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供材料合同签订方式不同,纳税处理有异

时间:2024.3.31

建筑行业中,"甲供材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相关的税务处理及#5@p的开具却纷繁复杂,以下区分不同情况做一简要分析,以备企业提前做好规划,避免事后因处理不当所导致的涉税风险。 所谓"甲供材料"建筑工程,是指建设单位(甲方)与施工单位(乙方)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不包括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在开具#5@p时"甲供材料"价款不能作为#5@p开具金额,建设单位固定资产或开发成本计价中应包括"甲供材料"#5@p实际金额,并据此按有关规定计提的折旧、摊销成本扣除。施工单位提供建筑工程劳务,应开具建筑业#5@p。

通常情况下,甲方与乙方的运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合同内"甲供材料",二是合同外"甲供材料",主要体现在合同签订时的不同处理。

对合同内"甲供材料",又可区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甲方转售材料。合同规定,工程总造价1000万元,乙方施工费400万元,材料部分完全由甲方自购,相关的增值税#5@p开具给甲方,甲方材料部分在"在建工程"中核算,列入开发成本,甲方将材料提供给乙方用于建筑工程。此种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据此,若以甲方名义购入材料,甲方应将材料再销售给乙方,同时应缴纳增值税并开具#5@p给乙方。

甲方账务处理:

借:工程物资

贷:银行存款 借:预付账款-工程款-乙方

贷: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乙方的税务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因此,乙方应就这1000万元开具建筑业#5@p给甲方并缴纳营业税。

方式二,甲方代购材料。合同规定,工程总造价1000万元,乙方施工费400万元,材料部分由甲方代购(此种情况甲方主要考虑对材料的质量把关,以提高工程质量,因此要对工程用的材料进行监管和采购),对委托代购,受托方甲方不垫付资金(具体到操作上通常这部分材料款并不真正打到乙方的账户,仅是做往来款项处理),销货方将#5@p开具给委托方乙方,并由受托方甲方将该项#5@p转交给委托方乙方;受托方甲方另外收取手续费。此种情况下,根据《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国税发[1993]149号)文件规定,代购代销货物,是指受托购买货物或销售货物,按实购或实销额进行结算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营业税若干政策法规的通知》(财税字[1994]26号)规定,代购货物行为,凡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不征收增值税;不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无论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算,均征收增值税。

(一)受托方不垫付资金;

(二)销货方将#5@p开具给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将该项#5@p转交给委托方;

(三)受托方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销售额和增值税额(如系代理进口货物则为海关代征的增值税额)与委托方结算货款,并另外收取手续费。

据此,若甲方以乙方名义购入材料,甲方按实购或实销额与乙方进行结算并收取手续费,甲方应就取得的手续费收入缴纳营业税。

甲方账务处理:

借:预付账款-工程款-乙方

贷:银行存款

借:预付账款-工程款-乙方

贷:其他收入——手续费

乙方将甲代购的材料应全额计入工程造价,一并开具"建筑业"#5@p计征营业税。

对合同外"甲供材料"(下称方式三)。

方式三,合同外"甲供材料".工程总造价1000万元,甲方与乙方签订的合同价款不包括甲方自行采购材料部分600万元。合同注明材料部分由甲方自购,相关的增值税#5@p开具给甲方,甲方材料部分在"在建工程"中核算。与乙方的合同中仅规定,乙方施工费400万元。此种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据此,合同外"甲供材料"即甲方应按提供建筑业劳务材料金额600万元于建筑工程所在地缴纳建筑业营业税。

甲方其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乙方应按400万缴纳建筑业营业税并向甲方开具"建筑业"#5@p。

"甲供材料"合同签订三种不同方式流转税涉税分析:

方式一,合同内"甲供材料"甲方需向乙方转售材料。依合同规定,工程总造价1000万元,乙方施工费400万元,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部分由甲方采购,但供货商的材料#5@p已开具给甲方,形成甲方需向乙方转售材料。甲方应缴纳销售材料增值税并开具增值税#5@p,乙方应按工程总造价1000万元缴纳营业税并向甲方开具"建筑业"#5@p。

方式二,合同内"甲供材料"甲方代购代销材料。依合同规定,工程总造价1000万元,乙方施工费400万元,材料部分由甲方代购,甲方另外收取手续费。甲方同时具备代购货物条件,不征收增值税,但另外收取手续费应缴纳营业税。乙方应按工程总造价1000万元缴纳营业税并向甲方开具"建筑业"#5@p。

方式三,合同外"甲供材料".依合同规定,乙方向甲方收取400万元施工费用,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600万元由甲方自行采购,并提供给乙方但与乙方不发生材料结算。乙方应按400万元缴纳营业税并开具"建筑业"#5@p。甲方自行采购材料600万元,应直接计入"在建工程"中核算,并按照600万元缴纳营业税,但不需要开具建筑业#5@p。

综上所述三种不同"甲供材料"方式,合同内"甲供材料"方式一与方式二,甲方转售材料应缴纳增值税,甲方代购材料应缴纳营业税。相对而言,甲方增加了税收成本。方式三合同外"甲供材料",甲方按提供材料600万元与乙方按提供建筑业劳务400万元分别缴纳营业税,但总体税负并没有增加。

涉税风险提示:方式一,合同内"甲供材料"材料#5@p的开具,甲方若以领料以调拨单方式拨交乙方材料,乙方未按规定取得材料的合法#5@p,不能作为工程成本税前扣除。

方式二,甲方应注意同时具备代购货物条件,并另外收取手续费。

方式三,甲方向乙方提供材料,应自行申报缴纳营业税,在开具#5@p时,"甲供材料"价款不能作为#5@p开具金额。甲方固定资产计价中应包括"甲供材料"#5@p实际金额,并据此按税法有关规定计提的折旧允许税前扣除。

建议"甲供材料"甲方与乙方签订合同时,事前要统筹规划选用不同的方式,以保质保利,规范操作行为,规避税收风险。


第二篇:甲供材料的处理


所谓“甲供材料”建筑工程,是指由基本建设单位提供原材料,施工单位仅提供建筑劳务的工程。 对于甲供材的税务处理问题,应该将在政策上是比较明确的。但是由于对于甲供材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这就带来了开票的问题,以及随着而来的其他税收问题。下面,我们分两个部分和大家来解读一下甲供材的税收处理问题。第一部分,我们和大家解读一下甲供材如何征税的相关规定;第二部分我们和大家来探讨一下对于甲供材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衍生出来的开票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关税收处理问

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部分:甲供材征税的相关规定甲供材征税问题主要指的就是甲供材如何征收营业税的问题。《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纳税人从事建筑、修缮、装饰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结算,其营业额均应包含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和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在内。”营业税“建筑业”税目中包含以下几个项目:①建筑、 ②安装、 ③修缮、 ④装饰、 ⑤其他工程作业。《实施细则》第十八条,将①建筑、③修缮、 ④装饰这三个项目中的甲供材都纳入了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剩余的两个是安装和其他工程作业。对于其他工程作业,在《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几个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045号第一条规定:“纳税人从事建筑安装工程作业中的其他工程作业,无论与对方如何结算,其营业额均应包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及其他物

资和动力价款在内。因此,剩余的就是”安装“项目了。从实际看,安装项目涉及甲供的主要是设备,材料较少,但是实务中,安装工程中涉及到甲供材的,税务机关一般也是要求并入营业税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的。因此,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无论建设方和施工方如何进行结算,甲供材都要并入施工方的营业税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税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防止纳税人将”包工包料“的建筑工程,改为以基本建设单位的名义购买原材料,从而逃避营业税收。

以上是对甲供材征收营业税的一些最基本的政策规定,近几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于甲供材征收营业税问题又出台了一些新的规定,大家也必须要关注的:

1、甲供设备不征收营业税。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于安装工程,如果安装的设备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其营业额应包括设备的价款在内。不作为工程产值的,不征收营业税。而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文的规定:“其他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也不应包括设备价值。”且具体设备名单可由省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列举。这里说的是设备,和我们甲供材有什么关系呢。实际关系还是很大的,对于甲供物资,有些是材料,有些是设备,根据财税「2003」16号文的规定,设备不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但材料要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界定材料和设备的区别。这个看

似简单,但在实务中往往很困难。比如象光缆、线缆,以前大家可能都将其视同为材料,而16号文则界定为设备。而且16号文授权了省级地方税务局进行设备的认定,这对于解决纳税人对材料和设备的认定上的争议很有帮组。

2、装饰工程中甲供材不再并入营业额征收营业税。根据20xx年8月17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以清包工形式提供装饰劳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14号文的规定:“纳税人采用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人工费、管理费和辅助材料费等收入(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确认计税营业额。 上述以清包工形式提供的装饰劳务是指,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 因此,在“建筑业”税目中只有“建筑”、“修缮”、“安装”和“其他工程作业”项目中的甲供材需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

第二部分、甲供材的会计处理及相关的问题我们说,甲供材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在于不同的会计处理上,由此衍生出来的甲供材如何开票的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税务问题。为更好的分析甲供材的会计处理问题,我们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下:案例:某企业委托一个建筑单位修建厂房,工程总造价为1200万元,其中甲供材为200万元。

我们主要是分析建设方也就是这个企业对于甲供材的会计处理问题。

该企业从市场购入材料时的会计处理是比较明确的: 借:工程物资 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200万元

这里假设该企业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是普通#5@p然后,该企业将这200万的材料提供给施工方用于工程。在该企业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时,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关键。在目前实务中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预付账款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在工程中,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壑卸家?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且在工程总造价的核算中,所有的材料都要提税后计入工程总造价,即工程造价是含税价。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我们将工程的总造价作为建设方应该支付给施工方的工程价款。建设方在支付现金给施工方时是做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方将材料给施工方时(就是我们所说的甲供材)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只不过一个付的是现金,一个付的是实物,在不存在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企业无论是支付现金还是实物,最终预付账款总结算价款的金额应该??200万元。

2、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建设方认为,我买的物资给施工方就是用于我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我的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

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看,目前对于甲供材究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实务的会计处理中,有些建设单位发出甲供材是采取的第一种方法,有些就是采取的第二种方法。因此,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只要能为会计信息的第三方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两种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就带来的下一步的施工方建筑业#5@p的开具问题:模式一: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没有进入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应该按1200万开具建筑业#5@p,并按1200万缴纳营业税。

模式二: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最终开具建筑业#5@p时,只能按1000万开票,如果按1200万开票就会导致200万材料在建设方重复入成本的情况。但是根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无论施工方是按1000万开票还是按1200万开票,甲供材都必须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施工方都必须按1200万元征收营业税,这个和模式一是一样的。

因此,从理论上而言,对于施工方,无论建设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他的税收负担是不变的,只不过是根据建设方的会计处

理的不同,开票金额有所不同罢了。但现实中的情况是,由于营业税是一个流转税,流转税的可转嫁性决定了施工方所要缴纳的营业税,最终实际是转嫁到建设方身上的,至少是部分的转嫁。因此,对于建设方而言,他倾向于采用第二种会计处理模式,在这种会计处理模式下,建设方直接将甲供材计入工程成本,这样就不需要施工方开票了。由于税务机关监管的原因,这部分不开票的甲供材,施工方也一般不会去主动申报缴纳营业税,而且建设方甚至在进行工程预算确定工程造价时,对这部分甲供材就没有提税并入工程总造价。从这个角度考虑,建设方更倾向于第二种会计处理模式。但在这种会计处理模式下,施工方承担了很大的风险。我们知道。如论建设方会计处理如何,施工方是甲供材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问题,要求施工方补税的话,施工方只有缴纳,甚至还会承担偷税而被处罚的风险。无论和建设方如何处理,都必须就甲供材缴纳营业税。至于甲供材没有提税的问题,施工方应自己和建设方协商或向相关工程管理部门寻求解决方法。

说到这里,似乎问题已经比较明确了,无论建设方是采用模式一还是模式二进行甲供材的会计处理,对于施工方缴纳营业税而言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在理想状态下),只是开票金额的差异,模式一,施工方按1200万开票,模式二按1000万开票。

但问题还远远没有完。我们考虑了建设方的问题后,就要考虑一下施工方的会计和税务处理问题了。

模式一,施工方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 200万元

贷:预收账款 200万元

施工方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按工程进度确认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这里,对于施工企业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施工企业按1200万开具建筑施工#5@p给建设方,按1200元在账面上确认收入,但对于200万这部分的甲供材,由于材料是建设方购买提供给施工方的,#5@p的抬头肯定是开给建设方,且在建设方入账的,对于这部分材料,施工企业无法取得#5@p,也就无法入成本。对于这部分,施工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扣除是一个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以下两种解决方式:1、施工方对于甲供材#5@p入成本的问题,由双方在工程结束,决算报告出来后,施工单位凭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5@p清单计入施工方工程成本,并允许在税前扣除。

2、部分国税机关认为这是转售业务:即建设单位外购物资转售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最后开总的#5@p向建设单位结算,对建设单位应征收增值税,至于进项税款当然能够得到抵扣。这样,

施工企业就能取得材料的#5@p了,但是建设方则必须对材料的销售缴纳增值税。我们认为,这种处理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建设单位购买的材料给施工方最终还是用于建设单位自己的工程,实际上是一种自用行为,不能视为转售业务征收增值税。但是在实务中,第一种处理方式往往得不到某些税务机关的认可,他们机械的认为只有取得#5@p才能入账,其实根据《企业所得税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只要是真实的,并取得了合法有效凭证就可以税前扣除。这里合法有效凭证不是仅指#5@p,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取得的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5@p清单也应视为合法有效凭证,况且是真实发生的。为了避免与有些税务机关不必要的争议,一些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建设单位,在购买材料时取得增值税专用#5@p,并申报抵扣,随后按原价开增值税专用#5@p给施工方,这些没有差额也不要缴纳增值税。但在实务中,大多数单位并不愿意按这种方式进行处理。

在模式二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这时,施工方按1000万开票,也就不存在200万甲供材无法取得#5@p入成本的问题。同时,考虑到税务机关监管不到位的原因,这种会计处理方法还能少缴部分甲供材的营业税,对两方都

有利。但是,施工方也要知道,这种情况下,自身承担了很大的

风险,如果税务机关发现了,施工方必须要缴纳甲供材营业税,甚至要按偷税进行处罚,同时由于甲供材在工程造价时没有和建设方按规定提税,最终只能是自己承担。

由于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甲供材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从某种角度讲,以上两种模式都是可以的。 从税务机关的角度讲,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第一种模式,这样能很好的将甲供材纳税收监管的范围。因此,有些税务机关明确规定,对于工程,建设方不允许直接凭商业#5@p入工程成本,必须取得建筑业#5@p入工程成本。否则按未取得合法有效凭证,这部分成本不能提取折旧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当然,这种规定是否合理有待商榷。但这确实是一种好的监管方法。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如果不考虑税务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模式一也是比较好的。因为,建设方在发出甲供材时,材料并没有立即用于工程,只是从建设方保管转至施工方保管。从会计处理看,如果建设方将材料发出时,就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但实际上材料还没有用于工程或全部用于工程,只是就计入在建工程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且,如果采用模式二,施工方在收到材料和发出材料不进行如何会计处理,不利于在工程中对甲供材的使用和监督管理。因此,模式二既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实际管理的需要。但考虑税务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模式二似乎更优。但我们说过了,这种情况下,风险主要是由施工方承担了。

既然模式一对税务机关有利,在不考虑税务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避税问题,对企业也有利,那么我们就要很好的解决模式一下产生的如何处理施工企业甲供材入成本的问题。我们认为采用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决算报告和建设方提供的购买材料的#5@p清单入成本是完全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实务上大部分税务机关对这种处理也是非常认可的。按转售模式,由建设方向施工方材料销售#5@p,从原理上讲就是错误的,在实务中是不可取的。

关于甲供材料缴纳营业税问题。《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甲供材料的处理

四十九条规定,发包人或者出租人应当自发包或者出租之日起30日内将承包人或者承租人的有关情况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不报告的,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与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承担纳税连带责

任。

依据上述规定,贵公司与建筑公司签订总价值为1000万的工程合同,其中工程合同内甲供材料800万,无论如何结算,建筑公司应按1000万缴纳“建筑业”营业税并开具建筑业#5@p。

在建筑业征管中,由于特定“甲供材料”原因,工程发包方要求承包方在投标报价及工程竣工结算价中不含甲供材料的,工程承包方出具的建筑业专用#5@p不包括甲供材料的金额。承包方一般以开具建筑业#5@p金额,缴纳营业税。甲方30日内又不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报告“甲供材料”金额。因此,甲方发包人应承担纳税连带责任,应缴纳甲供材料费部分(800万元)的营业税额由工程发包方承担。因此,若与建筑公司签订总价值为200万的工程合同,建设单位提供材料情形,建筑公司在开具#5@p时,“甲供材料”价款不能作为#5@p开具金额。

上述回复仅供参考。有关具体办理程序方面的事宜请直接向您的主管或所在地税务机关咨询。

欢迎您再次提问。

国家税务总局 2011/06/30

更多相关推荐:
甲供材料补充合同备案

建筑施工合同补充合同发包方甲方承包方乙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根据项目下称建设的实际情况遵循平等自愿互利诚信的原则经双方协商并依据浩宸容器办公楼及厂房项目中标合同第六条上述各项合同文件包...

甲供石材 采购合同20xx.3.20本

附表供货通知书供货通知书云安县卓越石材厂公司我司根据实际需要以20xx年12月05日签订的四海城1栋1室外建筑幕墙石材供货合同编号购字20xx第030号为依据要求贵司按下表所列货物名称规格型号价格数量交货日期向...

材料供应合同

钢结构管理房材料供应合同甲方聊城市市政经营开发中心乙方甲方因生产钢结构管理房需要由乙方供应建材为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经充分协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一乙方按照甲方的要求按时将所需...

沙石材料供应合同

材料供应合同甲方简称甲方乙方简称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甲方将华阴市世纪大厦现场搅拌站使用的沙石料承包给乙方购买承运为明确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经双方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第一条材料名称沙石料工...

水暖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合同编号工程分供合同工程名称分包内容发包方承包方年月日目录第一条产品名称型号数量以及合同价款3第二条付款及结算4第三条技术标准及质量要求6第四条包装运输及随产品必附资料等7第五条授权8第六条交货时间地点和方式8...

砂石材料供应合同样板

砂石材料供应合同采购方以下简称甲方供货方以下简称乙方甲方因工程建设的需要向乙方采购砂石材料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经双方平等友好协商特订立以下条款一甲方工程建设所需沙石根据建设需要全部向乙方采购二经双方协商后暂定以...

施工材料供应合同书

施工材料供应合同书为确保工程质量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和工程施工需要新绛公路管理段以下简称甲方与以下简称乙方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材料质量要求根据工作质量要求乙方应提供给甲方材料乙方严格把握材...

原材料供应合同

原材料供应合同甲方乙方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乙方向甲方供应事宜达成一致意见为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特订立本合同一标的数量价款二质量标准1甲方授权乙方供应...

材料供应合同

材料供应合同甲方乙方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就东方世纪城建筑工程所需材料的供应事宜签订如下合同条款一交货地点供货时间1交货地址东方世纪城工地2供货时间年月开始供货具体时间以甲方通知为准注以上价格都包含运费三...

建设工程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建设工程材料供应合同采购方以下简称甲方供应方以下简称乙方第一条目的和背景条款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本项建设工程的具体要求甲乙双方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本着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原则...

标准材料采购合同范本_secret

标准材料采购合同范本合同编号购货单位以下简称甲方供货单位以下简称乙方签订日期签订地点为了增强甲乙双方的责任感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双方实现各自的经济目的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第一条标的...

标准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采购合同合同编号购货单位以下简称甲方供货单位以下简称乙方为了增强甲乙双方的责任感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双方实现各自的经济目的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第一条材料品牌名称规格数量交付时间单价...

甲供材料合同范本(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