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1

时间:2024.3.19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

1、掌握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文章理解上的疑难,培养学生问题能力。 3、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记叙的顺序。 4、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资料链接:

鲁迅简介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xx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鲁迅作品简况: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一部《野草》。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也是本文的主人公,她普通,普通得别人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粗俗,粗俗得语言刺耳,动作可鄙;她迷信,迷信得愚妄可笑,麻木不仁。但她又爽朗、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尤其是目不识丁的她一次看到鲁迅听人介绍《山海经》时的痴迷神态,竟超常人所不能地给鲁迅买了一本《山海经》,此举此情震憾着鲁迅的一生。长妈妈去世30年后,鲁迅写此文以示深沉怀念。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认定目标:同学们,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美丽的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一个对自己很有影响的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山海经>》。 二、学案引领,自主学习:

(一)注音: 掳( )去 震悚( ) 惶( )急 疮( )疤 诘( )问 惧惮( ) 霹雳{ } 烦琐( ) 粗拙( ) 疏懒( ) 孤孀( ) 絮说( ) 渴慕( ) 脐( ) 骇( ) 玑( ) 懿( ) ( 二)、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惶急: 诘问: 惧惮: 渴慕: 霹雳: 烦琐:

疮疤: 毫不相干: 情有可原: 深不可测: 莫名其妙: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读课文,要求找出作者 一共写了几件事? 2、这些事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细,最精彩。请找出来,用“写得好,它写出了 ”的句式进行品析并说话。

3. 童年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情是怎么样的呢?这种感情有怎么样的变化呢?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试从课文中标出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四、系列训练、当堂达标: 1.给下列加粗的汉字注音。

骇( ) 掳( ) 悚( ) 惶急( ) 诘问( ) 保姆( ) 2.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①??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

②都是些烦锁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

③但当我衰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④书的摸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 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

A.切切察察——B.絮说——

②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顺顺流流——

③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谋死——

④我惧惮她什么呢!惧惮——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中作者“憎恶”、“讨厌”阿长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又是:(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扣目标、总结反思: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 2. 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3、深入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建立朴素的阶级意识,热爱劳动人民。 4、学习文章人物描写的方法。

重 点 :学习鲁迅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写法,即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认定目标:

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长妈妈,作者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自己童年时期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二、学案引领,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研习以下几个问题。

(一)朗读1、2段,思考:文章为我们介绍了长妈妈那些方面的信息?说明了什么?

(二)文章围绕阿长写了那么多的事,那么在你的眼里,长妈妈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结合课文内容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性格特征。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可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说话。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

(三)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作者在安排材料时,是以作者少年时代 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其变化过程是 ,这种“层层剥笋”的方式,使长妈妈的形象在先抑后扬、对比映衬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 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

人物形象生动、鲜明。A、传神的描写: ①细节描写:

②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 ③心理描写,突出中心。 B、对比、映衬法:

(2)品味本文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细

细品味,妙趣无穷。 )

四、系列训练、当堂达标:

重点研读买《山海经》一节,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 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简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文中写了哪些人对待这件事的态度?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阿长与山海经1

阿长与山海经1

3.阿长来问《山海经》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4.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5.“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的评价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6. 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7. 文章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不多,用的是一种叙述语言。为什么不详写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呢?(留下想象的空间),你认为她是怎样买到这本书的?提示 :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摊书店,操了多少心等。 8.这件事可以表现长妈妈的什么特点?

9.长妈妈买的《山海经》实际上是一本怎样的书?它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什么?

10.结尾一句是什么表达方式?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别人不肯做”中“别人”指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在内。”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概括选文中“我”对阿长思想感情的变化? 五、课外拓展、想象创新 :

1、你认为本文的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谈一谈你的想法和感受。 2、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说些话。

六、回扣目标,总结反思:

[练习]

1.找出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惊骇(hài) 孤孀(shuānɡ) 疮疤(chuānɡ) B.掳去(lǔ) 惧惮(dàn) 憎恨(zènɡ)

C.絮说(xù) 诘问(jié) 霹雳(pī) D.粗拙(zhuó) 烦琐(suǒ) 陆玑(jī) 2.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

(1)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意。( ) (2)从此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则。( ) (3)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钟一点花木。( ) (4)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玩皮。( )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悚然:_________ (2)惧惮:_________ (3)诘问:_________

(4)渴慕:_________ (5)咒骂:_________ (6)疏懒:_________ 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我”起初为什么憎恨阿长,讨厌阿长?后来又为什么对她产生敬意?

(2)本文以儿童的目光来叙写阿长这个人物,试在文中找出能表现童真、童趣的语言。

(3)试在文中找出一个议论句,一个抒情句。 (4)你认为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你认为阿长对少年鲁迅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5.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

6.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7.结合全文,写出与“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相照应的句子。 8.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第二篇:六 阿长与山海经 学案1


六 阿长与山海经 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1、全面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难点】 对长妈妈欲扬先抑的写法。

【知识链接】

1.相关资料 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2、关于《山海经》《山海经》共十八卷,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第 一课 时

【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 》,作者鲁迅,原名 。他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我们曾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 》。

2.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憎恶( ) 惧惮( ) 粗拙( ) 掷( ) 震悚( )

chuāng( )疤 孤shuāng( ) jié( )问 pī( ) 雳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莫名其妙: 深不可测: 情有可原: 惶急: 诘问:

惧惮: 震悚:

4.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 (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 (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 (询问、责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2)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 (张开、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 (摆成 、摊成 )一个“大”字, (挤、压)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 (烘、烤)得那么热。

【合作探究】 请大家将课文仔细地阅读一遍,整体感知,解决下列问题

5.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1

6. 依照文中事件的次序划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 二 课 时

温故知新

1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2作者叙述的几件事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3如果要在课文中将这些事件划分开来怎么划?可以将课文划成几个部分? 阅读课文,独立思考解决以下问题,然后交流评改:

1、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2、 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体现出的阿长的性格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再体会这样写真人实事的好处。

第三课时

精读品味:精读课文第三部分(19-29自然段),先独立思考然后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阿长来问《山海经》,体现她对“我”的________,而“我”认为“________”,也就从来没有对阿长说起《山海经》的事,这次也只淡淡地回答,表现了“我”对阿长的________,这些都为下文________设下了伏笔和悬念。

2、“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2

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请用一个词语概括所得到的书的模样“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5、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6、在书上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并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主题阅读】阅读《讨债》,回答文后问题。

①那是一个除却精神,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十二块四毛钱,全在这儿了。昏暗的灯光下,妈摊开自己的掌心,怎么数还差十块。明天我们就要开学,姐妹仨的学费便成为父母的负担,大姐那笔不少的开支和她班主任对欠款学生鄙夷的面孔更令全家焦虑万千。

②全家人惟一能做的只有等待和希望。爸眉头紧锁,欲言又止,这微妙的举止难逃妈犀利的目光,她紧紧地逼视着爸:有办法吗?

③爸终于下了很大的决心:“你还记得年前借给陈家的十块钱吗?说好过完年就还,可是直到现在……” ④妈呆楞了片刻,突然直立起身,咬咬牙说:“我带小三子去要!”

⑤陈家满目窘迫、凄凉。惟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一位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的女人头上扎根花布病恹恹地斜躺在上面。看到我们,女人眼里掠过一阵恐惧,男人缩了缩身子,近似卑微怯生生地嗫嚅着:“那十块钱早就该还了,可他妈生下孩子后,病倒了,几口人吃饭,还要看病,实在还不出来,缓一缓行吗?” ⑥妈深深地埋下了头,犹豫片刻,还是艰难地吐出:“我们如果有办法,也不要了,可三个娃明天要交学费,再穷不能穷孩子呀!”

⑦女人眼里浮着招人怜悯的微光,溢满了忧伤和无助。他们太穷了,妈也真够狠心的,简直是釜底抽薪,我对妈产生了一丝怨恨,甚至寒心:“妈——别要了……” ⑧不知什么时候男人不在了。当男人裹着一阵寒风进屋的时候,手里攥着不知如何弄来的十块钱。母亲和我坐了一阵冷板凳,终于捏着钱讪讪地走了。妈一路无言,临近家门时,她沉甸甸地叹了口气。 ⑨日子一天天滑去,不知怎的,我有点挂念那家人,并深怀内疚,不知他们过得怎样了。

⑽一年后的一个傍晚,陈家男人突然亲自上门,并带来一包水果糖,憔悴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男人刚坐下就从怀里掏出十块钱,妈直推搡,埋怨道:“不是说好 3

送你们吗,不用还。”“不,欠钱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孩他妈病已经好了,家里境况已大大改善了。”

⑾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我拉了拉她的衣襟,脸上写满了疑问。 ⑿后来,妈轻轻地说出了我永生难忘的一段话:“我一个家庭妇女又有什么法子,我只有第二天替你们交了学费后再想法子挣钱,把十块钱给他们送去。看他们那般困难,真不忍心,否则我会一辈子也不心安的。” ⒀—那一瞬间,我不禁泫然泪下。

⒁我终于读懂了一颗熠熠生辉、美丽如金子般的心。

⒂那一瞬间,我心中充满厅对母亲的敬畏,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使我终生感念人性的美丽,并埋下一颗仁爱的种子。

1.根据上下文,依次填人第①段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A.可是 尤其 B.可是 而且 C.因为 尤其 D.因为 而且

2.文中主要写“讨债”,可第①段却是写那个年代,写“我”的家境。这跟写“讨债”有什么关系?试简要分析。

3.第⑩段共两句话。第一句中“妈双手颤抖着,无语凝噎”,这是为什么?第二句中“脸上写满”的“疑问”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简要解释第⑧段中“坐了一阵冷板凳”和第⑩段中“她为我拉开了认识善良的帷幕”的含义。

5.文中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6.文章主要写的是母亲,那么,“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

1、阅读课文后《关注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并勾出课文中议论和抒情的句子,思考其作用。

2、写法借鉴:本文通过几件小事塑造了一个真实生动的阿长形象,请仔细品味思考本文哪些写作技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至少写出两点)

4

参考答案 1.散文 朝花夕拾 周树人 狂人日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wù dān zhuō zhì sǒng 疮 孀 诘 霹 3.略 4.B 5.(1)淡薄 消失 诘问(2)伸开 摆成 挤 烤 6.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7. 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长妈妈的外貌黄胖而矮,而且她还有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8.从侧面衬托阿长。因为后文写道“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这同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形成鲜明对比。 9、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反映了她的善良。 10、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1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因为他对《山海经》盼望已久,阿长能买来,是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阿长没有学

问,问也无济于事;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感到意外,但又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

12、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之力。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佩和爱戴。

5

更多相关推荐: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今天我看了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我的心深深的触动了文章是讲述鲁迅先生与阿长的故事阿长就是长妈妈长妈妈是鲁迅先生家一哥做工的文章先是说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

阿长与山海经的读后感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记忆深处仍记得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屡次提到的他的保姆阿长那个让鲁迅先生又爱又恨的没什么文化却又善良朴实可爱的劳动妇女鲁迅先生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同时也是倡导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的作品无不深切...

阿长与山海经 读后感

阿长与山海经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300字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300字阿长与山海经gt读后感300字一阿长与山海经讲述了一个朴实而又唠叨的女人阿长先生从小称她长妈妈听到这个名字时感觉应该是个瘦瘦高高的人可是她却长得又矮又胖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她教了鲁迅很...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2理解积累诘问惶急疏懒渴慕深不可测情有可原等词语3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蕴含的思想感...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围绕中心选取材料选取材料详略得当2学习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2掌握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达到会读会写会用3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文章理解上...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表格版

阿长与lt山海经gt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2品味语言深入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3感悟本文美好情感让爱心永驻心间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

12345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主备人毕丽梅教材分析鲁迅先生的阿长与lt山海经gt所追忆的保姆她是一个粗人没有文化粗俗好事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但她又是一个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质朴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鲁迅先生深情地抒写了对她的真挚...

阿长与山海经__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主备人宋广平审核人时间八年级语文组导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学习积累810个生字词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3整体把握课文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和学习欲扬先抑的写...

《阿长与山海经》

先市中学杨承德第1页20xx912阿长与lt山海经gt教学设计方案合江县先市中学杨承德学情分析学生在记人叙事文章的写作上事例不生动不形象空洞且繁琐情感不真实读起来不能感染人不能把情感融入到叙事中这方面来看这篇文...

阿长与山海经感悟(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