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

时间:2024.4.13

天净沙 秋思

预设目标:1.注重初读感知,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

2.进行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帮助学生进行文化建构。

3.尝试多角度阅读,在比较阅读中进行多元解读。

一、导入

立秋季节的到来,宣示着秋的悄然离去。古人能“一叶而知秋”,他们亲近自然,对季节的变化何其敏感!你是如何觉察秋的来临的呢?你又会用什么词语来概括这个季节。(生思考回答,引导生感知秋。)

元代散曲家马致远仅有28字的天净沙,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他所描写的深秋的意境中,解读他由秋而生发的情感。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读自己预习时对这首小令的初步感受和感悟。

三、赏析品读

1、简介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元大都人。与关汉卿、王实甫和白朴并称元代杂居四大家。重要的杂剧《汉宫秋》、《青衫泪》、《黄粱梦》。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致远笔下的秋季景色。

3、画出点睛的诗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4、如何描绘的?几种景物?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具体的描绘。

师点出有形可感的事物,传达作者感情,寄寓作者感情,称之为意象。

四、拓秋

1、出示关于“秋”的诗句。

让学生自由点评,齐读。

2、“悲秋”

解读《早寒江上有怀》。

联系比较,结合孟浩然从诗歌中表现出的矛盾心理,结合马致远的身世背景,再次解读他的人生之悲。理解“断肠”的思想深刻性。

3“欢秋”

比较阅读《秋词》和《天净沙 秋》。

《秋词》中描绘的景象: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拂,描述了一副开阔之景。风格爽朗明快,表达了积极乐观的心境。

《天净沙 秋》色彩绚丽、明朗、清丽,积极向上,乐观开朗。

结合词性,比较《天净沙 秋思》,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手法。

五、拓思

秋士易感,往往在萧瑟衰败精致中抒发自己的乡愁。

1、《静夜思》,抓住“霜”字,一写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烘托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凄悲凉。再次分析《天净沙 秋思》中“瘦”字:人之瘦,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

2、《乡愁》。

二生朗读。

余光中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更体现了诗人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借助《天净沙 秋思》中的意象来分析,诗歌中四个意象集中的表现情感的方法。

3、引导学生自己读《唐诗》

1

写乡愁:

直白: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含蓄巧妙: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寄寓深刻的情感、思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

处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五、小结。

我们用《天净沙 秋思》来拓展秋的诗歌,悲秋、欢秋两个部分,来对比联系阅读;拓

“思”,借助《静夜思》和《乡愁》,来解读思乡、念家的感情。又通过这“秋”和“思”的 两部分的拓展来多角度的解读《天净沙 秋思》。语文的学习不仅仅限于课堂,更要拓展到文 学中,拓展到文化中。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

2


第二篇:天净沙秋3


《天净沙·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体会曲中“孤村” “飞鸿”、“青山”等意象所描绘出的秋日萧瑟与明朗的意境。

2. 理解“一点飞鸿影下”前后作者视角的转换而展现的不同秋景,感受作者厌恶官场、寄情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乐观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曲中“孤村” “飞鸿”、“青山”等意象所描绘出的秋日萧瑟与明朗的意境。

难点:理解“一点飞鸿影下”前后作者视角的转换而展现的不同秋景,感受作者厌恶官场、寄情山水,在孤寂中享受美景的乐观态度。

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激发秋天之感

同学们,你能回忆起有关秋天的诗词吗?试着说一说作者在其中流露出的情感。

预设:《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

面对秋天,文人们真是感慨万千。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元曲四大名家之一的白朴笔下的秋景和秋意。

(板书:天净沙·秋)请同学们大声读课题。 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是这首曲的题目。

二、多样朗读,感受韵律

1.学生散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处理得当。

2.抽学生读,其他学生点评。

3.布置齐读。

三、借助意象,感悟意境

1. 作者通过哪些关键的景物描绘了怎样的秋景?

明确:梳理文章内容;明确“鸿雁”是从孤寂萧瑟的环境中飞到明丽美好的环境中。

遥看天际那一抹红霞,一座村庄孤独的坐落在夕阳下。

那轻淡的烟雾下,有一个干枯的老树,因天寒归巢乌鸦栖息在上面。 一只鸿雁从远处掠过,飞向那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中。

2.“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作者所描绘的秋天之景,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鸿雁”暗喻作者;结合背景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厌恶官场,向往隐居。

小结:白朴俨然就是文中的那只“鸿雁”,厌恶元朝的官场,渴望飞向那一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在那样美好世界里隐居。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四、推展阅读,感悟写法

在白朴拒绝为官,寄情山水的岁月中,以“天净沙”为曲牌名写了“春夏秋冬”一系列小令,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天净沙?春》,结合我们这节课所学,讨论下在写作手法上值得借鉴之处。

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明确:1.动静结合;2.对比;3.选取能够代表季节的典型景色;4.寄情于景。

五、小结归纳,作业布置

1.请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

明确:作者通过描写秋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在动静结合、萧瑟低沉与明朗艳丽的对比中,表现力白朴对于官场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

2.作业(二选一):

?将这首散曲改写为一篇写景的散文(300字左右);

?借鉴《天净沙·秋》和《天净沙·春》的词牌特点,写一首描写“春夏秋冬”四季之一的散曲。

六、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孤寂萧瑟 厌恶官场

飞 鸿

明丽斑斓热爱隐居

更多相关推荐: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作者由外界的事物触发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篇一天净沙秋思gt教学反思讲完这节课我感到语文课堂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重点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最大容量地去训练学生的语文素质文以情而发我始终还是坚信这样的一句话因此在课堂上我仅仅抓住秋思的主题让...

天净沙 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石琳每周的星期三是我们语文组集体教研活动时间本周我非常荣幸地接到了讲一节公开课的通知我准备尝试我没有讲过的公开课的课型诗歌于是征得了备课组全体成员的同意古代诗歌四首被初步确定但是四首诗一节课下...

《天净沙·秋》教学反思doc

天净沙秋教学后的几点思考博外杜建红我们先来看几篇虽然稚嫩却必须呵护的学生作品天净沙春山谷回声嘹亮青松依然英朗清泉依山荡漾细柳飞扬碧空归雁南翔天净沙夏绿池香荷鸣蛙烈日燥蝉嘻哈落晖凉风清爽青山绿水南雁盘旋枝桠天净沙...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执教白银市平川区种田中学苓睿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凉州区永昌镇和寨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文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残花风沙烈马轻烟枯木残霞薄雾彩蝶黄花残阳似血魂伤人在天涯讲完了这首元代的散曲小令我不禁就这样吟诵起来是的这首曾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小令...

《天净沙.秋思》导学案(正课)

主备人课时安排使用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校审核人学生姓名天净沙秋思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马致远及其作品和元曲相关知识2理解词中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3体会作品中情感抒发与景物描写的关系感受词人写景的妙处4...

山东省巨野县独山镇第二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4 天净沙·秋思教学案

天净沙秋思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重点难点1诵读全曲理解曲的内容2领悟曲中情趣教学时间一课时导与学过程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导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唐诗宋词元曲互相辉映是我国...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掌握文学常识2品析诗歌中的几个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魅力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教学重点品析诗歌中的几个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提高对古代...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王亚楠0831414课文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