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教训与历史意义

时间:2024.4.18

一、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

1. 敌强我弱。维新运动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虽有初步发展,但还极其微弱。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严峻的民族危机,迫使他们仓促上阵,其经济实力、理论体系、思想酝酿、政治主张等都准备不足。而维新派所面对的封建顽固势力却十分强大。

2. 脱离民众。维新派没有掌握政权,仅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发号施令,希望通过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他们的理想。原本维新派应该与会党民众的斗争相结合,以造成强大的声势,迫使当权者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但维新派却采取了脱离人民群众的方针,甚至害怕和敌视民众。这使维新运动得不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其活动范围仅局限于地主阶级开明派和知识分子圈子内。此外,维新派还缺乏军队的支持,到了大难临头,他们才想到兵权,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3. 抱有幻想。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他们虽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响亮口号,但认为要挽救民族危亡,不必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只要向西方学习,实行资本主义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就可免于侵略。他们甚至幻想英、美、日等帝国主义来帮助变法。这反映了维新派的妥协性。同时,维新派既不满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却又与封建主义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原想不流血的戊戌变法,结果以流血的戊戌政变而告终,然而,维新志士的生命唤醒了国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想通过和平改革的途径来使中国富强起来,这条路根本就走不通。后来,许多维新志士抛弃了改良主义的幻想,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

二、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 进步意义。戊戌变法颁布的法令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但它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主张设立议会,限制过重的皇权,希望通过改良的道路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

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宣传、影响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2. 爱国意义。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面对着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挺身而出,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呼吁“保国”,反对“瓜分”,是近代中国摸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场爱国运动。尤为可贵的是,他们把自己的政治要求汇入到救亡运动中,使变法运动与救亡运动结合起来。对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维新运动带有全民政治运动的性质。

3. 启蒙意义。维新派在中国最早创办近代报刊,把旧式书院和私塾逐渐转变为近代学校,广泛建立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社团。他们大力提倡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使他们重新认识世界,为后来人们接受新思想扫除了一些障碍,这种思想影响不会因政变而消失。一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思想,卷入到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旋涡中,这正是维新运动的群众基础。戊戌变法之后,人们追求的社会目标有了明显的变化,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人才已不单向官僚阶层聚集,转而向其对立面转化。戊戌思潮过后,不仅大量的青年学生大批地倒向革命阵营,相当数量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也退出了封建官僚集团,另择他途。


第二篇:第7课 戊戌变法教案


第7课 戊戌变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②能力目标:a.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和总结康、梁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

b.通过讨论“维新变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分组学导”的教学方法

②本课通过课前预习、小组交流、竞争抢答,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③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直观性。对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学生编排历史小品,归纳总结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

②谭嗣同的慷慨捐躯,谱写了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斗争意识和义无反顾的英勇气概,令人敬仰。

③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要求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教学思路

重点难点的突破与解决方法

①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运用多媒体投影、图片等直观手段,从康、梁的活动入手,讲清公车上书的情况。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方法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 ②难点:对百日维新的作用和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分析百日维新诏书的内容,哪些触及顽固派利益,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分析支持维新变法的人有哪些,搞清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原因。 课前导学

①学生分组查找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情况资料。

②学生预习本课,编写歌谣、做小报、结构图总结本课。

③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编排历史小短剧。

教学渗透点

①用不同形式总结本课,编排历史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②训练学生根据史实,掌握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

②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

③光盘:科利华备课系统

●○教学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导入新课出示投影片: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帝国主义瓜分狂潮及情况介绍。

学生看投影 利用多媒体投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

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我们都生活于19世纪末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谈一谈你的看法、想法。

模拟:请一位学生做记者现场采访2—3位当时人士。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多种:①有的认为必须改革。②有的认为要发展科学技术,走资本主义道路。③有的认为必须实行革命等。 学生感到新颖。这样的设计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缩短历史与现实的差距,同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历史、思考历史。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展开联想抒发自己的情怀,精彩的地方给以加分鼓励,注意把握时间。

总结:和大家一样,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介绍当时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学习新课板书:第7课戊戌变法辨别“戊戌”的写法。出示投影:康有为、梁启超像。提问:你知道这两位人物是谁?谁能介绍他们的情况?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主要代表,他们为推动变法进行了大量的活动。提问: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学生看图像,争相回答。学生回答:公车上书的内容。

利用投影增加直观效果。学生事先准备,相信一定能介绍清楚。学生可以根据课本回答,也可以补充资料。

公车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帝手中,但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反响,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等人还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活动?这部分知识要点大家找得非常准确,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谁还能补充一些其他的资料? 学生看书归纳要点:①创办《万国公报》②组织强学会②维新派团体形成学生补充资料:创办《时务报》《国闻报》各地组织学会、学堂等。

知识要点较清晰,学生容易找到。根据学生回答。酌情加分。

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急,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大臣进行了论战。 学生表演短剧:旁白:德国强占胶州湾,内忧外患,康有为再次上书,要求变法,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有一个小组准备了历史剧,请大家欣赏。老师认真观看学生表演,对学生的表演给以鼓励。

有李鸿章、荣禄、翁同龢等五位大臣。荣:(盛气凌人):你老是变法、变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变则背天理,必然祸乱天下。康(反驳):世事万物皆变化,祖宗之法为什么不能变呢?祖宗之法治国之本,只有变祖宗之法中陈腐之处,国家才能富强。李(拍桌子叫道):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论,不可宽容。荣:祖宗之法千真万确,只能遵行不能变更。康: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就拿总理衙门来说吧,祖宗法里没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设立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荣禄等一时无言可答,拂袖而去。)翁: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解,难得难得,我会尽最大努力

把他引见给皇帝的。旁白:这次问话后,光绪帝对康有为极为欣赏,下令康有为筹划变法。 学生对历史剧表演非常感兴趣,情景比较形象,学生印象深刻,激发学习历史兴趣,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下面我们看具体的变法措施,变法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有哪些内容? 学生阅读变法法令内容,抢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讨论: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变法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变法结果怎么样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①有利于资产阶级利益。②得到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爱国知识分子拥护。③触动顽固派利益。学生据课本内容回答。①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②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献身。③百日维新。

这里涉及重点内容,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回答不准确,教师应给予点拨指导。学生一般能在书上找到答案,同组同学可补充回答。

出示谭嗣同的投影片:引导学生讨论31页“动脑筋”题,或处理课后“活动与探究”题。 学生介绍谭嗣同的事迹。小组讨论后,展开辩论。

辩论时,学生可充分发表意见,小组成员随时补充,有的学生回答可能很片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学生在争辩中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戊戌变法的内容我们已经讲完了,回顾知识要点,三分钟快速记忆,出示测试题。 学生快速记忆。教师指导学生抢答。

及时巩固知识,注意鼓励学生。

戊戌变法失败了,让我们从当时的现实出发,来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小组讨论归纳,代表发言。①维新派力量小。②顽固派势力强大。②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

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高度来看戊戌变法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总结本课内容:哪个小组准备了小结?下面看老师的歌谣小结。公车上书给皇帝,维新变法运动起。

《中外纪闻》强学会,康梁奔走救危急。光绪诏书要变革,救亡图强改现状。维新百日终失败,爱国忧民精神扬。

学生齐读或齐唱小结,记忆知识要点。

学生准备小结则用,没准备则看老师小结

更多相关推荐:
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对戊戌变法的认识摘要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它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戊戌变法颁布的法令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但它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

戊戌变法对现在改革的影响

戊戌变法对现代改革的影响戊戌变法指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戊戌变法不...

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异同

历史谈话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异同清政府的3次自救运动洋务维新保皇三派的主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况概述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封建官僚发起了一场自强...

光绪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

光绪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摘要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同时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内部起义纷争不断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国内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要变法图强这样的想法得到了清朝最高统治者光绪皇帝的支...

高二历史选修一 戊戌变法导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一编号6使用时间20xx2评价课题戊戌变法编写人朱丽平审核高二历史组班级姓名号数第组课标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

洋务运动对戊戌变法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戊戌变法的影响霍卫光20xx035015物理实验班1219世纪60年代初清王朝为挽救封建统治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展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首先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军队创办新式学堂最后改革官制倡导设立议院...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第三小组组员分工如下图片及视频材料收集汪飞文字材料收集张明敏瞿美君张诗陶PPT制作朱衡天文字材料的整理与归纳张佳玉感悟与反思朱昌刘田欣汪曼张明敏瞿美君审核与修改张诗陶汇报韩晗...

戊戌变法失败的文化因素

戊戌变法失败的文化因素百余年前的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首次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变革因应现代化挑战的尝试但这次措施并不过激的改革却以流血的悲剧结束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这次失败自有许多复杂深刻的原因其中之一便...

高二历史选修一_戊戌变法导学案

选修一专题九戊戌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知识梳理一戊戌变法的背景1社会...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启示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启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班田育洋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第6课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康有为等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倡导者1898年光绪帝接受维新派建议下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史称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兴起并发展到华北各地口号是扶清灭洋19xx年为...

维新变法运动复习题

维新变法运动复习题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光绪帝发布变法令C严复译述天演论D康有为上书光绪帝2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绪帝没...

戊戌变法的口号(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