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氓》《采薇》导学案

时间:2024.1.20

年级:高2013级 班 科目:语文 主备人:张白杨 审稿:备课组

课题:《囚绿记》 课型:研读鉴赏课 课时:2课时 姓名:

《<诗经>两首》导学案

1、了解有关《诗经》的常识:包含了那段时间的诗歌、内容、写法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每首诗的内容、中心、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通过三首诗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

4、了解卫、秦、邶三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氓》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并掌握《氓》的故事情节,《诗经》的文学常识和现实主义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熟读课文,分析比兴手法的表达效果,体会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古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2、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叙述手法。

预习案

诗经氓采薇导学案

1、提问:刚刚大家都读了这首诗,对它应该有了个初步了解,谁能告诉我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2、梳理课文行文思路。

诗歌共六章,按“恋爱——婚变——决绝”这样的思路叙述。(板书)

学习“恋爱”部分。( — 章)

(1)提问:在第一章最后的约期相别中,两人的性情已现端倪,请同学们仔细品味语言后概括一下两人的性情,详细一下他们的婚姻生活。

(2)提问:从“子无良媒”到“秋以为期”,女子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讨论)

(3)提问: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第二章)

(4)提问:“尔卜尔筮”等四句表面恋爱终于有了结果,这是一段怎样的姻缘?

(5)提问: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哪些性格?

(6)齐背第一段。

学习“婚变”部分。(男生朗读)

(1)提问:第三章在全文中的作用?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2)提问:导致“氓”变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引导第四章)

(3)提问:除了婚姻的不幸外,还有哪些因素给了她痛苦呢?(讨论)

(4)提问:再来看看,女主人公从这场爱情中总结了哪些经验呢?女孩子们可要注意学习了。

(5)提问:第二段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议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这一段感情基调怎样的?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

(6)学生试背诵。

研习“决绝”部分。(女生齐读)

(1)提问:看来,还是孔子说得好啊,“过犹不及”,爱情也一样,接下来看看最后一章,看看女主人公对这个薄情的丈夫是不是乞求?有没有凄凄惨惨凄凄?何处看出,反映出她性格哪方面?(讨论)

1

(2)提问:这一段用了什么写法?

(3)提问:纵观全文,女主人公在回忆往事时和作出清醒的抉择时,并没有任何的修饰和渲染,那么是如

何表达的呢?(思考)

(4)提问:我们说《诗经》最大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那么除了“赋”, “比”“兴”在本篇诗

歌有没有呢?这是同学们回去思考的作业。

练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氓( ) 蚩蚩( ) 匪来贸丝( ) 乘彼垝垣( )( ) .....

愆期( ) 将子无怒( ) 载笑载言( ) 尔卜尔筮( ) ( ) .....

桑葚( ) 体无咎言( ) 于嗟鸠兮( ) 犹可说也( ) ....

其水汤汤( ) 靡有朝矣( ) 士也罔极( ) 渐车帷裳( ) ( ) .....

夙兴夜寐( ) 咥其笑矣( ) 隰则有泮( )( ) ....

2、下面有关《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诗经》编成于战国时期,共305篇,又称为“诗三百”。

C.“诗经六义”是指赋、比、兴、风、雅、颂。

D.“国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的歌辞;“颂”分周颂、

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礼的民歌。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

A.为了赶在学术会前完成论文,他夙兴夜寐,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 ....

B.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

C.商店经理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商店无假货。”但一检查,几乎全是假货。 ....

D.香皂买回来后,屡试不爽

诗经氓采薇导学案

,气得我奔向商店,大呼:“退货!” (1)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

(4)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教学反思: 2

《采薇》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并掌握《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进一步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难点: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预习案

1、预习课文,注意课文注释中的注音的字词;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犭严 狁之故( )( ) 不遑启居( ) 我戍未定( ) 象弭鱼服( ) .....

王事不盬( ) 小人所腓( ) 靡使归聘( ) 四牡骙骙( ) .....

4、基点知识预习自测

(1)通假字

岁亦莫止( ) 彼尔维何( ) 维常之华( ) 犭严 狁孔棘( ) .....

(2)词类活用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岂不日戒( ) ..

(3)古今异义

不遑启居 古义: 今义: ..

君子所依 古义: 今义: ..

小人所腓 古义: 今义: ..

(4)一词多义

薇亦作止( ) 曰归曰归( ) 靡室靡家( ) 忧心烈烈( ) .....

载饥载渴( ) 忧心孔疚( ) 今我来思( ) ...

行课案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试赏析。

明确:

2、本诗的哪些章节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表达效果如何?

明确:

疑点探究:探讨本诗中蕴含的乡思情结的内涵。

四、课堂小结

1、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2、情景交融。3、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

练习案

3

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望风披糜 忧心忡忡 世外桃园 即来之,则安之 B.糜糜之音 纵横驰聘 弥天大谎 人才辈出

C.兵荒马乱 戍马倥偬 仓遑逃窜 箭拔弩张 D.寻物启事 莫名其妙 沧桑巨变 山清水秀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问候 ..

C.行道迟迟 迟迟:很晚 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 业业:高大的样子 ....

3、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岁亦莫止/ 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 C.彼尔维何/ 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 小人所腓

4、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 “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5、完成下列题目

(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

内容: 艺术手法:

(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 ,其反义词是 。请写出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语: 。

(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

6.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秦风·兼葭

①②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凄凄,

④⑤⑥⑦⑧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兼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③游:通?流?,直流的水道。④晞(xī):晒干。⑤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⑥跻(jī):升高,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⑦坻(chí):水中高地。⑧未已:未干。已,止。⑨涘(sì):水边。⑩右:迂回弯曲。⑾沚(zhǐ):水中高地。

(1)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

A.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C.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 D.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心情。

(2)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 教学反思: 4 ⑨⑩⑾

《采薇》

预习案

2、《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句:“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略)

4、基点知识预习自测

(1)通假字

“莫”,通“暮”,年末 “尔”,通“ ”,花盛开的样子

“华”,通“花” “棘”,通“急”,紧急

(2)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下 名词作状语,每日

(3)启居 古义:古人坐时,臀部贴在小腿上叫“居”;臀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

今义:启发;居住

君子 古义:将帅 今义:人格高尚的人 小人 古义:士兵或地位低的人 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4)

行课案

1、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2、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疑点探究:

让学生找出诗歌中乡愁出现的场景,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最后再联系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揣摩乡思情结的内涵。(先分组讨论:前后座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再全班交流:由每一个讨论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再由学生自已汇总补充修正。)

乡愁出现的场景:《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

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乡思情结的内涵: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练习案

1.D;2.C;3.C;4.D;

5.(1)内容:由驻防地盛开棠棣之花的环境,引出将帅所乘的高大兵车。

艺术手法:以环境的优美反衬战争的激烈;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引出描写对象。

(2)雄性的鸟兽 牝 牝鸡司晨、牝牡骊黄 牡牝不分。

(3)本诗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诗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马“业业”,“骙骙”“翼翼”,写“象弭”“鱼服”,让人想象到战争的惨烈。

6.(1)D

5

(2)这种表达形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助于强调事物的特征,突出人物的性格,渲染环境气氛,还能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6


第二篇:诗经《采薇》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yōu)止。 忧心烈烈,载(zài)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pìn)。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huáng)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mù)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j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注释

薇:野豌豆苗,可食。 作:生,指初生。 止:句末助词。 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 莫:通“暮”,也读作“暮”。本文指年末。 靡(mǐ):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 不遑(huáng):不暇。遑,闲暇。 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居,安坐、安居。 玁(xiǎn)狁(yǔn):中国古代民族名。 柔:“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 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 载(zài)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载……载……,即又……又……。 戍(shù):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 聘(pìn):问,谓问候。 刚:坚硬。 阳:十月为阳。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靡:王引之译为无止息。 盬(gǔ):止息,了结。 启处:休整,休息。 孔:甚,很。 疚:病,苦痛。 常:常棣(棠棣),既扶移,植物名。 路:假作“辂”,大车。斯何,犹言维何。 君子:指将帅。 小人:指士兵。 戎(róng):车,兵车。 牡(mǔ):雄马。 业业:壮大貌。 定居:犹言安居。 捷:胜利。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 骙(kuí):雄强,威武。这里的骙骙是指马强壮的意思。 腓(féi):庇护,掩护。 翼翼:安闲貌。谓马训练有素。 弭(m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日戒:日日警惕戒备。 棘

(jí):急。孔棘,很紧急。 昔:指出征时。 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 思:语末助词。 雨:音同玉,为 下

诗经采薇

的意思。

诗经采薇

霏(fēi)霏:雪大貌。

诗经采薇

我行不来:我回不了家。来,同“勑”,回家。

诗经采薇

迟迟:缓慢。

诗经采薇

往:当初从军。

《诗经》中的诗词。《采薇》是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这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

诗经采薇

“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肯体、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

诗经采薇

诗经采薇

释义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典故

“”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古诗词例句

(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拓展知识

1、词类活用: ⑴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yù),动词,雨雪犹“落雪”。 2、古今异义: ⑴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⑵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3、一词多义: ⑴作: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②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⑵曰: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⑶止: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⑥副词,仅,止。如: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⑷载: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如:“载欣载奔”。⑥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⑸靡:①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②无,没有。如: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③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 ⑹烈:①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②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③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④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⑺阳:①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阳光,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③温暖。如:春日载阳。④表面上,假装。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 ⑻孔:①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②很,甚。如:孔武有力。③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 ⑼华:①同“花”。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②开花。如:始雨水,桃李华。③美丽有光彩。如:华服丽人。④繁华。如:其街市之繁华。⑤精华。如:物华天宝。⑥敬辞。如:华诞,华居。 ⑽思:①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思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③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④祝词,无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⑾戒:①防备,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②告诫,警告。如:观往事以自戒。③戒除。如:少只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⑿雨:①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②离散:如:一别如雨。③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④灌溉。如:水能自雨田。⑤润泽。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 4、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通“暮”) 我行不来(来,通“勑”) 维常之华(华,通“花”) 一月三捷(捷,通“接”) 玁狁孔棘(棘,通“急”)

诗词鉴赏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却颇似《国风》。 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另还有一种说法,“比”将为比作戍边战士,暗喻战士生命的流逝。)“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岁初而暮,物换星移,“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怎能不“忧心烈烈”。那么,为什么戍役难归呢?后四句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

诗经采薇

?云云。”这可视为《采薇》之作的时代背景。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

这两章同样四句一意,可分四层读。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毛序》根据这两章对军旅生活的描写,认为《采薇》是“遣戍役”、劝将士之诗。这与诗意不符。从全诗表现的矛盾情感看,这位戍卒既恋家也识大局,似乎不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因此,在漫长的归途上追忆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战斗生活,是极自然的。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今人读此四句仍不禁枨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采薇》,似可称为千古厌战诗之祖。

后世影响

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自南朝谢玄以来,对它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阐释史。王夫之《姜斋诗话》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和刘熙载《艺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为诗家口头禅。而“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严霜结,今来自露晞”(《情诗》),颜延之的“昔辞秋未素,今也岁载华”(《秋胡诗》之五),等等。 这是一首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这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肯体、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心情。清人王夫之说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的苦况。为了抵御?狁的侵扰,他长期远离家室,戎马倥偬,多么渴望边境早日安定而返故乡!四、五二章陡转笔锋,描写边防军士出征威仪,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兵士们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末章写解甲归里。虽能生还,然昔日的征戍劳苦却只换来今日的

“载渴载饥”,怎不令人黯然伤神?? 此诗选自“小雅”,却有“国风”民歌的特点,颇为讲究句式重叠与比兴手法的运用。如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第四章以常棣盛开象征军容之壮、军威之严,新警奇特。末章以从征前与来归时的景致,寄托不尽的感伤,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的妙言佳句。 猃(xian,上声)狁(yun,上声),即北狄,匈奴。 不遑,不暇。启,跪、危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故有危坐、安坐的分别。无论危坐和安坐都是两膝着席,危坐(跪)时腰部伸直,臀部同足离开;安坐时则将臀部贴在足跟上。 全诗分六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的。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著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从写作上看,它和诗经的许多作品一样用以薇起兴的手法,加上章法、词法上重沓叠奏,使内容和情趣都得以层层铺出,渐渐深化,也增强了作品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因此《采薇》一篇确是《诗经》中最好的篇章之一。 创作背景

《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家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戊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

诗经采薇

、“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更多相关推荐:
学案教学总结[1]

学案教学总结郭万生学案教学在我校开展近一学期以来其利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感受颇深我始终坚持着使用学案教学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体验与参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互助及自主学习的...

教学案改革年度总结

八年级数学组教学案改革年度总结各位领导你们好在各位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王校长的直接领导指挥指点参与下我们八年级数学组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教学案的改革经过了一个学年的摸索和探讨教学案的改革已见成效现将这一年改革过程向领...

学案导学总结

我对学案导学的认识李艳霞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个人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什么是学案导学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

学案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高垴庄中心学校学案教学改革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高垴庄中心学校全面贯彻郊区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教研室关于推进导学案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要求转观念重课堂抓落实求实效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地开展学案导...

导学案和教学案设计要求

导学案和教学案设计要求一导学案各板块的内容要求学习目标表述要明确具体可测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及表现程度不能缺学习目标依据本学科课程标准和学情制定学习重难点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具体学情等因素统筹兼顾分别...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实践总结

学为中心教为主导课堂改革学洋思区域整体提升学太谷转观念推改革提质量促发展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总结单位红寺乡教委文寺小学姓名何彦学日期20xx年12月12日16转观念推改革提质量促发展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课题研究中期总结报告,李君

学案导学课题研究中期总结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公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要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新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

浅谈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法

浅谈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法英语新课程标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也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的课...

自主探究结合学案导学式教学法--教改课题阶段性总结

自主探究结合学案导学式教学法教改课题阶段性总结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数学组苏同安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素质和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弱点是没能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

第1章 复习与小结(教学案)

第1章复习与小结教学目标1复习本章所学的主要内容2进一步掌握各个知识点在数学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弄清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充要条件的含义学会逻辑联结词的用法会用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描述数学命题会写出有关命题的否定教学...

集合内容的小结与复习教学案

第一章集合内容的小结与复习第一课时上饶中学付群跃手机号189xxxxxxxx教学目标总结归纳出集合的有关知识能理解集合所表示的含义能运用集合的表示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解决有关集合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探究和...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总结学案

必修一重点总结一第一单元重点108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半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108单元大题解析第一课1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各三点分封制的作用加...

导学案教学案总结(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