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精细赏析

时间:2024.4.5

天净沙①·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③。夕阳西下,断肠人④在天涯⑤。

注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元代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小令只有一曲子,套数由同一宫词中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这首《天净沙》是小令。

②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③瘦马:瘦的马。马因长途跋涉而累瘦。

④断肠人:悲哀、伤心极度者。

⑤天涯:天边。涯,边际。

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赏析一:

这是马致远小令中最著名的一只,被称为“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韵》),它以郊野日暮的秋景为衬托,抒写了作者深沉的愁思。这支散曲凝聚着作者长期的人生体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失意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寂寞愁苦的情怀,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是那个骑着瘦马漂泊天涯的征人。此时,他正迎着寒凉的秋风行走在荒僻的古道上。“枯藤老树昏鸦”的荒凉景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暖气氛,从正反两个方面牵动着游子的愁肠,引起他无限乡思。“断肠人在天涯”是全曲的点睛之笔,有了它,各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整体上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一切景物也都有了着落。

这支小令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借景抒情,以景达情。全部思乡之情都通过一组组景物组成的画面来表达。作者把愁思融进门面,甚至把抒情主人公及其坐骑瘦马组成黄昏行旅的画面,从而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孤寂的心境,企望的目光,并且可以使人透视到马背上主人公疲惫憔悴的身影。作品的主题就通过这样一幅秋郊日暮羁旅图展现出来了。散曲的语言凝炼自然,明白如话,而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特别是开头三个“鼎足对”,由九个名词、九种景物组成,毫无雕琢,也不用动词和关联词语加以连接,而意境自现。构成了一幅幅可资想象的画面,视觉形象特别鲜明。

赏析二: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1.简约与深细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像。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写这些事物与游子活动的关系,但读者又可以想像得到,并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3.景色与情思相融

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赏析三:

从全诗基调来看,诗中充满了一种悲凉的意味。诗人眼中满目的苍凉,触目所及无一不撩起沉重的叹息和孤独感。

世界是那么的大可有诗人容身之地啊?就算有诗人的容身之地,又可有和诗人交心的人儿啊?诗人的处境像是在苍天在穹庐,空间是那样的邈远,又是那样的狭小。

邈远的让诗人眼前的事物独成一体。他们是那样的相似却要自成一家,留出的空间是让空间来充填吗?多么的虚空,支离成碎片而不能拼凑,即使拼凑也失了整体。空隙如一个不能愈合的伤疤存在着,这种存在成了诗人心里永远的痛。“枯藤、老树、昏鸦”两个字一顿,读起来没有要连续的意思,都是衰老,死亡的象征,它们被空间隔绝着,立体存在在时空当中。枯藤没有攀附在树上,昏鸦也不曾落到树枝上,就这样你是你的悲凉,我是我的肃杀,连这悲也要独自承担,孤独的诗人连流泪的理由也要说与自己来听,这是怎样的一个无声的大无边的世界,能把人的感情吞没在茫茫的时空里。

狭小到诗人生活中的“夕阳西下”,时间的轮回。诗人的生活像是一个圈,他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圈当中,每次的徘徊,即使很短的距离诗人都跨不出这个圈,然而圈外的人也走不进来。一天的生活终到夕阳收场,纵然肝肠寸断,也无人来怜。这小圈成了诗人独徘徊的空间。因无人闯入,而变成天地悠悠的广大,顿觉自己只是属于广大之中的一点,孤独感随之而来,“天涯”也成了小圈的一种替换。人往往在家里没人时感到原本人多屋小的家一下

子变大了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大与小已然没有了鲜明的界限,诗人的孤独也没有了边界,像是波纹荡漾着无限的扩散,悲的意味越加浓厚。想哭吗?想!但是哭在心里,哭不出声,痛苦搁浅在肉体和灵魂上,无法喊出来。想找人倾诉吗?哪怕是个无知觉的人,我想只要是个活生生的人就好,无需他能说话,无需他能回答,只要他能和作者站在同一个空间里就行。可是太遗憾连这样的人都不存在。

突然有了救济的暖意——“小桥、流水、人家”整个画面一下充满生气。有了欢快的流水,动态的生机展现在眼前,先前的静态的景物,死寂的味道一扫而快。人家的温暖让作者的心得到了慰藉。天总不遂人愿,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莫过于再让你雪上加霜。看看这小桥,流水,人家,纵然是美好的,但这美好不属于作者,作者还是一个人的孤独。再反观后路——“古道、西风、瘦马”为什么美的后面藏着埋葬美的杀机,不给作者一点的希望呢?这种劈头盖脸的打击,让作者犹如在大冬天里淋了凉透骨的冰雨,冷瑟的缩在一角,眼前尽是满目的凄凉。古道是荒凉颓败的对着作者,西风是扫落叶的对待作者,瘦马是将死的对着作者。这些肃杀似刀锋雪剑严逼着作者,作者没有了退路,被抛弃在茫茫的宇宙空间,独自哀思,独自孤独吧!“断肠人在天涯”啊!

马致远这首诗充分体现出一个孤独者的形象。孤独者的欢乐无人分享,忧愁无处述说。大凡孤独的人都是有智慧的人。无聊者不会孤独,空虚者不会孤独,他们有的是孤单,寂寞。可是要做一个孤独的人又何其难,做了一个孤独的人又何其悲伤啊!

赏析四:

青山遮不住悲秋。秋,易使人悲叹,使人垂泪;秋士悲,秋女怨,九曲回肠的碎心曲,让人揪心。

上段三句二十八字,九个名词为世人绘出一山水长卷,不同的景物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不得不令人拍案道奇。而其中的“小桥流水人家”,细致地描绘出江南的美景,而为人们所熟知。这种音节和谐、情景交融的曲子,故有“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誉,的确委实不过。

“悲落叶于劲秋”,秋古来触发深思。光阴如梦,往事不堪回首。马致远曾经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余载,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时的作品之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空有满腹学识,却无处施展才华。失意、痛苦、悲凉、孤独,一切的一切也只能用手中的笔,痛吐出来,倾诉出来。是境,是景,水乳交融,情景映衬;是意,是情;相辅相成,相济相生。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

赏析五: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抒发,绝非无病呻吟之作。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

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很形象地写出了晚秋和晚秋黄昏的景与境。深秋时节,万物肃杀,青藤枯老,黄叶落尽,被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上,栖落的一只乌鸦瑟缩着,在傍晚的静寂中,不时发出几声嘶哑的叫喊。这里的“老”字,既是言树木年纪之“老”,枝干之“老”,形态之“老”,又是形容秋天片叶不存的树木饱经风霜,几历沧桑的萧疏、凄凉的状态,从而透视出结句“断肠人”当时的心境和经历。“昏鸦”的“昏”字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黄昏时分;二是形容乌鸦觅食一天,黄昏时已无力、没精打采,幸好找到一处栖息之地,那昏

昏欲睡的样子在游子的眼中是可怜又甜蜜的。因为它们毕竟还有个“巢”啊!

次句,在昏重得几乎叫人难以喘息的时候,忽现“小桥流水人家”。只见一架小桥,桥下一弯秀水,潺潺流淌,水边桥头,几间小屋错落有致,小屋上缕缕炊烟袅袅飘起,显得那么安恬、温馨。这一切使游子的眼睛一亮,但马上又黯淡了。他的孤寂与这温恬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他企盼的、看到的,恰恰是他不可能得到的!这里的“小”,并不是实写桥的大小,而是就视觉形象而言的“小”。“流水”只写水动而未闻水声,也是因水远之故。从构图上讲,“流水”又恰与“小桥”动静相对,动静相生,无声之动更显其静。“人家”一语,用得极妙,由于距离极远,又在黄昏中,房屋、人物分辨不清,只是炊烟袅绕才告诉天涯游客,那是有人居住的屋舍。这一句全为远视所见,不仅写景上有了新的扩展,而且在心理上很细微地传达了羁旅天涯者对安居家乡的生活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接着现出“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在一条黄尘漫漫、秋风飒飒的古驿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精疲力竭的马迟缓地走着。一个“古道”。让人马上想到路途的曲折而漫长,古往今来这古老的道路上不知走过多少匹这样的“瘦马”,拨响了读者心中那通往遥远过去,与古人共鸣的琴弦,“瘦马”一词在全曲中的地位比较重要。秋高草长的时日刚刚过去,按理马是不该“瘦”的,但作者这里是以马自比,写马旨在托人,马瘦人更瘦。马都很难再忍受背井离乡的飘泊之苦,骑在它背上有思想、重感情的人就更无法坚持了。

前面都是写地上的景物,接下来作者把笔锋一扬,画出“夕阳西下”的天空,为地上的景物绘就了一轮血红的西坠的夕阳作景幕。落日残照,本易引人惆帐、感伤,却又偏偏“西下”,就更增添了一层怆神寒骨的迷离之意。“夕阳西下”又与“昏鸦”“西风”一起点明时光紧迫,已到暮晚,季节上到了游子归家的季节,可这个时节、这种时辰却仍有“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怎不叫无家可归之人痛断愁肠?一个“断肠”。把“天涯沦落人”的无法言传只可意会的感受与苦楚传达得淋漓尽致。

作者介绍: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第二篇:天净沙·秋思 扩写


天净沙秋思扩写

天净沙秋思扩写

天净沙秋思扩写

天净沙秋思扩写

天净沙秋思扩写

更多相关推荐:
古诗文名句赏析[1]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运用夸张手法虚写大海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出诗人的博大胸怀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写春潮涌涨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之景3海日生残...

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名句赏析观沧海主题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伟大的抱负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赏析这四句是虚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呈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次北固山下主题表达了远离...

名句赏析

七年级目录一次北固山下二赤壁三十五夜望月四秋词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六题破山寺后禅院七登岳阳楼八使至塞上九黄鹤楼一次北固山下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赏析字面意思是...

名句、古诗赏析

八年级语文期未复习八下名句古诗赏析13单元内容班级姓名学号一名句填空八上名句1五岭逶迤腾细浪2感时花溅泪3烽火连三月4商女不知亡国恨5僵卧孤村不自哀6夜阑卧听风吹雨7人生自古谁无死8海内存知己9会当凌绝顶10几...

古诗名句、佳句赏析

古诗名句佳句赏析1回乡偶书贺知章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侧面表现了诗人离乡之久变化之大2夜雨寄北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诗人把思念深情化为重聚希冀3淮上与友人别郑谷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名...

古诗名句赏析

1钱塘湖春行作者朝代首联点明观景处所写西湖远景颔联描写西湖早春景象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出了春天来临的气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早莺春燕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颈联描写西湖的花草美景乱花勾画出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浅草...

千古名句

千古名句李白的千古名句1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酒肆留别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5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6安能摧眉折腰...

20xx年古诗词名句综合检测试题及答案

79年级古诗词名句综合检测试题1曹操的观沧海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博大胸怀的诗句是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写春天草长莺飞百花初绽的句子是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色的句子...

课外古诗词名句集锦

初中课外古诗词名句集锦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七年级上册语文诗词名句背诵

七年级上册语文诗词名句背诵检测练习班级姓名分数一古诗词名句背诵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3论语中论述复习知识的重要性的句...

初中名句

回乡偶书中把几十年的生活变迁包含在一句中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木兰诗中运用夸张手法写行军之神速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描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朔...

热点名句及理解性默写名句

热点名句及理解性默写名句一热点名句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4稻花香里说丰年...

天净沙秋思名句赏析(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