少文物出土前后的环境差异,从而,将环境突变带给文物的伤害降到最小。做到这一点对于出土文物的今后保护工作十分有利。  在考古发掘现场,我们应该从出土文物含水率的保持、空气环境温湿度的控制、微生物的防疫、灰尘与有害性气体的预防等几个方面入手,做好考古现场环境控制工作。  1. 文物含水率的保持  对于出土的有机质文物而言,水分的流失速度对其形态的改变有很大影响,但是湿度大又会带来潮湿环境下的病变,这个矛盾是考古现场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水的来源主要有降水、地下水、毛细水和空气中的水分。在考古现场,对降水的预防一般都能得做好,通常是建保护大棚。如 图 S3.6 和 图 S3.7 所示,老山汉墓考古现场就建设有 保护大棚。但是,要控制文物水分流失的速度,就要严格控制考古现场空气中的水分,而控制空气湿度就必须搞好保护大棚的密闭性与通风性能,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地下水和毛细水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主要因素。在发掘过程中,文物绝大部分时间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而且有很多墓葬、遗址距地表往往较深,地下水的活动也比较明显。地下水的活动对文物的危害很大,可溶盐的

运动会给文物带来酥粉性的破坏;在潮湿条件下,霉菌、地衣、虫害得以滋生。因而,对地下水活动的综合治理,对土遗址土层表面的防疫处理是解决现场保护的关键问题,也是难点所在。  2. 温湿度的控制  对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环境中的温湿度控制,工作相对要简单一些,利用安装的空气调节装置,进行日常温湿度监测与调节。对于条件比较差的工作环境,就必须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与工作日程来宏观调整,局部微环境作一些简易控制。  3. 空气净化控制  灰尘与大气污染对正在发掘的文物是有很大损害的。在考古发掘现场周围,应该尽量关闭大气污染源。对于保护大棚的门窗尽量进行密封性处理,安装过滤网,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灰尘、悬浮颗粒物进行净化过滤。进而可以长时间保持文物表面的清洁与化学性能的稳定。  4. 发掘现场采光中紫外线的过滤  在考古现场的保护大棚中,通常采光是利用太阳光的射入,而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很高,对文物表面,特别是有机质文物影响较大。对于保护大棚,我们可以用紫外线吸收剂处理大棚透明部位,减少紫外线。没有保护大棚的发掘现场,就必须采用带有防光涂膜的遮阳伞消除紫外线对文物的危害。四 文物采集的一般方法  考古发掘本身是一个具有损伤性的过程,文物出土对于文物本身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时刻,这一点主要指的是环境的突变带来的问题。文物在采集过程中,如何克服这个突变,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我们在采集中应尽可能防止温度和湿度的大幅度变化,尽可能保持文物出土时的含水率。在露天发掘文物,还要考虑风沙、雨水及阳光的影响,临时搭建考古现场大棚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在环境突变的问题可以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我们才能随着考古发掘的需要进行文物采集。文物采集的 — 般步骤是:  (一)记录  记录要随时进行.这个过程应该贯穿考古现场保护的始终.不仅包括对文物进行所有的操作程序和步骤的文字记录和照相、录像等音像资料。还包括每天的工作日记,档案记录是出土文物保护修复的第一手资料,记录和保存好档案,能为后人进行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二)采样  所采集样品包括环境样品和文物样品。环境样品是指从考古现场环境中的土质,水质,墓室内气体等获得的样品。文物样品是指从文物上采集的颜色,漆片,纺织品,金属饰品,粮食颗粒,器物中的残留物等样品。对获得的样品进行科学的分析检测,是考古和实验室保护研究的重要依据。  采样的基

本原则是:  1、所取样品能够尽量满足研究的需要。  2、要明确样品的层位以及共存的遗物。  3、尽量选择残器或破损器物不被注意的部位采样,不要对器物纹饰和重要部位造成损伤。  4、科学保管样品,避免外界因素干扰,使之失去科学研究价值。  (三)搬拿  地下文物经过多年的地下埋藏和不断的土壤腐蚀过程,文物本身发生很多的变化,不再是入藏时那样的结实,虽然看起来很完好,其实却很脆弱。所以搬拿时应遵守以下规则:  1 、 必须戴上手套,目的是保护文物不受污染。  2 、拿文物时要小心谨慎,轻而稳。  3 、 小件器物应该双手捧着,大件器物应该一只手托底,另一只手扶持,或者双手捧着器物的中下部分,不要提它的口沿和耳部。  4 、 纺织品和纤维制品不要折叠,应放在一个托板上搬拿。  (四)提取  “提取” 是指将文物从土里剥离出来的过程,它是文物出土后的第一次移动,提取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保护修复工作,所以,它是考古发掘现场保护技术的重要环节。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提取文物,首先必须考虑提取是否会对文物造成损害或影响。其次必须了解所提取文物的强度。在一般情况下,最好能采取一些措施,对文物进行必要的补强处理,尽可能地保证文物的安全。此外,整个提取过程要做好记录工作。  整体提取主要用在非常脆弱或复杂迹象文物的提取,整体提取一般有箱取法、插板法和托网法。使用的插板示意箱取法: 箱取法又称“套箱法”,是在考古发掘现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是指在将需要提取的遗存同周围的土分割开来,然后套上木箱,再将底部掏空,使遗存剥离出来的方法。 图 3.8 是箱取法的箱体示意图提取方法可分为背衬法和整体提取法。背衬法主要用于大的片状的文物提取。例如壁画的揭取。整体提取主要用在非常脆弱或复杂迹象文物的提取。  以提取人骨架为例, 图 3.9 介绍了箱取法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将人骨架上及墓穴内的填土剔除干净,将手指、足趾等易于移动的小骨骼以及小件随葬品用 502 胶点滴少许以固定。  第二步:沿骨架四周开一道宽深约 20— 30 厘米 的沟,内边土壁切齐,套上大小适当的木箱框,在骨架上垫一层薄麻纸或铺撒一层细砂土,便于以后清除。然后以潮湿细土填回箱内并稍加压实,加上盖板用螺丝固定住 。  第三步:沿木框底边向内平掏,去掉泥土后插入底板。底板由若干宽 20 厘米 左右的板条组成;长度略大于箱宽。操作时先掏空两端,插入底

板,用砖垫实以防箱内泥土漏出。再依次将底部的泥土掏空,插板。全部掏好底板插满后,用绳或铁丝将各底板与箱体绞紧;绞棍设在两侧,以便拆卸。  插板法:又称托板法,是指在需要提取的遗存下插入薄板,而将欲提取的遗存放置于板上整体取出,以便回到室内作进一步的清理。插板法通常用于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遗存,另外当遗存是安置在砖石等坚硬的基础之上,不能采用箱取法时也可以考虑使用插板托取的方式。目前插板法应用最广的就是墓葬中随葬简牍或其它成组物品的清理。过去使用的插板多是木质的三合板或五合板,现在薄板的材质很多,其中具有一定硬度和韧性的金属板或塑料(树脂)板,都可以作为插板来使用。为了便于插入土中,最好将插板的前端制成比较锋利的刃状。  托网法:所谓托网法,是插板法的一种变化方式。需要完整起取的遗存,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之下还会有遗存,不宜使用插板的方法,于是在工作实践中就逐渐摸索出 “ 托网法 ” 。 托网法的工作方法是在需要起取的遗存下面,用细铁丝按照遗存的实际形状逐一插入,最后将这些铁丝编结在外围的粗铁丝上形成网状,则可以托起需要起取的遗存。托网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较小的缝隙插入承托物,由于铁丝具有良好的韧性,可以随形而曲,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对下面或周边的遗存造成破坏。五 文物采集后的运输  将考古现场取出的文物如何安全运回室内,也是室外发掘清理工作的关键一环,它包括两个重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包装,第二个环节是运输。(一)包装  包装应具有物理保护和化学保护的功能.就物理保护而言,我们应该用防震材料包裹器物,以便受碰撞.至于化学方面,则是使用不会释放酸气;不受微生物侵害的非污染性的惰性材料,达到化学保护的目的。聚乙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化学保护材料,不管是聚乙烯口袋还是盒子,密封后都能防止潮气及污染物侵入.通常是将器物装入聚乙烯口袋,然后放到一个硬质的容器里边。包装中要避免使用一切易吸收其它物质引起化学反应的材料,如,报纸、印染织物、卫生纸及所有金属材料制成品。  所提取的文物部应该标上登记号,先在标记部位抹上一层可逆材料,通常是丙烯酸树脂溶液,然后写上登记号,最后再覆上一层丙烯酸树脂溶液。另外,文物上面都应具备一张紧急抢救的技术卡片,在卡片上详细地填写器物来源,发掘期间所作的一切操作处理、分析、取样等情况,在显眼的地方标上用以识别器物保存状况的标记,如易碎、在特殊环境 条

件下保存等等。  本小节内容主要参考了 申茂盛、贾晓燕、盖志浩、张勇剑,在 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的论文《考古发掘现场的抢救技术》 。  (二)运输  凡运输文物的工具都应采取一些必要的防震措施。在运输漆木器时更要注意防震,现在的防震材料很多,有条件的可将运输工具底部垫一层较厚的泡沫,然后在泡沫上垫一层海绵,运输工具的四周也应隔一层泡沫。没有条件的可铺一层较厚的稻草或麦草等,只要具备防震功能的材料均可使用。将包装好的漆木器置于事先准备好的防震层上放好后,还必须用海绵将器物与器物之间进行固定,以免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碰撞而使漆木器遭到不必要的损坏。另外,在运输途中车的速度不宜太快,力求平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第二节 出土文物的清理与修复  考古发掘出土的器物很多是带有大量埋藏环境包裹物,并且多是破碎的、残缺不全的。对这些残片进行科学的清洗与修复,可以让艺术品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便于研究者进行研究,便于博物馆陈列展出,便于人们认识和欣赏古代遗物。  目前,对于文物修复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物修复应该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即只要残缺部分不影响文物的稳定性与艺术性,就不必进行修复,尊重其本身的历史信息;另一种观点认为,文物修复应该再现文物的完整性。即只要文物残缺了,就应该进行补全,这样有利于归类、进一步研究文物,体现文物的艺术性。由于上述不同的理解与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导致不同的修复原则和修复方法。 近些年,文物工作者一直在讨论文物的修复原则,多数人认可 “修旧如旧”的原则。它的主要观点是:尊重文物所具有的历史真实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尽可能延续文物的生命,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的历史信息。修复工作不可主观地去除或改变文物表面历史痕迹,修复之前必须对其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进行认真研究,确保修复的效果能体现该文物的原始风貌。  无论学术界如何争论原则性问题,在考古发掘现场出土的文物,随时需要进行采集、清洗、修复。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在“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工作方针下,文物修复工作也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一 出土文物表面的清理方法  由于文物在地下埋藏环境中,长时间地与地下环境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所以,在文物发掘出土时,表面必然带有大量埋藏环境的包裹物,虽然它反映了文物在地下环境中的点点滴滴,但在对包裹物采集取样

之后,多余的包裹物,便影响了文物的后期整理、修复、陈列,必须将其清理掉。对于不同种类的文物,因其稳定性能的不同,所采用的清洗方法不可能一致。我们把性能稳定的文物称为普通文物,以之区别那些比较脆弱的文物。  (一)普通文物表面的清理方法  根据文物不同腐变程度及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清理方法。目前对于比较稳定文物的清洗可采用清水刷洗和机械法清理,清理时以不伤损文物的特征为原则。  对于性能稳定的文物,如果其表面仅仅是简单的泥土污垢,可用清水毛刷进行刷洗,例如没有彩绘的陶器及石质文物表面的清洗。这种方法原本十分普遍地应用于考古工地,但是,随着人们对考古工作的认识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考古工作者改用干法清理文物,最大限度地保持文物的表面信息。  机械清理法是在显微镜下用电动工具去除污垢或者金属锈蚀。它可以控制清洗的范围,目标明确,不伤害非清洗部位的文物信息。经常使用的清洗仪器有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洁牙机、微型打磨机、喷砂机。  这几种机器是从工业或医院中引进的。超声波清洗机应用压电陶瓷换能器将电能转换成声能,使液槽件液体介质产生空化、机械、热及化学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对器物进行浸入式的整体清洗。超声波洁牙机利用换能器产生的超声振动,通过聚能杆将能量集中在工作刀具端部。当手持笔式的工作端部轻触工作面来回摩擦时,即可将工作面上的附着物及锈层迅速粉碎剥离,并由刀具头部喷出的水流带走,达到清洁表面的作用。其工作能量可通过对输出功率的选择随意调整。喷砂机对质地较软、工艺精细的金银工艺器、鎏金器物的处理效果极佳。它利用空压机产生的高速气流,混合 Al 2 O 3 抛光微粉喷出,用以清除器物表面的坚固附着物。经喷砂处理后,没有机械清除的痕迹,并有抛光效果。  (二)脆弱文物表面的清洗技术  对于那些比较脆弱的文物,文物的清洗要有特别的方法与工具。下面列出有机质文物中纺织品和无机质文物中鎏金铜器的清洗方法。  1. 纺织品文物的清洗  纺织品文物的清洗应根据纺织品纤维的种类,组成,结构和性质而定,也与织物的颜色和污染斑点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其清洗的方法可分为湿洗法 ( 水洗 ) 和干洗法 ( 机械清洗或用有机溶剂清洗 ) 两种。  ( 1 )湿洗法  清洗前应先除去泥土,然后再用水洗,一般常用蒸馏水或雨水来洗。对于本身很脆弱的织物和遇水后容易褪色的织物,最好采用水蒸汽法来清洗。 有些织物的小残块可以在玻璃上

进行清洗,因为玻璃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在水的滑动下,可以调整织物的经纬线。在清洗这些弱质织物时,要用极缓的水流使之在织物上慢慢渗过,以免局部受力过大,织物受损。 清洗完毕后,将织物放入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房间进行干燥。而对于某些用水洗不掉的斑点,则应选择适当的其它溶剂来进行清洗。选择溶剂时应先在艺术品的次要地方 ( 如边角处 ) 作小片实验,得到可靠的结果后才能使用。绝不可轻率处置,否则将会使文物受到破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在清洗有颜色的纺织品时,必须先做局部点滴实验,以判断水和其它溶剂对颜色的溶解程度。可以在有颜色的部位上滴上一滴所实验的溶刘,浸泡大约一分钟后,可用白吸墨纸或吸湿纸吸拭溶剂,若有颜色转移到吸纸上叫做“流淌”,表明这种溶剂能使织物掉色,应立即改用其它溶剂,或者用 5 %的食盐溶液或 2 — 5 %的醋酸溶液进行颜色固定。然后再做点滴实验,必要时可以增大醋酸浓度,最高可达 20 %。经固色后,再无淌流现象时,方可使用此种该剂。  有些油脂类的污班、汗斑、果汁、动、植物的变质产物等均为酸性,一般不溶于水,可在水中添加一些碱性的去污剂。,可与酸性污染物发生中和反应而变成溶于水的盐或皂,或碱金属化合物等,而被洗去。一般采用有表面活性作用的合成洗涤剂或湿润剂。实践证明,清洗液的 pH 值一般 pH 值从 10 减少到中性时,清洗效果最好。通常使用弱碱氨水溶液作为缓冲的系统来保障安全。因为这种碱,当它尚未产生有害作用之前就已经挥发了,使用比较安全。另外也可添加硼砂作去污剂,当浓度为 0.1 %~ 1 %时, pH 值为 9.2 。这些盐 ( 即四硼酸钠 ) ,因为它可增加皂化和清洗能力,对清洗有严重污染的棉织品文物,效果较好。  对于纺织品文物上的铁、铜或其他金属氯化物的污斑,可以采用酸性水溶液来处理使之变为可溶性盐类,同时酸性溶液还可固定酸性染料和中和洗涤过程中多余的碱。在清洗棉织品文物时,通常采用较温和的酸或缓冲盐溶液,以防止损伤纤维。醋酸就是广泛应用的一种,当它的浓度接近 1 %时, pH 值为 2.8 ,当浓度为 28 %时, pH 为 2.0 。它又是挥发性酸,一般在它能够在伤害纤维之前,就已经挥发掉了。  有些纺织品的污斑含有大量钙、镁、铁等离子,可用六偏磷酸钠水溶液去除。这是一种很有效的中性络合剂,它可与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生成螯合化合物。同理,对于纺织品文物上的铜锈也可以选用氨或胺类化合物使之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物而去除。  纺织品文物

上的血斑、尸体污斑、动物凝胶、食物残渣等蛋白质污斑,用水和洗涤剂洗不掉时,均可利用酶的作用来分解它们,因为在适宜的条件下,酶可促使蛋白质加速水解成氨基酸溶于水而达到除去的目的。一般常用一种木瓜蛋白酶 ( 又叫香瓜酵素 ) 在中性和 30 ℃ — 40 ℃ 的条件下,使之与斑污进行作用。操作时必须使溶液与污斑充分接触,一般要恒温一个半小时左右。酶转化作用的条件虽然比较温和,但对已经经历了历史沧桑的毛织和棉织品文物来说,仍然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影响。因此操作时要悉心观察,如有异常征兆,应立即终止处理。  当纺织品上沾染了有颜色的斑污的时候,通常可以通过氧化的方法破坏有色基团来减轻或消除这些色斑。我们常用的漂白法就是利用漂白剂的氧化作用来破坏颜色。  常用的漂白剂为“氯漂白剂”,它适用于由植物性纤维组成的棉织品和麻织品,但不适用于动物性纤维。通常使用的氯漂白剂有漂白精。最佳漂白条件是 pH 值为 10 的微碱性的温水溶液。漂洗完后,应用温和的酸中和至中性。对于蛋白类的动物纤维毛织品或丝织品,常用过氧化物漂白剂漂洗。过氧化氢、过硼酸钠用得较多。这类过氧化物与纤维的表面接触后可分解放出新生态氧原子,漂白过程中,应当避免使用金属容器或盖子,因为金属会起催化作用,加速反应。  对于因氧化作用而产生的斑污,只能利用还原作用去除这些有色污斑。其方法有两类:一类是由于金属锈蚀而产生的污斑,通过还原作用使锈斑变为可溶物,把锈斑的颜色除去或变为不太明显的色调。另一类是由于有机染料或天然颜料造成的污斑,它们很容易因氧化或还原作用而起变化。但还原作用比氧化作用要缓和些,一般不会切断整个发色基团,但可使双键或叁键变为单键,这样即可使颜色消失。常用连二亚硫酸钠或者用甲醛化次硫酸钠作洗涤织物的还原剂。其操作是:先用连二亚硫酸钠溶液将污斑浸湿,然后在浸湿的斑点上撤上一些连二亚硫酸钠粉末,并在斑点上加一点 5 %醋酸溶液,使化学反应加快。如果织物上有银、铜、铁或其他刺绣和钮扣等物时,则应使用氢氰酸稀溶液清洗。而不能使用次硫酸盐清洗,否则不仅会失去金属光泽,而且还可能发展成黑斑。  ( 2 )干洗法  有许多污斑,既不能溶于水,且用水处理也不安全。因此,通常采用无水的有机溶剂来清洗,叫做干洗法。适用干洗法洗涤的污斑有油、脂蜡、焦油、树脂、粘结剂、虫胶、油漆、涂料、橡胶和塑料等。这些污斑虽然也可以在水中用皂化或用洗涤剂来乳化,但使用溶剂清

洗更有效、更安全。  用作干洗剂的有机溶剂通常有酒精、丙酮、汽油、苯、甲笨等。用有机溶剂洗涤纺织品文物时,应该先作点滴试验,只有确实证明该溶液不使织物褪色,不破坏织物结构,能有效的去除污斑后才能使用。因为这些有机溶剂多是一些低沸点的易燃、易爆物质,应该特别注意防火、防爆。  在有机溶剂中,最常用的是三氯乙烯,这种溶剂易挥发、不易燃。用纯的冷溶剂浸洗纺织品文物时,浸渍时间一般不超过 30 分钟。如果用三氯乙烯浸洗时织物上的颜色有流淌现象,则可改用二氯乙烯。经这类含氯有机溶剂洗涤后的织物,不仅可以除去污斑而且还可以防止虫害。  石油溶剂也是优良的清洗剂,特别适用于除去油脂类、烟炱和染料的斑污。石油溶剂价格便宜,毒性小,不易爆炸,使用较安全,而且对大多数纺织品无害。若有糖、盐和其他水溶性沉积类污斑存在时,可以稍加一些水到溶剂中,使之发生乳化作用后,即可将污斑去除。  有机芳烃类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类可以除去那些由食物、煤烟沾污而造成的含有不饱和油类的污斑。有机醇类如甲醇、乙醇溶剂可以去除虫胶和树脂类某些斑污。对于纤维素类的粘合剂,则可用丙酮、乙酸乙酯、乙酸戊酯或其它的酮类和酯类溶剂除去。漆和涂料形成的膜,通常只能用某种溶剂软化后,用小刀或其它工具仔细剔去。  当一些斑污用干洗法和湿洗法均不能凑效时,可适当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它的作用是减少清洗剂的表面张力或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得溶剂与织物纤维容易接近,即增加湿润作用。同时,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一端为亲水性,一端为亲油性,在溶液中形成许多乳胶束,将污物包围,使污物易于从织物纤维上脱离而进入溶液中被除去。  表面活性剂有离子型 ( 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 ) 和非离子型两大类。一般来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溶解性较好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较好。例如十二烷基磺酸钠就属于一种常用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为了有效地除去各类污迹,常常使用混合溶剂。如: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三氯乙烯:海鸥洗涤剂:醋酸:水= 9 : 1 : 6 : 2 : 10 : 2 : 7( 重量比 ) ,上述配比和溶剂种类,可根据具体的清洗对象,适当加以调整。  2. 鎏金器物表面的清理  目前,对鎏金铜器或银器上的锈蚀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以机械方法为主,利用化学药品来分解软化器物上的绿锈,再用手工工具及一些小型电动机械来除去器物表面的锈层。另一种方法则是以化学方法为主。  ( 1 )机械

方法  鎏金文物的锈蚀,往往是较硬的锈层处在薄软的鎏金层上,纯粹的机械方法去锈很有可能使鎏金层损伤和剥落,因此必须辅助以适当的化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处理效果。一般使用 EDTA 的络合法。  先用棉花签蘸 EDTA 液滴在锈层表面,使锈层局部处于浸泡状态,片刻后将该部位放置于 5 或 10 倍的双目显微镜下操作,用尼龙刷或玻璃毛刷缓慢刷除,对于较硬些的锈,则视锈层的不同坚硬程度分别使用竹刀或有机玻璃制的刀,直至使用钢制刀进行仔细的剔除。清除掉这一小范围的锈以后再换另一处滴加 EDTA ,就是这样采取小区域的局部处理。对于浸在鎏金表层的 EDTA 液,经过一段时间后,无论是否将锈除掉,都应及时将这一局部用蒸馏水清洗干净,依锈层的情况可反复多遍的浸泡和使用工具来剔除锈,当然每次使用 EDTA 后都必须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用上述的操作步骤和环节直到将锈除净。  如果局部滋生有严重的铜锈已将表面的鎏金层腐蚀掉并产生体积膨胀,这部分采用牙科中使用的电动打磨机,通过更换不同的砂轮将膨胀出原始表面的部分磨掉,直至其表面基本与鎏金层持平为止。  ( 2 )化学方法  目前有四种化学方法可以用来去除鎏金表面的铜锈。  方法一 :乙烯基乙醇 / 丙烯酸聚合物的稀甲酸溶液:乙烯基乙醇 / 丙烯酸聚合物是一种强吸水性物质,并具有良好的控水能力。与稀甲酸混合后形成一种新型的糊状物。将新型糊状物放在鎏金器物的绿锈上,糊状物里的稀甲酸溶液就与绿锈表面接触,而且不会向器物的金属本体渗透。这样,很薄的绿锈层就会被去除,依此,一层接一层地处理,就可以达到去除绿锈的目的。为了防止锈斑过分的去除,或将金属器上多孔的、脆弱的锈体部分溶解,可在使用这种糊状物去锈之前,将一种热塑性树脂涂在器物需要保护的部位上。绿锈被去除后,必须用热的蒸馏水将这种强吸水性的物质及保护性树脂完全清洗干净。  方法二 :以 EDTA 为主,并结合碱性罗歇尔盐为辅。首先将鎏金器物浸泡在蒸馏水中清洗,将最外层部分泥土用刻字刀或其他工具机械去除。将脱脂卫生棉浸泡在 10% 的 EDTA 溶液中,敷在泥土之上,待其软化后去除,绿锈部分用分别用 EDTA 和碱性酒石酸钠去除。而较难溶的 Cu 2 O 可以在酸性条件下用硫脲与 EDTA 相结合清除。  方法三 : 5% 半胱氨酸溶液。浮土用牙签剔除,较为牢固的土锈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松土剂,在用牙签剔除。浮土清理干净以后,将 5% 半胱氨酸溶液,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将其 PH 值调至 8.5 左右,将半胱氨酸溶液水浴加

热,温度控制在 50 ~ 60 ℃之间,用纸浆吸取溶液,以镊子撕取小片纸浆敷在所要除锈的部位,敷好后将器物放在一定的容器中,放入 50 ~ 60 ℃的水浴中。随时用针管吸取半胱氨酸溶液向纸浆中追加溶液,当纸浆变色后,更换纸浆,重复以上操作,直至露出鎏金表面停止。除锈完毕后,用蒸馏水将器物上的残留的除锈剂和溶解的锈蚀产物冲洗干净。避免对鎏金本体和胎体造成损害。  方法四 :对于鎏金银器,为了不使鎏金薄层和银受到损伤或产生不良的变化,可采用甲酸除锈并添加少量的巯基苯基四氮唑。先用少量无水乙醇溶解巯基苯基四氮唑后,再加入稀甲酸配成溶液。在要除去锈垢的银器表面部位,盖上应用上述溶液湿润过的脱脂棉花,半小时后,银器表面的绿锈就会逐渐被溶解而出现蓝色的浑浊,轻擦锈垢,再用新的浸有该溶液的湿棉球反复几次即可。最后用蒸馏水冲洗。二 出土文物的修复与补缺  文物作为人类活动的成果,具有多重价值。首先它反映着特定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形成其历史价值,另外,它还可以作为艺术品,具有美学价值。文物修复工作就是对文物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等进行重新恢复。保持文物的历史真实性是修复的主要宗旨,它不能对其物质组成部分进行干预,不能改变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赋于文物的意义,更不能抹杀掉在历史进程中任何自然与人为因素对文物造成的改变。  文物修复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了解器物的结构特性、制作及病变原因,对于保护修复器物至关重要。它需要历史、考古、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相互配合、协调,通过各学科的共同参与,才能安全、准确地修复保护好一件历史遗物。因此在文物修复与补缺之前,了解修复原则、做好修复方案十分重要。  (一)残缺破碎文物修补的几个原则  1. 保持文物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性  根据历史证据和文献资料我们能够进行残缺修补。在进行修补时必须对其艺术风格进行研究,确保修补后能体现该文物的原始风貌,绝不能凭主观想象去臆造或创造。  2. 最小干预  对于文物来说,任何修复行为,都是对它的一种干预。在保证文物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不去添加人为的修补。尽可能多地保留原件及原有结构位置。将人为附加部分用在最有必要补全的地方,只要不影响器物力学稳定性,就不要刻意去弥补表面的残缺。  3. 可辨识性  补全部位所采用的材料与工艺,最好是原材料、原工艺。但也不应该是完全的类似,应该是容易识别的,做到“远看一致、近观有别”。一定要既能

看出哪些地方是原始的,哪些地方是补全部分。同时也不能因为这种识别而破坏整体艺术品的观赏性和完整性。  4. 可逆性  在我们进行残缺修补时,无论处理方法还是选材,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可逆性,即修补部位易于拆除,不影响和损坏文物的原始材料,不影响以后的再次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会得到更好的材料与解决的办法,若干年后,现在所选用的材料与修复方法都会改进,这样的话,可逆性显的尤为重要。另外,可逆性原则还可以允许我们在修补过程中,可以随时纠正错误的地方。  5. 兼容性  文物修补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可逆的、兼容的产品。选用的材料同艺术品的原材料及其病变程度要相适应,原材料与被选材料在物理、化学等性能上必须是相接近的,不能改变和破坏艺术品的原材料。不能对艺术品造成新的破坏。  6. 安全耐久性  文物的残缺修补所选用的材料与方法中,除具有可逆性外,还应不对艺术品造成新的损害,并有利于长期保存。  在实践中面对不同类型的文物采用的修复方法也各有不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尊守修复原则,因地制宜、有效地进行文物修复。  我们可以从目前具有代表性的陶器修补和青铜器修复过程来理解文物修复的原则与步骤。  (二)陶质文物的修补过程  陶质文物的修复是修复工作中最常见、最基础的部分。无论修复何种材质的器物 , 首先要对文物有充分全面地了解,认清其历史背景、结构组成、制作工艺、埋藏环境、病变原因、保存状态等,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详细、可行的修复计划。在制订了修复计划后,便可实施具体的修复工作。包括清洗、加固、粘结、补全、最后的封护和维护等步骤,这些都要遵守修复原则,任何不利于文物保护的方法都是不可实施的。  1. 前期研究与修复计划  ( 1 )结构特性  无论是素面陶、彩陶、彩绘陶或是釉陶,其陶胎都是由粘土制成。粘土是一种无机物 , 含量中 80% 为沉积岩 , 它具有可塑性、缩合性、色彩、耐火性、抗性等特点。陶器的色彩指粘土中含有的成色矿物质,加上烧制温度的影响,会产生通常所见的红、灰、黑、白陶等。陶器具有耐火性。  ( 2 )制作工艺  制陶技术与工艺表面上看与修复无关,其实它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器物结构、病变及破损部位等规律。手制和轮制是制陶工艺中初步成型技术的两种主要方式。手制又分泥条盘筑、捏塑、板制、模具制作等。不同的制作技术会在器物上留下明显或隐含的信息。手制陶器多

非一次性制成,每部分间互相联接处必产生一定的空隙,易形成破损区。轮制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制陶工艺,它利用离心力制造陶器,工艺过程包括选择泥坯、提升高度、施压成型、磨光处理、切割卸下等。掌握这些规律对我们了解器物的病变及破损状况有很大的帮助。  ( 3 )病变及其原因  文物上的病变中可溶性盐份对器物危害最大,常见的可溶盐有氯化纳、硫酸盐、磷酸盐等,这些可溶性盐极其不稳定,通过与环境中的水接触,利用陶器的多孔性,进入到器物内部,当器物埋藏环境改变,随着水份的蒸发,盐份就会从内部转移到器表,形成结晶,在器物下表面微孔中产生一定的压力,致使器物表面破裂,产生鳞片状脱落,或形成如霜状的沉积,即盐性粉化。这种病变对器物的安全危害最大,清洗时必须彻底清除。  ( 4 )科学分析  利用物理、化学手段对器物组成材料、病变及结垢进行分析。如X光片能了解器物内部的组织结构 , 可与制作工艺的研究相参照。通过科学分析可提高修复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 5 )修复计划制订  在综合以上各类信息的基础上 , 便可制订出针对性的修复计划。  2. 修复过程  ( 1 )清洗  清洗是修复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步骤。清洗首先是去除器物上的有害物质,使其更加稳定、更加安全地保存下去,其次是去除对于器物上影响美观的物质。其中,清洗方式及清洗材料的选择,要求针对不同器物和不同病变而有所区别。清洗方法主要有机械法和化学法。在实际工作中,方法选择是要经过分析,并选择小面积部位先进行预清洗试验。化学清洗法会对器物造成二次污染,故选择时一定要谨慎,在使用后一定要将器物表面残存的溶液去除干净,保障器物的安全。清洗是一项认真细致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 , 它也是考古发掘的继续,可弥补考古工地因条件限制而产生的缺陷,为考古学的研究提供更加细微的资料。  ( 2 )加固  对于陶器这类多孔性材料,加固是十分重要的,加固不仅能防止陶器表面装饰层脱离,对于较为脆弱的器物 , 通过加固也能使其更加坚固、完整。加固剂的选择是加固工作中最重要的 , 它必须具备下列特征:可逆性、抗紫外线、抗生物侵蚀、较好的渗透性、属惰性材料,化学性质稳定。通常选择热塑性加固剂,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0.2% — 10% 酒精溶液、丙稀酸树脂、丙稀酸乳剂、有机硅溶液,对于彩绘陶、釉陶在清洗前,视具体情况选用 2 — 5% 的丙稀酸树脂做预加固处理。  ( 3 )粘接 

 经过清洗加固后的器物,可选用胶带纸进行预粘接,对器物形状及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做到心中有数,在选择好粘接剂后,便可实施操作。一般粘接剂分两种,热塑性和热固性。前者因其原料来自植物纤维,属直线型结构的聚合物,能在溶剂挥发后变硬,但它能溶于有机溶液,是一种可逆性粘接剂,但强度欠佳。后者由粘合剂、固化剂两部分组成,经反应后形成三维结构的聚合物,具有不可逆性,但其强度较好。实际工作中,常选用后者。特别要注意的是粘接前要在被粘接部位涂抹 2% 的丙稀酸树脂,丙烯酸树脂可溶于丙酮或三氯乙烷中,具有可逆性,我们可利用它的这一特性来转化热固性粘接剂的不可逆性,使得修复更加合理、科学,同时为以后利用更好的材料进行修复提供了一个较为便利的条件。这一点在以往的工作中常被忽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修复时所选择的粘接剂也要与器物本身的质地相协调,相兼容,若器物质地较疏松、易脆,那么粘接剂强度也不宜太大,否则对器物也是一种破坏。总之,粘接力应同最弱部分的力相同,粘接剂与待粘接材料间的粘合力应比粘合层内部的内聚力小。  ( 4 )补全  为了给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完整的信息,同时给博物馆观众,从美观的角度呈现器物的历史、艺术价值,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对于残破严重的器物,我们应该采用补全的方法来完成文物的陈列与研究要求。但是,补全必须在客观、全面地了解器物的历史背景、原始形态及保存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对于器物形态,表面装饰等都不能凭想象进行增减。  1964 年在威尼斯举行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上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指出,保护与修复古迹的目的,旨在把它们既作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尤其重要的是,它提出了在修复过程中,缺失部分的修补必须与器物整体保持和谐,但同时须区别于原作,以使修复不歪曲其艺术或历史见证。修复工作必须遵守这一法规。因此,对于补全,我们也应该遵从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 可逆性。补全部位要易于拆除,且又不破坏文物的原始材料。  第二 可辨识性。要尊重文物的原始部分,即要与原始部位有所区别,又要相互协调。  第三 可兼容性。补全材料应同文物原始材料有兼容性,选用修复材料不能改变或破坏文物的原始材料。  第四 最小干预。将人为附加部分用在最有必要补全的地方,不要刻意弥补残缺。  为了让补全部位的颜色协调一致,补全部位的颜色需要进

行处理。一般是根据器物自身颜色,在石膏粉内加入粉状矿物颜料。为了不改变石膏的特性,矿物颜料不能超过石膏量的 1/3 。。彩绘陶、彩陶、釉陶等表面装饰层一般可以利用喷色法、点色法做出与器表装饰层较为相似、较为协调的效果。  ( 5 )封护  在陶器修复完后,为防止外界污染物再次侵蚀,要在器物表面涂一层护层。目前,可使用丙烯酸树脂 (1.5 — 2%) 酒精溶液,均匀地涂抹在器物内外,丙烯酸树脂能通过孔隙进入器体,使得器物更加坚固,同时亦能隔绝空气、水分、光线、可溶盐等有害物质的接触,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 6 )维护  文物处于展柜或库房时,环境一定要十分稳定,温度不能有太大的起伏。同时要做好定期的检测与维护。  3. 过程纪录  在整个修复过程中,资料的记录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修复工作的见证。当我们拿到被修复的器物后,第一步就应该对器物进行拍照、绘图、并记录下它的保存现状及病变情况。修复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使用原因、材料特性、具体实施方法等都要一个详细、真实的记录。通过建立一整套较为科学的档案,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便利,同时使后人能从现在的工作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更好地保护文物。  (三)青铜器修复的常用方法  在我国青铜器修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过去由于收藏和古玩生意的需要,传统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青铜器整形、去锈、补配、花纹的鏨刻、焊接、粘接、作锈。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的文物保护保存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以及世界文物保护领域相关的保护准则、宪章和公约的发布,传统的修复技术正在逐渐地发展而为现代青铜修复技术。  1. 现状调查与检测分析  在现状描述、测绘之后,分析青铜器组成成分、金相结构、制作工艺,根据腐蚀产物分析及腐蚀机理描述,评价其保存状况。  2. 清洗、去锈与除氯处理  青铜器清洗主要是去除其表面的附着物。对于大面积存在的钙质结垢和泥垢,一般采用机械方法配合化学法进行清洗。机械清洗是易于控制,清洗后不留残留物,不会导致铜器外观颜色的变化。一般是用手术刀配合酒精棉签清除表面较松散的泥垢。用微形打磨机清除较硬的钙质结垢,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钻头。  当文物易碎,锈层坚硬,机械清洗很难控制的时候,就需要配合化学方法。使用像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氨三乙酸氨水复合液、 六偏磷酸钠 等等 络合剂,对铜器或进行局部涂敷或进行溶液浸泡处理,这种方法对于清除钙质结垢效果较好。但是要注意:

化学方法在使用后,都必须用水擦洗干净,然后用乙醇、丙酮脱水,红外灯烘干。  去锈一般是指去除在正常环境下,还能继续发展,对文物造成影响的锈蚀。它不是指铜器表面的附着物。对于那些影响器物外观的锈蚀,一般归属于清洗不是去锈。通常采用的去锈方法有机械除锈法、化学除锈法、电化学除锈法。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重要的是:去锈要保持文物原貌,不能文物本体造成损伤。  如果铜器锈始中含有氯离子,一般认为是感染了有害锈。由于锈体呈现粉末状,故称之为“粉状锈”。对这种器物,一定要去除器物本体及锈体中的氯离子。进行除氯操作,要求除氯一定要完全,确保使用的方法和试剂不会对青铜器本体造成化学腐蚀、机械损伤,不留存对文物有影相的化学成分。目前方法有倍半碳酸纳法、氧化除氯法等等。  倍半碳酸纳法:倍半碳酸纳溶液是一种弱碱性的缓冲溶液。其中的碳酸根可使铜器中氯化物逐渐置换为稳定的碱式碳酸铜,使氯离子从青铜器转移入溶液中,以此法达到清除氯离子目的。具体做法是:把锈蚀的青铜器浸泡在 1 %或 5 %的倍半碳酸钠溶液中,浸泡时需要交替加热,使液温白天保持 40 度左右,晚上自行冷却。开始时每周换一次溶液,几周后可半个月或更长一点时间换,浸泡至少要三个月。浸泡时如果使用超声波,效果会更好些。这种方法对保存绿色的铜锈有利,也适合需要保留的铭文,花纹,古斑的青铜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比较费时,容易在铜的表面形成孔雀石腐蚀层,色彩鲜艳,导致改变器物外貌色泽。  氧化除氯法:这是一个针对局部含有氯离子的器物,也就是粉状锈明显的器物。它的方法原理就是利用双氧水的高氧化能力,将铜器锈层中的氯离子氧化成氯气释放出来。在处理中利用针管滴加与纸浆糊敷相结合,可以安全快速地去除氯离子。具体方法是先调配好 1% 浓度的双氧水,制作好干纸浆备用。用电热吹风机对需要处理的部位进行简单地预加热,这是为了在处理过程中保证双氧水的渗透速度和深度,增加氯气的溢出速度。用针管小心滴加已经被加热的部位,观察氯气的溢出,待气泡减弱,用棉签吸干反应液。再进行第二次滴加,以此类推,直到滴加双氧水后气体溢出很少后,停止。为了确保除氯彻底,在夜晚非工作时间,用镊子按锈点部位的面积,镊取浸泡过上述双氧水的纸浆,糊敷到锈层上表面,不用加热,表面也可以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延缓液体干燥时间,这样相当于浸泡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针对性强、不会影响非含氯部位的原貌。 

 3. 青铜器文物的修复  不同的修复理念,对器物的修复方案就不同。我国传统的修复思想是使器物完整化、美观化,在这个指导思想下,铜器修复用的最多的技术就是整形、补配、焊接与粘接。  ( 1 )整形  埋藏于地下的青铜器由于墓穴崩塌、地层变化等原因造成挤压变形,出土后往往需要整形。方法有锤打法、模压法、锯解法、加热整形及其他办法等。选择方法的依据是器物的变形程度和铜器的质地。  ( 2 )补配  补配是传统青铜器修复技术中复原残缺部分的重要技术。根据铜器种类、形状、残缺部位,补配方法可分为打制补配和铸造补配。近代修复中还有玻璃钢补配等方法。( 3 )焊接与粘接  焊接是传统修复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是修复破碎青铜器和复原器形的主要手段。需要根据青铜性质、残破和腐蚀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即“大焊”和“小焊”。“大焊”也就是铜焊或银焊,这种焊接比较结实。修复古代青铜器一般多用“小焊”,也称锡焊或“鼠接”,是比较原始的焊接方法。焊接所用的“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锡占 62 %,铅占 38 %,称作“点锡”。  锉焊口是把要对接的铜器碎块的断口上锉出新的铜质,即所谓 “新碴”,为了尽可能的保留铜器断口的原来曲线,作为焊接时掌握铜器器形的依据,因此通常是在铜器断口内外方向上偏重一方锉成一定的坡度,使断口接面形成一定的倾角,对接起来即可形成焊口。锉焊口的原则是以避免铜器铭文和花纹或其他遗迹不受破坏为依据的。对实在无法避开接口的铭文等,要采用粘接的方法。  粘接办法 : 历史上有用白芨、漆片、虫胶粘接器物的方法。  其他连接办法 : 传统修复中,对于那些特别残破的铜器,或器物表面有纹饰不允许大面积焊接,即可采用焊接、粘接与机械加固相结合的方法,如秦陵铜车马的修复就采用了套接、扒钉、加入螺钉、铆钉等加强件连接的方法。  根据现代文物修复理念,要求修复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不能对文物造成二次残损,不能妨碍再次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处理。在这种要求下,整形就对器物存有二次损伤的危险,不符合要求,而应该引用更加科学的办法来实现器物原型的再现,比如借鉴计算机模拟技术设计出将恢复的器物原型,然后用同样材料制作一件复制品,供我们研究和陈列。补配的方式与现代的理念比较接近,没有很大的冲突。不过它们在补配程度的要求上有所差异,传统的补配要让观众找不出痕迹,而现代修复要求符合可辨识原则,要求有所差别。  

焊接与粘接方面的差异也是存在,传统的焊接对器物的断面有一定的破坏,而且引入了新的材料——焊料,在最小干预、可逆性要求方面也有欠缺。现代修复技术在传统的基础上,引进了可逆性涂层概念,保证了可再次进行修复的要求。  在拼接成型方面,现代修复技术采用非永久性连结方式。根据出土器物残片材质分析、对比相同时代同类型器物造型,用相似工艺和相同的材质制造出一件完整的器物——展示用的“支架”。不过在“支架”制作中,把实物残片所在部位预先留出,待“支架”表面的锈色做得与原器物颜色接近以后,将残片镶嵌在“支架”上。这样,即达到了恢复艺术造型的要求,又可以随时卸下残片进行再次研究与修复处理。  4. 青铜器文物的缓蚀处理  青铜器的表面不耐腐蚀。在现代工业污染的大气环境下,酸性气体、氧化性气体会进一步腐蚀青铜器。尤其在潮湿、含有氯离子的酸性气体条件下,还会有粉状锈生长的危害。所以青铜器文物一定要做缓蚀处理。作为器物表面缓蚀层要求结构致密,与铜本体结合紧密,能够有效去除氯离子。同时不改变文物外观,缓蚀效果长期有效。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BTA (苯并三氮唑)法。  1967 年 Madson 首次将 BTA 法用于青铜器的保护,效果良好,至今成为最受欢迎的方法之一。 BTA 抑制铜腐蚀的原理是成膜机理,它与 Cu2O 膜存在有关,可能形成 Cu(I)-BTA 配合物保护膜和 Cu(II)-BTA 配合物保护膜。这种保护膜不溶于水,贴在金属外部把金属与腐蚀介质隔离,从而使金属的溶解力或离子化程度大大降低,达到保护金属的作用。有些学者还认为 BTA 吸附于铜器表面,可改变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结构,使阳极反应活化能显著升高,从而降低铜器本身的反应能力。国外许多学者 Poling , Roberts , Walker 等人通过试验证明 BTA 处理后受蚀面上形成的一层 Cu-BTA 络合物与 BTA 浓度、温度、浸渍时间和溶液的 PH 值等有关。  BTA 的操作工序是先配制 5 %的 BTA 乙醇溶液,将之放入可抽真空的容器中,再将腐蚀的青铜器放入容器内,用真空泵抽至溶液呈沸腾状为止,再将整个容器放入恒温槽中恒温至 60 度。放置 8 个小时以上,在恒温期间控制真空度为 400 毫米汞柱。恒温处理后将青铜器取出,用乙醇洗去表面残留的 BTA 结晶。 BTA 在 60 ℃ 以下作减压渗透处理,使缓蚀剂充分渗入锈层,这样做成膜也最好。如无减压设备,也可用 3 % BTA 溶液浸泡或用毛刷蘸取 BTA 溶液直接在青铜器上反复涂刷。  目前,比较多用复合型缓蚀剂,推出了许多 BTA 的衍生物,如甲基苯并三唑( TTA

)、 2.5- 二巯基噻二唑、 2 - (5 -戌基胺 —) —苯并咪唑等。这些新衍生物在抑制铜的腐蚀方面均优于 BTA 。第三节 文物的保存  田野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经过了地层方位测绘、照相记录、提取采集、清理修复等等环节,为了今后的研究与陈列,它们将转入一个固定的空间进行保存与陈列。在从田野出土到最后的博物馆保存与陈列,文物经历了不同类型的保存环境。在考古发掘现场,是一个临时的库房环境;在考古研究部门的库房以及博物馆的文物库房,则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库房环境;在博物馆的陈列大厅,又是一种必须接受灯光照明、观众参观的陈列环境。由于不同场景,其保存环境的控制手段不同,文物保存与保护的要求也就不同了。而对于那些脆弱的文物,由于本身性质的不稳定,也有着一些特别的保护要求。所以,文物在保存环节中需要做的工作仍很重要,也很艰巨。一 文物保存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在考古工地,文物在经过科学的采集与清理之后,需要有一个临时的存放空间。这个空间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文物的安全。但是,由于文物处在出土的初期,其自身性能与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适应过程还在继续。因此,文物在工地库房保存的同时,仍需要进行一些简单保护处理,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环境控制。把保存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可以为日后的保护处理赢得时间,同时也为日后的处理降低了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一)考古工地临时库房的环境控制  对于出土的不同种类文物,考古工地的临时库房很难做到分类进行环境控制。通常是根据库房实际条件和考古发掘季节进行总体环境控制。对于特别脆弱的文物种类,可以在总环境条件下,分别对其进行小环境控制。在实践中,具体的方案应该根据考古工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既要符合保护的环境指标,又要考虑工地实际条件的限制。  考古工地库房建筑通常是临时的活动房屋建筑,也有临时借用的普通民房。在保证正常考古工作进行的前提下,临时库房的选择应该是背光向北、中间楼层、门窗小而少、没有上下水管道。  临时库房的窗户最好是朝向北方。背光是为了在文物存放期间,没有阳光紫外线和远红外线的直接影响。选择朝东或朝西都是不利于文物保存的。太阳日出时和日落时,阳光可以直接照入东、西窗户,因而,紫外线和太阳光热辐射都会严重损害文物。在库房内,人工光源照明可以选择紫外线含量很低的普通白炽灯,既经济实惠又紫外线含量少。如果采用紫外线吸收剂涂膜材料对日光灯进行处理,也可以使用,既保证

了照明亮度、省电,又不含紫外线。  库房的层位选择也很重要,它决定了临时库房日后受地下水毛细作用和楼顶渗漏影响的大小。临时库房最好不要选择在一层楼,也不要选择在顶层。一楼容易受地下水毛细作用影响,顶层容易受屋顶质量好坏的影响,质量不好的经常会出现房顶雨水渗漏。如果房屋建筑只有二层楼,就要根据楼房质量和工地所属地区的雨水多少来选择一楼还是顶楼。对于质量比较好,顶楼楼板不漏水的房子,或者工地处于干旱少雨地区或干旱季节,选择顶层比较安全。对于房屋质量不好,楼板薄而易开裂渗水,则最好选择在一楼。如果库房只能是一层楼,则需要对库房房顶事先进行防渗漏的维护,对地面进行防水处理。在多雨季节,无论在那一层楼,都要紧闭门窗,将文物放在离地面有一定距离的文物架上,有条件的还可以在地面铺设一层吸水性好的材料,如麻袋、木屑等,保证文物处在正常的干湿度环境中。  对于临时库房的门窗,如果原来的房间窗户是为了居住而设计的大面积窗户,必须对它进行简单的改装。一般可以用泡沫塑料材料、或者木工板、石棉板将窗户进行活动式临时封闭。即按照窗户的实际大小裁剪好同样面积的材料,将原来窗户关闭后,把用来封闭的材料覆盖到窗户内侧,用木条封钉。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窗户带来的阳光、灰尘、有害性气体等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又可以防止外界环境温湿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在日后不用此库房的时候,也能方便地卸掉封闭材料。  在临时库房内部,最好不要有上下水管道,包括取暖用的暖气管道。这样可以避免管道漏水、暖气管道爆裂等突发事件带来的水的影响、也可以减少因为环境温度变化带来的冷凝水的干扰。  在选择好临时库房的楼层位置并做好门窗处理之后,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文物将不断地被发现并送入该库房进行保存。对于存入该库房的文物,在保证该库房的安全的基础上,同时也要制定该库房环境指标参数,做好环境调节控制工作。  1. 临时库房总体环境控制与调节的标准  在考古工地的文物库房,要存放的文物种类可能会很多,随时也会有未知种类文物出现。通常我们根据大多数种类文物的普遍需要,制定一个总体的环境控制标准。对于那些少数特别的文物,我们将采用小环境制作针对性地保存它们。  对文物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一般有:温湿度、光照度、大气环境、生物因素。在考古工地,文物库房温、湿度的控制是十分关键的。因为文物出土后,首先遇到的是其含水率的锐变以及文物组成各部分

在温度剧变下的膨胀与收缩的影响。其次,文物库房需要面对的是生物因素的影响。出土文物在清理之前,其表面附着物往往带有很多霉菌孢子与虫卵。在环境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霉菌与虫害会很快发生、蔓延。在文物临时库房的周围,最好不要有厕所和动物圈栏,更不能有化工厂,这样会给文物带来有害性气体的影响。  根据研究总结,各类文物的存放环境指标如表 S3.1 :文物分类 文物种类 温度(℃)相对湿度( % ) 光照度( Lux ) 大气环境 生物因素无机质文物石质文物陶、瓷器14-24 40-55 300 无酸性气体、防尘 青铜器 14-24 30-45 150 防尘、无氯、无酸性气体 铁质文物 14-24 30-45 150 无酸性气体、防尘 金银器 14-24 40-55 150 防尘、无硫化物、无酸性气体 有机质文物纺织品 14-20 50-60 50防紫外线防尘、空气清洁防虫防霉纸质文物 14-20 50-55 50防紫外线防尘、空气清洁防虫防霉骨、象牙 14-20 50-55 50防紫外线防尘、空气清洁防虫防霉木质文物 14-20 50-60 50防紫外线防尘、空气清洁防虫防霉皮革制品 14-20 50-60 50防紫外线防尘、空气清洁防虫防霉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文物存放环境分两大类,即无机质类文物和有机质类文物。  无机质文物的存放环境总体为: 温度: 14 — 24 ℃ ,相对湿度 30 — 55% , 光照度: 150 — 300 Lux ,大气环境要求清洁,无灰尘、无酸性气体。  有机质类文物的存放环境总体为: 温度: 14 — 20 ℃ ,相对湿度 50 — 60% , 光照度: 50Lux ,无紫外线,大气环境要求清洁,无有害性气体,防尘、防虫、防霉。  由于无机质文物与有机质文物的存放环境要求不同,在考古工地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文物临时库房应该是两间房屋以上,将无机质文物和有机质文物分开放置,同时分别进行不同指标的调节与控制。  如果条件不许可,只能有一间文物库房,就要根据当地主要环境特征来确定临时库房的执行指标。如果当地主要环境适合有机质类文物保存,就将有机质类文物保存环境作为临时库房的主要环境。把无机质文物放入文物柜或文物箱内,进行小环境控制,反之亦然。如果出土的大宗文物是归属某一类文物,就根据该类文物的需要制定临时库房主体环境标准。  2. 特殊环境下库房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在寒冷地区或寒冷季节,库房的温度有时会很低。对于大多数文物,一般的低温影响不大。当室温低于 - 4 ℃ 度,对于含水率很高的出土文物,就

要考虑液态水结冰带来的内应力破坏。通常的做法是对文物库房环境进行一定的加热升温。在加热工作中,切忌不能带进明火或采用高功率电加热器,以免带来火灾、有害性气体。最好采用小功率、远红外加热器,这样比较安全。并且加热升温不能太高,控制在 0 ℃ 度就行了。在加热中,工作人员不能离开库房,以确保整个过程在安全状态下进行。  在湿热地区或炎热季节,库房的温度也会相应很高,通常属于高温、高湿环境。这种环境对于文物保存非常不利,既会加速文物病变的速度,又利于霉菌虫害生长。当温度高于 30 ℃ ,湿度高于 70% 以上时,文物的安全就很难保证了。在这种库房环境下,环境的调节显得非常重要。通常的做法是:在文物库房中采取降温降湿的措施。对于有条件的临时库房,安装空调是十分方便、直接的办法。对于没有条件的临时库房,可以购买工业冰块,套上聚乙烯塑料袋,放置在房间空地上,下面放置盛水容器收集空气中凝结的冷凝水,这样可以降温、降湿。对于条件艰苦的地区,只能将高温、高湿中的一项降低,达到减少环境对文物影响的目的,通常可以做到的是将湿度降低到 60% 以下,以减少霉菌生长的机会。也可以在库房内悬挂吸水性材料,用电风扇加速气流流动来达到降湿的目的。  在干燥地区,大气环境的湿度经常低于 20% 。干燥对于无机质类文物,尤其是金属类文物,是有利于保存的。但是,对于那些有机质类文物,特别是那些在地下埋藏时含水率较高的文物,出土后就会遇到失水速度太快,导致文物干裂、酥粉的问题。对于这一点,临时库房需要对这一类文物进行保湿环境控制。有一种办法是在大库房里划分出一个小空间,尽量做到密封,在小空间里放置一些加湿的设备和材料,如加湿器、盛水容器,使环境湿度尽量与地下埋藏环境接近。地下环境潮湿的地区,库房的小环境应该保持在 90% 左右,让文物在这个空间里慢慢失水,最终与大气环境慢慢适应。  (二)文物库房的环境调节与控制  由考古工地转入研究部门库房,或转入博物馆的保管库房,文物进入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空间。与此同时,文物库房环境的各项指标能否达到保存文物的需求,并且一直保持稳定,这一点就显得十分关键了。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个符合文物保存环境要求的库房建筑。  文物库房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 ,它的设计与建设必须符合文物保存环境的要求。既要考虑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又要考虑到各类文物存放环境的不同要求。  在现代化城市中,文物库房受外

界大气环境的影响很大。这一点主要是指大气中有害气体对文物的危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二氧化碳、氯化氢、氯气等有害气体的含量越来越多,有害气体对文物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对于这一点,博物馆或文物研究单位在建设库房选址的时候要重点考虑。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城市建设规划选择周边将来不会有大型污染工业的地区;根据环境监测数据证明目前该地址没有大气污染情况;考虑到库房内将来的环境控制问题,库房选址不要在地下水位高或地势低洼地区,更不要靠近江河湖海。从防火的角度来看,库房选址也不应该在繁华的闹市,并且与其他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文物库房地址是不能改变的,则一定要搞好周围绿化工作。因为大部分植物对大气污染物有吸收作用,所以绿化对净化空气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改善文物库房环境,同样要建设一个绿化自净系统,使文物库房外环境达到标准,为库房内环境控制创造条件。  文物库房建筑自身的要求也很高,通常要求做到“九防”,即:防潮、防高温、防光、防虫、防尘、防有害性气体、防盗、放火、防震。要做到“九防”,需要对库房建筑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件构件认真设计与建设。库房房顶采用人字形通风间层隔热屋顶,并做防水处理,库房建筑墙体外墙抹 1 -1.5cm 的防水砂浆;墙体使用隔热材料填充隔热保温;库房窗户在尽量少而小的前提下,采用双层密封性很好的塑钢玻璃窗,表面涂紫外线吸收剂,同时采用各种形式的遮阳板,挡住阳光对库房内的影响;库房进出的门采用过渡间隔离或设双道密闭门;库房的地面应该架空,架空层净高不小于 0.45m ,库房地面用密实的 100 号以上的细石混凝土实铺地面,用 1:2 岁泥砂浆抹面;另外,库房每一件构件不但要考虑是否符合防火的要求,而且还要考察是否会散发出有害性气体。 保管库房 的文物柜架有木材和金属两种质地。两种材料各有优缺点,在使用时要避免柜架材料的原因造成对文物的损坏。 对于这一点,文物保护技术要求每一种库房构件材料都要有实验数据证明其老化过程中没有释放出有害性气体才能使用。  在有条件的文物库房内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对有害气体和尘进行净化与过滤,一般都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也可以在通风口采取简单的净化与过滤的措施。例如:按通风口的面积大小做一个匣体,倘若是过滤灰尘,要将不同孔径网眼的波纹金属网多层交错迭置在匣体内,沿空气流动的方向,孔径逐渐缩小,使用前金属网要浸油( 10 - 20 号机油),使用后清洗可

用浓度为 10 %的 60 - 70 ℃ 的碱水,洗净后晾干浸油,再继续使用。如果是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在匣体内填充活性炭。 1 克 (约 2 立方厘米)活性炭的有效接触面积为 1260 平方米 ,正常条件下它所吸收的物质等于自身重量的 15 - 20 %,当达到这种程度时,就需要更换新的活性炭了 。  库房环境的日常观察、调节维护是容易做到的,同时也是容易忽略的。 一个设计合理的库房应该在进入库房前要有一间缓冲间,人员进入库房后马上关闭外密封门,在缓冲间内更换拖鞋、衣服,然后进入库房。 对于有条件的文物库房,开启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自动调节系统,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但是也要经常核对环境的实际测量数据与调节系统的控制指标是否一致。决不能上班时 开机调节控制,下班时停机,做不到恒温恒湿,更加不利于文物保存。 对于没有安装调节系统的库房,在每个库房小环境中要放置自记式温湿度仪,一周检查一次库房的环境温湿度变化曲线,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必要的调节与控制。  在保管库房 存放着各种材质的文物 , 各种材质对环境因素要求不同。不同质地的 文物必须按照种类区分,放置在各自的保存环境中, 用不同的空调设备各自调节存放环境的温湿度,温湿度的波动范围应限制在允许的范围,短时间内不能有大幅度起伏。 不能将环境要求不同的文物放在一个库房空间之内。如果库房面积太小,必须放在一起,也需要制作大环境中的若干个小环境来放置那些数量少的文物种类。  通过对文物环境的调节与控制,使构成文物的材质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把环境对文物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为我们日后研究文物、保护文物赢得了时间。  (三)文物陈列中的环境控制  在文物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的要求下,一些文物需要进行陈列。在陈列中,我们关注的中心往往是文物的陈列主题、艺术效果,容易忽略文物保存环境的要求。在陈列条件下,灯光的光源选择、陈列柜的密封要求、温湿度的稳定性处理,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严格控制。  展厅的环境是一个半开放式的空间,它与外界的环境间接相通。大气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灰尘等有害因素,可以间接进入展厅,使得展厅环境十分复杂。文物离开库房,进入展厅,甚至有一些文物直接与展厅的环境相接触。在库房中可以做到的环境控制,在陈列条件下很难实现。 如果给陈列大厅入口设计一个缓冲空间,使外界空气不能直接进入展厅。同时,让观众套上一次性鞋套,通过风浴除尘,便可以大大减少观众携带进来

的环境影响。  文物陈列常常要求在灯光上对重要文物给予突出渲染,但这样对文物不利。对于纸质文物、纺织品、竹木漆器等有机文物,可以安装过滤紫外线的冷光源。同时,设置人体感应电路,只在观众靠近时照亮,避免灯光对文物造成伤害。  与库房环境不同,展厅环境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比如观众带来的污染物的瞬间增加与滞留,呼吸产生的 CO2 的浓度升高,人流带来的空气扰动等,尤其在重点展示前人群的滞留造成局部环境的恶化。因此,对展厅的监测是一种动态的监测过程,除了得出所监测数据的数值外,还应分析数值波动的空间变化趋向,分析人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得出治理的依据与改善方法。  展柜是文物在展厅中所处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微环境。在理想状态下,展柜中的空气不与展厅发生交流,可以避免展厅空气中污染物质与水汽的进入。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展柜都做不到密闭,展柜中的环境与展厅环境存在着扩散交换的过程。这样,展柜中的环境就可能出现一定的波动。  即使在展柜密闭的情况下,展柜环境仍然会受到展厅温度,灯光辐射的影响。展厅的温度和灯光辐射会使展柜内温度上升。有些展柜的照明光源在展柜内部的上方,在密闭的展柜内自身的热辐射导致的热量无法散发,也会导致展柜内部的温度明显上升。这就要求文物陈列光源尽量使用冷光源或光纤照明。  对一些脆弱文物,其陈列展柜的微环境要求比较高。要尽量避免展厅环境的干扰,最好进行独立的展柜环境控制,如展柜内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充氮、独立照明控制等。二 常见文物的 保存  (一)几种普通文物的保存  对于那些自身抵抗环境变化能力比较强的文物,我们称之为普通文物。这类文物多为无机质文物,例如玉石器、金银器、陶瓷器、没有矿化的青铜器等等。它们对保存与保护的要求不高,主要是经常检查、安全陈放、控制环境。  1. 玉石器的保存  在考古发掘之后,表面的附着物虽然已经清洗,断裂与酥粉也得到粘结与加固,但是,在之后的一段时期内还是可能出现病变的延伸,需要定期的观察与维护。  首先,观察有无 结晶盐与酥粉现象的再次出现。这一点是判断出土后的清洗是否完全,体内的可溶性盐类是否还随着潮湿、干燥的变化而活动。如果是,我们需要对保存空间进行严格控制,控制温室度的变化幅度。同时,对器物需要重新进行除盐处理、进行表面加固与封护处理。  其次,观察有无新的裂隙的发育,修复过的断裂缝是否发展。这一点是对石材本质

的观察,也是对环境潮湿的检查,因为在温度起伏变化中,石质表面作为冷表面,容易吸附冷凝水。除了结晶盐的的作用外,石质中的水遇低温结成冰,体积增大,在长期霜冻周期作用下亦可使石质破碎裂(通常称冰劈作用)。石头中的细晶粒一旦分解产生裂缝,便给微生物提供了繁殖场所。因此,质地酥松的石头,特别是砂岩器物,一定要做好表面憎水处理,严格控制环境温湿度。  最后,定期测试石质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比如环境中的酸性气体含量、灰尘的数量、微生物的存在与否。酸性气体会带给石质文物风化,增加石质文物的可溶性盐类;灰尘的积累为微生物的生长带来机会;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石质文物具有适合真菌生存的条件,使得微生物滋长,这些微生物会分泌出一种生物酸,甚至有些细菌分泌出的酸还具有氧化能力,这种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能引起石质表面大范围的碎裂和腐蚀。  2. 金器的保存  金的化学稳定性高,不易被氧化,也不易被溶化,仅与卤素和王水反应,因而纯金的金器一般无需保护,只是在保存和陈列中注意文物不要被挤压、碰撞。金器的保护通常指的是金的合金,如在金中掺银、铜、铁等,鎏金的金器腐蚀则主要来自胎基的金属。不同的合金,保护措施不同。掺铜的金器易出现绿色的薄锈,可用酸类或氨水除锈。掺铁的金器易出现红锈,可用盐酸去锈。  3. 银器的保护  银的化学稳定性较好,比金差些。银虽不易被氧化,但遇硫化氢、臭氧却易腐蚀。所以,银在空气中放久了表面变暗发黑。埋藏于地下的银器长期受土壤中盐分、氯化物的侵蚀,会在表面形成氯化银,严重时渗入内部。氯化银是一种微带褐色或紫色的灰色物质,很软可以用刀切开,在腐蚀过程中会体积膨胀,导致器物变形。氯化银薄薄一层时,会使器物表面染上各种颜色,即器物形成古斑,它很稳定。  银器的保护重在维持原貌。因而轻微腐蚀的银器表面的古斑或黑色(少许),一般不用处理。有时为了改善外观,也可稍加处理,用氨水酒精溶液擦洗。  银器的保存环境十分重要。在文物库房,可用柔软的薄纸包好,外层再用一种浸有铜化合物、叶绿素等化学试剂的软纸包装(用来吸收空气中的硫化氢)。将包好的银器存放在密封的聚乙烯袋子里,控制相对湿度在 55% 以下,并防止紫外线的辐射。在陈列中,要杜绝含硫物质的渗入,还要防尘、防紫外线,保持干净。  (二)几种脆弱文物的保存  对于那些自身抵抗环境变化能力比较差的文物,我们称之为普脆弱文物。这类文物多为

有机质文物,如 竹木漆器、纺织品、纸张、皮革等。有些无机制文物也是比较脆弱的,如锈蚀的铁器、铅质文物等。  对于脆弱文物的保存,环境控制十分重要,它们保证了这些文物保护处理的效果,也决定了文物的寿命。  1. 漆木竹器的保存  在文物库房的竹木漆器,经过脱水定性处理后,慢慢与它周围环境处于平衡状态。在保存过程中,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时,它们还会继续翘曲、开裂。而过于潮湿也是不会出现病变的。一般应将湿度控制在 45%-55% 之间,最佳相对湿度是 50% ,温度为 15 ℃ -20 ℃ 。  保存过程中,竹木漆器消毒、杀虫方法很多。竹木漆器消毒 可以使用环氧乙烷、二硫化碳进行熏蒸消毒。二硫化碳杀虫效力高,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臭味,易挥发。但易燃易爆,使用时不能接近火源,最好在专门的熏蒸室内或在密闭的箱柜中进行,四周用胶纸或聚乙烯带将柜四周贴紧密封。熏蒸二周到三周后,置于通风处晾晒,臭味即可消失。二硫化碳蒸气对油彩清漆不起作用,对于饰有易褪色的彩色木制品,可用二硫化碳与 CCl 4 的 1 : 4 混合溶液来熏蒸。  对于漆木竹器,杀虫可用溶液毒杀和蜡糊填补法。溶液毒杀,通常用滴管或注射器,把五氯苯酚及其钠盐、氯萘、萘的金属化合物或 DDT 等液体杀虫剂注入器物的虫孔里。但使用前应先试验,以确保所用试剂对油漆、彩绘没有损伤。而蜡糊法是将蜂蜡拌以固体杀虫剂,调成与器物相同的颜色,凝固成糊状后填塞。不但使害虫毒杀致死,又填补了器物表面的孔洞。  对于竹简文物,除了防虫、防霉以外,其保存主要是防碰撞、防老化。可在竹简的背面垫几层薄绵纸以增加弹性,再用边缘光滑的玻璃片绑夹好,以避免竹简与外界直接碰撞而损坏。将夹好的竹简装入玻璃管内,两头垫数层绵纸,抽真空或充惰性气体密封保存。这样可以防霉、防虫,延缓老化。装好的玻璃管避光保存,长期展出的可在管壁上使用紫外线吸收剂涂层。  对于漆器 的保存,因其质地娇脆,易遭受损坏,保存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日光直射及含有紫外线灯光的照射,保持适合的温湿度和避免外力损伤。常采用“滋润漆皮,包装收藏”的办法来保养漆器。操作时,先将漆器清洗洁净后,遍擦一次高级地板蜡,要薄而匀,用柔软的绒布蘸蜡轻轻涂,再用同样的干布擦抹,使漆皮表面附着薄薄一层蜡膜。这样即可滋润漆皮,也可杜绝潮湿空气的侵袭,增加漆皮光泽。涂蜡后的漆器存放时应进行包装。小件用油纸层层包裹,外衬棉花装入匣内。大件可用蜡纸包缠,套上布面绸里棉

套,外包厚蜡纸,用棉布带缠扎,再衬棉花置于木箱中存放。  2. 纺织品文物的保存  纺织品文物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蛋白质,它们都是微生物和害虫的丰富养料。防止纺织品文物生虫、长霉的最有效方法就是 纺织品入库前消毒处理,入库后 控制好库房环境。正确的温室度和洁净的空气是保存纺织品文物的最佳环境。对于腐朽的纺织品,需要一定的加固处理。  ( 1 )纺织品保存前的消毒处理  对于入库前的纺织品文物,一定要做消毒处理,以防将微生物带进文物库房。通常只有用有机溶剂或其他溶剂清洗后的织物,方可免去消毒手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熏蒸消毒杀菌、喷雾消毒灭菌。  熏蒸消毒杀菌:  常用麝香草酚 ( 化学名称为: 5 一甲基一 2 一异丙基苯酚 ) 熏蒸消毒。先将需要消毒、灭菌的织物放在一个严密、不透气的灭菌箱内,在箱中放入麝香草酚晶体,用电灯泡照射加热,使麝香草酚加速挥发成蒸汽,以进行消毒和灭菌。  环氧乙烷 ( CH2 — CH2) 亦是常用的熏蒸剂,它灭菌谱广,穿透性强,沸点低,挥发快,效果可靠,对纺织品文物的强度、颜色均无腐蚀损害。它对各种微生物杀灭作用都很强,即使是抵抗力极强的芽孢也能杀灭,且使细菌再无复活的能力。  熏蒸法消毒灭菌时的温度、相对湿度、药剂浓度、真空度、熏蒸时间都能影响杀灭效果。环氧乙烷灭菌的最佳温度为 54.4 ℃ ,最佳相对湿度为 25 — 50% 。在 5 ~ 54 ℃ 范围内,温度每增高 10 ℃ ,灭菌效果将提高 2.7 倍。故提高温度,可大大缩短消毒、灭菌时间。但纺织品文物对温度、湿度变化过大都有损害,一般应在室温和环境正常湿度的条件下进行消毒,最好使用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1 : 9 体积比 ) 。这不仅降大大减少以至杜绝了熏蒸过程中的火灾隐患,而且还增强了环氧乙烷的穿透能力,提高了消毒、灭菌效果。同时又降低了有害残留气体的浓度。也可以将织物放在聚乙烯薄膜的口袋里,从开口一端将纺织品文物放进去后,封口,从另一端开一小口,预先尽可能地抽空袋子内的空气 ( 因聚乙烯袋子不耐压,抽空只能适可而止 ) ,然后向袋子里通入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用橡皮筋扎紧袋口, 2 — 3 小时后,将口袋打开,放出袋中气体,消毒、灭菌即告完毕。由于环氧乙烷穿透力强,即使躲在纺织品文物中深处的细菌或害虫也能很快杀死。环氧乙烷易燃、易爆、有毒,使用时必须注意通风良好。此外,也可用甲醛蒸气进行熏蒸,但效果不如环氧乙烷好,而且甲醛有毒,对眼睛、皮肤、咽喉均有强烈的

刺激性。  为了防止消毒后的纺织品文物再度生长霉菌,可将文物装入透明聚乙烯袋中。在聚乙烯袋中通入氮气或放入灭菌防霉剂,同时置于暗箱中避光保存。  喷雾消毒灭菌:  当纺织品文物不能用熏蒸方法灭菌时,常用喷射器将灭菌药如除虫菊、滴滴涕以细雾喷射到织物上进行灭菌消毒。  库房或陈列室用的橱柜、箱子或家具等,一旦发现有霉菌感染,均应立即用 2 — 3% 甲醛溶液刷洗,彻底消毒。也可用具有杀菌谱广、快速、高效的过氧乙酸来消毒灭菌。如用 20% 过氧乙酸在室温下自然挥发熏蒸,或用 3 — 5% 的过氧乙酸加热熏蒸,或用 O . 04% 过氧乙酸溶液反复擦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晾干,均可获得满意效果。  ( 2 )纺织品的加固  对纺织品文物并不要求有可以使用的机械强度,一般并不要求作什么加固处理。但对那些非常糟朽的纺织品文物,特别是出土时已经糟朽的纺织品文物,如果不作适当的加固处理,往往无法陈列展出和进行研究,因而也要求有足够的强度能够移动。对一些残破而有价值的纺织品文物,必须作适当的修复工作。  对于帛画或缯书之类的丝织艺术品,目前最好的办法还是采用传统的托裱法。托裱是一种手工艺操作,要求有平整的裱糊台,裱糊所用的团粉浆糊是用面粉滤制而成,并加有不影响织物强度和颜色的防腐、防霉、防虫剂。在要裱衬的丝帛画 ( 或宣纸画 ) 背面,用软毛笔刷上这种粉浆糊,先加上边框纸,然后再裱衬加固纸。裱衬的帛画用干毛笔刷平贴到光滑的墙壁或木板上,干燥后,使之自然揭列下来。  若文物织品本身严重腐朽,可以用蚕丝在丝网绕线机上作成丝网做衬托。既可单面衬托,也可双面衬托。由于丝线同样也容易遭虫蛀和微生物的侵蚀,现在国内外多采用合成纤维,如用特丽伦纤维来做衬托,既耐久,又不会皱缩和朽蚀。只是容易辩认出修补的痕迹,但对研究、陈列并无影响。  用合成树脂溶液加固脆弱的纺织品文物,虽能提高织物的机械强度,但使织物容易变硬或使色泽加深,影响质感。曾经使用过 5% 的可溶性尼龙乙醇溶液、 2% 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溶液和 5% 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溶液等。亦可在加固溶液中适当加些杀菌剂、消毒剂,以防霉菌和害虫。究竟是采用浸渍法、喷雾法或用软毛笔酿溶液涂刷,要根据具体对象而定。用合成树脂溶液加固纺织品文物中有些已经粉化的织物,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它们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织物外观,因此除非万不得己,最好不采用。  湖南省博物馆对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敷彩织物,

采用天然丝胶保护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蚕丝是由丝素和丝胶两种物质组成,丝胶是丝素的保护物质,具有粘合和增加强度的功能。故丝胶是一种加固丝织品的理想天然材料。  对于已经糟朽的纺织品文物碎片,可以夹在两片特制的能吸收紫外光的玻璃或有机玻璃中保存。在边角上最好衬垫一些软布或软纸,以避免织物直接受压。平放时,勿使织物来回移动。玻璃框四边可用胶布或透明胶带密封,以便与外界隔绝。  ( 3 )纺织品的保存环境  在库房环境中,纺织品文物的保存温度,一般控制在 14 -24 ℃ 之间,湿度控制在 50-60% 之间。根据纺织品的大小、形状,采用灵活的保存方式,尽量不要折叠纺织品。文物库房保持空气清洁,放置防虫、防霉药剂,采用无紫外线照明方式。  在陈列中,展柜必须密闭,起到防尘防有害性气体的作用。同时,展柜要具备调节与控制温湿度的能力。纺织品的展示尽量平放或小角度倾斜,减少纺织品的受力。展厅必须严格控制灯光照明 , 采用不含紫外线 的冷光源 ,光照度小于 50Lux 。 要定期更换展品,避免纺织品长时间的暴露 。  3. 纸质文物的保存  纸是纸质文物主要构成材料。植物纤维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从其化学组成来看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大成分。纤维素是由许多个 β - 葡萄糖基连接而成,在常温下很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抗张强度相应降低,纸张的老化加速。另外,在高温、光照和氧存在的条件下,会发生氧化反应 , 形成易碎的氧化纤维素。温度在零下时,纸张会因内部含有的水分结冰而发脆。但从化学反应速度考虑,温度越低,老化速度越慢,有利于纸质文物的保存。  纸张含适量的水分会使其本身柔软,而具有韧性,干燥的热空气会使纸张中的水分过度蒸发,导致纸张变硬、变脆,易于断裂。与之相反,潮湿的环境也会使纸张变潮而发生水解,同时还会使耐水性差的字迹洇化褪色,模糊不清。同时,潮湿的环境还有利于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佳湿度一般为 70 %以上,此时霉菌生长很快,其分泌物中的有机酸会促使纸张加速变质。在长期埋藏过程中,纸张也会吸收地下水中的一些酸性离子。  纸张、浆糊、胶水、装订线等都是霉菌滋生的天然场所和营养库。霉菌对纤维素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吸收纤维素中的营养成分,分泌出一种酶,加速纤维素的水解,同时还分泌出有机酸,增加纸张的酸性。  灰尘的存在也是对纸张不利的,灰尘中含有的不规则形状的晶体颗粒会对纸张造成不可逆转

的机械损伤。  考古出土的纸张,由于在地下埋藏时间长,本身已经降解、破坏严重,加之地下土壤中微生物的孢子附着,出土后伴随环境的改变,纸张失水、长霉、老化加速。在考古发掘现场对纸张进行抢救保护。在进入库房之前,纸质文物首先要进行清洗、去酸、加固、修复等操作。  ( 1 )纸质文物的清洗  用蒸馏水清洗除去纸质文物上的泥斑,清洗之前做 “ 点滴试验 ” ,检查是否褪色,如果有褪色,就应进行色彩加固,水洗过程中注意水温,以室温为宜。只要颜料等经得起水洗.一般都会采用湿法清洗,这是最经济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对于脆弱不能用水漂洗时,可用水蒸气流来清除灰尘和污泥,其方法是:把纸张放在滤纸上或者放在白布上,这样当通以蒸气流时,污泥会很快地被吸收到放在下面的滤纸或白布上。另外也可以把纸张放在脱脂棉薄片上,上面再用脱脂棉薄片盖上。然后使蒸汽流来回流动,这样污泥尘土就会被上下垫片所吸收,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  有些纸张上的污斑,既不能溶于水,又在水溶液中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有机溶剂来处理。常用的干洗溶剂有:乙醇、丙酮、乙醚、苯、汽油、三氯乙烯等。  ( 2 )纸质文物去酸  纸张变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纸的酸性存在和增多,酸性加速了纤维素的水解,使纸的机械强度降低。一般纸张的 PH 值低于 5 . 6 时,就要采取去酸措施。目前有两种去酸方法:湿法去酸法和干法去酸。  湿法去酸法,是指将纸张浸泡在碱性溶解中,使之中和提高 PH 值从而达到降酸的目的。  将纸张文物浸入 0.15% — 0.2% 的氢氧化钙水溶液 15 分钟左右,使其酸性被碱中和,取出纸张,用清水清洗后,置于 0.25% 碳酸氢钙溶液中 15 分钟左右,以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钙,使其生成碳酸钙沉淀,并深入到纸张纤维中,成为填料保留在纸的内部。湿法去酸对水溶性字迹材料极为不利,而且在处理过程中,反复浸渍,挤压水分,容易使纸张变形起皱纹,易碎裂。  干法去酸 , 可以克服湿法去酸的缺点。可以用氨水、吗啡啉薰蒸纸张,这种方法对字迹、纸张无损。也可以浸渍、喷洒方法并用,将纸张浸泡在有机溶液(如 2 %醋酸镁-甲醇、乙醇溶液或 1 %氢氧化钡-甲醇溶液以及 5 %氧化镁――甲醇溶液)数分钟,取出晾干即可。或者喷洒该溶液再晾干。还可用气相脱酸法,用二乙基锌、吗林等气化时的气相去酸。  ( 3 )纸质文物的加固、修复  对于破碎的纸张,可以进行粘接、装裱。装裱工艺沿用我国传统的技术,在

修裱程中一定要注意所用材料的选择。装裱浆糊材料为小麦淀粉和高分子物质(如羧甲基纤维素―― CMC 粘合剂)。用小麦淀粉为原料时,要加一定的防虫防霉剂,在我国古代常加川椒、白矾等类,现在则多加入 NS851 防霉剂、乙萘酚、对二氯苯、氯酚类等化学药品。  此外,还可以用其他加固方法,如传统的纱纸薄绸修复法、镶嵌托裱法、加膜法、胶粘剂喷涂法。目前,以后两者最为常用。加膜法又称网膜保护法,其方法是在被处理的纸张两面各加一层透明的网膜,利用溶剂或加压来提高纸的强度。丝网加固技术适用于加固糟朽脆弱、破碎的纸张,尤以薄纸见长,特别适用两面书写或印刷的脆纸及遇水(或溶剂)字迹渗化而不便使用传统托裱的纸质对象。其作法是用蚕丝和树脂制成网膜,将纸张夹在网膜中间,在一定温度( 80 - 140 ℃ )和压力( 8 - 30Kg /cm2 )下加热压合,从而使丝网固结在纸张上。经过处理的纸张具有很好的透明度,增加纸张的强度,防霉抗老化,有可递性,能保持原貌。对于比较完整而强度较低的纸质,多用喷涂胶粘剂加固,根据纸张的性质选取不同的胶粘剂,一般用醋酸纤维素的丙酮溶液、聚乙烯醇乳浊液、 C-42 含氟高聚合物、聚丙烯甲脂溶液等。操作非常简便,将胶粘剂喷涂在纸张表面,待其自然挥发,在纸张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薄膜,便达到加强强度的目的。  纸质文物的保存要求较高。在库房环境中,温度控制在 14 -20 ℃ 之间,湿度控制在 50-55% 之间。纸张文物必须采用文物柜、箱、盒三层保存方式,并且文物柜内放置防虫、防霉药剂以及偏碱性物质,用以保证纸张文物的无酸、无生物病害的环境。库房光源采用无紫外线照明方式。  在陈列环境中,纸张文物展柜首先必须密闭,防止展厅环境的空气污染对纸张文物形成威胁,同时,展柜具备调节与控制纸张文物要求的温湿度标准的能力。其次,展厅必须严格控制灯光照明 , 即光源采用不含紫外线 的冷光源 ,光照度小于 50Lux 。最好是感应式照明方式, 设置人体感应电路,只在观众靠近时照亮。要实行定期更换展品,避免纸张文物长时间的暴露 。  4. 皮革品文物的保存  皮革主要成分是一种网状组织的蛋白质纤维,是微生物的营养基,这是皮革霉变腐烂的内因,而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又是霉菌生长繁殖的重要外部条件。 皮革不仅很容易被霉菌蚀损,而且也容易被虫蛀,故防霉杀菌、杀灭害虫、控制合适的温湿度是皮革制品文物保存的关键。  常用五氯苯酚衍生物作浸透剂,或采用月桂酸衍生物作喷雾杀菌。其它如麝

香、樟脑、硫酸锌和水杨酸等都曾用作皮革的杀菌剂。皮革文物的杀虫,可采用溶液喷雾法,如将滴滴涕 (D . D . T) 和除虫菊的混合溶液喷雾于皮革制品上,或用硫代氰酸脂杀虫剂 ( 如β - 丁氧基 - β '- 硫氰酸基二乙基醚 ) 喷雾杀虫,效果都比较好。熏蒸杀虫法,效果较快,但熏蒸效果不能持久。溴甲烷、二硫化碳等都可作熏蒸剂。  脆弱的皮制品可用甘油、羊毛胎、蓖麻油等保护。对于薄皮革、毛皮可用甘油和水( 1:1 )加入蛋黄 ( 一升 溶液中用 2 — 3 个蛋黄 ) 制成乳剂,再加入 0.02% 的 NS851 防霉剂来保护,效果亦较好。对已经变干、变硬、变脆的皮革品文物,需先作处理以防破裂。一般是先用一块湿海锦在皮面上擦拭一遍,然后再用掺有蜡的羊毛脂混合液体进行鞣革。羊毛脂能浸透到皮组织里,使之润滑。蜡不会浸入皮里而留在皮面上把皮的酥化部分凝固起来。英国博物馆采用的一种配方为:羊毛脂 200 克 、蜂蜡 15 克 ,雪松木油 30 毫升、乙烷(或三氯乙烷) 350 毫升。美国中央档案馆修整皮革文书的配方比例是:干羊毛脂 : 日本蜡 : 加司特油 : 硬脂酸钠 : 蒸馏水= 30:5:12:3:50 。  被水浸泡的皮革或皮革制品类文物,不能立即让其自然干燥,否则会完全失去韧性,难以复原。处理方法之一是先将皮面洗净,用 0.02 %的 NS851 丙酮溶液擦皮面,然后把皮件放入 110 ℃ 的熔蜡中浸半小时取出,在皮件里塞上柔软的纸张,以便冷却时能保持原形,蜡中可加入极少量沥清粉以加深颜色,使皮面显示不出有一层蜡壳。  此外,也可以用聚乙二醇来处理饱水皮革文物制品,如用聚乙二醇 1540 和聚乙二醇 300 的混合物溶液将皮革浸泡几天。或把皮革放在蒸馏水 100 毫升、 2 克 聚乙烯醇和 40 毫升甘油混合液中浸泡几天后,让皮革自然干燥。  在库房环境中,皮革文物应该采用文物柜、箱、盒多层存放方式,库房温度控制在 14 -24 ℃ 之间,湿度控制在 55-60% 之间。文物柜放置防虫、防霉药剂。在陈列环境中,展柜密闭,具备调节与控制温湿度的能力。展厅严格控制灯光照明 , 光源采用 冷光源 ,照度小于 50Lux 。  5. 铁器的保护与保存  古代铁器一出土就面临着生锈腐朽的问题,尤其是在地下已生锈的铁器糟朽严重,因而对铁器的保护已不容忽视。  铁器是铁与碳的合金,铁器的组成成分有差别,含碳量的多少、熔融温度的高低、冷却速度的快慢、锻打次数的多寡、以及器壁的薄厚等方面导致了铁器不同的化学、物理性质;而且古代的铁器无论生铁、熟铁,其结构都带有微孔和腐蚀通道,这些是铁器腐蚀的内在因

素。当外界条件适宜时,如水分、氧气、灰尘等都是铁器腐蚀的外部条件。  铁器的腐蚀物是铁锈,主要是铁和氧气、氯化物、水、硫化物之间发生反应。腐蚀层中的渗碳体残余说明腐蚀除学化腐蚀外,还有电化学腐蚀。当器物埋于地下时,还有细菌腐蚀,诸种腐蚀同时发生于铁器,因而地下的铁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无一幸免。  铁器的腐蚀也与其他因素有关。有害气体如 CO 2 、 SO 2 、 H 2 S 、 Cl 2 等遇水形成稀酸与铁反应生成各种腐蚀物:碳酸铁、硫化铁、硫酸铁、氯化铁等,氯化铁与水分子平衡后生成新盐酸会继续循环腐蚀。空气中降落在铁器上的灰尘会吸收大气中的水分,从而增加了铁器的水含量。如果灰尘中含有盐类,还会形成电解质溶液而加速铁的电化腐蚀。  铁器出后上面不可避免地粘附有泥土,铁器放在空气中也会有灰尘落下。对铁器上的灰尘和浮土可用干净的棉布抹掉或扫刷。坚硬的泥土可用牙签、小刀、剔针等剔除。  铁锈尤其是铁器内部的锈蚀成分、结构等肉眼不易观察,一般须借用种种分析仪器,如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 X 光照项技术等。这些仪器探测后会清楚地显示出器物锈蚀的分布范围、蚀孔的深度和大小、锈层下面的纹饰或文字。如果不具备这些仪器,可用一些简易的方法初略分析铁蚀情况。用放大镜观察铁器的表层腐蚀情况;用钢针或金属针探测锈蚀层的范围与深度。  对于铁器的腐蚀的速度可采取失重法和线性极化法。失重法是用样品模拟腐蚀,依据失重前后的重量差来求出腐蚀速度;线性极化法利用腐蚀电流与极化曲线的关系求出腐蚀速率。  在铁器锈蚀检测中还要分析锈蚀层有无氯化物。同青铜器一样氯化物是铁器腐蚀的活跃因素之一。检测的办法比较简单,把铁器浸泡在蒸馏水中并加热,再取出浸泡液,加几滴 2M /l 硝酸溶液,摇匀使酸化,再滴几滴 0.12M /l 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絮状沉淀出现,若有则说明含氯化物;若无可将硝酸银溶液加大到 2 毫升,再观察,如仍无白色沉淀物出现,说明铁蚀中不含氯化物。  依据检测结果,可按锈蚀程度进行不同办法的清除。通常有机械去锈法、化学去锈法、电化学去锈法。清除氯化物方法很多。水洗法是将铁器浸泡在蒸馏水中,热冷交替,并不时更换蒸馏水,直到将氯化物洗净为止。置换法是把腐蚀铁器浸泡在 5 %的倍半碳酸钠中,每周更换一次新鲜溶液,直到浸液中检不出氯离子为止。另外一种方法是以不锈钢为阴阳两极,用 2 %碳酸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把

腐蚀铁器放于两极中间,通入直流电,控制电压和电流密度,即可除掉杂质;或者分别以铅锌为阴阳极,以水为电解液,槽电压在 3 - 5 伏左右,将铁器进行电泳清洗,直到除去氯化物为止。  铁器在保存方面,经常用缓蚀剂法来抑制铁锈蚀。铁缓蚀剂的配方很多,常用的铁缓蚀剂酒精溶液配方为:亚硝酸二环己胺 : 碳酸环己胺 : 水 : 乙醇= 10:10:1:100 ;含铁的树脂缓蚀剂溶液为:亚硝酸二环己胺 : 碳酸环己胺 : 水 : 乙酸 : 聚乙烯醇缩丁醛= 10:10:5:100:5 。铁缓蚀剂的操作程序是:先在干燥后的铁器上涂刷一层缓蚀剂酒精溶液,让其干燥,再刷一层含铁缓蚀剂的树脂溶液。  铁器经处理后在大气中还有被腐蚀的可能,因而要即时进行表面封护。表面的封护剂必须具有防潮、耐老化、耐冲击、附着力强、无玄光等特点。传统的方法是以微晶石蜡为封护剂,把处理后的铁器浸泡在熔融的微晶石蜡中,待气泡不再冒出时,取出药物,用沾石墨粉的毛刷擦拭,以除去多余的石蜡,消除反光现象。另一种方法是:将铁器浸渗在配方比为:微晶石蜡 : 三乙醇胺 : 石油= 5:1: 10050 ℃ 的溶液中,约10 - 20 分钟即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高分子材料作封护剂成为趋势,一般用聚醋酸乙烯酯或有机硅树脂。  封护好的铁器必须妥善保管。鉴于水分是铁器最大的天敌,铁器一定要在干燥的环境下保存,其周围的相对温度控制在 45 %以下,对于大型的铁器封护后还得对其裂纹、裂缝及其他断裂的部位进行修理、修复、加固等  6. 铅器的保存  铅的化学性质不很稳定,暴露在空气中的铅器表面很快被氧化形成一层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可防止铅器继续氧气。而埋于地下的铅器则易受各种盐类、地下水中氧气、二氧化碳的腐蚀,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色锈壳。潮湿环境中的铅器受空气中过量 CO 2 的影响,会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碱式碳酸铅,体积也会膨胀,导致器物变形、表面酥粉。另外,铅器还易受有机酸、油脂等物质的污染而产生腐蚀。铅制品的保存除了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清洁的环境,还要注意器物不能放在橡木制的橱柜中。

更多相关推荐:
保护文物标语

1quot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quot2提高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4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5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

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标语

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标语1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2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传承历史文明惠及子孙3保护文化遗产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4保护文化遗产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5保护文化遗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6文化...

保护植物宣传标语

保护植物宣传标语绿色伴我行天天好心情草儿青青足下留情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家园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人心齐泰山移绿化家园没问题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你亲我亲草更青生命在于绿色绿色依靠你我带走...

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

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保护动物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人类的朋友鸟儿的歌声是大自然最动听的声音让这声音永远回荡在我们耳边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安全保护野...

关于保护土地珍惜土地的宣传标语

关于保护土地珍惜土地的宣传标语保护耕地寸土必珍保护耕地你是参与者和谐家园你是受益者节约用地是美德乱占滥用要制裁保护土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土地连着千万家监管要靠你我他利用与保护并举开源与节流并重国土资源有限节约意识...

保护草地宣传标语

1请您爱护绿色绿是生命之源2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无妨3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4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5茵茵绿草地脚下请留情6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7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青小树苗8芳草依依大家怜惜9心中有情脚下留...

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1、环境保护,人人有责。2、保护环境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3、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4、19xx年x月x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坏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5、保护蓝…

“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宣传标语

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宣传标语为配合全市打击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专项斗争根据莆田市三电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在莆田电视台滚动的标语如下1光缆传千里信息传万家保护通信光缆人人有责2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受国家...

保护电力设施安全宣传标语(定稿)

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是严重犯罪行为依法保护电力设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电力设施受国家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经济振兴电力先行保护电力设施光荣破坏电力设施受惩保护电力设施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万家灯火南网...

保护古迹 传承文脉 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

保护古迹传承文脉当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薪火传人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宜宾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和长江金沙江岷江三江交汇处拥有218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古老城市之一据考证在距今4万年...

语文园地五第一课时《保护文物》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第一课时保护文物口语交际东营区三中执笔人商晓红教学内容第七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保护文物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年级段的学生要做到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再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

扬州市文物保护宣传单模板

可四可曾曾记记得得四大大名名园园之之一一的的个个园园那那份份独独特特的的魅魅力力可可会会忘忘记记四四季季假假山山旁旁边边那那些些青青翠翠的的竹竹子子个园的竹子岁岁寒寒三三友友各各领领风风骚骚青青青青绿绿竹竹气气...

保护文物的宣传标语(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