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屈原

时间:2024.3.19

享受节日文化 传承节日文化

走近屈原

汶上一中 郭玉亮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经历和作品。

2、激发学生对屈原的敬爱之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屈原的童年、读书、从政,流放的四个阶段。 【教学难点】

体会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设想】

通过了解屈原的基本史事,加深热爱屈原的爱国、爱家、爱人民的感情。对屈原的相关作品有一个基本感悟,同时加深我们对屈原的热爱,增强我们爱国热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xx年评选出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国入围的是屈原而不是孔子,可见屈原在国际上的影响非常大;每年端午节民间都要隆重纪念屈原,也说明屈原人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常高。今天我们走近屈原,进一步认识屈原。 二、名字与生辰:

从屈原的姓来说起,屈原本来不姓屈,他的祖先屈侠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受封在屈这个地方,也就是说他本应是姓熊,而以屈为氏。在古代,一个公族,就是本族,大家一个共姓叫姓,某一个支派叫氏,后来姓、氏不分了,所以称屈原姓屈。其实屈原应该是姓熊,以屈为氏,但是姓氏不分所以叫屈原,姓屈,那么屈原本名叫屈平,原是他的字,也就是屈原名平字原。平就是平正的意思,那么在宇宙当中天是最平正的,他的名象征着天;原就是宽广平坦的意思,在宇宙当中宽广平坦的是大地,原是地的象征。出生于公元前340年的正月初七,恰逢是寅年寅月寅日,按照古人的意思,生逢寅年寅月寅日,是人生最吉利的,也就是说,屈原他的名得天,他的字得地,他的生辰得人,天、地、人他都占了,所

走近屈原

以屈原是真正先天禀赋有内美,因此他引以为自豪,以天、地为他效法的对象,

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协调。

三、人生经历:

屈原所在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他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最终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几起几落的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秭归之乐平里(今湖北秭归县乐平里)。屈原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屈原虽出身贵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响,故而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从这时起,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的好事,博得了众口一词的赞誉。

屈原十七岁时出七里峡,游香溪与长江,读书于昭府,与昭碧霞相爱,第二年与昭碧霞定亲。当时,秦军犯境,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他一方面居高临下地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智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

二十岁时应怀王之召出山进京,这一年他在鄂渚为县丞。次年升任楚怀王左徒。这一年的深秋,屈原首次使齐。不久主持楚之内政外交工作。五国联兵攻秦,屈原随军而前。对内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受到旧贵族和顽固势力阻挠。《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屈原因上官大夫之谗而见疏,被罢黜左徒之官,任三闾大夫之职,时年二十六岁。

公元前299年,楚怀王受骗入秦,被扣留,楚立太子横为顷襄王。 三年后屈原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时年62岁。

四、屈原作品: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屈原的作品有《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共计25篇。

《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共373句,2477字;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伟大诗篇;是一篇热爱祖国,伸张正义,鞭挞黑暗,追求光明的杰作。

《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全诗373句,1560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

言、七言,偶有八言,提出173个问题,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11篇作品,供祭祀之用。

名言名句: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渔父》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湘夫人》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涉江》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怀沙》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卜居》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卜居》

五、屈原印象:

☆在一个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开始了历史中的漫游。

穿过世事浮华,走过凄凉无奈,跨过沧海桑田,来到了一望无边的汨罗江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好奇地回过头,见一个身材高大却看似柔弱得弱不禁风的老人,手里端着一杯水酒。杯中酒倒映的是寂寞的表情,还有颗颗的泪滴。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景在你朦胧的醉酒中逝去。一个逗号慢慢地缩成了一个句号,但是,我们拥有一个传诵千古的名字——屈原!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一个峨冠博带、腰配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你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出众的才华、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宪令,这是多么棘手的一个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会得罪多少权贵,会结下多少仇敌!你的前途会蒙上多少阴影!但这些你都不顾,你都忘记了。你只铭记自己的理想,铭记国家的富强,你毫无畏惧地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两次被贬的委屈压不灭你的理想之火,小人的谗言、君王的昏庸不能掩盖你

的理想之火。怀王在关键时刻还是想到了你,把你调回??

☆屈原总是将自己圣化,圣化成一个操守高洁的君子。他确实操守高洁。他总是以圣人的姿态引导楚王,努力使之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王,从而使楚国的政治走入正道;他总是从高悬而无根基的道德层面去评判现实中的楚王。其结果总是发现现实中的楚王与理想之间存在着距离。当然,屈原的自我圣化,并非为了自作圣王,而是为了以圣人的姿态辅助圣王,从而建立一个人间天国——道德理想国。屈原将自己的理想政治称之为“美政”:“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愿意以自相殉这个“美政”,可是,现实却击碎了他的理想乌托邦。这种自我圣化,这种在不可能的情况下追逐的道德理想,可以说是他悲剧的重要原因。

六、精神品格:

屈原在中国的影响,历代文人里面恐怕是无出其右的。二千多年来,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他。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不用说内心深处普遍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屈子情结,就连老百姓也似乎对屈原情有独钟,民间流传了专门纪念屈原的节日——中国还没有第二个文人获此殊荣。屈原成了中国文化里一个相当奇特的现象。诗人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成为影响一代代国人为人做事的标尺。

1、关心祖国、热爱祖国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雄心壮志,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仍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为念;明知面临着许多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2、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从政期间,屈原坚持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等美政思想,“虽九死而犹未悔”,表达了坚持真理的的无私无畏。流浪后,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铭志,鼓励自己。同时,在流放期间他还写就了《天问》一书,连向苍天提出172个问题,再次表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3、高风亮节、宁死不屈的精神。世人皆浊我独清,面对强权腐朽,不随波逐流;任职期间,屈原志洁行廉,同情百姓,为民谋利,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作殊死斗争。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不苟且偷安、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始终“忍而不能舍也”。即使流浪以后,仍投水以明志,以剖心迹,使屈原精神上升到一个理想的高度。

屈原故事是悲惨的,但“屈原精神”永远是伟大的。屈原心系黎民,体恤苍生的情怀,不趋炎附势、不贪图名利的精神,刚正不阿、廉洁无私的行为,彰显出的为官价值追求和为人风骨气质,深深印在民众的心中。

七、影响及纪念意义:

屈原死后,百姓敬重他,哀悼他,因为他是和危害楚国的小人奋斗到死的。每到他的忌日,百姓们就挂起昌蒲剑,喝着雄黄酒。预防奸邪的侵害。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每年五月五日,他们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大传统节日,以纪念一位诗人为主题,这种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农历5月5日端午节,从起源来看,它并非为屈原所设。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自魏

晋南北朝以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逐渐成为中华大地端午祭祀活动的主角。

两千年前,随着那惊世的一跃,伟大的屈原,在汨罗江唱响了一曲光风霁月的爱国之歌,从那以后有无数的爱国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动人的诗篇。屈原顺着汨罗江水去了,但是屈原的精神却永远的流了下来,他那伟大的爱国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二十一世纪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复兴的重要时期。高擎“屈原精神”这面旗帜,焕发爱国报国的热忱,焕发刚正不阿的正气,焕发求索创新的壮志。只要中国人民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步调一致,不懈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我们纪念屈原,并不仅仅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更重要的是要用当代人的眼光来解读爱国主义传统这样一种情怀。爱国主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也是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我们应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亿万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不懈奋斗。

八、小结:

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的诗人行吟在汨罗江畔,他诗文在手,热血在胸,不仅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诗篇,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尊浩气永存的精神雕塑,这位诗人就是屈原。屈原的品行和节操,深深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九、作业:

千百年来,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和一批批民族精英,创造出辉煌的文化和历史,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一笔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课下阅读《屈原列传》,品味《离骚》,为屈原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第二篇:屈原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的身世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司马迁之前,贾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当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近代少数学者对屈原的存在表示怀疑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

关于屈原的出生年月日,《离骚》中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对此有不同解释,大致可分两说:一是王逸说,他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生于“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二是朱熹说,他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座名,并不说明什么年份,两句只是说屈原生于寅月寅日,但年份不明。二说之中,王逸说更为流行,但因所据历法不同,结论各异。浦江清推定屈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日生,这一结论较为精细。

屈原的远祖是颛顼高阳氏,应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据《史记·楚世家》说,高阳氏六代孙名季连,是楚的创业始祖,姓。周成王时,季连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传至熊通(一作达),就是楚武王。其子瑕,封采邑于屈,子孙就以屈为氏,所以屈是楚国姓的分支。自春秋以来,屈姓历世都担任楚国的显要职位,担任高级官职莫敖的有屈重、屈完、屈荡(前后两见)、屈到、屈建、屈生等,多半是父子相传。

屈原的父亲,《离骚》中称其名为伯庸,可能也是化名。另外,传说中屈原还有一姊。

屈原所得姓的屈地,今已很难确指在何处。屈原故里只能据汉以后各家之说来推断,诸说中以丹阳秭归的传说为最多。丹阳即楚始封之地。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宜都记》说:“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秭归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原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室基,名其地曰乐平里。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媭庙,捣衣石犹存。”这是汉魏以来关于屈原故里的最具体的说法。

屈原的政治活动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了解他的政治活动经历,是研究屈原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前提。

自屈瑕任莫敖后,这个职位几乎全由屈氏子孙世袭。其职位仅次于令尹。《屈原列传》说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据现有史料可以考知的战国时期担任过楚左徒的,仅屈原与春申君二人。春申君以左徒升为令尹,与楚旧制莫敖升为令尹相同。而从《屈原列传》所载屈原在内政、外交方面担负的职责来看,左徒亦与莫敖职位相当,可能就是春秋时代的莫敖。屈原与怀王

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据《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主要有:内政方面辅佐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于齐。

屈原的政治活动是和当时历史发生变革的情况相联系的。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诸侯国家都已自成中心,相互争霸,楚国的形势与中原各国有相似之处,并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有利条件,发展成新兴大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经过长期兼并,形成了七雄并峙的新局面,其中又以秦、楚为最强。

屈原辅佐楚怀王,正在七雄激烈争斗之时。屈原起初很受怀王信任重用,怀王让他“造为宪令”,即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项。“宪令”涉及推行变法之事。楚国在悼王时,已有吴起变法的先例。怀王初年,也想有一番作为,曾争到合纵之长,因而屈原希望变旧更新,一度受到怀王的支持。可是,楚国的变法本来就不够彻底,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重臣手中,他们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 当时楚国朝廷中佞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屈原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夺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屈原的被疏远,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政治改革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旧贵族们的中伤打击。

屈原和旧贵族集团的斗争,还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屈原分析了当时形势,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策略,这是对楚国有利的正确策略,怀王曾采纳他的主张,并派他出使齐国。屈原被疏远后,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土地诱惑楚怀王。目光短浅的怀王就改变了对外政策,采取绝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吃了大亏。怀王恼怒,又轻率出兵伐秦。由于没有齐国的支援,被秦国打得大败,还丧失了汉中之地。在危殆的形势下,屈原曾被怀王再次派往齐国,以图修复两国交好。但不久,秦昭王又提出秦楚两国联姻,要与楚王会面,屈原谏阻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之子子兰却劝怀王去秦,说:“奈何绝秦欢?”怀王终于去了秦国,果然被扣留,最后客死于秦。当时屈原已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

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大约此时郢都在庄暴郢之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年之久。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除左徒外,屈原还曾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三闾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之所,三闾大夫应当就是春秋、战国以来晋、鲁等国的公族大夫,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子弟,汉代的宗正与之相当。屈原之为三闾大夫,肩负着教育宗族胄子的重任。这在《离骚》中有很清楚的表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他为培养后备人材付出了大量心血,但结果却是“兰芷变

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他辛勤培育的一批人,竟变成了反对自己的敌对力量,使他感到极大的苦痛。

屈原的思想和创作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 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他热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如尧、舜、禹、汤、后稷、文王以及齐桓、晋文和楚之三后等,热烈颂扬古代的贤臣如伊尹、傅说、吕望、周公、宁戚、箕子、介子、比干、伯夷、叔齐、伍子胥及楚之子文等。他还用对比的方法讲一些非圣之君如桀、纣、羿、寒浞、浇等。他想通过对比来说明圣君贤相的重要,并借以说明楚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这些都是针对现实而发的。“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离骚》),耿介,意即光明正大,是屈原对国君的最高要求。所谓贤臣,则以伊、傅、吕、宁为楷模,而不以贵胄为对象。这就是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意思,屈原在讲到贤臣时,往往用忠贞、忠诚、忠信这些语辞。屈原本人就是在忠君爱国的思想支配下,敢于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古代贤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现。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谈到“民”的问题,“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这实际上是古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思想的发展。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

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汉文学史纲要》)。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xx年版)

第一章1至53行

(1)出身、志向、努力.1至8. 8行一韵(ing)主喜韵.

1.高阳帝的后人兮,伯庸是我父亲。 黄帝后人、楚臣之子。不忘祖宗、不忘先王。

2.就在虎年虎月兮,正虎日我降临。 人王命格,天赋非凡。

3.父亲算我生辰兮,给我起了好名: 为龙点眼。

4.大名叫正则兮,表字叫灵均。 平=天=正则、原=地=灵均。意表名字:屈平、屈原。

5.天赋内美又修能兮,肩大任常在心。 努力修德聚能,立志重修法度,使楚国强大。

6.捻江离和香芷兮,缝秋兰做佩巾。 用香草细搓绳线,缝起兰叶织造佩巾。比喻创造性的工作。

7.怕时光如流水兮,知道岁月最无情。 深知天时运数

8.朝摘坡上木兰兮,晚拔洲畔冬青。 比喻上下操劳,早晚努力。 (采集缝佩巾的原料)

(2)推行美政的必要性。9至26,18行一韵(u)主悲韵

09.日月永远轮替兮,春已去秋在途。 比喻今非昔比。

10.看草木正凋零兮,怕美人将迟暮。 比喻目前国势渐弱,已经失去当日强盛。“美人”喻王朝。

11.应该吐故纳新兮,何不重修法度? 应该改法度行美政,以求重振国威。

12.快骑龙马腾跃兮,来我在前引路! 要赶紧行动,我愿意做先锋。

13.先王品性高洁兮,群芳环绕追逐。 比喻:具体路向。以楚先王们为榜样,吸引贤者能人。

14.花椒玉桂陪伴兮,百草把清香吐! 比喻:忠良聚集,群策群力。

15.尧舜正直节制兮,总能走在正途。 以历史为鉴(正路)。

16.桀纣无良妄行兮,抄捷径必然困步。 以历史为鉴(歪路)。

17.那党人苟且偷安兮,专走险窄暗路。 眼下的现实:党人在走邪路,令人担心。

18.非怕自身遭殃兮,怕皇朝失国土! 为楚王着想:失国最受害的是楚王。臣下大不了转投新主。

(3)改法失败经过及原因

19.我四方急奔走兮,继续前武。 具体做法:学先王推行美政,继续前武。

20.王不察我的忠诚兮,反信谗而恼怒。 (牢骚1)楚王却不信任自己,相信了党人的造谣中伤!

21.我知道直谏会惹祸兮,但骨鲠必须吐。 把楚王误看成是明君,不惜直言冲撞,结果激怒了他。

22.请让苍天作证兮,我永是王的忠仆。 先行表忠心预作解释。

23.约定黄昏为期兮,您却提前改路! 直言指出楚王过错1。

24.当初定下国策兮,又后悔全不顾! 直言指出楚王过错2。

25.被流放不难过兮,伤心王的反复。 (牢骚2)楚王不守信用

26.种下兰花数百亩兮,又种香蕙百亩。 用种花草比喻:回顾在任时的工作。

27.分种芍药揭车兮,间种杜衡香芷。 各方面的工作都正在展开。7行一韵(i)

28.希望枝高叶茂兮,等到成熟可收集。 用等待花草成熟作比喻:工作将会有很好的成效。

29.花谢根萎不伤心兮,悲哀杂草排斥。 比喻:工作成果遭到破坏;工作进程遭到干扰阻挠。

30.贪婪小人如杂草兮,侵地抢肥不止。 有人干扰美政推行,他们拼命扩张势力,极力排斥异己。

31.以己之心度人心兮,对我诸多猜忌。 最后竟然使出卑鄙手段来对付自己。

32.忽然群起攻击兮,实在始料不及。 想当年忽然遭群小攻击。毫无准备,以至被责被贬。

33.觉得日渐衰老兮,恐怕修名不立。 现在老了,过去的事已经远去。现在关心的是保持名节。

34.朝饮木兰花滴露兮,晚食秋菊落花瓣。 比喻:饮点菊花茶下下火吧。2行一韵(an)

35.能操行优美情怀高洁兮,骨瘦如柴无憾。 比喻:只要自身清白,受点委屈算不了什么。

(4)评价改法情况和表达对改法失败的看法与态度。

36.环树根扎香芷兮,再穿上薜荔花。 用花冠比喻:当年所修订的新政纲要。独韵(a)

37.弯桂枝织香蕙兮,吊一束胡绳草。 用草佩比喻:所修订的宪章条目。独韵(ao)

38.效法先王冠带兮,绝非世俗仪容。 用比喻表达对新法的评价。2行一韵(ong)

39.虽然别人未了解兮,愿继承彭咸遗风。 强调新法是依照先王法度修订的。先王法度现在已被人遗忘。

40.长叹息擦眼泪兮,这一生多艰难。 回顾推行新法的失败过程,泪流满脸。2行一韵(an)

41.我虽然自律廉洁兮,难避朝责夕贬。 (牢骚3)委屈。

42.骂我戴香芷冠兮,扯断我蕙佩带。 比喻:攻击我起草的新法(花冠草佩)。2行一韵(ai)

43.这是我心头爱兮,虽九死不悔佩戴。 比喻:坚决维护新法。

44.怨王见事不明兮,始终不察内情。 (牢骚4)君王不明。2行一韵(in)

45.他们是妒忌美女兮,在造谣说她荒淫。 比喻:他们是在造谣污蔑。

46.工于心计取巧兮,先违规后反诬。 他们的卑鄙手法。8行一韵(u)回主韵

47.有意歪曲事实兮,据一点盖全部。 原文表意为(不弹直线在木料上,有意砍出曲线来。尽画大圆圈在地上,包容最大的范围。)

48.忧郁烦闷失意兮,此时令我独困穷途。 面对昏君奸党,十分无奈。

49.宁肯暴死抛尸兮,也不肯如此歹毒。 (态度) 自己又不肯用卑鄙无耻的手段回击。

50.猛禽不合群兮,今天也像远古。 比喻:绝不结党营私;

51.圆孔怎配方榫兮,不同向怎能同路? 比喻:绝不与他们为伍;

52.我屈心抑志兮,我吞怨忍辱。 唯有忍辱负重,

53.保清白慷慨死兮,报答先王眷顾。 保持清白之身,以死报答王恩。

第二章54至91

(5)失败后自我反思

54.还没把路看清兮,再细看先停步。 比喻:失败了,要争取机会重新推行美政。2行一韵(u)主

55.驾车走回原路兮,趁未深入迷途。 比喻:现在还有机会,未失时机!

56.一会走马兰坡兮,一会奔马椒丘上。 比喻:思前想后,考虑失败原因。10行一韵(ang)

57.既然前进无功兮,就退后修整服装。 比喻:发觉新法还未完善!

58.裁剪荷叶制衣兮,采集芙蓉造裳。 跌倒重来. 继续完善改革方案

59.虽然不为人知兮,我迷情于花香。 默默耕耘,乐在修法之中。

60.花冠高高戴起兮,草佩束腰长长。 新法修订得更好了。

61.花草生于泥沼兮,不改变品质芬芳。 自赏新法。

62.回过头来望望兮,我便游弋四方。 重振精神,去接近游说楚王!

63.浑身花枝招展兮,弥漫阵阵幽香。 心情舒畅,信心十足。

64.人生各有所乐兮,我独以修法为常。 常想的事情是修订推行新法。

65.粉身碎骨不稍变兮,心挫伤志更强。 虽然推行新法失败了,但志向不变!

(6)对屈原被贬一事,亲人埋怨,6行。

66我的亲姐姐兮,也反复责怪。说: 独韵(uo)

67.【鲧太刚直玩命兮,结果抛尸羽山野。 摆史实残酷的历史事实。3行一韵(ie)

68.你也很孤高要强兮,应该引以为戒! 批评:没吸取历史教训。(现在果真出事了)

69.人家摆满苍耳兮,你家也要摆些。 建议:具体要改变的地方。

70.逐户去说难兮,谁会了解你心情? 提醒:要改变的现实理由。2行一韵(ing)

71.眼下好结朋党兮,劝你合群你偏不听!】 埋怨责备:不面对现实,不听从劝告!

(连家姐也责骂自己,欲哭无泪!极度孤独、苦闷之下到舜帝坟前倾诉,继续深入反思)。

(7)评理(借史反思):72至91,20行。

72.学先王行美政兮,竟是这种结局! 孤独激奋。

73.渡沅湘向南走兮,找舜帝评理去: 2行一韵(u上)高潮韵

74.滥用九辩九歌兮,夏康寻乐放纵。 (叙事10行)列举史实 :反例五则,正例四则。

75.不思危于身后兮,致五子毁家内讧。 (反例)夏康事。2行一韵(ong)

76.后羿沉迷游猎兮,好弯弓射大狐。 后羿事及相连事。4行一韵(u)主韵

77.终被寒浞谋杀兮,使妻子被玷污。 关连的寒浞事。

78.寒浇恃强施暴兮,荒淫太无度。 关连的寒浞之子寒浇事。

79.日夜寻欢忘形兮,脑袋丢得糊涂。

80.夏桀王违理兮,终致败落遭殃。 夏桀事。2行一韵(ang)

81.殷纣王碎人兮,终致国家速亡。 殷纣事。

82.汤禹严明谨慎兮,周文武求正道。 (正例)商汤王、夏禹王、周文王、周武王。2行一韵(ao)

83.任用贤者能人兮,守规矩不取巧。 结论:连下8行.:(正道)归纳出正确治国之道。

84.皇天无偏私兮,德高者得天助。 (议论4行)政见:【天心 】喜仁德。2行一韵(u)主韵

85.德才兼备的圣哲兮,才能长保国土。 (正说)要有明君

86.借鉴于历史兮,以民心为依归。 政见:【君义 】依民心。4行一韵(ui)

87.不义之人怎能用兮?除善政怎能为? (反说)要有贤臣美政

88.即使身处绝境兮,紧抱初衷不改悔。(抒情4行)决心:紧抱初衷《改法度行美政》。

89.榫头不对榫眼兮,使前贤身首碎。 现楚国正在走败路,自己想通过改法加以挽救,但朝中却没人响应支持。想到前贤故事,

90.常叹息不得志兮,悲我生不逢时。 比及自己目前处境:悲从中来,2行一韵(i)

91.揉蕙草擦眼睛兮,泪如雨衣全湿。 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结束评理。

第三章《再试》92至129。 经过反思,更觉得唯有推行美政,皇朝才有出路,于是再求进。

(8)叩天门。92至107。16行。

分为“白天行状”、“入夜休息”、“将雨赶路” 等三小节。第三小节最后一行总结。

92.和衣跪下发誓兮,我坚持推行美政。 决心坚定。<白天行状> 6行一韵(ing)

93.驾凤凰骑白龙兮,我乘风飞天行。 交代交通工具和行进方式“飞”。比喻:急迫。

94.朝从苍梧启程兮,夕到昆山仙境。 苍梧、昆山。

95.想找灵殿投宿兮,日速落夜将临。 灵殿、黄昏。

96.我叫羲和缓鞭兮,向日落处慢进。 缓鞭、慢进。

97.路迷糊又窄小兮,我要仔细分辨清。 趁天未全黑摸路前行。

98.放马咸池饮水兮,拴马扶桑树旁。 到灵殿后饮马歇马。<入夜休息> 4行一韵(ang)

99.折桑枝赶日去兮,且放松躺一躺。 太阳完全落山后安然睡下。

100.月神在前开路兮,风神随后奔闯。 入夜后突然刮起大风。

101.鸾鸟凤凰惊叫兮,雷神提醒带雨裳。 雷声隆隆,鸾凤不安,就要下暴雨了。

102.我令凤鸟飞腾兮,夜行趁天开。 急忙起身赶路,希望下雨前到达天宫。<将雨赶路> 6行一韵(ai)

103.大风呼呼旋转兮,卷乌云漫涌来。 此时天上乌云随大风聚集。

104.云团忽聚忽散兮,翻滚变幻色彩。 乌云翻滚,暴雨将至。

105.呼守卫开天门兮,他倚门不理睬。 终于赶到天门前,但叫门不开。

106.雨茫茫天尽蔽兮,抱幽兰直发呆。 立时大雨滂沱,天路尽闭。屈原怀抱着那束要献给天帝的兰花呆立雨中。

107.慨叹世间混浊兮,美丽被妒掩盖。 (总结)叩天门不成感叹。

(9)求女,108至119共22行。起因,过程,结果。本节关键词是“媒”字。

108.清晨原想渡白水兮,再登昆山驻马。(起因及准备)原想去求仙。4行一韵(a) 109.回头一看流泪兮,高丘没有美娲。 原因。高丘是楚国一个地名。代家乡。 110.急忙改去春宫兮,折下几枝琼花。 礼物。用花为礼暗示:

111.趁着花朵未落兮,送给心中美娲。 事情不能拖延。求象女娲那样的能女之心迫切。 112.雷神驾起云车兮,到洛水找女神。 开始时听见人说靓就上。求女1. 共6行一韵(en) 113.送琼佩表心意兮,我请謇修做媒人。 琼佩为礼,謇修为(媒)。郑重其事。 114.总算有些了解兮,怪癖令人难忍。 初次找女,心中没数,了解一下。

115.夜去穷石凉发兮,天亮洧盘洗尘。 原来如此。下次再求,便有经验,

116.偏爱游山玩水兮,整天涂脂抹粉。 应谨慎选择目标后再行动。

117.虽然她很美丽兮,也要放弃另寻。 不合心中理想。原来自己要的不只是外表美. 求女的中心部分,118至129,共12行。包括:求女2、心中盘算、总结求女结果。 以(i)为主韵6行,(ao)/(a)/(ui) 变韵。两两间夹。

118.天涯海角寻觅兮,上天下地忙奔驰。 按理想找。求女2共6行。2行一韵(i)主1 119.遥望巍峨楼台兮,忽见美女简狄。 理想对象:如简狄一类的美人。

120.托鸩鸟做媒兮,鸩回说她不好。 托(媒)之弊1。2行一韵(ao)变 121.见雄鸠鸣飞兮,想托怕它轻佻。 托(媒)之弊2。

122.心中犹豫怀疑兮,亲又不可自提。 心想:自己不受重视,又无门自荐。2行(i)主2

123.托凤凰做媒兮,高辛已先迎娶。 现实,人家有好(媒)。

124.想远走不知去哪兮,只好徘徊上下。 求女3,心中盘算共 4行。2行(a)变。 125.即使少康未娶兮,有虞二姚未嫁。 理想对象:像有虞二姚一类的美人。 126.口笨媒不好兮,看来也难成事。 口直无好(媒)2行(i)主3。

127.世间混浊忌贤兮,扬丑恶掩美丽。 议论:对再试失败的看法。

128.美人藏在闺中兮,哲王又沉睡。 再试失败后总结,2行(ui)变。

129.情怀无处舒展兮,就此抑郁而终怎面对?抒情:面对如此结局,如何办呢?

第四章(徘徊)130至167.。分<问卜>和<求神>两节

<叩天门> 和<求美女> 都失败了,留下挨日子还是出国另投明主呢?求女失败后还按原计划去昆山。

(10) 问卜。130至140,11行。

130取琼茅来卜卦兮,请灵氛为我占算。

131.问:「互爱相吸引兮,我的美人是谁?问卜过程:130至134共5行。2行(ui) 132.世界这样广大兮,她究竟在哪里?」 3行(i)

133.卜:「卦象显示要远求兮,而且会很顺利。

134.处处都有芳草兮,何必留恋此地?」

135.到处一片漆黑兮,有谁能见真善美? 考虑卦辞:135至140共5行一韵(美)。要点韵 136.喜好各有不同兮,唯独党人不爱美! 朝中得势的党人不喜美不护美,

137.腰间挂满臭艾兮,说插香兰不够美。 说香兰不美,

138.香花臭草未能分清兮,怎欣赏美玉美?不懂欣赏美,

139.塞粪土满腰包兮,说花椒不香美。 说花椒不美,

140.想依从灵氛卦辞兮,内心疑团未解。 (过渡)党人不识美,定了,但君呢。2行一韵(ie)

(11)求神。141至151共11行。

141.找巫师降神兮,祭米花椒酬谢。 请巫

142.众神如伞降临兮,群巫纷纷去迎。 降神迎神 4行一韵(in)

143.灵光灿灿耀扬兮,照亮我凡心。 虔诚之态

144.教:「要远游走四方兮,按法度找明君。神的指引:要出国另投明君才有出路。 145.汤禹恭敬求才兮,伊尹皋陶去寻。 神举例正面说理由。

146.若君王真爱贤兮,又哪用到处托媒? 神举例侧面说理由。解“媒”。(与<求女>呼应)独韵

147.说是傅岩泥工兮,武丁聘用不疑。 例证1 独韵

148.姜太公屠夫兮,遇文王即鹏举。 例证2 独韵

149.宁戚凭讴歌兮,齐桓倚为佐辅。 例证3 独韵

150.趁着年青未老兮,别说日子还长。 神劝词 2行一韵(ang)闯音韵

151.一旦杜鹃啼鸣兮,那百草将失掉芬芳。」总之,问卜求神的结果是:在楚国党人不赏识,君王也不赏识。唯有他投一途。

(12)认真考虑神灵的指引。152至163共12行

152.谁有昂贵玉器兮,不去小心保管。 是啊:----。

153.只怕党人会眼红兮,怀妒忌来折断。 在这环境下确实危险。4行一韵(ao)惊叫音韵

154.世道纷乱颠倒兮,留下难以自保! 要自保很难。

155.兰芷失去幽香兮,荃蕙化作白茅。 您看:-兰芷、荃蕙--,

156.为啥昨日芳草兮,会变成今日臭艾? 为何呢:---.

157.追究其原因兮,不爱美是要害! 不爱美

158.我盼兰花盛开兮,不抽花叶空长。 您再看:兰花---.4行一韵(ang)本章主韵。闯音韵

159.失美丽变平庸兮,难再列入众芳。 失美丽

160.花椒恃才傲慢兮,茱萸想混入香囊。 您接着看:花椒、茱萸---。

161.野草蔓延哄哄兮,又何芳能抵挡? 总而言之:---。谁能抵挡?

162.现在俗流滚滚兮,又有谁能自持? 谁能自持? 2行一韵(1)离音韵 163.椒兰尚且变质兮,又何况揭车江离? 人人难免被“折断”的下场!

164.我这佩带珍贵兮,遭扯断美不夺。 下定了他投的决心。164至167共4行一韵(uo)大悟音韵

165.香幽幽难消散兮,华彩仍未稍磨。 疑团已解, 我精神奕奕

166.随步荡佩自乐兮,这世界美女多。 您看外面多精彩

167.趁我装饰灿烂兮,周游观察求索。 我的美政多好啊!一定有人识宝的!起程啰!

第五章(他投)168至188

(13)远去西方投西皇。

审慎思虑后决定他投,但充满憧憬的他投还是因为“眷顾楚国”而决然放弃。结果只能选择“以死殉国”。

168.我既已得灵氛吉卦兮,按历择日把路上。2行一韵(上)主正韵

169.折些琼枝做肉兮,精磨玉粉做粮。 准备干粮。

170.为我驾飞龙兮,美玉象牙造车。(读ju ) 准备车马。2行一韵(去)高潮韵

171.异心不能同事兮,我将远走自离去。 他投理由。

172.我在昆山转弯兮,绕路浏览观光。 接求女不成又上昆山求仙后的路程。5行一韵(上)韵

173.拨开眼前晨雾兮,车动铃声脆响。 队伍出发。

下面是由朝到夕一天旅程的情况。具体用11行描写。

174.赶早渡过赤水兮,今晚到达西方。 交代行程:从渡口过赤水,目的:到西方投奔西皇。

175.凤凰展翅连旗兮,高天翼翼翱翔。 描写队伍起行情景。

176.匆匆走过沙漠兮,到赤水岸稍躺。 在渡口等搭桥。

177.指派蛟龙搭桥兮,知会西皇放行。 叫龙搭桥,并先去通知西王一声。5行一韵(进)韵

178.路狭窄险阻多兮,众车单线缓行。 过了河路不好走。都是山路。

179.过不周山左转兮,直奔西海不停。 过了山左转,就是平路了。西海在望了。 180.集合那千辆车兮,一起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前进。

181.驾前八龙舞动兮,车上云旗相迎。 兴奋哦!

182.压兴奋缓鞭兮,思绪神游远处。 快到了,放慢了脚步,但心不在焉。想家了。 183.偷闲暇稍娱乐兮,奏九歌跳韶舞。 快到了,大家兴高采烈。4行一韵(乌)主反韵

184.升临显赫皇界兮,低头忽见故都。 将入西皇都城时,突然思乡。

185.车夫悲马儿恋兮,曲身回首停步。 眷顾楚国,而决然放弃他投。(停步)

(14)全诗总结共3行。

186.悲号: 停下吧! 算了,还是不去了!独韵

187.但王朝不用我兮,为何还恋故居! 一句话总结全文。但故居又不可留! 2行一韵(去)高潮韵

188.既不愿推行美政兮,我将追随彭咸归去! 点明全文中心《推行美政》.无奈主人公最后选择了:找先王们去!

屈原简介 (约前304-前278年)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的故事

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环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因此,屈原亲自到各国去联络,要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 怀王十一年,屈原的外交成功了。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 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的扩张。屈原更加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然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不满起来。 秦国的间谍把这一情况,报告秦王,秦王早想进攻齐国,只碍着六国联盟,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 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 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 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 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了!" 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怀王。他劝怀王绝齐联秦,列举了很多好处。最后道:"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 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宫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郑袖向他道喜,可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猛烈反对,与子兰、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 他痛斥张仪、子兰、靳尚,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 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又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屈原痛心极了,站在宫门外面不忍离开,盼着怀王能醒悟过来,改变主意,以免给国家带来灾难。 他从午站到晚看见张仪、子兰、靳尚等人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走出宫门,才绝了望。他叹着气喃喃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 屈原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脚长叹。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 他认为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只要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但是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写了一篇名叫《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已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愤呢!

这篇诗传到宫中,子兰、靳尚等人又得了攻击的材料,说屈原把怀王比作桀纣。怀王一怒,撤掉了屈原的官职。 郢都的空气快把屈原逼疯了。女媭劝他换个地方去休养一阵,他大声说:"我不能带着楚国和百姓一起走呀!" 但在女媭的日夜劝说下,他到底搬出了郢都,准备住到汉北去。他走一阵,又回望一阵,"这雄传的郢都城啊!"

他挂念着国事,到一处就歇几天,打听一下消息。有一天,他看到一座古庙里的墙壁上,画着天地神灵和古代圣贤的故事。 圣君贤王的事迹触动了他的心事,他想不通怀王为什么这样糊涂。他对神灵大声喝问:"这世界究竟有没有是非!?……"因此写成了《天问》这篇长诗。 神灵没有回答他,可事实却对他作了回答。当怀王和齐国断绝了邦交,拆散了联盟以后,就派人跟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将近秦都咸阳,张仪装作喝醉了酒,在下车时跌了一跤,推说跌伤腿,就别了楚使,先进城去了。 楚使住在客馆里,天天去见张仪。张仪总是推腿伤未愈不能接见。 一直过了三个月,张仪得到六国联盟确实已经瓦解了的消息以后,才出来接见楚使。

当楚使提到交割土地时,张仪赖得一干二净。他说:"我说献给楚王的,是自己的六里俸地。秦国的土地怎么能够献给人呢?" 楚使有口难言,只得空手回来报告楚王。这一来,可把怀王气昏了。 他仗着这几年养精蓄锐,兵粮充足,就派了大将屈,带领十万大军,进攻秦国。

秦王立刻改变了攻齐的计划,索性联合齐国,分两路迎击楚军。 楚军挡不住两国的夹攻,连打几个败仗,屈阵亡,秦兵占领了楚的汉中地方。 消息传到汉北,把屈原急坏了。他愤怒、叹气,最后决定赶回郢都,设法去抵抗秦国。

半路上,他接到了怀王的命令,派他出使齐国,恢复联盟。屈原高兴地想:"大王到底回心了!"就立刻奔赴齐国。 怀王违背联盟,齐国十分愤恨。但是屈原是齐王敬重的人,经过一番谈判,就答应撤回助秦攻楚的齐兵。 屈原还未返国,就得到了秦楚议和的消息。他怕怀王再受欺骗,连忙辞了齐王,赶回楚国去。

他到了楚国云梦地方,看见当地百姓正在追悼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 屈原十分感动,停下车进去参拜。他立在神位面前诵读他所做的《国殇》诗,悼念为国牺牲的战士。念到沉痛的地方,百姓都流下泪来,屈原也放声痛哭。 屈原走了几天,忽听传说:张仪又到郢都来了。他不禁连连跺脚,日夜兼程,向郢都赶去。

子兰、靳尚听见屈原回来了,连忙来报告王后郑袖。他们都怕屈原再回郢都,让他留在怀王面前,日久总是大患。 这夜,郑袖就向怀王哭诉:"屈原在云梦地方对百姓说,那些阵亡的,都是我向大王进言而冤死的。这回他回来,要替冤死的伸冤报仇。"怀王听了大怒:"他敢这样?简直是疯了!" 郑袖趁机进谗:"是疯了!不是疯了怎会对百姓说这样放肆的话?我怕见他!他要在郢都,就让我到江南去!"

第二天,怀王下了一道命令:任屈原为三闾大夫,不必进宫,立刻赴任。他派子兰把命令送给屈原。 子兰见了屈原,奸笑着向他道喜,传达了怀王的命令。屈原却呆了,他仰天长叹:"大王,你再不能糊涂哟,楚国的江山,楚国的百姓,全在你的身上哟!" 女媭怕他再惹祸殃,劝他赶快离开郢都去上任。屈原说:"你是替我担心,我是替楚国担心呢!"但是寻思无计,只得准备上任去。

屈原走了,楚国满朝文武都投入郑袖、子兰一党,联盟不久又散了。从怀王二十七年起,秦国连连对楚国发动战争。 楚国国势一天不如一天,失掉了对抗秦兵的力量。怀王三十年,秦国占领了楚国北部的八座城池。 怀王正在愁闷,忽然接到秦王的来信,请他到秦国武关地方,商谈秦楚永世友好的办法。怀王左思右想,决不下主意:要不去,只怕秦军向南进攻;要去呢,又怕秦国心怀叵测。

子兰首先劝怀王:"秦王愿意和好,这机会可失不得。"靳尚也说:"走一遭儿,至少有几年太平。 怀王回到后宫,又听了郑袖一番劝行的话,这才打定了主意,马上写了回信,同意去武关会谈。 准备了几天,他和靳尚带了五百人马动身,才离郢都,途中只见有一匹马飞一般奔来。

奔到跟前,马上的人跳下,伏在车前,大声恸哭。怀王一看,原来是三闾大夫屈原,他听到了怀王要去武关的消息,连夜飞马而来。 只听他悲声说道:"大王啊!秦国如虎口,这危险冒不得哟!你要想想楚国的祖宗和百姓,不能单听小人的说话哟!" 十多年不见,屈原憔悴了。怀王见了他,想起这十多年来国势,一天天走下坡,心里也涌起了一阵感伤。

他正在沈思,靳尚站出来狠狠地对屈原说:"今天是大王出门的好日子,三闾大夫说这些丧气话什么意思?" 屈原气得嘴唇发抖,颤声说道:"上官大夫!你是楚国人,也该替楚国想想,不能把大王送进虎口啊!" 靳尚大怒,迭声叫让开。屈原攀住了车辕不肯放手。靳尚令人把屈原推倒在地,扬鞭催马,簇拥着怀王走了。

屈原爬起来,一边追,一边叫。靳尚只怕怀王心里动摇,加快一鞭,那车飞一般去了。 屈原喘着气站住了,眼睁睁望着向西而去的人马,等到不见了影子,还呆呆立在那儿。 不到半个月,靳尚只剩下一人一马逃回郢都。果不出屈原所料,怀王和五百人马一到武关,就被秦国扣留,已经送往咸阳。

恶耗传遍了全国。郑袖为了安定人心,立太子熊横为顷襄王;自己掌握国政;任命子兰做管理全国军政的令尹。 屈原拚死赶到郢都,要求顷襄王恢复六国联盟,用强大的实力,向秦国讨回怀王。 子兰等人是劝怀王去秦国的,怕怀王回来问罪,又怕得罪秦国。因此不但不听屈原主张,而且立刻驱逐他出都。不许他再回郢都。

这班人赶走了屈原后,醉生梦死一般地过日子,过了三年忽然接到怀王的死讯。 原来,怀王到了咸阳,秦王就大会群臣,然后接见怀王,要他当面立下割让黔中地方的文书。怀王愤怒已极,一口拒绝了。 秦国就把他扣押起来。关了一年多,看守渐渐松了,怀王就把看守人灌醉,换了服装逃出咸阳。

走了几天,到了赵国地界,怀王说明情由,请求救援,但是赵国人恨他屡次破坏联盟,不许进城。 怀王懊恼地向南走,想投奔魏国去。才到半路,秦兵已经追到,把他捉住了。 怀王重新被押回咸阳,气得吐血,生了一年多病,在顷襄王三年时死了。

秦国把这副无用的枯骨送还楚国。怀王的灵柩到达郢都的时候,楚国百姓个个感到奇耻大辱,沿路都有人失声痛哭。 这事件把屈原的心击碎了,他本来把复兴楚国的希望寄托在怀王的醒悟上,现在觉得什么都完了。他在怀王灵柩面前哭昏了过去。 他要求顷襄王趁各国都在怨恨秦国的机会,设法联络,一同对付秦国。顷襄王全不听他。

他就日夜在宫门前痛哭,期望打动顷襄王。这可恼了郑袖,叫子兰来斥骂他:"你不听命令,是看不起大王吗?再不回去,就叫人押着你走!" 屈原厉声大骂:"是你劝大王到秦国去的!你是楚国的令尹吗?你是秦国的奸细啊!把国家闹成这个样子,楚国的百姓要吃你的肉哩!" 子兰慌忙报告郑袖,郑袖大怒:"这是疯子,还能让他做什么官,让他死得远远的,永远不准回来!"

她立刻叫顷襄王革掉屈原的三闾大夫职位,叫人押送,流放到江南去,永远不准过江。。 屈原被押回家,见了女媭,长叹一声:"我吃苦受屈都不要紧,只恨他们把国家断送了!"他把这个家,托女媭搬回故乡去。 又设了灵位,祭奠怀王。他念着招魂的长诗,怀念着当年兴旺的楚国。

屈原到了流放的陵阳地方,日夜心烦意乱。他知道楚国定有灾难:"但是我怎能为了逃避灾难,离开出生的地方,到处乱撞呢?" 屈原考虑了几天,觉得楚国一片黑暗,闷得气也难喘,因此决定出国去走一遭儿。 走了几天,到了楚国的边境,他又踌躇起来。

他的马悲哀地嘶叫着,马夫也回头望着楚国叹气。屈原不禁激动地说:"对,我们是楚国人、楚国马,死也要死在楚国的土地上!" 他回到陵阳住了九年,既没有回郢都的希望,又听到楚国的局面越来越坏。每个传来的消息都使他坐立不安。 他想起怀王是因为拒绝割让黔中才死在秦国的,决意到这块地方去看看,来到黔中郡溆浦地方住了下来。爱国的火焰在他心里燃烧,可自己又无能为力。他只能每天在山边湖旁踱着。

满腹的忧愁愤恨,他都写成了诗篇。他越来越老了,但是复兴楚国的希望,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 顷襄王二十一年,一个睛天霹雳般的消息把他击昏了:秦将白起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楚国的宗庙和陵墓都被毁了。 楚国要亡了!他决定回到郢都去死在出生的土地上。他头也不梳,脸也不洗,昏昏沉沉的走了几天,到了汩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满头白发,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

联盟给小人破坏了,楚国受到了危险,百姓遭到了灾殃。屈原在江边踱着。他怀念郢都,怀念百姓,憎恨敌人,憎恨奸邪,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忱。 这里的土地没被秦兵践踏过,是干净的。他解下衣服,包着江边的石头,用带子紧紧缚在自己身上。奋力向江心一跳。爱国诗人带了楚国的干净石块,很快沉了下去。这天是五月五日。 屈原死后,百姓敬重他,哀悼他。因为他是和危害楚国的小人奋斗到死的,所以到了他的忌日,百姓们就挂起昌蒲剑,喝着雄黄酒。预防奸邪的侵害。

百姓相信爱国诗人是不会死的,每年五月五日,他们摇着龙船,到处去寻觅诗人。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

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

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

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

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

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

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

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

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

章〉,《招魂》等.大体说来,《离骚》,《天问》,

《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

与《离骚》类似,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天问〉

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以问语一连向

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

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

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楚国祭神乐曲,经屈原加

工润色而成,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作

品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他的崇高精神和巍

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 .人民永远景

仰他,热爱他.中国民间5月5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

习俗就是源于对他的纪念.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

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xx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更多相关推荐:
屈原有感

屈原在如今对我的影响谈到屈原的人格特性大部分人认同的是他崇尚峻洁的人格与政治理想还有爱国情怀和嫉恶如仇的批判精神甚至为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那种坚韧品质他的这种崇高峻洁的性格特点和伟大的思想品质在人类灵魂的制高点上...

感受屈原

感受屈原离骚教学设计江苏版高一课标教材语文必修选了屈原离骚片段内容比人教版原先的选段少了但仍具有相当的难度刚接触时学生和老师都不知如何下手因为内容的生涩大多数老师就选择了读但学生读的欲望不强主要是因为目标不明所...

感受屈原

感受屈原离骚教学设计江苏版高一课标教材语文必修选了屈原离骚片段内容比人教版原先的选段少了但仍具有相当的难度刚接触时学生和老师都不知如何下手因为内容的生涩大多数老师就选择了读但学生读的欲望不强主要是因为目标不明所...

读屈原有感

读屈原有感空气开始凝固风欲呼不能你最终还是来到了汨罗江岸颜色憔悴面容枯槁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公平的议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你最终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和天地共存用尽力气抹不去你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的左膀天下无人不知...

读《屈原》有感

读屈原有感空气开始凝固风欲呼不能你最终还是来到了汨罗江岸颜色憔悴面容枯槁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公平的议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你最终选择了与日月争辉和天地共存用尽力气抹不去你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的左膀天下无人不知...

读《爱国诗人屈原》有感

读爱国诗人屈原有感今天我读完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其中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给了我特别深刻的启发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赤诚的爱国之心有一次秦昭襄王邀请楚怀王到武关相会订立盟约聪明的屈原知道后便劝楚怀王不愿去可...

读《屈原投江》有感

读屈原投江有感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你出生在楚国黑暗时期的你这命运在一出生便已注定你独撑小舟渐渐远离自己的爱土楚国大王不理解你群臣误会你你笑了笑庸君笑佞臣笑自己的忠心错付世界正如这冰冷的江面让人心寒天空也为你哭泣江...

《屈原传》三感

屈原传三感屈原传一书以小说形式述说了屈原从出生至投江自沉的主要事迹仔细推敲器官与屈原的生卒年介绍发生事件的背景年代等细节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此书中有许多地方与史实不符但该书以生动风趣的语言讲述屈原的生平比起传统的学...

屈原观后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五月初五日行吟泽畔楚国诗魂屈原忧国宁死不屈你把肉体献给了鱼虾把离骚留给华夏汨罗江的水啊为你奔流汹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不会中止断流今天是稳定和谐的节日...

《还原真我》读后感1

还原真我的第一节我是谁的游戏和第二节冥思从零开始的读后感这本书里每一个故事都会给我带来启发如我读完这篇文章的第一章还原真我的第一节我是谁的游戏以及第二节冥思从零开始的文章觉得它们很精彩我特别喜欢文章里讲到很高兴...

《成才故事》之屈原读后感

成才故事之屈原读后感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爱国主义诗人及政治家我很敬佩他屈原十岁就成了小神童有段时间他的家乡经常遭受秦兵的骚扰他组织队伍把他们打的落荒而逃后来屈原得到了楚怀王赏识做了高官为了祖国的将来他改制法与他...

专题——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和《楚辞》读后感

专题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和楚辞读后感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屈原名平字原具有美政思想向往贤能政治主张建立正确的法度使国家富强被流放后创作了许多悲愤沉痛忧国忧民的诗歌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

感悟屈原(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