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练习题

时间:2024.4.14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一、选择题

1.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B.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C.维新派的软弱妥协 D.帝国主义的破坏

2.戊戌政变发生后,百日维新的措施中仅保留了

A.编练新军 B.京师大学堂 C.农工商总局 D.官民上书

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百日维新最根本的相同原因是

A.民族危机严重 B.国内阶级目睹尖锐

C.资产阶级软弱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

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C.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转向宣传民主共和

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5.“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A.“迁都定天下之本” B.“下诏鼓天下之气”

C “变法成天下之治” D “练兵强天下之势”

6.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因为

A.论战最先打破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

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

C. 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7.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治体制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的出路

8.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产生了当时最进步的思想是

A.洋务思想 B.早期维新思想 C.维新思想 D.马克思主义

9.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下列著作与严复有关的是

A.《盛世危言》 B.《变法通议》 C.《仁学》 D.《天演论)

11.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进化论和自由平等的观念与中国传统今文经学相结合( )

A.魏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张之洞

12.“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主要是模仿西方的( )

A .经济模式 B.议会政治 C.教育制度 D.统治制度

1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的维新变法的根本措施是 ( )

A.改革封建的政治制度 B.发展新式工矿交通业

C.变科举、开学校 D.办报刊、立学会

1

14.使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保国会成立 C.强学会的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15.谭嗣同、杨深秀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杀害于此。六君子中除谭、杨之外,还应有

( )

①康有为 ②康广仁 ③梁启超 ④林旭 ⑤杨锐 ⑥刘光第

A.①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6.揭示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

A.创办强学会 B.创办《时务报) C.维新思潮兴起 D.公车上书

17.戊戌变法运动是 ( )

①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②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③一次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 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发布诏令 ( )

A.裁撤部分中央机构服 B.设立议院 C.定宪法 D.实行君主立宪制

19、维新运动在19世纪末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B、甲午战败的震撼

C、帝国主义支持光绪帝变法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0、与早期维新派相比, 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2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其决定性因素是

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 自幼受严格教育

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2、19世纪末, 维新思潮得以发展成为政治运动,关键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 B、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23、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定宪法, 是他们

A、不敢出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主张不符合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以减少变法阻力

24、戊戌变法将使大小官员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 这是因为变法规定

A、提出官民上书言事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改革财政, 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25、戊戌变法运动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推动了政治改革 C、发展了社会经济 D、推进了思想启蒙

二、材料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材料二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材料三 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2

材料四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四位思想家的哪本著作(或译著)

A.《新学伪经考》《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

B.《仁学》《变法通议》《天演论》《孔子改制考》

C.《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

D.《变法通议》《仁学》《孔子改制考》《天演论》

(2)上述四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又各有什么特点?

27、32.(18分)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一

戊戌变法练习题

日本使节出访团 康有为与《孔子改制考》

戊戌变法练习题

戊戌变法练习题

3

材料二

外国商品输往日本 德国军队在胶州湾登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日两国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分)

(2)材料二表明了中日两国有什么共同遭遇?两国命运后来有什么不同?(6分)

(3)康有为发起的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简要说明其历史意义。(10)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1-5BBDDC 6-10DABDD 11-15CBAAC 16-20DDADD 21-25DCDBD

26题,答:共同点:都主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特点:康有为:利用孔子权威,托古改制;

梁启超:力倡“民权”,认识到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谭嗣同: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念,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严复:宜传西方思想,介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观点。

戊戌变法练习题

戊戌变法练习题

4

32、(1)明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运动。

(2)西方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日本明治维新获得成功,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并崛起为东方强国,成为世界列强中的一员;戊戌变法失败,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原因: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双方力量悬殊。

②维新运动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企图用“和平”和“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意义:①变法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②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5


第二篇:戊戌变法总结及习题(无需财富值)


教师寄语: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超然一部历史选修复习学案(009)

戊戌变法

编写:彭逸雪 审核:李志武 2011、2、28

【课标要求】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宏观把握】 民族危机加深维新

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变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自主梳理】

知识链接:必修一15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必修二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 必修三20课《西学东渐》

【课标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国际背景:发展资本主义,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国际潮流(工业文明的冲击)

2、国内局势

(1)社会背景: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众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自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结合梁启超这段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3分)

(2)经济基础: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4)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近代思想的继续传入

【课标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1、早期维新思想

①19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 和 ,产生了以 、 等人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思想,

②结合课本104页第一二段概括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及评价(5分)

2、康梁维新思想(依据课本第二个子目结合必修三20课《西学东渐》完成下面的问题) 1

政治:

经济:

文教:

【课标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二、过程

(一)兴起——公车上书(时间 )

(1)原因: 草案传回北京,各省举人联名拒签合约。

(2)内容:A、下诏、迁都、练兵——权宜之计;

B、变法从 、 、 、 方面入手,引进西方的

制度。

(3)结果:由于 从中阻挠,致使“公车上书”未能递交到光绪帝手中。

(4)影响:表达了

揭开了

此后 ,

(二)传播——强学会与《时务报》

戊戌变法总结及习题无需财富值

(2)影响:

(三)高潮——百日维新

1、诱因: 2

戊戌变法总结及习题无需财富值

2、具体准备:(1)1898年康有为上书《 (2)1894、4,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宗

旨: 、 、 ,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3、实施:1898、6、11光绪帝颁布 诏书,宣布变法,历时103天,称“百日维新”, (四)失败——戊戌政变

1、史实:1898、9、21,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 ”,大肆搜捕维新派,

杀害了 ,史称“戊戌六君子”。 2、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不充分和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具体原因:①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②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③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④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⑤另外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

3、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

又曲折。

【课标4】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三、内容

戊戌变法总结及习题无需财富值

思考:依据上表分析,维新变法的内容有怎样的特点? ⑴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⑵继承传统与传播西学相结合,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气象。

3

⑶内容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基础。

⑷只局限在社会上层,只得到少数官员的支持,没有深入广大民众

⑸没有涉及开国会、定宪法、建立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一方面表明光绪帝的变法初衷不是为了实践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⑹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

四、评价

性质: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积极性: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①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

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②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

利条件。

③思想上: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为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具有启蒙性。

局限性: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

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脱离了人民群众。

【重点问题设计】

材料一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材料二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7分)

4

戊戌变法

(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

固势力强大。

(2)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3)实质 :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比较

戊戌变法总结及习题无需财富值

5

更多相关推荐: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能力目标a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和总结康梁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

对戊戌变法的评价

对戊戌变法的认识摘要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它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戊戌变法颁布的法令虽然绝大多数都是纸上谈兵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但它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内容标准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学习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

第7课 戊戌变法

一天一课第七课戊戌变法知识点梳理公车上书背景1895年的签订领导者等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意义揭开了的序幕变法准备创办宣传维新变法组织定期集会讲演把改名为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时间发起阶级代表人物涉及皇...

第7课 戊戌变法

第7课戊戌变法学习目标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的影响知识梳理自主学习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年当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和邀请各省参加科学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反对和请求3公车上...

复习九 戊戌变法

复习九戊戌变法课前诊断1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2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

20xx年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课时训练 人民版选修1

20xx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专题九戊戌变法人民版选修1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表是187019xx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表格反映出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B西方列强对...

人民版选修一戊戌变法练习题

戊戌变法练习题1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B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C维新派的软弱妥协D帝国主义的破坏2戊戌政变发生后百日维新的措施中仅保留了A编练新军B京师大学堂C农工商总局D官民上书3日...

选修戊戌变法检测题

选修一戊戌变法检测题一选择题1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B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C维新派的软弱妥协D帝国主义的破坏2戊戌政变发生后百日维新的措施中仅保留了A编练新军B京师大学堂C农工商总局...

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

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摘要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为领袖得到光绪皇帝充分支持的政治运动又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爱国运动和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改革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

光绪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

光绪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摘要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同时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内部起义纷争不断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国内不少有识之士提出要变法图强这样的想法得到了清朝最高统治者光绪皇帝的支...

戊戌变法的教训与历史意义

一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1敌强我弱维新运动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虽有初步发展但还极其微弱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严峻的民族危机迫使他们仓促上阵其经济实力理论体系思想酝酿政治主张等都准备不足而维新派所面对的封建顽固势力却十分...

戊戌变法口号(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