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视角 (2)

时间:2024.2.7

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视角—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主客二分思想的互补与融合

万守宗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精神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遍及儒、道、佛家等各个流派,并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根源,而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主客二分”思想也是贯穿整个西方古代与近代文化思想史,遍涉各种哲学方向与派别,并成为西方文化的基础和根源。因此,二者不仅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本源性差异,也体现了中西方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差异。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想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源。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人与自然整体与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恰好可以弥补“主客二分”思维的缺陷。但“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存在其自身的消极因素,因此,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天人合一”思想,同时与西方文化进行交融,在超越传统的“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人与自然关系。

关键词:天人合一,主客二分,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概括及其存在的消极因素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特征。“天人合一”思想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始终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是中国人的本体论,它强调主客一体。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最早提出了“知性则知天”的“天人合一”思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认为人性是天赋的,天与性相通;知性也就能知天。道家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 42 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 25章)。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西汉时董仲舒明确地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强调天道与人性的统一。[1]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同的学派对其阐述有不同的内容,但一般包括以下有两层意思:第一,万物统一论。庄子曰:“万物一也”,认为人与万物都是同质同源的,人与万物可以相互比附,相互感通。要求“夫大人者, 1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周易·正义》),说明人必须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来行动。第二,和谐论。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与和谐,并将此视为一切人类关系的理想,以追求和谐作为一种至高的价值目标。表现在自然界上,就如庄子在《知北游》中所说“天地有大美而言”的“大美”;表现在社会发展上,就是实现“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的大同世界;表现在个人修养上,就是要达到张载所说的“民胞物与”境界。中国传 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医学、宗教、文学、建筑学、农业、日常起居等各方面都有所表现。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精神气质是相承相通的;生态农业强调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闻名于世的都江堰工程顺应天时地利,都展示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犹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是保护环境和拯救人类的思想先导,远较西方文化单纯强调人类与自然对立斗争的哲学更具深刻的内涵。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事与天道的统一和协调,表现了人对实现主观与客观、人道与天道、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的追求。 这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即便如此,尽管“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包含着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发展的思想,但是“天人合一”思想中,也存在着许多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消极因素。“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明确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对永恒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平等相待和谐相处的过程,并认为天和地、人和物都是一个整体,即所谓的“天地一体”、“万物一原”。把认识的主客体包融在一起,不把认识客体从认识的主体中分立出来,在构思中把每个事物作为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立足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及其规律,部分不能游离出整体,更注重各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动态联系,力图对整体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做抽象的综合性把握。但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观是建立在顺从自然、无为而治、忠孝仁爱等哲学观念上,其思想前 2

提是对自然的无知与无奈,在理论层次上停留在非理性的认知水平, 它不提倡探索自然的发展规律,正如荀子所谓“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的主体意识,妨碍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地积极地认识和改造。在现实生活中,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对脱离开来,认为自然界是神秘不可测、威严不可犯的,在自然界面前,人类是难有作为的。压抑和抹杀人的个性与主体性,使中国长期处于生产力低下的自然经济阶段。

二、“主客二分”思想的概括及其存在的消极因素

“主客二分”是西方文化的根源与西方人的本体论,它强调主客对立。主客二分在统一的世界中把人划分出来,以人的思维为认识主体,而以思维之外的一切为认识客体,它认为认识活动就是主体去接近、把握在主体之外的认识客体的过程。“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在西方是从古希腊时期初步确立起来的。“柏拉图的“理念说”把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破坏了“物化论”,在一定意义下分离了思维与存在、主体和客体。[2]近代以来随着宗教统治的推翻,人从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人的主体性得到高扬。人既在与自然的二元分割下成为主体,同时也在与社会的二元对峙中成为主体,也就是说人的主体地位是通过对自然的主宰和对社会的主宰的双重预设而最终确立起来的。正是在这样的观念的指导下,人类打出了“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带有时代标志性的口号。至此,“人升格为自然的主宰,而自然论为人的奴仆”。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得以发展起来。这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把人就是最高目的推广到人类共同体之外而及于人与自然之关系,就会滑向人类中心主义,就会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应无条件地服从于人类,应听任人类自由意志的摆布”。[3]

由此可见,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主客二分”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的主体能动性作用得以加强和发挥,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得到史无前例的扩张,从而极大地推进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达到了人类文明的前列。但是这种将“一切以人类利为唯一尺度”的思想作为其核心的人类中心主义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大肆宣扬人类的理性至上,认为人类依靠理性和科学,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方面有无限的能力,自然不过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这种思想阻 3

断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的统一关系,把人与自然绝对地对立起来。当代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就曾经说过:“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恩格斯也曾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4]而现实情况也证实了他们的预言,人类征服了自然,自然以报复的方式也征服了人类,致使人类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产生了生态失衡、能源短缺、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使人类面临了自身发展的严重危机。

三、从人与自然的角度谈“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思想的互补与结合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古今中外长期思考并试图解答的问题。通过对中国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分”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二者“二重性格”的客观存在,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好或坏的标准来衡量二者。对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要用现代科学去洗礼,在求善求美时还要求真,剔除其封建宗法和唯心主义的东西,弘扬其强调整体、和谐、统一的合理内容。“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虽然会走向人与自然相分离、相对抗的理论归宿,但是它对于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是必要的,特别是它弘扬人类主体思想以及追逐各个领域的具体知识的实证精神,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缺乏的。

目前,面对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我们必须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有机融合为一体,不是人类对自然执拗疯狂地征服,而是人和自然建立在平等互动关系基础之上的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融入、渗透和改造。[5]

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观念。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大自然这个母体。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的一切目的都只有在自然界的演化、发展中才能实现,人和自然利益息息相关。人类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这才是树立科学的自然观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建立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的伦理思想。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等向的关系,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人这个主体具有掌控自然的权力。 4

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在生存权上是平等的,人类不能凌驾于其他生命形态之上。所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了,但不能以胜利者、主宰者、征服者的姿态自居,而应该以平等的姿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对等的对立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需要改变人高高在上的思维模式,正确对待自然的独立平等地位。

最后,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要使自然成为适宜于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发展的一个持续、永存的环境,必须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可持续发展是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与加剧的情况下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是对工业文明局限性的一种批判。它要求人们不能简单地将自然视为外在社会的、不变的实体,要从传统的以“人是自然主人”为价值导向的工业文明发展方式转向新的以“人是自然成员”为价值导向的现代生态文明发展方式,不应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方式求得发展。可持续发展倡导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将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和谐,将“人的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相和谐,从而保持资源质量和持续供应能力前提下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不超越环境系统包容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的,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主客二分”思想的分析,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无法单独去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自然问题,更不可能求助于某种已经逝去的文化传统作为协调或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方法,也就是说:“不能从过去,而只能从未来吸取自己的诗情”。[6]总之,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前提下,要正确面对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和西方的“主客二分”有机结合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非西方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肖昭理、曾长秋,《论“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互补关系》,零陵学院学报,20xx年1月第24卷第1期

[2]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

[3]卢风,《人类的家园—现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236,239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23-24

[5]王一、张法瑞,《“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有机融合及当代意义》,新学术(理论战线),20xx年3月15日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1972:606

6


第二篇: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文章2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

摘要: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关系。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物质水平的丰富和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诸多矛盾,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危机。文章回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分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及困惑,同时对比了全球及国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在生态文明中重新定位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生态文明;和谐

引言:

随着社会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各个角度与领域中,都阐明出一个观点:人是自然演化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需要以自然为依托,才能够得以生存。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随时空的转换而不断改变,这是一个长远并且深刻的话题。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维系自身的生存,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从自然中掠去的资料数量超过了自然自身的生产量,从而导致自然界的生态严重失衡。土地的过度开垦,森林的乱砍乱伐,资源日益短缺,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已成为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的生存需要和生产发展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产生的人类生存危机已十分明显的表现出来。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已衍生为全球性危机问题,尽管人们在对于环境保护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并且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但是由于自然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一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资金与技术的限制,使得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导致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尖锐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回溯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人类对自然的消极适应阶段

在原始社会和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己经作为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呈现在自

然面前,可是因缺乏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极其有限,不得不依赖自然界直接提供的食物和其他简单的生活资料为生,同时也无法抵御各种盲目自然力的肆虐。在此阶段,先民们还不可能有重大作为,仅在石器、取火、编织及种植、畜牧、冶金等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在早期人类文明下,人类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视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化身,对大自然仅是表现为消极适应,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尽管在人类本性中具有无限扩张的潜力,但这种扩张欲受到具体条件的制约。

(二)人类对自然界能动的改造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人类文明又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在工业文明时期,新技术革命时期,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在开发、改造自然方面获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过去一切时代的总和。人类从消极适应到能动改造这种态度的转变,这个时期开始强调人性,人们开始正视自身的力量,降低神性的力量;其次是科学方面的因素,以培根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家继承了工业文明早期对人与自然形而上学的认识,即人与自然是异质的对立,自然是与人毫无相关、绝对对立的第三者,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并逐渐成为人类获取知识、改造自然的强大动力。

(三)由对抗趋向和谐发展阶段

在近现代时期,人类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根本的改变,在对抗中趋于缓和与和谐。19xx年,意大利经济学家、企业家佩切伊发起组织了一个世界性的民间团体—罗马俱乐部,其宗旨是探讨世界经济的未来和人类的前途。罗马俱乐部根据人对自然破坏引发的某些预警信号,敏感地指出了自然界的异化倾向,引起世人关注。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人们逐步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不能过分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认为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人是宇宙的主宰。也不能过分强调自然的客体地位,认为人就应该顺从自然。除了非此即彼之外,在许多情况下,应该承认亦此亦彼,即在保持自然界生态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及困惑

(一)机械自然观对环境问题的影响

机械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用机械力学解释自然现象的观点。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的哲学基础为笛卡尔哲学。笛卡儿通常被认为是近代机械论哲学的奠基人,用彻底怀疑的方法,得出了他的著名论断:“我思故我在”。在他看来,“我思”比“我在”更确实,二者是独立分开根本不同的。②这样就开始了人对世界的分离性认识,造成了二元化的世界:即物质世界同人的精神世界分离、无机界和有机界分离、自然哲学同道德哲学分离、自然科学同人文科学分离。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和巨大成功又启发哲学家将其概念范畴和思想方法运用到哲学中,使机械论哲学很快发展和成熟,其对社会经济、人类生活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因机械论自然观将世界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机器,认为自然资源特别是天然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的观点导致了经济评价的失真,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经历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掠夺和破坏性生产,当代生态危机问题便凸现了。

(二)人类中心主义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论,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①作为西方传统价值观的人类中心主义有着悠久历史的演进过程,经历了原始人类中心主义、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三个不同形态。“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以人的价值标准作为评价万事万物的尺度,人类把人对自然的征服、索取和改造、统治看成是合理的。经过西方文艺复兴的运动,人的理性获得高度弘扬,人道思想以及随后在哲学和科学中树立起来的思维方式,使得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观的工业实践迅速发展起来,借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大刀阔斧的向自然界进军,对自然资源进行着肆无忌惮的掠夺,全球性生态危机也便因此出现了。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针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缺陷,以生态科学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和哲学的

研究成果,生态中心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论支柱——机械自然观进行了深入批判,唤起了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对生态文明的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并批判地吸收了前人哲学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论自然观。

辩证唯物论自然观明确的阐述了人、自然、社会相统一的整体论思想,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承认自然界的独立性、本原性与系统性。马克思强调作为劳动的物质前提而出现的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而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自然观不过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素的了解,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第二,承认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辩证法。恩格斯认为“在自然界里同样的辩证法的规律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而我们应该“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加以阐发”。

三、当今世界及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现状

(一)目前全球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

在人与自然作用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人类与其生活的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紧张,人与环境的问题已经扩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类的生存面临着威胁,人类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全球性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人口数量激增

首先,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20xx年任世界人口状况显示,20xx年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人口数量的剧增将意味着会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地球的生命承载力日趋下降。其次,人口问题体现在世界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上:目前的情况是,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人口较少;而发展中国家则人口极为密集,身负人口增加给经济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再次,人口素质明显不平衡,发达国家的人口素质要高于发展中国家,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但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无疑会给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资源过度开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类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进行着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使全球自然资源已趋于枯竭。当前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现实是:能源危机、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的危机、矿产资源危机及森林面积急剧减少、草场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食物短缺等等。

20xx年由全球95个国家1360名科学家联合研究提出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人类活动已使地球上约三分之二的自然资源面临枯竭,人类的生存前景十分严峻。科学家指出这是对地球环境的一个“全面警告”。目前全球开发自然资源的方式不利于长期保护地球环境,如果不采取措施来改变目前滥采自然资源的方式,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生活在一个很不安全的环境之中,强烈呼吁各国领导为子孙后代着想,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环境逐步恶化

目前全球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己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工业发展、人口增加、森林砍伐等原因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上升,产生大气污染,造成气候变暖、冰山融化、臭氧层破坏、陆地和海洋生物受到污染、产生酸雨等。水资源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土壤资源严重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极大地威胁着地球上原本和谐的生态系统

(二)我国目前人与自然关系的突出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下,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然而我国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问题突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人口增长率也远高于其它国家,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然而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

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资源环境破坏。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人口众多,最大的劣势是资源不足。由于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人与自然环境直接的关系也达到了十分紧张的地步。

三是植被状况令人担忧。我国历史上曾是多林国家,可是由于人们不注意环境保护,对森林滥砍滥伐,加上近代史上的多年战乱,使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成了世界上的少林国,森林资源锐减。植被覆盖率低的另一个表现是草场退化,我国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地区,面积约3.31亿公顷,由于不合理的利用,草原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草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在西北地区草场退化形成的沙漠逐渐扩展,尤其以甘肃省民勤县为典型,荒漠化日益严重,导致沙尘暴频繁发生。

四是自然灾害严重。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涝灾害、干旱、地面沉降、海岸线退化,病虫害、酸雨等多数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恶化的直接结果。

四、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

(一)转变观念,树立生态自然观

当今,要合理审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管理,转变人是自然的主人,统帅的观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生态文明的生态自然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所谓生态自然观就是指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

(二)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

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因此应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生态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三)发展绿色科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通过发展绿色科技,不断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

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循环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绿色科技,并着力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高清海.社会发展哲学——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思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孟宪忠.生态市场经济[J].社会科学战线,2001,(3):68-72。

[4] 李艳丽,王志平.以绿色科技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71-72。

更多相关推荐:
马哲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摘要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环境问题的思考主要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关键词人自然和谐发展恩格斯是自然辩证法的奠基者而...

人与自然的 哲学思考之一

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之一从图腾崇拜看人与自然关系之发微王进中国古代人类对于自然的哲学思维样式发生于原始社会它的起点是原始社会早期图腾崇拜中表现出来的天自然人崇拜观念古人早期图腾崇拜是对神秘自然物的崇拜我们可以在仰...

学习自然哲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习自然哲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关系11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象性关系即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适合于人的生存...

人与自然关系的关于哲学感悟

人与自然关系的关于哲学感悟摘要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

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

人与自然的哲学关系首先关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人是否凌驾于自然之上至少在西方文化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根据创世纪的说法飞禽走兽爬虫鱼儿都是上帝特地为人类安排的食物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有鉴于...

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原理任课教师孙道进专业蔬菜学学号1120xx325001821姓名唐繁自然辩证法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唐繁园艺园林学院蔬菜专业1120xx3250...

浅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特征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特征姓名caohaichuan学号专业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活在...

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摘要本文在对自然科学技术的概念以及人与自然关系作了概述的基础上着重从历史古代现代近代的角度对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作了分析指出人与自然地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关系既具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反思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反思华辰学校王永月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反思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境是构建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问题...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1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3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4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5学习通过测量进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选取事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理解人群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态因素的概念并能说出生态因素具体包括哪些因素2通过探究实验初步体会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3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过程与...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