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风格”案例(二)

时间:2022.9.21

“我的教学风格”案例(二)

揭阳市蓝城区乔南中心小学

自然、朴实——我的教学风格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中形成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的目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的独特策略或决策特点,从而充分体现教师稳定而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貌。

这次参加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要谈自己的教学风格,我感觉有点诚惶诚恐。 我在一线从教20多年,从未敢想过自己的教学已形成什么风格,觉得自己仍是一名没有什么建树的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者。反思自己的性格、一向的表现,应该是一直努力追求一种自然、朴实的教学境界。自踏上讲台,我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氛围,把学生带进文本中,去感悟文本描述的情景、人物、事件,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使学生潜移默化获得知识和技能,获得语文基本素养。在工作中,我没有“师者为尊”的思想,乐意做学生的大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我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但也常感创新不足,课堂气氛不够热烈、活跃。

下面就《七律·长征》一课的教学谈一谈我的教学特点。

《七律·长征》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全诗。

3.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重点难点]

弄懂诗中所有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

读出全诗的节奏和韵脚,增加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长征背景。

教师准备:搜集图片等制作课件。

课堂实录:

一、揭题导入,了解七律,介绍长征。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25课《七律·长征》。大家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物吗?

生:毛泽东。

生:毛主席。

师:知道毛泽东是谁吗?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著名的革命家、 诗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读读课题,发现了什么?七律是诗体名,它有什么特点?打开课本,数数总共几行?每行几个字?

生:全诗有八行,每行七个字。

师:这样的诗就叫做——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7个字,第2、 4 、6、 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

出示ppt,以课文为例加深学生对七律的认识,押韵的字用红色标出。 师:关于长征,大家课前都做了预习,请大家读一读资料袋,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长征经过了哪些地区。

生:我知道了长征历经的时间。

生:我知道了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

生:我知道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行程约25000里。

师:若让大家用一个字形容长征历程,你会用?

生:难。

师:长征途中红军历经了许多磨难,这是一条漫漫长征路。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

(深情):七律 长征 (缓慢):七律 长征

二、朗读感知,了解内容

1.学法渗透。

师:有一句老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请同学一定要好好地读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二遍。第一遍注意诗中的生字词,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第二遍争取读通顺,读出诗句内部的停顿。听明白要求了吗?请认真读。

2.指名读诗, 同学评价。

3.齐读 这首诗,整体把握全诗内容 。(出示,生字显红)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自主探究,明确诗意,感悟情感。

1、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大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诗中哪两句概括了全诗的内容? 生:第一、二两句诗。(点击课件,出示这二句诗)

师:同学们齐读这二句诗,面对远征难,红军战士的态度如何? 生:不怕!

师:还有哪个词看出他们不怕?

生:只等闲

师:“等闲”是什么意思?

生:算不了什么。

生:平平常常,不当一回事。

师:那这两句诗句体现红军怎样的精神?

生:勇往直前

生:不怕艰难

师:要如何读?

生练读。

2、学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文中具体描写哪些山、哪些水?划出有关词句。

师:主席在诗中写到了哪几座山?

生:五岭山、乌蒙山、岷山

师:(点击课件,出示五岭山图)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五岭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五岭山?

生:连绵不断,群山相连

生:绵亘蜿蜒

??

师:所以主席说五岭逶迤,你能读出这种连绵不断的感觉吗?(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师:(点击课件,出示乌蒙山图)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乌蒙山? 生:雄伟高大,山势险峻

生:直插云霄

??

师:怎样读才能表达出乌蒙山的磅礴气势?(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师:站在这样的山脚下,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生: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师:假如让你徒步穿越这些山呢?(不敢想象,太可怕了) 师:可红军怕不怕?(不怕)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生:腾细浪,走泥丸

师:同学们,逶迤的五岭山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翻卷着的细小波浪,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滚动的小泥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红军很乐观。

师:(课件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读出这种感觉。(生齐读)

师:这两句诗运用什么手法来写? (理解比喻和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诗中描写水的诗句就是——

生: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师:这两句诗概括了长征途中经历的两件大事,是什么?

生:飞夺泸定桥

生:巧渡金沙江

师:为什么过金沙江的时候毛泽东觉得是暖的,过大渡河的时候觉得寒呢 ?(课件出示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生自由读)

师:如果你是红军中的一员,回想我军巧计渡江,心情会怎样? 生:高兴。

生:感到胜利的喜悦。

师:可为何过大渡河的时候,诗人要用一个“寒”字呢?(出示课件)大家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

生讲述画面。

生:“寒”是心惊胆寒。

生:“寒”是悲痛,寒彻骨的悲痛。

师:读出这种感受(课件出示,大渡桥横铁索寒)

小结:同学们,同样是渡河却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经历,你能通过读表达出两种不同的感受吗?(指名读,评价)

师:同学们,长征途中红军渡过的河翻过的山哪一条不险哪一条不难?但在红军眼里仍然是(课件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生齐读)

4、学习“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课件出示岷山千里雪图片)同学们,让自己置身于茫茫的雪山之中,翻过千里雪山你敢吗?(不敢)那红军翻越这样的山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有被雪埋没的危险。

生:有被冻死的危险。

??

师:这些危险对于红军来说是“只等闲”,从哪个词中可以读出来?(学生回答“喜”)

师:请同学们从这两句诗中找一找红军遇到了哪些喜?(生交流,翻过这座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所以说三军过后尽开颜)此时此刻,你就是一名胜利队伍中的小红军,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你的心情会怎样?(兴奋、激动)

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课件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生齐读)

师:老师听出了你们胜利的欢呼,请把你们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决心化为这句诗吧!(课件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生齐读)

小结:全诗最后以“尽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翻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四、升华感情,总结拓展。

师: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朗诗这首诗。(生齐读)

同学们,主席的诗词每一首都是这样的豪情万丈,气势磅礴,成

为不朽的史诗。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主席在长征途中写下的其它诗篇。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祖国的蓝天下幸福地生活,当你遇到困难时请回想一下红军长征路上遇到的困难吧!希望你们发扬红军的长征精神,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不断进步!

[板书设计]

20、七律·长征

不怕 远征难

只等闲 万水千山 乐观、无所畏惧

《长征》教学反思

《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英雄无畏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无往而不胜的豪迈情怀。

新时代的小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并不很了解,我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了解长征的背景,经历的省份、山水,重要的战斗等等资料,以帮助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在理解诗句内容和思想感情时,我又讲述相关的长征故事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讲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时,因为给学生讲了“巧渡金沙江”的故事,所以学生就比较容易感悟不费一枪一弹巧渡天险金沙江后红军欢欣鼓舞的心情,从而懂得“云崖暖”的“暖”字所表达的是红军欢欣愉悦的感受。讲到“大渡桥横铁索寒”时,我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泸定桥桥上、桥下的情形,红军战士的表现,练习说话,引导学生去领悟“寒”表现的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在教学中,我注意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会红军长征之难,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红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特别是引导学生高声朗读课文,领会和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在朗读中反复地深入地体会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有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通过吟诵,体会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培养学生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介绍背景、有感情地朗读、利用多媒体再现诗的情景,确实是学习诗歌的一种良好方法。在以后的诗歌学习当中,将继续推广运用这些方法,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陆校长评价这是一节平实、朴实、扎实的课,这也正是我的教学追求。

这一课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能重视朗读训练,但没注重朗读的层次,要求;教学还停留在学会知识、理解内容的层次,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热烈。以后我要努力探索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适应教育教学发展潮流,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力量。


第二篇:教学风格方案(范例)


教学风格方案(范例)

(模块一、二完成表格里的第一、二个问题,模块三、四完成表格里的第三个问题,模块五、结业作业完成第四个问题,共30分)

教学风格方案范例

1

2

教学风格方案范例

3

教学风格方案范例

4

教学风格方案范例

5

教学风格方案范例

6

教学风格方案范例

7

教学风格方案范例

8

教学风格方案范例

9

教学风格方案范例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美术《手指玩偶》教学案例的启示

小学美术《手指玩偶》教学案例的启示所谓“悦纳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以往的机械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自己乐意、迫切的主动学习者。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在美术学习当中,让学生…

教学案例范文

一案例背景1教材分析紧承上一单元硝烟弥漫的战争题材的作品本单元呈现出血与火涤荡后的明净和清晰的呼喊再也不能让人类间的残杀延续下去了应该让世界充满爱编者将这种强大的价值导向隐藏在了单元编排中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描...

教学案例范文

教学案例范文从课堂看我们的孩子还缺少什么特级教师虞大明也许我们身生名门也许我们听多了掌声与赞誉因此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勇气去直面差异骨子里镌刻的沾沾自喜时常雾霭一般升腾迷蒙眼睛是时候研讨了我们的孩子缺什么是时候反思...

教学案例写作范文

扬生活之风帆创课堂之精彩坐井观天教学案例一背景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

教学案例范文 (1)

让真实和感动绽放生命色彩记习作课中一个美丽而真实的意外故事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嵇益萍20xx年省教研室学科案例评比一等奖题记无意偶拾课堂意外有心创设动态生成师生共编绚丽篇章教学平添缤纷色彩一堂常规的习作课演绎一个...

教学案例分析格式及案例分析范例

教学案例分析格式及案例分析范例发表时间20xx61983649作者jwch点击6974次教学案例分析格式1课题的主题与背景介绍各案例内容在什么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2情景描述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教学片段或者情景故事进行...

教学案例怎么写

教学案例怎么写一什么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

语言描写教学案例

写人作文语言描写教学案例课题研究的背景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小学语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小学语文...

《西湖》教学案例.doc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西湖教学案例教材分析西湖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课一篇写景的散文课文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西湖风光的喜爱和赞美相比较前面一课北大荒的秋天中对景色生动地描述西...

小学生命题作文教学案例

命题作文的审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审题审题对写作的重要意义明白审命题作文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并能快速准确的审题过程与方法由猜谜语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审题及审题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师生共同合作提出...

教学案例二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第8单元认识钟表的内容这是与生活联系很密切的一个教学内容案例认识钟表教学片段师戴上时钟太阳头饰走进教室知道老师头上戴的是什么吗生老师戴的是个漂亮的太阳是个钟面是一个正在发光的时钟太阳师...

于永正作文教学案例《歇后语编故事》

播撒趣味因子收获性灵文字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作文教学歇后语编故事张敬义近日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作文教学歇后语编故事眼睛为之一亮于老师以他独特的童眼纯真的童心浓郁的童情风趣的童言巧妙地把歇后语与编故...

教学案例的(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