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形成》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24.4.1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目标: 联合关中心小学 张爱芝

1、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能推测纸螺旋圈转动的原因。

2、能用模拟、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风的成因。

情感态度目标:

愿意利用所学的热对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解释纸螺旋圈转动的原因。

2、能理解风的成因。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探究风的成因。

教具学具准备

铁架台、蜡烛、火柴、细线、风的形成演示箱(纸风箱)、蚊香、湿毛巾、实验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风吗?。(学生回答,借此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2、同学们来看这样一个现象,当时是冬天,把教室门打开一条缝,将两条纸片分别站在门缝的底部和上部,你会发现什么?你能提

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思考片刻,部分学生回答)

3、小结:同学们,一个小小的现象可以引我们想这么多,我觉得如果弄明白风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其他问题你自己可能就会解决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风是怎么形成的。(切入课题)

二、师生科学探究活动。

(一)首先进行活动一:观察上升的空气

1、下面我么来做一个有关的实验,叫做“纸螺旋圈转起来”,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学生先了解教材提示,教师出示实验提示:①剪一个纸螺旋圈,圈中间系住一根线;②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好高度,使螺旋圈自然下垂;③点燃蜡烛,放在螺旋圈下面,观察有什么现象;④移走蜡烛,过一会儿再放回原处,观察螺旋圈会怎样。)

2、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研究。根据观察小组内推测纸螺旋圈转动可能与什么有关。

3、谈话:刚才很多小组已完成了这个实验,哪个小组能把你们小组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谈出热空气上升带动纸螺旋圈转动起来。)

4、谈话:现在我们再返回来,看看刚上课时的那个问题:门缝上部和底部的纸片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运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过来补充)

5、关于热空气上升的实例你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了解人们对热空气上升的利用等。(学生多种回答)

设计意图:

设计纸螺旋圈动起来的实验,主要是使学生的手、眼、脑充分参与进来,认识到以上物体的运动是由于热空气上升的缘故。

(二)接下来进行活动二:风的形成

1、谈话: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需要用到纸风箱,请大家观察自己面前的纸风箱是怎样的。

2、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教材上的实验提示。(学生自读理解提示)教师强调三点:

①前后对比实验中,除了蜡烛燃烧和不燃烧之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②实验过程中纸风箱要不透风;

③纸风箱易燃烧,实验中要小心。

3、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期间学生小组之内可以用图画、文字进行实验现象的记录。

4、学生按照“我们是怎样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汇报实验结果。师生梳理,重点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a.实验中蚊香的烟流动的方向一样吗?为什么?

b.为什么点燃蜡烛后,在洞口附近有风?

5、(学生在汇报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学生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亲历探究过程,自己得出风的成因的结论。

以上两活动的设计都是按照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及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来安排设计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三大手段。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小学科学学习的特点,我这样安排设计了学习活动。另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点拨,这也正好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理念。

三、本课小结

谈话总结:通过本节课几个活动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风的形成的原因:(学生一块说)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四、拓展延伸

1、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暖气是怎样使室内的空气变热的?能用草图标出室内空气流动的方向。(小组讨论,部分学生谈一谈)

2、查阅有关资料,认识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3、举出更多生活中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实例。

20xx年10月


第二篇:《风的形成》 教学反思


《风的形成》 教学反思

田艳华 2009.11.12

教学得意之处(分析与对策):

(为什么达到了教学目标?对‘偶发事件’的顺利处理;师生之间的精彩对话;等等)

今天,我上五年级自然课,讲《风的形成》,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我通过播放风车的动画,故意饶了个大圈子,问:谁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有的说用扇子扇,电风扇,等等,我说用手扇,同学们开始演示,课堂气氛很活跃.又问:风是什么?生答:是空气,是空气流动.那教室外面的风是什么在扇哪?我问.学生答不出来.大家从书上找找答案吧.先从“门缝飘纸片”的实验入手,学生先进行现象的预测,然后观看实验的效果。对自己的已有经验和认识进行点评。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做纸螺旋圈的实验,同学们很感兴趣,我告诉了他们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课堂小结后,我让同学们自己制作下节课所用的试验器材作业,同学们很兴奋. 这节课效果怎样,还需要下节课来证实.

教学遗憾之处(分析与对策):

研究风的形成是本节课的亮点,同时也是不足的地方。教师在指导学生试验的过程中纸螺旋圈的制作是一手包办。学生只负责安装并实验,且有两个小组实验中纸螺旋圈发生燃烧的事故,幸好及时处理未发生意外。

自己想说的几句话(感受与体验):

从这个遗憾可以看出,教师备课是思考的还是不够细致,如果教师能

够在想好各方面的问题,就会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并可先进行演示实验,再让学生模仿制作,探究使用方法,我想那样效果应该会更好。

《风的形成》评课记录 李江校长:

1.课件能大幅增加时效;

2.对科学在线中中国历史人物诸葛亮应予以着重提出,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 张强校长:

1.演示实验对于知识点的突破和提高学生的学校热情很有好处,应在课中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

2.知识点的讲解可在深入些。

3.板书清晰工整,突出本科的重点。 刘永志:

1. 讨论积极,表述较准确。

2. 本课重点应是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

3. 对复习内容可减少,以增加实验的时间。

4.学生实验的进度控制要到位,对不按步骤的操作应提出要求。 赵占伟校长:

1. 复习内容联系不紧密的可不复习,直接进入新课。

2. 门缝飘制片的实验程度是否进一步解释看学生的理解程度。

3. 课上学生不用教材的时候,必须合上课本。

4. 加强对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

5.学习科学在线时可让学生讨论并谈自己的收获。

更多相关推荐:
《风的形成》教学反思

风的形成教学反思水西小学黄荣生我在教学风的形成一课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一切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要求1教学目标制定合理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指导学生获取知...

五年级《.风的形成》教学反思

五年级lt风的形成gtgt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在教学风的形成一课时我首先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在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课堂提炼学生问题探索有关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生活服务1快乐课堂快乐学习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从课堂的引...

《风的形成》教学反思

风的形成教学反思风的形成教学反思在讲授风的形成一课时我先是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轻松进入新课教学因为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

《风的形成》实验教学设计与反思

风的形成的实验教学一风的形成的实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科学风的形成实验教学目标1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2能推测螺旋圈转动的原因并做出解释3能用对比实验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归纳风的成...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风的形成一课选自河北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本课是在三年级认识空气和风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探究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对流这节课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的问题进而通过观察上升的空气活动来引...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风的形成一课选自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本课是在三年级认识空气和风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探究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对流这节课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的问题进而通过观察上升的空气活动来引导学生...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科学风的形成教学设计风的形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风的形成一课选自河北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本课是在三年级认识空气和风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探究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对流这节课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

《风的形成》 教学反思

风的形成教学反思田艳华20xx1112教学得意之处分析与对策为什么达到了教学目标对偶发事件的顺利处理师生之间的精彩对话等等今天我上五年级自然课讲风的形成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我通过播放风车的动画故意饶了个大圈子问谁...

《风的形成》实验教学设计

风的形成实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风的形成一课选自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的第十六棵本课是在三年级认识空气和风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探究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对流这节课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的问...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反思这一次教研课我上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课的过程及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让我很难忘感触也很多现在回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反思一加强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一个生动学习情境的营造可以引起学生的新...

梯形的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梯形的教学反思教者郑运英结合初中数学新教材的特点我校数学组一直探索前摄学习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所谓前摄学习就是引导学生摆脱以往的对数学概念的简单识记对例题的简单模仿和对习题的简单操练以数学思维训练为...

《梯形》教学反思

梯形教学反思楚环中学石骏武自我评价本节课的主要是要解决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概念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在问题中渗透利用转化的思想使学生能把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问题进行...

风的形成教学反思(13篇)