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松》教学设计

时间:2024.4.13

《黄山松》教学设计

学 校 姓 名 电话号码 资兴市高码完小 焦西任 138xxxxxxxx

一、教材分析

《黄山松》是小学语文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主要是描写黄山景物中最具特色的景物之一——松树。文章抓住黄山松的三个突出特点来具体介绍黄山的松树。作者在文章开头先设问,明确黄山松有特色,至于特色是什么,文中只说明数量并没有具体说明特点是什么,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接着文章从三个方面具体来介绍黄山的松树。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黄山松的特点。这篇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层次清楚,突出了黄山松的特点。本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黄山松的特色,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概括黄山松的三个特色,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观察细致、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读”、“说”的过程,以读代讲,以读代问,帮助学生体会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黄山松奇与美的特点展示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感受黄山松的的形象、品格、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黄山松的三个特色,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黄山松的形象、品格、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5年时间的学习,学生理解、感悟能力有所增强,而且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获得知识量也逐步在拓展,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写作也有一定基础,能够准确的将自己积累的词句应用在作文中,在学文中,积累了一些写作的方法。多数同学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浓厚,认真学习,部分同学由于孩子小自制力较差,尤其是一些男同学,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热情不是很高,在课堂中努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课下多督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思路非常清晰,所以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信息,了解文章文章的内容。通过观看黄山美景以及黄山松的图片,生动形象地启发感染学生,让学生感悟黄山松的特色,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交流,帮助学生感受黄山松的奇特,美丽。

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仔细用心感悟黄山松的特色,同时更好地体会作者在描写方面观察细腻、用词准确精当。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材、教参,网络图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1.设境激趣,触发情感

播放视频:黄山美景

请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师: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

泉“四绝”著称于世,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黄山,重点欣赏黄山松树的奇美,感悟它的品格与精神。

2.浏览文章,再现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山松有三个特色,请同学说说都有哪三个特色?

3.披文入情,载情入文

(1)小组学习

出示文字:明确学习要求。

①自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想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黄山松的这一特点的。

②小组交流:哪些语句表现出黄山松的特点,画一画,读一读。 ③感情朗读:读你喜欢的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师生交流

特点一:生在石缝里

出示一组松树生长在石上的图片

师: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黄山松生长得怎么样呢?

出示句子:“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

设疑: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苍翠、坚劲、窈窕是什么意思? 师:看到长势这么好的黄山松,作者为什么感到不可思议了呢? 师:那是金属利器都很难将它劈开的花岗岩啊,800摄氏度的高温下才会出现裂纹,而现在要将它挣裂的是黄山松的根啊,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体会黄山松生命力的顽强。

师: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对黄山松的喜爱吧!

师:更有不可思议的是什么?

出示句子:

“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师:谁来带着你的理解读这段话,读出这种顽强的生命力。 特点二:枝条大多向左右平伸或倒生

出示图片。

师:观察图片,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黄山松这一特色的。请你读一读描写这一特色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师: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他不仅把黄山松与其他树木的枝条作了比较,而且运用比喻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把黄山松的姿态展现出来。

出示图片及文字:“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于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师:请你读这句话并理解它的含义。

指导朗读: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描写黄山松姿态奇特的句子。 小结:作者借物抒情,不仅细致地描绘了黄山松枝条生长的样子,而且从中发现了黄山松的向阳性,那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的品格与精神。

特点三: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师: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黄山松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①团结松

出示图片,指名读句子。

“狮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树叫“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地

方生出来,紧密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枝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 师:“偎傍”一词用的是拟人的方法,准确传神地把黄山松枝条相互依靠、紧密连接的情态描画了出来。

指导读:带着理解读句子。

出示句子: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所以生成这个样子。如今这株团结松已经长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树干,觉得像铁铸的一般。即使十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

师:十二级的台风,一般的树遇到会怎样?(折断)团结松呢? 师:这真是团结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赞美它强大的团结力吧!

②蒲团松

师:读一读描写蒲团松的句子。出示蒲团松的图片。 师:哪些句子体会到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生: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几个人可是几百斤,全靠松枝支撑着,竟然安然无恙,能看出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小结:这些诗句把蒲团松的形状及对它的赞美之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山松那种团结的精神。

4.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过渡:同学们,本文作者丰子恺先生用他的妙笔描写了黄山松的三个特色,现在让我们再次欣赏黄山松的奇美并感受它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吧。

出示图片:黄山松。

解说:黄山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

师:看到这样美的黄山松?你想说点什么?你会联想到什么? 过渡:黄山松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它的奇美,更重要的是它展现给我们的顽强、向往光明、团结的品格和精神。这不正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吗?

5.拓展知识升华情感

师:在抗日战争时期,丰子恺的散文主题大多和抗战有关,这篇《黄山松》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写的,我想丰子恺一定是借着《黄山松》的精神来歌颂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不向黑暗屈服的精神、异常强大的团结精神。

播放视频:抗日胜利时刻。

师:全国军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这部悲壮的历史,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

总结:黄山松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黄山松精神,颂扬黄山松精神,让黄山松精神代代相传。

6.总结写法指导写作

师:这篇文章比较长,但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你们发现了结构上的写作特点了吗?

小结:这种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写作方法,可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可以应用。

7.布置作业积累语句

从课文中找出写得美的句子抄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生命力顽强

黄山松 一心向阳光

强大的团结里


第二篇:黄山松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卡片出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卡片出示“情有独钟”,齐读)。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观赏黄山奇松。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4、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

投影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1)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映示迎客松)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

(3)齐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4)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

①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所以文中说它饱经风霜(卡片出示“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卡片出示“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第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②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

③指名读第三句。把这句话改一个说法,用上“不仅??而且??”。(迎客松不仅是黄山松的代表,而且成了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会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投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____。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注意“乃至”后适当加重语气。)

(5)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自由读、齐读)

(6)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

(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

6、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部分。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比赛。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部分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大家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读)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比赛朗读,师生评点。)

7、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来观赏这三棵奇松。

引读: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观看录像,升华情感。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

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

播放录像。

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齐读)

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请同学们再一起读一遍。(齐读)

四、作业:

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投影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徐霞客的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会用“屹立”和“郁郁苍苍”造句。

3、学习课文描写迎客松的写法,写一种植物——雪松。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描写迎客松的写法,写一种植物——雪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下列词语。(见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

提示顺序:

最妙观松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学生自由练背,同桌互背,指名背诵,小组赛背。

三、指导造句:屹立郁郁苍苍

1、读原句,理解词义及用法。

屹立:可以说山、树、人,还可以说建筑物。

郁郁苍苍:形容树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2、例句引路:

屹立——举目远眺,云中山巍然屹立,在阳光照耀下,峰顶银光闪闪。

屹立——一棵棵高大的雪松屹在道路两旁,伸出的枝叶挡住了强烈的阳光,树下一片阴凉。

郁郁苍苍——雪松的树枝横着伸展,郁郁苍苍的枝叶平铺开来,如同孔雀打开它那美丽的羽毛。

郁郁苍苍——柏树一年四季,郁郁苍苍,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更加美丽。

3、学生口头造句交流。

四、仿写片断。

例: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

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1、朗读、背诵。

2、观察校园内的雪松(布置预习),说说雪松的特点。

3、仿照“迎客松”的写法,把雪松的特点写下来。

把下列词语写进去:

郁郁苍苍 青翠 如同 装点 秀美

五、作业:

1、造句。

2、仿写片断。

陡崖 屹立 饱经风霜 姿态优美

盆景 宾客 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

枝干 遵劲 枝干 蟠曲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奇松》教学实录

执教教师:安徽省青阳县蓉城镇第二小学 刘莉

一、揭题,扣“情有独钟”。

1、谈旅游。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

生1:杭州。

师:那你对杭州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生1:我对西湖的美景印象最深刻。

师:你对西湖的这种喜爱,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情有独钟”。

师:你去过哪儿?

生1:我去过九华山。

师:那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生1: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寺庙。

师:你唯独记住了九华山的寺庙,这种喜爱,同样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情有独钟”。

生2:我也去过九华山,我印象最深的是九华山上的凤凰松。

师:噢,你唯独记住了凤凰松,这种喜爱,同样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情有独钟”。

2、播放黄山风光视频,说印象深刻的画面。

师:大家这么爱旅游,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课件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一起读。

师:这句话赞美的就是有着“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安徽黄山,现在就让我们去领略那里风光的奇丽!——先请同学们来欣赏短片,请大家认真仔细地看。

【播放视频——黄山风景】

师:在这段美丽的黄山风光中,什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云海。

生:迎客松。

生:怪石。

生:黄山有很多的松树。

生:黄山的奇松。

师:那么多美丽的景色,你唯独记住了奇松,这种感觉同样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那就是(课件出示)“情有独钟”。

师:一起读。(生读)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生:喜爱。

师:钟,就是聚集、集中;独,就是唯独;这种喜爱可不是谁都喜爱,什么都喜爱,而是把自己所有的喜爱都集中在一个事物身上。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吗?生:明白了!

师:那你来读——(生读)你读得字正腔圆,可是你却没读出你内心的感受来—— 师: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你情有独钟的什么?—— 生:奇松。

师:那你读“云海”。(生读)那你读“怪石”。你再读“温泉”。(生读)最后读你“情有独钟”的“奇松”——(生感情读)对,就是这个味儿。来,一起读!

师:作者情有独钟的是什么呢?

生:也是黄山奇松。

师:来跟老师一起写下这四个字——

(板书:黄山奇松)

3、读题。

师:来一起读题。(生齐读)

师:你来读——(生读题)你能读出情有独钟的感觉吗?(生读)大家一起读!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为什么叫黄山奇松?

生:奇在哪儿?

生:有哪些奇松?

二、整体读文,寻“情有独钟”

1、整体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黄山奇松》——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指导。(师巡视过程中小声提醒了个别学生读书的姿势,初读给的时间足。)

3、反馈交流。

(1)课件出示生词: 陡崖 潇洒 屹立 玉屏楼 宾客 蟠曲

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饱经风霜 充满生机

生1读——蟠音读错;枝干。

师:你的声音非常响亮,我特别喜欢听你的声音,不过有两个字的读音要注意——来,跟老师一起读,(生读)大家一起读——

师:现在你能读准了吗?

生1:能。

师:敢不敢再读一遍?来,给他点掌声——(掌声响起)

师:好,还有谁想读?

生读(不熟练且有两处读错。)

师:其实你是一个令我敬佩的孩子,我敬佩你坚持读完的勇气。同学们,当我们在面对质疑时,能坚持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来,我们一起给他点掌声,让他再读一遍——(生再读)

师:咱们一起读一遍。

(2)师:词语读准了,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入文中,你还能读好吗?(能)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你情有独钟的句子,品味品味,把自己情有独钟的理由说一说,也可以写在书的空白处。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这一过程教师更是给时充分。)

5、交流反馈。

师:读好了吗?谁先来读出自己情有独钟的句子?

生1: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师:你读得真好,说说看,你情有独钟的是什么?

生1:这一段是总结段,我喜欢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师:(板书:千姿百态)这种千姿百态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手指课题中的“奇”)

师:有多少种姿态啊,你来读——(生1读)

师:为什么你能读得这么美呢?

生:因为我在读的时候,边读边想象黄山奇松的样子。

师:边读边想象,这是读书的一种好办法。来,让我们一起尝试着边读边想象。(生自由读)

师:我看着有些同学读书时的表情,都觉得特别美,特别有滋味。(找准一位表情最丰富的学生)你的表情最美,你来读给大家听——(生2读)

师:你把省略号都读出来了——大家再听——(生2再读)

师:多美的黄山奇松啊,多美的文字啊,多美的声音啊,让我们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我都有种陶醉的感觉了!来,大家一起读——

师:还有谁来读出情有独钟的句子?

师:多美的黄山奇松啊,多美的文字啊,多美的声音啊,让我们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我都有种陶醉的感觉了!来,大家一起读——

师:你情有独钟的句子是哪句?

生3:山顶上,陡崖边,处处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师:(课件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为何对这句情有独钟?

生3:生命力的顽强。

师:你从哪里读出?

生3:因为它生活在陡崖边,山顶上。

师:是啊,这就是黄山松的奇啊! (板书:山顶上 陡崖边 )

师:它不与其它松树一样随遇而安,黄山奇松生长的环境都是——(指着板书:山顶上)

都是——(指着板书:陡崖边)怪不得人们对黄山松情有独钟了。谁也想读这句——(生读)

师:我特别喜欢你读潇洒、挺秀的样子。能再给大家读一遍吗?(生再读) 师:黄山松生得潇洒,你读得潇洒。

师:你情有独钟的句子是——

生4: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师:说说令你情有独钟的原因?

生4:我喜欢迎客松的姿态优美,令人神往。

师:看得出来,你是一个爱美的孩子,那你能美美地读出来吗?(生读) 师:你喜欢哪一句呢?(面向另一生)

生4:我喜欢开头的第一句话。

师:读——(生读)

师: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自己情有独钟的句子。那好,就请同学们再读,要有滋有味地读,读出黄山松的奇,读出你的情有独钟,待会我们看谁读得最好?

(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并提醒坐姿。)

师选好4位学生,上台展示读。

三、品读课文,感“情有独钟”。

1、师:这么多的奇松,要想写尽,恐怕千言万语也不够啊,如果你们就是作者,你准备怎么写呢?

生:我打算写一种,写得很详细,很具体。

生:我准备有详有略。

生:我会选最美的,情有独钟的松树。

师:你真了不起,作者就是你这么想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本文重点描写的是哪几棵黄山奇松?(生快速默读)

2、反馈交流:

师:谁来说说。

生:作者重点选取的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这三棵奇松。

师:来,我们一起写下这三棵奇松的名字。

(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师:一起读。

3、(课件出示迎客松图片)品“遒劲”

师:你们能说出它的名字吗?——

课件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师:谁来读?(生读)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点击课件:“遒劲”变红)一起读。

师:知道它的意思吗?(沉默)请你读——(生读)我觉得你读得特别有力量,为什么这样读?

生:我觉得遒劲这个词,给人感觉就是很有力量的意思。

师:我真佩服你,遒劲就是强健有力的意思,来,大家一起读,读出它的力量!

4、品“饱经风霜”——“顶峰傲雪”。

师:还有一个词——(点击课件:“饱经风霜”)读!(点击出示图片)

师:如果你就是这一棵迎客松,你就站在陡崖边,你经历了什么?

生:我经历了风吹日晒。

生:我经历了狂风与暴雪。

师:对,这就是“饱经风霜”(风霜 读重)迎客松,你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雨雪、风吹日晒?

生陷入思考中,无人回答。

师:你猜——

生:(扳着小手指)十几年吧……

生:很多年吧,应该有十几年吧……

师:对,很多年!不过不是十几年,而是800多年啊!(生一片惊叹声)

师:当你想到这棵迎客松已经800多岁了,经历了800多年的风霜雨雪,这就叫——饱经风霜(饱 读重)

师:多么简单的一个词,多么简单的四个字,可它饱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啊!

一起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你来读——(生读)你读得有些沉重,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师: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古朴苍健,姿态优美,充满生机,这让我们感到欣喜,也让我们感到自豪,再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师:这不禁让我想起陈毅元帅写下的一首诗,《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生: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这句话。(生读)

5、悟“热情好客”

师:不错,读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迎客松吗?

生:因为它有一丛……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师:作者的想象力丰富,你们的想象力更丰富,这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着客人的到来呢!

师:如果你是迎客松,你会对人们说什么或者是欢迎词?

生:朋友,欢迎您到黄山来!

生:我们黄山欢迎您!

师:如果加上动作说就更好了,试试吧

师:这真有种让人宾至如归的感觉啊,就把这份热情读出来——

课件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指名读。)要求加上动作。

7、师: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课件出示相关图标)

8、师:这就是黄山第一奇松——迎客松。让我们带着对它的赞美与敬意一起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课件出示完整的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师:先请女生读,再请男生读。(女生读)

师:男同学开始,读——(男生读)

师:最后请我们全班同学情有独钟地读读这描写迎客松的句子。(音乐,学生读)

结束语:

师: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山之秀丽于一身,它独特的地理环境更是孕育了奇特美丽,令人拍案叫绝的黄山奇松。今天我们所欣赏的,所陶醉的仅仅是其中的一棵呀,还有那成千上万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黄山奇松,下节课老师将会带你们继续探寻。

板书:

黄山奇松

山顶上 陡崖边

情有独钟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态

更多相关推荐:
《黄山松》教学反思

黄山松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佳作展现了黄山松的三种特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黄山松坚韧顽强一心向阳团结力强的赞美鉴于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放手自学读中交流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会关注表达上的特色借助这个窗口鼓励学生走进丰子恺了解...

黄山松教学反思

黄山松教学反思篇一黄山松gt教学反思黄山松是一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作者以饱满的情感刻画了黄山松顽强的品格奇特的姿态课文详写了迎客松的枝干遒劲生机勃勃和满腔热情陪客松的青翠欲滴伟岸挺拔送客松的的姿态奇特深情款款文字运...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教学反思首先我认为教学黄山奇松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松树的奇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对奇松的情主要是从奇上产生的所以在教学本课重点三大名松中的迎客松时我首先向学生质疑迎客松奇在哪呢学生通过看图读课文之后畅所欲...

《黄山松》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自主感悟 培育智慧(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自主感悟培育智慧黄山奇松教学反思永定小学丁建芳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一篇写景的课文这篇课文作者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全文共3...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及反思(王蔺)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及反思王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3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查找...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黄华双)

课内比教学教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执教光谷二小金地分校黄华双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P51例3及做一做P54练习九第14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2使学生经历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黄山奇松》—-育才张明慧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上传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十六课《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学生字词初步理解词义标出自然段教学课题黄山奇松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

国培计划《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是呀课文就是从这几个方面介奇黄为什么让那么多人请同学们读把你认为表现黄山松奇它可能是一句话也生读书师巡视汇报交流1五百里的黄山奇松无数有一棵周恩它就是找找文中描写它的句子做2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虽然饱经风霜却仍...

黄山松教学反思(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