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怎样对待孩子

时间:2024.4.7

一般来说,离婚时,父母大都只顾自己,或是用严厉的方式来约束孩子。其实,离异家庭的孩子面对的问题也许比父母还多。他们会感到悲伤、忧愁、恐惧、失落、愤怒,出现情绪低落、成绩下降及与同学相处困难、说谎、成绩退步、攻击同学等。有时候,孩子虽然理智上明白父母离婚的意义,但仍然无法排遣不良情绪,会出现头痛、肚子痛等身心症状,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对婚姻的态度。所以,帮助孩子平静度过离婚这段时期是很重要的,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也是需要长期关注的。

夫妻离婚,要注意几点:离婚前就应让孩子知道父母要离婚和父母离婚的意义,给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调适。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父母离婚并不代表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了,不代表孩子将要失去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孩子也需要知道父母离婚并不是他的错,跟他说明离婚是父母间的问题,与孩子无关。其次,让孩子了解日后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变化,父母离婚后将分开住,孩子会住在哪里、跟谁住、多久可以见到双亲的另一方

离婚后多和孩子交流、聊天,说说学校课业和人际上的事情,并让其参与决定家庭事务,让孩子感觉自己很重要而且被需要。但不要让孩子负担太多的家务事,否则他可能会觉得压力过大而不愿回家,在外游荡。父母还要注意,自己失去的感情不能在孩子身上找补偿。 生活中尽量避免大的改变,如搬家、转学、很快的再婚等等。父母中一位离开,已经让孩子难以承受,要避免其他的不稳定因素。并鼓励孩子多和另一方来往。

一.离婚后孩子该跟谁

这当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所以也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清楚的问题,因为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不但将关系着当事双方今后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将关系着孩子的将来甚至决定着孩子今后的命运。从道义和法律上说,孩子是两个人共有的孩子,离婚后孩子跟谁都一样,但现实却并不如此简单,既要考虑夫妻双方个人的意愿,也有考虑离婚后各自的现实条件,也就是那一边的条件更适合孩子的成长。作为父母,应该以有利于孩子为第一考虑要素,而不应该只是为了斗气或为一已之利,离婚对孩子已经伤害极大,作父母者应该把好好处理孩子的归属问题作为弥补愧疚的机会。那么离婚后孩子到底跟谁最合适呢?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为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做以下两个极端的假设。A.孩子跟女方(母亲):这是现实中见得相对更多些的选择,女人相对时间充裕些,而且母性本来就适于养育后代,也许这确更有利孩子的成长。但如果极端假设,孩子跟妈妈后与爸爸完全隔离,也就是说,孩子从此没有了爸爸,那么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孩子跟母亲当然在生活中得到的照顾会更细致些,但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母亲更容易溺爱孩子,极易培养出孩子霸道和自私的性格,同时孩子得到的爱是残缺的,母爱虽然是海洋,但没有父爱的山,孩子又如何能撑起完整的人生?孩子人格的发育无疑也将会多多少少受到某些限制。女孩没了父爱如山般的宠爱,少了一个臭美撒娇的对象,孩子跟父母之间其实也有某种异性相吸的因素在无形中起作用,没有父爱的女孩,也许从小就对力量与雄性缺乏某种了解,反而会少了些温柔;男孩没有了父爱,很容易变得缺乏阳刚之气,甚至埋下过度恋母的祸根。B.孩子跟男方(父亲):男人由于一般粗心些,在照料孩子方面天生有某种欠缺,笨手笨脚,也容易粗暴简单行事,在培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更倾向于打骂,阳刚有余而温柔不足。男孩子容易形成暴力性格或产生极度的反抗与逆反心理,从而也养成某种对于女性的不友善;女孩子没有母爱,在培养成女性的温柔与爱美方面将可能欠缺些,也许从小就不知打扮为何物,对于培养女孩该有的温柔与女性气质显然不利。

孩子尚未长大成人,毫无疑问离婚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人。现实中,离异家庭的孩子面对的问题比比皆是,如果尚年幼,缺乏父爱或母爱的环境下长大显然不利于人格的健全,如果已初懂人事到入学的年纪,则很可能出现悲伤、忧愁、恐惧、失落感、愤怒,出现情绪低落、成绩下降,以及与同学相处困难、说谎、学业成绩退步、攻击同学等等。即使有

时候,孩子虽然理智上明白父母离婚的意义,但仍然无法排遣不良情绪,会出现头痛、肚子痛等身心症状。甚至还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对婚姻的态度,作人父母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孩子如站在天平中间的掌中宝,要站得稳站得直,各处一边的父母必须得完整,而且必须有某种平衡,失去父爱或母爱,孩子都更容易坠下天平。当然,上面两种假设都是一种极端,在现实中往往会通过某种形式得到一种程度的平衡,比如有了后母或继父,或者有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代为照顾从而部分地填补了由于缺乏母爱或父爱而带来的缺憾,这也就是在现实中离婚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并不见得有什么大的问题或者没出息。但必须看到,有相当部分的家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这个问题而对孩子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其实要明白,离婚只是夫妻的事,无关孩子。作为大人很容易粗暴地对待,离婚了就强制性永远隔离孩子跟另一方的联系,完全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也是一种短视的不理智不聪明的做法,无论怎么做,一定要记住,一切以孩子的将来为中心,把离婚对孩子带来的伤害和损失尽可能减少到最低,不管离婚与否,夫妻双方均有义务和责任这样做。即使双方有再大的分歧,在孩子方面也要尽量克制将分歧缩小到最低,尽量达成一个双方能接受的一致意见,一定要坐下来协商好孩子跟谁的问题,但所谓的归属只是从有利于孩子的角度来想,跟哪一方更好,但孩子永远还是双方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割断另一方对孩子的爱,除非有极端的情况。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的人简单地把外在客观条件的优劣作为主要作选择的依据,而忽视了心理情感层面的东西,其实孩子的成长,爱是最重要的,所以除了硬环境,更主要是要考虑软环境.

夫妻离婚了,孩子总得跟一方,但无论孩子跟谁,关键是要让孩子明确地知道,父母离婚并不代表父母不爱她了,不代表她将要失去父亲或母亲了,孩子也需要知道父母离婚并不是他的错,跟孩子说明离婚是父母间的问题,与孩子无关。其次,让孩子了解日后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变化,父母离婚后将分开住,她会住在哪里、跟谁住、多久可以见到双亲的另一方。切忌在离婚的过程中利用孩子,比如希望孩子站在自己一方,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指责另一方的不是;不要用金钱收买拉拢孩子;更不要挑起孩子对另一方的仇恨,说是另一方抛弃了自己和孩子;不要禁止孩子和另一方来往。这些做法均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随着孩子长大,她也会逐渐发觉父母的狭隘和自私,所以这些做法往往是帮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 亲爹妈离婚后该如何与小孩相处的7大问题

有些父母往往会在离婚的过程中利用孩子,希望孩子站在自己一方。有的在孩子面前批评、指责另一方的不是;有的用金钱收买拉拢孩子;有的成天向孩子诉苦;有的挑起孩子对另一方的仇恨,说是另一方抛弃了自己和孩子;有的禁止孩子和另一方来往。这些做法往往对心理健康不利,随着孩子长大,她也会逐渐发觉父母的狭隘和自私,所以这些做法往往是帮石头砸自己的脚。理性对待婚后小孩问题,小编给你指出7大问题。

1、怎样在孩子面前提及她的父亲/母亲?

离婚的大人不管怎样痛恨对方,都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不是。告诉孩子,父母不在一起,并不影响两人对她的爱。做父母的,不应该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孩子的判断力。不过很多人做的正相反,认识一个母亲,被男人抛弃,跟子女唠叨了一辈子,有一天长大了的女儿说:我爸爸就那么点事情被你说了这么多年,有完没完?你不喜欢的人,孩子不一定不喜欢。 2、千万不要天天摆出一副苦瓜脸。

也许你因第三者而被抛弃的,也许你很委屈,但是不要天天做怨妇/怨男状。首先对自己身心不利,更重要的是浅移默化给孩子的影响。让孩子看到一个心平气和的你,对她的精神健康很重要。没人同情祥林嫂。

3、对离婚的事实不强调也不回避。

有的父/母离婚之后总是对孩子说:我们家与别人不同,所以你要努力,要出人头地,etc. 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这种提醒/强调会不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呢? 回避事实也不是好的方式,如果孩子问:为什么别人的爸爸总在家?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告诉她,家庭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形势,有的家庭有爸爸妈妈,有的是只有爷爷奶奶,有的还是养父母,所以接受并enjoy自己现有的一切。对将来孩子走入社会或许有帮助。最重要的还是做父/母自己的心态。

4、不要将自己的未来押宝一样押在孩子身上。

有些做父/母的会说:孩子,我这一辈子是毁了,就指望你了。更有些父母不仅说说,真是全身心押在孩子身上。我觉得这样做对孩子很不公平,这种方法有时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做父/母的要开辟自己的天地,发展自我,让孩子也有她自己的天地。

5、离婚对孩子有影响么?

我想应该是有的,不过处理得好,不会影响很大。父母双全的家庭中照样长出来不成器的孩子,不是么?而且也不是少数。

6、真爱孩子的人一定不会选择离婚么?

长辈中为了孩子凑合的例子太多了,结果怎样?我觉得家庭是传播爱的地方,如果做父母的不相爱了,传播给孩子的会是什么呢?

7、再婚的选择:

再婚的对方一定要能够善待前面的孩子,不能善待前面的孩子的人根本不必考虑。这一点应该是做父/母的是可以掌握的。

夫妻正式离婚后,要注意四点:

(1)可以多和她交流、聊天,说说学校课业和人际上的事情,并让她参与决定家庭事务,让孩子感觉自己很重要而且被需要,但不要让孩子负担太多的家务事,否则孩子可能会觉得压力过大,而不愿回家,在外游荡,更不能让孩子完全承担起离开的一方的功能。父母要注意,自己失去的感情不能在孩子身上找补偿。

(2)生活中尽量避免大的改变,如搬家、转学、很快的再婚等等。父母中一位离开,已经让孩子难于承受,要避免其他的不稳定因素。

(3)鼓励孩子多和另一方来往。

(4)与学校老师沟通,请老师多关照孩子在学校的生活,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其实,只要父母明智,离婚不见得就一定会引起孩子的心理问题。但有些父母往往会在离婚的过程中利用孩子,希望孩子站在自己一方。有的在孩子面前批评、指责另一方的不是;有的用金钱收买拉拢孩子;有的成天向孩子诉苦;有的挑起孩子对另一方的仇恨,说是另一方抛弃了自己和孩子;有的禁止孩子和另一方来往。这些做法往往对心理健康不利,随着孩子长大,她也会逐渐发觉父母的狭隘和自私,所以这些做法往往是帮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二篇:怎样对待倔强的孩子


怎样对待倔强的孩子 /

摘要:本文用一个真实的案例引出并论述了作为老师应该怎样处理孩子出现的倔强行为问题,怎样去帮助孩子改正这个不好的情绪行为。

关键字:倔强行为问题 应对方法

在我们班上,个性倔强的孩子就有好几个,这些独生子女们家里有人爱着、护着、宠着,凡事千依百顺,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我要怎样就怎样”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特点。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动作上的现象。这种自我中心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言语中、表示中、逻辑中,更重要的在儿童的外部行为中。那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恰当的激励方式引导幼儿去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呢?让我们从我班发生的一个真实案例说起吧! 谭琅月是我们班最大的一个孩子,她的妈妈是我们幼儿园的一位老师,所以很多老师都经常爱逗她,跟她开玩笑,因此她对幼儿园的老师都非常的熟悉。

一天下午,我计划带班上的孩子到楼下操场上去上语言课,因此我让孩子们解完便后到门口排队。谭琅月听完后马上去解便,并很快的跑到我的面前(他们都想站在第一个,因为这样可以离老师最近,拉着老师),不过当时也有好几个小朋友动作很快,跟谭琅月一起跑到我的面前,于是就挤了起来,一个男同学把谭琅月挤到傍边去了,正当她又要挤回去时,我就跟她说:“随便站哪儿都一样嘛,不一定要站第一个。”说完我便带着孩子们下楼了,不过没走多远,我就看

见谭琅月还在原地,根本没走,还一脸的不高兴,于是我就叫她,让她到我这儿来(想给她说说为什么不让她挤),但是她理也不理我,怎么叫都不过来,我没办法就只好带着孩子们走了,让她和保育老师一起下来。在我上课时,我看到她坐在最外边的位置,并一直把嘴嘟着。但这时我没有时间来跟她理论,我想等上完课再跟她聊聊。上完课后,我让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的活动,趁这时,我就走过去跟她聊天。我问她:“谭琅月,你怎么啦?为什么不开心啊?”她不说话。我又问:“是不是刚刚小朋友排队的时候把你挤着了?”她点了点头。我说:“小朋友在一起排队难免会挤,而且排队不一定就要排第一个啊,都往前挤,那又怎么能把队排好呢?”我刚一说完,她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而且随我再说什么她也不听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得带孩子们上楼了,我叫她赶快过来和我一起上去,她却不理我,这时我也有点生气了,我觉得这个孩子脾气太倔了,今天不能再将就她了,于是我带着其他的孩子上楼了,看到我上楼没有理她,她就哭得更大声了,整个幼儿园都能听到她的声音,我想她可能是用最大的力气来哭的吧。不过就算这样我也没有理她,最后是保育老师把她硬拉上楼的。

可是即便上了楼,她还是不肯停,还越哭越大声。这时我们的园长闻声也赶来了,为了不影响班上的活动开展,园长把她叫了出去,我也给园长说了情况,园长就跟她聊了起来。好几分钟以后,她才肯停止哭泣。我们一起给她讲了很多道理,最后还是请那位挤了她的小朋友给她说了声对不起,她这才算真正高兴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谭琅月为什么会这样的“小气”,这么的倔强呢?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于是在下午放学的时候,我跟她妈妈作了很长时间的交流,并一起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首先,她的脾气属于很倔的那种,她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你想要改变她的想法,如果不把她的思想打通,她是绝对不会屈服的。而且她的这种遇到事情就爱大哭的情况,幼儿园里的老师几乎都知道。她以前就经常在幼儿园里大哭。

其次,谭琅月的妈妈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因此她对幼儿园里的老师很熟悉,大家平时也喜欢逗逗她,跟她开玩笑,她感受到的都是老师们对她的爱跟喜欢,她觉得老师不可能会批评她的。可是那天,我说话的口气像是在批评她一样,所以她就感觉老师好像都不爱我了,讨厌我了,她接受不了这种不被爱和喜欢的感觉。所以面对老师这样一些稍带批评语气的话语,她会有更敏感的反应,于是她会变的很难过。

最后,她是个情感比较细腻和敏感的孩子,她需要老师的关注和爱护。那天我在说了她以后,我就带孩子下去了,没有更多的去跟她交流。也许就在那时,她觉得自己忽然在老师心中没了地位,老师不再关注我了,她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会有被老师忽视、抛弃的感觉,所以她用越来越大的哭声,提醒老师注意她,关注她。

经过这件事以后,我一直反复的问自己,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该怎样用一个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对待和处

理呢?因此我开始留意孩子的行为,针对几个性格比较倔强的孩子,我对他们的父母也进行了询问,了解他们在家里的表现,经过对班上孩子的观察和对类似事件的处理,我总结出来了以下几个方法:

1、冷处理法

冷处理就是当幼儿倔强个性发生时,有时是带点试探的性质,老师表现得越在乎,他可能越过分、越吵闹。所以,在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情况下,就试试让他哭个够,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等他安静下来后,再去处理。久而久之这种倔强个性就可能消退。例如:有一天班上最小的梅子俊在中午看动画片时,他一个人站在最前面看(因为这盘碟子是他带到幼儿园来的),把后面的小朋友都挡完了,老师叫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他理都不理,叫了几次后他还是站在原地,最后我只好硬把他抱到旁边去。这下他可不干了,就在那儿哭。这次我就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任他在旁边怎么哭闹我都没有理他,直到其他小朋友都去睡觉了,他也冷静下来了,我才把他叫过来,跟他讲为什么不让他站在前面看。这样就避开了他的情绪高涨期,效果会好得多。

2、转移注意力法

当感觉到孩子开始浮躁不安时,可用他有兴趣的事或物品吸引他,来转移他即将爆发的情绪。譬如:“让他去看自己喜欢的图书!”或“老师喜欢的乖娃娃是谁谁谁”等,让他知道老师是爱他的,是关注着他的。

3、适当使用隔离法

孩子变得不可理喻时,可以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他:“如果你觉得不生气了,再过来和大家一起玩。”但必须注意隔离处的安全性,不能是会让孩子感到恐惧的地方。

4、故事激励法

通过讲故事有助于促进幼儿改善他们的行为。为了帮助幼儿形成一种新的行为习惯,有时不能只给予表扬和鼓励,还要捕捉幼儿的爱好与兴趣。故事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一种阅读形式,但这里的讲故事不只是把故事的情节告诉孩子,而是步步引导,让孩子知道其中蕴含的道理。例如:现在我比较爱在班上讲那个由于小青蛙任性而走丢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一步步的引导孩子,让他们了解任性是一种错误的情绪。

5、避免情绪失控法

当孩子出现倔强、反抗的行为时,应避免使用权威的口语或方式来教训孩子,更不要让自己跟随孩子的生气情绪,要冷静下来并试着和他讲道理,教他学会尊重别人,并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6、面对面沟通法

老师有时不免会主观认为,孩子应该听话、顺从,而不应该反抗。其实,不妨把专利、命令的语言沟通形式改为双向的沟通,让孩子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并试着去了解孩子倔强的原因,有时你还会发现孩子不一定是错误的,反而是自己误解了孩子。

7、恩威并用法

有时不妨运用处罚的方式,例如取消幼儿出去玩耍的机会等,但必须要让孩子明白处罚的原因。但处罚过后,也别忘了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让他知道处罚归处罚,老师还是爱他的。

总之,改变孩子的倔强就像大禹治水一样,只能疏导而不能堵截。因势利导既能巧妙地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放弃自己不正确的主张,又能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个性倔强的幼儿。要有一双慧眼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引导、表扬,而对存在的问题则应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去应对,并相信他们会改正的,帮助他们一起克服,以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

更多相关推荐: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读后感

名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读后感正所谓兵无常法水无常势从独辟蹊径的郑渊洁到中国式强权的刘墉从以柔克刚的梁晓声到霸气慈爱的陈道明从国学大师梁启超到史可的洋老公他们的育儿经有的是大相径庭有的却是相去甚远却是殊途同归让我深...

《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后感

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后感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有感李健生暑假里我拜读了美国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阿戴尔费伯与伊莱恩梅兹立希两位享誉国际的成人与儿童交流沟通问题专家共同撰写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教育书籍书中用了多种...

教孩子写作文读后感

我教孩子写作文读后感这是一本一口气就想读完的书却因家事缠身断断续续读了三天才读完真是一本好书不仅是自己受益匪浅而且帮忙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不敢说现在的起色有多大最起码是找到了方向让身为父母的我们懂得了如何循序渐进地...

《如何爱孩子和教会孩子如何爱》读后感

如何爱孩子和教会孩子如何爱读后感拿到书第一个读者竟然是儿子他才不到九岁竟然看得津津有味成墨初老师的书通俗易懂故事性很强边看还一个人大发感慨我要是生活在美国就好了因为美国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快不快乐而不是成绩怎么...

分心的孩子这样教读后感

分心的孩子这样教读后感吴东梅在看这本书之前对于分心的孩子第一反应是孩子让人头疼的表现哪里不好而没有想到孩子存在的优点他们会做好哪些很多时候我们看事情比较片面缺少发现的心真正读这本书时完全投入到里面每当看到一个案...

《父母规》读后感:用智慧和爱教育孩子

父母规读后感用智慧和爱教育孩子从事幼教十余年读过的幼教书籍也不少但从没此刻这般心灵震撼过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父母规确实是一本好书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影响和指导了我对孩子的教...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由于工作和家庭教育双方面原因近期我读完了怎么说孩子才会听这本书书作者是AdeleFaber和ElaineMazlish他们是享誉国际的成人与儿童交流沟通问题专家在怎么说孩子才会听一书中作者...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读后感

读后感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本育儿经我对它的期待也只是在看完之后或许会更理解孩子的世界更容易与孩子沟通或许对平时与学生们的接触中有些帮助但看完这本书后我发现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仅于此这是一本能够给我们...

如何培养孩子德育智体全面收展读后感

如何培养孩子德育智体全面发展读后感今天观看于丹老师如何培养孩子德育智体能全面收展讲座后有感触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孩子的陪伴人教育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迪者引导者领路人观后有以...

怎样教孩子审题----一位数学老师的感想

怎样教孩子审题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答案肯定因人而已各人不同只要是为了孩子用之顺手即可万物皆无定法人人有法却无法无法即是有法对于我而言境界不够还是谈谈我的认识吧审题是解决问题的首当其冲要做的事我经常听家长说我的孩子...

美国孩子如何写读后感

美国孩子如何写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续所以要写好读后感第一步是要好好去读在美国的这所小学光这点还不够因为读后感紧密围绕着学校时刻提倡的CharacterTreeTrait所以孩子还需要时刻牢记...

怎样教育孩子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