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我的小灯泡》教学案例及反思

时间:2023.7.5

《点亮我的小灯泡》教学案例与反思

我先后两次上《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本意都想让学生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学会画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对电路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不同的教法,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现分述如下。

[教法一]

片断1:观察小灯泡、干电池和电线。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灯泡、干电池和电线,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在记录表上画一画。

2、学生进行观察,画图。

3、展示学生画的实物示意图。

4、小结三种材料的特点。(由于学生观察的时间较短,学生对三种材料的认识不够深入,画图较粗略,特别是对小灯泡两根金属架的连接点未能引起足够注意,这对理解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造成障碍。而当教师把这些问题强调和进行纠正时,时间已花了不少,这令到后面的探究活动因时间所限而变得仓促,亦为后面画连接装置图和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埋下了“隐患”。) 片断2:使小灯泡亮起来

1、你有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吗?看谁想的办法最多,在活动记录表中画出连接装置。

2、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教师巡视。

3、展示小组活动记录表,小组汇报实验过程及方法。(由于学生

事先对实物示意图不了解,认识不足,所以画得不好。即使有小组能画好一两个,但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小灯泡是点亮了,但画出来的电路图却与实际操作连接不同。有的小组觉得没多大意义,干脆不画,只顾做实验。这样,教师就不能通过活动记录表及时和清楚了解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及其连接方法,记录失去的原有的作用。让学生学会画电路图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学生画不好电路,后面要求学生猜想画出电流的流动的路线也就更加混乱和无从下手了。)

当教师直接地把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讲述完后,下课铃已经响起来了。这样,后面的探究发亮装置图的共同特点和判断连接装置图的内容已无法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教学效益是值得好好反省的。

[教法二]

片断1:认识小灯泡、干电池和电线的特点。

1、收集学生的观察记录表。(课前,我布置学生在家对干电池、小灯泡、电线进行认真的观察,并画图。

2、小结干电池、小灯泡、电线的特点,在黑板上板贴实物示意图。(教师通过记录表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这三种材料的认识程度,然后有侧重点提出问题和学生讨论,并配合课件,加深对学生这三种材料的认识,也为学生学习电路图提供感性理解。) 片断2:小组合作,尝试点亮一个小灯泡

1、给你一个电池、一根电线和一个小灯泡,你有办法使小灯泡

亮起来吗?下面我们进行比赛,看那个小组最快把小灯泡点亮。

2、小组连接点亮小灯泡。

3、请第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小组到讲台上的演示实验过程。学生小组内进行分工,一队在黑板上用电池、小灯泡模型进行板贴,最后连线,展示一个电路图。另一队按电路图的连接方法,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演示验证。学生汇报完毕,教师给予表扬奖励,并再次复述连接的方法及注意问题,如果各材料金属部分接触松与紧的结果等。

4、除了这种方法,你还能找到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吗?用提供的电池、小灯泡模型,按照你们的连接方法在记录表上进行摆贴,并用线连起来。

5、小组继续探究,发现寻找更多折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教师巡视指导。

由于时间分配合理,保证了用多种方法连接使小灯泡发亮的探究时间和质量,后面的教学内容亦得以顺利和完满地完成。通过最后的复习巩固,可以知道学生对电路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点亮我的小灯泡》教后反思

对比两次的教学,不难看出第二种教法是比较成功的。我认

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1、联系实际,备教材,备学生。

课前,我对教学内容中的观察和实验亲自做一次,发现观察及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作好充分的准备和教学对策,尽量避免在上课时出现问题再进行补救解决,这就备了教材,也备了学生,也是教师熟悉教材的一个学习过程。所以,我布置学生课前先进行观察和预习,保证了观察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节省了教学的时间,可谓一举几得。

2、创设探究的条件,让学生想探,可探,易探,乐探。

根据学生对电路图认识较抽象而令画图花费时间这一情况,我为各小组准备了若干个电池、小灯泡的模型让学生在记录表上摆贴,让学生在探究时较容易地“画”出电路图,避免了学生混淆了探究的主次,以致因小失大。事实说明,学生像堆积木一样,把一个个的电路图摆了出来,学生在摆贴的过程中,电路图的印象亦深入脑中,潜移默化地达到认识。学生是乐于用这种方式进行探究的。在讨论验证连接方法,教师同样通过提供电池、小灯泡的模型,让学生在黑板上贴电路图,学生通过操作简便的模型,争论验证,对电路图有较直观的认识。

同时,教师通过组织游戏方式,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竞争中迸发探究灵感,大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学生便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思路进行有效的探究。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1、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究过程,而不仅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在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亮片断中,我创设条件,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让他们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由于开放教学时间,让学生能从容的进行研究;开放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在宽松的环境中探究;开放思维空间,使学生独立思考,或互相质疑,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因此,探究是卓有成效的。事实证明,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面参与创造条件,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使学生感受到丰富的科学世界,也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好培养。

2、重视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间的交流。

学生在观察讨论时的交流,是一个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有信息的获取,也有对信息的评价。他的方法好不好?我用不用?我同意他的看法吗?这些隐含于学生的内在的心理活动,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中会被激发、外显。

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小组内已进行了第一次的思维的碰撞,达成小组的共识和积累了成果。在全班进行的各小组成果展示,更是学生学习和吸收他人成功经验的重要平台。通过生生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让学生相互合作完成探究任务,培养了他们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也让学生的探究思维得到有效的提升。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平移》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页“平移”及练习+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在纸上画简单图形的平移。

3.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用具】:挂图、箱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移动课本和文具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移到自己的左边,把文具盒移到自己的右边,使自己面前的桌面空一块位置来。

2、推窗户(创设感知情景)

师:教室里需要通风,请同学们把窗户推开。

师:如果教室很冷,我们得把窗户怎么样呢?

生:推上

师:对,请同学们把窗户推上。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像这样需要移动的工作。

3、移动纸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同学们,这有一个大纸箱,现在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办法?(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中一边)

师:刚才,同学们有的用推、有的用拖、有的用搬,用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把箱子移到另一边去。生活中像我们移动箱子这样的例子也是太多了。

4、出示生活场景挂图(创设感知情景)

师:(出示:(1)建筑工地升降机图。(2)观光缆车图,启发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移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像把课本和文具盒移动、窗子推开和关上、纸箱移到另一边、升降机升降、缆车开动等等现象。这些物体都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只是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就叫做“平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认识平移的特点:

1、小组讨论(巩固对平移的初步认识)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那么多的平移现象,现在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们各自见过的平移现象。(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出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他们小组的讨论情况。

师:(在学生说出诸如:电梯上下、国旗升降、抽屉拉动等现象后,进行总结)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说的很好。我们的数学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的现象,相信大家只要勤于观察和思考,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2、交换座位(导出平移方向和距离的内涵)

师:(请第4排的“甲”同学与第2排的“乙”同学交换座位。请第3组的“丙”同学与第6组的“丁”同学交换座位后,再问)甲、乙、丙、丁4位同学是不是发生了位置的平移?

师:(扣紧:位置变了,其他未变。待同学肯定回答是平移后,再问)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是怎样移动的?

(待同学回答了,向前或向后、向左或向右移动了2排或4组后,再问)同学们回答的很棒!现在请你们总结一下平移的特点。

师:(在同学回答后,总结)说得很对,平移总是有具体的方向和移动距离的。

3、教学例题1 (学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师:平移既然有具体的方向和移动距离,那么怎样来确定它的方向和距离呢?现在我们来分组操作并讨论。(将学生前后四人一组,每人发给一个硬纸片做的小房子)请同学翻到课本第41页,找到方格中的图案。

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和操作)图上画了什么?实线画的房子表示什么?虚线画的房子表示什么?为什么在右边虚线房子下面写的是“向左平移7格”,在上面虚线房子旁写的是“向上平移5格”,请小组同学认真讨论,并请同学们拿老师发给你们的小房子对照书上图案认真动手操作,看看哪组同学发现的东西多,能不能完成横线上的填空。

师:(巡视学生操作和讨论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总结汇报一下他们操作和讨论发现的内容,他们填写的答案是什么?(汇报完毕后请全班补充)

师:(注意指导学生选移动点的方法,在充分的讨论后,进行总结)同学们非常认真进行了操作和讨论。都知道了从原图形移到后来位置所指向的方向就是平移的方向,数出移动的格数要注意选择同一个点,要通过同一个点的移动来确定移动的距离。同学们的这一发现非常重要。

三、巩固提高,学会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1、独立完成练习1(巩固已学平移方向和距离的知识)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 要来挑战了。挑战(一)请同学们翻开书43页练习十的第1题:把红色的小帆船向右平移4格得到哪个图,请涂上颜色。

(巡视学生完成练习,进行个别指导,展示学生作业。)

2、分组合作完成练习2(学会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师:小精灵见同学们成功挑战了第1题。问有没有信心,继续第二个挑战?挑战练习十的第2题: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分组认真进行讨论。(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小组。)

师:(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总结)同学们完成得很好,有的用的是先确定四个平移点,然后把四个点连起来的办法;有的是用了一条一条线段平移的办法;有的是用了先确定一条线段,再把整体图形画出来的办法,同学们都动了脑筋。

四、学习总结:

师:谁来说说你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实践:

师:请同学们留心观察,完成课后的实践。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平移的方法,请把它画在纸上。

【教学反思】:

 “平移”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教学中不仅仅是使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平移,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还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的实质,并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据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感知出发,通过大量的情景设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集体的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注意到布置学生的课后实践,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兴趣。

  教学的重点是初步认识平移现象,教学的难点是初步认、画平移后的图形。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分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由感知到认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去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并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是创设情景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其次是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探究。在对平移初步认识的基础,归纳平移的两大特点,即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其三是巩固提高。在认识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向哪个方向平移,移动了多少格?进而引导学生画出简图。之后,我还安排了学生进行总结,布置了课后实践。

  在具体的情景创设中,我还十分注重选择能够把学生自身引入情景的例子。比如:移动同学桌上的课本和文具盒以腾出空间,推动教室里的窗子以流动空气和保温, 同学们互换位置等,这些都是同学同学们身临其境的事情。

总之,我觉得选择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也贴紧了课本知识。为此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果都是有利的。

更多相关推荐:
教学反思的作用及意义

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陈永刚744000关键词教学反思作用意义作为教师我们有过精心设计相同内容的课在不同班级教学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班学生接受能力强有的班学生接受能力差些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讲课同...

有效的教学反思

有效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有效教学理论感触极深所谓有效只要是通过教师在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

教学反思的类型与内容

高庄镇中心校校本研修业务学习培训材料教学反思的类型与内容一教学反思的三种类型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教学前反思的内容包含反思确定内容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

教学反思的方法

课后反思的几种常见方法1课后记反思法课后记法是指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课后记的内容包括对课堂里所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感想对教学中的问题的质询与观察对教...

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反思撰写基本格式和主要内容一题目课题教学反思二正文包括以下四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教学设计反思针对教学设计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这几个环节进行反思比如反思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得当教学时间的安排是否合适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

教学反思的基本要求

教学反思的基本要求一如何写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

教学反思的写法

教学反思怎么写一对教师自身教学状况的反思1本节课我讲授的时间有多少2我讲话的音调怎样3我的体态语言是否丰富4我在教室里是怎样走动的5微笑教学了吗6训斥学生了吗7授课后感到快乐吗8导致我心情不佳的事件9尊重学生例...

0的认识教学反思

0的认识教学反思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课本主题图本课教材设计是先认识0表示没有的含义再认识0表示起点的含义接着教学0的书写最后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上完课后感慨颇多课后我及时进行了反思从整节课来看组织教学较以前...

《葡萄叶的梦》教学反思

葡萄叶的梦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葡萄成熟的动人过程夏天翠绿的葡萄叶盖满了整个葡萄架蝈蝈在其间快乐地鸣唱葡萄叶为了追求硕果累累的梦想在阳光雨露中孜孜以求地获取营养它迎来了朝霞迎来了鸟语花香它经受风吹雨打它品...

公司的经营的教学反思

公司的经营教学反思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最主要的亮点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灵魂和支点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全组一起研讨集体备课克服...

秦的统一教学反思

秦的统一教学反思秦朝的统一承接变革与争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教材重点讲述秦朝采取的各种措施突出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以英雄剧照并配主题曲导入简单介绍影片...

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阳城五中宁素萍ltlt做个聪明的消费者gtgt是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九课第三节的内容讲课完毕后我认为总体感觉很好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收获1我认为本节课准备充分对教材熟悉条理清晰结构符合课改理念严格按照阳城五中...

的教学反思(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