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摄影

时间:2024.3.10

感悟摄影

一学期的摄影课,我对于摄影的理解就是一句话:摄影,一门艺术,是用学习使用相机采用最佳的方式来记录生活的过程。

摄影,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记录,但是能够记录的更好更美是不容易的。首先需要好的相机及熟练的使用操作原理,还有对美的认识,知道什么东西能拍出美得效果,还有就是多次实践,因为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功。

在上课之前,对于菜鸟的我来说,摄影就是按快门后咔嚓,照片出来的过程。但是入门后才认识到摄影是一门学问,不但需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角度,还要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被摄者的美丽,需要摄影师的用心指点与相互沟通,才能展现出来。我记得曾经问过学摄影的同学,他们说:“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摄影需要大脑和手指的协调。”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只从摄影上入手,还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一种多生活深层次的洞查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养,得到自己的独特视角。

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讲很多理论性的知识,一时真的记不下来,不过在课下我经常上网查询如何快速入门和实践操作,这让我很有成就感。在学习旅程中,让我对摄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的了解。并且可以让我有去捕捉生活中的美。还可以提高我的摄影水平、提高摄影的基本功,还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每幅作品的优点与不足,开拓视野,丰富了想象力、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例如在摄影的实践课

时,我上交的作品中有一幅《幸福》,虽然在光线的运用上略显生涩,但是拍摄的角度和拍摄主体的选择有经过思考,那种祖孙俩之间萦绕的温馨氛围喷薄而出。

尽管当初对于上课的憧憬是好的,但是真正学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我记得抱着厚厚的说明书摆弄相机的零部件;我记得抱着相机游荡在公园和校园内,想要拍出一张极具特色的小品,但是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把相机当成移动手机;还记得实践课上,为了拍到昆虫在花蕊中游曳的特写,我在月季花从中蹲了好久,出来时满手都是蚊子咬的包,当时有的只是拍到后的兴奋与喜悦。当然,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交流下,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浮现出来,拍摄时不再是手机式的咔嚓,而是先在大脑中构景,然后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时间,调整好相机,快门一按,虽说不是件件如意,也会闪回惊喜。

对于我这些初级入门的人来说,专业的词汇在学习过程中更是硬伤。

虽然对于摄影的认识还属于浅薄的阶层,但是也会学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例如,拍摄的主体外观比较均匀时,将其放置在画面的中央,然后通过调焦,准确的摄取一定的景物范围,达到通过画面构图准确地向观众表达要阐述的内容的效果。但是对于开设的摄影课也有属于自己的建议。比如说一次课四个阶段的课可以理论加实体相机观摩,对于入门级的学生来说,大量的专业词汇是学习的很大阻碍,如果是实用性的操作同专业知识的同步进行,那么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比如说实践课上提供可操作的相机可以适当的增加,这样可以避

免出现使用程度的深浅和时间的长短,会导致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变得良莠不齐。再比如说老师在理论课的课时,可以提供更多的优秀作品赏析,以提高同学的鉴赏水平和对于美的领悟与修养。

谢谢摄影课带给我的快乐,它给我们留下了最青涩地摄影经历,是大学生涯中不可磨灭的美丽日记。


第二篇: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


一个老摄影工作者的摄影感悟这篇文章是从一个摄影工作者的角度谈‘摄影’ ,但对一般业余爱好者还是有启发的。 一、纪实摄影拍什么?怎么拍? 感觉我们的纪实摄影有些走入误区, 如什么 21 条之类的, 作为摄影基础构图训练是不错的, 但作为纪实摄影指南极容易误导初学者。 带着心里事先设计好的那个构图框架和内容, 到纷 繁多变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套用, 是把生活与艺术本末倒置了, 这样来拍纪实是注定要失败 的,这样的纪实摄影肯定会越拍越窄小,最后误入一个死胡同。当然,21 条的原作者也是 反对以这样的方法来拍摄纪实照片的。 我们国内有相当部分的摄影家或摄影爱好者拿着相机扫街时是怀着一种猎奇不正常的心态, 他们总是把镜头对准破街老巷和边缘人群,房子是越破烂越好,人是越穷、越变态、越怪异 就越激起他们的兴奋快感。 在许多摄影展上总是能够看到很多远离生活主流的光怪陆离的纪 实照片, 而这样的作品又总有几幅获了奖, 于是乎又进一步误导了更多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 者, 误认为只要能拍到这样光怪陆离的内容就容易成功。 当然我并不绝对地反对拍摄这样的 纪实作品,因为人人都有好奇心,都市大街上偶然死一只老鼠也会围上一大堆人看热闹。但 如果总是这样的猎奇式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纪实摄影就是不正常的现象了, 因为它们毕竟不是 我们整个社会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我们相当多的摄影家,放着眼前的大量鲜活的生活、 工作内容不去反映,不去表现,而是专门寻找一些刺激性阴暗画面和场景,我认为是对纪实 摄影的一个误导。 难怪有外国人说我们中国没有真正的纪实摄影, 我们的纪实摄影在那里?纪实摄影的着重点 应当放在那里? 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身边,在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在身边单位同事工作中、在回家 的路途上、在家人逛公园、进超市购买物品、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到医院看望父母老人、 为孩子交学杂费等等。。。 。。 这样的平凡的工作和平凡的生活,我们太熟悉了,熟悉得我们都懒得举起相机,这样平凡的 内容太泛味,泛味得我们都懒得拿出照相机。 如果你是一位刑警,你拍摄过刑警队员的枯燥无味日常调查取证工作吗?拍摄过下乡几月, 胡子没刮, 疲惫地回家的景象吗?如果你是一位巡警, 你拍摄过同事们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和 寒风刺骨的冬天上街巡逻吗?你拍摄过你的同事们风餐风宿露的工作场景吗?你用手中的 相机记录过你最熟悉的朋友们喜怒哀乐的场景吗? 你是否还能对这样平凡的生活感动吗?如果你对这样的题材和内容一点提不

起兴趣, 我只能 非常遗憾地告诉你, 你还不具备一个纪实摄影家的最基本元素, 尽管你的摄影技术非常高超。 如果你对这类熟悉的工作和生活很感兴趣,并能够长期坚持拍摄,那我一定非常尊重你,我 认为你起码已经具备了纪实摄影大师们的最基本特性,那就是热爱生活、观察平凡,善于从 平凡的生活中提取生活的真谛, 这是中外纪实摄影名家们的共同特性之一, 很难想像一位对 生活没有热情的人能够拍摄出好的纪实作品。 在这方面我们大家应当向侯剑华老师学习, 不 信你可以看看他的纪实作品,很难得呀!如果你想学习纪实尤其是人文纪实摄影,我推荐一 定要向候老师学, 你在纪实革命的大方向上就绝对没有错, 你在纪实革命的康庄大道上会越 奔越欢畅,你终于找到了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无穷无尽、永不枯竭的生活之源。 当年黄埔军校的那些毕业生,个个都是才华横溢,但路线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跟了蒋介 石就倒霉失败,跟了毛泽东就奔向胜利。 “不怕进错门,就怕跟错人”呀!老祖宗的经典之谈。 二、什么是人文纪实? 我个人认为: 人文纪实从广泛的定义就是真实地反映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现状; 从隘义上讲 就是反映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 想起 78 年到 81 年我在北京当兵时, 每次进城都要为许多战士在天安门前拍摄一幅照片, 这 是纪实性的记念照, 这幅照片对这个人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性质, 它记录了这个人在某年某 月某日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天安门, 实现了他小的心中梦想, 这时他在照相机前是 庄重而严肃的,他会当作一件十分重要大事来完成,这既是他本人真实自我反映,但又不是 他本质个性的表现。 但拍完记念照后,他会如释重负,高兴地转过头细细观赏天安门城楼,或兴奋地与战士们在 广场上奔跑跳跃, 新奇地观看每一个建筑物, 这时我一定会把相机追随着他的身影连续拍摄, 这才是他真实的自我个性反映, 这时摄影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你所拍摄的内容已经不是 记念照了,这是真正的纪实摄影,你可以把这一组照片整理出来,取名为《我终于看到了天 安门》 ,它反映的不是他一个人,而是那一个年代人们对天安门的普遍情感,你能够拿出当 年这样的照片来么? 遗憾的是我许多年后才认识到这一点, 虽然当年我的摄影技术并不差, 俺凭别人的瞳孔变化 就可以准确地测光, 用步幅可以准确地测距, 为战士们拍摄的每一幅天安门记念照都很清晰, 我相信他们直到现在肯定还珍贵地保存着,但我却留下的遗憾。 我反对纪实摄影构思在先,技术

前先,如 21 条之类的,这些条条框框多了,会埋没你的灵 感和思想,一定的摄影构图规律和摄影技巧是必要的,但纪实摄影最重要的记录下你感 兴 趣和有历史价值的客观生活内容。离开了鲜活真实的内容,纪实摄影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 之泉。 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根本就没有时间作出反映, 这时最要紧的就是把客观内容拍摄记录下来, 其余的统统是次要的。 美国 9.11 事件中,中国大使馆一位专业摄影记者抓起相机开车就往现场跑,反映确实够快! 而另一位摄影爱好者没能及时赶上车,只好提起装有“小钢炮”的 F100 相机往使馆楼顶上 冲, 结果他在使馆顶楼上远距离拍下了第二架飞机冲撞世贸大楼照片, 并立即被全世界所有 的通讯社采用,当年这幅照片获得金奖。而那位专业摄影家则什么也没有,虽然也拍摄了许 多现场宝贵的纪实照片,但这样的照片已经有一大堆美国人早就冲到现场在拍摄。 物以稀为贵,冰山上的雪莲花再怎么干枯都很珍贵,江南的大白菜再怎么水灵都很便宜。 据说那位专业摄影师看着业余爱好者拍得并不怎么清晰的那幅飞机撞世贸大楼的照片, 把肠 子都悔青了。老子在烟雾弥漫的世贸大楼钻进钻出,还差点丢了性命,你衣冠整齐地在楼项 上拍摄,唉!假若是我来拍,一定怎么怎么。。。 。。。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超人倒转地球,让重大事件重新再来一次的机会只有在电影中出现。 当然,这件事仅是一个巧合,不代表谁的选择正确或错误,但仍然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 今天你拍摄的照片也许很普通很一般, 但十年、 二十年后可能变成极为珍贵, 甚至独此一家, 也许还可以发些小财,正好用来购买架 M6 或数码的 M8,当年莫奈穷困潦倒时,一张画只 能换一份廉价的午餐,现在却价值连城,如果那位餐厅老板稍有艺术眼光,不是大大地发财 了吗? 今年重庆直辖十周年, 报上正在重金收集当年重庆直辖的那一天你拍摄的照片, 什么内容都 要,但十年前的那一天你拿相机拍摄了吗?能拿得出来吗? 重庆建立警察博物馆, 大量地收集各个时期反映人民警察的照片, 但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收集 得并不算太多,有位退休老民警对我说了句至今铭心刻骨的话: “你不是很会照像吗?你的 照片呢?” 我无言以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如果把摄影与绘画来比较是很有意思的, 摄影与绘画的共同点都是以物体形象表达对这个世 界的感受,这其中既有反映客观的世界景物,同时也明显地带有作者主观的思想。我曾经系 统地学习了 20 多年的绘画,虽然没有能成为画家,但至少对绘画艺术和绘画理论有比较

深 入的了解, 绘画这种形式从人类出现早期就有了, 我们发现人类艺术活动最早的遗迹是岩洞 中的壁画或岩刻等,并非后来出现的文字。这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一种本能,绘画远比任何一 种语言、文字、音乐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要早而长久,每一人在小时候都有过涂涂抹抹的涂 乌经历,那也是人类本能地、自发地表达对自然的内心感受。从表达一个人对客观世界及内 心情感的外在形式来讲,绘画无疑是最好的形式之一,一幅绘画作品,可以凭借画家对创作 主题而任意取舍,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形式表达上,绘画艺术要比摄影要简单 得多, 这是绘画最大的优势, 绘画难是难在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基础技巧训练, 如素描、 速写、 色彩等等基础技术技巧,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术和技巧,才能够达到心手相应,心到手 到,这就决定了绘画只能是少数人掌握的工具,不可能普及到大众。而照相机是伴随工业大 革命的产物, 从诞生发展到现阶段不过才 100 多年, 从最初的简陋笨重的木匣手动照相机到 现在高精密的数码自动照相机, 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过去从事摄影行业是比较困难的, 单是熟悉相机结构和掌握测光技术、 后期冲印技术就需要较长的时间, 没有钱的人肯定玩不 起,同时没有老师傅的传授,仅凭自学也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上世纪 70 年代以前,能 够玩摄影的人也相对是少数。 但与绘画相比, 摄影不需要长期的手工基础训练, 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 景物,这是它的巨大优势,也正由于这点不断推动相机技术革命和发展,从过去的经验积累 测光到现在的多种形式自动测光, 从过去的手动对焦到现在的自动对焦, 从玻璃底片到胶片, 从黑白胶片到彩色胶片直到目前的数码相机, 照相机的技术发展, 已经把人们从大量繁杂的 相机拍摄技术上解放出来, 使摄影技术越来越简单明了, 现在的全自动相机只需要用手指头 轻轻按动一下快门就 OK!尤其是现代数码照相机的出现,使照相真正从贵族的神坛上走下 来,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现在可以说,任何一个人只要对照相有兴趣,都可以拍出相当不 错的照片,其实摄影真的并没有什么太复杂的东西,我认为随着摄影器材的发展和进步,不 远的将来人人都会有一台相机,至少手机摄影也能达到相当不错的效果了。 现代相机的快速发展, 使一些过去手头技术非常过硬的朋友非常地奥恼, 因为他们在现代相 机前面失去了优势, 尤其是数码影像后期处理及眼花缭乱的各种逼真效果, 也使过去暗房的 复杂冲印技术及效果相形见绌。 其

实用不着奥恼,也不用争论,因为这些内容与摄影本质比较起来,统统不算上什么,至多 也就是技术和技巧这类层面上的东西,这些不过是我们表达情感的某种形式和手段,当然, 这些技术和技巧是极其重要的表达手段, 但再重要也只是手段, 毕竟不是我们摄影的最终目 的。 鲁迅曾经说: “再伟大完美无缺的苍蝇, 也只不过是只苍蝇, 再丑陋的战士, 毕竟是位战士。 ” 我引用这话来形容玩摄影器材和认真追求摄影艺术两者之间的巨大区别, 可能有些不恰当和 过于偏激,这确实是你是否追求摄影艺术或玩器材的一个本质区别。 过去我端着海鸥 120 相机拍摄时, 首先是看看天气如何?再考虑光圈多少?快门多少?打开 放大镜费力地对焦, 它们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而现代相机的快速发展对爱好摄影艺术 的人们来讲真是件大好事,因为它终于把人们从大量注重摄影复杂技术的表面层次解放出 来,回归到摄影的本质,剩下的就是比镜头后面的脑袋瓜子了。 拍了这么多年才明白,照相最难的是:拍什么?怎样拍? 沙龙摄影是一个方面,糖水片、风光片、海归派、印象派、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但 这不是世界摄影史的主流,那仅仅是主流下的一个分流,我这样讲并不是偏爱纪实摄影,我 其实更偏爱糖水和风光,现在随着年龄大了,心境比较平和些了,有一天带老婆小孩到父母 家探望,推门进房后,发现早已过七旬的父母依偎在沙发傍,拿着放大镜在观看过去的老照 片,好温馨好感人,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真是后悔当年没有为他们多拍一些照片。 最近中国摄影家学会搞了一个新中国 50 幅重大摄影回顾,全国各地的读者从上万幅精选的 各类题材照片中,最终选择了排名前 50 幅照片,其中具有历史重要价值、在全国人民心中 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纪实照片占据了前 47 幅,如全国人民都很熟悉的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 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幅高居首位,志愿军回国、雷锋擦车等等。 在世界各国,纪实摄影也是主要潮流。 所以讲,只有纪实摄影尤其是人文摄影永远是摄影的主流,我曾经想了很久,这其中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想来想去,其根本原因是无论那个国家和民族,人类社会有一点是共通的,就 是永远会高度关注自己人类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关心人类情感世界的喜怒哀乐。 喜马拉雅山壮丽, 作为一个摄影人能够到西藏拍摄一次, 从个人角度这个意义上讲此生无憾。 但一千年以后的摄影家再去拍摄,珠峰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套句歌词“山也还是那座山,河 也那是那条河” 。 会迅速变化的是人类活

动,50 年前的周庄的照片与现在的周庄照片,无论是在建筑特色或 人们的生活内容,都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其中的历史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但我们国内目前现阶段的纪实摄影、人文摄影主题与内容有些偏离了方向。 许多人放着自己熟透了的工作和生活不去反映, 偏偏跑到自己根本不熟悉不了解的如西藏或 一些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吃苦受罪(精神可嘉) ,拍回来许多脏兮兮的少数民族, 自认为反映了西藏人民真实的生活,我看不一定,真实的照片并不代表真实的生活,难怪那 位叫刘树勇教授前些年写了篇 《你老往西藏跑什么》 ?结果招致业内摄坛上对他老兄一遍骂 声,直骂了他个狗血淋头,这老兄也真是的,明明知道大家都热爱我们的西藏,何必起这样 一个题目嘛。 但我认为这是一篇难得好文章, 没有看过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搜出来, 怀着一颗平静的心来仔 细看看,认真想想,对你怎样拍?拍什么?是会有启发和帮助的。 我认为国内纪实摄影编辑得最好的一书是《中国人本》 ,我得感谢总编有生活眼光和艺术洞 察力,这是一本好书,比较真实客观,反映了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 化,虽然仍嫌不够全面,但绝对值得一看! 三、武器要精,本领要强。 去年重庆市公安局“大练兵”竞赛中,有一个射击比赛项目,其中 10 发静止靶位,10 发活 动靶位,要求 30 秒全部打完,参赛的民警当然都不是等闲之辈,个个都是神枪手,静止靶 位一枪一个靶心,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活动靶位一打完,选手之间的区别就出 来了,特警总队打得最好,事后大家都说我们哪能跟特警比呀,那些家伙武器熟悉得跟自己 手掌一样,天天训练日日操练,那是用子弹给堆出来的。 纪实摄影就相当于活动靶,也是这样一个道理,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角度,有人拍出来就出了 彩获了奖,有人拍出来就抓了瞎,晕乎乎地一大片啥也没有。 这就是功夫到家和不到家的区别。 我始终认为:纪实摄影作品最能展现一位摄影师的思想境界、敏锐眼光、技术水平,是对一 位摄影人各方面素质最全面综合的展现。 记实摄影是活的摄影,不同于室内摄影和摆拍,后者可以精心布置场景、光线、人的情绪调 动及可能的一切元素,你可以等到最佳的那一时刻按下快门,相当于射击中的静止靶位。而 前者则大不相同, 那是一个你无法事先预料的世界, 所有的景和物都在不断变幻, 大千世界, 瞬息万变,相当于射击中的活动靶位。 你做梦都想达到一个个威震世界摄影史的大师级那样的程度吗?这其中是否有秘径和诀 窍? 有!

那就一个字,勤学苦练。 首要的是选择好器材, 一部照相机尤如战士手中的武器, 我曾经与十三集团军的一位神枪手 交谈过,这家伙“五四”式手枪使得那个熟悉呀!指那打那,弹无虚发。但他一用我的那只 “五四”式手枪就不太那么神了,他对我解释说你的枪我不熟悉。 其实这就是奥秘所在。 必须要彻底熟悉和完全掌握自己手中的照相机, 熟悉到啥程度?要熟悉得成为自己的身体手 脚一样,成为自己身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你相机的光圈有多少级?快门有多少级?镜头最佳表现?视角度有多大?测光系统如何? 相机那部分最容易出毛病?不同胶卷、 不同的光线下, 有什么不同的反映和表现?后期该如 何处理?遇到紧急情况时怎样出机速度最快?遇到严禁拍照的场合怎样进行隐蔽地拍摄? 如何进行盲拍?盲拍时的不同高度、角度、测距、对焦如何进行?等等等等。。。 。。。一切都 在意料之中,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熟悉相机到了这份上,你就差不离了。 无忌论坛上有篇文章叫做《一机一镜、怎么都够了》 ,文章中心意思是:扫街别带多的镜头, 一机一镜, 能够充分发挥你的潜力, 一心一意地放在一个视界角度中, 我是赞成这个观点的。 你瞧老布一辈子只一个标准镜头, 把标头运用得滚瓜烂熟, 对标准的视角熟悉得蒙上眼睛也 照拍不误。 纪实摄影最好用定焦镜头,21 焦段、28 焦段、35 焦段、45 焦段、50 焦段,你喜欢那种就 个焦段就用那个。就是别用变焦镜头。 变焦镜头记者们倒是很喜欢,那是为了工作的方便。但老是变来变去的,会把你变得没有个 准星了。 其次是选择用什么相机,这也是纪实摄影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说件趣事。 记得多年前一次跟家人到重庆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解放碑玩, 忽然看见几位摄影大师手端着硕 大的 F5 或 F100,个个装备着精良的长枪短炮,大师们身着桔红色的摄影背心,那背心上还 赫然写着“重庆市 XXX 摄影学会。 ”大师们表情威严,真是帅呆了、酷毙了!大师们的镜 头指向那儿, 那儿的人群就尤如中弹似地散开, 比我们警察在足球场上驱赶闹事骚乱的人群 还管用,直把俺都给看傻了眼,俺那口子也不禁对大师们肃然起敬,看了半天转身对我嘲笑 道: “瞧瞧!这才是真正的摄影家,那像你上街照个像我看就跟偷鸡摸狗做贼似的,难怪你 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 ” 可不就跟做贼做的吗?静下心来想,这嘲笑还是有些道理的,咱后面再讲。 纪实摄影的显著特点是不干扰地记录客观世界, 所以怎样隐藏自己的摄影人的特征就是一个 非常很重要的问题,再说得通俗点,就是要向

电影中的 007 那样,搞好伪装,隐藏身份,隐 藏得越好,你成功拍摄的机率就越高。 所以这就是纪实摄影时大家都喜爱选择傍轴照相机的原因, 有些家伙还选择前苏联的间谍照 相机,只是微型胶卷确实不好搞,不然俺也会弄一台来用。 现在的数码相机倒是很小巧玲珑, 也很隐蔽, 但还没有能达到纪实摄影中光圈与速度的要求, 我建议至少目前不要选择。 扫街还是选择传统的傍轴相机最好,体积小巧、隐蔽性强,捕捉对象能力高,没有单反相机 的反光板和马达的躁动,高级些的有莱卡 M 系列,当然贫下中农们是装备不起的,但中农 们可以选择日产系列傍轴相机,就是像俺一样,穷得叮当响的贫农和佃农们,还可以选择咱 国产凤凰 205(其实这款相机的优秀的光学表现力,令很多外国专业摄影师也感到吃惊) 。 胶片相机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 就是所拍摄的内容证据确凿。 假如某一天你拍摄到了一个罕 见的、能够载入历史的场景,评审委员会那些专家们一定求证你拍摄的真实性如何,你只要 把底片给人家一看,那就是确实无疑的铁证,数码由于后期可变性太大,往往在关键时刻就 有些麻烦了。 真正搞纪实摄影有时是很紧张的, 纪实摄影具有不可逆转性, 就是说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不可 能再重复,如果你真想要拍纪实,首先必须要具备犹如军队中特种兵那种“首战用我,用我 必胜”的拼命精神。 拍摄婚礼或为重要领导参观视察等类似内容的拍摄过程也属于纪实摄影范围, 本是件十分严 肃的事情。但我看有些年轻人对拍摄朋友的婚礼或重要领导视察工作等题材时,吊儿郎当, 满不在乎的样子,我看此情况就想发火,别人终身大事、重要领导的工作场面,你就这样一 个态度?如果机子出了问题,片子出了问题岂不是悔之晚矣,对这样的拍摄人,最好不要请 他拍摄任何纪实性的题材。 反正我对拍摄朋友婚礼、领导视察工作这样的重要事情非常认真,机子至少要准备两台,胶 卷或储存卡要反复检查, 电池是否充足带够?室外天气室内灯光?行进路线?重要场景?如 此等等细节都要认真考虑周全,拍摄过程中不敢有丝毫大意,也不能多喝水,更不敢喝酒什 么的。 玩纪实摄影有一条最重要,叫做“人不离机、机不离人” 。跟上战场上打仗一个样,手中的 武器绝对不能离开战士,丢了武器就等于丢了性命。 摄影人最悲痛的事情, 莫过于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场景而手中没有相机, 或虽有相机但关键 时刻却卡了壳。 “人在武器在”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要真正做到这点,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和恒心的。 四、放下架子,把自己融入到群

众之中 毛泽东同志曾经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内容主要是 讲文艺工作怎样面向工农兵大众服务的问题,其中有一段很精辟: “既然文艺工作的对象是 工农兵及其干部,就发生一个了解他们熟悉他们的问题。而为要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为要 在 party 政机关,在农村,在工厂,在八路军新四军里面,了解各种人,熟悉各种人,了解 各种事情, 熟悉各种事情, 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我们的文艺工作都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 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些, 以前是一种 什么情形呢?我说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什么是不熟?人不熟。文艺工作者 同自己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 熟悉农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们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语言不懂,就是说,对于人民 群众的丰富的生动的语言, 缺乏充分的知识。 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 生活空虚, 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 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 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 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 ,但是什么叫做 大众化呢?就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而要打成一 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 英雄无用武之地, 就是说, 你的一套大道理, 群众不赏识。 在群众面前把你的资格摆得越老, 越象个‘英雄’ ,越要出卖这一套,群众就越不买你的账。你要群众了解你,你就要群众打 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 ” 这篇文章对四十五岁以上的同志并陌生, 但年青朋友看过的可能不多。 如果你真的想在人文 纪实题材方面取得成绩, 就一定要把这篇文章认真地看一看, 至少要把我摘录的这一段认真 读上三遍。 我们的许多人文纪实摄影都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很肤浅、很老套、不深入,比如:表现 乡下农民初次进城,用惊愕的眼睛注视城市的新奇;表现下岗工人自强不息,无非就是擦皮 鞋、开餐馆;要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材,于是乎摄影杂志上就出现了一个脏兮兮的老农 民正在打移动电话,或笑逐颜开地在电脑前上网;但这些仅仅是表面现象,并没有深入到这 些人的内心世界, 并没有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表达出他们的真实世界, 反映了我们 摄影界普遍存在着思想浮躁,才思的枯竭和表达的无能。 原

更多相关推荐:
摄影感悟1

摄影感悟摄影以光为笔以影为墨寓情于景感悟于心它是发现真的一种方法是传承善的一种途径是赞颂美的一种艺术摄影最本质的东西不在摄影技术本身而在于它可以凝聚画面传递思想可以定格瞬间成为永远可以雕刻时光延伸流传可以予人黑...

我的摄影感悟

我的摄影学习感受黑格尔说过一句话:“同一句格言,从完全理解了它的年轻人口中说出来时,总没有在阅历极深的成年人心中所具有的那种含义和广度,后者能够表达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全部力量”,摄影就是这样的艺术,包含了全部的生…

摄影的感想

我与摄影之缘我一直都比较喜欢摄影很小的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照片那是感觉能把自己印在一张纸上面多么神奇一张照片留下的不仅是自己的青春更是把自己的回忆保留了下来或许多少年后当我们不再年轻不再快乐时我们能拿出来照片看一看...

摄影感悟

摄影感悟朱兆飞我从事摄影30余年从最初的120135手动黑白照片开始学起自己从暗房冲洗到现在的单反数码相机每一种都驾轻就熟摄影的设备和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我对摄影的热爱和坚持30余年来我拍摄了许许多...

摄影感悟

摄影感悟在众多的艺术门类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摄影在我眼里和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相比摄影多了一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表现多了一分单纯和朴实与小说和雕塑相比多了那么一分生动与绘画和音乐相比更加的平易近人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说...

摄影感悟

摄影感悟关于摄影在我看来它是从时间流程中剥离瞬间的一种视觉艺术尤其是风光摄影它是将自己的自然观和美学意识甚至是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投影在摄影画面中将个人对自然的理解个人的思维方式等元素通过摄影语言来表达的一个过程是...

摄影感悟

摄影感悟第一次接触摄影我觉得摄影是一门创作它可以将美与生动的东西停留在瞬间而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实景深刻的表达一个人对生活的感悟随着对摄影的了解我又觉得摄影是一门艺术它给大众传递历史记录现实连接时间与空间它为...

摄影的100条感悟

摄影的100条感悟复制来的感觉挺好转发在此1拥有昂贵相机不代表他就是好摄影师2永远以RAW格式拍摄3定焦镜头可以助你学习做个更好的摄影师4后期本身是一门艺术5三分构图法99情况下都适用6微距摄影并不适合所有人7...

摄影感悟之灵感来源

摄影感悟之灵感来源来源广州儿童摄影当你在江南温润的风景中穿梭美丽的场景便是你摄影的灵感来源在滴着小雨的青巷你手持着单反希望能拍下一抹倩影在午夜梦回时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是否会进入你的梦乡当你在千山万壑之间感叹大...

05关于摄影的100条感悟

关于摄影的100条感悟1永远不要指望摄影使你像摇滚明星一样耀眼2享受自己的作品3为拍摄做好准备在取景时才发现电池不足就太晚了4总是带一件多余的暖和外套5在拍摄时注意自己的思想与感情6为自己设立切合实际的目标7学...

纪实摄影的探索和感悟

纪实摄影的探索和感悟真正掌握摄影这门艺术驾驭好手中的相机并不是那么容易入门容易成名成家难上难摄影的用光构图以及对色彩的理解对事物的感悟和个人综合素质文化修养等三流的摄影师比相机二流的摄影师比技艺一流的摄影师比理...

给摄影师的100条感悟

1永远不要指望摄影使你像摇滚明星一样耀眼2享受自己的作品3为拍摄做好准备在取景时才发现电池不足就太晚了4总是带一件多余的暖和外套5在拍摄时注意自己的思想与感情6为自己设立切合实际的目标7学会写拍摄便签写就是学习...

摄影感悟(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