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3.3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第一周 2课时) (主备:张荣)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荣 辅备人:张沛 季虹 李群 司磊 李华 张玉娟 朱晓娟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应抓住一个“情”字,梳理层次脉络,强调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加深理解,从而学会在叙事中抒情。

教材分析

《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读懂课文,排除语言障碍,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通识课文,积累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辨析文言虚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4.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能较好的理解、翻译课文。

2.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是怎样逐层深入的,注意体会作者以情动人的文笔。

3.培养对古代散文名篇的鉴赏能力;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并把握本文在记叙中抒情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2.指导学生饱含感情的诵读文章,培养学生感受悲剧美学魅力的能力和习惯,体会至情至性的人情美,和作者创造这种美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鉴赏韩愈散文的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学习本文破骈文散,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的语言。

2、了解文言虚词(邪、也、乎、矣等)在抒情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祭文中悲伤凄婉的感情基调。

课前准备

自读课文,落实字词,完成预学案。

教学策略与手段

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第一周 2课时) (主备:张荣)

1.加强预习,反复诵读,斟酌文字,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并作积累。

2.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导,激发欲望

在《陈情表》中,我们读过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可见《祭十二郎文》是一篇令人感动祭文。

二、组内合作,自学讨论

相关的文学常识、背景

【小组1: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入、记事状物都很感人。

【小组2: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小组3:释题】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宣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第一周 2课时) (主备:张荣)

三、班内交流,确定难点

【小组4:字音】

闻汝丧(sàng) 及长(zhǎng) 不省(xǐng) 知道所怙(hù) 兄殁(mò)死 省(xǐng)坟

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汝遽(jù)①匆忙,急;②惊慌

去万乘(sh?ng)之公 相殒(yǔn)其生 窆(biǎn)葬时下棺入穴,即下棺入土

汴(biàn):河南开封的别称 飨(xiǎng):用酒食款待,泛指请人享受,一说鬼神享用祭品 孥(nú):①儿女。②妻子和儿女 嗣(sì):①接续,继承;②子孙,继承人

敛(liàn):同“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衔(xián):用嘴含,此文为“怀着”。

【小组5:词语】

羞:“羞”通“馐”,美味食物。 世:“世”通“逝”,死去。 兆:坟地,坟墓。

曷:“曷”通“何”,什么。 怙:依靠。 戎:军事、军务。 尤:怨恨。

果:成为现实,实现。 旅:旅居,在外地。诚:假设连词,如果,果真。

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抱:忍受 。 比:近来。

殒:死亡,这里指损害。 吊:抚慰。 抑:表选择关系的连词,还是,或者。

【教师小结】整体把握

1、全文大意:第一部分(1-3)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10-12)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2.感情思路

提问:本文以抒情为主,在文中找出重在抒情的段落,有什么标志性词语。

明确:本文抒情的段落有 2、 5、 10、 11自然段,标志性词语为段首“呜呼”。

提问: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把难以抑止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中,这种抒情的特点?

明确:本文感情的抒发是波浪式的。

①作者沉痛之情积蓄已久,所以一提起笔感情便禁不住喷涌而出。父母早亡,“惟兄嫂是依”,“中年死殁南方”“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如今侄儿这童年的伙伴,“两世”中的“一世”竟又离开人世,这诸多的不幸怎能不叫作者悲从中来?于是便自然引发了作者的第一次抒情。板书:悲情之始 ②作者在抒悲惨身世中宣泄感情,后自然转入对三会三别的回忆之中。板书:三会三别

③韩愈与老成不期然中已成永别,想起“少青殁而长者存”,他的悲情又陡然而起。

令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泪流满面地哭诉到:‘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呜呼!其信然矣!”不愿信其真,又无法否定的无可奈何,抒发了自古以来有过至悲至痛感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板书:疑讯之真

④通过感情的再次宣泄之后,文章又转入低沉的叙述。推测侄儿得病的原因,去世的日期,对侄儿后事、家务的安排及吊慰家属等。 板书:推测死因.安排后事

⑤作者好像在向死者话家常,但想到侄儿的生、病、死、葬料理不到又陷入了沉痛的自责,悲愤再一次喷涌而出。“彼苍者天,局其有极!”如果说先前之悲还只是悲侄儿之死,而此时已转而为无限的悔恨和对不公平的上天的诅咒了,并且表示了自己“无意于人世”的沉痛心情。 板书:痛悔之极 全文悲起悲结,中间穿插了两次叙述.抒悲愤是本文的主题,是茂盛枝叶,而叙述则是文章的框架,是悲情的依托。悲情在回忆中不断加深。这种波浪式的结构使作者的悉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第一周 2课时) (主备:张荣)

四、点拨精讲,解难释疑

研读第一部分(1--3)

(一)重点字词句

(1)通假字: 时羞之奠(馐) 不幸早世(逝)

(2)古今异义:明年,丞相薨 将成家而致汝

(3)词类活用:乃能衔哀致诚(形作名,诚意) 汝又不果来(副作动,实现,成为果实) 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将成家而致汝(使?致)

(4)句式: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

(二)内容提示: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 1 段:此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 2 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 3 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

五、随堂练习,当堂反馈

完成《固学案》。

六、归纳总结,科学评价

重点研读和诵读:

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显得哀婉动人。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七、布置作业

课后进一步研读课文,试着把握本文思路并归纳中心思想。

板书设计

祭十二郎文

悲情之始

三会三别

疑讯之真

推测死因,安排后事

痛悔之极

教学反思

4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第一周 2课时) (主备:张荣)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导,激发欲望

引入: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二、组内合作,自学讨论

小组互查《固学案》。

三、班内交流,确定难点研读第二部分(4-9段)

(一)重点字词句

1、注意下列加黑的词语:

(1)通假字:皆康强而早世(逝) 其信然邪(耶)

(2)古今异义:虽然/志气/几何/成立

(3)词类活用:视(名,视力) 病者全乎(形作动,保全) 旦暮(状)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的家业)夭其嗣(使?夭)

苍苍(形作名,黑发)者欲化为白(形作名,白发)矣

(4)虚词“其”: 其能久存乎 其信然(大概) 其无知 (如果)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其然乎?其不然乎?

(5)特殊句式:何为而在吾侧也?(宾语前置)

(二)内容提示:写十二郎之死。

第 4 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 5 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 6 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之情。 第 7 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 8 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 9 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三)重点揣摩第5段虚词的作用

揣摩文章第5段中的“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点拨: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眼前这一切是事实。 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 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

四、点拨精讲,解难释疑研读第三部分(10-12段)

(一)重点文言词汇:

5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第一周 2课时) (主备:张荣)

1、通假字:敛不凭其棺(殓) 以待馀年(余)

2、其它词语:吊汝之孤 以待终丧 先人之兆 然后惟其所愿 窆不能临其穴

长吾女与汝女 尚飨

3、虚词“其”:其又何忧! 曷其有极?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汝其知邪?其不知邪?

4、虚词“以”:取以来 以待终丧 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5、特殊句式:生不能相养于共居。 其又何忧!

(二)内容提示: 第 10 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 11 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惧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 12 段:全文结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

总之,全文 12 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五、随堂练习,当堂反馈

1、思考:文章以情感人,文中那些语句集中表现什么情感?试以四字句概括。

【解答】:至情之文,千古绝调――思念之情、痛悼之情、骨肉之情;追悔之情、人生无常、宦海沉浮。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解答】: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六、归纳总结,科学评价

小结:本文12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

1、思路的发展: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前提)→ →围绕侄儿的死,叙写了自己的惶惑、悔恨和强烈的感情震荡(发展) → →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至高点(高潮)

2、中心思想:作者通过一些家常琐事,表达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七、布置作业

1.读课后《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理解诗中的情意。

2.完成课后作业和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祭十二郎文

前提: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

发展:围绕侄儿的死,叙写了自己的惶惑、悔恨和强烈的感情震荡

高潮: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至高点

教学反思:

6


第二篇:祭十二郎文教案4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祭十二郎文》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辨析文言虚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2.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

4.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能力教学点

1.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能较好的理解、翻译课文。

2.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是怎样逐层深入的,注意体会作者以情动人的文笔。

3.培养对古代散文名篇的鉴赏能力;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并把握本文在记叙中抒情的特点。

(三)德育、美育渗透点

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体会至情至性的人情美,和作者创造这种美的方法。

选取生活细节如实叙写,情事融合,选用恰当的句式、人称和语气词来表达感情。以致能“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学法指导:诵读体味,联系实际讨论,具体是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细节描绘片断,

文章的强烈抒情的句段反复诵读,体会作者从家常琐事娓娓道来中的铭心刻骨的骨肉至情,对亡侄的无限哀痛和自己宦海浮沉的凄楚感慨。

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读懂课文,排除语言障碍,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1. 加强预习,反复诵读,斟酌文字,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并作积累。

2.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明确目标

鉴赏古代散文,首先应读懂文字,本课时在初步疏理课文层次的基础上重在解析文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了解,并作一些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二)整体感知

1.导人新课

由唐宋八大家,或由韩愈的《马说》《师说》;或“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名言引入新课教学。

2.相关的文学常识、背景

(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2)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论文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入、记事状物都很感人。《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悼念侄儿,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3)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而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4)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宣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

3.把握内容大意。

全文12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了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诵读课文,小组或同桌互相口译课文,初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1) 重点实词

衔 止一岁 辍汝而就 东亦客也 图久远者 敛不凭其棺 其又何尤

幸其成 遇汝从嫂丧来葬

(2) 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莫 零丁孤苦 皆不幸早世 敛不凭其棺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以待馀年

(3) 词类活用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恐旦暮死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长吾女与汝女

(4)古今异义 少年

(5)一词多义

幸 A皆不幸早世 省 A不省所怙

B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B 汝来省吾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其 A请归取其孥 B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 D曷其有极

E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F死而有知,其何离?

虽 A以为虽暂离别,终当久与相处 始 A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B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 B 汝之子始十岁

(6)变式句

①惟兄嫂是依 ②吾念汝从于东 ③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2.再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内容,并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明确:《祭十二郎文)全文共十二自然段。

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第2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第3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第4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第5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第6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第7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第8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第9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第10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第11自然段为侄几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俱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第12自然段全文结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

全文可分三部分,概括这三部分的意义如下:

第一部分(1—3) 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4—9) 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10—12) 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3. 理清结构,初步把握课文内容。(板书)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① 叔侄情深

抱憾终生

信然邪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其梦邪

耿兰之报

② 信然矣

理不可推,寿不可知

己身

死因 冀孩提成立

③ 改 葬

4.总结、扩展

本文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

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作者贴切、生动地切情、切“境”。作者在人的情感

活动中,情至笔随,表达的情感世界微妙深奥。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本文的语汇和语言现象非常丰富。我们应将诵读、理解与识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自己的

文言语汇,形成迁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5.布置作业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1)诵读课文,背诵第5.11两个自然段。

(2)翻译课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第 二 课 时

(一)明确目标

在第一课时初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揣摩,把握文章叙事、抒情时文意的曲折起伏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学生读自己的译文,师生共同评点。

2.鉴赏、研读

鉴赏古代散文,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走进作者创造的意境,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内涵,与作者同悲同喜。共同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明确] 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之间的深厚亲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2)第四段写的痛惜诸兄之死,与本文主旨有何关系?

[明确] 烘托自己内心悲痛之甚。诸兄死去已令人悲痛不已,在人丁不盛的情况下,十二郎的死更令人悲伤不已,感到绝望。

(3)7—9段,一段以感叹结尾,两段以问句结尾,作者感什么,又叹什么?

[明确] 均是感叹十二郎的去世,抒发自己的悲痛。

(4)10—12段从哪些方面体现出了作者对十二郎的深厚情谊?

[明确] 替他处理家务后事;替他教子养女;反复表现愧疚之意、丧侄之痛。

(5)在文章的叙述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

[明确] 这是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可让学习小组讨论,先在小组发言,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而后交流,并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情体验。

(6)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 为世间少有的哀情——悲家事不幸;悔“旅食京师”;叹未老先衰;恨小病丧命;衷后辈孤苦;疚丧葬难周。

(7)十二郎远殁它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泣,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细读体会,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异常真切。开篇一个“告”宇,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侧耳倾听;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感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听着二人说话,我们很容易感受叔侄情深,感受作者的悲感。如果十二郎有知,也一定会与作者一起捶胸顿足,恸哭不止的。难怪本文被称为“至情”之作而千古传诵。

(8)课文的语言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有何特点?它们的作用如何?

[明确] 这又是一个难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篇文章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无尽交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段段变、时时变。句式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成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接连不断地连用“而”,“邪”,“于”,“也”“矣”字。加重语气,强化情感,并使形为散体的这篇祭文,含有了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

3.引导小结:

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以下的特色: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正如林野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辞,为后世欧阳修《泷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等开辟新径。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备课平台!

(2)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别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3)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示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总结、扩展

[总结] 叙事与抒情相互融合,是许多古代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除本文外,已选人第二册读本的《祭妹文》和选人第三册读本的《指南最后序,都有这一特点。课外阅读这两篇文章,加深对融抒情于叙事、在叙事中抒情这一表现手法的认识。

[扩展] 与袁石浦 (明)陶望龄

天下有二等自在人,一大睡者,二大醒者。惟梦魇未觉人,谓睡着则已欲醒,谓醒则正在梦境,如号谵呓,纯是苦趣。仆,梦魇者也。足下虽振其手,摇其足,来肯霍然寤也,欲自在得耶?忆侍雅论时,觉身心时时有益。自远胜友,转复茫然。虽自鞭策,较往日已加紧切,而愈求愈远,不自知其入于支配艰僻之内。此古人所以愿亲近善知识,以为甚于衣食父母也。长安如弈棋,世路艰难矣,叹叹。

[赏析提示]

在这个小文段中作者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理解他吗?

(四)布置作业

1.读课后《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理解诗中的情意。

2.完成课后作业和随堂练习。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更多相关推荐: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一导语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周国平有一千条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爱你在时我抱你不够因而觉得时间太少你走了我的怀里空了突然发现时间毫无用处我不知道拿那...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祭十二郎文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翻译能力2体会文章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3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教学重点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包含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自己未老先衰哀死者之...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丧以而其等词语的意义或用法2掌握惟唯是这一常见的宾语前置句式3理解本文融抒情于叙事之中的写作特色4分析文中虚词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重点难点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韩愈教学目标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分析感悟作者的丰富的情感教学重难点对作者复杂情感的分析把握教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白居易有语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每一篇感人心弦的文章中都流淌着作者的情感之...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教学参考09221330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2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情感的展示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

祭十二郎文教案精品

祭十二郎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翻译能力2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3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诵读讨论文章情感理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承中国古代...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羞世敛省致怙始薨嗣比等和虚词其以邪也乎矣等及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等2了解祭文的有关知识和本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理解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叙事和抒情结合的写法从...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内容附图。

《祭十二郎文》逐字逐句的翻译

祭十二郎文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某年某月某日小叔叔愈在听到你去世消息的第七天才能强忍哀痛倾吐衷情派遣建中打老远赶去备办些时鲜食物作为祭品在你十二郎灵前祭告呜呼吾少孤...

祭十二郎文句式及词语

一古今异义1古离开今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2古任何一年的第二年今特指今年的下一年3古松动今立场不坚定二词类活用12345四特殊句式1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状语后置2吾又罢去被动句3汝从吾于东省略句即汝从我于东4未可以为...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2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情感的展示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教学重点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

祭十二郎文教学反思(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