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

时间:2024.4.8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

执教者:赵旌如

我执教的《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7单元《战争》中课文《古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看到家中一片凄凉的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及对和平的向往。

参考教师教学用书,本首诗我预设用一课时完成如下教学目标:

1、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边读边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自己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1、按照“激趣阅读---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这样的流程进行教学,我感到得心应手,同时学生也易于接受。

2、学生能够切实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寻找原因,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了条件,给予了充足的机会,教给了方法。主要表现在:

① 初读诗歌后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己解决字音问题。

② 理解词义时,先让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尝试着自己解决,最后记下自己解决不了的师生共同解决。这一环节中

③ 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如:让学生想象老人征战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体会服役时间久。让学生想象“松柏冢累累”的景象,感受整个村子的凄凉。让学生想象老人一边做饭,一边会想些什么,体会老人此时绝望的心情。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等等。这样的机会就为学生

插上了思维的翅膀。

3、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理解了诗的意思,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在想象的基础上对学生又进行了拓展训练,想象六十五年前老人家中的情景,对比想象加深对市局的理解。

5、能顺学而导在高潮处揭示课文主题。

6、最后让学生发表对战争的看法,提升主题。

能达到此预设效果的原因是:首先朗读是我教学本首诗贯穿始终的方法,使学生很自然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次我的朗读训练设计有梯度:初读,正确、流利;再读,理解词义;又读,明白诗意;反复读,体会情感。最后是运用了多种指导朗读的方法:①教师范读。②重读重点字词。③边读边想象画面。④根据内容变化语气、语速、语调。⑤最主要的是教师充满激情的渲染很快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氛围中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抓住对文中重点诗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诵读,去丰满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中,抓住对文中重点诗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诵读,是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而依托诗歌中的语言文字,去丰满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学生们基本当堂课掌握了重点,有部分学生还把课文背过了.


第二篇: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教学反思

篇一: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这首诗所描写的历史背景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如何感其境,悟诗意,激其情是我备课重点。

一、了解背景,与诗人对话。

课件出示王昌龄简介,并让学生了解创作年代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诗人所处时代正值盛唐,对外战争取胜,故边塞诗人的作品多激昂上进。同时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这样导入使学生穿越时空,感受冷月照边关的画面,与作者感同身受,自然入情入境。

二、走进文本,感悟诗意。

在这四句诗中,最难懂的是前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一画面,明白朝代的顺序。在读中体味景物虽然没变,而朝代却已更迭,悟出战争一直没有休止。在教学第二句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以读促悟,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远,猜想“人未还”的缘由,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连年的征战给人带来痛苦与无奈之情。学生情感的大门被推开,畅所欲言,把诗人的情感和诗句融为一体,突破了难点。

三、拓展积累边塞诗。

学习本节课后,我又相继出示卢纶《塞下曲》,王之涣《出塞》这两首诗,让学生分小组学习研究诗所表达的意思,采用本课学习诗的方法学习。既有拓展又巩固本届学习诗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参与较广,较好地完成了本节教学任务。

篇二:出塞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诗时,因为看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非常感动,也非常想上出那样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因此在备这一课的时候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思路?——以古诗教学串讲古诗,拓展学生的古诗积累。

我先以解释“塞”入手,解释诗题,营造意境,接着让学生整体通读,了解字意,然后分步解读诗句,品悟诗情,再让学生整体诵读,感悟诗韵,最后拓展延伸,积累同类诗。在各个环节中我都进行诗句的串讲,如在让学生了解边塞诗的特点,我出示了王昌龄的《从军行》及王之涣的《凉州词》,再如在让学生体会为什么士兵会怀念李广将军时,我以高适《燕歌行》中的描写进行对比,让学生更能体会,激发对李广将军的敬佩及思念,最后的拓展延伸更是让学生有了一个更好的积累同类诗的平台。

从整节课来看,对于诗前两行的配乐引读是本节的一个亮点,通过教师语言的引导

“看,士兵那白发苍苍的父母,相互搀扶着来到村口,遥望着边关,老泪纵横地喊:——瞧士兵那无依无靠的孩子,看到得到父亲百般疼爱的同伴,忍不住:——”及配乐,学生反复地读,深深地体会到了士兵远征不得归,思念家乡、亲人的痛苦。对于设计的思路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老师们认为这样的设计可以拓展诗歌教学的深度及广度。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对于前两行诗的挖掘还不够深,学生对于战争的时间长还不够理解,因此在感情的升华上还不够。再者,讲得比较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学生的理解不够透彻。在今后还要再加强学习,多磨课,才能出好课。

篇三: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一诗出现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的“战争”单元。因为我们班一直在坚持“经典诵读”,所以早在一年级时学生就会背诵,去年我就已要求默写,所以孩子们对它都很“熟”。

虽然如此,要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其诗意、品味其作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的妙处,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到了这么几点:

首先,本诗描写的历史年代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感其境,才能激其情。因此本节课中,我注重通过幻灯片展示、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诗歌,继而“情动辞发”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比如,在感受边塞的印象时,教师播放“冷月照边关”的凄凉画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征人痛苦、无奈的情感世界,令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础上,配以教师的入情解说,激情诵读,诗句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学生自然入情入境,读出了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学生的语言大门被情感推开了,他们畅所欲言,和诗人的情感、诗句的情感融为一体,既加深了对诗歌感情的领悟,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教师引导学生去勾画“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体味出描写的景物虽然普通,但包蕴的情感却不简单——时间漫长,战争无休无止。再如,教学第二句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字眼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在学生研读诗句后,我引导学生谈感悟:学生有的体会到强调“长征”,从家乡到边关路途遥遥;有的体会到要突出“人”,将士们都没有回来;有的则体会到要突出“未还”,因为这是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悲剧。教师再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其次,采用以诗解诗的方式,促进感悟。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这首诗高度凝练,再加上学生年纪小,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文学积淀缺乏,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边塞的艰苦荒凉以及战争的惨烈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本课教学我做了大胆尝试,补充多首相关主题的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

歌的理解实现对这首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本诗之前,教师出示了四首 “战争”主题系列诗歌(均已在此前的晨诵中朗读、背诵):《国殇》、《诗经*秦风*无衣》、《汉乐府*战城南》、《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学生通过这几首诗的补充学习增加对战争残酷性的了解,认识战争的艰苦以及惨烈,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再如,为了帮学生体会到诗人心中的渴望,将士们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心愿,补充了唐朝诗人卢伦的《塞下曲》,认识到只有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镇守边关,胡乱才会平息,边塞才会安定。这样,“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同时,对“互文”和“用典”这一知识难点的处理比较巧妙,运用举例的方式,让学生感悟中国古诗文中这两种特殊的>写作技巧。

但本课的教学也有亟须改进的地方。例如本节课虽然注意了朗读的指导,但在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和口语表达方面不够深入。同时,由于容量大,补充的诗歌比较多,有“走马观花”、“喧宾夺主”之嫌。

更多相关推荐: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十五从军征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含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想象理解诗歌内容读懂这个老兵背后的辛酸故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诗歌知道是战争是古代繁重的兵役制度造成了这个老兵的悲...

《十五从军征》教学实录及评析

十五从军征教学实录及评析刘萍萍20xx年12月十五从军征教学实录及评析刘萍萍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内讲课比武活动执教的是十五从军征一课下面结合课堂实录对本节课进行简析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乐府诗集的文学常识理解诗句含义整体把握诗歌内容2结合古典诗歌的文体知识与艺术手法感悟诗意品味艺术魅力3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培养热爱今天幸福...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 欢迎光临成都市铁二院小学校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铁二院小学孙春燕教学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冢窦雉舂葵羹贻的字音并知其意2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3感悟文章以哀景写哀...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修改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读通顺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文本深入诗歌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揣摩...

八年级语文下册 24《诗词五首》十五从军征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24十五从军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在吟诵中悟情在想象中融情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及评析王美华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2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的朗读3了解古...

北师大六年级上册《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6单元战争中课文古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看到家中一片凄凉的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及对和...

古诗二首:十五从军征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背诵全文2通过朗读品味比较想象等多种方式学习古诗深入诗歌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3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篇一十五从军征gt教学反思我执教的十五从军征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看到家中一片凄凉的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及对和平的向往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自己以下几...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描述了一位老人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看到家中一片凄凉的情景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及对和平的向往参考教师...

从军行(其四)反思

从军行课后反思从军行这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诗的头两句写景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后两句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

十五从军征教学反思(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