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时间:2023.11.18

关于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思考

田科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吹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如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成了大家共同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深入到省定扶贫村——龙山县茅坪乡复兴村,就贫困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此作了一番认真地思考。

一、现状

复兴村位于龙山县中部,距县城35公里,南与当年华国锋登过的远近闻名的洛塔界接壤。全村辖8个自然寨,6个村民小组,共153户696人。全村土地总面积175公顷,耕地面积47.2公顷。20xx年,全村人平纯收入1400元,低于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56元)456元。复兴村无论是在我县首轮整村推进的74个贫困村,还是在所有的200个整村推进的贫困村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对复兴村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情况,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不容忽视。

(一)基层组织比较涣散,缺乏战斗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好的带头人,贫困村更不例外。由于受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贫困地区人才大量外流。年轻的、有文化的、或富有一定开创精神的人才都流向山外的大世界,留在村里能够参加村、支两委,承担起带领群众建设家乡重任的真正的能人却很少。就拿复兴村来说,一是党员年龄偏大。全村现有党员11人,70岁以上的3人,50岁以上70岁以下的5人,40岁左右的3人,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38

岁,全村党员平均年龄58.7岁,仅有的3名40岁左右的党员,均常年在外务工。二是基层干部结构不合理。该村三名村主干(支书、村委会主任、计生专干各1人),除计育专干兼妇委会主任常年在家外,支书年事已高(58岁),经常性在乡政府所在地租住,照顾在校读书的孙子,村主任更是常年不在村里,长住龙山县城经商,开出租车,村里的很多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再则,该村包括村委会委员在内的4名“村官”都是向姓人氏,虽然除支书外都是村委会换届时民主选举产生的,但明显带有宗族派性烙印,不利于团结全村大多数村民进行新农村建设。

(二)硬件不“硬”,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作为贫困村,都是历经多年的扶贫,在一个又一个包扶联系单位的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了不少。但由于后期管理不到位等种种原因,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硬件不“硬”的现象,群众在行路、入学、就医、用电、饮水等方面还是困难多多。

一是行路难。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看外出通道,复兴村境内有一条上世纪

七、八十年代修建的长达8公里的简易村级公路,由于年久失修,平时养护不到位,造成通路难通车。就是这样的路也还有岩脚、田家寨两个小组不能受益,给群众外出和运输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再看村里各自然寨的人行通路,清一色都是泥路,晴天倒还可以,一旦下雨,走在上面就真是苦不堪言,既给群众带来不便,又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二是入学难。复兴村原来是一所完全小学,近年来由于生源减少,已停办了3—6年级,仅保留1、2两个年级,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读书必须到离村十几公里以外的中心小学。由于部分学生年幼生活不能自理,加之中心小学条件也不是很好,不能给学生很好的照顾,致使学生家长纷纷走上了随生租房陪读之路。据笔者了解,仅复兴村就有近60名学生家长在茅坪乡或县城陪读,既增加了群众负担,又影响了生产。现在的村小学,由于规模缩小了,全校两个年级仅13名学生,1名教师,从管理到学习氛围,都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又

加剧了“学生带着家长”外出求学的现象,一些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就只好眼睁睁地让子女失去了学习的大好机会。

三是就医难。这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广大贫困村则显得尤为突出。复兴村仅有一家私人诊所,也算是村里唯一的卫生室,其主人是一名50多岁的赤脚医生,从来没有参加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仅能凭自己的经验给村民治治常见小病。要是遇上突发疑难病症就只好望病兴叹,贻误治病最佳时机,往往小病成大病。既给群众增加痛苦,又给群众增加经济负担。加上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药价虚高,看病贵、看病难,也造成了一部分贫困村农民有病看不起,小病则捱,大病就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是用电难。据统计,20xx年复兴村全村用电量仅3万度,户平196度,不及城镇居民的五分之一。造成类似复兴这样的贫困村用电量少的原因就在于电价过高,致使不少村民群众“惜电”。据了解,由于农网改造还远远没有到位(我县目前仅实现高压进村,低压入户还谈不上),农村用电的价格大大高于城镇,一般都在每度1元左右,高的可达每度2元,而且还要按月以表加收“表损”3—5度。用电难成了贫困地区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焦点问题。近几年来,我县每次人代会期间,农村代表提出的要求改造农村电网,降低农电价格的建议都不少于10件,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三)群众素质不高,缺乏主动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更需要他们积极主动,全身心的投入。从对复兴村的调查来看,由于村民群众素质不高,大多数人从内心里都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有个大的变化,但真正考虑如何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去的人却不多,大都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文化素质较低。全村350个劳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仅有9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57%;小学文化水平的有154人,占到劳动力总数的44%;文盲半文盲8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3%。适龄儿童144人,在校118人,失学儿童为26人。二是思想素质参差不齐。80%左右的村民存在依赖思

想,报着“等、靠、要”的观念,认为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完全应该由国家投入,老百姓完全可以坐享吃成。三是观念陈旧,长期靠传统单一生产方式赖以生存,死守着“生意买卖眼前花,锄头落地种庄稼”,缺乏市场经济的意识。

(四)产业建设滞后,缺乏带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生产发展。在交通、信息相对闭塞的贫困地区,要发展二、三产业谈何容易,甚至可以说很不现实。贫困村要使生产真正发展起来,就必须因地制宜培植发展支柱产业,用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据对复兴村的调查,由于该村处于石灰岩风化土质区,土地贫瘠,不适合种植烤烟,而使该村成了茅坪这个种烟大乡里的唯一的烤烟空白村。从对全村20xx年种养殖业情况来看,当年种植粮食作物113公顷,总产量470吨;油料作物3公顷,总产量4吨;药材2公顷,总产量13吨;蔬菜24公顷,总产量241吨;水果产量在7吨左右;当年出栏牲猪580头,人平不到1头;出售和自宰牛9头,肉用羊250只,家禽400羽;大牲畜存栏48头,其中34头用于劳役。从粮食生产、到经济作物,再到畜牧养殖,都不成规模,除满足自己食用外,难以形成商品,更谈不上产业和支柱。

二、几点思考

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把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鉴于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解决贫困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以促进广大的贫困村跟上时代的步伐,早日迈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列,真正实现和谐共建。

(一)以创建一个好班子为切入点,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贫困村新农村建设

的关键

农村有句俗语:村帮村、户帮户、群众看干部。的确,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的带动示范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影响着一个寨、一个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当地群众创建一个能带头致富的班子,在推进贫困村新农村建设中至关重要。一要注重发现苗子,培养好接班人。把那些热爱农村有志于家乡建设,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人,和长年在外务工创业,有见识、能办事、会办事、且办成一定事业的成功人士或准成功人士吸纳进党组织或村支两委,逐步改变目前贫困村基层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二是从县直单位和乡镇选派有一定能力和培养前头的中青年干部入村工作,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或村委会科技副主任(或科技专干),明确其工作重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从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一些热爱农村工作,有较强工作能力和事业心强的同志入村锻炼,既有利于使其自身得到锻炼,加快成长,又能充分利用他(她)们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突破口,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保证

应该说,农民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内因。由于受教育落后、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贫困村的农民群众无论是经营管理素质、科技素质,还是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相对于发达地区的农民是有相当的差距的。要使他们大多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他们参加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就必须加强培训,加强教育。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这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所在。在提高下一代农民素质的同时,通过他(她)们把一些新技术、新信息又带回村里、带回家里,促进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要不断改善乡镇中心小学办学条件,创建一大批保育式寄宿制学校,把大量的贫困村劳动力从陪读中解脱出来。二是积极开展农民技

术培训,采取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综合培训和专项培训,送出去培训和请进来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当家”的青壮年农民每人至少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同时,运用互联网、有线电视、手机短信等便捷的传播方式为贫困村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之一是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就现阶段来看,城乡差距十分明显,贫困村在水、电、路、校等方面更是大大落后于其他地区。笔者认为,在推进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着力点,在改善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为那些贫困的山乡增添几点亮点。一是在改善生产条件方面,应该把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实施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帮助贫困村的农民实现旱涝保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稳定地增加投入。同时,搞好贫困村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贫困村群众的祈求。二是在改善生活条件方面,以改善贫困村水、电、路、校等为切入点。要在前几轮实施扶贫工程的基础上,完善和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同时,以沼气池建设带动贫困村的改圈、改厕、改厨,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当地群众的人居环境,最终达到村容整洁。总之,通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贫困村行路难、上学难、饮水难、用电难、看病难等状况,逐步缩短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差距。

(四)以产业建设为支撑,把帮助农民稳定增加收入作为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发展生产,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如何实现这一点,特别是如何在众多的贫困村为农民群众建立起稳定、长效的增收机制呢?窃认为,应该因地制宜,引导扶持贫困地区依靠独有或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培植壮大支柱产业。一是大力扶持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龙头企业,依托

贫困农村建立基地,可采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思路,帮助贫困村建成企业的第一车间,最终实现“双赢”。二是组织引导贫困村在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上作文章。在这方面,龙山县的比耳村算是成功的例子,他们的比耳脐橙已成为闻名省内外的品牌,连北方的不少大客户都被吸引过来。

当然,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长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去探讨。这里,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田科成,龙山县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主任


第二篇:贫困村调研文章


关于井江乡高硐村贫困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和我县十三届二十二次全会精神,研究现阶段我局对口扶贫村高硐村扶贫攻坚工作。我秉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调查了高硐村贫困现状和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同时契合高硐村发展实际研究提出了应对方案。

一、 高硐村现状

井江乡高硐村位于井江乡西南部,与花滩镇丰坪村接壤,全村有村民小组7个,总人口1050人,共305户,有贫困户65户,贫困人口182人,其中因病致贫的有39户116人,因灾致贫的有14户36人,因残致贫的有6户116人,因学致贫的有3户7人,因缺资金致贫的有2户3人,因交通条件落后致贫的有1户4人,贫困发生率达21.31%,20xx年人均收入2370元,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养殖和闲时务工为主,全村仅有一个长宁县茂园苗木专业合作社。经过认真调研分析,高硐村贫困的原因主要有: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致贫、因残致贫、缺资金致贫、交通条件落后致贫等。

二、 存在的困难

- 1 -

(一) 国家方针政策、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宣传不到位。

高硐村许多群众,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一味的等着被扶贫,这样就无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同时许多村民知识水平较低,了解学习国家政策和科学知识的机会较少,无法抓紧机会脱贫致富

(二)地理自然条件较差,医疗服务能力有限。高硐村地理位置边远,人多地少、发展趋于边缘。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落后,群众接受外来的信息少。从水、电、路的基础条件来看,覆盖面较大,但质量较差。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不够完善。虽然农村合作医疗给老百姓大病医疗提供了一定保障,但因贫困村较偏远,主要的医疗服务还得依靠村卫生室,而卫生室医务人员也是由村医兼职,难以保证全天候及时优质服务。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产业发展规模较小。近年来,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大部分家庭都是由老人带孙儿留守在家,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女性较多,他们接受科技的能力差,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还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主要是满足生活上的自给自足,主动发展种植大户的不多,在为数不多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中,各谋出路,导致产业发展规模较小。

(四)扶贫资金较为缺乏。

- 2 -

立足我局条件,观高硐村现状,我局有限的办公经

费实在无法挤出太多用于扶贫工作,而高硐村恰恰需要许多资金才能完成扶贫工作。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需要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组党员老化。由于外出的人多,要求入党的人少,党员老化严重。二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强。部分村党员、干部仍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缺乏主动创事业的闯劲。三是村级硬件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村部办公场所有限,无活动娱乐场所,无饭堂等有关设施,一定程度的影响了村级工作开展。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

三、应对方案

(一)加强国家方针政策、科学技术宣传,加强思想观念转变。

1.扶贫先扶志,不仅从物质上给予帮助,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引导和教育,从精神上鼓励和鞭策,帮助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

2.大力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做到家喻户晓。驻村工作组通过召开党员会议、群众大会、座谈会等形式,深入

- 3 -

每家每户,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富民惠民政策;让群众真正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增强了党的感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帮助群众增强了遵纪守法观念,鼓舞了勤劳致富的干劲。

3.搞好宣传引导,培育新型农民。一是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村民法制意识和法律知识。经常宣传和学习一系列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法律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使村民能够运用法律解决一些矛盾问题和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全面提高农民的种养知识和科学技能。结合“科技下乡”等载体活动,有针对性地邀请果树专家、种养能手以及科协、工商、劳动等部门的专业人士对村民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培育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4.认真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营造和谐环境。经过调研,发现农村存在极个别小偷小摸现象,有个别村民喂养的鸡鸭等被偷被盗,以及农村计划生育超生严重的现象,向大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大家一定要守法,不要不劳而获,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收入,认真遵守国家的计划生育等法律法规,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儿女一个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二)加快道路交通建设,落实医疗和社会保障。

1.把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

- 4 -

2.动员所有在册贫困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了全村贫困户参保率达到100%,使全体村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坚持定期走访,安慰病人和家人,鼓励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不要发愁,帮助查他们找好的医院和想办法解决患病的困难;对残疾人、孤儿、五保户、军烈属等实行政府救助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农户纳入低保对象范畴,保障其基本生活,实现应保尽保。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进行思想开导,有效调处村民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增强群众致富的“造血”功能。在帮困扶贫“输血”的同时更加注重“造血”功能,通过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积极投身于脱贫“战役”中,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思想。带领群众以实现增收为目标,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针对农村在家的绝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的现实,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发展措施,依托劳动力较差的情况,重点发展种养殖业,重点引进适宜当地的珍稀苗木桢楠、银杏、土鸡和鸭子进行推广,发放包括养鸡、养鸭等养殖技术从书32套(册),开展自助培训,不断提高在家务农的贫困农户种养技术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确保贫困农户收入逐步增长。

- 5 -

(四)加强对上衔接。特别是与扶贫移民局和各联系部门的衔接,争取上级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多关心和支持高硐的发展,力求相关部门能加大对高硐的关心支持力度。

(五)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活动阵地管理。建立健全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村委会议事规则的同时,坚持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进一步提高村级班子服务群众的意识、依法办事水平和维护稳定能力,使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真正成为带领广大村民发展经济的领路人。规范农家书屋、村民活动室、会议室管理;实行村干部轮流坐班管理制度,定期对活动阵地进行检查维护,填写阵地日常管理使用工作日志,确保活动阵地功能完善,方便群众办事,使村级阵地成为服务群众之家。

- 6 -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寒假社会调查报告姓名徐杰学号20xx01030101学院地球科学学院时间20xx年2月13日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一调查方案一调查的意义及目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开展农村已经发生了翻...

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某某单位职能作用,努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一、基…

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引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为改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国家曾建设性地提出建设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随着…

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xxx大学xx社会实践报告题目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姓名学号班级专业学院日期1xxx大学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随着xxx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基础设施逐步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

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来源调查报告更新时间20xx89浏览次数9一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当前我省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正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规划工作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全...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前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来自福建省惠安县辋川镇峰崎村的实地调查何晓腾3125706015前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时代的召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生...

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4

关于家乡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七星关区千溪乡农村建设情况临床医学系4班葛亚琴120xx130193我的家乡是农村今年寒假回家对家乡的新农村进行一次调查这些年家乡的变化真的很多以前破旧的房屋泥泞的道路混乱的村貌...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来自河南省濮阳市及下属南乐县清丰县的实地调查姓名张利伟学号102259006113前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

关于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县新农村道路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这个暑假过的跟以往有很大不同我第一次自主的做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是关于我们村近几年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发展变化的第一次深入农户与村干部交流感受颇深在调查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们村的...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它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概述实践时间20xx年2月10日20xx年2月17日实践地点实践目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自那之后全...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