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解读

时间:2024.3.27

第一篇

悯农

(唐) 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一、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

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对唐诗歌的创作与繁荣,做出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贡献。李绅的诗感情朴实、语言平易近人。李绅、元稹、白居易共倡导新乐府诗体(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可惜今已失传。李绅之所以为百姓申诉代言,成为悯农诗人,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他虽出身于官宦之门,但六岁丧父,母卢氏教以经文;幼居乡间,十五岁其母赁屋于惠山脚下,命他从师苦读,使他目睹农民的苦难和社会的贫富不均,自然在诗中由衷喟叹。他的“悯农”意识贯穿一生。长庆四年(824),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任职期间他除暴安民,兴修水利,减轻民众的劳役赋税,鼓励农业生产,使端州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机。为表示和端州人民苦难同当,他准备终老岭南,把家眷从北方接来,船至端州附近七里滩,突然风雨交加,船行受阻。百姓听说李绅夫人官船受阻,都自愿前往拉纤,民众列队十余里,柱香跪拜迎接,李绅大受感动。这期间,李绅写下不少描绘民间疾苦、发泄心中哀怨的诗文。在贬谪寿春太守以及浙江观察使任上,他为民众除害救难,政绩斐然。李绅体恤民众、造福于民的功绩至今在民间流传。相传他任滁、寿二州刺史时,当时霍山多猛虎,采茶砍柴的农人常常遭虎害,设陷阱捕捉,藏弓箭捕射,仍无济于事,而李绅去后,山虎竟然不敢作祟伤人。老百姓编出这一传说,正说明李绅为官深得民心。

自中唐两百余年后,宋朝大诗人苏轼过境濠州,寻访由李绅作记的四望亭。苏轼感叹“记今存而亭废者数年矣”,特吟《濠州七绝·四望亭》诗:“颓垣破础没柴荆,故老犹言短李亭;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鹜换新铭。”诗中流溢出淡淡的沧桑之感以及对“短李”的缅怀之情,而二百年后的故老还记得“短李”的故事,李绅足可笑眠地下矣!

为官经历: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司马。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宝历元年(825)至太和四年(830),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二、作品背景:

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朝廷权势日渐削弱。于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既要受中央政权的控制剥削,又要被地方割据势力压榨掠夺。双重的压迫,使他们饥寒交迫,

于是,农夫饿死田头、白骨露野的悲惨情景就在当前出现。李绅作为一个政治上有远见、生活上比较接近人民的诗人,就把这种生活画面摄入诗中,用诗歌反映出阶级对立。

三、诗词解读:

1.译文:

烈日当空的中午,农民仍在田间锄地。汗珠一滴滴的滴入田里。谁知道盘中的食物每一粒来的都是这么辛苦?

2.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事物,不浪费。

四、超链接阅读:

(一)、.新乐府运动:

代表人物:

白居易、元稹、李绅等人。

新乐府诗,首创于杜甫,元结、顾况、戎昱、戴叔伦等相继成为新乐府运动的先驱。至元稹、白居易有意倡导,张籍、王建、李绅等大力创作,乃形成一个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诗歌革新运动。元稹与白居易是好友,他们的政治见解,诗歌主张都比较一致。他们共同领导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为成就最高者,而李绅功劳甚伟。

时间:唐朝元和年间(806~820)

含义:用新题写时事

背景:

唐朝贞元、元和之际,安史之乱的危机带来了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积弊增多。在朝廷,宦官、朋党之间矛盾尖锐。在地方,藩镇叛乱、边患频繁,官僚、豪贵、大商兼并土地,百姓日刊一日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此外诗坛现状不佳,大历、贞元年间形式主义诗风泛滥,自大历以来,不少是人的作品脱离现实。有的官场酬唱,粉饰太平,有的阿谀权贵,诗歌呈现一片衰竭现象,激起了一批诗人拯救的热切愿望。

新乐府理论:

1、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新乐府序》中全面提出了新乐府诗歌的创作原则,要求文辞质朴易懂,便于读者理解;说的话要直截了当,切中时弊,使闻者足戒;叙事要有根据,令人信服;还要词句通顺,合于声律,可以入乐。

2、宣称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元稹等诗人或“寓意古题”,或效法杜甫“即事名篇”,以乐府古诗之体,改进当时民间流行的歌谣,积极从事新乐府诗歌的创作。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是他们的代表作。李绅曾作新题乐府二十首,惜已无存。他的《悯农》诗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诗。

(二)、牛李党争:

1.牛党:

代表人物:牛僧孺(首领)、李宗闵等官僚集团

身份: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

2.李党:

代表人物:李德裕(首领)、李绅等官僚集团

身份: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

这两派官员互相倾扎,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也称“朋党之争”。从表面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斗争,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两党分歧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通过科举取士;李党多门荫出身,主张通过门荫取士。李德裕认为,公卿子弟从小就熟悉官场,容易掌握做官的本领。二是如何对待藩镇。李党主张对不听朝廷命令的藩镇用兵,以加强唐朝中央的地位;牛党则主张姑息迁就。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进个人的恩怨。

(三)、李绅的故事:

早在李绅登进士第那年,唐宪宗只给他一个国子监助教的官。他不乐意,便东归金陵在观察使李锜门下从事。李锜爱其才,让他掌书记一职。李绅性格刚正,察觉李锜抗命犯上便决定辞职,李锜一怒之下要杀李绅,李绅好不容易才逃出一条命。于是,李绅回家乡惠山寺读书,一读多年,至今存有李相读书台。后李锜被诛杀,李绅便有了忠贞的声名。正因为李绅艺文节操兼备,唐穆宗才进用他。唐朝皇室有重视文学艺术的传统,穆宗亦如是。尤让穆宗看重的是,是李绅肇始了一场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在朝野产生巨大震动。十年来,这一新的诗歌潮流产生深刻影响,它虽然揭示社会弊病,评议王政得失,但在帮助国君实现良善的政治秩序与改善社会环境方面,确实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新乐府运动诞生于元和四年(809)。这一年,诗人云集的长安城内出现了一个身材矮小精悍的江南才子,他就是三十七岁的校书郎李绅。诗友同僚们戏称其为“短李”,“短李”一时间成为京城内外众人悉知的谑称。

(四)、李绅、白居易、元稹: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同为当时诗坛主将。元稹时任监察御史,李绅长其七岁,两人早已是老朋友了。贞元二十年(804)九月,李绅赴京应试,没上客栈,就寓居在元稹家中。那年落第,元稹在府中与李绅漫议艺文,将张生、崔莺莺的故事讲给李绅听,李绅兴趣甚浓,作《莺莺歌》,元稹作小说《莺莺传》。这便是世人熟知的《西厢记》的故事。两人之间的交情到达难分难舍的境地。有元稹《长滩梦李绅》诗为证:“孤吟独寝意千般,含眼遥看一夜欢。惭愧梦魂无远近,不辞风雨到长滩。”

李绅与左拾遗白居易同年,而元稹与白居易又是莫逆之交。贞元十八年(802)元白二人同时举书,进而订交,以后诗坛上元白齐名。在长安,李绅与白居易自然也成为至交。三位当朝诗坛主将经常聚会品饮,切磋诗艺,议论时弊。白居易在探讨诗歌发展方向上似乎跟李绅更谈得来,因为两人都喜作语言平实、反映现实的诗歌。为此,白居易曾在自己的草堂中“趁暖泥茶灶”,并称“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公垂即李绅之字。看来,两人聚首喝几杯茶尚不过瘾,须同室而眠,日夜长叙不可。

(五)、悯农的诗歌故事

悯农(2)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悯农 (3)

垄 上 扶 犁 儿 , 手 种 腹 长 饥 。 窗 下 织 梭 女 , 手 织 身 无 衣 。 我 愿 燕 赵 姝 , 化 为 嫫 女 姿 。 一 笑 不 值 钱 , 自 然 家 国 肥 。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

累年迁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升官能像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一听,天呀,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于是,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写好,递与李逢吉斧正。李逢吉看了,觉得这首诗在指责朝廷方面,比上两首更为具体。第二天,李逢吉便辞别李绅,离濠进京了。李逢吉表面上对李绅很好,可内心里却想拿他作垫脚石,再高升一级。他回到朝中,立即向皇上进谗说:“启禀万岁,今有翰林院学士李绅,写反诗发泄私愤。”武宗皇帝大吃一惊,忙问:“何以见得?”李逢吉连忙将李绅诗奉上。武宗皇帝召见李绅,拿出那首诗来,李绅看看,说道:“这是微臣回乡后,看到民生疾苦,即情写下的,望陛下体察!”武宗说:“久居高堂,忘却民情,朕之过也,亏卿提醒。今朕封你尚书右仆射,以便共商朝事,治国安民。”李绅叩头道:“谢皇上!”武宗又道:“此事多亏李逢吉举荐。”李绅则对李逢吉感激不尽。而李逢吉呢,听说李绅反而升了官,又惊又怕,正

胆颤心惊,李绅却登门向他表示谢意。李逢吉更是蒙在鼓里,只好哼之哈之。不久,李逢吉被调任为云南观察使,降了官。这时他才感到自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李绅的三首悯农诗,千百年来人们只见到前两首。这第三首《悯农诗》被传到皇宫,后来哪里去了呢?只到近代,人们才在敦煌石窟中的唐人诗卷中发现。只有悯农一二首别人们所熟知。

五、个性化解读:

通过李绅与杨万里的《悯农》对比来进行深入理解。

悯农

宋 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1.写法共性:

a.让事实说话,如实反映了当时的客观事实。通过这种反映来表现作者的倾向,而不作过多的议论。李绅的两首《悯农》,第一首叙述了农民顶着烈日不辍劳作的事实,让读者看到他们的辛勤,悟到作者的怜惜之心;第二首叙述了一方面荒地全开垦、到处植庄稼。另一方面,农民却食不果腹、抛尸露天的事实,告诉人们农民生活的水深火热,表现自己不忍目睹的复杂心理。而杨万里的诗则摆了这样的事实:年景不好、灾害接踵,而且又逢闰月,农民承受煎熬的日期自然延长。诗人为农夫的度日如年而揪心,读者亦在内心感到沉重的压抑??三首诗就是这样,作者不多说什么,不发表过多的议论,通过直观性的叙述,现示意图,这就使诗歌的题旨表现得很直接,也很有力。

b.是以画面感人。就是在叙述事实时,十分注意以诗歌“形象性”的特点,描绘画面,以画意来感染读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农村耕作者辛勤劳动的最典型的画面:“锄禾”,是指在种着谷物的田里锄土、松土。“日当午”,则从高处、从广阔的背景上衬托出“锄禾”的形象,突出劳动环境和条件的艰苦。这幅“日午锄禾图”,有人有背景,形象生动,主题非常突出。读者看到烈日当空,农民中午不能休息,劳动不止,流汗不息,心灵不能不引起震撼。“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是一幅巨大的图画,画面上有无边的绿野,也有暴晒的饿尸。这鲜明的对比,既动人心魄,又引人深思。杨万里的诗则描绘了一幅“灾田荒野图”,画面上,稻谷该黄不黄,荞麦空花被霜。一派荒凉景色揪着人心,农夫命运引人愁??纵观三首歌,各绘一幅画,画面凄惨,幅幅心寒。形象的画面蕴含着作者的诗心,作者的诗心又感应起读者的心灵。

2.写法区别:

李绅的《悯农》第一首,功在浅显,意则深远。诗人以“劝诫”为旨,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要备加珍惜。于是便以非常通俗明畅浅显的语言,让读者看到劳动的艰辛,由此推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劝告语。可以说是用心良苦,语重心长。正因此,这首诗得到人们的广泛欣赏,流传很广、传诵久长,至今已成为妇孺皆知的至理名言。第二首则突出运用了对比手法。“春种一粒”与“秋收万颗”对举,用夸张语言说明遇到丰年,土地给农民的丰厚报酬,田里获得大丰收;然后,诗人又将丰收的景象、四海无闲田之景与“农夫犹饿死”现实对比,说明农民遭遇之惨。繁重的赋税、层层的盘剥,使农夫陷入悲惨的境地,荒年也好,丰年也好,他们都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对比产生的效力是巨大的,主题产生的震撼是铭人心骨的。

杨万里的《悯农》则用层层渲染、步步加深的写法:水稻遇到旱灾,粮食产量锐减,这是农民一层之苦;不怕干旱的荞麦却遇上早寒霜冻,结果“空花”无收,百姓本已艰难的生活又添新的困难,这是二层之苦;荒年农民已作好忍饥挨饿“度残岁”的准备,可又偏偏遇上闰月之年,农民要挨过灾年就更难了,这是三层之苦。杨万里就是这样渐渐蓄势,将农民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悯农之情抒发得酣畅之极。

第二篇

一、诗人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铭。

二、超链接——白居易

(一)、白居易诗歌分类:

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白居易比较重视讽刺、闲适类。他认为讽喻诗反映了“兼济之志”;闲适诗显示出“独善之义”;都是他人生目标的直接体现。感伤诗和杂律诗则“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与元九书》)。

讽喻诗:讽喻诗是白诗中的精华。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代表作有《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它们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这些诗措辞激烈,毫无顾忌,突破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讽谕诗在形式上多直赋其事。叙事完整,情节生动,人物情节细致传神。另一部分讽谕诗则采用寓言托物的手法,借自然物象寄托政治感慨。这两类作品都是概括深广,主题集中,形象鲜明,语言晓畅明白。部分《新乐府》还采用“三、三、七”言句式,有民间通俗文艺的痕迹。闲适诗多抒写对归隐田园的宁静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他的诗风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算是朴而近古,因此流传极广,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闲适诗: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显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于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感伤诗:感伤诗以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最为著名。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同样是脍炙人口的篇章。《长恨歌》歌咏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婚姻爱情故事,既有“汉皇重色思倾国”的讽刺,更有“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伤和同情。《琵琶行》则有“天涯沦落人”的遭际之感,且语言成就突出。此二诗叙事曲折,写情入微,善于铺排烘托,声韵流畅和谐,流传甚广。白氏还有不少酬谢亲朋篇什,情真意切,挚朴动人。但这类诗中较多叹老嗟病,伤往悼亡的伤感色彩及度脱尘嚣的佛家思想。

杂律诗:杂律诗在白诗中最多。以一些耐人寻味的抒情山水小诗较著名,白描手法,寥寥几笔,生意盎然。另有一些铺陈故实、排比声律的长篇排律和杯光酒影、艳情风月的小诗,也颇为时人效仿。

(二)、白居易为官: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整顿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唐穆宗政治荒费,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请命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 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堤”超链接: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为了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兴建的,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后来,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旧日钱塘的门外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称为“白公堤”,并作《钱塘湖春行》,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

(三)、嗜酒:

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样,也嗜酒成性。 张文潜在《苕溪鱼隐丛话》中说:陶渊明虽然爱好喝酒,但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经常喝美酒。与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鱼、耕田的乡下人,地点也在树林田野间。而白居易家酿美酒,每次喝酒时必有丝竹伴奏,僮妓侍奉。与他喝酒的都是社会上的名流,如裴度、刘禹锡等。

每当良辰美景,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旁边有家童弹奏《霓裳羽衣》、《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酌酒,兴尽而返。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这个数字可不算小。

(四)、酿酒: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做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

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一、诗词解读:

1. 词语解析: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

②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⑦一道:一路。

⑧开:分开

2.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3.理解“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所表达的趣味

小娃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偷采白莲回”中的“偷 ”,表现的是小娃无邪、顽皮的特点。与“偷窃”的“偷”是不一样的。小学生可结合自己小时侯 “偷偷 ”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不解藏踪迹”,体现的是儿童的纯真。正是这份“不解藏踪迹”的纯真,唤醒了人们童年的美好记忆。如若小娃“解得”藏踪迹,这个小娃就不再天真、不再弥漫着童稚的气息,就不再讨人喜欢,因为他已经沦为狡黠的“小贼”了。

4.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二、超链接——描写“儿童纯真的诗”

1.《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2.《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3.《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诗词背景: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大约是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二、诗词解读:

1.词语解析:

<1>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一种诗体。

<2>残阳:落山的太阳光。

<3>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的是碧色

<4>可怜:可爱。

<5>真珠:即珍珠。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

<6>月似弓:上弦月,弯如弓。

<7>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

2.理解“铺”、“瑟瑟”等关键词,以及“真珠”“弓”形象的比喻。

“铺”:“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

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瑟瑟”:“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上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真珠”: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露珠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弓”: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

3.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露珠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4.赏析:

《暮江吟》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三、超链接阅读:

《暮江吟》中的时间问题。

其一,《暮江吟》并非始终在写“暮色江景”。如果只从《暮江吟》的标题看,此诗似乎应始终歌吟“日落前后”的暮色江景。但诗中“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珍珠月似弓”,则明显地是在写“夜晚”。按《辞海》里的解释:“露是空气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发热量,使得地面或地物表面的温度低于气温(但仍高于0℃),而凝结在其上的水珠。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由此可见,此诗标题与内容有不相吻合的地方,并非始终在写暮色江景。理解此诗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个特点,不能机械地只从标题去理解内容。有人认为,此诗的标题与内容中的时间不完全相符是作者的疏忽或失笔。其实,这种情况在唐诗中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的《日暮》就从黄昏时分一直写到“草露滴秋根”;贾岛的《暮过山村》也从日落写到明月高悬。所以,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文学作品。

其二,《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暮江吟》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这是最真实可信的暮色江景。后两句写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升的场景。诗中“九月初三”与“月似弓”上下紧扣,写的是黄昏时的自然景色。这里的“九月初三”,点明时间,“月似弓”则是诗人看到的景象。当然,这种景象只能在日落后不久才能看到,因而这两句主要还是写暮色江景,而不像有些书上说的那样是写“美丽的夜景”。

说后两句仍主要写暮色江景,有其科学上的依据。根据天文学常识,九月初三日,月亮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形状像个反C字形,即“月似弓”,日落后出现于西方、西南方低空中,可见时间局限于日落后2至3小时。从诗中看,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时,月亮的地平

高度不会很低。太低了,由于树木、建筑、雾气等影响就不会看到。据此,读者可以推测出,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时,当在九月初三黄昏,即日落后不久。从民用时间看,仍属于傍晚,即“暮”的范畴。

其三,《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的一段时间。这完全符合作者的观赏顺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残阳铺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间看到了“露似珍珠”。大多数资料都认为,“月似弓”与“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间同一时刻看到的,前写天上,后写地下。其实这是因为缺少天文、气象常识,忽视了两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时间差”问题。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此时,由于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热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珍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线以下了。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一、词牌简介

忆江南:词牌名。据传它是唐代李德裕为悼念谢秋娘所作。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记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后来因为唐代白居易曾做《忆江南》三首,于是改名为《忆江南》。

二、时代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白居易的家乡在河南,江南只是他做官之地。朝廷的朋党之争依然十分激烈,政治陷阱随时随地都张着大口等待着猎物。武元衡事件的阴影一直缠绕在白居易心中。元和十年(815年)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遣的刺客杀害。武元衡死后,整个长安人心惶惶,每个人都感觉到了人生的无常、世事的难料。官员们对长安的治安忧心忡忡。白居易上书极力要求严查杀死武元衡的凶手,被贬江州司马。由于害怕再遭到权归迫害,他不敢久留朝中,主动请求外任,于是,秀美的江南在公元9世纪与失意的诗人猝然相遇了。

三、诗词解读:

1.词语解析:

①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②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③江花――江边的花。

④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2. 赏析: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

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可以看到的美景,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了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四、超链接阅读:

除了这首《忆江南》之外,白居易还有另外两首《忆江南》

(1)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简介:

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2)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简介:

这首写的是苏州。吴酒一杯春竹叶。也许有人会说,竹叶青并非是吴酒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酒。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而且白居易所在的中唐时代,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文人大多爱酒,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酒,观“吴娃双舞”犹如醉酒芙蓉的舞姿。“娃”者,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也许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吧。十多年后,他在洛阳,回忆起当年饮酒观舞,不禁叹道:“早晚复相逢?”。早晚,是当时的口语,意思就是何时。

这三首《忆江南》,从今时,忆起往日,最后又回到今天。从洛阳到苏杭,从今日直至十多年前的往事,今、昔、南、北,时间,空间都有极大的跨度。白居易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抚今追昔,无限深情地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使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精神满足。而我们今日读此词,则因为白居易的出色描写,也能得到某种精神满足。不知当时白居易是写给自己回忆的,还是留待后人欣赏的。

15号刘帅

悯农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诗词解读:1.译文 2.赏析

超链接阅读

1.新乐府运动

2.牛李党争

3.李绅的故事

4.李绅、白居易、元稹

5. 悯农的诗歌故事

个性化解读:

通过李绅与杨万里的《悯农》对比来进行深入理解。

1.写法共性:

2.写法区别:

诗人白居易简介:

超链接——白居易

1.白居易诗歌分类:讽喻诗 闲适诗 感伤诗 杂律诗

2.为官

3.嗜酒

4.酿酒

池上

诗词解读:1、词语解析:2.译文 3、.赏析

暮江吟

诗词背景:

诗词解读: 1.词语解析:

2.理解“铺”、“瑟瑟”等关键词,以及“真珠”“弓”形象的比喻。

3.译文

4.赏析

超链接阅读: 《暮江吟》中的时间问题。

忆江南

词牌简介

时代背景:

诗词解读: 1、词语解析:2.赏析:

超链接阅读: 1.除了这首《忆江南》之外,白居易还有另外两首《忆江南》

15号刘帅

等级 B+

稍作修改,即可达到A等级,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同学都拿到满分,帅帅,加油!^_^ 总体来看,内容很丰富,系统性也比较好,但是看提纲,还会觉得有点凌乱,可适当的标上项目符号,如一、二、三,使其条理清晰,一眼能看出框架。还有对于四首诗的解析详略比例有点失调,《悯农》写了很多,内容也很好,而《池上》则寥寥几语,可能后者可查资料比较少,也可做适当的链接,使内容充实起来。对此,可以自定一个模板,然后每首诗都按这个模板来,每首诗都从模板中的那些方面来做,这样就可以按照模板均衡用力。

对于细节,我提出一点建议:

1、 个别段落注意首行缩进

2、 诗的呈现最好居中加粗,使其明显突出;类似于新乐府理论那两条1、 2和后面超链

接中的a、b可以分别成段,使看起来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3、 最后一个超链接既然就一个链接就没必要表上序号1了,给人错觉还有第2个链接

更多相关推荐:
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龙源期刊网cn让文本解读更有效作者童海波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xx年第01期提高文本解读的有效性是我们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根本途径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文本解读的有效性呢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文本解...

文本解读的方法

浅谈如何深入解读文本回民区铁六小扈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

文本解读案例

乡愁文本解读案例张明芹一从作者的身份解读乡愁流露的思想愁绪有哪些方面师余光中19xx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台湾十大现代诗人之一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60年代起余光中创作了不少怀乡诗故而被人们称为乡愁诗...

怎么写文本解读

专业定制扣扣三八七七五八九六不经意的眼神在说话两朵童稚文本解读一上车我就注意到她们只因为她那么不经意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深深地吸引住了作者由此便产生了下文的一系列幻想和细节描写顺着作者的思路我对文...

我对文本解读的思考

别解文本深度透视我对文本解读的思考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张新元摘要别解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即临时赋予一个词语以原来不曾有的新义而别解文本与修辞格毫无牵连毫无关系这里的别解是文本解读的另一种方式另一种思维是一种另类...

做文本解读真正的“上帝”

做文本解读真正的上帝关于语文文本解读的误区思考及出路审视摘要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上好阅读课文本解读是第一步但就当前阅读课现状而言这第一步的迈出问题多多困难重重从笔者对一线教学的观察来看至少这些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些...

文本解读对写作的影响

文本解读对写作的影响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人的理解下有千万种意思正如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那对于教师来说同样的素材对于不同的教师的理解下呈现出来的内容也不同其实就在于各人对文本的解读不同听名师上课我们常惊叹...

第四讲 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与处理

第四讲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与处理以语文为核心有序地组织教材用动态过程的眼光认识教材教学解读与文学解读要协调统一打开解读视域发掘文本内容杜绝曲解及伪多元的阅读现象以语文为核心有序地组织教材语文独有的交际特征和文化特质...

修改版:祖父的园子 文本解读稿

爱给生命以自由祖父的园子文本解读育才三小莫妮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童年的发现为主题的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散文化的抒情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篇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

后阅读现象对经典文本解读的影响

后阅读现象对于经典文本解读的影响以四大名著为例摘要20世纪以来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作者以死观念的被重视不强调阅读中的求知不关注作者状况不相信关于作品的所谓正解的后阅读现象对当代中国人解读经典文本...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的高效策略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的高效策略现代文阅读的大阅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和作文是高考分值较大的两个板块近年来现代文阅读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呈现出一些新的面貌文本多样化题型丰富化阅读个性化考核综合化思维探究化选材...

怎样细读文本

怎样细读文本送教下乡采取立体式活动送教人做课后由乡村教师提出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让送教人解答而不是仅仅接受你送教人单一的传播上个星期送教有一个乡镇老师提出为什么老师的课总是跳不出自己预设的圈子难道我们语文解读一...

文本解读(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