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语情感悟和情境优化

时间:2024.4.9

语文教学中的语情感悟和情境优化

感悟即感受领悟,是人们对某一事物心领神会的一种境界。东方文化重感悟,语情信息的理解更重感悟。 面壁三日,恍然大悟;涵泳品味,豁然贯通;得意忘言,妙然心悟。这都是对感悟现象的形象描述。这里所说 的悟,指的是语情信息理解上的一种特殊的思维现象,是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所引述的那种“自然灵气 ,不思而至”“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思维睿智。认识上述语情感悟的特征,并根据这一特征设计语文课堂 教学,对优化语文教学的情境,实现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情信息理解重感悟,是由汉语言特有的美感形态和人文网络语言的情意色彩决定的。美国诗人庞德不认 识汉字,但他仅从汉字的形态就感悟到了一种妙不可传的语情信息奇观,因此,他把汉字称之为“大自然作用 的生动速写”。有位来华访问的美国朋友,也曾甚感迷惑地认为中国语言的语情现象太奇妙了。他以体育比赛 为例说:“中国人说‘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意思是说中国队赢了;中国人又说‘中国队大败美国队’,还是 说中国队赢了。总之,不管是胜败,胜利都属于中国人,真是不可思议!”可见,在特定语境中,意义相反的 词语构成的语言,反倒可以表达相同的语情信息。杨振宁博士曾说过:“中文的不精确常常是优点。中文用来 写诗则极好,因为写诗不需要精确,太精确的诗是不好的。”杨博士所说的不精确,其实是准确地说出了汉语 言语情信息传递中美感形态的一种特殊的多意象性和含隐性特点。 语情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等同于语义本身。因为,语言主体表现事物对象时,已给事物对象注入了鲜明 的主观色彩,正如王国维所云:“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天人合一”、“神与物游”,就是对这 种现象的经典性概括。而当人们通过阅读去感悟别人的语情信息时,又不可避免地带进听读者的主观情绪,自 然就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奇观。因而,就此意义上说,语情理解离开了语言接受主体 的神会和感悟,也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到位的。

古人常用“言不尽意”来形容语言表达的困难。这里的“意”其实主要指的是一种感情,一种只可意会的 无限悠远的内涵。有人说:文学即人学,人学即情学。在文学家的笔端,有时“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大千世 界中,人是极具情意化的精灵,人对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直接观照诉诸于语言的载体,必然会带上极具情意化 的色彩。但是,情感永远大于语言。在某种意义上说,“真感情”不是作家写出来的,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 而是心灵感悟出来的。而这种语情感悟则直接源于语言接受者用心灵拥抱语言时所产生的思维和情感的震颤。 这种震颤看来虽然难以靠阅读者的主观意识去准确的定位和调控,但它是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灵悟等综 合作用的集成,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近乎“跟着感觉走”的心理沟通与语情禅悟。心理学 与美学的思维方式为这种语情感悟大开了方便之门,使人们从体味言外之意、话外之旨、文外之致入手,利用 通感和顿悟,去心领神会语情的内涵,收到以少胜多、神与物游、言有尽而悟无穷的语情理解效果。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 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这里提到的“那种愉悦”,其实就是审美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情感 活动,是产生于语情感悟基础上的特殊心灵感应现象。“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里, 刘勰不仅指出了语言创造中的情感作用,而且也注意到了语情感悟在学习情境中的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 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位善于以情染景的教师,一位善于借助于语言的内在情感去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师,他就有 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语情感悟的教学情境。

再者,语情信息的传递,有时往往不仅限于语言本身,而在于语境。语词运用是否准确,语言色彩是否得 体,语句表达是否流畅,语体风格是否成熟,其最终的衡量标准往往决定于语境。例如,“狡猾”的原义是“ 诡计多端”,但作家却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巧妙引来写孩子们的目光,不仅毫无牵强杜撰之感,它倒给孩子 们平添了许多的机警、聪慧和乖巧。有时,

在语境的作用下,看似不完整的句段反而会产生一种全新的情感境 界。《红楼梦》写黛玉之死时写道:“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 ,不作声了。”黛玉究竟要说什么?好狠心?好可恨?好绝情?好糊涂?这千般滋味,万种风情,是不必去规 定性地虚拟出几个选项来补白的。因为,在这特定语境中所生成的语情信息,大可涵盖所有命题者的思考。在 这里,语言符号的短缺反而带来了语情信息的增值,充分显示了语情信息特有的表现力。

语境传递语情信息时,还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信息输出效应。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几 组镜头,几种情景,分别看似乎都是并无联系的景物,但接连说出,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语境意象,就奇妙地 显现出了阴翳于景物表象之下的缕缕乡愁、丝丝怅惋,形成一个极富社会人情内涵的语境信息库。鲁迅《秋夜 》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者为什么不说“都 是枣树”呢?原因就在于这两种说法所产生的语境信息是大不相同的。“都是枣树”只是传递了树的种类信息 ,而“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说法则无疑产生了一种单调、枯燥、孤独、冷落的语境情感。

所以说,语情是一种境界。对于这种境界的理解,任何殚思竭虑的理性分析都不可能收到最佳的理解效果 。因为,这种理性分析虽然可以使人处于高度的有意识注意之中,这时,他们的思维也许是精确的、谨严的、 规范的,但绝不是自由的、遐想的和通感般的妙悟,所以也不可能真正找到一种自然的语情感悟的灵气与天机 。而语情感悟恰恰在“悟”字上着力,强调一种灵性。因为在阅读思维中,有意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感悟则更 是一块无垠的绿洲。“无意于佳乃佳”(苏轼),才是语情感悟的上乘之境。神智会于气韵,性灵钟于境界, 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会出现一种神思潇洒的思维状态,这种情境下生成的课堂教学的悟性理解,才可能是最 富有创造力的一瞬。天机灵气似乎不期而至,妙悟佳思仿佛灵山飞来,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

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中语情感悟和情境优化的质量呢?我认为,首先必须彻底改变目前语文教学 中存在的轻读重讲的弊端,遵循语文学习的必然规律,请“读”出山。也许有人会问:语文学习的规律究竟是 什么?离开语文学习中的语情感悟特点能否找到一条“终南捷径”?对此,一些语文教师曾作过苦苦的寻觅和 尝试。有的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指导学生对所谓的“标准化”命题的圈圈画画上,有的用在把“活教材”进行“ 死分尸”的“A、B、C、D”选项的精心推敲和设计上,有的用在“篇章结构”的机械分解和组合上,有的用在 试图对语文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层次进行全面而具体的量化上。结果呢?教材活生生的灵魂,语言跃动的生命 窒息了,僵化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思维禁锢了,凝滞了。千姿万态的心灵都被统一地按照一个预先设计好的单 色调去对号入座,各种生动的思维都被迫统一地按照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去依样画瓤,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语 情感悟过程既失去了必有的训练形式,更失去了本质意义的依托。读几乎被完全挤出了课堂,先后被“满堂讲 ”、“满堂灌”、“满堂练”所替代。这种形态下的语文教学,学生已经不是文章的阅读者、体悟者、欣赏者 ,而是成了记忆的机器、分析的机器、做题的机器。最应该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变成了白水萝卜汤, 成了学生厌烦头疼的课程,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现象啊!

诵读在优化语情感悟和情境创设中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和意义呢?我们知道,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具 备的丰厚的背景优势,如情感优势、形象思维优势、美育优势、个性培养优势、文以载道优势、兴趣培养优势 、思维品格优势、非智力培养优势、激励优势等等,诵读指导得体,领悟启迪有法,很容易使学生进入语文学 习的“迷狂”状态,即我们常说的语情感悟的最佳情境。试想,一篇好文章,不读何以明其言?不读何以晓其 义?不读何以感其情?不读何以悟其旨?语文能力中,语义感悟、语情感悟、语境感悟、语法感悟??一句话 :语感感悟,是语文能力的最重要的内核,而这些感悟能力只有通过高质量的阅读才能形成。现代文

的阅读如 此,古文阅读也如此。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今日教古文,自亦宜熟读,虽不能求其写,而熟习其语言乃能深 味其意义。”诵读是优化形象思维和语情感悟的过程和手段。只有通过诵读,并在诵读过程中融入了阅读主体 的审美理想和审美积淀,达到了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得其辞的境界,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才会有召之即 来,呼之欲出的感觉;才会有文思如流,注入笔端,鲜明形象,翩然而至,深邃义旨,豁然心会的境况。只有 高质量的感悟基础上的阅读积淀,才可能在表达上厚积而薄发,深入而浅出。古人所云“勤于读书,逸于作文 ”的说法是语文学习的至理名言。

语情信息理解上的“感悟现象”,阅读中语情感悟能力培养的规律和奥秘,这些从表面看似乎是“羚羊挂 角,无迹可求”的东西,其实都是人们认识实践的结果,自然也就必然有其规律可循。作为语文教师,如能根 据语情信息的感悟特点,通过指导和强化阅读,尝试做点启迪禅悟的思索与探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语文 教学,或许就有可能出现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的境界。

〔编后〕

中学语文教学应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已成共识。但语文学科的语言训练并非纯工具性的语言训练。它的特 点是什么?其意义和价值何在?语文学习的必然规律和途径究竟是什么?这些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本文从深 层次上作了比较透彻的论述。结合本刊’96第10期蔡世连先生的文章阅读本文,对上述问题会有更为全面深入 的认识。本文提出了一些新名词,如语

情信息、语情感悟、人文网络语言等等,也绝非标新立异,因为不如此 就难以准确表述。


第二篇:语文教学反思和教研论文 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今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班语文教学, 我们班的生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差生占较大多数。因此,上课时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语文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争取进步。

语文教学反思(二)

双庙中学舒正煜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多年的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出点拨教学的三个方面。

一、适量点拨

1

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

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二、适度点拨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朱自清的《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有的老师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三、适时点拨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总之,实施点拨教学的经验告诉我: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语文教学反思(三)

双庙中学舒正煜

七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1)从七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2)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3)七年级开始练 2

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活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语文,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修辞方法的运用,作文材料的选择和详略安排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尤其是七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 通过 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比较、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主要注重学生学到那些知识,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反思中成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及时反思的时候了。多和搭档探讨教学方法,多比较教学思路、向同学科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努力践行“三人 3

行必有我师”,对自己的教学多比较,多反思,提高自己上课水平和课堂效率,希望能冲破“瓶颈”,开辟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4

更多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感悟

语文教学感悟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到感情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要创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思考发挥表现以至于演示的机会要恰当地引进竞争机制培养和利用...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范红梅)

教学感悟南八家中心校范红梅20xx年6月4日教学感悟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阜南五小锁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感悟张玉平20xx329做了多年的语文教师什么是语文呢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它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如果语文课失去了工具性那无所谓什么人文性实践性了因此工具性是语文的生命形成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感悟

语文教学感悟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有好的方法引导学生则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学得知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直是多年来探讨的中心...

语文教学感悟

语文教学感悟牵手新语文主题阅读用语文滋养孩子的心灵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抢答教室里掌声如涛气氛如浪老师声情并茂的引导学生神态自如的讲解让传统的课堂彻底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师生用激情智慧和谐生成的高效课堂这就是...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乳山市实验中学丁进涛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尽量让每堂课都有琅琅的读书...

经典教学感悟

浅谈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校开展读经活动之后我想这不失为我们的教学创造了一个好途径语文教学如果充分利用经典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易抄易记等特点采用多侧面联系多渠道贯通使其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可以更好地发...

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有感

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有感我很荣幸参加了街道教育办组织的这次集中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有幸听取了泉州市教科所专家刘香芹关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修订课标的要求的讲座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多认少写...

低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一些感悟

低段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一些感悟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语文新课程辬准强调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感受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感受达旗第三小学任海燕21世纪的今天科技迅猛发展微信微博电脑网络日新月异就连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极大...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之感悟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之感悟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39年级学生和高中极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

语文教学感悟(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