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齐白石:艺术人生与人生艺术

时间:2024.4.10

感悟齐白石:艺术人生与人生艺术

【收藏此页】 【小 中 大】 【2007-11-2】 【博艺专稿】

艺术人生说的是从艺,人生艺术讲的是做人,若二者俱佳,用今天的话说叫“德艺双馨”。这两方面,我以为齐白石都堪称楷模。

先说从艺,中国有句老话叫“业精于勤,行成于思”。齐白石的“勤”和“思”,在今天看来,无人可比。他自己给自己起的一个别号叫“汗淋学士”,且刻了一枚印章,这名字有些幽默,也带几分辛酸,但更多的是说明了他的勤奋,刀刀是汗、字字是血。 齐白石出身贫寒,11岁就开始打柴、放牛、拣粪,13岁就扶犁、插秧、收稻,但他并不放松学习,“牛角挂书牛背睡”(齐白石晚年回忆诗),说明了幼时读书之勤。15岁时,家里送他学木匠,这本是个养家糊口的手艺,木匠虽说为百工之首,比篾匠、泥匠、瓦匠略胜一筹,但也是在“匠”之列。但他出奇地勤奋,成为方圆百里有名的“芝木匠”。如果光是勤奋,齐白石也终究只是一个“好木匠”,名声也不过在白石铺周边百里而已,哪里会名扬天下?与勤奋同行的是他的多思和创新。做木匠的同时他兼雕花,雕花是“细作”,技术含量高,他得到的报酬自然高些。由木匠而雕花这本身就进了一步,而他的雕花又与众不同。他在自传中谈到雕刻生涯时说:“那时雕花匠所雕的花样,差不多都是千篇一律。祖师传下来的一种花篮形式,更是陈陈相因,人家看得很熟。雕的人物,也无非是麒麟送子、状元及第等一类东西。他以为这些老一套的玩艺儿,雕来雕去,雕个没完,终究人要看得腻烦的,就想法换个样子,在花篮上面加些葡萄石榴桃梅李杏等果子,或牡丹芍药梅兰竹菊等花木。人物像小说的插图里勾摹出来,都是些历史故事……他造出许多新的花样,雕成之后,果然人人都夸奖说好。他高兴极了,益发大胆创造起来。” 综观齐白石的画,无一不闪烁思考和创造的光辉,即便为生活所

迫,画的画也是深思熟虑,讲求市场效果,讲求经济效益的。如画一个蝙蝠(谐音“福”),画一个大大的公鸡,高高的鸡冠(谐音“官”),取名叫“福大官高”;画一条很长的鲇鱼,又画一条大鳜鱼,取名“长年大贵”。这么吉祥的画,谁个不喜欢?这种勤奋和思考、创新,对于艺术是何其重要?由于有了这种勤奋和思考的精神,齐白石才从一个牧童而为木匠,由木匠而为雕匠、画匠;由于有这种勤奋和思考的精神,才有他中年时期的“五出五归”,实现了由画匠到画家的转变,这是质的飞跃;正是由于这种勤奋和思考才有他60岁时的“衰年变法”以及名扬中外的艺术成就。 他对学生曾题词“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寥寥8字,尽传精神,提倡思考,提倡创新的殷殷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从艺术的角度看,齐白石的精神给人启发:勤奋和创新是通向神圣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舍此决无他途。其实,何止艺术,一个想有所作为者,哪里离得开勤奋和创新?勤奋和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一个勤劳智慧不断创新的民族总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说,齐白石弘扬的艺术是民族的艺术,齐白石身上体现的精神实则是一种民族的精神。

再说做人,齐白石一生做人可以说是光明磊落,做得纯真,做得朴实,不投机取巧,不临难而退。这样,使他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从他的几个人生片断,可以管中窥豹。人到中年,他历时8年,“五出五归”,既有艺术上的长进,又有了较为丰厚的收入,他便专心求艺,西安有朋友荐他当宫廷内侍,他不去;在桂林,蔡锷要他教部队士兵作画,他也不从。今天看来,这些也许都是加官进爵的好机会,某些人会求之不得,可他却从不投机,专心作画。19xx年至19xx年在白石铺,他过着半农民半文人的乡居生活,无衣食之忧,不再东奔西跑,刻印卖画,他满足于“落日呼牛见小村,稻粱熟后掩蓬门”的山村生活。这就是他的理想,一个朴实的理想和一种简朴的生活要

求。 ... ...


第二篇:从木匠到巨匠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人生与艺术


从木匠到巨匠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人生与艺术

齐白石生于清朝同治二年(1864) ,逝于19xx年,一生经历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在近百年的漫长人生中,他从一个乡间的放牛娃到走街串巷的雕花木匠,再从民间画师到文人画家,最后成为一代艺坛巨匠,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我们想了解齐白石,就一定要把他的艺术和人生经历紧密地结合起来。 从放牛娃到“芝木匠”

1864年1月1日,齐白石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白石铺一个穷苦的农民家中,是齐家的长子。祖父按照齐家族谱派名的方法,给他起名为“纯芝” ,祖母总是亲切地唤他“阿芝” 。由于家境贫寒,阿芝只在外祖父的蒙馆里读了半年多的私塾便被迫辍学回家分担家务了。10岁的阿芝天天带着弟弟赶牛上山,但他常把书挂在牛犄角上,等自己捡足了牛粪,拾够了柴火便抽出时间温习旧读的几本书。这种刻苦自学的精神为齐白石后来的成功打了下最初的基础。因此,晚年时,齐白石还自刻了一方“吾幼挂书牛角”的印章来纪念自己童年的这些往事。 14岁时,父亲开始教阿芝扶犁、插秧等农活。由于自幼体弱多病,阿芝无法承受,家里便商量让他学一门手艺以便养家糊口。次年,阿芝拜本家叔祖齐仙佑为师学习“粗木作” ,后来又跟着雕花木匠周之美改学“小器作” 。不同于一般的乡间木匠,阿芝在学会基本的雕刻技巧后,便不愿遵循千篇一律的传统花样,总是想着出新创造。一个偶然的机会,阿芝在一个主顾家发现一部乾隆年间刻印的五彩套印《芥子园画谱》 ,这是清初沈心友、王概等人编绘的一本中国画技法教科书,问世后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画家,这本书也将阿芝引入了中国画的殿堂。他在下工之余,花费半年的时间将之勾影下来,并以此为基础,在雕花时创造出更多的新花样,很受主顾的欢迎,成为远近闻名的“芝木匠” 。 廿七年华始有师

1889年,当地的乡绅胡沁园见芝木匠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便主动收他为徒,悉心教他学习工笔花鸟草虫,还请家里的家庭教师教他山水画和诗文等,并鼓励他“以画养家” 。胡沁园还为他取了一个单名“璜” ,别号“白石山

人” ,以备将来题画之用,这就是“齐白石”名字的来历,而他的本名“齐纯芝”几乎没有人知道了。授业济困赐名,胡沁园可谓是齐白石艺术道路最初的引路人。此后,齐白石逐渐抛弃斧凿,成为一位民间画师。通过胡沁园,齐白石还结识了湘潭互为姻亲的望族——胡、黎两家的子弟,结诗社、学篆刻,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齐白石一生的挚友,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899年,一代经学大师王湘绮也主动收齐白石为门生,齐白石常随侍王湘绮参加一些文人雅集,在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王湘绮的身名以及与众多王门弟子的交往为齐白石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

五出五归

中国历代文人都讲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齐白石在40岁以前很少离开湘潭,对于一个职业画家来说,株守家园毕竟见识有限,如果能够领略各地风土人情,开阔视野,无疑对艺术创作会有所帮助。19xx年,齐白石的好友夏午诒请他去西安做家庭教师,齐白石开始了第一次远游。他在西安认识了时任陕西臬台的大诗人樊樊山,樊樊山为他制定了润格,并推荐他去北京任宫廷画师。但淡于名利的齐白石婉拒了他的好意,次年到北京后不久便悄然辞别好友返家。此后,齐白石先后又有四次远游,到过江西、上海、江苏、广西、广州、香港等地,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后来他将这五次游历称为“五出五归” 。五次远游对齐白石的意义不仅在于得到丰厚的报酬、结识了知己,更重要的是一路舟车慢行,使他领略了沿途壮美的风光,他不仅目识心记,而且随手做了许多画稿,为他脱离画谱程式化的图式和晚清陈陈相因的“四王”山水,直接从真山真水中取材,创立自己的山水画风格奠定了基础。他在远游过程中,还见到很多历代大师,如金农、八大山人、石涛、徐渭、孟丽堂的真迹,开始广泛吸纳传统的精华,从此,他的作画、写字、刻印、作诗的风格都发生了很大转变。

衰年变法

19xx年,回到湘潭的齐白石,生活富足,隐居于乡间吟诗作画,过着悠闲的乡间文人生活。但是, 19xx年,平静的乡居生活却被愈演愈烈的兵匪之乱打破。迫于无奈,年逾五旬的齐白石不得以来到北京,并于19xx年正式定居北京。

当时北京画坛比较盛行吴昌硕一派具有金石趣味的大写意花鸟画,齐白石学习八大山人的冷逸画风颇受冷遇,画作很少有人问津,这对于依靠卖画养家的齐白石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所幸的是,当时北京画坛的领袖、陈寅恪之兄、鲁迅之同窗好友陈师曾独具慧眼,十分欣赏齐白石的印章和画格,两人结为莫逆之交。陈师曾见齐白石卖画生涯十分萧条,便劝他大胆变法、自创风格。于是,齐白石开始“十载关门”的衰年变法。他深入研究吸取当代各家,特别是吴昌硕的优点,经过不断钻研,终于创造了“红花墨叶”的大写意花鸟画风,进入“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的自由境地。19xx年,陈师曾携带齐白石的作品到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所有作品都以高价被抢购一空。这个消息很快传回国内,从此北京城里找齐白石买画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他获得“南陈北齐”的美誉,他的艺术也远播东欧。

大师门墙

19xx年,时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的林风眠首先请齐白石去任教。次年,徐悲鸿任更名为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也十分推崇齐白石的艺术和创新精神,亲自前往齐白石居住的跨车胡同聘请他担任学院教授。19xx年,徐悲鸿回到北平担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再次聘齐白石为名誉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出任新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仍聘齐白石为名誉教授。

此外,随着齐白石声名的扩大,一些学子也开始投师门下,学习书画篆刻,李苦禅、王雪涛、于非闇、李可染、崔子范??等一批闪耀中国现代画坛的名字都出自白石之门。齐白石曾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因此他的学生大多受其影响,自创新格。

避世保节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齐白石蛰居北平,却表现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铮铮气骨。他辞去北平艺专和京华美术专科学校的教授职务,为了抵制日伪大小官员不断的骚扰纠缠,他在自己的居所外装上铁栅栏,并贴出了“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告白,甚至在19xx年一度停止卖画,艰苦度日。这些令人景

仰的举动与梅兰芳蓄须明志异曲同工。齐白石还常用诗画表达他的爱国情怀。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他针对日伪分子的索画和骚扰,刻了一方“老岂作锣下猕猴”印章,既尖锐又幽默地表达了他的爱憎。北平沦陷后,他画过一幅《寒鸟》 ,一笔枯枝,立一只鸟,仰首上视,题曰:“寒鸟,精神尚未寒。 ”意喻沦陷区人民精神不死。在题画诗中,他或把日本侵略者和汉奸比作“既啮我果,又剥我黍”的“群鼠” ,或比作泥脚越陷越深的螃蟹,题写“沧海扬尘洞庭浪,看君行到几时休” 。有人劝他不必如此露骨讽刺,他说:“残年遭乱,死何足惜,拼着一条老命,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

余年享太平

“已卜余年享太平”是白石老人晚年经常撰写的一句书法,意思是我曾经占卜过自己的晚年会享受到太平、安康的新生活。在齐白石近百年的漫长人生中,经历了古老中国最痛苦动荡的时期,终于在新中国成立后,过上了自己渴望的“太平”日子,他雅俗共赏的艺术也受到新政府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欢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礼遇。新中国成立之初,齐白石送给毛主席两方名印,毛主席为表示答谢,在中南海设宴款待这位湖南同乡。他后来又送毛主席一幅《鹰图》轴,及“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篆书联,毛主席回赠以人参、鹿茸等物。19xx年,北京文艺界为齐白石祝寿,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状。周恩来总理对齐白石更是关怀备至,为了使老人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创作环境, 19xx年,让文化部购买雨儿胡同一处宅院供其居住。同年,齐白石获“国际和平奖” 。19xx年,任新成立的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不久于9月16日,因病去世。国家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公祭仪式,并于次年元旦举行了规模空前的“齐白石遗作展” 。齐白石的艺术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画家。

守“寂寞之道” ,开“大匠之门”

齐白石曾云:“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见古今人之所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然后再观天地之造化,来腕底之鬼神,对人方无羞愧。不求人知而天下自知,犹不矜狂,此画界有人品之真君子也。 ”这段朴实无华的话实际道出了齐白石一生坚守的人生观和艺术观。他将艺术看作“寂寞之道” ,从不贪慕功名利禄,几十年如

一日地在艺坛默默地辛勤耕耘。他广泛地学习古今画家的优长,转益多师,但不论学谁,都不丢掉自己的经验和个性。这位来自湖南楚地的画家,没有屈原式的浪漫气质,反而继承了湖湘学派重视求真务实的作风。从《芥子园画谱》到有名无名的前人画迹,甚至一些弟子或民间工艺品上的图案,只要有用便勾稿留存;他最讨厌那些“开口以宋元自命,窃盗前人为己有,以愚世人”的人,对于古代名迹,他没有收藏并反复临摹研习的爱好,他没有沉重的祖宗包袱,不曾被庞大的传统和派系观念束缚而变得谨小慎微,因此能够胆敢独造,开创独具一格的画风。他早年生活在乡间,中年“五出五归”遍游大半个中国,晚年虽寓居古都北平,但对于乡间风物梦寐魂牵,因此,他笔下的题材空前的丰富多彩,花鸟画充满赤子之心,天趣盎然且生机自得,人物画诙谑生动,山水画师法造化,别具一格??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生活的体验。齐白石将自己的乡土情怀与独特的文人气质相结合,既符合了20世纪艺术大众化的潮流,又没丢掉文人精英艺术的人文关怀,从而创造出雅俗共赏的艺术,取得了普罗民众与美术界专家双方面的尊重和喜爱。

(吕 晓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

齐白石画语录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于画。见古今人之所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然后再观天地之造化,来腕底之鬼神,对人方无羞愧。

◎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也。

◎画中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胸中,不要古人之皮毛在笔端。欲使来者只能摹其皮毛,不能知其微妙也。立足如此,纵无能空前,亦足绝空。学古人,要学到恨古人不见我,不要恨时人不知我耳。

◎作画须有笔才,方能使观者快心,凡苦言中锋使笔者,实无才气之流也。 齐白石诗草

《题寻旧图》

草庐三请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 《题友人冷庵画卷》

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世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 《往事示儿辈》

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 《略告以古今可师不可师者》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衰年变法自题》

扫除凡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老把精神苦抛掷,功夫深浅心自明。 《逢梅兰芳》

记得先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呼姓名。 《题大涤子画》

绝后空前释阿长,一生得力隐清湘。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

更多相关推荐:
感悟教学艺术

龙源期刊网cn感悟教学艺术作者李晓林来源校本教研20xx年第07期数学教学是一种过程教学它既包括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也包括人的思维过程教材体现了知识的过程但思维过程却是隐性的开放的教师必须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

我的艺术感悟

我的艺术感悟摘要通过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对对一些艺术的了解浅谈我对艺术的认识和感悟以及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影响关键字艺术感悟何为艺术就我看来艺术无处不在不论是绘画雕塑还是音乐它们形象的描绘着人们的生活将无形的事...

我对艺术的感悟

我对艺术的感悟以前我对艺术只有模糊的感觉看到梵高的画作只觉得很好却说不出好在哪里喜欢听歌但也不会从艺术的角度分析喜欢读一些有意思的小说但要我说小说为什么写得好也不能分析得十分透彻通过上艺术导论这门课我学到了许多...

谈谈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悟

谈谈我对当代艺术的感悟当代艺术在时间上似乎泛指今天的艺术但在内涵上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通过这半个多学期以来的学习我对当代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解了什么是艺术了解了艺术的本质了解了艺术的性格了解了...

艺术感悟

艺术感悟艺术是什么不是金钱却是财富不能用物质来衡量它的价值艺术是什么不是笨蛋却是精神的支柱所以不能单凭一方面来评判它艺术不仅仅是欣赏艺术不是人脉不是有懂得它就形成了艺术不是无病呻吟不是创造出了它就是艺术了艺术不...

艺术的感悟

艺术感悟艺术不是专为有钱人而存在的所以不能用市场价格来衡量艺术也不是专为穷人纳喊的所以不能说喊的越大声批判得越响亮就越是艺术艺术不仅仅是美术学院原始人没有美院但仍然有朴实无华的墙上艺术美院可以学习到基本的技术但...

艺术感悟

艺术感悟空着双手去体验音乐或绘画也许从未理会过那些用以展示韵律的符号的规则也许在我的想像里这些永远都不重要我会一个人安静地听各种未知的声响看流动的水与山湿淋淋地迎面涌来一股亲切的豪气看千年的蝴蝶越过陈旧的门槛在...

感悟艺术之美

感悟艺术之美迸发青春激情第二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总结在美丽的春夏之交我们成功举办了学院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本届文化艺术节从20xx年4月19日开始到20xx年6月9日结束历时50来天我们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本着探索...

学好美术,必须了解感悟美术

学好美术必须了解感悟美术美术教学最重要的是感知美术首先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再次是要有科学的观点和充沛的绘画激情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了解感悟美术学好美术一美术教学首先要感知美术美...

感悟建筑艺术之美

姓名陈秋萍学号091720xx0019专业广告学班级081701任课教师座位号11游20xx世博会感悟建筑艺术之美摘要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

古代人类文明艺术感悟

古代人类文明艺术感悟浅谈中国画埃及艺术古希腊艺术引言一个学期的美术鉴赏课结束了通过这学期的美术赏析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学期的课程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次探索美的旅程以前的我几乎是从未这么深入的进行这种艺术的赏析这...

要感悟文化艺术的大发展

要感悟文化艺术的大发展让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在今年5月23日是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要让大家知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讲话的含义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是仅仅为了纪念而已而且是如何去解读未...

艺术感悟(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